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音乐基础II》教学大纲

《音乐基础II》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音乐基础II 课程英文名称:Basics of Music II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总 学 时:32学时 总 学 分:2学分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音乐方向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授课,使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上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并为学好其它理论课和技巧课打下牢固的基础,以适应音乐教学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乐音体系、记谱法、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各种音乐记号和常用的音乐术语等,使学习者达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最早应开设的课程之一。

(2)本课程后续课程有《和声学》、《歌曲写作基础》、《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论作曲基础》。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 调与调式

(一)教学内容:

1.调 2.调式 3.视唱练耳 4.拓展与实践

(二)基本要求:主要讲述内容均要求熟练掌握。

(三)重点:调式结构的掌握。

(四)难点:大小调式的掌握。

(五)学时安排:12学时。 第二章 声乐与合唱指挥基础

(一)教学内容:

1.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与发声练习

第一节 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歌唱发声练习

拓展与实践

2.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与实例分析

第一节 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

第二节 歌曲演唱实例分析

拓展与实践

3.少年儿童嗓音特点及保护

第一节 少年儿童嗓音的特点

第二节 少年儿童嗓音的保护

拓展与实践 4.合唱基础

第一节 合唱的组织

第二节 童声合唱训练 5.指挥基础

第一节 指挥的原则

第二节 指挥的基本技能

第三节 童声合唱指挥的特点 6.合唱与指挥实践

第一节 二部合唱与指挥实践

第二节 三部合唱与指挥实践

第三节 四部合唱与指挥实践

(二)基本要求:主要讲述内容均要求熟练掌握。

(三)重点:能熟练掌握指挥的基本技能。

(四)难点:和声部的合唱指挥。

(五)学时安排:20学时。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无)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的作业指导与讲评。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目的:考察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

2、考核形式: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3、主要考核内容:

大小调及五声调式、调的判断、音乐记号与术语。

4、考核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写作题。

5、成绩评定: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八、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尹铁良,孙兰鹃主编 .《音乐基础》.0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2、参考书:

李重光编著.《基本乐理》.0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 西南师大编著.《乐理》.00版.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执笔人:王冬英 审核人:

推荐第2篇:第二章 音乐课程基础

第二章

音乐课程基础

1、编写音乐教材的依据是教学大纲。

2、学生音乐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是教学内容。

3、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需要解决一个重要的观念问题是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4、每一个教学内容和环节所包含的展开与高潮的起伏变化,在整个课堂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节奏规律,一般遵循弱→强,强→弱。

5、过去的音乐教学大纲,在编写的指导思想上,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体系化的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贯穿线。现在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着眼点,就在于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这是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目标。

6、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中有多种教学内容,完成多种教学任务的音乐课。

7、中学音乐教师在实施考核时必须考虑考核的目的,针对考核的不同侧面选择相应的方法。

8、音乐师范教育是培养音乐师资的专门教育。

9、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10、音乐能力测量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测验。

11、1986年,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处和艺术教育委员会成立,随后指定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这就为我国音乐学科教育研究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基础。

12、新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分为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13、学校音乐教育是指:课堂教学、合唱训练、合奏训练、课外活动。

14、音乐课堂教学评估的教学结构指标是指:教学各环节能承上启下,链接自然,逻辑性强;内容容量及安排繁简适当,重点突出,难点讲透;教学节奏张弛有序,疏密相间;有较好的综合组织教学能力;教学结构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音乐情感、作品风格特点的要求。

15、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第二部分“过程与方法”强调教学过程采取以下方法:体验、模仿、探究、合作。

16、音乐能力的结构成分是由多种复杂成分构成的,主要包括:音乐的感觉和知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音乐联想和想象能力;音乐的情感;音乐的创造能力。

17、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18、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三个维度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19、1907年中小学正式设置了音乐课程,定名为:乐歌、唱歌课。

20、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有审美修养的人。

21、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是指以音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音乐常识教学。

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教育学门类下将“教材教法”研究为二级学科,1987年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23、音乐教育与德育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24、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的声音不是自然性的,而是创造性的;不是语义性的,而是抽象性的。

二、判断题

1、音乐教材的编写不必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X)

2、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选修课(X)

3、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本的理念。(√)

4、在基础教育中,培养音乐兴趣被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X)

5、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人们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

三、名词解释

1、单一课

→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

2、情感模式

→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人的情感不管多么飘忽不定,都可以找到它的价值对应物,情感的任何变化都可以从价值关系的变动中找到它的客观动因,情感的不同表达模式都对应着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不过,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静态的、单形式的、线性的和同步的关系,而是复杂的、辩证的,动态的、多形式的、非线性的和异步的关系。

3、学期计划

→教师或学生制定的每个学期的教学或学习计划。

4、综合课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四、简答题

1、音乐课程标准中,是从哪四个教学领域来进行内容标准表述的?

→①感受与鉴定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风格与流派;②表现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③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④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2、结合教学工作谈谈教学评估的意义和作用。

→开展评估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

3、论述综合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活动能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审美意识,促进情感健康发展,同时对其它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是当前全民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它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智能思想、身心健康等素质的促进,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合格人才,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重要作用:①加强音乐教学工作与思想素质教育的融合;②促进音乐教学效果与情感素质教育的同步发展;③实施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的有效措施;④夯实音乐教学与身心健康教育的情感基础;⑤音乐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的相互渗透。

五、论述题

请简要论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如何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首先,由于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所以,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是市县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中的歌曲、乐曲等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做出整体性的反映,使学生能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并使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第三,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提高。

推荐第3篇:音乐论文写作基础

音乐论文写作基础

师大商学院(2008年6月28日星期六)

一、选题

1、选题的意义——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是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将要解决什么问题的基础,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选题确定的早,就等于早给自己明确研究的任务和方向赢得了研究时间。

2、选题的原则

(1)适宜性原则——选题要根据的主观条件,选择自己专业范围内的、难易适中、大小适宜的课题。

(2)创新性原则——选题应判断课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是否是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是否填补了本学科或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3)价值性原则——是指选题是否有学术价值、科学价值。

(4)把握性原则——选题应该建立在自己最擅长的学科上,这样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脱离所学专业,对自己研究的论题没有把握,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写好论文。

3、选题的途径

(1)自主选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有价值的课题,或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

(2)借鉴选题——即被动选题,就是借鉴外界因素获得适合自己的选题。

4、选题的方法

选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专业方向而已,很难概括,但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1)综合寻找法——就是对自己所占有的材料广泛阅读,对已有课题进行综合选择,寻找出有研究价值的一种方法。

(2)主观设定法——就是先有主观设定,然后沿着一定的方向,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必要的调查验证,证明自己的选题价值。

(3)借鉴深入法——广泛地研究、分析各种成功的课题,对他人已经研究的有关论题进行反复咀嚼,看看还有哪些问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从而确立研究课题的一种方法。

(4)实践总结法——从自己的实践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论题,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中。

二、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1、搜集资料的意义——选题一旦确定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搜集和积累资料。它们是写好论文的基础。有人初步统计过,一个研究者在科研项目中的时间分配是:搜集材料时间占50.9%,思考计划占30%,撰写论文只占19.1%。因为资料是创造的源泉,是形成论文观点和表达主题的基础。撰写论文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事实即材料。

2、搜集资料的方法

(1)确定方向——确定好搜集的方向,才不会将自己置身于资料的“汪洋大海”里,以至于淹没在一大堆与论题无关的资料中。

(2)文献检索——是指从储放文献资料的库房里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3、资料的梳理 (1)阅读资料 (2)分类组合 (3)选择资料

三、撰写提纲

1、撰写提纲的意义 (1)明晰构思 (2)贯通文脉

2、提纲的基本内容 (1)标题(题目) (2)中心论点 (3)分论点

(4)层次段落与所用的资料

3、提纲的常见形式 (1)简略提纲 (2)详细提纲

四、论文的写作

1、写作格式 (1)标题 (2)署名

(3)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客观表述,是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不加注释,不做评论,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既要写得短而精,又能包含与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

(4)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来的,最能体现文章内容特征、意义和价值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是3——6个。写在“摘要”之下,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5)主题部分 A、引言 B、正文 C、结论 D、致谢 E、参考文献

a\\[序号]→作者.→资料名称[资料类型] →出版社,出版时间.b\\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其它标注法

期刊:著者.题名[J] .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著作:著者.书名[M].版次(初版不写).译者(指译著,所有译者全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论文集:著者.题名[A].见(英文用In):编者姓名.论文集名 F、注释

直接应用——使用双引号,上标参考文献序号和页码。例如“„”[1] (P23)或“„”[2](P15-20)

间接引用——不使用双引号,但要上标文献序号和页码。例如„[1](P86)或„[3](P45-48)

推荐第4篇:音乐教案

唱歌《一个妈妈的女儿》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爱国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够认识歌谱中的波音和连线并能够掌握附点节奏。。 教学重点:

能怀着真挚、深情的爱国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教学难点:

能够认识歌谱中的波音和连线并能够掌握连线下的节奏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

多媒体: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

2、同学们讨论交流。

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教大家一首赞美祖国的藏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二、学习新课:

1、听歌曲

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知音乐,了解歌曲的速度与内容。

师:这首歌曲是歌唱藏族和汉族之间有非常的深厚感情的歌曲,它们就是像是太阳和月亮一样,是同一个妈妈的女儿,它们的妈妈叫光明。而藏族和汉族的同一个妈妈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吧!

多媒体: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 教学生学习歌谱中得音乐记号,并看谱再次聆听歌曲深入感受。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

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

师:同时再听一听谱中的连音和波音是怎么演唱的?

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随老师的歌声进一步了解歌曲。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大家对这首歌曲一定有了初步的印象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轻声的声音跟着老师的歌声深情的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 全班同学跟音乐用“en”模唱曲谱。

师:接下来老师就教大家学唱这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学唱歌曲

师:现在老师唱歌谱,大家唱歌词。

师:好的,孩子们,刚才大家的状态非常好!那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连线

师:对,有人说对了,是连线。“身子弯弯像座桥,有长有短有大小。桥下音若不同,千万记住唱连贯。桥下音若相同,合成一音飞过桥。”大家看书上是不是有长有短有大小呢?„„有谁告诉我桥下音不同的怎么唱?

你来说一下。好的。可以试着唱一遍么?„„很不错的!那有谁告诉我桥下音相同的怎么唱呢?„„对了!

下面跟老师一同把这两种情况练习一下!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这个内容!„„这个记号叫波音

教唱数遍后,再次聆听歌曲作为巩固。

师:现在我就带大家把这首歌曲多多练习几遍。„„你们学得非常快非常好!大家再仔细的聆听一遍歌曲,可以小声的哼唱,用心体会其中的韵味。„„听完了

让学生带着热爱祖国的情感共同把歌曲唱一遍。

这首歌曲呢,是一首具有藏族风格的歌曲,那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藏族歌曲呢?可以给大家唱两句。请学生起来回答

师: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民歌大都是歌唱环境、习俗、团结精神、爱国精神等内容的。《一个妈妈的女儿》就是体现爱国情操的歌曲,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全世界人共同的心声,不论是藏族还是汉族还是其他的少数民族都有一位共同的妈妈,名字就叫中国!现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共同演唱一下这首歌好吗?

3、表演歌曲

根据歌曲的内容,让学生用各种表演形式进行小组表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在演唱以及朗诵歌词的时候,一个个都感情饱满,声情并茂,老师听了特别的感动,你们有情感的演唱已经感染了老师。那大家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演这首歌呢?比如:对唱、重唱?现在就以前后4人为一组准备,一会儿上讲台表演给大家,看看哪个组的形式好!挑组表演

三、情感目标的巩固

(设计意图: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提出表扬和期望,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激励和鼓励学生,希望他们长大后成为一名爱国的奋进青年,对祖国做出贡献。)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同学们学唱歌的效率提高了很多,这首比较难唱的歌曲大家很快就学会了,如果声音和表情再提高一步就更好了。大家听的认真,学的也认真,并且最后的表演都非常精彩。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长大后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的爱国青年,对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欣赏《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作于1956年夏。作词:乔羽、作曲:刘炽、原唱:郭兰英;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 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 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

推荐第5篇:音乐教案

《微笑波尔卡》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微笑波尔卡》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波尔卡是一种两拍子的舞蹈,帮助学生记忆主题音乐,体验波尔卡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打击乐器等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3、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学跳波尔卡舞步 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欢快的主题 教学难点:

学跳波尔卡舞步,并能与音乐配合起来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主动探究法,讲解练习法 教学思路:

本课利用电子白板走进课堂,在电子白板上自由地板书。利用电子白板讲解乐曲结构特点。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我在设计教学中从整体感受入手,即听音乐是怎样开始的,是什么节奏,如何进行,什么旋律先出现,有几个主题,并将其中的主题音乐以唱游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就十分感兴趣,也能很自然地投入到主题音乐的表演演唱中,加深了对主题音乐的印象。分段欣赏的任务,则是引导学生从每段不同的情绪入手,这样就可以把儿童引进特定的意境中去,似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使儿童从中感受到音乐内在的美,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此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体态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1 教学设计亮点:

