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2020-03-02 11:45: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

3、例4及第66页练习十五6~8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引导学生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与发现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通过探索充分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 小棒、纸条、剪刀。

【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教材第62页例3情景图:

提问:如果你是小明的话,你会选择走哪条路到学校最近? 学生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发现小明上学有三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小明家→邮局→学校 第二条:小明家→学校 第三条:小明家→商店→学校

小结:多数同学肯定会选择走第二条路,认为第二条路最近,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你们能告诉老师,并说明原因。

板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新课讲授】 教学例4 知识点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发现。

请同学们将手中的小纸条分别剪成下面的长度拼一拼,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并做好活动记录。 小组汇报:

提问:为什么第

2、3组不能拼成三角形?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小结:第2组两边的长度和是9厘米等于第三条边的长度9厘米;第3组两边长度和是9厘米他们长度的和还小于10厘米,所以不能拼成三角形。

2.摆一摆:学生用长短不一的小棒拼三角形,什么时候能拼成,什么时候不能拼成?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大家都是用了三根小棒去围三角形,有的可以围成,有的却围不成。这是为什么呢?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任意两条小棒长度的和比第三条小棒长,才能拼成三角形。 结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提问:小明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课堂作业】

判断下面哪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单位:厘米) (1)4 3 5 (2)2 6 7 (3)4 4 9 (4)3 9 8 答案:

(1)(2)(4)都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想一想,亲自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发现: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五第6~8题,动手操作后判断。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第一条:小明家→邮局→学校 第二条:小明家→学校 第三条:小明家→商店→学校 结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doc》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