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

2020-03-02 06:09: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比较文学作业

《百年孤独》和《一句顶一万句》 “孤独”主题的比较研究

院系 :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专业 班级 :四班 姓名 :韩伟佳 学号 :20123610406

2015年6月

《百年孤独》和《一句顶一万句》

“孤独”主题的比较研究

摘要:孤独是人类,也是文学中永恒的一个主题,而《百年孤独》和《一句顶一万句》这两部作品对孤独都有着独特的理解和阐释,各自形成了深具魅力的孤独世界,使读者深陷其中,可见其描述之深刻功力和研究其主题的必要。因此,本文选择这两部作品,运用平行研究方法,立足文本对作品中的“孤独”主题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在孤独表达、解脱和渊源方面的相同与相异,进而感受中国和拉美在文化精神等深层方面的异同,并进一步寻求作品“孤独”主题的深意。

关键词:《百年孤独》;《一句顶一万句》;孤独主题 ; 比较研究

一、“孤独”的写作与表达——宿命与知己

(一)内容方面

故事的内容是对“孤独”主题的写作与表达。《百年孤独》描摹了七代人的生命愿景,时间跨度大,但总是笼罩在孤独的宿命之下,从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迁徙到马孔多到最后家庭最后一代人的自我消亡,都弥漫着躁动不安的气息。而重复的名字暗含着相似的性格和命运,“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1] 吉普赛人梅尔加得斯给这个家庭留了一卷带有预言性质的羊皮手稿,家庭里的一代又一代人研究着,直到最后一代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才破解了那如谶语一般的内容——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大树下,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原来生活种种早已命中注定,充满了宿命之感。

《一句顶一万句》上半部讲述杨百顺为寻养女出走延津,下半部写养女儿子牛爱国为摆脱孤独走向延津,时隔百年,两代人都有着相似的心愿与命运,同是沉默之人,同是为了能说得上话的人苦苦追寻,但是知己难寻,人心叵测,不知不觉成为尴尬的孤独患者,而这一出一走,放佛是孤独的延续,而知己之人,难寻也难留。

两个故事,相同的,都是几代人对孤独逃逸与追寻,同样的没有结果,或者走向毁灭或者走进迷茫。不同的是《百年孤独》中的孤独始终隶属于家庭中的每一个人,每个人对彼此的孤独深有体会,心知肚明却放任其肆意生长。而《一句顶一万句》的孤独患者们想要找寻个孤独陪伴者,但现实往往很残酷,

1 最亲密的或陪伴在身边的人很难理解彼此的孤独,“能说得上话”的人又很容易失去,于是便始终处于寻找的状态。

(二)叙事技巧

故事的叙事也凸显了孤独的主题,首先,两部书都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方法,犹如上帝一般,无所不知。这种手法既利于描述广阔的历史场面,又便于捕捉人物的内心变化。

不同的是,《百年孤独》结构宏大,时间跨越百年,叙事主要依托时间维度,由时间的推进繁衍出一代又一代的人的故事,且其在时间的叙述中多次跳跃,呈现一种交叉错乱感,比如全书首句的描写:“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2]叙事者站在“现在”的视角,遥望“未来”又在未来的视角来回想“过去”,把三个时间都包括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叙事技巧,让人印象深刻。时间放佛失去正常运转的秩序,呈现概念的扭曲,其既长又短,故事在时间的根基上随意变形,也只有这样的叙事方法才使得魔幻手法得以进行。

其次,不言自明,《百年孤独》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生死不辨,人鬼不分,使得故事情节或语言带有魔幻的色彩,比如梅尔加得斯的死而复生、雷麦黛丝抓着床单升天、奥雷利亚诺·布恩蒂亚上校具有预见能力等,虚幻与真实共存,而“细节的逼真是制造幻觉的手段”[3],作品在描述时注重从细节入手,其作为圈套引诱着读者进入不能置信的情境之中。但是,虚幻的背后是人物内心真实情感的宣泄和表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手法的核心是真实。

《一句顶一万句》相比较来说,叙事主要依托于空间,故事由多个重复性的小故事构成,呈现多线性叙事特点,其空间跳跃性强,从杨家庄到裴家庄,从延津到沁源,而人物从老杨到老马,从老秦到老曹„„人和人,事和事之间总能够拐几个弯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广大的人物关系网,而这个网便由杨百顺和牛爱国两个人串联起来,再填充上主人公一波三折的坎坷遭遇,比如杨百顺,名字从杨摩西再到吴摩西,从吴摩西到罗长礼,工作也一个换了一个,从买豆腐到杀猪,再到挑水、扛大包、揉馒头„„生活清贫,心情苦闷,知己难逢等等都在这张网下呈现。进而,让我们看到农村现实生活全景,而孤独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走着,越走越迷茫。