本课设计了多种参与聆听音乐的方式。如:图谱参与、体态律动参与、打击乐器表现参与等等。在感受乐曲主题与乐曲结构上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通过聆听参与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感受、体验了不同的音乐主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新课程新理念。 教学流程:

一、导入 —— 波尔卡舞蹈律动。(背景音乐《闲聊波尔卡》主题)。

1、师:孩子们,见到你们非常高兴!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欣赏一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由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为我们演奏的。音乐家们为我们准备了一首有趣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在欣赏的同时,拿出你的小手和老师招招手!让我们随着轻快地音乐,动听的旋律从手的舞蹈开始今天的音乐课。【播放音乐视频】

师:孩子们跳得真不错,你们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吗?生:„„

2、介绍波尔卡舞蹈:

师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音乐它叫“闲聊波尔卡”。波尔卡是一种二拍子,节奏比较欢快的舞曲。这种音乐一般来源于生活。(用白板板书波尔卡,二四拍,欢快)

现在小朋友告诉我,你们刚才在跳舞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学生谈感受)

那同学们这么开心,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波尔卡乐曲吧!你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二、欣赏《微笑波尔卡》。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由手风琴独奏的《微笑波尔卡》,又名《少女波尔卡》,C大调,二四拍,(利用白板标示重点)。速度稍快,旋律的波动与跳荡使乐曲具有让人翩翩起舞的动律感。

1、认识二拍子指挥图式,了解其强弱规律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二四拍吗?(利用白板讲解,画出二拍子指挥图式,强弱规律)

2、指导学生用身体律动来表现二拍子的强弱规律(跟随音乐律动)

3、再听全曲。带问题聆听:你能记住音乐中的某一个片段吗?生:。。。。。

4、听第一主题旋律。

①随琴哼唱,熟悉旋律。

②轻轻用lu随乐哼唱

5、复听全曲。

师:当你听到第一主题旋律出现时,请你做踏步拍手的律动,听到不熟悉的旋律时,请你随乐点点头。

6、听第2主题旋律。

当你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请你和老师一块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示。

7、复听主题1旋律。

师:这段音乐与刚刚听到的哪一段音乐相同?请你用动作参与体验。生:。。。。。。

8、再听全曲。①随图谱画一画。

师:看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带劲,动作做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表现一下,请你跟着老师画一画音乐图谱。(白板演示)

②请一学生随音乐在白板上画音乐图谱,其余学生参与体态律动。

9、用声势动作与打击乐器参与,随乐演奏。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小乐器们也想加入到小朋友的表演当中,请大家拿出你的乐器,看看它有几种演奏方式?(播放音乐) 3 ①、出示主题

1、

2、3的声势图谱,指导学生进行声势动作练习。活动:师指导每组小乐器的演奏方式。

②、师:接下来的这段音乐,同学们仔细听听,是主题1还是主题2,还是都不是?生:。。。。。。

对,这段音乐进行到这里又有了新的变化,你能为它设计一下声势动作吗?

③、合作设计声势动作。 师评价指导,选择最佳方案。

④、用声势动作完整表现全曲。随音乐即兴演奏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刚才我们演奏的效果怎样?生:。。。。。。 师评价:我们应当和谐的参与演奏,要仔细聆听音乐,要随音乐进行演奏,力度要稍微弱一点。

三、跟着音乐跳起来。

1、多媒体视频欣赏波尔卡舞

2、指导学生学跳基本舞步

3、生排成纵排,随着多媒体视频跳起来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欢快好听的音乐波尔卡,这都是作曲家根据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些音乐元素创作出来的。由此,我们明白了,音乐其实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就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尽情的享受音乐的美妙吧!

推荐第6篇:音乐教案

>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问题

1、变声期要注意哪些问题?生: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好嗓音,不要大声喊叫,不模仿成年人说话或者压低嗓音唱歌。同时要做到适当用嗓,避免嗓音疲劳。还要注意锻炼身体、保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2、你对五线谱有何认识?

生:五线谱是在五条等距离平行横线上,用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它符号记载音乐的一种记谱形式。

3、请说出五线谱的各线、各间、各音及有关的上加线与下加线。学生随教师所指的位置回答问题

4、请写出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上的正确写法。

5、什么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什么? 生:音乐的名称叫音名。

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C、D、E、F、G、A、B。

6、什么叫唱名?

生:将七个基本音分别唱作duo re mi fa sol la si叫做唱名。

7、请唱一唱五线谱C调音。

8、播放多媒体课件《光荣少年》。(1)、课件展示这是一首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秀少年儿童歌曲。歌曲激越、节奏铿锵,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兴中华的崭新面貌。(2)、学生边听边轻声跟唱。

(3)、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曲谱。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教师弹奏,学生唱词,体验其情绪。

(二)、合作探究

1、这首歌曲在演唱时,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较快地速度

2、这首歌演唱的情绪应该做到,振奋、激昂、向上。

3、这些音乐记号分别表示:

>: 强音0 :四分休止符00:二分休止符—:保持音

(三)、展示点评

1、教师弹奏钢琴或者电子琴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师等学生唱后指出优缺点。

2、分组与个人演唱,指出优缺点,再次提高。

(四)、教师精讲

同学们,刚才你们的表现都很好,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少年崭新的精神风貌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拓展延伸,请你在《光荣少年》这首歌曲的休止符处,用你喜爱的形式加以表现。

课堂检测,教师随意抽查学生是否唱会了《光荣少年》这首歌曲。

四、课堂小结

在良好的气氛之中结束本课。

>教学过程:

一、用录音机播放新疆民族《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歌词赋予的情绪的风格。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特产资源十分丰富。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赞美新疆

为祖国的“一块宝地”,你能谈一谈你所知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吗?学生交收集到的材料(材料来

源:八年级中国地理教科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新疆的了解。) ① 新疆的地理位置、面积。 ② 新疆盛产的家作物。 ③ 新疆蕴含的主要资源。

④ 新疆的民族风土人情及服饰特点。

(师生共同体验歌曲风格,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步伐。)

(录音机播放歌曲)教师戴着新疆帽随着音乐律动。学生通过观看师的“微颤”、“绕腕”、“托帽式”、“移颈”等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再一次感受新疆舞别具一格的独魅力。

三、学唱歌曲

(1)师激情范唱 (师边弹边唱,学生总结:歌曲情绪欢快、跳跃、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 (2)理解歌词的内涵:

播放录音机,请学生随歌曲歌词的节奏朗读,理解歌词内涵。 (3)自学歌曲

① 听录音,用“啦”模唱: 听老师弹歌曲旋律一小节一小节的填词。

② 演唱,找出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速度、情绪、咬字吐字等方面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四、表现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为歌曲伴奏。)

1、节奏练习(略)

2、节奏练习(乐器敲击体验)

3、角色分配:手鼓敲击节奏①铃鼓敲击节奏②沙锤敲击节奏③学生表演时师引导学生按歌曲歌绪

做到自信,有表情的演唱。

五、拓展延伸

(1) 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概况及主要作品 (2) 欣赏王洛宾的作品之一《半个月亮爬上来》。

六、小结

这节课里采用学歌词和学歌谱相互交替学习新课的方法,从学习的过程来说按照综合—分析—再 综合的模式进行新歌的学习,避免了把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作为一个环节放到学习歌曲的最后阶段去 进行的缺点。这样的学习新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模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 的实际,符合学生对歌曲的认识规律。在学习歌曲歌谱的时候,先从节奏入手,这种方法也值得提倡 因为它“先易后难”,切实可行。

>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教师播放黑鸭子演唱组合演唱的《踏浪》,创设情境。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1、导语:蓝天、白云、大海、浪花,这组词语使你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谈各自的感受】

2、教师:同学们描绘的景色很美,我想你们的心情肯定也如景色一样美好。这份心情让我想到了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踏浪》。

三、新课教学

1、教师简单介绍词作者庄奴先生。

2、课件出示曲谱,播放歌曲《踏浪》,并请学生边听边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3、歌曲第一乐句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演唱提示】(1)歌唱的姿势、正确的呼吸、自然圆润的声音。

(2)恰当的速度、音色,富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教师伴奏,请学生用渐强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乐句的歌词。

教师:请思考,演唱力度的渐强与大海发出的什么声音相似?

学生:海浪声。

教师创设情境:一阵阵海浪推向沙滩,歌词中的主人公——“我”和 小伙伴们从远处来到了海边,开始和浪花一起嬉戏了。

教师小结:歌声中给我们带来的画面感,力度记号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教师伴奏,学生视唱歌曲结尾的乐句。

教师:比较歌曲尾部的乐句和第一乐句的异同?

学生:这两个乐句的旋律相同,演唱的力度不同,歌曲开头演唱的力

度的是渐强,最后结尾是渐弱。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结尾乐句表现的情境。

6、歌曲中间乐段的学唱及曲谱教学。

教师:是什么美景使“我”和小伙伴流连忘返呢?听听海边都有哪些美景吧!教师范唱。

教师:从歌曲中听到了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学生:白云、山花、海风、浪花 „

四、学唱歌曲

教师:请学生跟随钢琴完整地视唱歌谱。

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词,并找出觉得比较难唱的地方。(学生轻声随琴演唱并寻找自己的演唱难点,教师根据学生指出的演唱难点逐句解决。)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给人青春活泼的美感,大自然这么美丽,世界如此美好,请你们再一次用歌声来表达心中的愉悦吧!(在教师的伴奏下,学生带上之前自创的简单的肢体动作,有感情地完整表现歌曲.

五、感受探索

教师:歌曲在开始和结束都有海浪的声音,在歌曲中间的乐段部分是否也能加入海风和海浪的声音呢?

请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小组讨论,自己设计适合的音效、音高来模仿海风和海浪的声音。

学生小组展示。

教师: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老师也设计了海风和海浪的声音,请你们来帮忙唱一唱! 【教唱步骤】

1、请两位同学与教师配合,学生演唱旋律声部(高声部),教师模

唱海风海浪的声部(低声部),让全体同学感受二声部的效果。

2、请所有同学轻声随琴模唱低声部(即海风海浪声部),注意模唱时声音的提示。

3、将学生分为高低两个声部演唱这一乐段。

4、带着情感完整地演唱全曲。

六、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踏浪》这首歌曲。以“海”为主题的歌曲还有很多,比如《大海啊故乡》《外婆的澎湖湾》《听海》等等。青春活泼的《踏浪》,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注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师生在《踏浪》的伴奏下画出心中人与自然的图画结束本课!

推荐第7篇: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2.歌曲《大雨和小雨》。

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创造几种声音。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

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 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了这首歌的感受。有节奏读歌词。 (先找身边的小伙伴按节奏读,再请生来读,注意引导用悄悄话 的声音读小雨的弱,用自然响亮的声音读大雨的强。)

4、安静地听范唱录音,

第一遍,让小手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跳起来, 第二遍,心里默唱,第三遍,跟伴奏轻唱。

5、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6、师生合作乐句接力唱—— 师生分角色唱——齐唱。

7、巩固歌曲。

a、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b、生用自己创造的强弱不同的声音为老师伴奏,再为音乐伴奏。 c、一个小朋友邀请他的好朋友一起唱,其余学生伴奏。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反思:

在歌曲处理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强(f)和弱(p)的对比,来表现出大

雨和小雨在音响效果中的区别,并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辅助教学,如一种形式是: 当唱到大雨时, 让学生们扬起手, 唱到小雨时, 让学生们放下手。 另一种形式是: 表现大雨时, 让学生们站起来, 当表现小雨时, 让学生们坐下来。

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这节课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使得整堂课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第二课时

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乐队的录像,

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好,现在我就要带大家一起到音乐厅去走走,看看那里都有些什么?

2、请学生在教材图中找一找,自己都认识哪些乐器?学生说出一种乐器,老师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还可以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老师再介绍其他的乐器。

3、请学生说说:还知道其他乐器吗?

4、让学生试着模仿自己认识的乐器声。

5、评价、鼓励。

三、学习歌曲《布谷》

1、引入:音乐厅里还有一位特别爱弹琴的布娃娃,听听她是怎样弹奏的?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的听。

2、老师范唱。

3、谈感受:说说我们的布娃娃是怎样弹奏的?(请学生说)

4、认识感受木琴的声音,带入歌词学习。提问:

你们都见过木琴吗?

