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比较文学范文

2022-09-27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有关中西比较文学的论文

有关中西比较文学的论文:可以将《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吗?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英国文学史上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虽然是不同体裁、不同时期、出自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却都写出了一对纯洁善良的青年男女为爱情而死亡的悲剧,具有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 相同点:

①悲剧的发生离不开尖锐的冲突,两篇课文都展示了紧张、激烈、集中的矛盾冲突。从冲突双方的性质来看,一方追求美好的合乎人性的爱情理想,它是正常的,自然的,健康向上的,但是却处在被压抑的地位;一方则代表腐朽陈旧的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在《孔雀东南飞》中表现为封建家长制权威,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则表现为狭隘的封建家族利益,它是邪恶的、反人性的,违情悖理的。但是却在现实中占统治地位。

②从矛盾发展的结果看,它们都写出了双方矛盾的不可调和,最终以善良弱小者——男女主人公殉情的结局来结束矛盾冲突。

既然都写到了死亡,这里有必要思考死亡的美学意义。应该说,死亡终究是悲凉凄惨的,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结果。但是当现实不能容许男女主人公那美好的合乎人性的爱情理想实现的时候,则这种死亡就是对刻薄寡恩的现实的最大反叛和抗拒,他们并不是不热爱生命,只是不愿让生命在无爱的境地和违背人性的环境中苟延残喘,所以他们坦然无畏地选择死亡,显示出人物不屈于压力,不肯苟且的坚韧与顽强,高贵与充满尊严。无论是刘兰芝和焦仲卿,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以那灿烂的毁灭来证明爱情的崇高、专一和难于逆转,都以他们那短暂却闪耀着夺目光辉的一生强烈地震撼人心,定格在历史和人心的深处,使人看到大胆追求自由理想幸福爱情的人性之美与青春之光,看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和卑鄙。

③从对男女主人公死后的反响来看,它们都写出了双方长辈后悔不迭的举动。《孔雀东南飞》写双方家长求合葬,满足男女主人公生不能相随,死亦要相伴的愿望,而他们自己,可以推想将要在漫长的孤苦岁月中独自咀嚼丧失亲人的悲痛;《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写出了两大家族的长辈后悔自责,并捐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好。而且还在维洛那城为这一对青年男女塑像,让他们的友爱永远照耀维洛那城。应该说,两篇课文写到的双方家长本质上也是善良的,并不是生性邪恶。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封建主义思想观念使得他们顽固地逼迫自己的亲人,在这样的意义上看,他们也是受害者。 不同点:

①从悲剧主人公对待外界强制力量的态度来看,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孔雀东南飞》塑造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主要还是平民的形象,作为平民的家庭妇女和作为平民的衙门差吏。平民首先关心的是在遵从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获得自己应有的平静、幸福的生活。他们总是力求个人在道德、人格和才能上的完美,力求自己符合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标准,渴望获得权力者的真诚的爱和同情。他们好象总是在那里顺从,顺从他们应顺从的一切权力。刘兰芝在娘家谨从兄命、勤习女红,在婆家对婆母礼节周全、对小姑关顾怜爱以及对家务“夜夜勤作息”的辛苦操劳,焦仲卿对母亲孝顺依从、对妻子则出以生死相依的深情,无不深深地感动人心,成为凉薄的社会永远的温暖。他们不会像精卫一样要填平造成他们苦难的大海,而是试图以毁灭自己来获得他们在尘世间没有获得的爱和同情,他们以自己顽强的道德意志战胜了自己的生命意志,从而谱写了一曲哀感绵绵的苦情之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则是由于违背了家族的规则,轻视了家长的权力。悲剧主人公是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中导致灭亡的。这一对青春少年的追求总是显得那样的主动、积极,那样的无所畏惧,全然是毫无顾忌,气势磅礴。在他们的心目中,唯一重要和神圣的就是那使两心相悦的爱情,而狭隘的家族私利在美好的爱情面前则显得荒唐可笑、丑陋卑劣。他们爱得像一把火,轰轰烈烈;他们也毁灭得像一把火,尽管光焰消失,却为寒冷漆黑的大地留下了青春的爱的温暖。他们以自己短暂却又惊心动魄的生命,证明了爱情和青春的崇高与美丽,从而谱写了一曲激情洋溢的悲壮之歌。 ②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他们所坚持的美学理想来看,体现出历史发展的长期性与延续性。《孔雀东南飞》的作者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经过董仲舒的整理加工,儒家思想逐渐显露出它的反人性、反感性的一面,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正日渐束缚和禁锢人心,显示出它吃人的丑恶嘴脸。《孔雀东南飞》中婆母的虐待(顺从公婆是对中国妇女最基本的要求),焦仲卿对他母亲的消极顺从(顺从父母是对中国男子最基本的要求)和在这种顺从中表现出来的对其妻被弃命运的某种程度的漠然,母家兄长的推诿敷衍(中国女性没有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女子被休或嫁不出是自己父兄的耻辱)等等,都表明这不仅仅是焦仲卿妻个人的悲剧命运的反映,更是中国妇女在中国社会关系中的悲剧地位的反映。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则处于新旧世代交替的历史阶段,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将人从封建中世纪神的统治与禁锢中解放出来,使人开始真正从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站立起来。

两文的作者都深切地关注现实人生,充满真诚地人道关怀,只不过《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本着作家的良知和美好愿望,所以通篇只能展示刘兰芝与焦仲卿充满苦涩与悲凉的一生,只能以魂化双飞鸟这样的想象情节来表达自己善良却无奈的祝福。它寓示着将有多少有情而善良的男女要在黑暗的中世纪的隧道中蹒跚前行!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却以新兴的人文主义作为思想武器,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尊严,所以他笔下的这一对小儿女显示出青春与爱情巨大的力量,他们不但冲破封建伦理势力和家族利害的包围自由地恋爱、结合,而且还让两大家族和解,让温情代替冷膜,爱的春风消融恨的坚冰,从而显示了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它让我们明白,人原本应该在这爱的氛围中生活,它使我们感到终于或即将走出狭长黑暗的封建中世纪甬道的喜悦和欣慰。

“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清·黄仲则)。生命是有限的,而追求不朽。悲剧在将人生中最残酷的一面呈示给我们,引起我们惊悚的时候,更激发我们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当我们具体感受中学教材中的这两篇作品的悲剧之美的时候,无不给我们这种具体切实的体验。

推荐第2篇: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之《红楼梦》与《百年孤独》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百年孤独》是拉美文坛的杰作。它们都以描写了一个大家族数代人从发迹、鼎盛到衰败的百余年漫长的过程,表达出整个社会的滞重。在创作手法上也各具特色:《红楼梦》是一个由社会——贾府——大观园——怡红院组成的空间向心环状结构,《百年孤独》则是从第一代的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分成阿卡迪奥与奥协良诺两个系统直至第七代长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一个按时间顺序的链状结构。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也构建了一片神奇的土地,那就是马孔多。由于两位作者文化传统与历史的背景不同。《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曹雪芹根据中国传统佛道思想虚构的,其在人间的投影大观园则是建立在旧势力的阴影里,是人为的退缩,是有院墙的具体的封闭。《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虽然在人间,但又是无处寻觅的。马尔克斯对其环境的描写也似伊甸园般美好。

马孔多是一个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庄,座落在水流清彻的河边;这些水流沿着洁白而巨大的像史前时期的化石蛋一样的光滑的石床向下流。这块天地是如此之新,许多东西都尚未有名字,提起来还得用手指指点点。

在许多村庄中,马孔多是最有秩序最勤劳的一个。那是一个幸福的村庄,那里没有一个人超过三十岁,也从未死过人。

但“因为这个村子隐没在辽阔的沼泽地里”。环境险恶闭塞,它是布恩地亚第一代及二十多户亲友怀着冒险精神背井离乡开拓创建的,是人们的逃避,是无形的空间的隔绝。

马尔克斯曾有段文字描述一艘搁浅的西班牙大帆船:

整个船身处于孤寂的地方,被子人忘却了,没有遭到时光的侵蚀,也没有受到飞到飞禽的骚扰。......里面除了一大簇花卉,没有任何东西。

这充满象征性的语言就是马孔多初期的写照。在没被殖民者发现之前,它闭塞、贫困、没有任何嵌有物质文明的东西,它有的仅是一簇花卉,它代表着和平、宁静、纯洁、美好,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外桃源般的理想世界。

如果说曹雪芹是极力想保护大观园这块理想之地不受外界侵袭,结果“历史的必然与现实世界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导致大观园的破产;那么马尔克斯则是有意安排一个世外桃园马孔多,把这个“有价值的东西当面摔给人看。”

悲剧同工,却有异曲。前面我们说过大观园是建立在旧的园子基础上,虽然它处处小心严加防范,不惜以封闭来求得保护自己,但毕竟它的“干净”是建立在包围之中。大观园里的人物对这两个世界的看法是清醒的。我们不妨检讨一下“黛玉葬花”的意义。“黛玉葬花”发生在第二十三回,宝玉和诸钗刚刚在大观园里开始他们的理想生活,所以这个故事的安排富有深意。

黛玉葬花一节正是作者开宗明义地点明《红楼梦》中两个世界的她。黛玉的意思很明显,大观园里面是干净的,但是出了大观园就是脏的臭的了。把花葬在园子里让她们日久随土而化,这才能永远保持清洁。花在这里自然是园中女孩子的象征。她们若想保持干净纯洁,唯一的途径便是永驻理想之城而不到外面的现实世界去。从主观愿望上说,宝玉和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所企求的是理想世界的永恒,是精神生命的清澈;但在客观认识上,他们对外在世界不是茫无所知,他们虽然天真烂漫,却并非幼稚糊涂。事实上她们一方面把两个世界区别得泾渭分明,而另一方面又深刻地意识到现实世界对理想世界的高度危害性。“黛玉葬花”这正是通过形象化的方式把这两层意思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曹雪芹有时也用明确而尖锐的语言点出外面世界的险恶。第四十九回史湘云警告宝琴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子里,来这两处,只管玩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会无防。老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的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到底湘云是直率人。

绣香囊出现于大观园里中是一个信号(七十三回)被夏志清比之于伊甸园中蛇的出现,因为蛇一出现,亚当和夏娃就从天堂坠落到人间。黛玉一句“冷月葬花魂”标志大观园的气数是真的要尽了。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迎春误嫁,通灵走失,黛玉夭亡,探春远嫁,妙玉遭动,巧姐被卖,惜春独守青灯,真是“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正应了“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红楼梦》作者就是这样将两个世界于强烈的对比中写出,以显示肮脏丑恶的现实世界(淫)无时无刻不在对理想世界(情)进行围困侵害。

宝玉是一个有情有欲的人,所不同是他的欲永远是为情服务的,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第六回作者安排宝玉与袭人偷演警幻所训之事是有深意的,表明此后宝玉在大观园中和那些清静的女孩各不相扰,乃由于不为而非不能。可见宝玉情淫具备,清浊兼资,他属于“泥做的骨肉”,却终日混在“水做的骨肉”中。只有这样宝玉才构成了大观园与外面世界之间的接榫。

我们知道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着通灵宝玉,也就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粗通红楼的人也会知道贾宝玉与那块“顽石”是一而二,二而一,即假作真时真亦假,它的具体而统一的表现形式就是作为护身符的通灵宝玉。

清同治年间人解庵居士,《石头臆说》云:“通灵宝玉兼体用论,论体为作者之心,论用为作者之文。夫从胎里带来,口中吐出,非即作者之心与文乎!何以言石上所记即通灵所说?观夫青埂峰下鲜莹明洁之石倏尔缩如扇坠,幻形入世,迨取本还原,将一生所历情事尽记在石,意欲问世传奇,非即以通灵之心作此通灵之文乎!”

此言得之。通灵宝玉作为现实与虚幻想的融合点在全书中如草蛇灰线,经历了几番大纠葛。

首先通灵宝玉就被外部势力利用,以金玉良缘为借口,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拿联姻作交易,把魔爪伸进在观园,强行拆散了宝黛以纯洁爱情为基础并且是在太虚幻境灵河岸边就已命定的“木石前缘。”通灵宝玉成为宝黛有情的主要障碍,也是他们经常呕气的肇因。

在第二十五回,通灵宝玉第一次显示作为希世奇珍能除邪崇的功能。宝玉因受贾环充满妒意的母亲赵姨娘的巫法而身染重疾里来了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把玉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然后借助于恢复玉石因与尘世声色相刃相靡而被玷污的奇迹力量,治愈了宝玉。这里已再明白不过指出能灵宝玉就是青埂峰下自怨自叹日夜悲号的顽石。

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化身,贾宝玉则是它在尘世的幻形。正如袭人说道:“进业的谁不知道这玉是性命似的东西呢,真要丢了这个,比丢了宝二爷还利害呢。”(第九十四回)

通灵宝玉的丢失实际上就是宝玉自我的迷失,是他耽地尘世声色犬马,在日常生活的表面布景里上演了一场本体论的悲剧。失却了理想世界理性之物的宝石陷入了痴呆状态,这恰恰相反恰恰给金玉良缘的实现以可乘之机,苦降珠也终于魂归离恨天了。

还玉一场(第一百零六回)是两个世界对通灵宝玉同时也是对贾宝玉拯救与毁灭展开的

最为激烈的正面冲突:

“......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地而来?”那和尚道:“什么幻境,不过是业处来去处去罢了!我是送还你的玉来的,我且问你,那玉是从哪里来的?”宝玉本来颖悟,又经点化,早把红尘看破,只是自己的底里未知;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那僧笑道:“也该还我了。”

袭人闻知,“两只手绕着宝玉的带子不放松,”紫鹃也“抱住宝玉”,宝玉难以脱身,叹道:“为一块玉这样死命不放,若是我一个人走了,又待怎样呢?”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当宝玉答应不还玉了,只要见见和尚,宝钗明快地说:“放了手由他去就是了。”

宝玉怎不顿悟!笑道:“你们这些人原来得重玉不重人哪。你们即放了我,我便跟着他走了,看你们就守着那块玉怎么样!”

那块玉米面被尘世玷污的“假”宝玉留了下来,而由此顿悟的“真”宝玉则决计抛弃红尘,由肮脏邪恶的此岸奔向干净纯情的彼岸。这个没有流放的流放者,这个到处都是异乡的人,这样的抉择对于他将是一种奇妙的解脱和真正的生活。

通灵宝玉,作为仙境中的一块石头,它的存在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先行统一。而在红尘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虚伪玄学所理解的青春韶华。他体验着主体与客体的分化,自我与他人的对峙,实际情况与沉沦的冲突。王夫人道:

“古往今来,你们听见过这么第二个么。......病也是这块玉,好也是这块玉,生也是这块玉,......”(第一百零六回)

宝玉生命的给定部分乃是他自身与石头关系的辨认。他的存在虚空既不能以黛玉的存在关系来充填,也不可能以他的这种尘世的自我来充填。

以上我们谈了《红楼梦》中现中现实与理想的鲜明对比、冲突及作为交叉点通灵宝玉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探讨《百年孤独》中的两个世界。

与《红楼梦》不同的是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只明确描述出了马孔多这个理想世界。而那丑恶的外部世界隐藏在幕后,虽然看不见,却时刻能感受到其对马孔多的压榨、操纵和侵蚀,仿佛“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正沿着花园的石子小路费力地把他拖到蚁穴中去。“

最早敲开马孔多这个世个桃源和平与幸福的是以黑尔基阿德斯为首的吉卜赛人,马尔克斯以形象神奇的笔触描写殖民者的掠夺:

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挨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倒下,木板因铁钉和螺丝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就是这两块小小的磁铁,霍•阿•布恩地亚用一头大骡子和一群山羊换了下来,后来两块磁铁再加上三枚金币成为换取放大镜的代价.为了看一下马孔多从未见过的冰块,他们每个需付给吉卜赛人五个里亚尔,摸一下价钱还要加倍!这里殖民者贪得无厌的嘴脸不是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了吗?马孔多作为一个乌托邦式的村庄,其初期是“但有父子无君臣”,在此桃花源中无政治秩序,只有伦理秩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马孔多居民以为翻过几座山梁就可以逃避殖民者的魔爪是多么幼稚。贪婪是他们的动机,残忍是他们的本性。党派纷争,内战频仍,接着被称为绿色地狱的美国香蕉公司登陆了。火车的出现则完全摧毁了空是上隔绝的这个小镇。“这列样子好看的黄色的火车注定要给马孔多带来那么多的变化、灾难和忧愁。“美国人的到来更使这儿闹得天翻地覆。“他们造成的乱混大大超过从前吉卜塞人造成的混乱,而且这种混乱根本不是短时间的,容易理解。”随这而来的是所谓的外部世界的物质文明:妓女、赌博、醉汉、斗殴和死亡,以及大白天就在吊床上当众乱搞的丑恶现象。“在短时间里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以致......马尔多的居民已经认不得自己的市镇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工人们自发走向了破坏工厂反对工贼的斗争,大罢工则把它推向了顶点。这是不可调和的斗争,剥削阶级是不可能善心的,他们的回答只能是屠杀。结果是倒下了三千多工人、妇女和儿童,他们不得不用“有两节车厢,前中后各有三个车头牵引”的火车装运这些尸体给扔进海里。

不错,马孔多曾经拥有过幸福,是一座用“晶莹夺目的材料砌成”的纯洁的冰城。但从吉卜赛人带来了望远镜,“科学缩短了距离,”马孔多就已经进入了殖民者掠夺的视野,再也别想有安静的生活。

当霍•阿•布恩地亚第一次看见吉卜赛人的冰块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老的钻石,”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表明马孔我居民是把他们的家园(冰城)看得象钻石般美好。冰块总归是冰块,虽然象钻石但毕竟脆弱多了。当能够借太阳光使干草燃着的放大镜出现,冰块就要融化了,用冰块砌成的冰城也将要慢慢解体了。马孔多在世纪末的恐惧中颤栗了。一场下了四年十一个月两天暴雨“掀开了屋顶,刮倒了墙垣,连根拔起种植园最后剩下的几棵香蕉树,紧接着一场飓风将弱小的马孔多人从地面上一扫而光。”这个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忍受了百年孤独的世外桃源马孔多,“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墨尔基阿德斯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是吉卜赛人,来自充满疾病灾难的丑恶外部现实世界。他在波斯患过癞病,在马来亚群岛患过坏血病,在亚历山大患过麻疯病,在日本患过脚气病,在马达加斯加患过淋巴腺鼠疫,在西西里岛碰到过地震,在麦哲伦海峡遭到过牺牲惨重的轮船失事。

就是这个“坎肩布满了多年绿霉”的老头率先踏上了马孔多这块没有疾病没死亡的净土。虽然非墨氏初衷所愿,但事实却是现代文明带来了现代罪恶,羊皮书以预言般的力量将现代文明的罪恶深深地烙进了马孔多古老的土壤中。

羊皮书出于墨尔基阿德斯之手绝非偶然,表明脆弱的马孔多一经被现实发现注定要走向崩溃,理想的破灭史是由现实来撰写的。

因为理想的破灭是像冰一样逐渐融化的,现实的渗透也如阳光一样是悄没声息的。尽管黑氏的幽灵时常出现在布恩地亚家族后代面前提醒他们外界文明的危害性,但在短期内殖民者以“科学进步”为幌子进行掠夺所造成的后果是看不见的,因此在良诺上校等人眼里羊皮书不过是一堆垃圾,发出难以忍受的腐烂的气味。直到第四代孪生兄弟看出了马孔多正在逐渐走向世界末日,为了摆脱恐惧拯救马孔多的未来,他们开始钻研羊皮书,懂得“必须解开预言之谜,这样他们就不会完蛋。”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终于明白了马孔多的历史悲剧,但为时已晚。世外桃源马孔多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被现实世界的文明罪恶无情的击碎了。

现实世界满布疑惑,而小说即拴于现实的模拟世界,故此人类的本质根本不容有一种最终解决问题的可能存在。伟大的艺术家不是模仿现实的形象,而是模仿它的能动性;不是提供事物人物的仿制品和复制品,而是参加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的行动,发现它们内在节奏。他不仅担负着报道战斗的任务,而且也是一个战士,有他的历史主动性和责任。对他和对任何所有人一样,问题不在于说明世界,而在于参于对世界的改造。以现实主义的名义要求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表现其基本的运动和未来的前景。这是一种哲学的而且是美学的要求。对一个既定时代里的人和世界的关系,一部作品也许是很不完整甚至极为主观的见证,而这个见证却可能是真实而伟大的。艺术特有的道德不在于训诫人,而在于提醒人。

曹雪芹不是一个绝望者,而是一个见证者。

马尔克斯不是一个革命者,而是一个启发者。

它暗示世界的缺陷并呼吁超越这个世界。]

因为“有”的世界拒绝度量,“存在”的世界不用度量。

因为人不能自己拯救。

艺术是把目前现实变成神话,变成尚未存在的东西的“密码”的艺术。像一切神话的伟大创造者一样,曹雪芹与马尔克斯在作品中创造了形象和象征的世界,察觉并暗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把经历、梦想、虚构、甚至巫术合成一个看不见的整体,而且在感觉的重复印象或重叠中,使我们每个人感到日常事物的轮廓,隐瞒的梦想、哲学或宗教的概念,以及超越它们的愿望。人们不会听任自己对作品中比喻的细节作一种犹太教法典的注释。在象征的具体发挥和它抽象的意义之间没有一种从字眼到字眼的对应是可以理解的。在象征总范围里活动的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怀的人,细节的现实主义并不与象征主义背道而驰,而是给了它生命力。

《红楼梦》和《百年孤独》并不是一种被隐喻弄得怪里怪气的抽象观念。它们是一种揭示性的神话,一幅使天上人间成为一统世界的生活景象。对它们的作者来说,现存的一切只是习

惯,伟大就在于拒绝社会。

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是统一的。

他们生活过的世界和他们创造的世界是统一的。

艺术是把目前现实变成神话,变成尚未存在的东西的“密码”的艺术。像一切神话的伟大创造者一样,曹雪芹与马尔克斯在作品中创造了形象和象征的世界,察觉并暗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把经历、梦想、虚构、甚至巫术合成一个看不见的整体,而且在感觉的重复印象或重叠中,使我们每个人感到日常事物的轮廓,隐瞒的梦想、哲学或宗教的概念,以及超越它们的愿望。人们不会听任自己对作品中比喻的细节作一种犹太教法典的注释。在象征的具体发挥和它抽象的意义之间没有一种从字眼到字眼的对应是可以理解的。在象征总范围里活动的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怀的人,细节的现实主义并不与象征主义背道而驰,而是给了它生命力。

《红楼梦》和《百年孤独》并不是一种被隐喻弄得怪里怪气的抽象观念。它们是一种揭示性的神话,一幅使天上人间成为一统世界的生活景象。对它们的作者来说,现存的一切只是习惯,伟大就在于拒绝社会。

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是统一的。

他们生活过的世界和他们创造的世界是统一的。

推荐第3篇: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作业

《百年孤独》和《一句顶一万句》 “孤独”主题的比较研究

院系 :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专业 班级 :四班 姓名 :韩伟佳 学号 :20123610406

2015年6月

《百年孤独》和《一句顶一万句》

“孤独”主题的比较研究

摘要:孤独是人类,也是文学中永恒的一个主题,而《百年孤独》和《一句顶一万句》这两部作品对孤独都有着独特的理解和阐释,各自形成了深具魅力的孤独世界,使读者深陷其中,可见其描述之深刻功力和研究其主题的必要。因此,本文选择这两部作品,运用平行研究方法,立足文本对作品中的“孤独”主题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在孤独表达、解脱和渊源方面的相同与相异,进而感受中国和拉美在文化精神等深层方面的异同,并进一步寻求作品“孤独”主题的深意。

关键词:《百年孤独》;《一句顶一万句》;孤独主题 ; 比较研究

一、“孤独”的写作与表达——宿命与知己

(一)内容方面

故事的内容是对“孤独”主题的写作与表达。《百年孤独》描摹了七代人的生命愿景,时间跨度大,但总是笼罩在孤独的宿命之下,从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迁徙到马孔多到最后家庭最后一代人的自我消亡,都弥漫着躁动不安的气息。而重复的名字暗含着相似的性格和命运,“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1] 吉普赛人梅尔加得斯给这个家庭留了一卷带有预言性质的羊皮手稿,家庭里的一代又一代人研究着,直到最后一代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才破解了那如谶语一般的内容——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大树下,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原来生活种种早已命中注定,充满了宿命之感。

《一句顶一万句》上半部讲述杨百顺为寻养女出走延津,下半部写养女儿子牛爱国为摆脱孤独走向延津,时隔百年,两代人都有着相似的心愿与命运,同是沉默之人,同是为了能说得上话的人苦苦追寻,但是知己难寻,人心叵测,不知不觉成为尴尬的孤独患者,而这一出一走,放佛是孤独的延续,而知己之人,难寻也难留。

两个故事,相同的,都是几代人对孤独逃逸与追寻,同样的没有结果,或者走向毁灭或者走进迷茫。不同的是《百年孤独》中的孤独始终隶属于家庭中的每一个人,每个人对彼此的孤独深有体会,心知肚明却放任其肆意生长。而《一句顶一万句》的孤独患者们想要找寻个孤独陪伴者,但现实往往很残酷,

1 最亲密的或陪伴在身边的人很难理解彼此的孤独,“能说得上话”的人又很容易失去,于是便始终处于寻找的状态。

(二)叙事技巧

故事的叙事也凸显了孤独的主题,首先,两部书都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方法,犹如上帝一般,无所不知。这种手法既利于描述广阔的历史场面,又便于捕捉人物的内心变化。

不同的是,《百年孤独》结构宏大,时间跨越百年,叙事主要依托时间维度,由时间的推进繁衍出一代又一代的人的故事,且其在时间的叙述中多次跳跃,呈现一种交叉错乱感,比如全书首句的描写:“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2]叙事者站在“现在”的视角,遥望“未来”又在未来的视角来回想“过去”,把三个时间都包括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叙事技巧,让人印象深刻。时间放佛失去正常运转的秩序,呈现概念的扭曲,其既长又短,故事在时间的根基上随意变形,也只有这样的叙事方法才使得魔幻手法得以进行。

其次,不言自明,《百年孤独》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生死不辨,人鬼不分,使得故事情节或语言带有魔幻的色彩,比如梅尔加得斯的死而复生、雷麦黛丝抓着床单升天、奥雷利亚诺·布恩蒂亚上校具有预见能力等,虚幻与真实共存,而“细节的逼真是制造幻觉的手段”[3],作品在描述时注重从细节入手,其作为圈套引诱着读者进入不能置信的情境之中。但是,虚幻的背后是人物内心真实情感的宣泄和表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手法的核心是真实。

《一句顶一万句》相比较来说,叙事主要依托于空间,故事由多个重复性的小故事构成,呈现多线性叙事特点,其空间跳跃性强,从杨家庄到裴家庄,从延津到沁源,而人物从老杨到老马,从老秦到老曹„„人和人,事和事之间总能够拐几个弯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广大的人物关系网,而这个网便由杨百顺和牛爱国两个人串联起来,再填充上主人公一波三折的坎坷遭遇,比如杨百顺,名字从杨摩西再到吴摩西,从吴摩西到罗长礼,工作也一个换了一个,从买豆腐到杀猪,再到挑水、扛大包、揉馒头„„生活清贫,心情苦闷,知己难逢等等都在这张网下呈现。进而,让我们看到农村现实生活全景,而孤独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走着,越走越迷茫。

再说到语言,由于是平铺直叙,语言较为朴实、通俗,容易引人入胜,且全文中多含有对话形式,多是一些日常化话语,简约的同时也多了份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幽默之感,但人物话多但内心精神世界却异常孤独,人与人也是咫尺天涯,相比之中更凸显了孤独的主题。

2

二、“孤独“的解脱——圆与半圆

两本书中的人物在忍受着孤独煎熬的同时也在寻求着孤独的解脱之法,它们的解脱之路不同,但却饱含着相同的希望和前景。

(一)圆

《百年孤独》解脱之路走成了一个圆,从第一代人对猪尾巴的恐惧到最后一代人布恩蒂亚和乌苏娜名字的重现和带尾巴婴儿的诞生,一切放佛走向了原点,呈现出一个封闭式的圆,而马孔多本是一片荒凉之地,经过迁徙的人的辛勤劳作而成为繁华的街市,最后又重新化为荒芜,这也暗示着人们在循环和轮回中永结往返,带有寓言的性质,正如乌尔苏拉在临终前说“时间其实在原地转圈。”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孤独而悲哀的宿命,时时折磨,周而复始。“其在形式上形成了完美的封闭式内部结构”。 [5]

