如何编排儿童舞蹈

2020-03-02 15:40: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编导幼儿舞蹈

早期艺术教育,不仅能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陶冶儿童的美好性情,更能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启迪儿童的聪明才智。因而,它始终受到广大教师及家长的重视。作为儿童艺术之一的儿童舞蹈,在早期艺术教育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而作为儿童艺术的教育工作者,要搞好儿童舞蹈这项工作,关键在于搞好儿童舞蹈编导。何为儿童编导呢?儿童舞蹈编导,即一个儿童舞蹈作品的创编和导演。那么,怎样进行儿童舞蹈编导呢?

一、深入生活。

儿童舞蹈的创作与艺术一样,也离不开生活。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当然,这里指的是儿童生活。

我们要张开全身的感觉器官,投入到儿童生活里去,和他们共同生活、学习、游戏等,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友好、亲密的感情。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体验、研究孩子美丽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动作、姿势等,从中选择具有儿童特点的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提炼、加工和美化,采用童话、幻想、游戏等形式,利用短小精炼、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等特点进行构思,这便能创编出丰富多彩的儿童舞蹈来。

二、精心构思。

构思是编舞者还没有进入舞蹈动作编排之前,对大量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地、科学地高度概括的过程。

编舞者如果被儿童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游戏,某些具体形象、动作所激发感染,或从某一幅儿童画、某一首歌曲中受到启发,产生了对编舞的浓厚兴趣,或者产生了对主题情节、结构的一些具体设想,这时就可通过这些设想进行文学构思了。有一次,我从一幅装饰画中受到启发,创作了舞蹈《喇叭花》。那是一幅很简单的画,只有一些牵牛花及它们攀附着的小篱笆,然而它们互相映衬,却使我联想到一幅幅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充满动感和清新气息的图画,我被深深吸引了,产生了创作冲动,于是便尝试编了舞蹈《喇叭花》。后来,这舞蹈的演出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这就说明,构思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但构思要有新意,要抓住儿童的兴奋点。这样,才能把孩子吸引住。

三、谱选歌曲。

有了文学构思后,便需要找音乐了。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儿童舞蹈音乐也同样很重要。一个舞蹈创作是否成功,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一首好的儿童舞蹈音乐,其旋律流畅、形象生动具体、乐句整齐、节奏鲜明强烈,将有利于儿童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因此编舞时选曲一定要选择能从音乐中获得感受和启发的曲子。

在一次舞蹈作品点评座谈会上,我的灵感突发,想编个有关不倒翁的儿童舞,有了一定的构思后,花一番功夫找音乐,最后,终于找到一首颇为满意的曲子——《不倒翁诙谐曲》,这曲子的音乐形象非常鲜明、生动,把不倒翁的身体晃动、摇摆走路、任推不倒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在排练过程中孩子们根据这音乐,很快掌握了动作要领。

当然,也有人先把舞蹈结构大致搞出来后,再根据舞蹈的内容、情节、节奏、段落来谱曲的,这样做也可以,但难度较大。我搞舞蹈《分果果》便是采用这种方法。然而,鉴于作曲、演奏、录音等条件都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虽然花了很多功夫,效果却不尽人意。实践证明,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四、编排舞蹈。

可以说,前面几方面皆属于准备阶段,而编排舞蹈则既是最后一个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着力抓好这个环节,才会有成功的作品诞生。

1、安排好结构。结构是作品内部的组织形式,舞蹈作品可以没有情节,但不可以没有结构。儿童舞蹈的结构形式主要有:A、B式(即由快而慢,或由慢而快的两段式)。A、B、A式(即由慢而快再转慢,或由快而慢再转快)。还有童话戏剧式等等。

无论怎样的结构,都必须精心安排好开头、发展、结尾几个部分。 一个好的开头,能把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舞蹈的情景中来;发展部分是儿童舞蹈的精华,主题的展现、人物矛盾的冲突、故事的叙述都在这部分;结尾部分也很重要,一个好的结尾往往给孩子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能唤起他们的种种联想。

2、设计和组织好动作。舞蹈动作是构成舞蹈艺术的基本元素。儿童舞蹈的动作,应该是从儿童生活中来,是表达儿童情感的语言。而动作的风格要统一,不能太多、太杂,要捕捉一个生动有趣的形象动作,使其成为主题动作,然后在主题动作上通过变换节奏、舞姿等,进行变形,再把变形的主题动作组成舞句,最后把舞句变成舞段。