(生答)它是由一块块钢片组成,按不同的音高排练在一起,用小音锤轻轻的敲击出美妙的声音。

来我们来试试(模拟演奏木琴的动作,并带上“叮叮咚,叮叮咚”的歌词)

5、体验感受:随音乐做弹奏的姿势。

6、提问:真投入,你们真是小小演奏家!谁来说说布娃娃弹木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7、学生回答,老师归结。

8、揭示课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歌曲:《布娃娃弹琴》,现在就让我们和布娃娃一起,共同怀着高兴的心情来演奏这首歌曲吧。

9、感受:听范唱,学生用动作再次感受音乐的情绪。

10、过程评价。

11、谈感受:这么好听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逐个请生回答)

12、请学生用温柔抒情的声音用“LA”哼唱旋律。

13、介绍“小红灯”——四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14、用“LA”再次哼唱歌曲第一句旋律,指导唱好有“小红灯”的地方(唱时用手势提醒)。

15、学习歌词:(1)老师带读。(2)学生自渎。(3)指导有感情的读。(4)有感情的带动作读。

16、学唱歌曲:(1)跟老师默唱。(2)跟老师轻声唱。(3)跟着琴声再唱。(4)指导学生唱好有连线的部分,并继续唱好有“小红灯”

的部分。(5)提示学生用正确的姿势有感情演唱。

17、表现歌曲

a、请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来演唱。 b、老师评价、鼓励。

c、老师和学生共同表演歌曲。(引领学生从表情、歌声、动作上更体现歌曲的情绪——甜美、温柔的) d、请学生上台展示。

e、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对他人的鼓励。(方式:掌声、动作和语言) f、老师小结表演情况。

三、学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教学反思:

每次轮到一年级的音乐课时,心里总有一点点的慌张,孩子在课堂上太兴奋了。特别是唱歌的时候,孩子们的声音会特别响亮,像是在比谁的声音更大,不管老师怎样维持纪律都不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安静下来。 并且学生很难安静下来细心的聆听歌曲而出现有些难点的地方没有掌握。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在静中“动”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如:

师:听《布娃娃弹琴》,小朋友也想唱的话,我们可以动小嘴巴,但不能发出声音,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到底唱的好不好听,好吗? 生按老师的要求聆听歌曲。

师再次范唱歌曲,指导生可以跟音乐演唱(动嘴巴不出声音)。 这个小小的方法就是在学唱的第一步“听”的环节中,让学生动嘴巴。 即让学生听到了歌曲,又满足了学生爱动的心理,并且这样的方式易于学生发现歌曲的难点处,易于后面歌曲的更好学唱。

推荐第8篇:音乐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何占豪、陈钢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时的作品,1958年完曲。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示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撷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示部及再现部的内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1、欣赏和掌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主要音乐片段。

2、初步认识理解曲式结构——协奏曲。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开展一定的联想空间。[教学重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听赏音乐,如果能了解音乐各表现要素的作用,并具备一些基本的曲式结构常识,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更好的欣赏和理解音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哪位同学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那么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物呢?(讨论,很多同学看过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让一位同学简单讲述这个古老的传说故事。通过学生的讲述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表现的几个主题,写到黑板上:

1、鸟语花香;

2、草桥结拜;

3、同窗三载;

4、十八相送;

5、抗婚投坟;

6、化蝶。

欣赏用音乐来表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用小黑板展示预备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奏鸣曲式图。请同学们按照奏鸣曲式图来分析欣赏作品。

二、音乐赏析

这是以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全曲以《梁祝》故事中较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呈示部:乐曲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传来秀丽的笛声,接着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呈现出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图画。在清淡的竖琴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淳朴美丽的爱情主题,然后和大提琴对答,比拟着梁祝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情景。在一段自由的华彩尾声过后,引入了活泼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依依不舍的情景。

2、展开部;沉重的大锣和大提琴、大管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征兆,铜管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先用散板奏出祝英台的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接着用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的主题。这个由副题变化而来的抗婚音调与引子发展而来的封建主题交替出现,逐渐形成了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激烈的抗婚场面。乐曲转入慢板,小提琴与大提琴对答的奏出了沉痛悲切的曲调,描写了梁祝相会、互诉衷情的情景。

接着音乐急转直下,以散板、快板来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这里变化的运用了京剧中倒板和越剧中嚣板的紧拉慢唱的手法,逐渐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哭灵投坟。在独奏小提琴奏出最后一个绝句之后,锣鼓管弦齐鸣,祝英台转身投坟,全曲达到最高潮。

3、再现部:长笛和竖琴将音乐带入了神仙的境界,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重新奏出爱情主题,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想象——梁祝在天上化成蝴蝶,翩翩起舞,人们歌颂着他们忠贞的爱情。

三、拓展

1、什么是协奏曲?(听《梁祝》各部节选,提示学生回忆什么是小提琴协奏曲) 协奏曲: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2、简介乐曲作者

何占豪(1933年— )浙江人。以唱绍兴剧维生的父亲不希望儿子将来像自己一样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在何占豪12岁时,父亲用借来的钱把他送到杭州念初中,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没想到酷爱戏曲的何占豪最后还是学上了越剧。一次上海之行让何占豪无意中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学习小提琴,并和几位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探索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上的民族风格问题。小提琴协奏曲《粱祝》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

陈钢(1935年— )上海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毕业后留校任教。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他在七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恩情”和八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等,也都成为著名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文献。他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竖琴协奏曲和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陈钢的作品还有交响诗,大合唱和室内乐合奏等。他的作品以浓郁的民族祖宗情调和丰富的当代作曲技巧巧妙的融合而见长。

3、思考题:《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表达了一种什么精神?音乐中是用什么旋律来描绘“爱情”的?

四、结语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命运共同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十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推荐第9篇: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

教学内容: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欣赏《春到沂河》《春》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材分析:

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

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

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

??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起春天。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3.歌曲《嘀哩嘀哩》?

??这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它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采用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

?4.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师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习《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的长短。?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

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

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春天举行音乐会》的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

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三、创编活动

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

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春》复习《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节奏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节奏练习巩固掌握XXX和XXX的节奏型

2、通过欣赏《春》让学生感受回旋曲式,感受标题音乐的造型手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欣赏《春》

1.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本课的欣赏。?师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2.听《春》的主题音乐。?师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

3.分别聆听第

一、

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音乐节奏的听辨练习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2.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3.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4.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5.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五、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

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教学目标:

1.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可爱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

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

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唱好《顽皮的

杜鹃》、《我心爱的小马车》,并试用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

??《动物狂欢节》(又称《动物园大幻想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作曲的一部标题性的小型管弦乐组曲,作者运用漫画式的笔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标题的内容。其音乐形象的造型生动而别出心裁,幽默而略带戏谑。乐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本曲是其中的第九首。?

2.二胡独奏《赛马》?

??二胡独奏曲《赛马》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乐曲由三个部分组成。

3.歌曲《顽皮的杜鹃》?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曲为4/4拍、宫式,采用由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

4.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

?这是一首儿童寓言歌曲,用拟人化的对比手段评价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格”,歌曲词曲结合贴切,平稳的叙述性音调,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动的表现了两只鸟的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教学目标:

1、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学会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解题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4.师生讨论。师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5.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三、学习《顽皮的杜鹃》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

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进行表扬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赛马》歌曲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创作自己的歌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生自己创作小歌曲,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3、聆听赛马,通过热烈奔放的节奏,感受草原的热闹景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赛马》

1.播放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

2.听一段二胡《赛马》演奏。

3.师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师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师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

9.再听第二乐段。师问:(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三、学习歌曲

1、用寓言故事导入课题

2、教师范唱歌曲:聆听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时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哪几句?

3、放录音听范唱,模唱印象深刻的乐句。

4、教师弹琴学生听歌曲旋律

5、跟随录音,看歌谱哼长唱歌谱

6、重点解决难点部分,老师及时给予纠正

7、完整的学习歌曲。

8、学习演唱歌曲曲谱

9、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做伴奏

四、创编活动

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1)用八个音。?

(2)用四种节奏型。?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五、教师课堂小结

童趣

教学内容:

一、聆听:《猜调》《摇船调》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

二、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

教学目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1.歌曲《猜调》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歌曲的旋律采用六声徵调式,音域在十一度以内。全曲节奏紧凑,旋律与歌词的配合天衣无缝。?

2.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其爱女写了题名为《孩子们的角落》(也译作《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包含六首小曲。《木偶的步态舞》是曲集中的最后一首。

3.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具有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短笛的吹奏叙说了家乡的美景,赞美了生活的幸福,富有童趣。歌曲为2/4拍、羽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4.歌曲《摇船调》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采用4/4拍,五声宫调式,音域在九度以内,旋律流畅、优美。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

1.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3.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5.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6.《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7.聆听《猜调》。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8.再听《猜调》。?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9.复听《猜调》。?

10.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11.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1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⑴.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⑵.这一音乐知识,在学唱《一支短笛轻轻吹》时结合歌曲学习讲解并实践。⑶.还可以通过本练习,用色快表示曲调进行的顺序来理解这一知识。

13.教学小结。

推荐第10篇:音乐教案

《乡村花园》教学设计 城东中学:谭连花

【指导思想】:始终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联想——认知——理解”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力求在每个环节中突出音乐课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音乐,接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材分析】:本单元属本教材之常设性主题“环球之旅”的第二部分——欧洲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简介。以英格兰民歌《乡村花园》为开端,开始了欧洲漫游的旅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增进对不同文化与地域音乐的理解。《乡村花园》是一首音调优美、风趣的D大调歌曲,4/4拍。单乐段分节歌,属于不规整的四句体。其中,前两句旋律相同,第三句由于附点节奏是主要节奏形式,动感更加强烈,尾音又与第四局的开头交汇。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学习音乐有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已初步建立了相对良好的歌唱状态以及音准概念,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用恰当的词句描述乐曲、歌曲的风格特点,并能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但是对于较复杂节奏型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课堂气氛活跃但是缺少创新。

【课题】:《乡村花园》 【课时】:1课时 【课型】:唱歌课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乡村花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歌曲《乡村花园》并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2、通过学唱《乡村花园》,体验歌曲活泼、天真、风趣的音乐情绪。

过程与方法:1、运用听唱、范唱、跟唱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并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英格兰民歌节奏的特点;

3、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欧洲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及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异国民间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2、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乡村花园》,并能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连续反复出现的附点节奏 【教学方法】:

1、运用集体演唱与个体演唱的方式巩固学习的歌曲。

2、运用编创伴奏的方式感受体验歌曲中付点音符的特殊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上课之前先带同学们去趟欧洲,观光下那里的名胜古迹,感受一番别有风味的建筑风格!、

( 播放图片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德国柏林 ——勃兰登堡 荷兰 ——风车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英国 —————伦敦 )

同学们能否辨认出这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地方呢? (多媒体展示克里姆林宫图片)

这里就是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美誉的克里姆林宫,它是俄罗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遗产,也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过去这里是统治俄罗斯帝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了俄罗斯政府的代称。宫墙内,花草繁茂,教堂耸峙,政府大厦拔地而起,各种博物馆穿插其间。克里姆林宫的建筑风格是多样化的,它融合了拜占廷、俄罗斯、巴罗克、希腊和罗马等不同的建筑风格。 (多媒体展示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图片)

我们看到的是位于克里姆林宫内教堂广场上的瓦西里升天教堂, 整个教堂由九座塔楼巧妙地组合为一体,八个色彩艳丽,形体下满的塔楼簇拥着中心塔。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形的窗子, 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充分显示了16世纪俄罗斯的民间建筑艺术风格。 紧接着我们去德国:

(多媒体展示勃兰登堡图片)

勃兰登堡门是柏林市区著名的游览胜地和德国统一的象征。初时此门仅为一座用两根巨大的石柱支撑的简陋石门。后来又进行了重建。当然,谈到勃兰登堡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在1719年——1721年德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应勃兰登堡侯爵之约创作了一套6首题为“为几件乐器而作的‘协奏曲’”,后来这套曲集后来被称为《勃兰登报协奏曲》,而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的巴赫。

(多媒体展示荷兰风车图片) 有一种风景,静静地竖立在地平线上,远远望见,仿佛童话世界一般,这就是荷兰的风车。荷兰一年四季盛吹西风。荷兰先人靠风车变沧海为桑田,建设了美丽的家园,当然在现代化的今天风车早已被高科技所取代.为了纪念风车,荷兰人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的风车一齐转动,举国欢庆。因为风车已不多见,因此荷兰人也得同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一样,要到风车村保护区或风车博物馆去参观才能一饱眼福。在荷兰,风车、木鞋、乳酪和郁金香,还有运河和凡高的绘画艺术,串起一副如织美景,带给游人无数的梦幻与想象。

(多媒体展示水城威尼斯图片)

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里是美丽的水上之城------威尼斯,它的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建筑物的色彩主要为淡红,有人形容这是一种模糊、微亮、轻柔、似水的淡红。 威尼斯最多的府邸大多都属于哥特式风格,有着华丽气派的装饰,三叶窗尖顶和长廊窗上的四叶图案是此种建筑物最大特征,当然也有拜占庭风格、巴洛克风格,最终也形成了自己的威尼斯风格。

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个国家——英国。(展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

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英国国会大厦是英国君主政体的象征,外貌典雅,气势宏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物之一。当然初次之外还有伦敦的塔桥、白金汉宫、巨石阵等等著名的建筑,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去了解。

我们知道英国是由苏格兰、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4个部分组成。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造就了处在英国中部和南部的英格兰的乡村美景。(多媒体展示背景图片)

这里宁静幽远、这里古朴素雅、这里到处充满诗情画意„„„„„„„„ 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英格兰民歌————《乡村花园》,我们先来聆听这首英格兰民歌,感受一下它是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新课:

一.播放录音,

1.播放录音,初次聆听歌曲,逐渐进入音乐氛围当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2.老师钢琴弹奏,学生随伴奏小声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师]聆听的同时想想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来演唱?以及它的音乐情绪是一下所列举的哪种?

板书: A.委婉、哀愁地;B.痛苦、哀怨地;C.活泼、风趣地

[集体讨论]:歌曲天真、活泼、风趣,旋律优美。

速度中速稍快的,力度中强。歌曲是在告诉我们乡村花园到处花香鸟语,那里有很多漂亮的、有趣的事物!