不破不立、不死不生,孤独的家族所走之圆让他们找不到生存的缺口进而走向毁灭,走向原点,但这无法解脱的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圆满的象征,故事开始,梅尔加得斯就破译了关于马孔多未来的预言——“它会变成一座光明的城市,矗立着玻璃建造的高楼大厦,却再没有布恩迪亚家的丝毫血脉存留。”[6]布恩蒂亚家族以自我消亡为代价,以家族的末日换取了世界光明,因此,其结尾其实蕴含着希望。不死不生,它将会重新矗立一个光亮的世界。而马尔克斯正想表达这样的愿望,其在诺贝尔奖授奖演说中说道:“我们这些相信一切的寓言创造者感到我们有权利认为,创建一个与之对立的乌托邦为时还不很晚。那将是一个新型的、锦绣般的、充满活力的乌托邦。在那里,谁的命运也不能由别人来决定,包括死亡的方式,在那里,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幸福有可能实现,在那里,命中注定处于百年孤独的世家终会并永远享有存在于世的第二次机会。”[7]他认为孤独的世家有复苏的机会即拉美人民有摆脱孤独的希望,尽管可能是乌托邦一样的幻想,但有了团结、有了爱,就能够走向幸福与快乐,这是拉丁美洲人们共同期望的未来。

(二)半圆

而《一句顶一万句》走出了一个半圆,这半圆是两代人孤独的不断延续、是“说得上话的朋友”的不断寻找的轨迹。杨百顺最终没有找到养女巧玲,寻找之路走了一半,留下“恶魔的私语”字样的教堂图纸,“信了主,就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8]杨百顺在活了半辈子时又想起了牧师老詹,开始思考信仰问题,而这教堂图纸就是他下半辈子的信仰,一种半圆式的精神饱满的象征。

“外孙”牛爱国,和杨百顺的命运相似,遭遇妻子的背叛、朋友的渐行渐远,还失去了能说得上话的爱人章楚红,而她那句未说出的一句也许能顶一万

3 [4]句的话也成了谜,故事戛然而止了,就像是画了半个的圆,不知能不能画下去,这种开放式的结尾营造处一种迷茫感,使得另一半的圆难以下笔,难以圆满。

但是,从另一面说,半圆也就是永远有可前进、可发展的空间,结尾牛爱国坚定地回答道:“不,得找。”[9]就是对希望追求,对知己的找寻永不放弃之信心的体现。所以说,其半圆也蕴含着希望。“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10]这句简单而在理的话也在激励着牛爱国,相对于杨百顺,他对人事对信仰的思考有着更深的理解,因此,向前必定是主人公步伐的方向,“以后”必定是把半圆画完整的必经之路。

三、“孤独”主题异同的渊源

两部作品孤独主题异同有着作家个人、社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渊源。下面从背景上作深入探讨。

(一)作者

首先,《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从小听到了许多光怪离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因此故事有魔幻色彩便不足为奇,而早期作品《枯枝败叶》等就初具《百年孤独》的雏形,其一生都在为此书做准备,他童年时光的体验和长期压抑的恐惧、孤独、欲望等,都通过由孤独为圆所散开的情感而得到充分的宣泄。可以说,对马尔克斯来说以孤独为主题是一种内心堆积情感的释放。

而对《一句顶一万句》作者刘震云来说,孤独主题是寄托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他曾说故事想表达的是 “一辈子想找一个知心朋友,生活中知心朋友太难得了。”所以,他把情感寄托在书中,在故事的人物之中,刘震云曾深有感触地说:“这么多年我的写作让我意识到,写小说是认识朋友的过程。我是个好作家,在生活中找到一个知心的朋友不容易,但我有个优势是可以在书中找知心朋友。书中的知心朋友和现实中的不一样你什么时候去找杨百顺和牛爱国,他们都在那等着你。”

其次,孤独的描写对作家既是生活的感受也是一种责任与担当,马尔克斯描写的布恩蒂亚历史便是哥伦比亚历史,他把历史再现就是为了警示人们不要忘记曾经苦难的历史,唤醒人们对爱和光明的追求意识。而刘震云则是替农民说话——“从这些父老乡亲身上,明白他们生活在细节里,“社会”和“历史”,只是他们所处的表象;痛苦不是生活的艰难,也不是生和死,而是孤单;不是人少的孤单,是人多的孤单;孤单种在心里,就长成了孤独;孤独一直生长在他们心里,但他们就是不说;快乐同样存在于细节和瞬间。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跟这个“社会”和“历史”完全不同,但他们仍然不说。他们不说,我有责任替他们说出来。”[11]

4

(二)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原因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社会历史图景的鸿篇巨著” 马孔多是拉美大陆的象征,从开始的马孔多封闭自足到吉普赛人带来科技文明,再到美国人在马孔多种植橡胶,镇压工人罢工„„马孔多从建立、繁荣、混乱到消失,带有拉美长期遭受欧美殖民主义压迫的苦难经历的影子,马尔克斯曾说过,孤独的反面是团结。拉美民族在苦难面前缺少团结,所以是孤独的。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发生在是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经济落后,人们为了生存做苦力,生活挨饿受冻是常事,在这种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确实顾不上,难以去有时间了解、解决人的孤独。在此背景下,故事把重点从物质转向对农村人精神方面的关怀,它们与中国常态的脉动暗暗相扣。

《一句顶一万句》曾被称为“中国的百年孤独”,整体来讲,拉美气息和中国民间的气息还是颇为相近和相似的,都是历史文化丰富、相对比较贫寒,社会问题复杂而现代文明水平较低的国家,都有着大量的文盲和贫民,都经历了长期的蒙昧,都承受着落后和文明之间冲击。在此背景下,人们难免会遭受文明社会下由精神的断裂所带来的孤独感。

但相比之下,《百年孤独》由个人到家族再上升到拉美民族高度,民族被排除在现代文明发展之外,便是孤独的,其始终关心着拉美民族的命运,期盼着爱与团结、文明与进步的降临。而《一句顶一万句》由个人上升到整个底层劳动人民再上升到整个人类精神世界。底层劳动者除了忍受物质方面的贫乏也在遭遇着精神世界的焦虑与孤独,这也是人们共同面临的精神桎梏,其始终期待着中国千年孤独的解脱。

结语:

本文以《百年孤独》和《一句顶一万句》这两部作品的“孤独”主题为切入点,从孤独的表达、解脱和渊源等方面对两者主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并探究了其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每个个体或民族都会有孤独的感受,也希望能摆脱孤独,这不仅是“书写式”生活的难题,也是现实生活着的我们共同面临的难题,而爱、团结和理解是连结个体或民族间交流断层的首要因素,鉴于此,对“孤独”主题的比较和探讨就有着理论上的必要性,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 注释: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第161页。

[2]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第1页。

[3]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49页。

[4]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第341页。

[5] 莫言等:《我与加西亚·马尔克斯——中国作家的私密文本》,邱华栋选编,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173页。 [6]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第47页。

[7] 加西亚·马尔克斯:《孤独的拉丁美洲》,毛信德译,《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与获奖演说全集》,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8]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107页。

[9]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362页。

[10]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296页。

[11] 《刘震云:探寻中国式孤独》,《乌鲁木齐晚报》2009年6月。

参考文献: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

[2]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107页。

[3]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4] 莫言等:《我与加西亚·马尔克斯——中国作家的私密文本》,邱华栋选编,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5]加西亚·马尔克斯:《孤独的拉丁美洲》,毛信德译,《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与获奖演说全集》,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6

推荐第4篇: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

学科分类: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文艺学

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第一节 历史的必然(比较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最早出现在欧洲,19世纪30年代萌芽,七八十年代正式产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迅速发展。在我国,于五四运动前开始发展,30年代曾一度兴旺,后经过一段曲折,直到改革开放的70年代末又复兴,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文学研究领域一门“显学”。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每一种学科都是人类某种实践的总结,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某一领域的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随着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人文的认识水平、能力的提高,学科也在不断更新,历史的发展也不断为新的学科的产生提供条件。与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一、全球意识和学术上的宏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发展

三、文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

第二节 定义之争

究竟什么是比较文学,这是这一学科最基本的问题。而恰恰是这个问题,可以说从这门学科诞生起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而且一直存在争议。这其中的缘由是多方面的,除了它本身还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研究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展、变化以及研究者的思想观点,研究角度和范围各不相同,形成看法不一致外,关键是对这一名称的“名”与“实”的理解,特别是这一名称中“比较”一词的真实含义。

“比较文学”这一名称是由法语译成相应的英语(Comparative Literature)以及其他语言的。无论在西方语言还是在汉语中,这一术语的名与实确实存在着不甚切合之处,并未表达这一学科的真谛,而且容易引起误解。这是由于:

其一,这里的“文学”指的是文学研究,而不是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是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归属和基本属性,也是质的规定;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是“比较”一词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讲限于一般“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与方法”这一词典中的意义,而是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一种观念、一种自觉意识。

通常讲的“比较”本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与人类认识史同样古老而悠久。有比较就有鉴别,人类在具有识别事物的能力是,就已经运营比较大方法了,而且可以说一切研究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比较,“思考就是比较——就是寻找异同点”。在任何严肃的科学研究中,比较是无处不在。同样,自有文学以来,比较就一直是文学研究中最普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认为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文学研究,即比较+文学=比较文学,那就是一种误解,没有抓住比较文学中“比较”的真谛,也就看不出这一学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既然“比较”不是比较文学的独创,也不是比较文学所专有,也就是说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那么什么是比较文学中“比较”一词的真实含义呢?

比较文学中的比较并不是限于一般方法论上的意义,而是一种跨越性文学研究的观念,即文学研究的对象必须具备“跨越性”。从地域观念上,是跨越民族的界限,从学科领域上,跨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这就决定了比较文学的本质在于是一种跨界限的文学研究。

这样的文学研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只有当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感到在民族文学范围或文学本身范围内进行文学研究,不足以说明问题,不足以揭示文学的本质、发展规律,便要求打破这两种界限,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新的探索。

比较文学的名称虽然名不副实,但目前国际上仍在继续使用。这是因为约定俗成,没有必要再去为它寻找什么新的名称。

对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上争论曾经相当激烈,由此还形成不同的学派。这种争论并不是毫无意义,反而促进学科的发展。不过这个问题终究是一个应该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本身的理论建设。作为一门课程。我们也应当有自己的看法和结论。

在给比较文学下定义之前,先介绍历来各国学者有代表性的界定。 法国是比较文学的故乡。法国学者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也最早提出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是卡雷1951年在给他的学生基亚所作《比较文学》一书所写的序言中下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瓦尔特·司各特与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卡雷:《比较文学》(基亚著)第一版序言,1951 这一定义说明了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认识:

1.它的归属是“文学史的一支”;

2.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与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3.它的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这一定义的功绩在于它确定了比较文学的特殊研究领域,从而也就确定了不叫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基亚在他所著的《比较文学》一书中还明确指出,比较文学是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这就突破了文学研究局限于国别的范畴。开拓了一个新领域。另外卡雷在这篇序言中还指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这也就澄清了比较文学与比较方法的关系。

这一定义也反映了自比较文学诞生以来法国学者研究的实际状况。法国学者主要采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两国之间作家、作品的事实联系,做这种事实联系的考据工作,其成果只能属于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即国际文学关系史。但这种研究排斥了对作品的价值评价,排斥了对作品之间的美学探讨(文学性分析)。关于这一点,法国比较文学一代宗师梵·第根曾明确表示:

“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异变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的”。

——梵•第根《比较文学论》1931年

梵·第根还为两国文学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起点(放送者),终点(接受者),沟通这二者的媒介(传递者),整个比较文学的目的,在于刻画出这条“经过路线”。

这一观点,一直支配了法国学者的研究,但二次大战以后 遭到了美国学者的发难。美国学者对这种审美批评在文学研究之外和实证主义方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对比较文学作出了新的定义,以1962年雷马克的定义最具代表性: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1962)

雷马克和法国卡雷两者定义的相同之处是都强调了跨越,这就抓住了比较文学的真谛。但不同之处非常明显:其一,跨越既包括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的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研究,同时反对法国学者把文学批评排除在比较文学之外;其二,还提出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两点就是两个定义中最重要的区别。

美国学者反对法国学者把比较文学限于只研究两种文学之间相互关系的事实联系,认为这无异于把比较文学研究缩小成研究文学的“外贸”,其结果使比较文学不可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文学研究。

雷马克的定义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张用综合比较和审美批评方法,比较符合比较文学发展现状,但也有不够完善、不够确切,需要修改、补充的地方。

雷马克定义中跨越“国界”的论点,不精确。比较文学原是为了突破民族文学的界限而兴起的,着眼点是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而“国界”主要是一个政治的、地理的概念。一个国家可以由一个民族组成,也可以由多民族组成。在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文学也存在差异。因此国别文学与民族文学不是同一概念。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确切地讲,应该是跨越民族的界限,而不是国家的界限。同时,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又是民族文学的首要特征,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跨越民族界限往往与跨越语言界限相联系。

比较文学跨越民族的界限,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加以区别。民族文学中也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如下列论题:

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比较研究 鲁迅与郭沫若创作思想比较研究 《雷雨》与《日出》比较研究等等

这些只能算是民族文学的研究而不是比较文学,因为研究的对象都局限在同一民族文学范围内,并没有超越民族的界限。而下列论题:

鲁迅与高尔基创作思想比较研究 《雷雨》与《安娜·卡列尼娜》主题比较 莫泊桑与契诃夫短篇小说比较

这类论题就属于比较文学。

应指出,之所以强调“跨民族”的重要,是指是为了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同一民族作家的创作,属于同一文化传统,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后所得的结论,只能说明本文化传统范围内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只有从不同文化传统中发现的规律,才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跨民族”比较 的根本意义在于“跨文化”比较。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第二,既然这种研究是跨越民族界限的,那么,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应该属于比较文学的范围之内。如我国藏族文学与蒙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加拿大文学中英语文学与法语文学比较研究等等。

雷马克的定义中没有明确交代的另一问题是,跨学科研究是否必须同时跨越民族的界限。现在一般认为,跨学科研究不必一定要跨越民族的界限。

苏联学者对比较文学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苏联比较文学的代表人物是日尔蒙斯基。他对比较文学下的定义,代表了苏联学者的观点:

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相应地区分为: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的类似和“文学联系和影响”,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他们混为一谈。

——《苏联(1976)论历史-比较文艺学》

同法国学者一样,日尔蒙斯基也把比较文学看作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不同的是他把研究范围从“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扩展到“研究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又与美国学者观点相仿。另外,他对各民族的文学现象中出现的相同的原因,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两个互相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的原因:一是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二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由于各民族在同一历史时期发展具有相同的社会关系,因而文学就产生了历史-类型学的类似”。针对这一现象,他提出“历史类型学”这样一个新观点,即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任何外来影响都会受到当地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的制约而发生变形,所以影响与接受都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规律的支配的。

日尔蒙斯基强调从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赋予比较文学以历史哲学的那意义。古将比较文学成为“历史-比较文艺学”,对比较文学的界定有其独到之处。

以上介绍了三国学者的比较文学的定义,可以看出三国的定义各有不同。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

各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看法虽然不同,但仍有许多共同点,从目前研究实践状况看,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也逐步明确。

第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关于“各种文学关系”从前面对比较文学各种定义的分析,归纳起来,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学关系,大致包括三个不同的方面:

1.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例如,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研究A民族文学中的外来因素,或者从放送者的角度来研究A民族对B民族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影响。这种文学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称之为“事实联系”或“亲缘关系”。

2.在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不存在“事实联系”,却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某些相关之处,其中的相同或相异,都存在比较研究的价值。这种关系可以称之为“价值关系”或“类同关系”。

3.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互相孕育、互相阐发、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等关系。这种关系虽然不同于文学范围内的相互关系,然而,也是了解和研究文学作品、文学规律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种跨越性的文学现象,同样可以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这种关系可以称之为“交叉关系”。

比较文学就是要发掘这三种文学关系,从中引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第二,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前面讲过,比较,作为一种方法,在各种学科研究中都可以使用,并非比较文学所独创,所专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就否定比较文学存在的必要,认为比较文学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不是一个独立学科。

实际上不能把比较方法的运用看成是比较文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种独特性,因为文学比较不等于比较文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比较”在比较文学中确实占有特殊地位以及具有特殊意义。

比较文学之所以称为“比较文学”,仍然因为“比较”与这一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尽管其中的所谓“比较”,不是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的比较,而是一种观念、一种自觉意识,一种研究工作中的基本立场,是指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所以这种比较必须有前提,那就是跨越。离开跨越,就不能祘是比较文学的“比较”。另外,即使是对比较方法的运用,它也与其他学科不同。比较的方法在比较文学中是贯穿始终、必备的方法。也就是说没有比较的观念、比较的方法,也就没有比较文学。

第三,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征。

开放性是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2.他比传统的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3.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 研究的宏观角度是比较文学另一个特征。

传统文学研究多集中在一个民族范围内,而且接触的大多是作家、作品的某些方面。这样的研究视野狭窄、结论难以有普遍价值。而比较文学则从民族文学的范围跳出来,从国际的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特别是跨学科研究,更是从一个新的高度俯察文学。这样的宏观角度是传统文学无可比拟的。

为了更好地认识比较文学的特征,还需要把与比较文学相关联的几个概念加以区别,异变从不同方面对比较文学作进一步界定。

国别文学,指按归家这样的政治、地理概念相区别的文学。如中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等。

民族文学,指一个民族内部具有本民族特色,有着自己的继承关系和独特历史传统的文学。

国别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

1.在单一的民族国家里,民族文学也就是国别文学,如法兰西民族文学就是法国文学,大和民族文学相等于日本文学。但在许多多民族国家中,如中国、美国、印度、苏联等,国别文学的概念大于民族文学,国别文学史国内各民族文学的总和。

2.国家的概念具有历史的具体性,往往随政治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而民族文学相对稳定。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确切地将应该是跨越民族而不是国家的界限,所以前面引用的雷马克对比较文学的定义,现在看来跨国界的提法不是准确的。

另外,语言是民族的首要特征,跨民族必然是跨语言的。还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东西方民族,所以跨民族也意味着跨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较文学的跨越应当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更准确。

总之,比较文学的研究是离不开民族文学的,这是比较文学研究中一条重要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民族文学作为出发点。

世界文学,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文学概念,也是比较文学中常见的一个术语。对这个术语,目前一般有三种理解:

1.歌德提出的看法,指人类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理想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 特点是,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成为“世界文学”这个整体中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较文学就是要增进各民族文学的文化交流,但又不会取消各民族文学独特的个性。

2.指那些经过时间考验,获得世界声誉并具有永久价值的作家作品。如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等作家及其作品。按这种理解,研究“世界文学”不必有明确的比较意识,而比较文学却把重点放在比较上,再者,比较文学也不轻视那些不属于世界文学意义上的

二、三流作家。

3.指人类有史以来所产生的世界各民族文学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比较文学相近,但仍与比较文学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不强调从比较的角度去研究。

总体文学,又译一般文学,原指文学问题、原则、源流、运动,是诗学、美学的总称,实际上就是文学理论的别称。它与比较文学也有明显的区别,即它本身并不具备有比较性,而比较文学不仅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始终强调自觉的比较意识。

弄清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以及与上述概念的区别,可以给比较文学作出我们的界定,即回答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以及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这一定义的表述指出了比较文学的基本属性是“文学研究”,而本质特征是“跨越性”,明确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但还须作进一步说明:

1.比较文学跨越的四个界限,是就学科总体而言,而不是指具体研究实践。在具体研究中,并不是每一个课题和每一项研究都必须同时跨越这四个界限,只要涉及其中一个跨越,就进入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

2.这四个“跨”的含义广泛,既指研究视野,也指研究对象的一个必备的特征,还指特殊的视角和方法,以及研究者的心态。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它把各种跨越性的文学现象,放在世界文学的平台上,用一种世界眼光,宽容的胸怀,平等的陶都,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评价它们的价值和特点。

3.在四个跨越中,民族、语言、文化具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在内容上有所重叠,但各有所指。语言是民族第一要素,跨语言与跨民族之间存在同一性,而不同的民族也可能有同一种语言,如英国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语言使用的范围有时要大于民族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跨民族与跨语言又并不相等。

4.跨文化之的是跨越文化体系。民族文学之间,特别是东西方民族之间,之所以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往往是由于它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跨民族的比较研究离不开跨文化,但又不能以跨文化来代替跨民族。如果说“跨文化”制度是跨越不同的文化体系,那么跨民族就不一定跨文化。如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同属于基督教文化体系,而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跨越了民族、语言,也属于比较文学。

5.跨学科的界限,就是把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联系起来。从文学的外围领域来研究文学本身。文学与其他学科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在产生的文化现象,它们之间存在互相孕育、互相阐发、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有可能把握文学的本质。但这种研究必须与文学研究构成一个整体,以文学研究为中心。跨学科研究的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不必一定要跨民族的界限。

如何才具有比较文学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

第四节 可比性

并不是所有具备跨越性的文学现象都可以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的,因为在所有具备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中,只有那些具有比较研究可能和比较研究价值的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才是比较文学的对象,也就是说,首先要确定这些文学现象是否具有可比性。

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对象的关键,也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根基,它是关系到这一学科能否建立,能不能生存的大问题。再者,在肯定了上述这些跨界限的文学现象具有可比性之后,如何认识和发掘这种可比性,也非常重要。如果对于可比性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对付,发掘,比较研究便无法进入实际操作,而且容易误入歧途。由此可见。可比性又是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大问题。

总之,可比性是指能够被比较研究对象的特点、特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跨界限的文学现象怎样才是可比的;其二,怎样才能发掘它们的可比性。

可比性从何而来?应该明确,可比性来自客观存在,不是人为的,外加的。前面讲过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包括事实联系(亲缘关系)、价值关系(类同关系)和交叉关系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也就是可比性的客观基础。

1.事实联系(亲缘关系) 2.价值关系(类同关系) 3.交叉关系 另一方面,可比性的上述客观存在如果没有研究者的发掘,尤其没有研究者以一种超越性的眼光和胸怀进行透视,可能永远成不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必须靠研究者主体去激发,必然是主客观的统一。 总的说来,可比性就是从进入比较文学领域这三个方面的文学关系来发掘。这是因为可比性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如果没有研究者的发掘,永远成不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因此,可比性是主客观的统一,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成分。

第五节 比较文学的目的和功能及学科要求

一、目的和功能

比较文学打破了民族、学科的界限,这比任何文学研究都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的目的和功能在于:

1.更科学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考察文学作品。认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发展的动因。 2.探索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3.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学发展。

二、学科要求

1.要有明确的学科意识。

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对象意识、文学意识三方面。

主体意识即研究者应具备的一种特定的学科观念。

对象意识即要求研究者自觉遵循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的限定,明确研究客体,并受客体的牵制。

文学意识即要求研究者始终以文学为中心。 2.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

致力于比较文学研究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这决定了比较文学比其他学科更具严格要求,需更高的学术素养和多方面的训练。对于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要立足于中国文学与外域其他民族文学比较研究,首先要有坚实的中国文学根底,还要熟悉与之比较的另一种民族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还要求研究者应随学科发展主义对学科原理的探讨,吸纳文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使自身建设不断完善。

3.要有平等对话和问题意识。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共存的时代,文化交流遍及全球,而且成为影响各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比较文学顺应了这种历史趋势,并随着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小结,将研究的中心转向不同文化体系的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致力于全球化语境下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倡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宽容,主张与异己、异质的文化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来探讨人类文学的宫廷问题。这正显示了比较文学的活力和生命力。

对话主要是在文学理论上围绕着人类在文学领域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文化体系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解答和看法。对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在于达到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的相互理解,推动文学发展。东西方不同文化体系的对话就必须寻求一种双方都能接受而又能互相解读的话语,双方都以对方为参照系来重新认识,发现共同规律,发现各自的差异,并使这种差异为对方所用,促成其新的发展。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在平等对话中讨论,排除妄自尊大和唯我中心。这样,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准确揭示不同民族文学间,文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而且主要在文化系统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平等与有效的对话关系,大肠不同文化与不同文学之间互相确认,互相了解,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面对人类所关注的共同问题,为人类文化和文学交流与合作作出贡献。

平等对话不仅是比较文学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理论界定,也是比较文学发展的方法论基点。比较不是理由,比较中达成直接或间接的对话,才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应有之义。这也是学科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进行中西比较文学研究,平等对话更是必备条件。

对话以不同回答拓展了人类对文学领域诸多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这也就要求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中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对跨民族的文学现象进行追问。问题意识是学术创新的前提,同样是比较文学的学科要求。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期的欧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 2.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 3.70年代以后。

对这门学科,学术界一开始就有分歧,有争论。一百多年来它就不断在探索和争论中发展,每个阶段都表现不同形态。这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吸收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不断进行自我更新。

第一节 诞生与确立

在学科形成之前,比较文学经过了长久的孕育过程,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罗马。一直到19世纪初欧洲,由于各国文化交流,比较文学性质的研究。

19世纪初斯塔尔夫人的《论文学》(1800)《论德国》(1809),对法国比较文学起了开拓性作用。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名称是两个法国教师。

1827—1830年,法国学者维尔曼在巴黎大学开设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讲授“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并于1829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比较文学研究》的著作。由于维尔曼在比较文学学科形成过程中贡献,他被法国人誉为“比较文学之父”。

1830年安贝尔继维尔曼之后,继续开设“各国比较文学史”讲座,“比较文学”这一名称开始广为转播。但这时的比较文学还缺乏自觉的理论,祘不上一门独立学科,却为比较文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到19世纪70年代至90年底,比较文学才正式形成,这种形成是以下了事件为标志的:

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

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进入大学课堂;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

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经过长期酝酿,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形成,但并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断受到误解,遇到阻力,只是在法国找到了最适宜的土壤,有一批热心这门学科的学者,使这门学科在法国蓬勃发展起来。

所以,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心在法国。为法国比较文学学科的确立作出贡献的学者,继戴克斯特与贝茨以后,重要人物有巴尔斯登贝格。他1921年创办了法国最重要的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评论》,1830年在巴黎大学创立了比较文学研究所,主持了贝茨的《比较文学书目》的扩充,个人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他的研究主张严格的实证方法,主要考察文学影响的事实依据。这种观点和方法使法国比较文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特色,被成为“法国学派”。

1831年,巴黎大学教授梵·第根出版了一部专著《比较文学论》,全面、系统阐述了法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原理。他把比较文学视同历史科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关系,找出文学影响的途径,还主张以一国文学的作品作为解释另一国作品的出发点,进行事实联系的考证:

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的。

梵·第根还把文学研究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这就初步明确了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

这种学科范围划定为两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研究的目的规定为发现作品之间的影响和假借及其“经过路线”。这就成了后来的所谓“影响研究”。

为法国比较文学学科作出贡献的还有卡雷和基亚。

卡雷在理论上继承了前人的观点,但在具体实践上有所突破。他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虽然仍把国际间文学上的事实联系作为你比较文学的研究目标,但它更重视的是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他注重研究作品的成就、作家的相互理解,各民族之间各种游记、幻想、看法相互诠释,由此扩大了法国学派的研究范围,开创了“形象学”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

基亚是卡雷的学生。他于1951年出版的《比较文学》是一本很有影响的教科书。书中,他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可以说代表了法国学派的基本主张:

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

总之,在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以法国学派为代表,研究特征就是要用确凿的事实,严谨的考证和有根据的思考,来揭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和影响。

法国学派使比较文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而也就确立了比较文学在学术界的地位。

第二节 新领域的开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交往日趋活跃,比较文学也在长足发展。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成立,1955年在意大利召开了第一届比较文学大会。从此,比较文学有了自己的组织,交流学科问题的场所,但各国学者的理论并不一致。

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年会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的发言《比较文学的危机》批评法国学派,强调比较文学“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导致了比较文学研究方向的全面调整。

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次会议之后。比较文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也从法国转移到了美国,也标志着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美国学派的形成。

美国比较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由于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学者难以接受法国学派限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而主张进行无事实联系的各国文学之间的平行研究。这种研究的理论基础源于活跃于四五十年代美国的“新批评”理论。它强调文学作品的独立价值,主张对文本进行细读与审美评价把传统批评所重视的社会背景、作家生平、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归为外部研究。

美国学派的观点集中体现在雷马克的定义中。其定义强调:

其一,比较文学是超出国界的文学研究(与法国学派有实际的不同,主张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反对法国学派把文学批评排除在比较文学之外)。

其二,是关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美国把文学与人类知识和活动的 领域联系起来,开展“跨学科研究”。

此外,哈佛大学教授哈瑞·列文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和“主题学”研究系统。 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奥尔德里奇具体探讨了平行研究的两个方面:“类同”和“对比”。还提出“环宇文学”与文化多元主义观点,提倡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

通过这些学者的发展,美国学派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于此同时,美国学者也对这场争论进行了认真的反省,认识到不应把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对立起来,两者实际上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没有法国学者的努力,也就不可能有比较文学的蓬勃发展。与之相应,法国学者也检讨和修正了自己的观点,采取开放的态度,不再偏执于影响研究。1982年,法国学者布吕奈尔、毕修瓦和卢梭三人在其合著的《何谓比较文学》一书中,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通过相似关系、亲缘关系和影响关系的研究,对文学和表达以及认识的其他领域进行比较,或者在时间和空间中相隔或不相隔的,只要属于同一传统的几种语言或几种文化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作品之间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描述、理解和欣赏它们的一门自成系统的艺术。……比较文学:分析性描述,系统的和有差异的比较,通过历史、批评和哲学综合阐述语言间或文化间的文学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作为人类精神的特殊功能的文学。

可以说,这个定义是两个学派之间相互吸收、融合的产物。它反映比较文学界在新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苏联比较文学的“复苏”。

苏联比较文学历史也比较早。19世纪70年代。俄国学者在彼得堡大学就开设了总体文学课程。俄国学者在研究中力图克服当时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欧洲中心论”,侧重研究各国文学的关系史,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异同现象,并在19世纪末形成自己的特色,被称为“历史比较学派”,其领袖人物是维谢洛夫斯基。他被称为苏联“比较文学之父”。

十月革命之后,在苏联,比较文学被当做资产阶级学科受到批判。直到1955年,文艺政策的“解冻”,比较文学开始复苏,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召开和参与了国际会议。 由于原有的俄国比较文学传统,复苏后,苏联比较文学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成功突出的研究队伍,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形成三足鼎立、独具特色的苏联学派。但不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学科。

总之,战后的比较文学实现了全球性的拓展,向着国际性科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第三节 当前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比较文学进入了自身发展的第三阶段,各国比较文学研究空前活跃,同时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既面临新挑战,又遇新生机,促使比较文学界进行反思和探索,推动比较文学向更高更新的阶段前进。

三股大潮是:

1.比较文学的“理论化”(理论大潮)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文学研究上,西方各国出现了理论的热潮,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符号学、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等,各种新的文化和文学理论不断涌现。一向对新理论敏感的比较文学也很快做出反应,投入了理论的热潮。这种理论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从传统的课题(如接受、影响、作品之间的比较)转向了理论性课题,转向了对于文学的共同规律的探讨。

其二,关注的重点从文学转向了理论,转向了了对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和理论架构的探讨。

这种理论化在比较文学界引起不同看法。如何看待?

