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规教育

2020-03-02 07:40: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行规教育,打好人生的底色——柏彬校长在行规示范校评审汇报会上的发言

行规教育,打好人生的底色

—— 柏彬校长在行规示范校评审汇报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专家:

欢迎大家!文来初中行为规范教育的情况在报告和资料中有全面介绍。我就学校在行规教育方面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向大家作补充汇报。

首先,我谈对行规教育的两点认识。

第一,我们认为行规教育的意义不是划定做人的底线,而是打好人生的底色。

如果把行为规范跳出学校教育这个范畴,放在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对行规教育有更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曾对十多年前毕业的几届学生做过抽样跟踪调研,看看他们现在情况怎样,结果发现都很好。尤其出乎老师意料的是,当年学业成绩很不理想的一批学生,他们现在的发展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好,我们又对这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发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些共性的东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行为规范良好”。所以从长远看,行为规范养成对学生将来成人成材的意义和作用远比一时的学业成绩更重要。我们的行规教育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不能做坏事,更要着眼于帮助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这有助于他们将来走得更踏实稳健,也更利于彰显他们的才华和本领,使人生更加灿烂。

第二,我们认为行规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人管死,而是把人激活。

现在有个误区,就是把行为规范一些表象的东西当作行规教育的目标去片面追求,比如为了安静、秩序、听话,就要求学生吃饭不准说话、排好队上厕所、对家长老师必须绝对服从等,我是不太认同的,我们在替学生立规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他们的感受和想法,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我们认为,行规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追求人对自身行为价值的一种自觉认识和主动发展,应当注重激活人的成长动力以及个性思想的独立成熟。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文来在行规教育方面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做法,我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第一,我们把行规教育界定为“体验式教育”。

讲得明白一点,就是行规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行中规”,即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理解、领悟一些规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不应局限为“规中行”,即在规定中做。尤其不能把行规教育等同于“约束性”、“管教式”、“限制型”教育。所以,在文来诸如“必须”、“严禁”、“否则”之类的刚性规定和惩戒措施是被严格限制在必须前提下的最小量,而我们为学生提供的各种体验式行规教育的活动、机制、平台,却是大量、丰富、生动、新颖的,我们希望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从中感受并领悟到行为规范对自身成长发展是很重要和必要的。

以校园卫生为例。2300多位学生的大学校,我们没有请一个清洁工人,所有卫生保洁工作均由学生完成。自己的教室,自己负责整洁和美化;学校公共区域划分成包干区,分到每个班级;每天下午轮流有一个班级不上课,负责打扫全校;寒暑假各班组建“护校队”,轮流接力打扫假期中的校园;卫生巡视、检查等工作由“学生自律委员会”完成;评价、反馈等由值周班负责;包括文明卫生的宣传工作,也是由“小宋动漫社”等学生社团主动承担。学生在亲力亲为的体验中更懂得爱护环境和热爱劳动。这种“体验式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学校所有行规教育的过程中。

第二,我们注重在“全面育人”的过程中自然渗透、强化、内化行规教育。

虽然今天是行规教育的专项评审,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刻意把行规教育单列出来,而是融入在学校全面育人的每个环节中。实际上为行规而行规的教育效果不一定好,真正有效的行规教育恰恰蕴涵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过程和细节之中。

比如:在探究型课程外出做问卷调查时,学生真切体会到礼仪礼貌的重要性;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提升了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通过“9·18”主题集会、学习钓鱼岛知识,加深了理性爱国的情感;参加慰问孤老、爱心义卖、志愿服务等活动,懂得了关爱弱势和善待他人;“感恩节”里给老师递杯茶、给妈妈送束花、为家人做早餐,体悟尊师孝亲的传统美德;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献计献策,开启了民主平等的启蒙意识……

人的全面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品质得到提升,行为规范自然随之进步完善。我们坚持“全面育人”的学校教育,相信学生的行为规范肯定会好。

第三、我们力求把握当代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行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