[歌曲分析]:英格兰民歌,盛茵译配。

[师]同学们观察乐谱前2句有什么特点?

前2句旋律相同

第3句主要是由附点音符构成,使歌曲更具有动感。

歌曲属于不规整的四句体,D大调,4/4拍。

二.学唱歌曲

1、听音乐并和老师一起律动,再次感受歌曲天真、风趣的音乐情绪,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2、老师范唱乐谱,学生跟琴哼唱。

3、用“噜”代替歌词,有感情地、自然流畅的跟随钢琴完哼唱歌曲,同时随着音乐动起来。

4、老师钢琴伴奏,学生填词演唱第一段,要求用自然流畅、天真活泼的声音演唱。

三、难点解决

1、通过学唱第一段找出乐谱的疑难点——附点节奏的演唱。连续的附点八分音符给我们的感觉是轻快跳跃,有弹性的。这样的乐曲还有很多,比方说同学们熟悉的动画片机器猫的主题曲,(如果我有机器猫,变大变小变漂亮„„) 板书:

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双手,跟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用“啦”代替歌词唱第三句的旋律,用双手打拍,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具体的拍击方式,比如:击掌、拍击双腿、或者左右组合,前后组合都可以。(老师示范并带领学生一起练习一次)

2、学生自由组合练习3分钟后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将各自的创作表演一次,选出最佳的一组给予点评和鼓励。

四、填词演唱。(注意歌曲的气息以及声音的自然流畅)

1、男女分组对唱

2、独唱表演

3、学生互评,老师给予评价与鼓励。

【课后总结】:

乡村花园很美, 这里有含苞待放的花朵;纵情歌唱的飞鸟;来回爬动的昆虫;这里的蚂蚁还会把人咬痛„„„这里有很多很多美好有趣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告诉那些不知道的人们。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天真风趣的《乡村花园》,同学们美妙活泼的歌声让我仿佛置身与美丽的乡村花园。

舒曼曾经有这样一句话说得非常好: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

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宝库, 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

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民族的民族性格。

下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聆听欧洲各国的民歌,一起去发现他们的民族性格。

【教学反思】: 即使一节常规的唱歌课,也同样有值得挖掘的方面,在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了8幅欧洲各国最具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解决难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通过身体的律动感受歌曲附点节奏的强烈的动感,与此同时,学生的创造欲望也会更加强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地鼓励更多的孩子的思维行动起来,让他们每一个都加入到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的调控上不够灵活,教育的机智还有待提高。

第11篇: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时间的歌》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www.daodoc.com 作者:ynkych 来源:本站原创

添加到百度搜藏

教材: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教科书(试用)第三册(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题:时间的歌

教案设计:云南省开远市东方红小学曹慧

教学内容:

一、聆听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

二、学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并进行表演。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学唱《时间象小马车》,感受音乐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演唱,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难点:

一、演唱歌曲时,由于速度比较快,注意唱“哒”时要应用舌尖动作,使吐字清晰,唱时省力。

二、聆听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不同的音来表现的形形色色的钟表形象。

教材分析:1.管弦乐《在钟表店里》:这是德国作曲家奥尔特(1850—1893)所作,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它描绘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乐曲采用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手段,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钟表形象,抒发了人们的喜悦心情。

2.歌曲《时间象小马车》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创作歌曲。2/4拍,F大调式。歌曲采用了有规律的节奏,多为四分、八分音符,形象地模仿了时钟“嗒嗒”走动的声响。旋律上口,并采用了曲调的模仿、节奏的重复,使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明了,寓意深刻,告诉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人们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有的人成绩卓著,有的人一事无成,说明了时间珍贵而紧迫,要珍惜时间,懂得利用人生有限的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教具:钢琴、磁带、多媒体课件、儿童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旧课

1.发声练习:5432|1234|53|1—||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啦 啦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 哒 哒

(分别在1=C到1=F几个调里练习,要求学生坐姿端正,两眼平时前方,轻声练习。注意指导学生用舌尖的力量,为唱好歌曲做准备,为突破难点做铺垫。)

2.复习演唱一遍上一课的歌曲《小麻雀》

三、新课教学 导入:小朋友第一课学得真好,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课——《时间的歌》,相信小朋友们能学得更好。(课件揭示课题《时间的歌》)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第8页。

(一)聆听《在钟表店里》

(课件展示一个小闹钟)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是什么?并提问学生还见过还知道什么样的钟?(学生边回答,课件边展示不同的钟)谈话:(当课件展示出一幅有多种钟的画面时,音乐起)听!请你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象看到了什么?你再闭着眼睛想一想,你觉得那些细、高、轻、短、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那些低、粗、长、慢的声音表现了什么?

1.初听音乐,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展开联想。

听完后,请学生回答刚才的第1、2个问题。(课件展示一幅在钟表店里,有着各式各样的钟表在走动),然后请学生看着图,教师复述第二个问题请学生回答。说明不同的音代表的不同的钟表,如低音代表大钟,高音代表小的闹钟等等。揭示声音的奇妙。

2.复听音乐,揭示曲名,课件上出示曲名《在钟表店里》

谈话:请小朋友们边看图画,边再注意听一听刚才老师说的不同的音表现的不同的钟。并且请小朋友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如果你听起来感觉到愉快,请你有表情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

(听完后)谈话:你们听到了很多钟的声音了吗?你感到你听这首乐曲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呢?(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愉快的情绪)看来呀,钟呀表呀和它们所表示的时间用音乐表现出来真是很有趣,那么接下来,小朋友和老师一块来学唱一首和时间有关的歌曲好吗?(过渡到歌曲)

(二)学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 (课件展示歌曲的歌谱及一幅用钟做背景,前面有小朋友做着一辆小马车正在奔跑中,如课本中第⒑⒒页的图。)

1.范唱

①谈话:小朋友们看一看,我们要学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时间会象小马车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支歌吧!

②聆听范唱,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情绪!

2.学唱歌曲

①带领学生诵唱,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②反复放音乐,带领学生看课件上的歌谱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并且教师指示旋律的示意线(歌谱上的绿线),再让学生边唱边用手按课本上的示意线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高低。

③指导学生做舌尖的动作,使吐字清晰,唱时省力。突破难点。

3.给歌曲伴奏,伴舞

①初步学会歌曲后,师:小朋友们学得好,唱得更好,如果再加上伴奏和舞蹈,歌曲一定会更加动听。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②(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出示三角铁、双响筒、手铃、铃鼓、沙锤等儿童乐器,请一个组的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选择几件乐器;请一个组的学生表演,教师提示几个动作,如:勒马状、甩鞭等;再请两个组的学生演唱歌曲;教师弹琴,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现。可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小组先讨论,再表演。(通过演唱、舞蹈伴奏的形式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参与和实践,到达整堂课的高潮)。 4.看时间情况,可交换学生的角色进行表演。既巩固歌曲,又活跃课堂气氛。

四、小结

小朋友今天学得又快又好,老师特别高兴!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说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学生回答)那为什么时间会象小马车呢?小马车和时间有什么相同的吗?对了,时间和小马车一样都走得很快,那你们通过学习《时间的歌》这一课懂得了什么?(要珍惜时间,做很多事情)对了,在同样的时间里人们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有的人珍惜时间能学会很多知识,有的人很贪玩,浪费了时间学不到任何本领。希望所有的小朋友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五、下课:唱《再见歌》。

第12篇:音乐教案

题:环球之旅

(三)——走进非洲

纪:八年级 课

时:1课时 上课教师:卢禹宇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非洲最具特色的音乐为主要内容。通过课改,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有相应的改动。把原来的演唱曲目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改为扎伊尔民歌《依呀呀奥列奥》。通过欣赏、演唱、创编、表演,演绎出非洲独特的音乐魅力。 指导思想:

1、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飞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2、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让音乐课不单一,不枯燥,设计合理的创编创作活动,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胀和表现的空间。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演唱扎伊尔民歌《依呀呀奥列奥》,并能准确表现音乐的风格。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魅力。

3、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4、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教学重点:

会唱扎伊尔民歌《依呀呀奥列奥》,学习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

1、能运用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2、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教学用具:

课件、电子琴、非洲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从七年级起,我们每个学期都有一次非常具有意义的旅行。七年级上学期,我们游览了美丽的亚洲,欣赏到了美丽的樱花,当然也会唱了日本民歌《樱花》,还认识了一种独特的乐器“尺八”;在下学期的时候,我们又一起游览了典雅而浪漫的欧洲,欣赏到了民族风格浓郁,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音乐,其中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令我们至今无法忘怀。今天,我们将要去那里旅行呢?让我们一起到充满神奇的非洲看看吧!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课件播放) 2,请同学们谈一谈对非洲有哪些了解呢?

(有神奇的撒哈拉沙漠,雄伟壮观的东洲大裂谷,美丽动人的尼罗河风光,还有动人的鼓乐,等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非洲的地里位置以及独特的乐器。(幻灯片展示)

3、请同学们谈谈心目中的非洲音乐。(了解甚少,大多数学生比较陌生)

二、走进非洲音乐

(一)非洲音乐——歌曲《依呀呀奥列奥》

1、欣赏歌曲《依呀呀奥列奥》,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

师讲解:欢快、热情;乐句短、常反复。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歌曲的歌词由扎伊尔林加拉语的汉语拼音组成,歌曲大意是要表达扎伊尔人民对祖国、对领袖的热爱和赞扬。

2、再次聆听歌曲,鼓励学生模唱。

3、演唱歌曲:

(1) 随琴声试唱简谱;

(2) 反复练习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3) 讲述非洲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4) 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非洲音乐——鼓

1、欣赏各种非洲鼓,了解它的形状特点(幻灯片演示)

2、感受非洲鼓乐文化;(观看视频《民间鼓乐》)

教师讲解:鼓在非洲除了可以独奏、合奏外,还可以为舞蹈、其他乐器和歌曲伴奏。在鼓乐的表演中,主要是击鼓,另还伴有演唱、吆喝等。非洲人持鼓的方式很多样,击鼓的手法也很多,从而奏出不同的音响和效果。

3、了解什么是鼓语?

过去,当奴隶贩子捕捉黑人时,非洲人就通过鼓语通知人们迅速逃离,使奴隶贩子一无所获。鼓语还常常用来号召人民参加公益劳动,抵御敌人来犯,报告火警等。

3、教师小结: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和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信息。在非洲,鼓既是音乐,又是语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比得上的。

(三)非洲音乐——节奏

1、聆听鼓乐片段,说出非洲鼓乐的特点: (节奏强烈奔放,鼓点变化丰富)

2、练习典型的鼓乐节奏型(图片展示)

(四)非洲音乐——情境模拟

1、把全班分成三个组,每组一小组长,由组长创编节奏型,带领本组敲击,节奏最为整齐的获胜;

2、请学生设计出自己的鼓语,也可为本班设计鼓语,并击奏演示。三,教学延伸

聆听当代歌手演唱的摇滚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非洲音乐独特的节奏是现代西方大多数流行音乐的来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拉丁音乐都有着深深的非洲音乐的烙印,非洲音乐灵感无处不在。

四:课堂小结:

非洲音乐是朴实的、纯真的音乐,起丰富多彩和变化无穷的节奏,是世界音乐的宝贵资源。人们常说:非洲是节奏的故乡,非洲音乐的节奏带给世界音乐许多灵感。我相信课后每一位同学都会对非洲音乐有着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播放One love 结束课堂!