如果过分强调理论的重要而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就脱离了比较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但只要理论研究保持一定的度,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意对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 并把新的理论运用到文学研究呢中去,这种理论化应该说又是有益的。

2.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比较文学产生之初,“欧洲中心论”盛行。这种状况不符合比较文学的根本精神。因为,其一,比较文学既然是苦熬民族的文学研究,就理应将东方文学包括进来。其二,比较文学的目的是加强各民族文学的交流,排斥了东方文学的比较文学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学者对东方文学的重要性认识的加深,特别是东方国家国际地位的加强,以及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的迅速发展,比较文学从西方扩展到了东方,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迅速发展。

70年代,港、台的学者开始介入比较文学,就把东方文学,尤其是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放在中心地位,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华大地的比较文学也出现了振兴。进一步把中西比较文学研究推向世界,形成一股国际性大潮。

实际上,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正式形成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顿,直到80年代逐渐走向繁荣,影响也越来越大。探讨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的呼声也随之出现。

中国的比较文学特点是; 其一,把东西方文学特别是中外文学的比较放在中心地位。 其二,从台湾学者提出的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考、阐释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阐发法”,修正补充为“双向阐发法”,即以平等的立场看待中西文化和文学,提倡东西方文学之间的对话与比较,既从西方文论的角度研究中国的文论与文学,也从中国的文论阐释西方的文论与文学,同时通过对中国文学的特质的发现与阐释,为国际比较文学提供新的视野。

不过,如何建立中国学派,以及能否建立中国学派,至今存在不同的看法。 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对东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无疑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预示了比较文学发展的美好前景和重心的转移。

1991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3次大会在日本召开,这就标志着国际比较文学对东方的关注,东方比较文学的兴起。

3.比较文化的兴起(“文化研究”热潮)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文学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文学研究离不开文化研究。70年代以前,比较文学研究也常常探讨文化问题,但一方面,这种探讨是以文学为中心,对文化是很自然的涉及;由于当时的新批评理论强调文学的内部研究,文化研究始终处于次要地位。然而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理论界对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也步步升温,把文化研究放在主要的位置。

但是,比较文学毕竟应该是以“文学”为主,如果让文化取代了文学,那么,比较文学也就失去了自己作为一个学科的安身立命的基础,而比较文化可以无所不包,也很难成为一个确定、规范的学科。因此,妥善处理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关系,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以上三股潮流,把比较文学带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的领域,也使他面临许多新的难题,新的探索,而作为一门新学科,它必然会在解决难题,不断探索中获得新的生命、新的发展。

推荐第5篇:比较文学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2学时)

1、定义

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比较文学的定义有所不同。在具体介绍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比较文学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研究视角、对象、类型、方法和目的各方面,给出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文明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三种文学关系。包括“事实联系”、“价值关系”和“交叉关系”。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具有跨越性、开放性、宏观性的特征。

3、可比性(名词解释)

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可比性是一种有待于研究者去发掘的内在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体现在亲缘关系和无亲缘关系等方面,有待于人民去发掘。它主要包括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4、目的和功能

以世界文学的视野、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考察文学作品;更好地探讨文学规律;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学的发展。另外,注意了解“世界文学”、“总体文学”、“比较文学”三个术语之间的区别。

5、比较文学的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6、比较文学跨越性研究的范:跨国研究;跨学科研究;跨文明研究。 思考题:

1、谈谈你怎样认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

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4学时)

本章分为三节,主要了解中西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国外比较文学

本节主要了解两个阶段的知识。第一,史前史的知识,特别需要了解伏尔泰、莱辛、赫尔德、歌德、施莱格尔、斯达尔夫人等人对比较文学的形成所做出的贡献。第二,学科史的知识。法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艾田伯等。美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雷马克、韦勒克等。

第二节 中国比较文学

大致了解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需要知道王国维、鲁迅、茅盾、陈铨、钱钟书等人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现状

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倾向;东西比较文学研究的繁荣;比较文学的“文化研究”倾向。

思考题:

1、简述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

2、你怎样看待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和“文化研究”倾向?

第三章 影响研究(8学时)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传统的研究方法之一,它探究文学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本章是学习比较文学课程的重点之一,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和媒介学。

第一节 流传学

一、定义(名词解释):流传学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作家及作品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和被接受情况。

二、流传学的特征与研究范围。

三、流传学研究的影响类型。

1、个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

2、个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

3、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

4、群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

四、流传学研究的模式。

1、直线式影响;

2、辐射式影响;

3、焦点式影响;

4、交叉式影响。

第二节 渊源学

一、定义和特征

1、定义(名词解释):渊源学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研究。

2、特征:强调对跨国影响渊源的追溯研究;以实证为根基。

二、从影响方式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1、印象渊源;

2、口头渊源;

3、笔述渊源。

三、从影响发送者角度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1、孤立的渊源;

2、集体的渊源。

第三节 媒介学

一、定义和方法

1、定义(名词解释):媒介学研究的是外国作品进入本国的方式、途径、手段及其背后的因果规律。

2、方法: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二、译者与翻译

思考题:影响研究主要包含了几方面?它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实例讲解:

1、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2、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圣经》

3、《一千零一夜》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4、当代阿拉伯裔美国文学中的“苏非”

第四章 变异研究(8学时)

在文学传播和交流过程中,除可以确定的实证性影响的因素外,在文化过滤、接受等作用下,还有许多美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文化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些因素作用下,被传播和接受的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异。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就是通过探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来探究文学变异的内在规律。 第一节 形象学

一、定义和特点

1、定义:形象学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的研究。

2、特点:变异性;综合性。

二、研究内容

形象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注视者、他者以及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来展开。

注视者: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受先见、身份、时间的影响,构成注视者创造他者形象的基础。

他者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字材料中,包括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 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他者形象是注视者建构出来的,是注视者欲望投射的产物。两者大致构成狂热、憎恶和亲善等特异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1、文本外部研究:社会集体想象物;作家;异国形象与真实的异国的关系。

2、文本内部研究: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

第二节 接受学

一、定义: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作品被外国读者、社会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变异。

二、接受学与接受理论、影响研究。

1、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

2、影响研究关注事实联系,接受研究注意文学变异;接受研究重读者,影响研究重文本。

三、研究内容:

1、不同文化范围的接受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意义的差异性理解及其原因;

2、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异域文学的接受情况,以此折射不同民族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

四、研究方法:实证与审美兼用,常常是以审美方法为主,实证方法为辅。第三节 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

一、定义: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研究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以及接受方对影响的反作用。

二、“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

1、现实语境、传统文化的过滤作用;

2、语言差异的过滤作用;

3、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

三、文学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1、接受者的主体因素;

2、理解的历史性是理解的条件,必然导致理解的偏见,产生误读现象;

3、误读与创新。

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过滤与文化误读?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2、形象学和接受学有什么样的特点? 实例讲解:

1、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接受与变异

2、中国现代作家对耶稣形象的重塑

3、文化想象与作家形象——中美“纪伯伦形象”比较研究

第五章平行研究(8学时)

平行研究是美国学派所提出和强调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它是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其异同,总结出文学发展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平行研究主要包括文类学、主题学、比较诗学等内容。 第一节 文类学

一、定义:文类学是指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对于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

二、基本研究内容:

1、内容题材的相似;

2、人物形象的相似;

3、表现手法的相似;

4、思潮流派的相似。第二节 主题学

一、主题学的定义和发展

1、定义:主题学是研究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及其根源。

2、发展情况。

二、主要研究范畴:

1、母题研究;

2、情境研究、意象研究。第三节 比较诗学

一、定义:比较诗学是指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以发现全人类对文学规律的共同认识。

二、比较诗学的兴起和发展

三、比较诗学主要研究方法:

1、诗学术语、概念、范畴的比较研究;

2、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

3、诗学话语比较研究。

思考题:

1、平行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什么是比较诗学?它主要涵盖了几种研究范式? 实例讲解:

1、六朝志怪小说与英国哥特小说比较研究(双语)

2、约伯和俄狄浦斯的终极意识及思维特征

3、《庄子》与《传道书》的人生哲学比较

4、中韩“风流”诗学比较

第六章 跨学科研究(6学时)

一、定义:跨学科研究是指对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二、研究范围: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三、重点讲授: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

思考题:跨学科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 实例讲解:

1、论《圣经》的文学经典品质

2、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双语)

3、谈纪伯伦英语文学作品的汉译(双语)

推荐第6篇:比较文学

中西方神话的对比

小组成员:巴音格0

49、齐曼古力07

8、莎尔娜080、木尼热07

1、梁蒙蒙06

7、

浩尔瓦06

1、艾力扎提0

47、史坚08

1指导老师:单晓云

摘要:中西文化有着看悠久的历史,并且他们有着微妙的联系,不仅表现在文字,图象等,还表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及生活环境。 本文主要探究中西方文化领域中神话方面的差别。

关键词:中国神话、希腊神话、历史、风格

1-中国古典神话

(1)中国神话的历史

如果我们对神话的范围作广义的理解,除了远古的神话传说之外,把历代文人所创作的有关神、鬼、怪的故事,即志怪小说,也包括在内,那么数量就非常之多,优秀的作品也颇不少。

志怪小说开始於魏晋。在这两代,受方土思想和道佛迷信的影响,一部分文人编写鬼神志怪故事,其中不乏想象丰富,文字秀丽之作。比较突出的有干宝所作的《搜神记》等书。到南北朝时期,写志怪小说的风气并没有衰减。

唐中叶以后,很多著名文人从事传奇的写作,这是中国小说的真正的开端。唐代传奇内容广泛,涉及人情世态、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形式上已不是三言两语的杂记笔录,而是结构完整,故事性强,长到几千字甚至一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说。在这些传奇中,有不少精彩的神仙鬼怪的故事。

宋代的志怪传奇,大抵继承唐代的传统,虽有佳作,但总的说来没有唐代那种繁荣的局面。在小说方面,宋代的一个重要的贡献是编成了一部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它收录了上自先秦、两 汉,下到北宋初年的作品共约七千则,分编五百卷,总字数近三百万,共采录书籍三百四十余种,其中不少有价值的书早已失传,幸亏有《太平广记》才得以保存一部分。七千则故事中有相当数量的关於神仙鬼怪的作品。

宋代已经有用白话文写成的故事,通称“话本”。元、明、清几代最著名的小说是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搜罗在流传很广的“三言”和“二拍”?的短篇小说也是白话文写的。

到了清初,又出现了一部用古文写的志怪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本书风行一时,受到普遍的赞扬。在此之后,又有主持《四库全书》编纂的纪昀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其中有一些涉 及神、狐、鬼、怪的传闻的记载。纪昀之后,用古文写的神话或志怪小说虽然还有一些,影响很大的就不多了。

(2)中国神话的特点

关於中国神话的特点,已有一些专家进行分析研究。以下几点是很明显的:

●神话与历史难以分开。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的历史,部分地根据传说,而传说和神话是交结在一起的。如伏羲、神农、黄帝、夏禹这些古代的英雄和领袖,既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也是神话中的重要角色。

●歌颂劳动创造。

这一类的神话故事多得很,如燧人钻木取火,伏羲仿蜘蛛网而造打鱼捕兽的网、神农尝百草,后稷教民稼穑,夏禹治水,等等。魏晋以后的志怪小说中也有一部分以能工巧匠为主角,对他们的智慧大加称赞。

●赞美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

鲧和禹相继治水是个很典型的例子。鲧窃天帝的“息壤”以堙洪水,结果天帝派人把他杀了。可是鲧的肚子里生出禹来,继承他的治水大业。禹历尽千辛万苦,三十岁还没结婚,婚后四天便又去治水,终於治水成功。“愚公移山”的故事的可贵之处,正是在於它歌普通劳动人民的苦干和坚毅的精神。

●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种。

“三王墓”是个例子。会铸剑的干将被楚王杀害,其子赤比立志报仇,为此自刎,好让别人持他的头去见楚王,乘机把楚王杀掉。

●赞美对真正爱情的追求。

“牛郎织女”肯定是最古老的恋爱故事中的一篇。以后文人所写的神话故事中,人神、人狐、或人鬼真诚相爱的情节很多。这频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在封建礼教压迫下人们对真正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当然也有一些故事宣扬宿命论、轮迥说、或各种封建的伦理道德。这并不奇怪,因为文艺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一个时代的思想。

(3)中国神话的风格

从语言艺术和写作技巧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神话和志怪小说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古汉语非常简洁,几百个字、甚至几十个字就说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尽管如此简短,还可能包含对话和人物姿态及心理的描写。且以“愚公移山”为例。在听说北山愚公开始挖太行、王屋二山之后。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这是多么生动的对话!而且还有着墨不多的描写:“笑而止之”和“长息”把两个人物的神情刻画出来了。

2-古希腊神话

希腊古典神话反映了古希腊从公元前11世纪到9世纪被人们习称为“荷马时代”的那段历史中的社会生活面貌,赞颂了古希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精彩生动的情节把人们带入群岛环绕,海陆交错的爱琴海区域的古代文明。

美丽的希腊半岛东临爱琴海,西通爱奥尼亚,北穿赫勒持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入普罗彭提斯海(即马尔马拉海)。希腊半岛三面环洋,与它相临的爱琴海中星罗棋布的四百八十多座岛屿则犹如遍撒海面的玉石玛瑙,爱琴海的山山水水孕育了灿烂的希腊文化。希腊古典神话就诞生其中。

古希腊人对神的意识其实源于人类蛮荒时期对大自然的朦胧认识。在古希腊人想象中,曾经有一个神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这个神统管天空,人间和地狱,主宰现在,过去和未来。人类对他敬若如父。显然,其中已经打上了父系社会的原始烙印。

后来,古希腊人从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为数众多的神著称的谱系。神成为有生命行为的实体,被分作男女两大性别。在谜幻般的自然力量和生命现象的铁幕背后,神被赋予人类的禀性。同时,他们被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威仪,俨然生活在一个等级森然的王国中。古希腊的神国实际上是荷马时代的人类骑士社会制度的一个缩影。宙斯处于神国的顶峰,他召集众神举行隆重的会议,俨然如同人类的国王召集贵族或文武大臣开会一样。宙斯的个人意志超越一切,可是他也常常遭到旁路诸神、尤其是与会诸神的非议甚至反对。命运的威力规范着世界的一切流程。命运,

就是没有被古希腊人认识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具有永久魅力的希腊神话

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保存得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要算古代希腊的神话了,希腊神话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经过几百年的口头流传,后来又经过许多作家、史学家、哲学家的不断整理和加工,便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神话体系。

希腊神话带有希腊氏族社会各个阶段的烙印。在原始社会初期,人对于强大的自然力是软弱无力的,因此人们创造出了一系列象征各种自然力的神。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古希腊人逐步意识到了自身的力量,因此,神话中的神氏越来越富有人间意味。到了氏族社会晚期,更出现了被奉为神的人、英雄和半神。所以,希膜神话有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

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和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等。据说宇宙之初,从混沌中出生的神中,有一位地母该亚,她从自己身上生出天神乌拉诺斯。乌拉诺斯又与该亚生出六男六女,总名为提坦。乌拉诺斯将子女囚于地下,儿子克隆诺斯奋起反抗,夺取了父亲的权位,并娶妹妹瑞亚为妻,克隆诺斯听说自己将被一个儿子所推翻,便吞掉的所生子女。但小儿子宙斯被瑞亚藏了起来。宇斯成年后,果然打败克隆诺斯,成为万神之王,建立起奥林匹亚神统,他的众多儿女也成为各有司职的神氏。

英雄传说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的回忆,内容是歌颂在斗争中建立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这些英雄都是神与人之子,体魄强健,智慧超群,反映了古希腊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乐观精神和勤劳勇敢的高贵品质。如杀狮斩龙、驱妖除怪、建立十二件功勋的赫拉克勒斯;历尽艰险寻找金羊毛的伊阿宋和“阿耳戈”船上的英雄们;深入迷宫击毙米诺斯牛,为民造福的忒修斯,等等。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的神话传说不仅为古希腊各种体裁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养料,而且对于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文学和艺术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反映了阶级社会前人类生活的状况,以数以千计的人物形象表现人类童年时代的自尊、刚强、勇敢、乐观的精神,洋溢着活泼热情、朝气蓬勃的生活气息,具有“永久的魅力”。

总的来说,东西方古代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意识文化,导致了现代东西方人们的生活价值观的不同,也就不难得出,不同地域的人具有思想差异。

推荐第7篇:比较文学

第一讲 绪论

为什么学习比较文学?

•1,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罗兰/罗伯森:“ 全球化”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

•安东尼/吉登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这

些关系以一种不同方式将不同的地方性联系起来,以致地方性事变的形态受到远距离以外发生的事变的影响。

•马歇尔/麦克卢汉:“地球村”

世界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给生活带来了巨变; •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

•人类思维的新发展开辟了新视野。

文化全球化

•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1、孤立的民族文学研究受到挑战;

2、文学史和文学经典面临重写与重新定义

阐释; •

3、文学研究融入文化研究

4、大众文化崛起,“雅俗合流”

文化同质或文化多元?

•文化全球化——文化同质? •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

2、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将事物和观念放在其自身的文化语境中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赞赏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此应受到尊重。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文化孤立主义

3、和而不同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原则:事物虽各有不同,但决不可能脱离相互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和”的本意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 比较文学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1,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互补

•“互识”是对不同文化间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

•“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相同或不同的解答,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互补”:首先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其次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最后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中得到新的生长和发展。 比较文学走向比较文化

•文学与文化的相因相成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

•以跨文化研究为核心的比较文学将以其丰富的文学文本为不同文化的研究提供大量材料,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又必然为比较文学研究开创崭新的层面。 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

•长期以来,文学研究都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被划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部分: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体、文学的内在规律、文学作品的构成和特征等;文学批评着重研究具体作家作品,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文学史则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作品在历史上的地位。

•总体文学研究强调从多种文化的文学文本来研究某种共同的文学现象,同时又反过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

•1,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2,理解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 •3,掌握文学发展的规律

1,比较文学是什么?

•比较文学=文学+比较?

•1,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 •2,比较文学是一个复杂的名词。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什么是民族文学、国别文学

•民族文学是从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成立期学科身份,如汉族文学,藏族文学,乌克兰文学等

•国别文学是从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如中国文学、美国文学等

3,什么是总体文学

•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的,总体文学研究的是在一段历史短期的横断面上限制于一种命题下的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的共同文学现象,如人文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 4,什么是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被歌德指称为把所有的文学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伟大的综合体的理想。世界文学还可以意旨种种经典著作的伟大宝库,如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歌德等,世界文学成为“名著”的同义词。

5,比较文学的学科特点

•1,材料事实关系 •2,美学价值关系 •3,学科交叉关系

材料事实关系(影响研究)

•材料事实关系是法国学派在影响研究的方法论上所倡导的。主张从文学影响的起点考证放送国的放送者,从文学接受的到达点考证接受国的接受者,然后从两者之间的事实材料考证经过路线,再从经过路线追踪传递者;总之两种国别文学之间与两种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与接受,这种二元关系必须由建立于文献学和考据学之上的材料事实来证明,并且这些事实关系的考证要精细到“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 美学价值关系(平行研究)

•美学价值关系是美国学派在平行研究的方法论上所倡导的。美国学派把在历史上没有材料事实关系的两种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看作是人类审美文化有机整体的价值结构中去,追寻两者之间的共同美学价值关系。 学科交叉关系

•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如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等。

比较文学的萌芽

•比较文学的诞生也非一日之功。在自觉的系统的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以前,文学领域内的非自觉的零散的比较研究一直存在,其历史几乎跟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自身一样长久。一方面,在文学和文化活动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现象,另一方面,“比较”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如:但丁在《论俗语》中,把欧洲文学划分为北、南、东三部分,并比较了各俗语(方言)文学之间的异同。

•如:英国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克莱丽莎》(1747-1748)直接影响了法国卢梭的《新爱洛伊斯》(1762)和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比较文学的诞生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队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纷纷出版:

•187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了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1886-1919);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专著《比较文学》;1897年法国戴克斯特(1865-1900)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尔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历程1 •1,比较文学发展的早期历史 •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伽列和基亚等人为主要代表。其中,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1931)长期以来一直是比较文学唯一的入门书。这些学者专心于从事影响研究,注重“事实联系”和实证方法,反对把比较文学变成没有影响关系的文学之间的比较(相似和相异之处),在他们看来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是建立全面的文学史的必要补充。

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历程2 •2,“比较文学的危机”及其转向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应运而生,

•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全会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以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为代表的学者对比较文学近些年的发展状况提出全面质疑并发起有力挑战, 提出“真正的文学研究关心的不是死板的事实,而是价值和品质”,呼吁学者们必须面对“文学性”问题,使文学研究成为“人类最高价值的保存者和创造者”。

比较文学学科历程发展3 •第三,“跨世纪的比较文学”及其走向

在50-60年代,比较文学暂时走出了危机,在此期间,比较学者们对本学科的界定相对自信了,而且不断强调超民族性和跨学科性。其中,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一文中在比较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它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8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向比较文化方向发展。

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历程2 •1886年,波斯奈特将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引进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并以此为书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 第二讲

比较文学学科史

一、史前史

•古罗马时代

1、贺拉斯:罗马作家要模仿古希腊人。

唯吉尔《埃涅阿斯纪》

普卢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塔西佗《演说家的对话》

•中世纪时期

但丁《论俗语》

•文艺复兴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

“古今之争” 贝洛

布瓦洛

•启蒙主义时期

理查德《克拉丽莎》对卢梭《新爱洛依斯》的影响,及对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 歌德《论史诗》

伏尔泰《中国孤儿》 莱辛《汉堡剧评》 赫尔德《民歌集》

•浪漫主义时期

施莱格尔兄弟

奥/威/施莱格尔《论戏剧艺术和文学》 弗/施来格尔《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论德国》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学科史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建立:

•1、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的专著《比较文学》问世;研究文学的发展演变 •2、1887年德国学者科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史研究》

•3、1897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研究德国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4、1900年巴黎召开国际性文学会议上把“各国文学的比较历史”正式纳入议题并讨论。比较文学的任务:研究不同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民俗之间的关系。 学科史

•5、1900年贝茨编订《比较文学书目》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从地域上看,它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对比较文学早期和中期起决定性影响的是一批法国学者的理论,也是比较文学史上“法国学派”的理论。 法国学派 •巴尔登斯伯格

•1901接替戴克斯特担任里昂大学比较文学讲座的教席; •1910年主持巴黎大学的比较文学讲座; •1921年与阿扎尔共同创办《比较文学杂志》,并主持出版了一套比较文学的丛书; •1930年创建了巴黎大学的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院。

巴尔登斯伯格

•研究法国文学受到外来影响的论述。 •《歌德在法国》 •《文学史研究》

•《1787-1815年间法国流亡贵族中的思想动向》 •《巴尔扎克所受的外来影响》

梵·第根

•梵·第根是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和理论家;法国学派的宗师。

•《比较文学论》

1、比较文学的界定

比较文学应该像一切历史科学一样,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对每一个事实作出充分的解释。

这为法国学派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奠定了基调。

•比较文学的目的:研究作家所受的外来影响与各国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精细和准确的考证。

•欧洲各国文学关系:希腊和拉丁文学之间的关系;中世纪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关系;近代各国文学的关系。

卡雷和基亚

•卡雷和基亚确立了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明确把比较文学规定为文学史的一支,强调研究国际文化与精神的联系,研究不同作家和作品间的各种“事实联系”,探索文学的渊源、媒介、影响等方面。 美国学派

•1899年哥伦比亚大学建立第一个比较文学系;

•1903年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伍德贝利创办了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学报》; •1942年,成立“比较文学委员会”、《比较文学通讯》 •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协会”成立。

韦勒克

•1949年与沃克合著《文学理论》,偏重研究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学术会议。

•1958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学术讨论会。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称为美国学派的宣言。 “比较文学的危机” •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仅仅局限于文学史的研究,把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者人为地分离是错误的。三者之间应该是紧密相关、互相依存的。

1、法国学者的比较文学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外贸” ,这样做不能完整研究艺术品,因为“艺术品决不仅仅是来源和影响的总和”,它们是一个整体。 •2,法国学者的因果关系研究没有多大价值。

3、法国学者过于强调热衷法国文学的优越,陷入了民族主义与文化扩张主义的泥潭。韦勒克

•“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

•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按照这一提法,比较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成立同一个概念。它的方法也不仅是一种:除了比较之外,还可以有描写、重点陈述、转述、解释、评价等。比较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历史上的事实联系中,……比较的价值既存在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中,也存在于毫无历史关系的语言现象或类型的平行对比中。 ……比较文学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学史中而把文学批评和当代文学排除在外。 雷马克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教堂山会议的意义

•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

•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引发了国际上历时十多年的辩论。出现了各派学者互相吸收、取长补短的局面。 艾田伯

•《比较不是理由》,提出“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的观点,主张把各民族文学看作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看作是相互依赖的整体,人们应该以世界文学的总体观点来看待各民族文学及其相互关系。 佛克马

•“学派之争是一个历史性错误,传统认为的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已经过时。比较文学研究应以问题的出现为前提,各国学者走到一起来,重要的不是从哪个国家来,而是看出现什么问题,国际比较文学的研究要以问题来确立课题。比较文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开诚的精神去解决。” 中国比较文学

•1981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出版不定期《通讯》,并编辑出版《比较文学研究丛书》。

•1984年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华东师大共同出版了第一本比较文学刊物《中国比较文学》 •1985年在深圳大学召开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比较文学的发展

•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面临着新挑战、新生机。

•1、理论大潮的冲击推动比较文学界的理论化倾向。

•佛克马: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决不限于文本,还应该包括文学信息传递与接受之间的“文学交流情境”和“文学符号系统”等,因此,它与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基本上是一致的。 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面临着 新挑战、新生机 •2、比较文学面临的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中国比较文学复兴显示着东方的崛起。

•1991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3次大会在日本东京举行。这象征着国际比较文学界对东方的关注,象征着东方国家比较文学的崛起。 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面临着 新挑战、新生机

•3、比较文学面临的第三股浪潮是“文化研究”的浪潮。

•比较文学界出现了对文化理论的极大兴趣,在文本研究中引进文化研究的视角,在文化层面上探寻根源,追求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

•14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

•15届“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

实证性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传统的研究方法之一,它探究文学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实证性的影响研究注重的是文学之间影响的“实证性”关系,主要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的研究。