当代初中学生具有鲜明的身心发展变化特点,行规教育如果一成不变就会滞后脱节,事倍功半。近年来,我们开办了《一周BOBO秀》电视节目,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系统传递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开通校长微博、“一呼‘柏’应”栏目,在倾听、尊重、回应学生心声的基础上传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期望。基于民主、平等、包容的校园文化,学校教育更易贴近学生、走进心里,行规教育同样如此。

我们注重结合时代特征、捕捉当下热点,开展行规教育。比如:钓鱼岛事件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在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跟进渗透,开展理性爱国教育;教师节,我们赠送给学生特制的感恩卡并调整放学时间,鼓励大家回母校看望小学老师,以此开展尊师感恩教育;儿童节我们开展“文化·六一”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参观考察沪上的各类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在学习探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行规、内化行规。

随着时代的发展,行规教育也会生成新的内涵。两年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内涵首先就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以志愿者服务作为抓手进行落实。两年来,我们将志愿服务活动课程化、常态化、全员化,给每位学生发放《志愿者服务手册》,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实践证明,社会责任感培养对于行为规范的自觉养成和主动践行具有很大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第四、我们的行规教育同样关注个性化差异。

行规教育也不能一刀切。文来的“学生观”中有一条核心理念,就是“敬畏生命、尊重差异”,这是由我们的教育理念决定的,同样也作用于我们的行规教育。有些行规要求看似天经地义,比如每天按时交作业、错题要订正、上课认真听讲,但实际上确实有学生做不到,或是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做到,其中的原因是复杂深层的,可能也不是学校一方面所能解决的。所以在行规教育方面,对学生同样应该给予最大的包容和等待,即使所有的教育方法用过都无效,依然要坚持给予关爱和期待。本学期,我们为七年级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个性化的“电子成长档案”,其中不包括学业成绩,主要就是行为规范,这个成长档案我们不打分、不定性、不比较,希望通过每位学生成长中的点滴记录汇成个性化的发展轨迹,为探索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注个性差异,不意味着行规教育没有底线。在文来初中有四条底线是不能碰的,第一偷窃、第二作弊、第三辱骂师长、第四危及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安全,若有触犯一律给予最严厉的处分。当然即便这样的学生,学校还是会给予特别的关爱和教育,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和全校带着处分的同学逐个戒勉谈话,每次谈完后的感受是这些学生都是向善有希望的,我相信他们很快都会变好。他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信心和决心。

第五,我们努力构建多方协力参与的行规教育“大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看,行规教育是一种环境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行规养成的大环境。首先,家校之间要达成行规教育的理念共识。我们通过家委会、家访、校访、家长会、家校论坛、家校信箱、校长微博、飞信、QQ群等途径,目前能够做到全天候的家校畅通互动;其次,努力拓展行规教育的时空。我们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多参加雏鹰假日小队、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希望行规教育从课内向课余、从校园向社会延展;还有,整合各方的行规教育资源。最近家委会进行了改革,成立了一处六部,其中“课程资源拓展部”本学期邀请了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老师,给我们学生开设《口才与表达》必修课,培养学生说话的礼仪技巧和终生受益的表达能力;邀请了华师大的教授团队,为我们学生开设《走进大师》必修课,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和理想信念。再比如“课外活动拓展部”组织策划了对口援助新疆泽普三中、“童鞋奔跑”爱心义卖等有意义的活动。还有“亲子坊”,一批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经验的家长,每天回答家长们的咨询,一起开展交流和讨论,每晚九点到十点半是家委会官方QQ群聊时间段。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希望文来初中的行规教育试图去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滋养和思想人格的成长,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与我们的学生、老师深入接触,通过你们的专业评估帮助我们把行规教育做得更好。谢谢各位!

行规教育

行规教育

加强行规教育

行规礼仪教育

行规教育国旗下讲话

行规教育国旗下讲话

值班员行规

《行规》题库

中学生行规

抓“行规”教育,塑良好班风

《行规教育.doc》
行规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