第13篇:音乐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音乐教案

六年级音乐

赵岭学校 2016.9

第1课《芬芳茉莉》

课标要求:

第1课《芬芳茉莉》

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风格特征,教学中可将与歌曲相关的人文地理等知识引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能自然地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去体验歌曲的风格特征。 教材分析:

《茉莉花》(鲜花调)小调类民歌,在全国流传甚广。因流传地域、语言不同,各地的《茉莉花》在风格色彩上有明显的差异,它体现了民歌的变异性。在各地流传的《茉莉花》中,以江苏的《茉莉花》最为著名。《茉莉花》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从18世纪末叶起,还流传到欧洲和美洲。1840年英国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约翰·贝罗在他所写的《中国旅行记》中刊登了这首民歌,从此在国外就把它作为中国民歌的典型广泛传播。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特》中就采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重要的音乐素材。作曲家普契尼抓住中国五声调式的旋法特点( 即

等三音列进行),将原《茉莉花》中富有特性的音调,根据所描绘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加以展开,使音乐更加平和抒情,有一种朦胧色彩,符合剧情要求。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有关中国民歌的音乐课。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对所学内容,特别是音乐知识有了一定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孩子们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对音乐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并在同学中了解他们对音乐课的想法和愿望,改进过去音乐课中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陈旧模式,尽可能地去引导学生自己欣赏、体会音乐,从而把握作品的风格,我想这样学生学到的东西能够更深更多一些。 教学目标:

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二、欣赏《图兰多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三、了解什么是小调,并知道《茉莉花》是我国民歌小调的典型代表作。

四、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民歌《茉莉花》改编的合唱,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第一课时 茉莉花

教学目标:

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二、欣赏《图兰多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三、了解什么是小调,并知道《茉莉花》是我国民歌小调的典型代表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风格特征。教学中可将与歌曲相关的人文地理等知识引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能自然地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去体验歌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中可将三首在不同地区流传的《茉莉花》进行对照比较,让学生感受它们在风格上的差异,并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和认识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的混融性。

二.将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介绍给学生,是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欣赏对比,使学生能感受到民歌与歌剧音乐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三.此外《茉莉花》还被改编创造成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如:在香港、澳门回归的庆典仪式上,由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军乐合奏《茉莉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上由中央民族乐团演奏的民乐合奏《茉莉花》(刘文金编曲)、丝弦五重奏《茉莉花》等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茉莉花》在国内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使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得以升华。

使用教材的构想:除了有原则的使用教材外,还科学地让学生了解由《茉莉花》改编创造成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让他们了解《茉莉花》在国内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使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得以升华。 教学流程 :

一、导入

展示并播放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女孩儿演唱的《茉莉花》片断。

教师:大家都知道,这是由张艺谋导演在2004年奥运会闭幕式上安排的一个场景,一个小女孩儿站在预示吉祥的大红灯笼上演唱了这首中国民歌《茉莉花》。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组相关画面作以提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些仪式和场景中选用这部作品。

使学生了解《茉莉花》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情和中国特点,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广为流传。

二、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出示问题,聆听鉴别,(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风格特征

问题: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讨论分析三首民歌的相近之处与不同之处,归纳其地方风格。(填空) (1)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2)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3)旋律音调明快,具有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3.归纳讨论三首《茉莉花》的相同之处(学生讨论归纳)

a,名字相同b,都是民歌c,速度都一样,都是中速d,都由女声演唱 4.介绍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是流传与城镇集市并多被民间艺人加工提高的民间歌曲。一般,小调的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演唱中经常加进表演及伴奏。 5.引入并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a,介绍曲子

歌剧《图兰多特》的插曲,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 b,(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了解《图兰多特》的故事梗概

(课本内容:《图兰多特》是剧作家阿达米和西蒙尼根据高吉的同名剧改编而成的。14世纪中国元朝美丽的图兰多特公主在北京紫禁城前除了一张征婚者公示:谁能猜中公主的三个谜语,即可招为驸马,否则就被杀头。许多求婚者都屈死刀下。突厥国的卡拉夫王子决心冒杀头危险去猜谜语。结果他猜中了公主的三个谜语,经过一番周折,卡拉夫王子终于赢得了公主的爱情。)

c,介绍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

(课本内容: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品:《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特》等)

三、拓展播放可见课件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茉莉花》在国内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使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得以升华。

1.2008年在中国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由宋祖英和多明戈演唱的《爱的火焰》采用曲调就是《茉莉花》。

2.1999年12月19日午夜,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现场,当中国政府代表团入场时,一曲江苏民歌《茉莉花》由军乐团奏响。

3.《茉莉花》在国外也有多种版本传唱,美国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凯利金改编演奏的《茉莉花》长达8分钟,清香四溢;

四、小结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的文化由你们弘扬,美好的世界由你们创造。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有关中国民歌的音乐课,也是一节家长开放日的公开课。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对所学内容,特别是音乐知识有了一定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单纯地、一味地按照课本进程生硬地搬照搬传授知识,势必会将原本对音乐有一丝兴趣和欣喜的学生往厌倦的绝路上推。学生随着年级升高,随着各类知识具有一定的积累,他们尤其对音乐的产生和各种音乐风格的的寻根和挖掘更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渴望在音乐课堂中,作为老师不单教授音乐常识和技能,更愿意和老师一起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究讨论,从而自己得出结论。本课我就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并在同学中了解他们对音乐课的想法和愿望,改进过去音乐课中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陈旧模式,尽可能地去引导学生自己欣赏、体会音乐,从而把握作品的风格,我想这样学生学到的东西能够更深更多一些。

第2课 《妈妈格桑拉》教案

教学歌曲:《妈妈格桑拉》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2.用自然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懂得珍惜父母的爱,有孝顺父母和感恩的意识与情感。

3、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教学重点:用柔和亲昵的歌声、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妈妈有关的歌曲《妈妈格桑拉》。

二、学习歌曲《妈妈格桑拉》 介绍歌曲:《妈妈格桑拉》 带着问题?聆听!——回答。

跟我学一学:切分音的节奏并回顾反复记号。 用音乐术语来读歌词。

练声→学唱歌曲:1)、学唱第一段 :用la来模唱并代入歌词 2)、学唱第二段:同上→全曲演唱。

6、观看别人的演唱技巧。

7、表演:整唱→分唱(个别唱)注:用深情的语调来演唱。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游戏:猜歌名

2、情歌升华:一个真实故事

四、总结

第3课 《木偶兵进行曲》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自信地用行进速度与风格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 能力目标:通过聆听《木偶兵进行曲》感受并体验活泼风趣的玩具兵形象,表演玩具兵,在心中建立起走和动的律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

知识目标: 了解掌握音乐记号在歌曲中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和听赏音乐,体会、理解、表现音乐中的童话形象,对乐曲进行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

在欣赏时,注意学生听的质量,并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各种各样的诙谐幽默的玩具兵形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那你都做过什么样的梦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在德国有一个著名的作曲家叫耶赛尔,他小时侯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梦?

三、听赏《木偶兵进行曲》

1、初听音乐

要求:仔细听音乐,认真思考乐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认真听乐曲录音,并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复听音乐

师:作曲家的这个梦是不是象你们说的那样呢?听完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出示课件,教师随音乐讲故事。

学生边看课件边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并跟着思考。

师:他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梦?(

1、美丽的。

2、恐怖的。

3、忧愁的。

4、快乐的。

学生自由说乐曲的情绪。 选择合适的情绪贴到黑板上。

师:这么美的梦,这么好听的音乐,谁能跟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出示课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歌曲取名字。

3、分段欣赏

师:这首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让我们来分别欣赏,在音乐中再次做进童话般的梦境,找玩具兵们玩好吗? (1)欣赏A段,播放课件。

师:你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他们在什么? 学生看课件,听音乐,描述故事。 a、你能模仿玩具兵的样子吗? b、随音乐集体模仿。

学生模仿玩具兵排着整齐的队伍,挺胸抬头走路的神气样子。 (2)欣赏B段,播放课件。

师:正当玩具兵们玩的兴高采烈的时候,又发生什么事儿呢? 学生描述B段音乐,学生表演故事情节。 师:你能模仿玩具们是怎样跳舞和玩耍的吗? 学生模仿其他玩具唱歌跳舞和玩耍的样子。 (3)欣赏C段,播放课件。

师:大家刚才玩的那么高兴,为什么突然都不见了呢? 学生通过看课件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小主人醒了,玩具们惊慌失措的逃回了玩具箱。惊慌失措是什么样子?大家能不能表演这段?随音乐表演本段。 学生表演惊慌失措的样子和“逃”回玩具箱的动作。

4、随音乐集体表演。

老师讲述故事并及时提示大家进行完整表演。 四:课堂小结

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第4课 《京腔京韵》

教学目标

1、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联奏》中的行当唱腔。

2、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现代京剧唱腔片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体会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韵。

3、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4、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小对京剧的喜爱,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教学难点: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教学时间: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和京剧唱腔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学习“京剧行当”。

教学过程:

一、口说导入新课。

课前先把学生分成四组,布置他们搜集有关京剧行当、唱腔等相关资料。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

1、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自己小组负责收集的行当、唱腔等知识进行分享。与下面的环节相结合,教师播放到哪一个行当唱腔时,就由哪一组来介绍。

2、辨一辨。教师播放几个唱腔片段或视频,引导学生抓住各行当唱腔的演唱特征,听辨出各是哪个行当的唱腔。

3、听一听。初听乐曲,听出演奏的乐器是唢呐。

4、议一议。再听乐曲,听出唢呐模拟了哪几个行当唱腔(分别是净、旦、生、旦)。由于学生对这些行当唱腔曲调、演唱特点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听或多看,通过议论和交流,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5、演一演。可请学生各自设计一个适合„„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角色的动作,听到乐曲中行当唱腔出现时,用动作来表现。

(二)聆听 京剧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1、复习京剧的四大行当,判断分析,“包龙图”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哪一个行当,请学生

辨别教科书中剧照,说出“包龙图”是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净”。

2、教师简介京剧《铡美案》的剧情,让学生明白“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包拯的称

谓。教师先设问:包龙图指的是谁?铡美案是一件什么案子?提问:你知道包公吗?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若有学生知道,先请他们来谈谈,教师最后再归纳补充。

3、初听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知道西皮“导板”与“原板”的不同。听前

提出思考:“导板”与“原板”有什么不同?学生听后自由议一议,教师小结:“导板”是大唱段的起始句,常用于剧中人感情激越奔放之时;“原板”常用于叙事、抒情和景色描述,一

板一眼,中速。

4、跟着录音,试着模唱第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模唱是学习京剧唱腔必用的教学手段,模唱时可多听几遍,若能跟着京剧演员的表演来模唱的话,就更有利于掌握唱腔的韵味了。

5、再听,听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净”这一行当声腔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唱腔中的唱词,说说这一声腔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体会唱腔的感受,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净角用真嗓子演唱,音色更宽宏、粗犷等。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京剧的哪些知识?

第5课《今天是你的生日》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感受乐曲对祖国的深情祝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

2.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初步认识D.S.重复记号。 教学重点:

反复记号D.S.的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初听歌曲:

教师:大家都知道每一年的十月一号是国庆节,也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每当这个时候,祖国的各族人民都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六年级打算做点什么呢?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用歌声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请欣赏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的

第一段,听完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歌曲的旋律从情绪上可以从哪个地方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三、介绍曲作者: 这首深情地4\\4拍音乐是由韩静霆作词、谷建芬作曲的,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首歌曲的曲作家谷建芬老师。

四、复听歌曲 1.D.S.知识点教授:

教师:同学们留意到课本上面小小的字母D.S.了吗?在33页(唱)希望的歌的前面。请看到反复记号D.S.实习演唱顺序是:(见书上),请同学们为歌曲分一下段落?

五、新歌教唱:

教师:下面就由老师来弹奏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的上半部分,请同学们在心里慢慢的跟着老师哼唱。这首歌曲难不难呀,同学们?有信心尝试一下吗?

教师:请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用“la”来模唱一下。

教师:老师感觉到这几个地方同学们演唱的有点困难,我来教一下,请同学们跟我学。

教师:曲调完成还不赶紧的把词填上去,给同学们2分钟填词,你们可以4个人为1小组分小组讨论,然后我们一起试试看。

教师:时间到,我们检查看看,同学们自己唱的怎么样? 教师:从刚刚同学们的演唱,老师感觉同学们的音乐功底十分了得。我对你们的欣赏之情啊,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同学们唱的这么好,老师也忍不住要唱一唱了。(演唱歌曲上部分第二段)

六、新歌教唱,难点剖析:

教师:同学们,老师演唱的怎么样?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教师:同学们接受能力真强,我对同学们的欣赏之情啊,犹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

教师:同学们,请看到第三段,雨雨中飞过,是不是不一样啊,这里请大家跟老师学,(演唱)鸽子在风风雨雨中飞过。

教师:请同学们坐直,共鸣腔体打开,让自己兴奋一点,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用音乐,用歌声抒发出来。

教师:(接在学生唱完的第三段歌词后面演唱)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后半部分。

教师:请同学们试一下。

教师:我们来做一个鹦鹉学舌的游戏。

教师: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用歌词读一遍节奏,我们来rap一下,来一段说唱。

教师:接下来,我们完整的演唱一下第一段。注意坐好,牙关打开,小舌头提起来,演唱的状态准备好。

教师:唱歌之前,我们模仿《保卫黄河》来点朗诵哈。 教师: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没有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场上这堂音乐课吗?

七、整首歌曲完整演唱。

教师:哪位同学能完整的用语言叙述一遍这首歌曲的完整顺序? 教师:这样吧,我们复听一遍,看看这首歌曲的完整演唱顺序是怎么样的?

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像瞄准器一样的反复跳过记号是第几段之后跳过的? 教师:现在,哪位同学能说出正确的完整顺序了?

教师:我们来说一下歌曲的顺序,前面的

1、

2、3段正常的来演唱,第一段进1房子,第2段进2房子,第3段进3房子,但是注意了,进3房子之后紧接着接后面的伴奏,然后遇到D.S.到S记号处反复,反复的时候遇到反复跳过记号,直接接最后一句高八度的,就行了。

教师:D.C.是从记号处反复,那么D.S.呢?D.S.是从头反复,到英文Fine结束。二者要区分开来,下次我们遇到再仔细讲。

教师:最后我们完整的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同学们的歌唱状态准备好了吗?怎么坐的?

