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0-03-03 02:27: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8《将相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读讲故事,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词语

召集、商议、约定、胆怯、推辞、

拒绝、能耐、诸位、允诺、隆重、

和氏璧、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2.简单回顾: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时候,主要讲了____,____, ____三个故事。

二、研读课文

默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关于蔺相如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小组展示:(研读“完璧归赵”故事,体会人物形象)

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智慧过人】

2.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1 “之所以„„是因为„„”说话练习

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要回和氏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之所以叫他老班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勇敢机智】

强调动作“捧、退、靠、站”

4.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和氏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不畏强暴】

(二)小组派代表发言:(研读“渑池之会”故事,体会人物形象)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 “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勇敢机智、随机应变 】

(三)师生一起:(研读“负荆请罪”故事,体会人物形象)

1.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2 3.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4.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胸怀宽广】

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

5.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人。

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知错就改的人。

6.演“负荆请罪”课本剧

这篇课文很适合演课本剧,现在就请同学们演一下“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两两小组合作演练。完毕,请一个团队上台展演。

(四)说一说

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蔺相如: 面对事情时,能够深思熟虑,随机应变;面对秦王时,能够不顾生死,敢于斗争;面对廉颇时,能够顾全大局,忍辱退让,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2.廉颇:

性格坦率,能服从赵王的安排带兵奔赴边界作好抵御秦兵的准备,使秦王不敢轻举妄动。虽然计较个人得失和蔺相如闹不团结,但知错就改,以国家利益为重,并负荆上蔺相如府上请罪。

三、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有人说,这篇课文题目是“将相和”,那么只要写“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就好了,没必要写“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了。对此,你同意吗?

(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与“负荆请罪”之间的联系?)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是 “负荆请罪” 的起因。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和“负荆请罪”合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的故事。

3

四、小练笔

写一件发生在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发展)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原因) 不和

(廉颇) 和 (结果)

负荆请罪

(蔺相如)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文档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推荐)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