一、流传学(誉舆学)

•定义:

•梵第根:流传学“是一位作家在外国的影响之研究,是和他的评价或他的„际遇‟之研究,有着那么密切的关系,竟至这两者往往是不可能分开的。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研究称为„誉舆学‟(Doxologie)”。

•流传学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流传学的研究范围

•1,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包括其评价、介绍等) •如:卡夫卡研究在中国

英国女性作家研究在中国 •

俄国文学在中国

中国的现代主义研究

•2,接受者受到放送者哪些具体作品的影响及对放送者的评价。

•3,接受者是否模仿放送者,模仿了哪些方面,如文体、风格、思想、情感、主题、背景等。 •4,接受者是直接还是间接接触作品;是直接阅读原文,还是通过译文或评论了解作品;译本在其影响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5,文学界、出版界、读者是怎样接受这些作品的,他们的反应和情感是怎样的。 •6,作品的传播情况如何,哪些阶层受影响最广。 •7,影响的程度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 •8,影响的时间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

•9,是什么帮助人们接受影响并使影响成熟;是什么造成接受者对影响的选择。 •10,是什么影响确立了放送者在接受者眼中的形象和地位。

流传学研究的四种类型

•1,个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果戈理戏剧对鲁迅的影响)

•2,个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奥尼尔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3,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如: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对狄更斯小说的影响) •4,群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如: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二、渊源学

•渊源学(crenology) 定义:

•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较文学视野中,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 渊源学的两大特征

•1,强调对跨国影响渊源的研究。 •如探讨鲁迅如何受到契坷夫的影响

•《西游记》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故事受到《罗摩衍那》神猴哈奴曼故事的影响。 •2,渊源学必须以实证性研究为基础,强调对实证性资料的收集、鉴别、分析和论证。 •如:《密尔顿〈失乐园〉中的加帆车》

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1,从影响方式来看,“印象”对作家自身来说是比较直接的一种体验,这会进而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

•如:异国风光、异国社会人情和艺术文化都能对作家创作产生影响。

•对印象渊源进行的研究可以按照时间的长短大致分为几类:旅行、旅居、游学、留学等。如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老舍《二马》

•2,从影响的方式来说,还包括对口传渊源的研究。即通过研究外国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对作家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和渊源关系。

•如:英国史实《贝奥武甫》根据公元5-6世纪北欧民间传说加工而成

三、媒介学

•媒介学(Mesology)定义:

•媒介学是与渊源学相对的一个与影响研究有关的术语,它是影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外国作品进入本国的方式、途径、手段及其背后的因果规律。 媒介学的理论和方法

•1,个体媒介

•2,团体媒介(指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团体,如沙龙、杂志社等) •3,文字资料媒介(报刊、杂志等)

二、媒介学中的译者和翻译

•研究一作家作品与另一作家作品、一国与另一国文学、一个文学传统与另一个文学传统的关系,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而它们是首先通过翻译的中介作用才能得以进行。

•译者也是媒介者。

第三讲

文化误读与文化过滤

不同文化相遇可能产生的情况

1、征服——文化异端 •(1)教化 •(2)毁灭 •

2、文化掠夺

3、交流——文化相对主义

“误读”

•“误读”是把文化看作“文本”,人们在“阅读”异文化时所产生的误解。 •异文化之间导致“误读”的主要原因: •

1、民族中心主义文化观的影响;

2、将以文化想象的的十分美好,予以理想化的误读,以幻想式抬高异文化为基本特点。

何谓正读

•“正读”:复原性的文学阅读

•“正读”重视吸收和接受,是一种尽量接近文学作品客观内容的阅读方式。也就是说,“正读”相信“正确阅读”的可能性,向往并追求“正确阅读”的境界。在它看来,文学作品作为有意识的审美创作活动的产品,具有相对稳定的意义内容,阅读便是识别和解释这些意义内容。 正读的局限性

•“正读”只能是局部的和不完全的,它所追求的复原从完整的意义上说是不可能达到的。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把“正读”看作文学阅读的一个理想悬设。作为一个理想悬设“正读”标明了文本自身意义要素的客观性和正确阅读的可能性。 何谓误读1 •误读:创造性的文学阅读

•误读是一种强调创造性的文学阅读方式,而且随着二十世纪相对主义思潮的兴起和解构主义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质疑,不少人对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和作者意图持怀疑态度,进而怀疑“正读”的可能性 。

•如:关于《哈姆雷特》的多种角度解读

《红楼梦》的多重视角解读

何谓误读2

•曲解:随意性的文学阅读

•曲解可以说是误读的极端化形式。

•无论是“正读”对文本客观内容的依从,还是误读对读者能动性的强调,都承认文本自身的内容对文学阅读的制约性,把文本所提供的意义要素作为意义解读的起点。曲解则不同,它是“借他人之酒盅,浇胸中之块垒”。文本在它那里只是一个手段,其目的是要表达自己的主张。也就是说,曲解在读者那里“多是心下先有一个意思了,即将他人说话来说自家底意思,其有不合者,则硬穿凿之使合”。

曲解的特征

•1,游离于文本所提供的客体化内容和规定语境之外,对文本意义作毫无根据的随意的解释。

•如: 对《诗经》中“关关雎雎”作后妃之德的解读。

•2,脱离文本的语言建制和审美特征,对文学作品作单纯的历史分析甚至庸俗社会学分析,根据自己的好恶任意肢解文本内容,喜好上纲上线。

•如: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读者、批评家机械搬用新的思想、方法和阐释框架,后者不能有效地与文本的客体化内容和审美特性相匹配,给人以牵强、拼合之感,

正读、误读、曲解的不同

•“正读”代表了一种重视继承和吸收的阅读观念,在依照文本客观内容及其创作语境的解读中,或针对具有较为确定的内涵的文本而言,这种阅读方法常常是有效的。

•“误读”变以前过份注重继承、吸收和接受的阅读观念为强调变革、更新和创造的阅读观念,具有较强的现代感。

•“曲解”则是背离文本客体属性或思想与方法应用失当所招致的不合理或悖谬解读,创造性的误读应当处于这两者之间

跨文化的误读

•鱼与青蛙的故事

•文化间的误读难以避免。 (文化模子) •如《金瓶梅》中的潘金莲

文化过滤

•文化过滤是研究跨异质文明下的文学文本事实上的把握与接受方式,它是促成文学文本发生变异的关键。

•文化过滤是指文学交流中接收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

文化过滤的三个含义1 •1)接受者的文化构成。

•接受者在特定的文化时空,受其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和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欣赏习惯,这种独特的文化构成必然会影响接受者对外来文学与文化的接受。

•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选择地接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文化过滤的三个含义2 •2)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与选择性

•接受者对交流信息存在着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叛逆和创新的可能性。即使是同一时代的接受者也因为个人不同的兴趣、心理、文化背景等主体因素,对文类、阅读方式、阅读内容进行主动选择。

•如:18世纪西方的中国风。

文化过滤的三个含义3 •3)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

•在文化交流中,影响不仅要通过接受主体发挥作用,并且具有反作用。 •比如:对中国历史(元蒙)的理解

文化过滤的三个作用机制

•1,现实语境、传统文化的过滤作用

•如:中国现代派作家对象征主义文学的偏爱,对未来主义的冷落。 •

浪漫主义思潮进入中国文学的热潮 •2,语言差异的过滤作用

•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文学交流首先是语言交流,所以文化过滤首先受制于语言。 •文学翻译过程中也会发生文化过滤

•3,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 •如:鲁迅对浪漫主义的接受(毁灭-破坏) •

郭沫若对浪漫主义的接受(叛逆) •

郁达夫对浪漫主义的接受(感伤 )

文学误读

•美国文艺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论诗时提出。

•在他看来,任何阅读都是一种“误读”的批评 ,一部文学史即本文间性的关系史,也是前辈的压抑和后辈以“误读”逃避压抑的相互作用史。 误读的有效性

•误读确能产生洞见。

误读的理论阐释

• 1)解释学原理 •2)接受学原理

第四讲

比较文学的形象学研究

一、何谓形象?

• “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热门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

•——《新华字典》

形象学研究?

•对形象的研究。

•具体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其他形象,诸如环境、场面、景物、事态、画面、氛围、意境等。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作家根据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集中、概括、创造出来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的人生图画。” 比较文学的形象学研究 •比较文学形象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它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

•如:《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丁和神灯》的中国形象、波斯形象。

异国形象

•异国形象是形象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这种形象并非异国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

•如:巴尔扎克作品中的西班牙和西班牙人。 •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犹太人形象 •

中国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

民族/国别文学与异国形象

•1)任何民族文学中异国形象都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对异族的了解和认识,也折射出本民族的欲望、需求和心理结构。

•2)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通常并不是现实的客观呈现,而是具有乌托邦或意识形态色彩。

•如: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萌芽

•*与19世纪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同步。 •* 渊源学中含有形象学的因子。 •法国学者路易-保尔·贝茨在1896年就撰写文章指出,比较文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民族和民族是怎样互相观察的;赞赏和指责,接受或抵制,模仿和歪曲,理解或不理解,口陈肝胆与虚与委蛇”。

•20世纪初,法国学者巴尔登斯贝格撰写了《法国文学中的英国和英国人》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历史1 •20世纪40年代,法国学者让-玛丽·卡雷,对传统形象学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

•1)卡雷第一次明确地对形象学进行定义 :在研究事实的联系时,研究重心应当是“各民族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相互诠释。” •2)基亚:“人们眼中的异国”

•形象学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的“一种新观点”,断言它使“比较文学产生了真正的更新,给它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如:卡雷:《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1800-1974》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历史发展2 •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后): •代表人物:巴柔、莫哈等人

•巴柔:形象是制作者按照自己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异国异族的一种解读。

•“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非现实的复制品(或相似物),它是按照注视者文化中的接受程序而重组、重写的,这些模式和程式均先存于形象。”

•如: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巴柔的观点 •巴柔:他者形象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

即:形象学中的形象,是在文学和文化互动关系中生成的形象,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阐释他者的形象,就不能不将其置于被扩展了的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去考察,“新的视阈要求研究者不仅考虑到文学文本,其生产及传播条件,且要考虑到人们写作、思想、生活所使用的一切文化材料。”

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注视者、他者以及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

1,注视者的观看与异国形象

•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受到注视者和他者相遇时的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决定着他者形象的生成方式和呈现形态。 如:美国文学/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2)先见。

•注视者存在于历史与传统之中,历史和传统是注视者不得不接受的东西。

如:18世纪以后西方文学的中国形象。

•3)身份

•个人离不开他人和社会。注视者在注视和建构他者形象时,也总是以一定的身份出现的。 •注视者的身份有些是天赋的,如血缘、种族、性别等,有些则是后天获得的,如职业、社团等。 •4)时间

•注视者作为自然生命是无法舍弃时间的。注视者对他者注视、观看得越久,他者形象表层的东西就会日益剥蚀,而注视者体现在历史文化中的个体反思精神就会越为强劲,他者更为整体化。

•如:老舍笔下的英国人形象 •5)他者

•“他者” 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如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

•6)异国肖像

•在国际交流中,异国绘画、瓷器、挂毯乃至园林等不仅表达民俗,还传达情谊,赋予馈赠、供奉、装饰等功能于一体,从而对注视者及其本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如:

•7)异国地理环境

•研究者关注异国地理环境对异国人的生理特征、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制约作用。 •如: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及日本人形象 •9)异国人

•10)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形象学的研究方法 1,文本外部研究

•1)社会集体想象物:指涉的是作家创作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对异国的看法,这一“研究代表了形象学的历史层面”。

•2)作家:作家的异国知识从何而来,不仅影响着他者形象表现的形态,而且影响形象的性质。 •3)异国形象与真实的异国的关系。 •2,文本内部研究

•即对文学形象产生、传播的文化语境加以研究。 •1)词汇/套话。

•如:“中国佬”、“洋鬼子”

•2)等级关系。表现为我(叙述者、本土文化)与他者(人物、被描述文化)的两组关系的对立。如:人的形态、肤色等。

•3)故事情节。

形象学研究的前景

•1)它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心理学、历史学、文化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结合,构成众多的新的形象学研究领域。 •2)可深入研究他者形象的形成。

•形象学所研究的异国形象是由如异域、异族、异群、异性形象以及比此单位更小的异质形象所构成, 它可逐次向下延伸,深入到较小或最小的他者形象之中,并运用其方法,对此类形象的构成进行研究。亦可向上伸延,进入更大的异类形象领域,对譬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原始部落群的类形象的形成过程进行探讨和研究,比较此类形象之间的差异,探寻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

第五讲

比较文学接受学和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接受学研究

•接受学研究是在跨国界、跨文明/文化的范围内进行的,不同文化/文明圈的接受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对于同一文学作品的意义的理解所产生的差异,是接受学的一大研究内容。

•接受学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异域文学作品的接受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折射出不同民族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

•接受学将不同作家对异域作家作品和思潮的接受,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接受学还研究异域文学进入本土后如何被本土作家改写、再创造而终至发生变异的。

文学他国化定义

•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同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他国化,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就是指这种现象的研究。

•文学的他国化是比译介学、接受学以及形象学更为深刻的变异层面,文学的传播、译介、接受还仅仅是他国化的初步或序曲。

•如:中国诗歌促进了美国诗歌的民族化和现代化

文学在他国的两种情形

1、从接受国来说,本国文学被他国文学所同化。

•如:五四时期的中国诗歌

2、从传播者角度来说,传播国的文学被传播到接受国之后,接受国文学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解读和改造,其中有利于接受国文学发展的因素最终被接受国文学改造后洗手,从而使得传播国文学在话语方式上发生改变,最终完成文学的他国化进程。 •如:

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

•文学的他国化是由长期而深入的文化传播所形成的。 •如:佛教的中国化

文学他国化的可能性

•接受国对文学的改造出于自身的需求。 •

1、文学自身的内需;

2、社会的内需。

文学他国化需注意的问题

1、文学的他国化是一个文化和文学从对抗、对话到融合的过程。

2、文学的他国化并非在任何文学或文学之间的对话都能够实现。

3、文学的他国化必须参与到接受国文学的更新与在

第六讲

主题学研究

主题学的定义

•主题学研究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主题学既属于实证性影响研究,也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相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它强调的是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母题、情境、意象、题材的不同处理。 主题学的产生

•主题学产生于德国的民俗学研究。民俗学研究最初研究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演变情况。 •如: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中“灰姑娘”故事的演变

主题学的产生

•民俗学研究后扩大研究范围,如友谊、时间、别离、自然、世外桃源、宿命观与神话传说等。 •这些民俗学研究具有了比较文学的性质,开了主题学的先河。

法国的主题学研究(影响研究)

•梵·第根将比较文学研究范畴分类时,把题材、主题、典型的研究类别称为“主题学”,特别强调主题学研究要对对象的渊源性,相互之间的流传、关联和影响进行实证性考察。这段时期的主题学研究主要属于影响研究范畴。

•如:桑丘·潘沙的故事及其涉及的民俗母题。 •

所罗门判断两妇女争夺孩子的母题

主题学的发展

•1929-1937,法国学者保尔·梅克尔编辑了一套主题学丛书。

•1962年,德国学者弗伦泽尔出版了主题学专著《文学史的丛剖面》,1966年出版了《题材与主题史》

•1968年,美国学者哈利·列文发表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

•1968年,韦斯坦因在专著《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中专门辟出一章“主题学”,对主题学历史、内容和形式作全面论述。

中西复仇主题类型(平行研究)

•1,血亲复仇 •如:《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 •2,痴情女子负心汉 •如:《美狄亚》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铡美案》 •3,第三类复仇

•《史记/刺客列传》与《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

中西复仇主题

•尊严维护与伦理实现——仇怨起因及复仇者意志。

•西方重视个体权利、荣誉与尊严,诸神不可轻慢。复仇主体多为自身。偏重肯定个人情欲,注重社会性中的个人性。

•中国则多写为他人,体现侠之自尊而为己血恨较少。较多关注于个体的血亲大怨,亲仇友恨与个体价值实现于社会联系起来,偏重群体性,正教化敦仁伦美风俗。 中西复仇主题的褒贬倾向比较

•中西方复仇文学主题的价值流向、形态不同。 •从历时性角度说:

•西方复仇文学的褒贬倾向是动态性的,明显地显示着文明演变的轨迹。

•中国古代对于复仇的文学表现,则是静态、稳定性的,一以贯之,几乎是众口同词地赞美复仇, 不能对复仇主题整体上的价值观念有什么较大影响。

•从共时性的角度说:

•西方复仇文学较为偏重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展示较为丰富复杂的内心精神世界,由此展开的不少关于复仇的思考,不能不冲击着对复仇的单方面评价; •中国古代复仇文学则较为偏重表现人物即复仇者实施复仇的行动过程及引起的社会反响,将其作为社会教化淳良的正面例证与宣传楷模。 主题学研究范畴

•1)母题研究 •2)情境研究 •3)意象研究

母题研究

•母题是文学研究中最具有特色的范畴 •母题:

•1)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单位。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

•“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 •如:家族母题

战争母题 •

小说母题:

母题与题材分类

•管达如称: “英雄、儿女、鬼神,为中国小说三大原素。凡作小说者,其思想大抵不能外乎此”。 •英雄一类,所以描写人之壮志;儿女一类,所以描写人之柔情,属于情的方面;鬼神一类,所以餍人好奇之性,属于智的方面。

•母题史演变规律

•陈寅恪:“然故事文学之演变,其意义往往由严正而趋于滑稽,由教训而变为讥讽,故观其与前此原文之相异,即知其为后来作者之改

•良,此《西游记》猪八戒高家庄招亲故事之起原也”。

小说母题的跨文化寻踪

•晚清传说关公与周仓比武,突出了关公智服周仓,而德国《格林童话集》也有裁缝智斗巨人故事;北欧与波斯传说也不乏此类,俄国白海半岛还流行某仆智胜巨人故事,中西方普遍关注的这一母题,展示了人们体力竞争中对于智慧的推重。 母题与主题 •母题是具体的 •主题是抽象的 •母题具有客观性 •主题具有主观性 •母题是基本叙事句 •主题是复杂句式

•如:影片〈红日〉与〈珍珠港〉(母题是战争,但主题不一样) •

〈农夫和蛇〉,母题是“农夫被蛇咬„,主题”不能怜惜恶人“”恶人本性难改“

情境研究

•情境指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 •如:“两个朋友或者父与子之间的冲突”

“男女结婚,男方不幸离家生死不明,女方另嫁,结果男人回来的冲突”

情境与母题

•母题是从情境中产生的,是情境的模式化概括

•如“仇敌的儿女相爱”的母题,就是对仇敌儿女相爱情境模式化的概括。

意象研究

•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某一国家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它们在历代文学中都有深层意义。

•主题学中的意象,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是一种动植物,可以是一种想象中的事物,而这些自然现象、动植物及想象的事物,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如:山的意象在中国、爱尔兰的不同 意义 •

四的意象在中国、日本的不同意义 •

龙的意象在中国、西方的不同意义 •

狗的意象在中国、西方的不同意义 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主题学题材研究分类: •1,典型场面的题材 •2,地理题材

•3,描写对象如植物、动物、非生物的题材 •4,世界文学中常见的各类人物形象的题材 •5,传说中的典型构成的一组组独特的题材

中国的主题学研究 •1,发端于民俗学

•如:钟敬文《中国印欧民间故事之相似》 •

赵景深〈中西童话之比较〉 •2,台港地区主题学的发展

•如:台湾陈鹏翔、李达三等〈主题学论文集〉〈中国历史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的关系〉 •3,80年代以来中国主题学的发展 •如:季羡林〈罗摩衍那在中国〉

刘守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

王立〈中国古代文学的十大主题、原型与流变〉、〈中国文学主题学〉

第7讲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 文类学的来源

文类学genology一词来自法语genre,与文学艺术的种类、体裁、风格、态度、趣味、口味相关。

西方的文类

西方文学界公认的文类三分法:叙事类(或史诗类)、抒情类(或诗歌类),戏剧类。最早为亚里士多德提出。 布瓦洛《诗的艺术》,将文学类型分为:田园诗、挽诗、颂诗、讽刺短诗、讽刺文学、悲剧、喜剧和史诗。

歌德《西东胡床集》:讽喻诗、民谣、大合唱、戏剧、挽歌、格言诗、书信、史诗、中篇小说、寓言、英雄传奇、牧歌、说教诗、颂、谐谑诗文、长篇小说、传奇、讽刺诗文。 中国的文类分类

最早《诗经》中“风、雅、颂”分类。 曹丕《典论·论文》中四科八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陆机《文赋》: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 挚虞《文章流别志论》:颂、赋、诗、

七、箴、铭、诔、哀辞、哀策、对问、碑铭。民族文学视野中的文类学研究对象

在民族文学的视野中,文类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文类的划分问题、划分的标准、文类的自身特点、文类与风格、文类的变化发展及其衍化原因等方面。 什么是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或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的局面,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阈中去考察各种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既包括民族文学视野中的文类学研究,同时还包括某一文类的跨国界流传演变现象和“缺类”现象。具体地说,比较文学的文类学一方面是指在平行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包括“缺类”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 和相异性,另一方面是指在影响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进行溯源式的清理考辨析。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范围

第一,对于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西方文学的三分法。中国现行的三分法和四分法。 第二,对于各种文类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

第三,对于文类与风格的研究。特定的文类往往具有特定的风格要求,所以,一旦掌握了某种文类的特点,也就有助于掌握与之相适应的风格特点,反之亦然。 第十讲

文学与宗教 教学内容

1、文学与宗教的渊源;

2、文学与宗教的互渗;

3、文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文学与宗教的共生关系

目标与分析

①文学与宗教在哪种环境中生成,如何走向了两个不同方向?

②文学与宗教在生成过程中表现了何种共性与异性? 何谓宗教

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唐君毅说:人之能肯定神之存在,乃表现人不私其精神为其个人或人类所有,并能超越感觉以观世界之精神之流露。

 宗教:“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虚幻歪曲的反映,信教的人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虚幻不存在的东西,寄希望于天国或来世,现实中受到的苦难从精神上得到解脱,不敢正视现实。” 何谓文学

文学作为一种对客观现实和主观情感反映或表现的产物,它是以其特定的思维方式去感知世界,以其特定的情感方式去表现世界“而这种特定的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又与文学创造主体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息息相关,这其中也包括宗教信仰、宗教体验和宗教影响。 宗教与文学的共生点:神话

神话是一个古老的词语,它的字面意思是指“古老的故事,通常包括宗教的与巫术的观点,可以解释自然或历史事件” 。

“神话被认为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文学提供某种激动的情节与大量的装饰性想象” 。 弗莱:神话学产生了诸神的谱系,一种以众神的起源与它们个性化的自然起源有相关联系的叙述,还提供了大量的讲述神与其它诸神以及与人之间的通常为谨慎道德等关系的故事章节。这些神话故事证明了地方宗族存在的各种不同的神;认可了赋予神话学神圣起源的法律,为神话学的国王与英雄提供了一个神圣的祖先,因此成为由神话学扩大到人类起源、人类形势、人类命运的相关叙述,一种在形式上仍然保持为一系列故事的叙述,但这些故事又显然具有哲学与道德寓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征。

神话的两个方面

1、一个方面是它的故事结构,把神话同文学相连;

2、另一个方面是它所包含容的知识的社会功能,也就是对于社会来说是重要的知识。(历史和政治的思想发展) 神话

故事神话具有两重意思。

1、某类故事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它们把社会应该知道的重要的事情告诉社会,不管这些事情是有关神的,还是有关历史、法律或是阶级结构的。“神圣”的故事。神圣的故事表达了一种具体的社会关怀。 

圣经是神圣的故事

2、民间故事。只是为了娱乐或者别的次要目的。“世俗”的故事。世俗故事所涉及的社会关怀很少,或者毫无社会关怀。 神话、文学、宗教

文学是神话的直接派生物。文学是神话发展的整体之中不可分割和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神话学是人类存在的事实陈述而不是资料。它属于人所创建而且居住的这个文化与文明的世界。

神话、文学与宗教

文学不变的特性在于它的结构成分的稳定性。这个特性对于各种语境中的神话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社会,即使是已经具备了写作条件的社会,如果不能把他们主要关注的神话不断反复地表现出来,就不可能把神话保留在记忆中。

表现神话的通常方法是把它们同宗教仪式相结合,在举行宗教仪式时中间保留若干间隙,用来进行某些象征性活动,包括表演神话。 《圣经》、文学与宗教

《出埃及记》-解救神话

《圣经》与中世纪日耳曼民族史诗。《尼伯龙根之歌》。《贝奥武甫》。《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记》。《亚瑟王和圆桌骑士》 语言

“一本圣书通常起码会是一个诗歌集,因而,它像诗歌一样与它所用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的发展阶段:

语言的第一阶段:描述性模式

诗性的语言 语言的第二阶段:辩证性模式 隐喻的语言 语言的第三阶段:修辞性模式 转喻的语言 语言的第四阶段:布道式模式 启示的语言

具体的词-隐喻的词-转喻的词-类比的词 《圣经》:语言上的文学性与非文学性

圣经中的词语,包括理念,扎根于语言的隐喻阶段。圣经中的语言的诗体应用显然没有把圣经限制在文学类,但也没有完全陷入转喻的语言中,圣经中没有真正的理性的论证。

圣经中充满着隐喻,尽管它实际上不是文学著作却尽可能做到了诗体化。但圣经与诗歌不同,它并不是隐喻的。它没有应用抽象和类比的超验语言,它对客观的和描述的语言的应用完全是很偶然的。

《圣经》与文学

如果有历史事实写进了圣经,那并不因为它是历史事实,而有其他原因。这些原因可能都与精神的深度或意义有关。而历史的真实与精神的深度是没有关联的,除非把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 如:《出埃及记》《力士参孙》

《列王纪/亚哈》 古老中国的众神谱系及宗教信仰 中国:盘古、女娲、伏羲等。

盘古神话是第一个神话故事时代,说的是宇宙起源;女娲神话是第二个,讲述着先民繁衍;伏羲神话则是第三个,标志着文明初创。这以后,炎帝黄帝、帝喾颛顼、唐尧舜禹,则进入故事复合而接轨现实的阶段。

古希腊的众神谱系及宗教信仰

古希腊:十二大神:众神之主宙斯,其妻赫拉,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与月神阿耳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工匠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农神得墨忒斯,灶神赫斯提亚。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現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奧林匹斯神统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奧林匹斯神统体系。

宗教与文学的相同点

1宗教与文学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具有内在的联系。宗教与文学就本质而言,它们都是人本精神的体现。

 宗教是人在现实威逼中实现人自身价值的一种途径,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赎罪心理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如:基督教、道教的产生

文学是人学,人的生活与情感及理想是文学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文学产生的前提。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宗教与文学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以通过想象的形式出现的。

宗教是人类以想象构拟出的至善的世界,这一世界是现实世界中所无法企及的,而想象则是沟通此岸与彼岸的桥梁;(如天堂、地狱、仙界、净土、末日审判等想象)

文学不是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的实录,而是基于想象的艺术创造。文学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想象是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方法,文学艺术通过想象将现实的人生,现实的世界诗化、审美化,从而使作品寄寓了作家的审美理想。

3神启与灵感作家的创作行为与造物主创世、创作过程与宗教修行有内在贯通之处。  如:柏拉图: 创作灵感来自神灵恩赐。

刘勰: “神思” (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弗洛伊德:文学和宗教在人格心理的深层无意识层面也是相通的。(文学艺术是性本能的升华,宗教起源于人类精神的压抑和冲突。) 4 宗教与文学的合流现象

维多利亚时期“宗教摇身一变而为诗,而诗也变成一种宗教” 现代派文学呈宗教回归趋势,美学趣味上重超验、抽象。 欣赏

天真的预示(英国诗人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5 宗教与文学的社会作用

1)寻求解脱的倾诉:忏悔和写作生活中遭遇到的挫折和烦恼。 如:宗教的忏悔功能 

创作的宣泄功能 韩愈“不平则鸣” 金圣叹“怨毒著书”

2)拯救与逍遥的双重变奏

基督教:拯救世人、博爱、宣扬关心他人即自救

作家:以作品唤醒、启蒙民众或美刺现实、改良现实、文学与宗教的差异性

1宗教与文学都以情感与体验为中介,但宗教以信仰为基础,而文学则是通过艺术形象本身的感染力,通过审美愉悦而实现的。

功能差异性

宗教将人引向虚无和幻想,迷失人的本性 文学审美给人以积极意义 进程二:文学与宗教的互渗 目标与分析:

①文学与宗教以何种方式互渗?②文学与宗教互渗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文学与宗教的互渗

1 ①宗教经书充满着文学特质; 如:《圣经》中的雅歌

②文学是另一种宗教力量(文学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 如:西方文学与基督教传统

2宗教通过文学将理想审美化,使宗教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 1,通过宗教经典本身的文学性得以传播 如《圣经》的文学语言

2,文学家们创造出艺术形象传播宗教的教义 如但丁《神曲》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3宗教丰富了文学的内容

宗教不但影响了作家的心理、审美趣味,而且宗教故事、宗教教义都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

中国诗歌受禅学的影响 进程三:文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

目标与分析:①探讨文学对宗教的影响作用;②探讨宗教对文学的影响作用。 ①文学对宗教的影响:

文学表现宗教意识形态(如宗教文学);文学深入刻画宗教形象(如众神的形象);文学表现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如天堂的意象) ②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A、宗教为文学提供题材和内容 B、宗教影响创作者的精神和创作 C、宗教引导文学的想象 探讨《力士参孙》《失乐园》中的文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关系

专题六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 文体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是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体学的来源

文体学genology一词来自法语genre,与文学艺术的种类、体裁、风格、态度、趣味、口味相关。

民族文学视野中的文体学研究对象

在民族文学的视野中,文类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文类的划分问题、划分的标准、文类的自身特点、文类与风格、文类的变化发展及其衍化原因等方面。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研究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或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的局面,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阈中去考察各种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研究既包括民族文学视野中的文体学研究,同时还包括某一文体的跨国界流传演变现象和“缺类”现象。具体地说,比较文学的文体学一方面是指在平行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包括“缺类”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体之间的相通性 和相异性,另一方面是指在影响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进行溯源式的清理考辨析。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研究范围

第一,对于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西方文学的三分法。中国现行的三分法和四分法。 第二,对于各种文体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

第三,对于文体与风格的研究。特定的文类往往具有特定的风格要求,所以,一旦掌握了某种文类的特点,也就有助于掌握与之相适应的风格特点,反之亦然。

1、文体分类比较

1、比较中西文体分类标准 西方的文体

西方文学界公认的文类三分法:叙事类(或史诗类)、抒情类(或诗歌类),戏剧类。最早为亚里士多德提出。 布瓦洛《诗的艺术》,将文学类型分为:田园诗、挽诗、颂诗、讽刺短诗、讽刺文学、悲剧、喜剧和史诗。

歌德《西东胡床集》:讽喻诗、民谣、大合唱、戏剧、挽歌、格言诗、书信、史诗、中篇小说、寓言、英雄传奇、牧歌、说教诗、颂、谐谑诗文、长篇小说、传奇、讽刺诗文。 中国的文体分类

最早《诗经》中“风、雅、颂”分类。 曹丕《典论·论文》中四科八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陆机《文赋》: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 挚虞《文章流别志论》:颂、赋、诗、

七、箴、铭、诔、哀辞、哀策、对问、碑铭。

2、文体缺类研究

缺类现象指的是一种文体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 如:中国古代有赋,为什么西方没有?

