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随感

2020-03-01 17:10: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庄子一书随感

杨淑玉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道法自然比较平民化的真实意义:“人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天效法道,道效法着整个的大自然”,也就是说,整个大自然,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着。 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庄子的道,是独立自存、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他的道论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逍遥,不是任性,不是随意,是随顺事物自然的规律,凭借其势而自然运行,自由自在地活动,但并非是超却界限的一种放任,在逍遥游中庄子虽然呈现的是种向往,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多表现的是种随性,安于现状的洒脱,沉浸其中的适度。在文章中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天地间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但他这篇文章却写得十分漂亮,代表着他非凡的文学成就。他以寓言作比喻,寓哲理于离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文中的一系列寓言,都写得奇幻无比而又形象逼真。这些寓言故事性很强,而且穷形尽相,煞有介事,所以能够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者,成为论说事理的有力手段。除了想像丰富、形象逼真之外,文章的大开大合的写法,纵横跌宕、浩荡奇警的风格也是非常突出的。这篇千古妙文,不讲究一般文章那些起承转合的程式,而是任情挥洒,不拘一格,很像作者本人那飘逸、洒脱的个性。清人林云铭评论《逍遥游》说:“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逍遥游》的确是古代散文中突破常规艺术格局的一道“异观”。讲的是物适其性,没有什么谁更好、谁更差的区分,所以,大鹏的自然就是逍遥,麻雀的自在也是逍遥,不是说大鹏鸟要比麻雀如何如何,只是自己在自己的环境下更舒适畅快的自然体验。为什么说列子的御风不能算是得道呢?因为他的行为不能任用自如,仍然需要有所依赖和凭借。“强求”的执著,是违反“道”的规律的,或者不充分满足“道”的内涵的行为。天道自然无为,人的行事也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所以说,凡有所侍,皆不自由,随心所欲,任意无穷。

在懂得“道”的圣者看来,行动,如果仍然停留在依靠别人的推动、依靠小聪明小手段,都不是真正符合“道”的意义。得道者做事和处世,完全是以自己的智慧和对事物正确的分析,通过主动的行为、谨慎的态度,得以轻松完成。

读《庄子》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心得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随感

《读庄子随感.doc》
读庄子随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