再说到语言,由于是平铺直叙,语言较为朴实、通俗,容易引人入胜,且全文中多含有对话形式,多是一些日常化话语,简约的同时也多了份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幽默之感,但人物话多但内心精神世界却异常孤独,人与人也是咫尺天涯,相比之中更凸显了孤独的主题。

2

二、“孤独“的解脱——圆与半圆

两本书中的人物在忍受着孤独煎熬的同时也在寻求着孤独的解脱之法,它们的解脱之路不同,但却饱含着相同的希望和前景。

(一)圆

《百年孤独》解脱之路走成了一个圆,从第一代人对猪尾巴的恐惧到最后一代人布恩蒂亚和乌苏娜名字的重现和带尾巴婴儿的诞生,一切放佛走向了原点,呈现出一个封闭式的圆,而马孔多本是一片荒凉之地,经过迁徙的人的辛勤劳作而成为繁华的街市,最后又重新化为荒芜,这也暗示着人们在循环和轮回中永结往返,带有寓言的性质,正如乌尔苏拉在临终前说“时间其实在原地转圈。”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孤独而悲哀的宿命,时时折磨,周而复始。“其在形式上形成了完美的封闭式内部结构”。 [5]

不破不立、不死不生,孤独的家族所走之圆让他们找不到生存的缺口进而走向毁灭,走向原点,但这无法解脱的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圆满的象征,故事开始,梅尔加得斯就破译了关于马孔多未来的预言——“它会变成一座光明的城市,矗立着玻璃建造的高楼大厦,却再没有布恩迪亚家的丝毫血脉存留。”[6]布恩蒂亚家族以自我消亡为代价,以家族的末日换取了世界光明,因此,其结尾其实蕴含着希望。不死不生,它将会重新矗立一个光亮的世界。而马尔克斯正想表达这样的愿望,其在诺贝尔奖授奖演说中说道:“我们这些相信一切的寓言创造者感到我们有权利认为,创建一个与之对立的乌托邦为时还不很晚。那将是一个新型的、锦绣般的、充满活力的乌托邦。在那里,谁的命运也不能由别人来决定,包括死亡的方式,在那里,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幸福有可能实现,在那里,命中注定处于百年孤独的世家终会并永远享有存在于世的第二次机会。”[7]他认为孤独的世家有复苏的机会即拉美人民有摆脱孤独的希望,尽管可能是乌托邦一样的幻想,但有了团结、有了爱,就能够走向幸福与快乐,这是拉丁美洲人们共同期望的未来。

(二)半圆

而《一句顶一万句》走出了一个半圆,这半圆是两代人孤独的不断延续、是“说得上话的朋友”的不断寻找的轨迹。杨百顺最终没有找到养女巧玲,寻找之路走了一半,留下“恶魔的私语”字样的教堂图纸,“信了主,就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8]杨百顺在活了半辈子时又想起了牧师老詹,开始思考信仰问题,而这教堂图纸就是他下半辈子的信仰,一种半圆式的精神饱满的象征。

“外孙”牛爱国,和杨百顺的命运相似,遭遇妻子的背叛、朋友的渐行渐远,还失去了能说得上话的爱人章楚红,而她那句未说出的一句也许能顶一万

3 [4]句的话也成了谜,故事戛然而止了,就像是画了半个的圆,不知能不能画下去,这种开放式的结尾营造处一种迷茫感,使得另一半的圆难以下笔,难以圆满。

但是,从另一面说,半圆也就是永远有可前进、可发展的空间,结尾牛爱国坚定地回答道:“不,得找。”[9]就是对希望追求,对知己的找寻永不放弃之信心的体现。所以说,其半圆也蕴含着希望。“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10]这句简单而在理的话也在激励着牛爱国,相对于杨百顺,他对人事对信仰的思考有着更深的理解,因此,向前必定是主人公步伐的方向,“以后”必定是把半圆画完整的必经之路。

三、“孤独”主题异同的渊源

两部作品孤独主题异同有着作家个人、社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渊源。下面从背景上作深入探讨。

(一)作者

首先,《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从小听到了许多光怪离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因此故事有魔幻色彩便不足为奇,而早期作品《枯枝败叶》等就初具《百年孤独》的雏形,其一生都在为此书做准备,他童年时光的体验和长期压抑的恐惧、孤独、欲望等,都通过由孤独为圆所散开的情感而得到充分的宣泄。可以说,对马尔克斯来说以孤独为主题是一种内心堆积情感的释放。