中国古代有没有大规模的叙事诗传统? 

中国有没有西方那样的史诗? 

中国有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悲剧?

3、文体的平行研究

1、诗歌文体比较

中西诗歌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中西诗歌在情趣上的追求 

2、戏剧文体比较

在文化中的受重视程度比较 体裁异同的比较 

3、小说体裁比较 文体的影响研究

1、佛教对中国志怪小说的影响、传奇小说的影响

2、西方十四行诗的演变

专题八

文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传统心理学研究(实验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精神分析学) 精神分析学的成果

•首先,是对无意识的发现和开掘。

•其次,是对人格二重性的完整理解和精辟分析。

•第三,是对社会文化因素的高度重视。 •第四,是对个人存在及其特殊心理问题的真诚关注。

•第五,是敢于正视人生的悲剧性和人性的阴暗面。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代表

•1,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最原始最基本的因素 ,是任何一种意识的最初的胚芽和种子,正如遗传基因包含了有机体日后发育的一切特征。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代表

•本我(ID),超我(SUPER EGO),自我(EGO) •“本我”即无意识的冲动。

•“超我”是制约无意识这种原始本能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责任的。 •“自我” 是依据“趋利避害”的现实原则 ,联合“超我”与“本我”的力量,权衡轻重,采取行动。“自我”既受到“本我”的无止境地满足欲望的冲击,又为“超我”所压制,既顾及社会、道德的谴责,又为现实世界的客观条件所阻挠,不能不考虑现实性和可能性,因此经常生活在痛苦的矛盾和挣扎之中。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代表

•情结(complex)概念

•所谓“情结”就是一种“无意识复合体”,是无意识丛集而多次表现出来的集结。

•俄狄浦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 ,对兄长的爱慕依恋被称为是“安提戈涅情结” ,自恋倾向为那咯索斯倾向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代表

•白日梦说

•《释梦》中弗洛伊德把梦分为“显在的梦”和“潜在的梦”两类.“显在的梦” 是无意识梦想的化装物, “潜在的梦”则深藏在无意识中.•“通过梦的分析,我们已经发现无意识常用一种象征物,尤其是以性的情结的面目出现,这种象征物有一部分因人而异,也有一部分则有固定的形态,似乎和神话、传奇背后的象征意味不同”

文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1文学故事成为心理学分析的题材。

•神话或戏剧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借鉴方法 •如弗洛伊德运用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阿加门农》、《安提戈涅》),安提戈涅 等)提出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安提戈涅情结论.2文学作品或神话传说成为论证心理学研究成果的证据。

•如: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卡门·门宁格尔在论及人的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时 引述的神话.•《圣经》中参孙的故事说明爱可以软化和削弱人的攻击性 力士参孙

3文学成为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和反证对象

•如弗洛伊德用对俄底普斯情结阐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作品.•弗洛伊德对莎士比亚作品《李尔王》 《威尼斯商人》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对莎士比亚作品《麦克白》的分析

莎士比亚作品

心理学(弗洛伊德)对文学的影响 1创作的动因——力比多。

•力比多是一种“性的能量”.•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文学创作的动因就是力比多,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因为要满足他们“本能的欲望”,而这些欲望中最强烈的就是性欲,即力比多。他们由于的欲望长期压制而得不到满足,通过 文艺创作来满足这样的欲望,因此他们的创作动因就产生于这种“性欲的冲动”。

2创作活动——无意识或自由联想。

•无意识是一个黑暗的王国。艺术家的任务不仅是要表现人的意识活动,而且还要深入到无意识中去,探索心灵的奥秘,以揭示人的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达到心理上的真实。

•弗洛伊德的这一贡献为文学艺术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表现领域,从而把文学创作中的心理分析手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人物的塑造——升华说。

•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实际上就开始把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加以升华了,而升华作用最终取得的效果就是“把内心的冲突塑造成外部的形象”,

4创作主题和批评方法——俄底浦斯情结。

5文艺创作与梦。

•弗洛伊德认为,创作性作家无异于一个白日梦者.•根据弗洛伊德的划分,作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现成的材料,例如古代史诗的作者,另一种则是“富于创造性”的作家,即在“光天化日下”做着白日梦、凭着主观想象和才气创造出艺术材料的作家。他本人比较喜欢后者,因为这些作家将自己的白日梦诉诸于艺术形式,然后转达给读者,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6精神分析学表现在文学方面,首先就是超现实主义的兴起 .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超现实是纯粹的、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认为理智、道德、宗教都束缚了人的精神和本能需要,只有梦幻和精神错乱,真正摆脱理性的控制和监督,才能进行真正的创作。他们的诗歌 多半表现“无理性认识”,实行“无意识书写”,即快速地录下脑子里涌现的杂乱无章的一切,躲开无意识的监视,追求梦的压缩。

7由于弗洛伊德学说刷新了对人的评价和认识,它对现代派小说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如意识流的手法 •伍尔夫《到灯塔去》《墙上的斑点》 •乔伊斯《尤利西斯》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8对鉴赏心理的探索

•心理学对文学艺术的兴趣,不仅集中在神话和文学作品方面,而且也涉及鉴赏心理过程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就悲剧何以给人以快感这一文艺心理学问题,进行过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他认为悲剧能够给人以快感是因为:(1)悲剧是一种模仿,模仿的作品总能给人以快感;(2)悲剧有完整的结构和优美的布局,能够给人以审美的享受;(3)悲剧能产生惊奇的效果,惊奇能给人以快感;(4)最重要的是 ,悲剧通过情节的突转和人物的苦难,能唤起人的怜悯与恐惧并使之得以净化,从而能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快感。 专题十二中西比较诗学

一、“诗学”在中西文化语境中的含义

“诗学”指文艺理论,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原指“诗”和“技艺”

古代中国“诗学”一指《诗经》研究,二泛指一般诗歌的创作技巧和其他理论问题研究。 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就是通过对各种文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去发现全人类对文学规律的共同认识。

刘若愚:中西文学理论“第一个也是终极的目的在于通过描述各式各样从源远流长、而基本上是独自发展的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中派生的文学理论,并进一步使它们与源于其他传统理论的比较成为可能,从而对一个最后可能的普遍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的形成有所贡献。” 比较诗学和诗学

二者都是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 差异性:

1、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比较诗学是以各文化(文明)的诗学为对象。

2、诗学一般是在一个文化内部进行的,而比较诗学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与文明中展开。

二、比较诗学崛起的中西方学术 背景

1,16世纪开端的世界化潮流,在19世纪催生出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诗学尚未产生) 2,20世纪美国学派对法国学派的非难,即比较文学从影响研究向平行研究发展,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或美学品格获得合法性,并将研究扩大到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之间,比较诗学之门开始开启。

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诗学热潮。西方学者普遍研究文学理论,并开始关注和重视中国诗学。

中国的比较诗学

开始于清末的王国维。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可算是中国比较诗学的开端。《人间词话》借鉴了西方的主客观相分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诗学。

朱光潜 《诗论》在会通中西学理和整合中西诗学理论的基础上,寻求中西美学和诗学的共同规律。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 叶维廉《比较诗学》

黄药眠、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

三、中西诗学的可比性

1,事物之“同”(普遍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因事物本身性质的差别而又不同。

2,由于事物之同异关系是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方式存在的,所以同与异并非只是事物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性质、功用、表现等一切方面因从属于同一生命肌体,所以取决于双方的性质、功用和表现。

3,事物之间的同异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中西比较诗学的必要性

1,进行跨文化的文学与诗学之比较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和意义。比较诗学具体表现为“求同”和“别异”两个方面。

2,“求同”表现为:1)比较诗学的终极目标是寻求跨文化、跨语言、跨时空的共通规律。2)寻求中西诗学之“同”的具体形态。

3,“别异”表现为:1)关于不同诗学之哲学依据的比较。2)关于不同诗学范畴的比较

五、比较诗学方法论: 建立对话诗学

中西比较诗学也是一种问与答的诠释学,其方法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话。以对话的逻辑来统摄、贯穿和规划中西诗学比较的实践,从而进一步建构对话的诗学,是当今比较诗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六、中西比较诗学实践1 1,中西诗学产生的环境

西方古代海边城邦,工商业+海上贸易经济, 中国农耕社会,农业+家庭手工业作坊经济, 2,不同环境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古代以叙事文学为主(探险、奇遇、史诗等故事),文论讲模仿、情节和典型。 中国古代以抒情文学为主(人与自然和谐,情景交融,感物抒怀),中国古代文论大讲抒情言志,大讲意境神韵 。 七,中西诗学比较实践1 西方社会的商业性特征和中国社会的农业性特征,都对其社会政治及文化心理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西方商业社会-民主制度--崇尚个人的自由平等和人性的发展--歌颂个人英雄--文学理论的创新。

中国农业社会--宗法制--强调天子的尊严,国家的统一,血亲家族的融洽,尊卑等级的神圣,品德修养的重要-歌颂忠臣义士,讴歌气节品格---文学理论保守。 八,中西比较诗学实践2 中西宗教、科学与伦理特征及其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1)走向宗教,诗学中有“迷狂说”、“美本身”、“理念论”等;2)走向科学,从生物有机体中发现了史诗与悲剧的结构原则 。

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学中形成节制情感的“中和说”,要求抒情不要过分,要有节制,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九、中西诗学比较实践3 中西思维、语言特征及其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外向型思辨---注重外在形象的模仿,偏重分析的逻辑思维 。

中国:内向型思辨---“吾日三省吾身”,文艺上表现为注重作品的气质、神韵,追求直观中的感悟。

十、中西诗学比较实践4 艺术的起源问题

西方:亚里士多德“模仿说” 

柏拉图“理念说” 中国:文道说、宗经说、六艺说 十,中西比较诗学实践4 中西灵感论

“灵感”出自古希腊,原指神的灵气,即神灵附在艺术家和诗人身上,使他们在创作时有一种超凡的艺术创造力 。

西方:柏拉图的“迷狂说”---多强调灵感闪现时那种暴风骤雨式的情感狂热

中国:钟嵘的“神助说”,严羽的“妙思”“悟入”说---注重灵感的生发,要诗人在虚静中自然悟入,即在静中诱发灵感的闪现

十一、中西比较诗学实践5 文学的观念属性模式

文学的观念属性模式指从理论抽象层面去探讨“文学是什么”的命题。 西方:“灵感说”—“模仿说”—“反映说”---“表现说”

中国:1)道家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中国式的最高“理念”和“绝对精神”。

2)儒家的“道”。“仁者爱人”,“中和”之道,“和而不同”,“克己复礼为仁”。“无邪”就是要求合乎理性、规范纯正。

3)佛教的“道”:讲究“顿悟”“造化” 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 及其可能性 两种观念:

1、完全采用西方诗学话语(概念术语、理论架构等)对传统诗学进行“缺席”诠释。

2、现代学者对古代诗学的研究不存在失语问题,而且能够完全实现对古代诗学文本之原意的获取。 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是“现代”与“传统”的对话。

诠释中国古代诗学

1、在西方诗学的参照之下,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价值仍然遵循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同异辩证规律。

2、在古今、中西诗学之间,一切具体的构成要素(概念、范畴、问题)均具有相通性和相异性,在各自的文化语境之中成为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生命整体。

第十一讲

译介学

译介学(Medio-translatology) •译介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研究,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的是从 比较文化的角度 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

•严格而言,译介学研究的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或者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译介学的兴起

•译介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但比较文学诞生于十九世纪末,而译介学则晚的多,大约开始与20世纪三十年代。而真正取得重要的地位,则已经是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比较文学中译介学研究的兴起

•比较文学论著中论述文学翻译问题

•梵/第根是最早关注比较文学翻译研究问题的学者之一。 •他在《比较文学论》(1931)的第七章“媒介”中,讨论了“译本和译者”问题,对如何研究译本和译者提出了富有启迪性的意见。他认为,译本研究有两个方面:

一、将译文与原作比较,看是否有增删,以“看出译本所给与的原文之思想和作风的面貌,是逼真到什么程度,、、、”;

二、将同一作品不同时代译本进行比较,以“逐代地研究趣味之变化 ,以及同一位作家对于各时代发生的影响之不同。”

•基亚《比较文学》(1951)中,也提出了译本和译者研究问题,并认为,译本无论好坏,都有文学研究敬爱之,因为“水平最差的译者也能反映一个集团或一个时代的审美观,最忠实的译者则可能为人们了解外国文化的情况作出贡献;而那些真正的创造者则在移植和改写他们认为需要的作品。”

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关系 •国际:

•1977年5月,国际译联在蒙特利尔召开会议期间,通过一项特别的决议,鼓励一些比较文学家把翻译的艺术和理论正式作为他们课程的一部分。

•在西方国际的许多大学里,都设有以“比较文学与翻译”命名的系或者专业,有的学校虽然单独命名为比较文学系,但在比较文学系里必定开设翻译课(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讲授翻译理论)。 •此外,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也历来把翻译视为它的主要研究之一,它的机构中不但设有翻译委员会,而且每次会议都把翻译作为主要的议题之一加以讨论。 •国内:

•张隆溪在《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一文中提到“钱先生在谈到翻译问题时,认为我们不仅应当重视翻译,努力提高译文质量,而且应当注意研究翻译史和翻译理论。…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对翻译重视还不够,高质量的译文并不是很多,翻译理论的探讨也还不够深入,这种种方面的问题,也学我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会有助于逐步解决。” 传统的翻译研究

•传统的翻译研究大致可分为这样三类: •第一类属于翻译技巧与翻译艺术范畴,旨在探讨外语的理解与表达,如对英语中某些特殊举行如何理解、如何翻译成中文的探讨,或是研究翻译的修辞艺术,诸如外译中时长句的处理,某些外语结构的汉译分析,等等。

•第二类属于翻译理论范畴,多结合现代语言学、交际学、符号学等各种理论,或结合民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翻译现象作理论性的阐发,或从理论上进行归纳和提高,总结出能翻译实践的理论,如等值论、等效翻译论,等等。

•第三类属于翻译史范畴,这一类研究出了对翻译活动和翻译事件的历时描述外,还有大量的对翻译家、文学社团、翻译流派的翻译主张、成就得失的探讨,对同一原作的不同译本的比较、钩沉、溯源,等等。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其实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它并不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和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它把翻译中涉及的语言现象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加以考察 。 如:比较文学学者对误译的研究,对庞德英译唐诗的研究,等等。庞德的英译唐诗充满误译,许多句子的英文语法都不通,对一般的外语教学和翻译自然不足为训,但庞德的英译唐诗却引发了二十世纪美国的一场新诗运动,具有明显的文学史上的意义。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是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理解翻译的。它认为文学作品创作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翻译——作家对现实、生活、自然的翻译,而一部文学作品一旦问世,它还得接受读者对它的形形色色的、无休无止的翻译——各种读者的不同理解、接受和阐释。因此,译者对另一民族或国家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就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它还是译者对反映在作品里的另一民族、国家的现实生活和自然的翻译(理解、接受和阐释),翻译研究因此具有了文学研究的性质。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

和传统翻译研究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研究视角的不同。 其次,是研究的重点不同。 再次,也是最根本的区别,是目的不同。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翻译实践表明,人们赋予文学翻译的目标与文学翻译实际达到的结果之间始终是存在差距的。 •另一方面,则是文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文学是唯一局限于语言框架之内的艺术。而语言之所以能产生艺术所要求的形象性、生动性,这是与语言本身的历史文学积淀、与该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使用者本人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定语言环境内的历史的文化的积淀和语言使用者的生活经验,使该语言的使用者在使用某一特定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与原作的创造性性质相比,翻译的创造性性质还是有所不同,它属于二度创造,再创造。 从译介学的渊源看其研究性质

•“译介学”原是“媒介学”(mediology)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

•文学传播的媒介中,翻译家、文学社团和译作是外国文学传播、交流的主要媒介。随着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翻译研究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国内出版教材专设媒介学章节。 译介学的性质

•译介学的学科归属是比较文学,其性质也是比较文学研究。

•具体来说,译介学是文学关系研究:它以文学译介为基本研究对象,由此展开文学传播、接受、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译介学关注的是译语文化对文学译介的操纵,以及由此建构起的文学、文化关系。

译介学的理论与方法

•“多元系统论”(由以色列文化理论价伊塔尔/埃文-佐哈尔提出) •多元系统论“将翻译研究直接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活动领域”,“将翻译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实践和过程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更激动人心的研究对象。”

•多元系统论促进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译介学的研究内容

一、外国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在译语国家的译介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除了细致梳理译介情况外,还需要对译介的原因、译介的接受和影响进行分析。

二、文学翻译选择研究。文学翻译选择决定了外国文学在译语国家的精神面貌。在20世纪中国的不同时期,由于时代语境不同,文学翻译选择规范也就不同。

三、译本研究。以译本为中心,通过译本增删、改写、有意误译等现象,分析意识形态、文学观念、赞助人对文学翻译的操纵。 译介学的研究内容

四、译本序跋研究。译本序跋是翻译文本之外文化操纵的主要形式。 •

五、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形态、身份、翻译策略研究。

六、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研究。

•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有两个层面,一是学科层面,外国文学翻译(包括研究)界与中国文学创作(包括评论)界的相互鼓励、相互促进;二是文本层面,翻译文学与创作文学在文学观念、思想主题、创作(翻译)题材、文学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启迪。

译介学的研究内容

七、翻译文学经典研究

•翻译经典研究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研究译语主流意识形态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某些作品推至经典位置,以达到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目的;第二个层面,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读者的“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

八、外国作家在译语文化中的形象研究。

九、文学期刊的外国文学译介研究。

第七讲

类型学

类型学:在世界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或虽有所接触而并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 和契合点。类型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类比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类型

•类型学中的“类型”:具有某种通约性特征的文学要素,多数无事实联系。

•如:追求自由爱情的类型,如《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中林黛玉、安娜 •

抛弃门第观念的爱情类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

类型学的产生

•俄国比较文学研究实践

•“比较文学可以理解为对民族国家中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类型研究。”

•日尔蒙斯基:“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把社会历史过程的同一阶段上发生的类似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不必考虑这些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直接的相互关系。” 类型学的基本理论:“借用”与“影响”

•“借用”指的是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中的类似现象,有的因为它们出于同一渊源,由于情节流传而被另一民族采用(接受与影响的产物)。

•“影响”指的是有些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存在着间接或者直接的、起源上的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某种相同或相似的特点。 形成类型的两种基本途径

1、一定的文学类型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进程相联系,按人类历史进步的规律,世界上所有民族大致都要经历相同或相似的发展阶段。不同民族在其发展的相同或相似阶段,便形成了一定的文学类型。这是文学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及主要方式。

2、文学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文学类型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所包含的社会动机。

类型学研究的理论背景

•类型学研究的理论背景就是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民族间文学的关系和国际文学的总体现象。 •但类型学研究与一般社会学对文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类型学从文学类型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入手,既突出文学的主体,又扩大文学研究的容量。 类型学

• 一个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义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故事。当然它也可能偶然地与另一个故事合在一起讲,但它能够单独出现这个事实,是它的独立性的证明。组成它的可能仅仅是一个母题,也可以是多个母题(一系列顺序和组合相对固定的母题)。——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 产生类型的原因

• 学界对故事类型的构成原理作过多种解释,有的认为是一元发生,文化遗传;有的认为是社会发展条件的相似所促成,还有的认为是人类深层心理结构相通的外在表现等,它既能跨越广大时空而存活,又是一件完整而独立的作品,这实在是有待学人破解的一个人类文化之谜。 故事类型是由若干异文构成的

• 异文是指主题和基本情节相同的同一个故事,在细节上有不同的说法,或不同讲述者的讲述。在一个故事的若干异文中一般选取思想艺术水平最高的一篇作为正文排印,其他各篇中如有水平与正文不相上下,也比较重要而且在某些方面较有特色者,可以作为异文排列在正文之后。 •

这里要严格掌握方法,必须是同一故事的不同讲法才能作为异文处理;作品关联的对象物(地方风物、地方特产等)相同而故事情节要素根本不同,不属于异文范围。

•“一个类型是以一个核心母题为中心构成的故事”。 •核心母题则是股市主角的一个行为。

类型学的产生和发展

•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因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

•找出相似点更有价值,因为相似点代表某种共通的、重复出现的东西,更能体现出文学演进的规律性和实质性。

类型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1,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 •2,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 •3,表现手法的类型学相似 •4,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

•“二母共争一儿”的题材 •“变形记” 的题材

•“夺妻败露型”题材(中国“水泡作证型”、德国“太阳揭露真相”) •“斗阎王”型故事

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

•文学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生平遭遇的相类似 •如:龙女、蛇郎,天鹅处女型

表现手法的类型学相似

•相似点:如背景的设置,

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如:“巴洛克”式的类型学(西班牙的贡拉戈风格,英国的夸饰风格、法国的典雅文学、德国的夸张风格等)

•英国与德国的浪漫主义比较

•法国古典主义与德国古典主义比较

形成类型的两种基本途径

•1,每一种文学类型都代表着文学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的出现总是有所开拓,对现实有新的领悟和艺术再现。

•2,文学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文学类型形成的重要形式之一。

类型学研究的一般理论背景

•类型学研究的总体情况向人们显示出,其理论的内在实质实际上是运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民族间文学的关系和国际文学的总体现象。 类型学研究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

•类型学研究方法与一般的社会学对文学研究的方法不同。

•1,一般的文学社会学研究往往从作者、作品、时代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入手,对文学现象进行传记性的、近乎于索引似的研究,而且这种研究往往是作为社会学研究的补充出现的。在这种类型的研究中,对文学独特的审美特性的研究,对文学的自身规律性的研究被忽视了。

•2,类型学研究有一个独特的且统一的角度,即从文学类型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入手。这种研究方法既突出了文学的主体,又扩大了文学研究的容量。 类型学研究的目标:通律

•类型学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寻找文学的共同规律。追求对文学理解的普遍有效性,而不是只针对某一个单独的作品。

文学的类型学研究 与文学史比较研究

•文学的类型学研究与文学史的比较研究不同。

•文学的类型学研究要求弄清的不是文学现象的个人独特性,不单纯是它们的相似特点,也不是联系本身,而要求揭示哪些能够使人们谈论某种能够使人们谈论某种文学的和审美的共同体,谈论某一现象属于一定类型和种类的原则和因素。

推荐第8篇: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概论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举例简要说明文学影响的一般过程。答案要点:

文学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它首先往往发端于一种心理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新的可能。除文学方面的启发外,对作者思想方面的启发也很重要。 如果说“启发“往往是在寻求中不自觉的偶然相遇,那么影响的第二步“促进”,就是有意识地寻求、理解和加强。“促进”之后,会有一个认同的过程。“消化变形”是文学影响中必不可少的。文学影响最后要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因此“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是文学影响的全过程。不过实际的文学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为其中的某些环节。(要求举例说明) 以上要点得6分,举例得4分。

2.举例简要说明中西戏剧结构上的不同。

答案要点:

中国戏剧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牵枝蔓,不存暗线。即多采用线状结构(要求举例说明)

西方戏剧多采用网状结构,即便是脉络很简单的事件也可以构成网状的矛盾冲突。(要求举例说明)

上述两点每点5分(要点2分,举例说明得3分)。 3.举例说明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技巧渗透现象。

答案要点:

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技巧渗透的现象在中外文艺活动中是较多见的。在西方艺术中,一种艺术技巧向另一种艺术渗透,如绘画进入诗歌,叙事进入音乐等更是常见。美国的艾肯就是成功的利用了音乐的象征和技巧的小说家和诗人。艾肯在他的诗中“让我们听见这种缥缈飞逝的心灵的音乐的全部协奏”。众所周知,T?S?艾略特更是在他的诗中,自觉地、积极地引进了音乐的技巧。海伦?加德纳认为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诗《四个四重奏》由四首诗组成,每一首诗都分成五个部分,可以看成是“都有自己结构的五个乐章”。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技巧渗透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10分)

四、论述题(共25分)

为什么说比较文学能在不同文化的关系中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试举例论述说明。 答案要点:

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中吸取营养,谋求新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3分) 具体的说,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在与“他者”(指他种文化的文学)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两种文化相遇,也就是进入了同一文化场,两者便都与原来不同而进入了新的性质,两者之间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有时是明显的对比,有时是潜在的参照关系。(要求举例说明。共6分,其中举例说明得3分)

其次,“互补”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成自己一样,也不是把自己变成和对方一样。(要求举例说明。共6分,其中举例说明得3分)

再次,“互补”还表现为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全新的诠释和理解。(要求举例说明。共5分,其中举例说明得3分)

最后,“互补”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了新的生长和发展。(要求举例说明。共5分,其中举例说明得3分)

以上几方面的“互补”显然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比较文学概论每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共九讲)

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研究 的 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 2.研究一国之内的 、和 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3.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

和 。

4.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 以达进一步的共识。

5.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之外,还研究 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这就是文学的 。

6.文化发展是通过 和 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7.文化转型是指在某一特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 ,同时又进行急邃的 。

8.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 以外,

也得到蓬勃发展。

9.如果没有不同文化间的、,我们的文化就会变成一片文化沙漠。10.比较文学在与他种文学的交往中,以、、、

为己任,是沟通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名词解释 1.文化转型时期 2.互证

3.横向开拓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逻辑学范式? 2.什么是现象学范式?