3、注意队形和画面的变化。舞蹈的队形和画面在创作舞蹈的环节中称为构图。好的舞蹈作品,它的队形、画面的变化就象一幅活动的绘画,给人以高度的美感。作为儿童舞蹈的构图,队形的变化不宜太复杂,力求简单明了,易学易记,但又不能单调、死板,而应该显得生动、形象。如我创作的舞蹈《鸡公仔》中便有这样一个画面:“小朋友”坐成一斜排,而“小公鸡”则在“小朋友”旁边踮脚尖行走,至队形中间时用它的“爪”抓“小朋友”的头,虽然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画面变化,却把“小公鸡”的淘气表现得妙趣横生。

4、排好舞蹈。编得再好的舞蹈,如果不排练出来,这个作品都算不上已经诞生。那么怎样才能把一个编好的儿童舞蹈较好地排练出来呢? 首先在学习舞蹈前,把舞蹈的内容及情节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利用有关的图片、照片让他们看,编成游戏或利用玩具让他们玩,让他们在听、看、玩中熟悉舞蹈的内容及情节,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后让他们听音乐,并且讲解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再把动作配合着音乐示范给孩子看,当他们对舞蹈情节、内容、动作有了初步印象后,便可以教动作了。动作的示范一定要慢,稍难的或复杂的动作一定要解剖并按分解的顺序来教,从而使动作模仿达到准确和完整。动作会了,就可以进行一小段一小段舞蹈片段排练了,待他们学会了片段以后,再配上造型、队形、道具等来完成整个舞蹈作品的排练。

最后,在排练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一个成功的作品就是在排练中和演出中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来完成的。在排练过程中,感到不满意的就改,有了新点子又改,别人提了中肯的意见则更要改。总之,排练过程实际上含有一个不断修改再创造的过程,只有在舞台上进行最后的检验,这个舞蹈才算创作出来了。并非演出一次一个舞蹈便定格了,其实每演出完一次我们都还可以不断地加工、提炼,每修改一次便会提高一次,所谓艺术无止境在这里便可体现幼儿舞蹈创编学问大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块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目前,不顾实际,生搬硬套成人舞蹈的现象越来越多,使幼儿舞蹈园地这片沃土受到一定的污染。我虽不是一个专业的幼儿舞蹈创编人员,但近些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凡是一位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教育者,均有能力创编出幼儿爱看愿演且具有自己的特点的舞蹈作品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究竟从哪里着手呢?下面以几个典型的例子谈谈我的创编体会。

一、题材的选择。

首先从确定主题入手,即选择题材。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成为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幼儿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幼儿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所喜闻乐见中,所想和所做中取材,即所谓的“求童心,唤童趣”,同时必须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编舞前先“童化”自己。

(1)最常见的是直接通过幼儿本身的形象或借助幼儿本身的生活片段,经提炼、加工成反映幼儿爱劳动、助人为乐或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如《洗手绢》、《一分钱》、《让座》等;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喵呜》借“小猫”歌颂勤劳、机智等。幼儿易理解,爱模仿,也喜欢表演。

(2)从孩子们所喜爱的文艺、文学作品中取材。动画片《宇宙卫士—奥特曼》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节目,“奥特曼”的形象、动作人人爱模仿,歌曲几乎人人会唱,我由此编排的由清一色男孩表演的《小小奥特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3)可根据时代的发展及当前的形式来确定主题。我们威海市几年前曾获“全国第一卫生城”的光荣称号,在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美化家乡,增强环保教育的同时,我成功地编排了舞蹈《花满小城》;想当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我驻南大使馆进行轰炸,举国上下义愤填膺。“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华民族不可辱”的呐喊在幼儿园响起,在使孩子们懂得“国家强大,别人才不敢侵犯”的道理的同时,我创编的反映古代、近代与现代的中国娃娃发奋图强,从小立志“勤学苦练,兴我中华”的大型舞蹈《中国娃》应运而生。

