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观后感

2020-03-03 21:31: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南京!南京!》有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纵火烧毁,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数据显示,有30万中国人徒遭杀戮,遭受迫害幸存的人数不详。这就是震惊世界历史、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它是中国近代苦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中华民族烙上了永远不可抹灭了印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不可抹灭的伤痛。 《南京!南京!》就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大型史实纪录电影,电影在我的印象中是第一个在片名中使用标点符号的影片,而且还是惊叹号,这既体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惊人,又唤醒中国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死难同胞的缅怀。惊叹号,更能告诉我们,在1937年的那个冬天,南京,一座古都城市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所遭受的蹂躏与痛苦。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曾无数次听过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行,看过抗日战争的鸿篇巨著,“南京大屠杀”也是历史教科书上的重要篇章,但那些只能算作耳闻,不是目睹。陆川导演曾说过,之所以要拍《南京!南京!》是因为看过一个日本老兵的日记,日记中大致写道:“南京是个恐怖的城市,每一座建筑物都有可能飞出子弹。”陆川导演说过,在看过这位老兵日记之前,他从来不知道南京沦陷后,还在南京街道中发生的那些巷战。在电影《南京!南京!》中,刘烨等人饰演的一小队中国军人在被炸得破烂不堪的街道上,与日军进行小规模的游击斗争,大概就来源于日本老兵的日记。这让我看到那时的中国人身上一种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更能体现中国军人的勇敢,所以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

看过了《南京!南京!》,我才从心底里感受到了悲痛和震撼。浓烈的销烟中,日本士兵披甲端枪、手持刺刀踏过残垣断壁的中山门;断肢残臂和赤裸的尸体铺满了街道城区;令人不寒而栗的人头首级堆积起小山,布满路边河岸;机枪扫射、挖坑活埋、刺刀刺杀、浇油火烧,无不用尽惨无人道之其极……德国纳粹还是建集中营,关着门秘密屠杀犹太人,而侵华日军完全是公开地、毫

无人性地种族灭绝。

两个多小时的片子看不到一滴鲜血,然而却能让人感受到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状。电影中每一个生命都是脆弱的,无论他富贵贫穷、高低贵贱,随时都会像烟花般消散,我无法想象在这种人间地狱下,人们是怎么样生活的,更确切的说是如何生存的。而这些也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艺术性概括,更为悲哀的是,电影之于现实或许还要含蓄几十倍,只有经历过这场劫难的同胞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苦楚。

在影片中,拉贝无疑是一个重要角色,一个德国纳粹,却在南京保护了那么多的难民,让人敬佩,由于拉贝的做法,导致日军无法进入安全区进行肆虐的屠杀,因此德国政府多次要求拉贝回到德国,并告知拉贝,他的做法是在破坏德日同盟,但拉贝还是用尽了最大的努力留在南京,当拉贝不得不离开南京的时候,拉贝走出安全区的一刻,在汽车旁那一跪倒的姿势,让人更是心酸不已,我想说,拉贝是热爱南京的,他热爱南京的人,但他为不能再保护南京的难民感到于心不安,于是他重重的跪下去了,还有范伟饰演的唐先生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把生的机会留给了他人,自己却惨遭毒手,更让人觉得唐先生的生命值得尊敬。

在影片中,慰安妇是让人觉得更痛心,对于女人来讲,可能是让人在心灵上永远无法抚平的创伤,不管是日本妇女、中国妇女、还是朝鲜妇女,总之她们都受到了最大的伤害,最让人感动的镜头是日军要从安全区里的中国女人中,选出100名作为慰安妇,那一双双无奈的手掌缓缓举起,一滴滴流血的心,一双双充满恐惧与无奈的双眼,让人感动,更让人感到凄惨。

对于这些小小的镜头穿插起来的一部电影,确实是一部中国人应该观看的电影,但通篇看完,却发觉,影片并未有想象中的精彩,总体的感觉,影片细节穿插还是有些过于轻描淡写,而且想要表达的主题分散在各个小片段上,感觉影片有些零散,灵魂的东西难以集中。最后向两位日本演员说声辛苦,正是他们的出演,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理智的看待中日两国的历史与未来,总体来看,电影《南京!南京!》从历史角度看,应该是一部有价值并且国人应该观看的电影,但从电影的角度讲,个人感觉拍摄的技术、串场、效果等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的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来自无数革命先烈的不屈奋战,来自无数中华同胞的鲜红躯体,来自无数铮铮铁骨的坚毅脊梁,是他们用誓言、鲜血和生命讴歌了峥嵘岁月的苦痛罹难,谱写了中华儿女的不朽篇章,铸就了民族崛起的盛世辉煌。

这段历史已然成为过去,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牢牢记住,尽管有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去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蒙蔽事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回首自己历史时都没了勇气,那就太可悲了。我们不仅不能忘,还要将那段历史带给我们的沉重转化成不屈意志,鞭策自己不断前进,逐步改变落后挨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为力量,变弱小为强大,弃腐朽造神奇。只有通过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让祖国真正强大起来,才有能力不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带给我们这段惨痛历史的不仅仅是民族的衰弱,更是无情的战争。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不仅仅是受害者,还有侵略者。日本士兵的行为纵然不可饶恕,但是帝国主义思想、军国主义思维以及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已经让他们的人格发生了扭曲、人性受到的摧残,他们已然是魔鬼般的存在。正如约翰〃拉贝,虽然他是二战胜利方的国民,他完全可以不去理会中国受害百姓的苦难,甚至可以雪上加霜,但他却在追求胜利和悲悯死难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尴尬生存,最终因罹患疾病不医而终,难逃命运的丧钟。

作为21世纪的新生态,我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们必须刻苦学习知识、树立全局观念,不仅仅为了祖国强大、民族富强,更要为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创造“地球村”模式的统一发展空间,谋求全世界人们的健康福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 观后感.doc》
南京南京 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