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微型课教学设计

2020-03-03 02:27: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将相和》微型课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了课文《将相和》,并且概括了文中写到的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将相和》,来继续了解胸怀广阔的蔺相如,学习他是怎样与人交流从而化解一次次危机的。

二、教学活动 1.感受胸怀广阔

(1)人物行为对比 师:既然有“和”,那必然在之前是“不和”。他们两个是?

从哪里看出他们闹不和?你能找出人物的表现么?

廉颇:“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请病假不上朝”——避免发生正面冲突

“远远看见廉颇”、“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避免针锋相对

评价:廉颇一心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却一避再避——这何尝不是一种胸怀? 师:除了在行为上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怀广阔,其他地方能看出么?——语言

(2)人物语言对比 找出语言 廉颇P:“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比不同——

师:那对此,蔺相如有没有针锋相对呢?从他们的语言里,怎么能看出蔺相如十分宽容?

①对对方的称呼 廉颇:“他蔺相如” 蔺相如:“廉将军”

评价:廉颇看不起、不服气蔺相如,而蔺相如知道了廉颇对自己的羞辱,却依然有礼有节,对廉颇用尊称,这是一种尊重。——胸怀广阔!(板书:尊重对方) ②关注点

廉颇:关注自己,“我廉颇”、“爬到我头上去了”。 蔺相如:关注国家,“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们赵国”。

评价:廉颇因恼怒,一心只关注自己的职位,蔺相如关注的却是整个赵国的安危。(板书:国家利益)——胸怀广阔!

2.学习蔺相如与人交流

师:我们从蔺相如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的为人——胸怀广阔,一心装着国家的利益。是的,国家有难,蔺相如挺身而出,面对赵王的焦急,蔺相如又是如何对赵王谏言的呢? (1)赵王 PPT: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了。”

师: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勇赴秦国。你能从蔺相如与赵王的对话中读出什么? 评价:赵王焦急、为难,蔺相如很冷静,帮助赵王分析局势。

考虑问题很周全,预知两种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板书:考虑周全)

师:恩!你能通过两个“如果”来发现蔺相如考虑周全,赞一个。(板书:如果…如果…)

师:当秦国以十五座城换赵国和氏璧的时候,事情进行的如何呢?蔺相如面见秦王时如何交涉?你能找出他面对秦王时又是怎么说话的么?

(2)秦王

自学提示:找出蔺相如面对秦王时的语言描写,体会蔺相如的语言特点,并编排小话剧。 PPT: (1)“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2)“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3)“请您为赵王击缶。” (4)“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师: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你找到了蔺相如的哪些语言?来读一读。

师:哪一组同学愿意上台来表演一下?

师:谢谢你们精彩的演出。好一个有勇有谋的蔺相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面对秦王时,蔺相如的原因相比和赵王、廉颇有何不同?

评价:在完璧归赵故事中,很勇敢,态度很强硬。但是依然有理有据。 师:哪里有理有据?

评价:天底下都知道秦国并不讲信用,并且看出秦王并不像交付先前答应好的城池。

师:恩,虽然眼看自己国家的利益受到侵犯,但是说话有理有据,方能让对方哑口无言。(板书:有理有据)你还读出了什么? 评价:依然使用尊称“您”,不失礼节。(板书:不失礼节)

师:对呀!蔺相如是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来出使秦国,对人有礼节才不失大国风度。还有么?

评价:在渑池会见中,他不卑不亢,看到自己的大王收到羞辱,也据理力争。为赵国赢得尊严,不辱国体啊。(板书:不卑不亢 据理力争)

评价:老师,我查到资料,缶和瑟两种乐器也有地位区分,缶的地位比瑟还要低,蔺相如让秦王击缶,也是无声地回击了秦王。

师:太棒了!曾经我们学习过资料的搜集有助于理解课文,你能运用在这里,很了不起!

小总结板书(如何说话):

看来蔺相如不仅为人胸怀广阔,而且在与人沟通上也讲智慧,他对待同仁廉颇——“尊重”对方,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国家有难,他帮助赵王冷静分析并且——“考虑周全”。

当国家利益收到侵犯,他说话——“有理有据”,并且态度——“不卑不亢”,而且还——“据理力争”。

对比蔺相如对两种人说话的两种态度,咱们来用一个字分别概括。对待秦王?对待廉颇?一刚、一柔。

因此,他为赵国赢得了太平,长达多年秦国不敢进犯。同学们,你们想成为蔺相如么?那么遇事、与人交流,都要像他一样,有智慧、有艺术、讲态度。下面,咱们就来练练,看看你会不会与人交流。

3.学说话

PPT:组内同学根据情景练习对话。

情景1(模拟廉颇——同学之间误会解除——柔):

你在运动会上跑步得了第一名,老师奖励了你一张同学们都梦寐以求的七彩梦卡,可是班里的小学霸李小刚说:“他王小明凭什么就跑了一次步就得到了荣誉,我考试多次年级第一也没有获得什么奖励,老师真偏心!”你该怎么说呢?

生:李小刚同学的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班最大的特点就是团结,不仅学习要刻苦,而且在各方面都要力争上游,这样为了整个班级的荣誉,我们才会拧成一股麻绳,共同提高进步呢!

评价:恩,小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能因为学习好就沾沾自喜,其他同学的特长我们也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这是班级共同的榜样力量!尊重对方、以班集体为重。

情景2(模拟赵王):???????

建议:删除赵王部分,第一,事例想不出,学习这部分对话也没有什么意义,较牵强,第二,赵王不是主角,只用对比秦王和廉颇即可。还是我最初的想法:刚、柔。

情景3(模拟秦王——刚):

你和妈妈在商场购物,你看到一个小男孩偷偷拿走了一支笔,赶紧向售货员阿姨说,但是非但没有被理解反倒被误会是你拿走了,并且售货员阿姨态度蛮横还要你交出笔来,此时你会怎么跟她说明?(六下百花园二)

生:阿姨,我想您是误会了!刚刚我看到那个小男孩拿走了笔,好心告诉您一声,或许您是着急东西丢了,但是不该指责我,还提出要我交出笔这样无理的要求!商场到处贴着标语:“笑容面对每个顾客。”难道就因为我是个小孩,就不能享有和大人一样的权利吗?如果您一定要强行搜身,我就去投诉!

三、总结

通过《将相和》,我们认识了胸怀广阔的蔺相如,学习到他的为人处世,可谓刚柔并济。回到课文中,再来看廉颇最终上面负荆请罪,你能否也来分析一下廉颇的为人?

评价:起初,他居功自傲,小看他人,但是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也很可贵。 评价:他也立下赫赫战功,身为一个大将军,确实骁勇善战,而犯错后,却能低下头认错,这证明他也是个有胸怀的人!

师:没错,因此,我们读名著,读人物,只关注人物的一面,势必会一叶障目,要学会关注人物的多个特点,你会发现收获更大!

四、板书

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学设计

《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

《爱莲说》微型课教学设计

物理微型课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微型课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微型课教学设计.doc》
将相和微型课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