(4)可结合本地的季节及民俗选材。我们这里是北方,冬天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即是老幼皆爱品尝着手中一串串不同原料(山楂、桔子、山药等)制成的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又名糖球)。我从中受到启示,编出了反映两群孩子手拿不同糖球在一起炫耀、品尝、嬉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糖球乐》;此外根据夏季人人爱摇把扇子在街头巷尾闲谈纳凉而创编出舞蹈《妞妞嬉扇》。

二、音乐的选取。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也应顺口、押韵,富有感染力,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在我确定要编排《中国娃》的舞蹈后,有偏偏没有找到合适的音乐,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恰倒好处地体现出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由于是成人歌曲,我担心孩子们理解不了,但实际表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当在孩子们面前播放几遍后,孩子们便自己拉开架势操练起功夫来,并且一招一式挺带味儿。并且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孩子们学得很快。97年的“

六、一”前期,孩子们带的磁带中有一首曲子活泼欢快,节奏感很强,孩子们一听“就想扭、想跳”可已有同事用此曲编排了节目,既然孩子们喜欢,何不一曲多用,此曲就成了我编排的反映幼儿庆“

六、一”,迎“香港回归”的舞蹈《喜迎归》的主题音乐。 主题和音乐确定后,则应考虑舞蹈的结构。怎样开始?情节如何发展?怎样推向高潮,又如何结束?幼儿都喜欢有情节的舞蹈,有了情节还要考虑细节。在舞蹈《糖球乐》中我这样设计:开始交代时间、地点及干些什么,中间发展即两群孩子高举糖球向对方炫耀、比试,突然出现一男孩手拿特大糖球,众人羡慕不已。男孩炫耀之后并没有独自吃,而是让每人都品尝一口,将情节推向高潮。孩子们你让我一口,我尝你一口,在一起高高兴兴品尝,以动作与感情的交流抒发内心情感,从而表达出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主题。

三、动作的创编。

幼儿舞蹈的动作应从幼儿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应适合孩子们的接受能力。

(1)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如:《糖球乐》和《妞妞嬉扇》中的动作全取之于孩子们的日常动作。象你一下,我一下炫耀以及品尝到又酸又甜的滋味而发自内心的表情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

(2)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丰富的舞蹈艺术宝库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舞蹈《喜迎归》则选择综合了汉族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以及云南花灯里的一些动作。

(3)借鉴中国古典舞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门类的一些动作。在舞蹈《中国娃》中,对于古代娃们,我借鉴了中国古老戏剧中的圆场步及一些手位、脚位及眼神来亮相;近代娃则以京剧中踱方步为基本动作;现代娃主要运用了一些艺术体操动作,整个舞蹈以武术操来贯穿。

四、服装与道具。

在服装与道具上应有新颖的艺术处理,体现舞蹈的特点。还如舞蹈《中国娃》,我是这样处理的:古代娃身着斜襟束腰束袖长袍,手持马鞭威风凛凛驰骋于疆场,当马鞭展开,却成了一面面写有“赵”、“钱”、“孙”、“李”等百家姓的古代战旗;近代娃则身穿马褂,头戴有长辫的瓜皮帽,手持写有“儒”、“道”、“法”、“墨”等各学派名的纸扇踱步而出,儒雅书生气十足;现代娃着轻便练武短装,赤手空拳一跃而上,整个场面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花满小城》,考虑孩子们使用手绢花不方便,片不起花来,便将八角手绢中见去掉一块,穿进橡皮筋后套在腕上,这样仅靠手腕的转动便可将手绢舞成一片花海,取得可喜效果。

总之,幼儿舞蹈的创编离不开孩子们的生活,更离不开编舞者的细心研究和耐心探索。很多没有理论基础,文化水平不高的教师(特别是有些农村的幼儿教师)创编出非常优秀的幼儿舞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不推陈则不会出新,在幼儿舞蹈这片沃土上,只要有“几度春秋勤耕耘”的努力,才会有“月月岁岁绽新花”的收获和喜悦!

舞蹈编排要点

幼儿舞蹈编排

舞蹈编排合同

如何编排 小学生舞蹈 呢

舞蹈的编排方法及步骤

儿童舞蹈教学计划

儿童舞蹈入门

鸡年晚会年会舞蹈创意编排方案

幼儿园节日舞蹈编排的7技巧

幼儿园灵活机动的设计舞蹈编排策略

《如何编排儿童舞蹈.doc》
如何编排儿童舞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