3.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指的是什么? 4.简述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 5.文化转型的原因

四、论述题

谈谈对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的认识。 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存在于不同文化中 不同文学之间 2.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文学史

3.文学运动 文学题材 文体和技巧

4.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合

5.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跨学科研究 6.认同 离异

7.危机和断裂 重组和更新 8.逻辑学范式 现象学范式

9.和而不同 多元并存

10.互为主观 互为语境 互相参照 互相照亮

二、名词解释

1、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2、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3、横向开拓:横向开拓是一种文化外求,外求的方向大致有三:一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逻辑学范式? 教材第13页

2、什么是现象学范式? 教材第13页

3、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指的是什么? 教材第5页

4、简述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教材第15页

5、文化转型的原因 教材第12页

四、论述题

谈谈对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的认识。

答题要点:

1、文化差异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人类文化的多样性。2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为多元文化在各地区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但同时也蕴涵着以强势文化覆盖弱势文化,削弱多元文化的可能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危机的关健之一就在于沟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民,能过对话使他们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以致互相欣赏。

3、文化多元发展会遇到种种阻碍和挫折,前景也并非乐观。

4、文学是可以沟通人的灵魂的,它是沟通不同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比较文学首先通过文学途径,以沟通不同文化的生命形式和不同的体验形式为已任。

5、在广阔的空间里让人们逐渐接近,了解不同文化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展开不同文化的对话,缓解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的对立,彰显本民族的文化,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是在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以“比较文学”直接命名的第一本书出身新西兰奥克兰大英国文学教授 之手。这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第一部专著。 2.戴克斯特最重要的贡献是 。

3.是第一个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人。他的 对比较文学的历史到方法成果作了系统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 的观点。 4.比较全面论述比较文学历史、方法、成果的著作是 。

5.20世纪40年代, 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把对作品的

等外在因素的研究称为

,而把对 本身,包括、、

、等形式结构的研究称为 ,而“内在研究”才是文学研究的重点。 6.“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于 。

7.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 的巨著 和、等文章的发表为标志的。 8.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奠定最初基础的主要人物是 。

9.对法国学派提出批评、认为他们对比较文学定义的解释比较狭隘。10.《管锥篇》最大特色是 。

二、简答题

1.简述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梵?第根的观点。2.关于比较文学定义有哪三种,其差异何在? 3.如何看待“学派”的问题?

4.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是什么?

三、分析题

1.美国学派的出现对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有何影响? 2.分析钱钟书的《管锥篇》的价值? 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19世纪末 波斯奈特

2.使比较文学成为大学的一门学科

3.《比较文学论》 法国学派

4.梵?蒂根著《比较文学论》

5.韦勒克 沃伦 作者生平、社会背景 作品 形象 隐喻 象征 文体

6.20年代末30年代初

7.钱钟书 《管锥篇》 《诗可以怨》 《通感》 8.朱光潜 钱钟书

9.韦勤克

10.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时间、地域、学科)打通全部文艺领域。

二、简答题

1.简述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梵?第根的观点。教材第30-31页 2.关于比较文学定义有哪三种,其差异何在? 教材第44-45页 3.如何看待“学派”的问题? 教材第47页

三、分析题

分析钱钟书的《管锥篇》的价值?

答题要点:

1、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和《诗可以怨》、《通感》等文章的发表为标志的。

2、《管锥篇》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坚信“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

3、《管锥篇》总结了许多文艺共同规律,但没有一条是从纯粹抽象、推理得出而脱离了艺术实践的。

4、《管锥篇》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打通了全部文艺领域,以寻求共同的“文心”和“诗心”,此外,关于各个时代各地域之间文学的实际联系,这本巨著也给予了一定的注意。

5、《管锥篇》很多篇幅进行了以西方文艺理论阐明中国文艺现象和以中国文艺理论阐发西方作品的双向阐发研究。

6、总结(教材第60-61页) 第三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2.“和”的主要精神是协调 。 3.素材指的是 ,往往是触发作者思考的 。素材不同,但它所体现的题旨却往往有 的方面。

4.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如 ,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 。 5.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 ,那么,主题则更与作家 联系在一起。

6.昭君和番的故事题材遍及多种体裁,主题几经变化。真正是这一传统题材所展示的主题发生根本改变的是五四时期 。

7.意象是 ,是赋有某种 的具体形象。

8.原型是一种更为 的研究,一般是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等等。

9.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 。 10.原型批评理论的重要人物有 。

二、简答题

1.谈谈对“和而不同”原则的理解。

2.从具体作品为例,谈谈主题研究中由种种“不同”出发,达成“和”的。3.具体谈文学中某一主题和题材的流变。 4.谈谈弗莱的原型批判说。 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和而不同

2.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3.原始材料 实际生活现象、人物、传闻、轶事 共同

4.5.6.7.鲁迅的《药》 歌德的《浮士德》 客观的素材 主观思想

郭沫若的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之一的《王昭君》 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

8.宏观 题材、题旨、主题、意象

9.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

10.弗莱、莱格和莱维?施特劳斯

二、名词解释

1、主题:是作家以特定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对生活事件加以倾向性的介入之后产生的一种高度判断。它深藏在作品内部,要经过思索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如鲁迅的《药》;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歌德的《浮士德》。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是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2、意象:意象就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它是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文学意味的物象。它存在多种层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

3、原型:原型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研究,一般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

二、简答题

1.谈谈对“和而不同”原则的理解。教材第70-71页 2.谈谈中外作品具有共同主题的现象。 教材第79页 3.具体谈文学中某一主题和题材的流变。 教材第80-88页 4.谈谈弗莱的原型批评说。 教材第93-94页 第四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由于文学欣赏过程有着很强的、和 ,因而对一部伟大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诠释就往往很不相同。

2.所谓“期待视野”就是作者在“ ”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 。 3.是比较文学研究最早出现的科目。 4.,这就是影响的全过程。

5.阅读小说而获得美感,不是通过“感知”,而是通过“ ” 。

6.在接受理论看来, 的相互联系,正是研究内在的文学性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7.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 ,它从更多方面发掘了作品的魅力。 8.目前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接受和影响模式是 。

二、名词解释 1.接受屏幕 2.影响研究 3.反射

三、简答题

1.谈谈对影响过程的理解 2.什么是接受理论?

3.接受和影响的关系如何? 4.例说明接受和影响的多种模式。 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主观性 创造性 广阔的想象余地

2.接受屏幕 纵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

3 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相影响

3.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

4.呈象

5.研究文学作品之间

7.“误读”也是一种“接受方式”

8.X作家和Y作家,或者X作家在Y国

二、名词解释

1.接受屏幕:当作品各作者相接触,首先遭遇的就是读者的“接受屏幕”。每一个读者都是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构成的坐标之中,正是这一坐标构成了他独特的,由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所构成的“接受屏幕”,这一屏幕决定了作品在他心目中哪些可以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而加以再创造,哪些被排除在外。

2.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研究类型,法国学者为这一研究类型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了重要贡献。他们研究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丰富了人类文学遗产,填补了研究空白。但是法国学者主要研究欧洲各国文学的联系,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重心放在资料的发掘、考证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特征的研究重视不够,给这种研究带来明显的不足和局限。

三、简答题

1.谈谈对影响过程的理解。教材第106-109页 2.什么是接受理论? 教材第109页 3.谈谈正影响和负影响。 教材第112-114页

4.举例说明接受和影响的多种模式 。教材第116-118页 第五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新批评派认为作品的意义只能摒除 的参与客观地从 来分析。 2.诠释学是 。

3.这就是“双向阐释”。

4.逻辑学认知方式, ;互动认知 ,客体并无与主体完全无关的自身的确定性。

5.为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前景。

6.心理学分析方法不仅重视对于 的分析,而且还注重对于掩盖在表面文本深处的 的发掘。

7.“推末以至本”是说:

,这就是“探本以求末”,所以,这是一个难解的悖论。 8.从双向诠释的认知方式看,历史可以解构为“ ”和“ ”两个层面:前者指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后者是当代所叙述和诠释的历史。

二、名词解释 1.诠释学 2.结构主义 3.互动认知

三、简答题

1.简述诠释的五种方式。2.谈谈对“过渡诠释”的理解

3.“双向阐释”在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4.翻译在比较学学科中的地位如何? 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作者和读者 作品本身 2是对意义进行探讨的学问

3从自我的观点来阐述他者,再从他者的观点来阐述自我

4.认同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的分离 认为主体和客体并非截然两分 5.跨文化文学研究

6.潜意识 潜文本

7.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从最末尾、最表面、最细微的地方入手,寻根问底,找到最根本的东西,而这个最末尾、最表面、最细微的东西,又必须放在一个整体的语境中,才能穷尽其意义

8“事件的历史” “叙述的历史”

二、名词解释

1.诠释学:诠释是理解并解释一件事,一句话或一个字,对其意义进探讨。对意义进行探讨是一门学问,在西方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叫“诠释学”或者“阐释学”。 2.结构主义:即把一个作品放在很多作品当中,撇开具体现象,找出其本质联系来寻找意义。结构主义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1935年,布拉格学派提出“结构主义”一词。50年代在法国兴起,60年代广泛流行于欧美许多国家,在60年代,结构主义远远超过了文学理论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3.互动认知:认为主体和客体并非截然然两分,客体并无与主体认识完全无关的、自身的确定性。主体和客体都是在相互的认知的过程中,发生变化,重新建构自身,共同进入新的认知阶段。这种认知方式研究的空间是一个不断因主体的理智、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化的而变化的、开放的、动态的空间。

三、简答题

1.简述诠释的五种方式。教材第120-121页 2.谈谈对“过渡诠释”的理解 教材第122-123页

3.“双向阐释”在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教材第126-127页 4.翻译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地位如何? 答题要点:

(1) 翻译的最基本的定义是将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

(2) 翻译绝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问题,要充分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必须考虑语言需符合接受国的文化习惯。

(3) 从更高的意义看,翻译可视为原作生命的延续。翻译使原作产生了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交流的可能,使作品置于新的现实之中,同时译者的创造性也使原作得到新的滋润。不仅如此,随着不同时代新的译作的出现,原作的生命不断得到延伸,从而青春常在。 第六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西方最早的诗篇是 ,而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以 为主。 2.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影响西方文学发展的三大外在因素,是、和 。尤其是 和 ,它使西方诗歌的题材及主题中有一个高踞其上或蕴藏其内的,或明或暗的主宰宇宙的 。中国文化则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 3.中国古典小说可分成 ,文言小说早熟于白话小说。

4.欧洲小说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最早的叙事文体“史诗”。中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 ,13世纪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故事小说。

5.正是中西小说的共同特征。

6.从整体结构看,中国古典小说结构布局的目的,是

。而西方小说结构布局则

7.无论从文学体式还是表演形式看,中国古典戏剧与欧洲戏剧的差异都很大,特别是从戏剧理论来看:、、、等。都因舞台物质条件及本民族的文化情感特征的不同而制约着作为文学的戏剧文体。

8.中国戏剧结构崇尚单纯,是 结构,西方戏剧则是 结构。 9.文类学的研究对象是 来分类的。

10.《文心雕龙》在文类学上的重大贡献,不仅是建立了 的系统,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系统之外,创造性地提出了“ ”的新的研究层面。

二、简答题

1.简述中西诗歌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2.简述叙事文体的四类划分。

3.传奇对小说的贡献是什么?

4.从文体渊源发展看中西戏剧的发展。

三、论述题

1.谈谈中西小说在结构布局上的差异。2结合作品谈中西戏剧在结构上的差异。 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叙事诗 抒情诗

2.希腊神话 基督教教义近代科学 神话 宗教 神 儒道两教 3文言和白话两大分支

4.传奇

5.立足于现实生活的虚构

6.把生活中复杂、错综地发生着的事件整理为头绪分明的线索,以期待明确而饱满的表现主题 偏重于将生活中普通的事加以组合,突出情节的吸引力 7角色行当、戏剧性格、舞台设置、表现手段

8.线状 网状

9按组织和结构所形成的特殊的文学形态

10.三十四种文类 体性

二、简答题

1.简述中西诗歌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教材第135-137页 2.简述叙事文体的四类划分。 教材第144页 3.传奇对小说的贡献是什么? 教材第147-149页

4.从文体渊源发展看中西戏剧的发展。教材第154-157页

三、论述题

1. 谈谈中西小说在结构布局上的差异。答题要点:(1)从结构布局上看,中西在小说情节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小说多是线性结构,强调故事性;而西方小说则多是团块结构,注重场面描写。

(2)从叙述角度上看,中西方的古典小说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人随事转”的过程;中西方小说进入到近、现代成熟期以后,重情节轻人物的倾向开始改变。 2结合作品谈中西戏剧在结构上的差异。

答题要点:

(1)西方戏剧理论家们(如黑格尔)认为戏剧的本质是“冲突”,而且是在时空高度集中下骤起急收,迅速发动各矛盾方面的矛盾,使悲喜分明,并让它们集中到一块抱成一团正面交锋,迅速奔向高潮,高潮一过又迅速落幕或在欲罢未了处一刀截断。著名的“三一律”原则就是冲突在时、空、故事三方面的集中体现。

(2)中国戏曲理论在情节结构上则不讲“冲突”,只讲“关目”(重要情境、重场戏)和“密针线”、“草灰蛇线”、“一线穿珠”。中国戏曲叙事结构的松散绵长,使之中间得以夹杂大段大段优美动听的抒情唱段,把角色的感情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中国古典戏曲在追求“新奇”的同时,又尤其追求“情真”。

(3)概括起来讲,中国戏曲的结构多是开放式的链线状的叙事体结构,使之成为渐变的艺术之一;西方戏剧的结构虽也有少数是叙事体的,但大多数是封闭式的团块状的冲突型结构,体现了突变艺术的风格。 第七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由于术语、概念、欣赏习惯、心理结构、哲学体系的不同,不同文化体系中的

的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中最困难的课题。

2、中国历代文论中反复阐发的、、、也都与文学的这一存在方式密切相关。

3、黑格尔强调:艺术家作为主体,“必须使自己与 完全融合在一起,根据他的心情和想象的内在生命去造成艺术的体现,”

4、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一样,都是把文艺的根本性,或文学的“存在方式 ”归结为

5、中国文论最重视的不是“清晰透明”的 而是 含蓄无限的 。

6、西方文论也有许多篇章和中国文论一样强调文艺的、、。

7、中西文论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点,但也有很多的不同方面。共同的基本点说明了 ,不同的方面则体现着 。

8、文学是作者的自我表现或自我抒发,其对应物在中国文论中就是“ ”。

二、名词解释

1、虚静

2、情境

3、名、类、旨、辞、言

三、简答题

1、人类共同的体验形式和生命形式是什么?

2、中西文论之所以强调艺术的特点,其目的在于什么?

3、中国“意境说”的着眼点是什么?

4、艾布拉姆斯构成了哪几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模式? 论述题

1、试论中西文论的异同。

2、西方文论是怎样强调文艺的教育意义、认识意义和社会意义的 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文学理论

2.“形”与“神”、“情”与“景”、“一”与“万”、“隐”与“秀” 3.对象

4.以有限的客观具体形象表达无限的主观的抽象情思。 5.外在真实 内在的感悟

6.教育意义 认识意义 社会意义

7.共同性质和规律 两种不同文化体系的不同的哲学观念 8.“诗可以怨”

二、名词解释

1、虚静:“虚静”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老庄道家思想,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庄子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后来的陆机、朱熹则就明确地从创作论层面上阐说了虚静观。陆机在讲艺术构思时强调“收视反听,耽思旁讯”,虚静观对文学创作方式强调的是由内而外,虚静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自内而外地不受干扰地纵情想象万象万物,做到“神与物游”,“意静神旺”正如苏轼所说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2、情境:西方文论强调的则是由外而内地寻求能以表现“内在心灵需要的特殊个体”,黑格尔把这种“特殊个体”称为“情境”。他认为:“情境一方面是总的世界情况经过特殊化的具有定性,另一方面它既具有这种定性,使艺术所要表现的那种内容得到有定性的外现”,并强调说:“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

3、名、类、旨、辞、言:“名”指“托象以明义”中的象,即外在的物象;“类”指事类,即物象所包含的事实;“旨”即抽象遥含义;“辞”指辞章文饰;“言”是能准确表现的语言。

三、简答题

1、人类共同的体验形式和生命形式是什么? 教材第175页

2、中西文论之所以强调艺术的特点,其目的在于什么?教材第181页

3、中国“意境说”的着眼点是什么? 教材第188页

4、艾布拉姆斯构成了哪几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模式? 教材第189-196页 论述题

1、试论中西文论的异同。

答题要点:不同

1、本质论——言志与模仿 抒发主观情感和对现实的模仿

2、创作论——虚静与情 自内而外的“虚静”和由外而内的“情境”

3、创作论——神似与真实 强调“传神”,追求“形似”和

模仿现实,表现其本质真实

4、作者论——人品与诗 “文如其人” 强调人品和

“文人无行” 强调人品

5、文学欣赏论——逆志与求知

审美更多地是一种体验活动须“自见其趣”,

和审美是一种认识活动追求“妙谛真知” 相同

1、“诗可以怨”与痛苦的解脱 2言不及意与语言的局限 3诗无达诂与阐释学

4 意境与典型

2、西方文论是怎样强调文艺的教育意义、认识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教材第196页) 第八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浪漫主义传入中国要从 算起,他的长篇论文《 》系统地追寻了“摩罗”诗人在欧洲各国的踪迹,并贯之以一条鲜明的线索:“ ”。

2、综合了他所接触到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提出应该建设一种真正的“人的文学”。

3、现代派是 和 的合流,以 为主要倾向,代表诗人 的《雨巷》被认为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4、浪漫主义戏剧思潮,、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5、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是以、、为代表的 小说流派。

6、现代主义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标志,一是 ,二是 。

7、首先涌入现代中国文坛的散文流派是 散文流派。它是随着《 》的问世而出现的。

8、自我小说流派的发难之作是 的小说集《 》。

二、名词解释 鲁迅风

三、简答题

1、欧洲现代文学主潮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基本特征?

2、鲁迅的创作方法体系由哪些因素构成?

3、五四时期,人们对浪漫主义的吸收集中于哪些方面?

4、五四时期,人们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是什么?

5、新文学受现代主义影响具有什么特点? 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鲁迅;《摩罗诗力说》;“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

2、周作人

3、新月派;象征派; 象征主义;戴望舒

4、郭沫若;田汉

5、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新感觉主义

6、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所引起的普遍共鸣;创作实践。

7、“随感录”体;《新青年》

8、郁达夫;《沉沦》

二、名词解释

鲁迅风:是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文坛上兴起的一股杂文创作热潮。鲁迅杂文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大批文学青年,使得他们纷纷拿起笔来从事杂文创作,他们师法鲁迅的杂文风范,针砭时弊,将鲁迅杂文的艺术风范和思想特点给予了发扬光大,带来了中国现代杂文的空前繁荣。

三、简答题

1、欧洲现代文学主潮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是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主要文学思潮。它们的基本特征是:

1、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者力图捍卫的是一些正在遭到资本主义摧毁的基本人类价值:自我,个性,精神艺术,爱美,自然。他们要肯定心灵和自我,否定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现实,追求和表现遥远的理想。他们采取有机主义的、整体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认为普遍异化和分裂成碎片的资本主义现实终将被克服,和谐的新世界将会被达到。他们重视想象和幻想,使用隐喻的、神话的语言来主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渴慕。可以说,浪漫主义是对于资本主义现实的第一次主观的批判和反抗。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不同,现实主义者为自己提出了另一种任务:分析、理解和表现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揭示金钱这个最大的神秘之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活动机制。在他们这里,分析和理解成为首要任务。他们大多接受机械论的整体观,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不同部分的组合,要表现它们,就必须进行准确的观察,并通过叙述方式将各种因素组织在一起。在这里,写实的、客观的、自我隐退的语言取代了浪漫主义的主观的自我的语言。可以说,现实主义是“科学地”分析和理解资本主义现实的初次尝试。

3、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者放弃了现实主义者的努力,他们具有这样一种基本信念:世界和生活是破碎的,不可理解的,必须弃绝现实,转向内心,在内心中寻求获救的可能。他们像浪漫主义一样关注自我,但却把浪漫主义的自我扩张变成为现代主义的自我龟缩。他们期待个人的获救,却不像浪漫主义那样充满历史乐观主义精神。个人的痛苦、焦虑和渴望成为他们的主题,表达这种心理经验的语言则极为个人化,令人费解。因为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传达独特的个人体验,使之不致被已遭污染,已遭异化和物化的大众语言所吞没。现代主义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在资本主义较晚近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继续。

2、鲁迅的创作方法体系由哪些因素构成? 鲁迅的创作方法体系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体,融合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因素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现实主义排斥浪漫主义的脱离现实的空想,为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提供了写实基础,同时排斥了象征主义的神秘和隐晦;浪漫主义为现实主义提供了强烈的主观感情,使写实的纯客观性受到削弱,大胆的自我表现和严峻的现实描写统一在一起;象征主义使现实主义没有堕入平板与单一的困境,提高了写实的哲理深度与多义性,把一般的写实上升到象征的境界。

3、五四时期,人们对浪漫主义的吸收集中于哪些方面?

五四时代反传统的个性解放和精神解放的普遍要求,使得浪漫主义的反抗和革命精神成为一致的注意焦点:浪漫主义反抗古典主义的压抑,反抗对个性的束缚,追求自由与解放。

4、五四时期,人们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是什么?

五四时期,新文学倡导者们在批评了自然主义“尊重客观”,“从事批评而不出主观的见解”的弊病的同时,提出现实主义创作要有“主观的见解”,即作者必须提出自己的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现实主义及其变种自然主义期待的是一种纯粹的、非价值判断的客观主义,但这显然不合中国新文学作者的口味,因为他们的终极关注是充满了“痛苦”和“问题” 的人生,是“为人生”和“改造人生”。这就决定了五四时代的写实主义必然是一种人道主义色彩很浓的现实主义。文学研究会的“描写社会黑暗” 的倾向和“血和泪的文学” 的提倡,正是这一时代对现实主义的特定理解在思想和创作方面的具体表现。

5、新文学受现代主义影响具有什么特点?

中国新文学创始时期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丧失目标、意义和价值标准的苦闷,和返回个人内心甚至潜意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都拥有历史乐观主义信念,相反,现代主义的出发点却是绝望。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在五四时期,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和现实主义思潮都未能充分地实现自己的全部内在可能性:现代主义从一开始就与上述两大思潮共同发生综合的影响。中国新文学创始者们的矛盾处境是历史地注定的:当他们需要乐观主义和坚定的信念时,他们耳边时时响起现代主义的绝望的音乐;但当他们陷于绝望时,他们又忘怀不了浪漫的激情。

第九讲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跨学科研究是 的研究。

2.自然科学研究的是 ,人文科学研究的是 , 统称为 。

3.信息论也更新了

4.在文学与世界的关联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的关系。 5.自觉贯穿思想观点的写法发展到极端就是所谓“ ” 。 6.弗洛依德学说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

上。

7精神分析学表现在文学思潮方面,首先 的兴起.8.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各种艺术之间的互相 , 其次是互相 。

9.关于各门艺术之间的差别,西方最著名的艺术理论著作是德国莱辛的

10.西方美学讨论各门艺术的不同正是从 这一根本点出发的。

二、名词解释 1.系统论 2.熵

3.情意结

4.全球化

三、简答题

1.试述文学研究与系统论的关系。2.谈谈“熵”的观点在美国小说中的影响。 3.文学和专门研究思想观念的哲学有何共同点?

四、论述题

你对弗洛依德对人的意识的划分有什么见解。 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关于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比较的研究

2.自然(包括自然人体) 人类社会群体和个人主观意志感情 人文现象

3.文学观念

4.文学与思想观念的关系 5 .主题先行

6.在对“人”的重新认识上 7.超现实主义

8.参与和配合 孕育和启发

9.《拉奥孔——论绘画和诗的界限》 10.模仿

二、名词解释

1、系统论:系统论要求把事物作为其全系统的要素来研究。任何事物必属于某一系统,脱离这一系统必然落入另一系统。而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它的各个组成功能的总和,整体大于各部分的总和,它具有各个组成部分单独存在时并不具备的功能。文学研究作为一门科学也可以引进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特别是系统论的普遍联系和有机整体的观念、结构的观念和动态的观念。把文学作为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来研究,不但开阔了研究者的视野,而且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新结论。

2、熵: 熵是热力学中的概念,在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或者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层次较高的、较有秩序的位能作功,能量耗散,而产生层次较低的、较无秩序的位能。也就是从有鲜明特点的状态过渡到一种特点不突出的混沌状态。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能量越来越少的过程,也是测量混乱程度的“熵”越来越大的过程。熵的增大,打破了一切秩序,淹没了一切事物的区别和特点,使一切趋向于混乱、单一和统一。

3、情意结:情意结亦称情结,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复合体“,是潜意识丛集,并多次表现出来的集结。按照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的说法,这就是人类世世世代代普遍性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的一种沉淀。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自主情结“,是一种长期积累的创作欲,要求疏导和发泄潜意识中受压抑的、无法实现的“本我”。

4、全球化: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它包括经济体制一体化、科学技术的规范化和信息的网络化。“全球化”对往昔的“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就是说许多中家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既要积极与域外文化交流,又要保持自己文学的传统。

三、简答题

1、试述文学研究与系统论的关系。教材第228页

2、谈谈“熵”的观点在美国小说中的影响。教材第235页

3、文学和专门研究思想观念的哲学有何共同点?教材第241-242页

四、论述题

你对弗洛依德对人的意识的划分有什么见解。(结合教材244-250理解)

一、填空填

1.传统文学研究是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的。

2.比较文学是一门 ,多方位的 学科。

3.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被称为 研究。

4.比较文学具有、、的特点。

5.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指比较文学除研究 之外,还研究 的联系。

6.“世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也在 中提出了这个概念。

7.“需要了解是比较诗学之母”,这句话是 国学者 提出的。

8.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 和 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9.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促进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有三:首先是 ;其次是 ;再次是 。

10.“文化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 时期,它以 为特征。

11.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逻辑学范式之外, 学范式也得到了发展。

12.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关键之一就是 。

13.日本“月亮诗人”是指 ,他写月亮只是动情地表达与月亮的亲密,而我国诗人

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苍天夜夜心”,则是表现追求永恒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哲理。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批评

2.世界文学

3.文化转型

4.总体文学

5.“互识”、“互证”

6.文化认同

7. 文化离异

8.全球化、一体化

9.文化霸权、文化割据

10.题旨(母题)

11.原型和原型批评

12.接受屏幕与期待视野

13.诠释循环

三、简答题

1.有人认为“国别文学研究”是指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歌德所说的“世界文学”的内涵是什么?

3.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划分是指什么?举例说明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什么是比较文学的“互补”,它的内涵包含了几部分的内容?

5.假如对李白和杜甫的创作进行比较研究,这类研究属于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吗?为什么?

6.简述贝兹在法国比较文学领域中的重大功绩?

7.简述巴登斯贝格在比较文学领域的贡献?

8.简要介绍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的主要内容与局限?

9.简述美国学者伍德贝里和钱德勒的主要观点? 10.简述美国学派提倡平行研究的原因?

11.简述美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功绩?

12.简述到50年代末期,比较成熟的比较文学定义?

13.简述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一书的观点?

14.《管锥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5.理解“和而不同”的主要内涵,以及其作为比较文学重要原则的要求。

16.作品阅读中有哪些不同方式?

17.为什么说比较文学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

四、论述题

1.谈谈学习比较文学的必要性和意义,请举例说明。

2.谈谈比较文学的作用与价值。

3.为什么说将比较文学历史的前半段概括为“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是不科学的?