而对《一句顶一万句》作者刘震云来说,孤独主题是寄托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他曾说故事想表达的是 “一辈子想找一个知心朋友,生活中知心朋友太难得了。”所以,他把情感寄托在书中,在故事的人物之中,刘震云曾深有感触地说:“这么多年我的写作让我意识到,写小说是认识朋友的过程。我是个好作家,在生活中找到一个知心的朋友不容易,但我有个优势是可以在书中找知心朋友。书中的知心朋友和现实中的不一样你什么时候去找杨百顺和牛爱国,他们都在那等着你。”

其次,孤独的描写对作家既是生活的感受也是一种责任与担当,马尔克斯描写的布恩蒂亚历史便是哥伦比亚历史,他把历史再现就是为了警示人们不要忘记曾经苦难的历史,唤醒人们对爱和光明的追求意识。而刘震云则是替农民说话——“从这些父老乡亲身上,明白他们生活在细节里,“社会”和“历史”,只是他们所处的表象;痛苦不是生活的艰难,也不是生和死,而是孤单;不是人少的孤单,是人多的孤单;孤单种在心里,就长成了孤独;孤独一直生长在他们心里,但他们就是不说;快乐同样存在于细节和瞬间。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跟这个“社会”和“历史”完全不同,但他们仍然不说。他们不说,我有责任替他们说出来。”[11]

4

(二)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原因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社会历史图景的鸿篇巨著” 马孔多是拉美大陆的象征,从开始的马孔多封闭自足到吉普赛人带来科技文明,再到美国人在马孔多种植橡胶,镇压工人罢工„„马孔多从建立、繁荣、混乱到消失,带有拉美长期遭受欧美殖民主义压迫的苦难经历的影子,马尔克斯曾说过,孤独的反面是团结。拉美民族在苦难面前缺少团结,所以是孤独的。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发生在是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经济落后,人们为了生存做苦力,生活挨饿受冻是常事,在这种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确实顾不上,难以去有时间了解、解决人的孤独。在此背景下,故事把重点从物质转向对农村人精神方面的关怀,它们与中国常态的脉动暗暗相扣。

《一句顶一万句》曾被称为“中国的百年孤独”,整体来讲,拉美气息和中国民间的气息还是颇为相近和相似的,都是历史文化丰富、相对比较贫寒,社会问题复杂而现代文明水平较低的国家,都有着大量的文盲和贫民,都经历了长期的蒙昧,都承受着落后和文明之间冲击。在此背景下,人们难免会遭受文明社会下由精神的断裂所带来的孤独感。

但相比之下,《百年孤独》由个人到家族再上升到拉美民族高度,民族被排除在现代文明发展之外,便是孤独的,其始终关心着拉美民族的命运,期盼着爱与团结、文明与进步的降临。而《一句顶一万句》由个人上升到整个底层劳动人民再上升到整个人类精神世界。底层劳动者除了忍受物质方面的贫乏也在遭遇着精神世界的焦虑与孤独,这也是人们共同面临的精神桎梏,其始终期待着中国千年孤独的解脱。

结语:

本文以《百年孤独》和《一句顶一万句》这两部作品的“孤独”主题为切入点,从孤独的表达、解脱和渊源等方面对两者主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并探究了其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每个个体或民族都会有孤独的感受,也希望能摆脱孤独,这不仅是“书写式”生活的难题,也是现实生活着的我们共同面临的难题,而爱、团结和理解是连结个体或民族间交流断层的首要因素,鉴于此,对“孤独”主题的比较和探讨就有着理论上的必要性,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 注释: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第161页。

[2]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第1页。

[3]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49页。

[4]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第341页。

[5] 莫言等:《我与加西亚·马尔克斯——中国作家的私密文本》,邱华栋选编,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173页。 [6]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第47页。

[7] 加西亚·马尔克斯:《孤独的拉丁美洲》,毛信德译,《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与获奖演说全集》,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8]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107页。

[9]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362页。

[10]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296页。

[11] 《刘震云:探寻中国式孤独》,《乌鲁木齐晚报》2009年6月。

参考文献: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

[2]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107页。

[3]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4] 莫言等:《我与加西亚·马尔克斯——中国作家的私密文本》,邱华栋选编,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5]加西亚·马尔克斯:《孤独的拉丁美洲》,毛信德译,《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与获奖演说全集》,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6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doc》
比较文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