教师:同学们演唱的真不错,从歌声里啊就能感受到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未来的祝福之情。我对同学们的欣赏之情啊,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八、预备拓展方案:

1.这首歌曲对仗工整,相同点多,让学生模仿歌词自己编写歌词,然后演唱。

2.设计轮唱演唱形式。

九、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很积极,用深情地歌声表达出对伟大祖国生日的祝福,同时我们也新学了一个音乐当中的知识点:D.S.从记号处反复记号。这堂课,老师很高兴,送给在座的你们一句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播放音乐,学生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赞歌的体裁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过程积极热情并学有所得。学生通过这节课升华了思想感情,理解了很多的道理,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音乐审美、音乐鉴赏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祖国的感情。

第6课《两岸情深》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阿里山的姑娘》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阿里山的姑娘》、《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聆听《阿里山的姑娘》,感受与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

1、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2、再次聆听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衬词)

3、跟着音乐,自己想像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

4、学生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5、歌曲第一段歌词,跟着节奏朗读。

6、指导朗读的情绪。

7、学习歌谱。

8、把歌词带入歌谱中学唱。

9、自学歌曲的二——五段。

10、检查学习情况。

三、音乐活动——根据平时的劳动场面创编歌词。

1、自由讨论,平时什么劳动场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2、分小组创编,要求带上动作。

3、分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二、欣赏获取《连连夯》

1、老师简介歌曲:它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多为一领众和形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 《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

2、初步聆听,感受歌曲旋律。

3、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受。

4、请学生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打夯的动作。

5、说说体验的心情。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播放《大长今》的歌曲,让学生边唱边想,朝鲜歌曲在节奏和歌曲风格上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出朝鲜歌曲的节奏多为附点节奏。

二、学习歌曲

1、初步聆听歌曲《翁嘿呀》,感受哪些地方表现出有吃歌曲的节奏特点。

2、按节奏,自由朗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谱。

4、把歌词带入歌谱中试唱。

5、老师指导、纠正。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曲。

8、自己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指导第二段的演唱情绪。

9、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节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翁嘿呀》

二、欣赏歌曲《船工号子》

1、老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它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歌曲吸取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现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

2、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3、学生交流歌曲带给大家振奋人心的感受。

4、跟着音乐,带上拉纤的动作来感受。

5、试着哼唱歌曲。

三、小结。

第七课《七色光彩》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圆润的声音演唱《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积极乐观的情绪。

2、能用柔美的声音、恰当的速度与力度演唱歌曲《萤火虫》,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为歌曲伴奏,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3、能哼唱《木星——欢乐使者》两个音乐主题,并背唱其中一个主题的旋律,比较出它

们在速度、力度和主奏乐器音色上的不同与变化。

4、能听出《大峡谷组曲》之《日出》

2、3旋律演奏乐器的组别。说出力度变化在乐 曲中的作用。

5、能独立完成视唱练习,懂得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作品给他们带来的热情与欢乐,丰富其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难点: 结合歌曲和乐曲的学习内容,学生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时间: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日出》,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日出》

1、导入新课。

复听四年级上册乐曲《羊肠小道》片段,让学生听后说出曲名、作者及出处。然后点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格罗菲的管弦乐《大峡谷》的第一乐章《日出》。

2、聆听乐曲,引导学生结合乐曲的标题《日出》,说出力度在乐曲表现景象中的变化与作用。

3、让学生对照教科书上的五幅画面来感受力度的变化,还可以回顾乐曲《晨景》,启发学生对比两首表现同一自然景象的作品,发现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重点聆听乐曲第

2、3段

(1)第一遍,听出第

2、3段分别由什么乐器和乐器组演奏的。教师可采取视听结合的方

式,在聆听前先出示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图,让学生复习巩固;然后边听、边看、边记录。

(第

2、3分别由木管组和弦乐组奏出)

(2)第二遍,边听边模拟乐器的演奏。聆听时,当听到主奏的乐器出现时,用模拟演奏动 作来表现。可先熟悉主题旋律,请学生把这两个主题旋律哼唱一下。也可用竖笛吹奏第3段主题,此旋律节奏较为简单,但又包含了高音和装饰音,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吹奏方法。

5、完整聆听全曲,再次感受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日出”。

6、采用音画结合,随着音乐的演奏,展示大峡谷日出时的美妙景色,丰富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猜谜导入,直奔主题。从生活的自然现象引入到音乐的学习,教师出谜语,学生猜。

如:“天上一座桥,颜色真漂亮,雨后才会有,能看不能走。”,你知道是什么吗‟(彩虹)彩虹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所以人们叫它“七色光”。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可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彩虹多姿多彩的美景照 片,让学生入景人情,为歌曲的学唱和表现作情感的铺垫。学生听后谈谈对歌曲的情绪、速度的感受。

3、抓住难点,学唱歌谱。歌曲的难点有三:

(1)节奏的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尤其是跨小节的切分,学生不容易掌握,可在学习前 以游戏的方式作铺垫学习,边划拍边视唱,把握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有八分休止符的地方,停顿要短促。 (2)二声部的学习。采用分小组、分声部、分句自学,以师生接龙、生生接唱、声部分唱的形式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乐趣。歌谱的学习过程,借助竖笛、口风琴等乐器把音唱准。

(3)波音和下滑音的演唱。在歌谱唱得较为熟练后,再加入装饰音的演唱,学习时多采取聆听、比较、模仿的方法,即:教师演唱带装饰音的和不带装饰音的旋律,学生比较两者的不同效果,然后模唱。

教师要提示、指导学生用轻柔而干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成时,注意倾听对方的声部,使声部和谐、均衡。

4、学唱歌词时要注意:

(l)A段旋律中四分、八分休止符较多,要停顿好。下滑音要唱得自然,不要过于强调。 (2)B段出现较多切分节奏,应突出强拍才能唱出歌曲的韵味。

5、歌曲的处理。可让学生自己先讨论、设计歌曲处理的方案,试唱、交流评价,最后修改 定案。

可以用稍快的速度演唱,力度上作以下强弱对比: A段第

一、二乐句用mp,唱得活泼而有弹性;

第三、四乐句用mf,第三句唱得连贯、圆润些,第四句富于舞蹈性,因此可唱得活泼而有朝气,还要突出每一个短句的第一个音和切分音;

B段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用,mp,后面四个乐句用,mf,要唱得饱满、和谐,结束句可放慢,力度渐强至ff束。

6、在演唱形式上可设计为A段用领唱与齐唱,B段合唱。演唱时还可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先让学生讨论选择哪些打击乐器适合表现歌曲的情绪,然后全班分组讨论打击乐器伴奏的节奏型,并尝试一下为歌曲进行伴奏。方案可设计为:齐唱部分的情绪活泼、欢快,用碰铃、串铃、响板。合唱部分加入沙槌、铃鼓,重音的地方加入大鼓,为歌曲增加欢乐的气氛,把歌曲推向高潮。

三、全课总结。

对于歌曲的演唱处理和伴奏,应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案,然后请他们个人或小组进行试唱,看看效果如何,把自评、互评、他评等学习评价与提高演唱技能技巧相结合。

第14篇: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爱的人间》

发稿人:凌秀娟

发稿时间:2008年3月21日

22:09

CLICK:1857  教学内容:

1、学唱《爱的人间》

2、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3、复习哑语表演《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中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

2、感情投入的演唱歌曲《爱的人间》。

3、通过听、唱、看、动等音乐活动来表达对身边亲人、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教学重点:歌曲情感的处理。

教学难点:休止符和节奏的变化演唱要准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与相关设备。荧火棒若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排队进教室。播放音乐《爱的人间》

二、欣赏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爱看中央台的动画城吗?老师也爱看,而且非常喜欢一首在动画城中经常播出的歌曲。说不定你也会唱呢!是不是很想知道是哪首歌曲如此惹人喜爱?那先请你来看看最敬佩并值得你学习的几个人物。猜出他们是谁,我就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的名字和由来。

2、播放图片和背景音乐(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这是她撰写的著作,这是她描绘的油画,栩栩如生,令人敬佩。谁来谈谈你对张海迪的了解?

我们接着看下去这——就是震撼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舞蹈!千手观音)

三、学唱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都是身体上的残疾人。但他们的生活依然多姿多彩,因为,总有温暖的手牵着他,总有温暖的话送耳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10周年之际,张海迪姐姐在晚会上唱了一首令所有人都感动流泪的歌曲《爱的人间》。

2、初听歌曲《爱的人间》。说出歌曲情绪。

师:歌曲带有怎么样的感情令所有人都感动了呢?接下来你可以边听边小声地跟唱,体会其中的感情。

师:总体情绪是温馨而甜美的。但有一处地方显得激动,是哪里?为什么这一处这么激动?跟老师一起唱唱。这四句话为什么如此激动?(因为这里充满了对人间真情的感激。唱完这里后,我们就沉浸在幸福之中,回味美好世界的甜蜜。)

3、师范唱歌曲,生打好拍子小声的跟唱。在休止处和弱起处用动作表示。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一段,请同学们小声的跟唱。在休止处和弱起处用动作表示。

学唱过程中的指导: 第一段:情绪温馨而甜美。 第二段:情绪激动,充满感激之情。 第三段: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最后四小节是补充终止,仿佛在细细回味美好世界的甜蜜滋味。注意附点的时值和休止的停顿。

4、接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用接唱的方式把第一段完整地唱一唱。你们先唱还是老师先唱?我们的歌声的情绪和音量可要保持一致哦!

5、齐唱歌曲

师:让我们感情投入的齐唱歌曲,把你的爱分享给所有周围的人。

6、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演唱形式演唱。(伴唱) 师:让我们加入一个语气词,进行歌曲的伴唱。请你来选择一下最合适的语气词。。。U 就象沉浸在幸福中一样,LA作为高潮部分的伴唱也非常贴切。

你们的歌声能不能感动今天的客人老师?注意情绪的变化和音量的控制哦。

四、深刻体验

1、师:同学们,你们深情的歌声感动了我。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最让全世界人民感动的就是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他们美妙的舞姿。并在欣赏后说出你的感受。(播放《千手观音》片段。)

生:自由回答。

师:作为我们正常人跳起来都有很大困难的舞蹈。在他们无声的世界里,居然能伴随着音乐舞得那么整齐、那么富有韵味。可见他们是以怎样的毅力来克服自身的障碍,她们超越自我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残疾人的身残志坚的顽强斗志。身体健康的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这个世界。让我们拿起荧火棒,齐唱《感恩的心》。全体起立。

2、全体深情的齐唱《感恩的心》和老师一起用哑语表演。

五、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伸出友谊之手去关心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们。我相信同学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将成长自我。祝愿同学们的生活永远精彩!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第15篇:音乐教案

第二课 草原 教 学 目 标

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初步集中接触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风格,从而体现本课的音乐与民族的人文性,初步感受音乐的民族风格。

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

3.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像力。

4.唱准“

3、

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

教 学 内 容

聆听《草原放牧》 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讲《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2.《草原放牧》是协奏曲的第一部分音乐。初听时,宜分段欣赏,初步感受一种风格的两个主题的不同性格所表达的两种不同情绪。教学时可听一段议论一段。听听,议议。

3.复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进一步体验两个主题所表现的鲜明对比,并用图形表示。

4.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将对两段音乐的感受即兴编舞进行表演,表现出草原小姐妹的活泼可爱的形象。

聆听《草原巡逻兵》 教学基本要求

1.先让学生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从标题切人,引导学生的想像。

2.把主题曲调让学生多听几遍,并要求学生能记住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族音乐的风格。

3.初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4.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5.复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情景,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6.学生自由结合编故事。

7.以《草原巡逻兵》作背景音乐,为学生讲故事作衬托。

8.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简单介绍民族乐器“笙”的性能。

表演《草原上》 教学基本要求

1.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

2.在聆听范唱音带的同时,有条件的学校配上与歌曲相关的录像带,以起到VCD的效应,如果是教师的范唱,则效果更佳。

3.由于这是一首上下句的8小节短歌,在几遍范唱的聆听下,学生对歌曲已到了相当熟悉的程度,有的孩子也能哼唱了。

4.凡是带有色块的小节,是要求学生视唱的,即首小节“3 5 6 -”这是学生学习了mi、sol、la 三音后在歌曲上运用的实践。

5.在中速、悠扬的歌声中,要求学生根据插图及录像带等资料开展联想与想像,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6.边唱边即兴舞蹈,表现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7.还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自行编配,进行各组评比,哪一组表演得最入情?

