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教学反思

2020-03-03 20:41: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等差数列》教学反思

数学中有许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内容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聋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即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生活知识,在此基础上又将其生活知识抽象为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转化,聋生就能牢固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在教学《等差数列》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努力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导入课题,然后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逐渐推理总结出有关的数量关系,最后得出一般性的通项公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感觉比较切合聋生的思维特点,便于降低教学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同时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维的意识。从上课的结果来看,切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概念教学时,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出示一张生活中常见的堆水管的图,引导生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然后引导生一起来看一看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分别有几根水管,把这些数字标注在旁边;

启发学生: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得出结论:第二层比第一层多1,第三层又比第二层多1,依此类推;

再启发学生:如果第一层水管数用a1表示,第二层水管数用a2表示,那么第二层水管的数量与a1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出a2=a1+1的结论。

这时师再把第一层的数、中间相隔的数等分别用字母a

1、d等表示,告诉学生,象这样一列数,每一项与它前一项差等于固定的数(用d表示)的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然后再结合书上的定义,将定义中的关键词与具体的水管进行一一对应,帮助学生理解,如首项就是第一层的水管数(用a1表示),公差就是下一层跟上一层之间相差的数(用d表示),而项数在这里就是指水管的层数(用n表示),这样,聋生就很容易理解了相关的概念。

等差数列 教学反思

等差数列教学反思

等差数列教学反思

等差数列教学反思

《等差数列性质》的教学反思

等差数列课后反思

等差数列教学目标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教学反思.doc》
等差数列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