4.钱钟书《管锥篇》在比较文学领域的贡献。

5.举例分析原型批评的价值。

6.举例说明“影响”的全过程。

7.举例分析接受理论的价值。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发展论

第一节 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

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

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 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

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

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

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第三节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

1、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与外来文化相接触和具备通识的眼光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先天优势。包括《史记"大宛列传》、晋代佛经翻译、历代文论,诗与画的比较研究、诗与禅的比较研究等。内容十分

丰富,但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2、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与西方学术大量传入以及深受西方学术影响的专门人才大量出现有密切的关系。梁启超“政治小说”、林纾翻译小说;王国维利用叔本华系统分析《红楼梦》;鲁迅中西诗歌比较研究;胡适、冰心、许地山中西戏剧研究;茅盾中外神话比较研究;严复、苏曼殊译介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的正式兴起: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最突出的标志是比较文学讲座与课程的开设。1924年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的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这

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第二个标志是一批研究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与论文也相继出现。1931年,傅东华翻译了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这是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译著,1935年,吴康的《比较文学绪论》一文发表,这是中国学者第一篇关于比较文学理论的论文。

朱光潜《诗论》、钱钟书《谈艺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3、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 (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

(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

(3)出现了大量研究比较文学的成果,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

日趋强烈。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21世纪文学研究中的发展走向

1、21世纪文学研究的发展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并具有开阔视野的研究,比较文学正是以其开放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恰逢其时地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所以,比较文学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与历

史的必然。

2、比较文学的快速发展与当前全球文化的发展态势有关。一方面要努力从他种文化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又要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认识和克服自己的弱点,尽量将自己的特长贡献于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因此,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热点(乐黛云《跨文化之桥》)。

3、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碰撞、文化交流过程、都在作自觉或不自觉的比较、鉴别,而比较文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以其自身独特的方法与思路,让人们既认识了自己——本国本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又认识了“他者”——他国他民族的文学与文化,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共同走向与共同规律,这是国别

文学或民族文学研究无法企及的。

第五节 第五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1、文化研究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步兴起,尔后扩展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知识传统。文化研究提倡跨学科、超学科、反科学的态度,没有一种明确的、属于它自己的方法论。文化研究把文化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本分析相结合,并加以批判地使用。 一般而言,文化研究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研究,而指的是当代非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研究:基于生产、文本、活生生的文化的研究,具体如种族研究、性别研究、区域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它

关注边缘性的研究领域。

文化研究主要描述“文本”和“话语”(即文化实践)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构成之内产生、插入和运作的方式,以复制、抗争乃至改造现存的权力结构。

2、对文化研究的辨析与批评:文化研究不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批评,而是重在完成其政治使命,即揭开大众文化形式和实践中意识形态的机制。开放的文化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学科的规定性和自身的一致性,这种流动性和未完成性正是它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地方,可是,目前文化研究的发展越来越以新的方式被商品化和制度化,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场地,它被重新刻上自己一贯反对的那些学术和学科的礼仪。对文化研究一直毁誉参半:一种充满活力、多地区生长的、多学科的场所和一种寄生现象。

3、定位与发展: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伯恩海默报告及其支持者主张比较文学转向文化研究,但反对者认为不能放弃比较文学一向所秉持的对文学的独特关注和其精英立场,而且文化研究也应植根于对文学文本特别是经典文学的解读上。

文化研究包括对文化概念的理论探讨,对文学从文化视角的研究,以及直接指向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批判性分析等等。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对文学现象和其他话语关系的文化学研究,文化研究有助于比较文学在高雅的文学的传统之外把那些未曾注意、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引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将比较文学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比较文学借鉴文化研究,意味着放弃文学研究的自主性,但需以对文学性的优先考虑为出发点。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亦可借用。

最后,文化研究不一定是比较性质的,文化研究不等同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也不会被文化研究吞

没。 第二章 本体论

第一节 关于“比较”与“文学”这两个概念的语言分析

1、比较:汉语字面上对“比较”产生误读:症结之一,字面上容易理解成“比较的文学”,是个“有缺陷的词”;

症结之二是字面上存在误读可能性:对文学比较。

(法)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

产生论证的明晰性。

印欧语系下对“比较”产生误读:“文学的比较”

2、文学:第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两个相关的层面上成立自身的学理意义的,即文学研究层

面、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交叉层面。

孔子《论语"先进》中,文学指兴办教育分列的四门学科之一,后指“文章博学”。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阅读和写作的知识、铭文或字母表本身、学问、文化的修养等。 “大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流变中作为一个能指,涵盖过文章博学、学科门类、儒家学说、文献典籍、学术性著作、文学作品种种非审美与审美的文化形态。

欧洲文学发展历程中,litetrature作为能指涵盖过知识、文献、小说、戏剧、传记、诗歌、民间传说、艺术、科学及社会事件之资料内涵,也是具有大文化背景的非常宽泛的概念。

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深层结构中,文学共同经历了一个从大文学(广义的文学)到纯文学(狭义的

文学)之专业化的蜕变历程。

第二,准确地讲,比较文学的“文学”既不是指宽泛的“大文学”,也不是指“纯文学”,是指文学研究。

第二节 比较文学生要概念的介绍及其定义分析

1、法国学派: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强调科学涵义,摆脱美学涵义,把没有事实联系的纯粹美学评价排斥在比较文学研究之外;跨语言研究是他把比较文学区别于国别

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关键。

伽列: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文学研究在学理上含文学史、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三个层面。)

国际精神关系:指不同语境下作家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文学交流关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

法国学派的局限性: 第一,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一方面强调了比较文学不同于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其学科的特点在于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在强调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的表述下,潜藏着一种以法国为中心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

第二,从一方面讲,拒绝美学可以表现严谨的学术风格,但也缩小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否定了从美学高度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没有事实关系的作家、作品进行汇通性价值批评的可能性。

2、美国学派: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挑战法国学派。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其他

表现领域的比较。

第一,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史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文献学与考据学;而美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层面上,在

方法论上崇尚美学与文学批评。

第二,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两种国家文学以上而完成的,因为比较文学“超出一国范围之

外”的文学研究。

第三,雷马克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中去,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在比较文学定义方面的争议(P69)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1、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主体的介入对双方学理关系的追寻,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这是比较文这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客体定位。民族文学从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 国别文学是从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

文学研究包含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两个方面。研究主体是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研究客体指从事

学术研究的学者所研究的对象。

2、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

梵"第根: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 伽列: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是国际间作家作品的精神与事实关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雷马克:跨学科

韦勒克:平行研究的美学价值关系。 日尔蒙斯基: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

三种学理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从这三种学理关系来理解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界限与学科视域是非常重要的。这三种关系可以转换为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材料事实关系为研究客体,方法论上与其配套是文献学与考据学;以美学价值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理论与批评;以学科交叉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

其配套的是科际整合。

3、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三个规限

首先、与文学做比较研究的这个领域必须是一个与文学相关的独立的学科,并且这个学科有着自己

的系统性。

其次,跨学科研究必须是把双向知识汇通后,在比较研究的视域与思考中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自恰

体系,这个自恰的体系最终呈现在研究成果中。

再次,在一个民族范围内,没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研究也属于比较文学。(举例可参考第三章《视域论》的第三节《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的内容)。

在“四个跨越”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最为重要的。 第四节 五种相关学科的概念界分及比较文学的定义

1、

1、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的界分:(P85)

2、

2、总体文学及其两个层面意义的整合: 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随着在空间上的伸展、在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

3、

3、世界文学及其四个层面的理论分析 (1) 总量上的世界文学(2) 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

(3) 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4) 歌德理想中世界文学

4、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

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第五节 比较文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1、本体:万物的本源

本体论:为万物本源、为哲人的精神寻找安身立命基点的设问与回答。

比较文学的本体:比较视域

比较文学的本体论: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即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学科成立所安身立命的基点

是什么,对此本源做终级意义上本体论追问。

2、比较视域: 视域在比较文学这里指一种多元观察的、多视点透视的研究视野。

比:(1)亲近、齐同、并列、相连接。这个意义引申的意义链契合“视域”的内在透视。

(2)比较。从这个意义上容易产生对比较文学的误读。

钱钟书:事实上,比较不仅在求其同,也在存其异,即所谓“对比文学”。正是在明辨异同的过程中,我

们可能认识中西文学传统各自的特点。

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种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因此,“四个跨越”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比较视域的展开,使“三种关系”成为比

较文学研究的客体。

3、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1) (1) 文学比较仅从表面的皮毛对两种文学或其他相关学科进行类比,容易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其结论过于生硬而简单,并且会产生一些学术结论上的笑话。

(2) (2) 文学比较不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工作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无法追寻到东西方文学结构内部的共同规律,因此所推出的结论没有普遍性,缺少说服力,并且文学比较也缺少比较视域对东西方文学进行内在汇通的体系化,表现为一种结论上的武断与零散。(3) 由于文学比较缺少学理上的科学性,它的随意性太大,不仅没有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扰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常视域。

4、

4、比较文学的内质: (1)“一个本体”与“两个学贯”

(2)“三个关系”与“四个跨越”(3)“汇通性”与“体系化”

(4)可比性原则及其要求的相对性

5、可比性原则 (1) 要衡量研究主体是否拥有比较视域,是否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

开的本体(一个本体原则)。

(2) 研究主体围绕着他所选定的比较文学研究命题,是否尽可能地拥有相关的古今中外学术知

识的积累(两个学贯原则)。

(3)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把握事实材料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而不是把“三个关系”流于表面的比附与拼凑(三个关系原则)。

(4) 主体的研究视域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完成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也不是把“四个跨越”流于表面的类比与拼凑(四个跨越原则)。

(5)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研究视域中把围绕命题所积累的东西方知识进行咀嚼、消化、汇通

与重组(汇通性原则)。

(6) 在研究主体比较视域中汇通的东西方知识形成研究文本后,能否在学术思想上相对体系化,从而构建自己的一个自恰的新的学术观点(体系化原则)。

6、可比性原则的相对性:第一,可比性原则是从那些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及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的,对于初涉比较文学研究者和普通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完全满足可比性原则的六个方面。第二,由于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国际性的主流学科,因此对于不同民族语境下和不同学术文化背景下推出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可比性原则也表现出衡量标准的相对性。

7、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而不属于方法论:比较文学的比较确应该是一种汇通的学术视域而不是一种外在的类比方法,但不是说比较文学研究中没有方法论,只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方法论从属于本体论。

人文学科研究的四大论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

第三章 视域论

第一节 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特征

1、地理大发现也是世界文化的大发现,文化的大发现使欧洲人有可能在自身文化之外找到一种参照,从而使更多的文学事实通过种种方式而获得了某种联系。

比较文学的学科史使我们确信比较文学研究视域的流动性与联系性,这一特点使它不断打破自身的

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

2、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

第一,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超出了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限域。

第二,比较视域不仅要求在不同民族及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对文学现象进行解释与说明,而且运用特定时期的一切可能的知识来对文学进行研究,这体现了特定时代及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兴趣。这

是比较文学开放性的重要体现。

第三,比较视域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它走出了欧洲中心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解释的时代。

4、

4、比较视域的自觉性

一、一般文学研究中对比较视域的运用,通常是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出现的,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视域则是作为这一学科安身立命的基本——本体出现的。

第二、比较视域的自觉性除了为文学研究提供多种角度和立场外,它还重视对自身的审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可比性机制的检视,通过这种检视,比较视域有力地排除了人们对它的误解和滥用。

第二,比较视域的自觉性还体现在它并不固守文学研究。

5、

5、比较视域对于当今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比较视域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基本的文学研究立场。

其次,有鉴于第一点,今天的任何一种文学研究深感有必要从比较视域去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文学,以便在世界文学的整体背景下正确地评估本民族的文学,也以此更有效地推动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再次,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向人们说明了世界各国文学间相互借鉴与相互利用的历史事实。

第二节 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对话

1、对话平台:文学对话得以进行的某种空间或方式,在日常对话中,对话的平台就是指人们对话的共

同话题。

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文化研究都包含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都是一种文学及文化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另一种文学及文化资源来为自身服务。比较视域中的文学研究就在这些共同的平台上

进行。

2、对话模式研究:互识、互证与互补

互识有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两种含义,其中自我认识是指通过对象而认识自身,比较文学研究一开

始就包含着相互认识的意义。

文学的对话既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也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

通过对话中不同文学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实现互补,文化间的共存及相互利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到,特别是文化相对主义的提出,更加明确了这种趋势。

3、对话过程:模仿—过滤—文化阐释—新文化样式的创造

文化的相遇通过战争、宗教活动、商业活动以及正式文化交往,两种文化相遇后,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进行模仿或文化间的互相模仿表明对异己文化的认同,并且希望将异己文化纳入自身,也可以说是

接受异己文化。

文化过滤表明的是一种文化依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对另一种文化进行的选择性解释。

文化传播过程中,阐释并不是对原著的对应复述,也不是照阐释者的观点对原著进行随心所欲的论述,而是既有一致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阐释的结果是一个既不同于原著又不同于阐释者的观点的新的作

品。

4、文化利用对中西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利用是把世界各种文化作为人类共有的资源,不管其中种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在这种总体文化背景之下,各种文化对之加以利用,以发展自身的文化。文化利用与文化对话是相伴而行的,也经历着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文化的对话与利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对话者双方有了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就会像某种观念一样,驱使并引导对话者不断寻找一切机会,做出一切努力,去参与对话。 欧洲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种随意、想象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文艺复兴时欧洲各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应被视为自觉地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利马窦是较早地自觉地意识到为西方文化提供关于中国文化的第一手资料的人,也是向西方文化提供如何利用中国

文化资源的策略的人。

古代中国文化对印度文化的利用: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与建构。

第三节 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1、混生—交叉互渗与分类—多维意义链

比较文学的学科交叉研究表现为交叉互渗、边缘整合及整体观照三种形态,并以此形成了以文学为

中心的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连接的多维意义链。

东西方古代的不同阶段,虽然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这些表述社会行为的话语在某种相对意义上已分立使用,但是,作为学科的独立系统还远远没有走向自觉,所以基本上是混生未分类的,相互之间有着原始互渗及多维意义链的交叉关系。这个为“原始”思维所特有的支配这些关联和前关联的原则叫做“互渗律”。原始思维的互渗律也成为支撑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学术理论。

2、文学与哲学的互渗: 与哲学的理性化与抽象化特点不同的是,文学具有形象化与感性化的特点,文学描述的世界比哲学

抽象的世界更贴近现实生活。

柏拉图把理念设定为宇宙的本体,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象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艺术又是对现象界的摹仿,因而艺术世界也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摹仿的摹仿”,是不真实的。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才是真实的,因而对文学持一种肯定的态度,认为文学产生于人们摹仿的本能对摹仿的作品感到的快感。

我们可以把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中的文学与哲学的交叉互渗一直追寻到古希腊哲人那里,在那里哲学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是混生互渗的。

在东方中国汉语文化景观下,中国哲学与文学的交叉互渗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哲学文本既是文学读本又是文学批评的读本,如《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是芸芸众生与知识分子生存的三种方式,儒、道、释在哲学思想中提出观念不仅深深地融入历代文学创作中,并且儒、释、道在哲学思想中所提出的许多范畴也转换为古代诗学所操用的术语。这种哲学与文学混生未分类的交叉互渗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背

景及汇通性研究的可能性。

3、文学与宗教的互渗: 希腊精神原型与希伯莱精神原型两者一前一后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生成发展的两大源头,希腊精神是哲人的思考,希伯莱精神则是宗教的信仰。欧洲中世纪的哲学就是宗教神学,所以在基督教神学这里,宗教把哲学与文学统一在自身的信仰下发展,宗教、哲学与文学是共生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作家与批评家仍然摆脱不了宗教的影响。教会认为神学是真理,诗是说谎,应该排斥诗;人文主义者在辩护中提出,神本身也就是诗,诗也就是神学,所以不应该为神学而排斥诗,人文主义者还把宗教作为文学的护身符,文学虽然在创作上已经走向表现尘世反抗宗教的旅途,但在意识形态上仍然难以摆脱宗教统治的影响。文学与宗教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悖立,呈现为差异中的混生状态。一方面,许多作品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以其故事及教义为内容;另一方面,许多作品的主题又是宗教之外的内容甚至是反宗教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西方文学发展上文学对宗教无论是接受还是拒斥,这种交互的关系一直延续到现代。 在东方中国,佛教以佛佗所说为“教”,称佛教教义的不同流传为“宗”,两者合称为“宗教”。严格地讲,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并没有在信仰上构想出一个来世,以此设立一个具有位格的上帝,而是据守于现世的道德理性,主张主功、立德、立言。但是我们认为儒家有着从哲学思想中透露出来的相当的宗教性,所以也把儒家思想认同为宗教。儒、道、释除了释放他们的哲学思想外,作为三种宗教文化形态已经在最大的外延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批评两个方面,反思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历程,有许多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批评家及所操用的术语都深受儒、道、释在哲学宗教层面上的影响。从整体的视域来分析,儒、道、释不仅具有哲学因素、又构成了

东方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三大宗教形态。

从学理上讲,一位比较文学研究者如果把自己的研究视域在文学与哲学之间,力图在两者的差异中透视双方的共通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把自己的研究视域跨在文学与宗教之间,或也等于把自己的

研究视域跨在文学、哲学与宗教三者之间。

推荐第9篇: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原理

一.比较文学的名称:

1.名称释义:1934年傅东华依照法文本译出了“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简史》

2.“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而是比较性的文学研究,是联系性地看不同国家的文学, 并不是比较高低和区别,这里的“比较”是比较意识,比较思维,重在联系地看问题 3.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1)为什么说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2)比较文学的定义 二.比较文学的定义(法国学派一直占主导,1958年后美国学者后来居上) 1.国外定义:(1)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事实联系。★对文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从历史的角度、宏观的整体的角度为“文学史”。从批评的角度、微观的具体的角度为“文学批评”。从理论、哲学的角度为“文艺学”或“文学概论”。 ★文学史又分为国别文学史和国际文学关系史两个部分,前者是研究本国的文学,后者是研究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

所以卡雷所指的文学史一支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2)基亚认为: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法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两个国家以上文学现象的事实考证(实证法)

(3)美国亨利·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的关系。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因此与法国学派不同,美国学者则直接认为是文学史。 (4)1982年,法国学者布吕奈尔、毕修瓦和卢梭三人合著出版的《何为比较文学》一书中,将法国与美国相融合,形成新的理论。见P60 三.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1.事实联系。2.美学价值。3.学科交叉关系。 ※比较文学的定义应当包括文学的属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的价值。见P9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国外学科史

一.学科形成的背景:19世纪20年代萌芽--------19世纪70、80年代成熟

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

歌德-----1827年明确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概念,阅读中国小说,认为中国人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

★ 比较文学形成最核心的问题是“比较意识”→P25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欧甚至是全世界的文学运动。 二.学科确立的标志:1.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A.1866年英国波斯奈特《比较文学》标志比较文学正式开始B.勃兰克斯1872—1844《十九世纪文学生活》清理19世纪前期盛行全球的浪漫主义的传播路径是影响研究的经典成果C.戴克斯特1895年《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探讨卢梭对浪漫主义的先驱作用。2.3.→P26 三.比较文学发展的分期→P26 四.两大学派的比较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基本主张,主张成因→P50 ★代表人物代表作要记得。重点是两个学派基本主张的对比和主张成因的分析

第二节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

一.学科萌芽和背景:1.标志 (1)中国翻译界 P44 (2)科研成果的问世,相关著作要熟悉,梁宗岱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陈辁的《中德文学研究》被视为中德文学关系的经典、朱光潜的《诗论》P45 第三段第四行、钱钟书的《谈艺录》。以上四个要记,其中重要的研究成果要熟记朱光潜

2.背景(比较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40年代在中国萌芽的原因):(1)西学东渐之风盛行,鲁迅在1908年写了一本《摩罗诗力说》,提出“比较力周,源生自觉”,产生影响。(2)本土资源的开启,“格义法”p

42、“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二.学科复兴与背景:在五四时期到1949年之间,比较文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1949---1979年之间,认为比较文学有资本主义倾向,所以几乎没有了比较文学的研究,1979年之后再次出现了比较文学,1985年之后,有称之为“显学” ★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p48 1.2.3.大学课程的恢复:在北京大学设比较文学研究所----第一个研究所。四川大学和北京大学是比较文学的一流学府,在国际上都有影响。4.专业组织的成立和刊物的创办,1985年建立中国国家级比较文学协会

★比较文学学科复兴的背景(原因)→p49 三.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方法:以“阐发法”为主,阐示并发挥,最早由台湾学者提出这种方法→p48。援用西方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于中国文学之研究(单方向阐发,刘若愚等提出双方向阐发,但毕竟中国比较文学在国际上处于边缘地位)2.研究对象:以中西文学文论的跨文化比较为主。3.研究成果:以比较诗学最为醒目,诗学不是指诗歌文学,而是指文艺理论,代表人物是钱钟书,曹顺庆 ★本课重点:识记经典著作

★第二章

学科基本理论

考试重点

第一节 学科性质与特征

一.学科性质→比较文学是比较意识为本体的文学研究(性质与特征区别→p79) 文学的特点:1语言性2.审美性(文学归根结底是美学,特别讲究形象,情感性) 比较文学特别关注的是文学性问题→p60 ★ 比较文学是以比较意识为本体的:1.一定是自觉的成熟的比较意识(19世纪80年代确立→p63)2.比较意识是多元性思维 二.相关感念: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P66 三.学科特征:跨越性、综合性、开放性

★重点:比较文学学科性质,文学研究的两层意思:什么是比较意思、跨文化的意义。开放性→p58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特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跨越性、文学性、可比性 文学性在法国学派的事实研究(历史研究):1李金发受马拉美诗歌影响。2.李、马诗歌的相似性,相异性,结构,主题,叛逆性创造。3.对巴尔扎克做文学、经济学跨学科研究 可比性:1.“可”值得,价值;“比”寻找对象间的联系。2.可比性原则是需要坚守的立场3.可比性因素

1、曹禹 繁漪

和 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宁娜做比较:丈夫均位高权重,家庭富裕,不满足高贵社会地位和优越的物质生活,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不能只做两者之间表面的联系,需要做的是两者间内在的关联以及主观的思辨能力,两者的反抗力度是否一样?两者反抗的内涵谁更深一些?繁漪坚持到底,安娜反抗的内涵更深,安娜受宗教观念的影响深。 例

2、福斯塔夫式背景

王熙凤广阔的背景,两者在构思上的相似性

★理解可比性的内涵并举例说明:1.不是指外在表面的联系,而是指内在的关联。2.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研究对象的种类:1.事实联系,又叫做亲缘关系(比较文学研究学者最早提出的)2.类同关系,也可称为相似关系(指研究对象的美学价值)例如,屈原与但丁的“求索”主题表

现的异同、李白与歌德的“宇宙意识”的对比(李白是纯直觉,歌德是有理智)、福克纳(美国意识流)说家与巴金的“家族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对比、哈代(英国)与沈从文“地域意识”的对比

★考试 选一个论题写一篇论文提纲(200—300字)20分 (1).话题 一定要符合比较文学与学科范围。(2).观点 (3)文章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分论点 举出例子。第二部分,分论点 举例子也可以引用理论材料

3.交叉关系→比较文学的高级阶段:是指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相互孕育,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关系。如巴尔扎克的作品可以作为文学和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

4.互补关系:指异质文化体系背景下的文学现象之间的一种互识、互证和相容的关系。如季羡林《关于神韵》引用(印度)丁欢增《韵光》解释“韵”(表示义、指示义、暗示义) 海明威的创作原则------冰山原则:写出的文字,眼睛看到的是比较少,但想象的东西却是相当多的,这可成为“韵” 三.研究方法的种类p94

第三章 影响研究

第一节 传统影响研究

一.影响的定义和特点:所谓影响是一种民族文学的演变过程或一个作家创作中的外表因素。特点是外表性和隐含性

★ 如何理解影响的隐含性:隐含性通过两种方式促成,一个是个性化,一个是本土化。例1莫言受《百年孤独》影响,但主要对其时空倒置,极度夸张感兴趣.例2中国的新感觉派(都市状态人们的纸醉金迷)和日本新感觉派(细腻感觉描绘)受西方表现主义影响 二.影响的种类→p106—p109 能具体分析例子

三.影响研究的定义与模式 定义→p104 模式: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概括为放松者,传递者,接受者三者的因果关系

1.从放松者出发来研究,称为誉舆学2从接受者出发来研究,称为渊源学3.从传递者出发来研究,称为媒介学。这三个模式关注的重点是始终是影响的放松者,它们只是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四.传统影响研究评价,传统影响研究的功与过→p111 誉舆学:舆论、名誉、表面名声与实际取得效果。定义→p112 研究范畴箭头p112 难点:1“变形”如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是对《赵氏孤儿》的变形2.“抵抗” 即批判的继承 影响→p113—p120 渊源学:定义→p121 分类p122 形态(分法)p123 媒介学:定义p132 分类p132 ★ 本节课没有突出的重点,关键在于对定义的理解,把概念和例子对照

第二节 译介学

一.定义及其与一般翻译研究的区别:译介学在比较文学中指文学交流中的翻译的研究。研究方向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

★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重点:1.文学翻译中文化表象的传递及其导致的差异,原语→译语的改变,增加、失落、扭曲。2.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3.翻译文学的归属以及翻译文学史 ★比较文学译介学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研究的区别→p137 二.文学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改变→p138 三.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p142 四.译介学对媒介学的刷新:1.在研究范围方面,译介学聚焦翻译,突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学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体现了学术的敏感。2.研究文学翻译中,文化体向所包含的信息

的改变问题,既强调了文本研究,又涉及对文学文本产生和翻译的语境的研究,做到了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3.研究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现象,重点强调对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关注。 第三节

形象学

一.形象学的定义域转向:定义p149 只有一个作品中没有涉及他民族或异国形象,则不是形象学研究的范畴,它是以局部代替全部,以个别代表整体,即作者写的某一个外国人代表了他对所有外国人的看法。

转向:两个时期1.以卡雷、基亚为代表《法国作家与德国作家幻像》奠定了形象学根基,侧重于考察形象的真实与否,即形象与他者的差距。2.20世纪60年代后,强调对作家主体的研究,研究作家如何塑造“他者”形象的。从研究客体到研究主体 ★ 二.形象的定义与特征→p158 重点 三.套话的定义与特征→p158 四.想象与形象的类型

☆结合具体例子分析

想象的类型:利科认为想象是完全虚构的,想象有两种即“意识形态”型和“乌托邦”型。简言之,意识形态就是统治者的指导思想,乌托邦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 意识形态:维护和保存现实,具有整合功能,“丑化”异国现象。乌托邦:质疑现实,具有社会颠覆功能,“美化异国现象”。例如劳伦斯《羽蛇》,“羽蛇”是墨西哥一个部落的图腾,灵与肉的完美结合,这就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形象(所塑造的墨西哥人)

又如18世纪法国所描写的西班牙人形象,没有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他们落后冲动,这样的“西班牙人”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形象。作品中描写的外国人好,是为了提出本国人所缺失的品质。

第三节 接受研究

一.接受研究对接受理论的接受,在西方接受理论,接受美学,由原来的关注创作转为关注读者接受。20世纪60年代“康斯坦茨学派”→接受理论p161 ★概念:“文本”“作品” 接受屏幕:用自己的只是储备和阅读模式(习惯)来解读(透视)文本, 期待视野:通俗理解为“成见”“前见”,在阅读作品前就怀揣着对作品的一些了解,知晓“期待着”去读。

接受意识:接受屏幕+期待视野

具体化:使读者反映的具体活动,对“未定点”和“空白点”的具体反应,相当于一种创作。 垂直接受:对同一部作品,不同时代的人的接受情况

水平接受:同一时间里,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接受状态

★接受研究的代表人物:尧斯,伊瑟尔。尧斯认为,文学史与其说是一部创作史,不如说是一部接受史,文学史可以参考接受史,接受史并不能颠覆文学史。

★接受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关注读者”,接受理论的读者是指所有读者,接受研究的读者是指“阅读外国作品的读者”(一般读者、职业读者、模仿读者---作家),所以“接受研究”的读者着重指第三类模仿读者,即作家p163 二.接受研究的角度与内容:两个角度:1.垂直接受研究。2.水平接受研究(文学现象和读者一定是不同国家)。例如尼采,第一时期,被认为是个人主义者,浪漫主义。第二时期,五四被认为是反叛者,偶像破坏者。第三时期,被认为是战士。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对同一作家及其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这就是垂直接受。《玩偶之家》,鲁迅认为女主人公娜拉不是堕落,就要回来,郭沫若以为有所不同。同一时期,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和评价,这就是水平接受。 内容两方面:表现和原因

★ 误读 p170 三.接受研究对影响研究的刷新:影响研究分为“传统的影响研究”和“刷新后的影响研究”。(相同点)(刷新)p160 ★重点 1.误读的研究。2.接受研究对影响研究的刷新。

第四章

平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与地位 p174 二.研究对象

区别:平行研究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1.微观层面的研究,包括主题学(故事情节、体裁、意象、母题等)和文类学(文学体裁、技巧等)p197。文类学研究中的“缺类研究”是一大亮点p204。2.宏观层面的研究,包括诗潮流派比较研究、比较诗学和类型学(是指有些国家的文学现象,没有接触的可能,但却出现了惊人的相似)。例如 诗潮流派比较研究:中国的新感觉派与日本新感觉派的比较研究。

★ 重点平行研究的研究对象: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 三.特点与注意事项→p195 第二节

主题学

一.1.主题及主题学定义p187。2.一般主题研究与主题学区别p189 二.母题及其与主题关系 p190。1.母题定义2.母题特点3.母题与主题关系 三.主题学的研究对象 p191 第三节

比较诗学

★ 一.比较诗学的定义及其代表著述p207。诗:文学艺术 广义上的诗学(比较诗学):文学艺术理论,如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布瓦诺《诗的艺术》。

狭义上的诗学:指诗歌理论,代表人物华兹华斯、雪莱、艾伦波(美国)《诗的原理》 1.定义:比较诗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确立的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重要分支,它是对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学理论的原理、范畴、术语等所做的比较研究,以寻求文学的本质。 2.厄尔·迈纳,意而康《比较诗学》→普林斯顿大学。宇文所安→哈弗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妻子:田晓菲)→《中国文学思想读本》(英文)→中译本《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 3.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4.叶维康《比较诗学》(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 5.张隆溪《道与逻各斯》

逻各斯是西方理念6.朱光潜《诗论》7.钱钟书《诗艺录》《管维篇》 8.曹顺庆《中西比较文学》中国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9.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比较文学重要参考书《中西比较诗学体系》 二.比较诗学的研究目标:求同 辨异

★三大文论体系包括:古希腊文学体系、印度古代文论、中国古典文论。

求同: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思考。辨异:找出不同文化的差异(叶维康→文化模子理论),找到差异形成的原因(哲学理念、审美语言、文学里理论)

三.比较诗学研究途径:1.微观(范畴,术语)2.宏观,a如刘勰提出“情志说”(诗歌)对比黑格尔“情致说”(范畴、戏剧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B中国的“灯”→自己的东西投射出去,如浪漫主义作品。外国的“镜”。C讽刺与幽默→强调深度,《术语》文化心理 ★考试不注重概念,注重例子举例说明分析,偏重理解,提纲题,预先做一个思考★

推荐第10篇:比较文学

1. 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2. 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查看答案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 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 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 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 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 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 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 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 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 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 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3.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查看答案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 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梵

·第根对这一点有经典的阐述,他把这种关系限定在“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上”。他说:“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是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美国学者也

认同这一点,韦勒克就认为:“„比较文学‟的另一种含义限定于对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之研究。”流传学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上,沿着从“放送者”、“传递者”到“接受 者”的路线,着重研究作家、作品(包括文学思潮和流派)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流传和变化,实际上就是在寻找放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文学关系”。这就决定了流传学研究 的多元文学关系特性(同时也奠定了其跨越性,即成为跨文明和跨国界性之基础)。 其次,流传学具有实证性。这是与它研究的对象不可分离的。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所以 注重事实,搜集确凿的资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审慎细密的考证,是流传学研究的必然途径和方法。这就形成了流传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实证性。

再者,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 系。

流传学的特征也同时决定了它的研究范围。那就是在考察构成影响的“经过路线”中,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其范围大致 可以把它归纳为: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接受者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受到何种影响及影响的内容和过程等等。

4.举例分析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性。

查看答案

中国元曲《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流传,就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 双向互动的典范。它先是经历了在英法两国的流传与接受,约两个世纪以后它又“返销”中国,即1990年天津人艺又把它作为西洋话剧的《中国孤儿》搬上舞台。于是作为起点的 中国古代戏剧作品《赵氏孤儿》,经历了在法国、英国的改编和再创造,最后又返回它的故乡。

《赵氏孤儿》在中、法、英三国的流传中存在着两种方式:一是双向互动直线式交叉 影响。英国人通过法国而认识中国文化。曾经有学者指出,英国剧作家谋飞的《中国孤儿》,是根据伏尔泰的剧本改编创作的,在角色、场景和台词上不少地方与伏氏相同或相似 ,但谋氏之作在结构上更多的是直接取材中国的《赵氏孤儿》。可见,作为放送者的《赵氏孤儿》在英国人那里变成了接收者,即它接受了法国的《中国孤儿》和中国的《赵氏孤 儿》的影响,形成了它与法国、中国戏剧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一种交叉影响和互动关系。二是双向互动的循环交流。从中国的《赵氏孤儿》到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直至再返回 中国,这既是一种循环互动,也有交叉影响。如果说,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是“请中国人”给“法国人上道德课”,那么20世纪末《中国孤儿》回到“娘家”,就是“请法国人

给中国人上艺术课”,-—《中国孤儿》不仅以全新的面貌再现舞台,而且“反转来影响着我国艺术家的戏剧意识和戏剧思维”,即作为放送者的中国又变成了接收者。

5.渊源学和流传学有什么区别?

