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有的人教案

2020-03-01 20:38: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 上册 授课教师:罗昌顺

20* 有的人 教学内容

20* 有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深刻的内涵,真切感悟做人的真谛。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是1936年10月19日,不幸病逝于上海。他最后的遗言是:“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我国诗坛上最杰出的大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应用。

2、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三、学习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读出节奏。

2、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思考问题:第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

4、学习作者借鲁迅的诗来表现鲁迅的高尚品质.

四、学生自学

五、师生探讨学习

1、全班齐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2、学生讨论: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第二部分(第

2、

3、4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 第三部分(第

5、

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

3、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思考问题: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

第一个“活”指肉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 第一个“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个“死”躯体的死亡。

4、比较学习诗歌第

二、三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二、三部分,思考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互相照应,

2、

3、4节分别照应

5、

6、7节。

(2)这首诗使用了什么手法?这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对比手法)

2、

3、4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

5、

6、7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的人的称颂。

(3)这几节诗中有几个句子出自鲁迅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出自鲁迅的哪一首诗?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自嘲》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野草 题词》

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

作者借鲁迅的诗来表现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具有的高尚品质 (5)另外一种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反动统治者) (4)这两种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a)“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意。

(b)“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 (c)“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A“永远记住他”。

B“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

C“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5、再次品读诗歌

六、课堂练习

1、“有的人”究竟指哪些人呢?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的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

2、既然文章主要是纪念鲁迅,那么把诗的题目改为“鲁迅赞”或者“纪念鲁迅”好不好?

《有的人》更含蓄,而且扩大了诗歌的内涵,使得诗歌更具有普遍意义。

板书设计

20*有的人 虽生犹死

人民恨

对比

虽死犹生

人民爱

教案20

一年级20教案

20有的人教案

20 有的人(教案)

20《咕咚》教案

20鸡毛信教案

20詹天佑教案

《20 矿产资源》教案

20有的人(教案)

20口技教案

《20 有的人教案.doc》
20 有的人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