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字五》教学设计(推荐)

2020-03-02 06:17: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识字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重点学写“挑”、“满”,指导写好左窄右宽结构的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并初步体会谚语的含义。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有识记汉字的愿望与兴趣,激发积累谚语的兴趣和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的筷子、展示实物用的绳。 教学过程:

一、借助古字,学习谚语。

(一)引出“多”字,揭示课题。

1.老师跟大家玩一个猜字游戏,有信心吗?这是一个甲骨文,谁来猜猜它是什么字?你真聪明,我们看它的演变。接着再看这个甲骨文,它又会是哪个字呢?

2.我再在黑板上写一个甲骨文,你还知道它是什么字吗?

甲骨文中的“多”字就是这么写的。我们汉字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实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道理。而“多”字的道理就藏在识字5中。(板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9页,读一读这五句谚语。(出示课件:自读要求) 2.自读带拼音生字。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你瞧,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和大家打招呼了,自己先读读看?

3.纠正字音。刚才在读的时候,你觉得哪个字的读音比较难? (生交流。)小老师领着拼读,请其他同学大声跟读两遍。

4.去掉拼音读。开小火车。你这列小火车开的又快声音又响亮。了不起! 5.同学们能将字音读准了,看来预习挺充分的,那有信心将句子也读准确吗?

同桌比一比谁能把句子读正确。开小火车读句子。

二、识记汉字,理解涵义。

(一)图意结合,理解识字。

前面老师说“多”字就藏在这几句谚语里,你找到了吗?(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大屏幕出示图、句)

计谋是什么意思?计谋就是点子、办法。我们班有53位同学,大家你一个办法,我一个办法,我们就会有53个办法,这就是人多——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柴字)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字,你能给它组词吗?火柴、柴草、木柴。 仔细观察“柴”字,下面是?其实柴在古代就是指捆在一起的细小的木头。 把生字送回我们的句子中,再来读读这句话。

(二)图物结合,拓展识字。

你还在哪句谚语中发现了“多”?(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请看图,这就是──树多成林不怕风。再看,这就是──线多搓绳挑千斤。

1.(指挑字)这是一个多音字,一种读?组词。另一种读?组词。在这里你觉得它应该读?跟读。

挑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用换一换的方法我们还能认识许多生字呢。(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记挑字。)

写“挑”字。

生字宝宝跑进了我们的田字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字的笔画占位及笔画偏旁间的关系,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师范写,生书空。请大家在书上先描红,再在后面写一个。(提醒坐姿:头正身直足安,一尺一拳一寸。)

请同学们看屏幕,对照自己写的字,看你的字有什么不足吗?

2.读“绳”字。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绳字的?你都能联想起以前学过的哪些字?红、线……无论多么粗的绳,都是由这样一根一根的线搓成的(实物),它能挑起千斤的重担,这就是——线多搓绳挑千斤。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绳子吧。

3.谁敢挑战这最难读的句子? (三)体验实践,探究字理。

1.其余几句谚语中“多”字藏的比较深,你能找到吗?(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1)真是这样吗?我们做个实验!(生折一根筷子与一把筷子。) 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么?容易,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 (2男女合作读句子。

(3)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2.你有好办法记住折字吗?(出示“斤”和“折”的演变过程)

“斤”字在古时候是这样演变的,就像斧头在砍东西。古时候“斤”就是砍木头的意思,后来才变成重量单位。

看“折”的演变,你觉得折字像什么?折字古代就表示树木被砍断。

(四)对比识字,理解字意。

1.这句话虽然没有“多”字,但却藏了一个“多”。我们来大声读一读。 (出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你从哪看出”多”呢?这个“满”字很复杂。谁来想个办法记住它?师出字谜帮助记。

写“满”字。

生交流。老师准备了一首小儿歌想帮助大家写好字。齐读含有本课生字的儿歌。

看视频。

“一花独放”也是多吗?哪个字看出它不是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组词记。

2.谁来单独读读这句话?一齐读。

(五)实例结合,理解谚语。

那“人心齐,泰山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瞧,我们班的老师和同学们人多心齐,一起努力夺得合唱比赛的第一名,这正是——人心齐,泰山移。

“移”识记。

其实,识字五中的每一条谚语中都含着一个“多”字,每一条谚语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多团结力量大。

(六)齐读谚语,熟读成诵。

就让我们一齐再来拍手齐读这五条谚语。

这些谚语包含这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可要把它们积累下去。

三、检测生字识记

同学们,学习重在运用。下面我们就来识字大闯关。

1.第一关

生活就是检验我们学习的大课堂,你能读好它们吗?(师出示生活中的字) 2.第二关

学无止境,其实生活中的谚语还有很多,谁来挑战?

3.第三关

摘果子,读对了,大苹果就能摘下来。

《识字五》教学设计

《识字五》教学设计

识字五教学设计

识字五教学设计

识字五教学设计

二上 识字五 教学设计

一年级识字五教学设计

识字1教学设计

《识字1》教学设计_1

《识字1》教学设计

《1《识字五》教学设计(推荐).doc》
1《识字五》教学设计(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