音乐知识:mi、sol、la及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时值

1.在

一、二年级大量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本课首先出现了音符的形状、唱名及时值的名称,这是感性向理性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开始,教学时要认真扎实地进行,做好向全体学生普及的教学职责。

2.设计多种游戏活动,自制各种学具,反复训练、强化对唱名与时值的学习。例如:制作节奏卡片、音符卡片、头饰(在头饰上有鲜明音符或时值)。再如设计游戏“回家”、“找妈妈”等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与活动,大面积提高效益。

3.听辨与唱准这三个音。注意其练习不是孤立单音,而是三个音为一组听听唱唱。在教学时要听觉领先,模唱紧跟。可以做开火车式的听与唱,即按节奏一个紧接着一个,没有听对唱准的学生要重点指导,使其跟上大家的水平,做到大面积质量的合格,打下扎实的听觉基础。唱音高时还应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基本要求

1.这首歌曲与前一首《草原上》是同一主题的歌,但其演唱情绪则完全不一样,《草原上》是对草原的赞美,而这首歌是以第一人称 “我”自豪地表现出草原小牧民喜悦的心情。速度上前曲为中速,本曲稍快。教学时一定要进行对比,表演出不同时情绪。但风格是一样的,都是内蒙古的草原情调。

2.这首歌的节奏较密集,学生演唱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多示范。曲调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跟唱与听唱。

3.演唱时一定要启发学生唱出自豪、欢快的情绪,选择打击乐器的目的,也是更好地来渲染这一气氛烘托其情绪。当然,打击乐演奏也是为进一步掌握“x -”与“x”的节奏型,熟悉打击乐的性能。

教学建议

1.教学中要让学生能流畅地唱好曲调,培养学生对唱名的熟悉程度及唱准曲调。但教学时,按大纲的要求应淡化锣腊视唱,而重点放在强化听觉记忆上,让学生从反复唱曲调中感受蒙古族曲调风格特点,加强记忆,掌握其民族音调的语汇。

2.编创活动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创造,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也许他们的创造是非常粗糙的、幼稚的,但毕竟是学生自己的创作,教师要在给予鼓舞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帮助。

编创与活动:ABA

1.当全班学生都已熟练地能演唱《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后,即可进行这一活动。进一步感受蒙古族的音乐风格。

2.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为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如动作设计、伴奏等(如学生中没有人能伴奏可邀请老师参加),然后按ABA的顺序表演。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互相评价。

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1.学生三五人自由结合,用已掌握的

3、

5、6 三音即兴编自已的歌。

2.教师把学生编的曲子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积极鼓励表扬学生的创作热情。

3.有条件的班级,《草原上》可作口风琴演奏练习曲。

教 学 建 议

1.本课内容宜安排三课时。

每课时的教学内容组合可有两种思路:

(1)二首歌曲与二首欣赏曲各占一课时。第三课时作综合性主题“草原”的展示,把唱→舞→唱→讲(故事)→舞→唱结合为一体。

(2)《草原上》为一课时。《草原巡逻兵》与《我是草原小牧民》为一课时。第三课时,《草原放牧》加总复习展示。

2.《草原放牧》有动画片,如能在课上放映,则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草原巡逻兵》如能制作课件软盘在多媒体上展示,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速度、力度变化的认识更形象化、立体化。

3.教学中要让学生能流畅地唱好曲调,培养学生对唱名的熟悉程度及唱准曲调。但教学时,按大纲的要求应淡化识谱视唱,而重点放在强化听觉记忆上,让学生从反复唱曲调中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加强记忆,掌握其民族音调的语汇。

4.编创活动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创造,以培养它们的创新精神,也许他们的创造是非常粗糙的、幼稚的,但毕竟是学生自己的创造,教师要在给予鼓舞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帮助。

教 材 分 析

1.器乐曲《草原放牧》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系用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

全曲共分五段,《草原放牧》为其中的一段。

本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同名动画片的主题歌音调,节奏轻快活泼,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第二主题摘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断,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徐缓,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

这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既有鲜明的对比,却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丰满完整的艺术形象。

2.笙曲《草原巡逻兵》

这是一首笙独奏曲,又名《草原骑兵》。

乐曲采用了内蒙古民歌的音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引子以悠长婉转、节奏自由的散板把我们带到了内蒙古苍茫辽阔的草原:

在马蹄节奏的伴随下,主题由弱到强地出现,好像草原巡逻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

随后,这个主题通过旋律简化的手法变为雄壮的进行曲,刻画了巡逻兵威武矫健的形象:

接着,这一主题又拉宽节奏,由笙用单音吹奏,清新优美,婉转如歌,抒发了战士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主题经过几次变化发展,乐曲最后在渐慢、渐弱的乐声中结束,宛如巡逻兵纵马远去,渐渐消失在一望无垠的草原深处。

3.歌曲《草原上》

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4.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这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第16篇:音乐教案

水乡歌儿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水乡歌儿多》

教学目标:

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恰当的感觉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谱中的节奏、装饰音、休止符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前段课的学习里,我们共同了解了北方的民歌。老师这里就有两首歌曲,我想考验一下大家,这两首歌中哪一首是北方民歌呢?

生:音域宽广、豪放粗犷(写黑板) 师:你能猜出另外一首歌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吗? 生:江南

师:你们都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桥、流水、人家……

师:我们看到了江南风情的蓝印花布,仿佛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来到了滋润秀丽的水乡。

二、感受歌曲:

师:有水就有船,我们坐进了船里。河水波浪荡漾,我们坐在船上也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起伏

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弱

师:三拍子就有一种荡漾的感觉。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右、这时,对面远处好像有一只船,船上一个女孩子,在向我们打招呼,听听她是怎样和我们打招呼的?

生:哟罗罗喂

师:考验一下你们的音乐记忆能力,听我的音高,你们来模仿,当主人呼唤客人的时候唱:

师:听到问好后,你用这样的旋律回答 “哟罗罗喂” 你们来——“哟罗罗喂”

师:我们来试一试,我当主人,你们做客人,你们可以加上你们的肢体语言,把你们嘹亮的歌声展现出来。

师:我请第一组的最右排的同学当主人和第四组的最左排同学做客人,用最投入的状态,互相之间打招呼

师:听到你们友好的声音,对面船上的女孩不由唱起了优美的歌曲,我们听一听,她唱了几个哟罗喂?

师:唱了几个?

三、学习歌曲:

1、理解歌词:

师:多么美的一首歌呀,下面我们再听一边,听一听她的歌声里唱了些什么?

生:歌儿、小河、莲花

生齐声有感情朗读:水乡歌儿多,一条小河一只歌,歌声飘进湖塘里,催开莲花一朵朵……

2、解决节奏难点:

师:我们来配合一下。老师唱其它部分,你们来唱“哟罗喂”。我要提两个要求,首先,我唱的时候,你们拿出你们的手,划一划旋律线,一会儿告诉我,在旋律中,作曲家用了哪些方法着重展现了歌曲的婉转悠扬。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唱的时候把刚刚呼唤的感觉带进歌声中,投入地唱,好吗?

师:在旋律中,作曲家用了哪些方法着重展现了歌曲的婉转悠扬?

生:用了一字多音、连音线、波音、休止符…… 师:节奏节拍!我们一起来把五线谱唱一下。

师:下面我们带上歌词。注意摇曳感觉和每个哟罗喂带领的音乐情绪。

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像这样有休止符的连线,我们究竟应该唱连还是应该唱断呢?

生:声断气连。

3、体会歌曲风格特点:

师:如果我们不用他们行不行,就很直白的每个字只唱一个音好不好?我来唱两句,你们来对比一下。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师:原来呀,作曲家不是随意创作的,这和江南人民的性格特点是有关系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舞蹈

师:南方女孩子不仅说话音调抑扬顿挫,而且肢体语言也非常丰富。江南女孩子也经常会害羞,比如你们受到了表扬,不好意思了,你们会怎么做?

师:南方的女孩子说话也比较矜持,会停顿一下再说。

4、完整学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再次欣赏一下这首歌曲,我们来感受一下,刚才我们说到的作曲家运用的哪些手法,是江南女孩在撒娇,哪些地方是害羞矜持的地方。在心里轻轻的带上歌词。

师: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我们三段歌词加在一起唱一唱。注意歌谱上的反复记号,每段歌词中间都有间奏。边唱边思考,歌曲中有描写了哪些景象?

生有感情的演唱。

我 爱 米 兰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优美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爱米兰》。

2、学生能够把对老师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副歌部分节奏变化较大,指导学生唱准歌谱的时值。

2、歌曲的力度处理。

3、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避免喊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还不认识我吧,我就先自我介绍一下吧。(多媒体出示自己与学生的照片,同时轻声播放《我爱米兰》的伴奏音乐)这是我和我的学生,这些可爱的孩子现在都已经上大学了,有的已经工作了。毕业前他们对我说:老师,我们希望能和最喜欢的老师照张照片,可以吗?我很幸运成为他们喜欢的老师之一,所以有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2)师:他们有时会在教师节给我寄张贺卡,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多媒体出示贺卡)里面有一首小诗,请一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小诗。(轻声播放《我爱米兰》伴奏音乐)

师: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是用什么赞美老师的?(出示米兰图片)米兰和老师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师:作曲家曹俊山给这首小诗谱了曲,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视频《我爱米兰》)

二、教唱歌曲《我爱米兰》

(1)师:今天老师还带了几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歌,你们听一听是哪朵花在唱歌?(师范唱,同时点击花朵上的歌谱)我们连起来再唱一唱。

(2)师:花朵的歌声来自歌曲《我爱米兰》,你能找到在哪儿吗?(出示色块)我们一起用lu来哼唱,我唱黑色的主歌部分,你们唱红色的副歌部分。

(3)师:加上歌词就更好听了,(出示第一段歌词),老师唱主歌部分,你们唱副歌部分,轻声演唱。

(4)师:0是什么符号?休止符应该是安静,没有声音的,我们听听这首歌曲是不是这样演唱的呢?(播放歌曲)出现了什么样的感觉?(生:回声)我们也来唱唱回声。你们唱,我来做回声;我唱,你们来做回声;男生唱,女生做回声;女生唱,男生做回声。把回声加进歌曲唱一唱,生随钢琴轻声演唱。

(5)师:你们唱的真好听,如果再加一些变化会更好听,你们觉得是改变速度好,还是力度好呢?你们帮老师出出主意(生答)。我们一起来设计,我先来,我准备把前面两行主歌部分用较弱的力度演唱,就像米兰花还是花骨朵的感觉。后面的就交给你们了,你们来设计一下,同座互相交流。(生答)(在歌曲中出示力度记号)带着这种感觉我们演唱这首歌曲,随琴演唱。

(6)师:你们优美的歌声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师,你们也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吧!闭上眼睛想一想,谁是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呢?发生了什么让自己难忘的事情?用我们用最美的歌声送给我们心中最喜欢的老师。(播放伴奏视频)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我爱米兰》第一段歌词,第二段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学习。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只相处的了短暂的二十分种,但这将成为老师最美好的回忆。谢谢你们!同学们再见!

踏雪寻梅

教学目标:

1、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2、能在演唱中充分体现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3、通过学唱歌曲,简单了解词曲作者、及歌曲的相关背景。教学重点:

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意境。 教学难点:

1、弱起拍处的演唱。

2、跳跃记号的演唱。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想给同学们听一段大家很熟悉的音乐,看谁最先说出这首曲子的名字。(学生聆听《铃儿响叮当》伴奏音乐,举手抢答。)

学生:《铃儿响叮当》。(学生回答时暂停音乐) 教师:这位同学,反应真快。其他同学听出来了么?我们继续听听看。(继续播放,教师带领学生和着音乐演唱。音乐中叮叮当当的铃声是那么欢快、活跃。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段很短的音乐,我想考考同学们的音乐模仿能力,看看哪位能用嘴巴模仿这段声音。(播放《踏雪寻梅》中的铃声,学生模仿。)

教师: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而且学得很像。让我们再来听一次。(再次播放,出示曲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曲谱。(出示曲谱,用稍慢的速度跟琴声视唱曲谱。引导学生注意曲中的八分休止符以及最后一小节的音准。)

教师:铃铛声清脆,悦耳,我们的演唱还不够跳跃?老师给它加上记号,请同学们再来唱一唱。(出示跳音记号,让学生说出记号的名字,再唱一唱。)

教师:这叮叮当当的铃声来自哪里呢?学了今天的歌曲大家就明白了。

二、歌词欣赏

教师: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歌词。(教师配乐朗读歌词,并解释生词雪霁、坝桥。)

教师: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吧!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中骑驴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愉悦、悠闲、心旷神怡、怡然自得……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老师来自江苏南京,梅花是我们南京的市花。(出示梅花的图片,视听结合配乐朗诵,营造情景)很多人都喜爱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一支支梅花傲立雪中,幽香阵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用他们的笔描绘它、赞美它,瞧,那骑驴的老者看着雪中的梅花好像在想些什么?咦!这位小朋友好像在呼唤我们,一起去踏雪寻梅呢!同学们,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来读这首《踏雪寻梅》。(学生齐读)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情韵共度好时光。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呀!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首词的作者——刘雪庵(介绍词作者刘雪庵)。后来,这首词由刘雪庵的老师黄自谱曲,我们再来来认识一下黄自(介绍词作者黄自)。 教师:接下来老师就来我大家演唱这首由刘雪庵作词、黄自谱曲的《踏雪寻梅》。(教师范唱,学生感受)

三、听音练习

教师:同学们可能已经发现,歌曲的曲谱中缺少音符,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找回这几个音,我们来玩一个听音游戏——踏歌寻音:下面的旋律中缺少一个或两个音符,你能根据听到的旋律,从所给的八朵梅花中找出这些音符吗?(出示八朵梅花,唱音阶,构唱音程) 教师:请同学们看红框的乐句,请仔细听。(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听辨。)

教师:恭喜你答对了,但是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我是凭感觉,一下就听出来的。 教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来听呢?

学生:我是通过对比的方法,一二小节与三四小节其实中有这个音不同,它比原来的sol要高一点,所以它是la……我是通过后面的音符听出来的,它比后面的sol高一点……

教师: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的两个音。

四、学唱歌曲

教师:同学们真的很不错,很快就找出了这三个音符,有同学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发现了红色方框的乐句是基本相同的。那么,这首歌曲中还有相似的乐句吗?让我们跟着琴声,完整地唱一遍曲谱,并找一找。(学生用稍慢的速度,轻声演唱曲谱)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让我们跟着琴声用lu完整地哼唱歌曲。(教师注意关注学生演唱,及时纠正)

教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现在老师再为大家演唱一遍歌曲,请同学们心中默唱歌词。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好,现在我想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我把这种演唱叫做接龙填空。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当老师唱完一个乐句,请同学们延续老师的情绪继续演唱下一个乐句,依次交替。明白了吗?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棒!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觉得,那一个乐句应该唱的强一些,为什么?

学生:“好花采得瓶供养”这一句。

教师:这一句,发自内心地感叹。抒发作者对梅花由衷的热爱。在曲谱中,强用f表示。

2、师: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如果要表现驴儿从远处慢慢走近的铃声,怎么演唱?

3、师:之前我们就讲过,在歌曲的演唱中,曲谱上的记号非常重要,它能够告诉演唱者,如何唱好歌词。我们再来看一看,还有哪些记号?

4、师:歌曲开始部分以叙述性的口吻来演唱,表现轻松、悠闲骑驴赏花的情趣。用中弱的力度演唱。让我们一起唱唱看看。教室点评,示范。

5、师:用中速稍快的速度完整演唱歌曲,表现出活泼、怡然自得的情绪。同学们演唱时注意观察曲谱中的记号。及时点评,纠正。

六、小结:

在童声合唱《踏雪寻梅》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弱起节奏OX XX。

2、二声部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略)

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

二、节奏训练

板书:①4/4 O X X X

②2/4 O X X X

脚手脚手

脚手 脚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

三、导入新课

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教师出示大歌页。

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3、教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

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

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

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

方法:①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 相互交换 ) ②二声部合唱(教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

四、巩固练习:

1、竞赛唱。

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

2、跟伴奏带唱

教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3、表演唱

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

五、课后小结:

1、今天我们唱演的真高兴,但高兴的同时要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我们怎样去做才能报答党的恩情?

2、下课后,请同学自己填唱最后两段歌词。

牧民的一天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 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X XX┃X -║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XXX XX┃X -║

( )X XX┃X X X║

( )XXXX XX┃X -║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结。

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

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

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

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

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

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 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 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17篇:音乐教案

鸭妈妈和鸡阿姨(音乐) 目标

让幼儿尝试创作不同的节奏,掌握几种节奏型,培养其节奏感。

准备

鸭子、母鸡、小鸭、河水及鸭子驮母鸡的教具。舞板、碰钟、三角铁、铝板琴或木琴。

过程

1.教师给幼儿讲“鸭妈妈和鸡阿姨”的故事(故事大意见后)。请幼儿说一说故事里有谁?学一学小河流水的声音。

2.请幼儿尝试自编节奏来表演这个故事。

① 启发幼儿分别编出故事中角色、情节的节奏。 (见附图)

②请幼儿学拍以上节奏型。学会后,自己选择角色,按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先后及情节进行表演。熟练后,角色可互换。

3.让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用那些节奏乐器表现合适。选择与角色相符的打击乐器表演故事。

4.表演歌曲《鸭妈妈和鸡阿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和节奏,有表情地进行演唱。幼儿可用打击乐器齐奏给歌曲伴奏。

附故事大意:

一天,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出门,路上遇到了鸡阿姨,它们一起高高兴兴地走着、说着。没走多久,遇上了一条小河。小河水不停地流着。鸡阿姨不会游水,怎么办呢?她心里非常着急。鸭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帮助鸡阿姨过河的办法。最后,鸭妈妈当小船驮着鸡阿姨,由小鸭们护送着游过了小河。大家上了岸真高兴啊!

建议

1.教师讲故事时,可边讲边出现图片,帮助幼儿记住角色、情节。

2.用节奏乐器伴奏可以增强节奏感。如:鸭子选用舞板,母鸡选用碰钟,小鸭选用三角铁,河水则用铝板琴或木琴刮奏从而打出相应的节奏型。所选的乐器应在让幼儿比较音色,讨论哪种乐器适应故事中的角色后进行确定。

小班音乐活动——新疆舞

2013年06月

-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节奏,了解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和特点。(重点)

2、教幼儿在掌握屈膝动作的基础上,学会合拍地做踮步动作。(难点)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学做解放军》、《好朋友》、《头发、肩膀、膝盖脚》。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大猫和小猫》、《小树叶》。

三、学习乐曲《新疆舞》。

1、出示葡萄和哈密瓜,你知道什么地方盛产葡萄和哈密瓜?

2、维吾尔族人穿什么衣服?喜欢做什么?

3、幼儿欣赏《新疆集体舞》音乐,教师示范跳《新疆舞》

4、请幼儿跟随音乐拍手,熟悉音乐节奏

5、幼儿再次欣赏教师随音乐完整示范跳新疆舞。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舞步——踮步。

四、学习踮步

教师示范,讲解踮步的跳法,并教全体幼儿练习。

幼儿跟随音乐完整练习踮步。

五、复习歌曲《猫和老鼠》。

第18篇:音乐教案

音乐活动教案《何家公鸡何家猜》

(适中大班)

周宇轩 活动名称:何家公鸡何家猜 活动目标:①理解歌词的内容;

②学会熟练的唱歌曲;

③可伴随音乐做游戏,锻炼其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伴奏带 与歌词内容相符的图片。

活动过程:①请幼儿欣赏音乐2-3遍后,提问幼儿都听到了什么,并请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这么多的公鸡都是谁家的啊?”

②根据歌词按顺序出示相应图片,并带幼儿读出歌词,做相应代表性动作。

③根据图片提示跟随音乐唱歌曲,并能伴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公鸡母鸡小鸡猜

游戏方法:用划拳的方法进行游戏。包袱代表公鸡,放在头顶当鸡冠子;锤头代表母鸡,象征母鸡可以下蛋;剪刀代表小鸡,有尖尖的嘴巴。

公鸡动作:双手举起在头两侧。

母鸡动作:双手垂下在身体下边两侧。

小鸡动作:双手食指相对在自己鼻尖前。 两个幼儿一组,音乐开始,前部分幼儿跟唱歌曲,后部分跟随音乐划拳,可随意出拳,但注意要做对方小朋友出的拳头所代表的公鸡、母鸡或者小鸡。(例如:对方出拳头,代表母鸡,那么自己就要做母鸡的动作,如果自己出剪刀,代表小鸡,那么对方就要做出小鸡的动作。)

坚持时间长并不出错的幼儿为获胜组。

活动总结:在熟悉歌曲的同时,让幼儿体会了游戏的快乐,并能够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

附《何家公鸡何家猜》歌词 真怪诞呀 又有趣 你望望公园内

有四百只鸡在 喔喔喔

是何家的不知道

何家公鸡何家猜

何家小鸡何家猜

何家公鸡何家猜

何家母鸡

喔喔喔

猴子哥哥熊先生

松鼠妹妹牛叔叔

黄狗爸爸羊妈妈

来猜来猜唷

第19篇:音乐教案

课题:

神州大地

时间: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展示管弦乐队照片)。

教师:同学们,你们熟悉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吗?(学生回答:《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师:这首乐曲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乐队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交响乐队)

教师: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交响乐队以及交响乐队的乐器组成。

二、介绍西洋管弦乐队及其组成乐器,欣赏乐曲(多媒体播放乐器组图片)。

l、交响乐队也叫西洋管弦乐队,它的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乐队。在强奏时,它雷霆万钧;弱奏时,它飘若游丝。它有八个8度的音域,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乐队。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上有哪些乐器?(学生回答略)管弦乐队根据乐器的材质和演奏方式分为四个乐器组: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我们先来认识弦乐器组(出示弦乐器组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

2、介绍弦乐器组:弦乐器组由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乐器的音色由共鸣箱体积大小以及琴弦粗细的不同而决定。低音提琴、大提琴是低音乐器,音色低沉浑厚;中提琴是中音乐器,音色柔美醇厚;小提琴是高音乐器,音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

(播放乐曲,教师随机解说)。

3、欣赏两首由弦乐器演奏的乐曲《查尔达什舞曲》和《梦幻曲》。

播放《查尔达什舞曲》和《梦幻曲》,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

a、这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b、这两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为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a、《查尔达什舞曲》音乐快慢对比强烈,音乐形象鲜明,慢板忧郁而细腻,快板欢快而热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梦幻曲》旋律曲折优美,速度徐缓,犹如在甜美的梦境中。

b、小提琴的音色柔美,演奏技巧丰富,可以很好的表现《查尔达什舞曲》的音乐情绪及内容。大提琴音色柔和醇厚,能充分表现《梦幻曲》如梦如幻的意境。

4、介绍木管乐器组(播放木管乐器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

学生辨认乐器,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教师总结:木管乐器组由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成。长笛音色明亮、活泼,适合表现流畅的旋律。短笛是长笛音域的补充,在乐队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称。单簧管和双簧管是木管乐器组中的中音乐器,外形略相象,但单簧管的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抒情的旋律、温柔的情绪。大管音色低沉、厚重,

是木管乐器组里的低音乐器。

5、欣赏两首由木管乐器演奏的乐曲《西西里舞曲》和《单簧管波尔卡》。

播放《西西里舞曲》和《单簧管波尔卡》,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这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教师总结:《西西里舞曲》音乐旋律清新优雅,由于有变化音,使旋律别具一格。《单簧管波尔卡》旋律简洁明快,轻松明快。

6、介绍铜管乐器组:(播放铜管乐器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学生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教师总结:铜管乐器组由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组成。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迷人,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音色的连接:小号音色嘹亮、辉煌适合表现号召性的旋律;长号也叫伸缩管、拉管,适合演奏号角般的旋律;大号音色低沉、笨重。

7、欣赏《拿波里舞曲》,了解小号的音色。

学生讨论:在这首乐曲中小号的音色特点。

答:细腻、柔和音色富于舞蹈性。

8、介绍打击乐器组学生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9、学生活动:认识、触摸乐器。(略)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4,学生讨论: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

5,引导学生注意后半排起唱,唱好并唱准波音,要掌握好三连音的节奏以及强弱记号,使学生能够盛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6,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等.也可分小组演唱,自选演唱形式. 二,欣赏

《大森林的早晨》

1,分析:歌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森林魅力景象的描绘,第二部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第三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段,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音调较第二部分更加强烈,其中从\"我要歌唱,我要赞美,歌唱这大自然的景色\"速度突快,音调上由模进开始,与前面自由舒展的旋律形态成鲜明对比,在倒数第九小节处重又回到宽广的节奏上来,与第一,二部分形成呼应. 2,听录音,学生自由讨论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清新优美的,深情歌颂的,表达了对大森林的无比热爱. 3,学生可随录音哼唱以熟悉曲调.

4,分析歌曲的结构,前后曲调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5,注意歌谱中的各种表情记号,谈谈它们的作用. 3.课堂小结

4.课堂练习

第20篇:音乐教案

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

1.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学方法 讲解法 合作法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

二、新歌教学

1、导入:出示童谣学生朗读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用‘LU’哼唱。

4、放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两遍。

5、再跟唱一边,找一找难唱处,

重点练唱:

3 5 1 6 │5 5 │

摇 到 外婆

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

5拍时值唱足。

9、连唱

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

10、跟唱歌谱

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学生评价

4、出示:

3 6 5 │3 6 5│ 3 5 1 6 │5 5 │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六、小结,师生再见。

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分段,通过学习了解D.C.反复记号的作用以及“同头换尾”的旋律特点。

2.欣赏乐曲《晨景》,能哼唱其主题旋律,知道乐曲结构、以

及采用6/8拍。 教学重点:

1.用轻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乐于表现歌曲 2.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1.多种形式表现歌曲三段体结构

2.熟悉并哼唱音乐作品的音乐主题,分辨不同乐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创设环境导入

1、播放乐曲《清晨》,请学生猜乐曲表现得是一天当中的什么时段?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表现得是清晨,情绪优美……)

2、看班德瑞《清晨》动画,观察乐曲中描绘了清晨中的什么事物?给人以什么感觉?(树叶、花朵、露珠……清新、美好、希望……)

3、如果请你创作一首歌曲或乐曲表现你生活中的清晨,你认为是什么情绪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歌曲

(1)老师: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答:歌曲情绪欢快、优美)

(2)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

(三段:第一段活泼,第二段优美,第三段活泼)

(3)简介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台湾校园歌曲的出现还有一个关于台湾青年人热爱祖国的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观看台湾校园歌曲介绍片)

2、旋律

(1) 请同学们随歌曲录音轻声的模唱歌曲,感受旋律、节奏

(2) 再次跟唱歌曲,找出你认为值得大家注意的问题

(3) 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帮助,指导学生唱准歌曲,引导学生观察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或相似乐句,讲解“同头换尾”的概念和D.C.反复记号的作用,分析歌曲ABA三段体结构

(5) 学生学会歌曲,齐唱歌曲

(6) 听老师演唱歌曲,(学生评价:声音轻巧、优美,情绪有对比,有表情、动作……)

(7) 指导学生用轻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表情

(8) 学生模仿老师,演唱歌曲

三、小节、延伸

老师:这首歌曲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

(学生讨论:打击乐器伴奏,竖笛吹奏,舞蹈律动……)

那我们分为几个组,分别在课下练习用以上几种形式表现歌曲,下节课展示。

《音乐基础教案模板.doc》
音乐基础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