查看答案

流传学研究的起点是明确的,它的落脚点在“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上,而渊源学研究却是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其终点是明确的,但是它所受影响的发送点——或 者说影响的源头是不明确的,是需要研究者给以考证和追溯的。

6.渊源学的研究方式有哪些?

查看答案

共有五种研究方式。从影响的方式看分为三种:一是印象的渊源,二是口传的渊源,三是笔述的渊源;从影响的发送者的角度看有两种:一是孤立的渊源,二是集体的渊源。 7.试从媒介学的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的角度,说明媒介学的性质。

查看答案

把一国文学作品乃至文学思潮介绍传播给另一国的中间活动称为媒介学。一般把媒介分为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三大类。在国际文学影响和传递中,“ 个人”媒介者常常起重要作用。有的直接翻译、介绍、评论外国作家作品,如鲁迅、徐志摩、胡适等;有的定居国外向所在国传播自己民族的文化和文学,如刘若愚长期在美国执 教,他热心向美国人介绍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在加拿大执教的叶嘉莹向西方人介绍中国的古典诗词。三是身居第三国,传递两种语言的文化。媒介者个人的因素和所处不同的环境 ,决定他们的媒介作用也不同。文学团体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媒介,常常起到组织、集中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学思潮和倾向的作用。例如五四运动时期,就有很多文学社团,各自推崇 某种西方文艺思潮,如沈雁冰、郑振铎、周作人等建立的“文学研究会”,就以“研究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口号,为引进和传播外国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还有一些国际性的文学研究会,如“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则在世界范围内起到媒介作用。一些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世界性的纪念活动,使各种文化在这里交光互影、互相影响 ,都对文学交流起着积极的作用。文字与材料,是最重要的一种媒介。尤其是译本,通过翻译来介绍外国文学。一些重要的翻译家、译作和对翻译风格、不同版本的比较,都是通 过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来传播的。以上三类都说明了媒介学的性质。

通过以上三类的分析,我们会理解到媒介学的性质:媒介学的研究涉及媒介的主体和客体。总体说来,媒介的主体包括媒介者、媒体;媒介的客体包括原著与译著、作者和译 者、媒介的环境等。

8.翻译在比较文学媒介学中的依据与作用。

查看答案

1.翻译是影响研究中传播媒介最重要的课题,翻译可以将原文的风格、语言、文类、内容改写为译者自身国家的形式的传统文学作品,这就为文学影响关系的开端与转递创造 了条件。2.原文与译文间的这种不同等关系决定了翻译通常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翻译使原著在新的现实媒介中,为读者展现了新鲜独特的画面,从而使作品获得了第二生命。 这种由原作作为媒介物转生的新生命,使原作能以新的姿态、新的语言来面对新的读者,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3.翻译的完整意义是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以另一种语言表达 出来、传播开去。翻译文学中有把陈腐的外国文学当作新鲜、独创的作品介绍的,有的与本国传统奇妙地揉合、熔为一炉,产生独具魅力的译作。林纾的很多译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4.译者与原作者的关系既是接受者与放送者的关系,都是媒介者。译者对原作的选择、改变、增删,既体现了译者对原作的兴趣和欣赏程度,也体现了译者对媒介作品的选择。 5.直译和转译是翻译领域常见现象,很多作品都经过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转译才为国人所知。如鲁迅、郭沫若是通过日文转译英国的作品,胡适、徐志摩则通过英文转译意大利、西 班牙等国的作品。可见转译是相当普遍的,其作用不可低估。至于那些以自由翻译、窜改与改编为媒介传播的作品更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外国文学介绍初期,那些功力不足的译 者也留下了自己的痕迹。6.同一作品的几种译本比较,包括同时代与不同时代的译本比较,可以发现由于时代的演进、兴趣的变化以及语言的发展,一个外国作品在传播媒介过程 中的变化,同时会给人们留下不同印象。凡此种种,十分明白地显示了翻译在比较文学媒介学中的地位。其媒介的依据:研究一作家作品与另一作家作品、一国与另一国文学、一 个文学传统与另一个文学传统关系上的影响,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而它们是首先通过翻译的中介才能得以进行的。

9.文化过滤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查看答案

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 成对影响的反作用。文化过滤肯定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异、变形、转化的合理性,以及接受者对文化的误读的不可避免性。这一认识论上的转变是与20世纪上半叶的学术话 语和学术生态联系在一起的。如接受美学的兴起,确立读者在文学交流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如,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哲学解释学”,主张“在理解中所发生的过去只是 过去和现在的一种调解和转化,它们都超越了认识者的有意识控制”。这些理论不仅给文学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而且也刷新了传统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更为文化过滤的合 理性提供了理论根基。

10.文学变异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它与文化过滤之间的关系如何?

查看答案

文学变异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之中,其主要内容有:(1)语言层面变异学,即文学文本在语言的翻译过程中的交互影响以及彼此赋予对方以“新质”。( 2)关于民族国家形象的文学变异研究。任何一种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话语或书面的途径而被制作的,有时通过口头传说,有时通过新闻媒体,有时通过文学作品。它所展现 出的异国空间,有可能是理想化的,展现的是一个乌托邦;也可能是“妖魔化”的,描绘的是一个活地狱。实际上这是形象制作者自身的种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 (3)文学文本变异学研究重视可比性结构的整体和综合研究,源于比较文学对接受概念新的理解。如果过去的影响研究只研究A如何影响B,很少研究B对于A如何接受,那么文学变

异学下的接受研究则更重视对接受的历史语境、现实语境、文化语境的研究。这样一来,文学就和社会连在一起,文学就与社会心理、民族审美特质和文学性连在了一起,从而使 接受研究走出传统的二元结构研究的窠臼,使文学研究在跨文明的语境下真正实现其具体性、变异性和为我性。(4)文化变异学研究。在跨异质文明的语境下来探讨文学关系,其 研究的视点不仅仅体现于跨越语言界限的变异上,人们所看到的外国人、物、印象及整体文化在“制作者”作品中的形象,以及接受者视野介入后对被接受对象的调适、修正乃至 变异,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些变异底里的深层原因和促使发生变异性的内在规律。

那么,文学变异学研究与文化过滤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文化“模子”的不同造成接受的屏幕,透过屏幕的接受必然是一种文化过滤,而过滤就意味着接受的过程必然要 留下什么或扬弃什么,它既不是简单的原文学文本主体的被动接受,也不是本我文化主体的简单归顺接受。总之,文化过滤是跨文明语境下贯穿于文学交流和对话过程中的制约机 制,也是决定对话和交流之表现和结果的前提条件,而变异性则是文化过滤的显性表现和具体体现。

11.为什么说译介学属于文学变异性研究?

查看答案

影响研究注重的是以实证的方法描绘出文学影响的路线,而深受语言学转型之后的欧洲理论影响的译介学却并不试图通过探幽发微或缜密考证来指出误译对目标文化的影响。 影响研究的理论前提之一是将源文化视作主体,目标文化视作客体,以原文为中心,而仅把翻译作为工具;而译介学却恰恰相反,它的前提是误读和误译,因此翻译必然产生变异 ,值得深究的是这些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历史文化语境。可见,译介学既然不同于媒介学,也就不应再囿于影响研究的框架之中。因此,继续突破影响研究的范式,从文学变异学的 视角研究翻译问题,不仅会促进译介学的发展,同时也对更新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具有积极意义。故本教材不仅将译介学纳入文学变异性研究的框架之内,而且从这一全新视角出 发,重新界定译介学。我们认为,译介学是比较文学中研究语言层面的变异的分支学科,它关注的是跨语际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语言变异(“创造性叛逆”)现象,并探讨产生 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

12.译介学的翻译理论研究与传统译论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传统译介学始终建立在对“原文”、“译文”的本质定义之上,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等值关系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因此忠实、准确被视为评判翻译的基本原则。而20世纪70年 代兴起的翻译研究,由于受到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60年代以来的欧洲理论的深刻影响,激烈批判传统译学本质主义的翻译观。翻译研究不仅积极肯定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更进而提出翻译对原文的“不忠”是绝对的、必然的,而且这种“叛逆”与“不忠”往往携带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因此,翻译研究不再将翻译的准确性作为自己要关注的问题,

不再以忠实为标准对译本进行价值判断,不再将指导翻译实践、确立翻译规范作为自己的任务,不再沿袭“作者中心”与“原文中心”的传统思路,而是转向以译者、译文为中心 ,将翻译问题语境化,探讨充满误读、误译的翻译如何影响目标文化,产生种种误译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机制。

13.什么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查看答案

“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两大主将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即翻译研究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必须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自己的讨论。而作为比 较文学分支的译介学则更自觉地践行着转向文化的理念。换句话说,译介学的前景正在于如何通过对文学翻译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思考异质文化之间交流的深层问题。勒菲弗尔和 巴斯内特所提倡的“文化转向”特指转向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他们还明确提出“转向文化”的方法就是要去研究翻译过程中复杂的文本操控是如何发生的。文化研究 的介入为译介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14.简述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查看答案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注视者、他者以及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来展开。注视者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借助他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 过程,那么,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就不能不受到注视者与他者相遇时的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决定着他者形象的生成 方式和呈现形态。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他者形象指涉的范围虽比一般文艺理论涉及的形象范围狭窄,但它也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它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 种文字材料中,像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就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范围。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建构出来的,那么,它就不可能是他者现实的客观 再现,而往往是注视者欲望投射的产物。由此可见,每一种他者形象的生成总是伴随着注视者自我形象的建构,二者相互发现、相互证明、相互补充。具体而言,二者之间又大致 构成狂热、憎恶和亲善三种特异的关系。

15.简述形象学中的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查看答案

形象学中的注视者与他者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关系:

(1)狂热。在这种关系形态中,注视者建构的异国形象已完全被理想化,具有浓厚的天堂般的幻象色彩。

(2)憎恶。在这种关系形态中,在憎恶心理的驱使下,注视者在极力丑化、妖魔化他者形象的同时,也建构了一种凌驾于他者之上的无比美好的本土文化的幻象。

(3)亲善。它与“狂热”要求的对他者的完全顺应不同,也与“憎恶”要求的对他者粗暴的同化不同,它认为他者处于与注视者既不比其高、也不比其低的地位,二者构成一 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的关系。

16. 接受学与接受理论的关系辨析。 查看答案

接受理论的产生,极大冲击了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革新和创造了一批新的研究范式。作为文学研究一支的比较文学,从这一理论中看到了发展自己的机遇。接受理论对读者 在作品实现过程中主导地位的肯定,对读者接受规律的研究,正好契合了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的放送路线中对接受者的关注,比较文学和接受理论在这里找到了它们的契合点。二 者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接受研究。

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接受学从接受理论中吸收了诸多理论养分,二者在理论认识方面不乏共性,都注重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都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 者的参与下建构起来的,但二者又有所区别。接受理论极为重视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中心意识;而接受学更注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本身。 接受理论将读者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但却并没有设定限制。它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

17. 接受学对传统的比较文学理论有何突破与创新?

查看答案

比较文学接受学的出现,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为比较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对比较文学研究本身,还是对比较文学学科 理论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接受学的确立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设。以前的比较文学论著大多是以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为主要板块来建构学科理论体系的,在进行历时性理论描 述时无法兼顾一些带有共时性特征的理论问题,如对接受研究的归类就是如此。国内的比较文学学者在承认“接受”有别于“影响研究”的同时,仍将接受研究视为影响研究的一 个分支,以至于目前国内比较文学论著和教材在“接受学”的归属安排上比较混乱,不切合接受学的研究实际。明确地将比较文学接受学纳入文学变异学范畴,可以消除目前的混 乱状况,也为接受学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框架中找到了合适的归属。

其次,接受学打破了传统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仅仅将理论关注点放在作家作品上的偏颇,从文学作品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作品意义的生成和接受的多样性 和历史性。

再次,接受学的求“异”思维,有助于推进和深化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中求“同”是基础,有助于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但是,求“异”更为重要,通过对“差 异”和“变异”的探讨,可以发现作为比较对象的各种文学的民族特性。

18. 什么是文学的他国化?

查看答案

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 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他国化,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就是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因此,文学的他国化现象与文 化过滤、译介及接受等过程中发生的文学变异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在文学他国化的过程中传播国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方式改变了。所以,我们说,文学的他国化是比译介学、接受学以及形象学更为深刻的变异层面,文学的传播、译介、接受还仅仅是他国化的初步或序曲。

19. 文学他国化必须立足的基点是什么?为什么?

查看答案

文学的他国化必须立足于接受国的文学传统和民族欣赏习惯,否则,文学的他国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文学他国化必须以接受国文学的文化规则、话语方式亦即思维和言说的方 式为基础。如中国的寒山诗在美国的遭遇就是典型的文学他国化的现象。文学他国化必须立足于接受国的原因还在于,文学被他国化以后必然会参与到接受国本国文学的更新与再 创造,如果不立足于接受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规则就只会出现我们前面提到的对传播国文学的全盘照搬和生搬硬套,这样,文学的他国化不仅不可能发生,还会使得接受国的 文学失去自身的文学品格,从而也就无法在世界文苑立足。

那么,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呢?首先就是接受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 方式。其次,接受国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再次,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还应该注意,文学的他国化必 须与接受国当下的语境或者说是文学要求结合起来。一种文学能不能被接受国他国化,或者说是在何种程度上的他国化,这与接受国的文化语境和文学需求有关。

20. 请谈谈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查看答案

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 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应当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维谢洛夫斯基的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日尔蒙 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俄苏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于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康拉德做出了全面和细致的 说明,认为其大体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由某种历史共同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十九世纪法国、英国、俄国、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亚洲某些国家的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 类型学相似;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同性甚至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彼此缺乏任何联系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似性现象。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 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其学术视野远比美国学派弘通。俄苏学派在联系中国、日本、波 斯等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不过,以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等为代表的俄苏学者一般都将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类型学的 相似性上面,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其内在差异性的考察。

21. 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欧洲中心论的步步失势和瓦解,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突破单一欧洲文化体系局限的重要性,在打通类型学相似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的“ 异质性”——这是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处理中西文学中的异质性问题,就很可能使异质性相互遮蔽,而最终导致其中一种异质性的失落 。这种“异质性的失落”的危机在中国的东西比较文学类型学研究中大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一度颇为流行的被称为“X+Y式”的东西方文学的浅度比附,把西方文学思潮流派 或文学理论中一些特定的类型学术语牵强生硬地套用来阐发中国文学。以求同思维为中心的比较文学研究摸式,针对广义上同属单一文明范畴之内的西方文学时有很实际的应用性 ,然而,当我们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与不同的文明体系中的文学进行比较时,就会发现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学原则大致相同外,更多的是文学的不同,更多的是对同一个文学对象 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或观念的变异,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重心已由相似性转移到了差异性之上。在《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一文中,叶维廉提出东西方 各有自己的思维、语言和文学模子,文化模子的歧异以及由之而起的文学模子的歧异,我们必须先予正视,始可达成适当的了解,在进行跨文明研究时,必须放弃死守一个“模子 ”的偏执态度。

22. 什么叫主题学研究?试叙述主题学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主题学是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中的相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主题学的产生主要发起于德国的民俗学研究。法国学者梵•第根总结了德国学者的民俗学研究方法。主题学在美国的发展里程碑是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哈利•列文发表的专论《 主题学和文学批评》。美国著名学者韦斯坦因在其专著《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中专门辟出“主题学”一章,对主题学的历史、内容和形式作了全面论述。之后弗朗索瓦•约斯特在 其专著《比较文学导论》中对主题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很快,主题学在美国比较文学学界立住脚,许多学者将之纳入平行研究范畴,主题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目前比 较文学学界十分热门的研究方法之一。

主题学在国内的发端也是民俗学。1924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文章。其后,顾颉刚又整理出版了三册《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加上 我国其他学者出版的一些对民间传说人物的研究,开辟了国内主题学研究的先河。70年代以来,我国的主题学研究日趋活跃。80年代以来,我国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的一部分 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主题学在发展中也遭到国内外学者的质疑,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法国比较文学奠基人阿扎尔、美国著名学者雷纳•韦勒克等提出了质疑。但就在上述学者的一片质疑声中, 法国、美国的主题学研究仍然逐渐发展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领域。主题学的领域为许多学者提供了资料来源。作家们从来是思想史和感情史最直言无忌、最有说服力的阐释者,比较 文学无须陷入民俗学的空泛和广博,就可以在其中找到机会为思想史和感情史做出贡献。

23. 什么叫主题学研究的母题研究、情境研究、意象研究?略举例分别说明。

查看答案

母题是文学研究中最具有特色的范畴。母题是一篇文学作品中较小的单位,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母题具有客观性。倘若将母题与主题相比较的 话,其主要差别就是: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母题具客观性,主题具主观性;母题是基本叙事句,主题是复杂句式。比如同样展示战争的两部电影文学作品《红日》与《 珍珠港》,前者的主题是通过解放军打垮国民党王牌师的事件,宣扬了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后者的主题是通过日本军国主义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事件,渲染了战争摧毁人性 中美好的东西。而两者的母题就是两个字:战争。这样分析电影文学《红日》与《珍珠港》各自的主题母题,其差别就十分清楚了。这里所说的母题“战争”是一种客观存在,也 是两部作品中小到不可能再分的组成部分。而“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及“摧毁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就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及复杂句式的特征了。

情境有时译作形势、局面。在比较文学中,情境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时期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种种典型的格局。比如正面人物大 义凛然,气势上永远压倒反面人物。英雄人物的男性往往没有家庭,他们只爱事业。英雄人物的女性往往是“不爱红装爱武装”。各个民族都一样,革命事业压倒一切。对这些情 境进行研究,特别是着力探讨这些情境怎样从一个国家(民族)传入另一国家(民族),从一个作家笔下传到另一个作家的笔下,目的都是要揭示出这些情境中的具体变异及其过 程,寻觅出这些情境的鲜明的时代色彩、民族特征和个人风格。

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某一国家中具有的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它们在历代文学中都具有深层意义。主题学中的意象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是一种动 植物,可以是一种想象中的事物,而这些自然现象、动植物及想象的事物,在不同民族文化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山,其文化意象在中国人心中有崇高的含义。形容一位伟人往 往称之为巍巍的高山,视之有“高山仰止”的敬佩之意,然而,山在爱尔兰文学作品里却成了一个具有威胁性的形象。主题学中的意象研究就要着力于探讨同一意象在不同民族文 学中的文化的内涵,比较其变化与差异,揭示出各民族作品中的深层意蕴。特别重要的是,要通过同一主题不同意象或同一意象不同主题的研究,去探讨各个作家的民族文化心理 及各民族的审美情趣之差异,这是意象研究的目的所在。

24. 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对象和文体划分标准是什么?

查看答案

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比较文体学的研究,即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 演变和文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比较研究体系。在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文体的划分。中西方对文学文体划分标准是不同的:西方自柏拉图开始,就逐渐形成 了各种划分方法,最易接受的是文体划分的三分法,即把文学文体划分为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在中国,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因素,中国一直是以有韵文和无韵文来划分 文体的,直到“五四”之后,在西式话语的影响下,才有了后来的三分法(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和四分法(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的提出。

25. 中西方戏剧文类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首先,西方自亚里士多德起就将戏剧作为最主要的文体,此文体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崇,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评论家。而中国传统文学、文论一直是以“有韵之文” 和“无韵之笔”来划分文体,所以诗与文一直被视为文学正宗,而戏剧与小说均被视为“小道”,受到压抑。直到清末民初,戏剧才在王国维等人的倡导下成为正宗。

其次,从历史上看,西方有着很强大的叙事传统,而中国有着很强的抒情诗歌传统,因此,中西传统戏剧在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诗为主,而西方传统戏剧 则以对白为主。在结构上,西方逐渐形成戏剧的“三一律”理论,而中国传统戏曲的时空结构是开放的,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它的地点是可以流动的,而时间的长短也是依照故事 的需要,是没有限度的。

第三,中国与西方的戏剧发展轨迹不同。大略来说,西方戏剧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末,越来越向写实的对话戏剧发展。同时,歌剧、芭蕾剧、哑剧等都成为独立的形式,而 不被认为是戏剧正统了。相反,在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自宋元、经明清以来,一直 保持着它的特色,依然以歌舞、象征、风格化的演出艺术为主。到了二十世纪,中西方戏剧都 发生巨大的转向,开始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文化交汇的局面。

26. 中国与西方传统的跨学科研究有何差异?

查看答案

中西方的不同知识背景,决定了其“跨学科”比较的差异。中国学术以人统学,将各种知识归并到一家一派之中,使研究者成为“通人”,文史哲兼通,成就“通人之学”。

而文史哲,在中国古代本来就是不分的,因而也就不存在建立在“学科”之“分”基础上的现代意义的“跨学科研究”。或者说,中国古人本来就是在用一套话语来论文、论学、论术。而就不同艺术门类而言,中国古人更多地关注的是它们的相“通”之处。

而在西方,因为他们很早就建立了“专门之学”,他们对不同学科间的“分别”也就更具有一种自觉的意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不同类型的“诗”举行区分。他认

为,史诗、悲剧、酒神颂、双管箫乐、竖琴乐,其相同之处皆为“模仿”,但不同在于模仿的媒介不同、对象不同、方式不同。

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往往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的知识则多是建立在“天人之分”的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个人与整体的分离,决定了自然与社会之“学科” 的分化与细化。而中国式思维则决定了其“学”的混沌与综合,它也影响到其“跨学科研究”的不同传统。

27. 文学与艺术有何联系与区别? 查看答案

如果把各艺术门类、各学科看作一个有着共同血缘的“家族”的话,与文学最接近的是艺术。艺术在其萌芽时,往往处于混融状态,它们都与宗教或其他仪式有关。各种艺术 有着共同的渊源,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将它们紧紧维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便是审美。审美构成了艺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也使艺术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与人类其他意识形态区 别开来。形象、情感、审美,成了艺术之为艺术的表征。

文学与其它艺术都是以审美的方式来把握世界,但它们所运用的媒介又是不同的,绘画、雕塑用颜色、姿态,音乐用音响,舞蹈用动作、形态,文学用语言,因而他们分别被称 为造型艺术、音响艺术、动作艺术、语言艺术,戏剧、电影则被称为综合艺术。

审美与语言,构成了文学的两个基本维面。一方面,与其他艺术相比,审美是它们的共同特质;另一方面,文学又是以语言来把握世界,也就决定了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

28. 何谓比较文学文学跨学科研究中的科际阐发?试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话语来阐发文学,或以文学的方法、话语来阐发其他艺术和学科,便构成了比较文学文学跨学科研究中的科际阐发,各种话语比较文学文学跨学科研究 中的科际阐发。

文学与其他学科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一个互为阐发的过程。在文学研究中,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来阐发文学,可以说非常普遍。例如20世纪文学研究中出现的非理性转向,便有 心理学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代表了心理学领域的非理性主义潮流,它不再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意识层面,而是着重于对潜意识的探讨,去发现隐藏于表层意识之下的非理 性的一面。这种对人的本能、直觉、梦幻的关注,不仅影响到20世纪西方文学“向内转”的趋势,还产生了精神分析批评。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去发掘作家隐秘的创作心理,去发 现作品中人物行为的种种无意识动因,一种新的文学批评话语由此而生。

29. 为什么要在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的视野?

查看答案

以“跨越性”为特征的比较文学,跨文明与跨学科,便形成了“跨越”的两大方面。而当我们谈文学、艺术、哲学的时候,这些概念本身可能就不是本土意义上的,而是翻译 过来的。中国与西方传统的“文”与“艺”,乃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美国学派首先倡导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其学科分类,其对“文学性”、“艺术性”的界定,依据的是

西方知识体系。当美国学派完全承续欧洲文论传统的话语,用模仿、表现、典型、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来探讨文学,规定文学的特性,而像中国、印度等具有悠久历 史文化传统的一些基本的文论概念,比如气、韵、味、境界,都被排除在其视野之外,那么,作为跨学科研究之出发点的“文学”、“艺术”,就只能完全是西方意义上的。而跨

学科研究的“学科”分类,也是源于西方知识谱系。在这个前提下的跨学科研究,也就常常是单向的,不具有对话的意义。

由此,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的视野,便势所必然。如果说在同一文明区域内,不同的国家,在知识形态上尚有共通之处。而不同的文明,其知识往往具有一种 异质性。如何在各种“异质性”话语中实现不同学科间的沟通,便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30. 梵•第根的“总体文学”理论有何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梵•第根的总体文学理论有独特的贡献:

第一,从文学研究的本质和作用来说,总体文学理论继承了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理想,使文学研究相对超越了民族、国家的限制,为多元文明的理解与沟通提供了新的思 考维度。

第二,从文学研究的学科建设方面看,总体文学理论突破了当时比较文学学界实证式影响研究造成的停滞局面,是比较文学由法国学派跃进到美国学派的一座桥梁。

国别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理论,是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体现了人们渴望交流与沟通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人们对比较文学学科认识的不断深化。围绕比较 文学与总体文学的论争,其实质是对比较文学学科性质与发展方向的论争,是比较文学是否应该在不断超越中更加接近“世界文学”理想的论争。

31. 举例说明“总体文学”观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查看答案

梵•第根在讨论“总体文学”时提到了诸多的“主义”,譬如彼特拉克主义、伏尔泰主义、卢梭主义、拜伦主义、纪德主义、人文主义、古典主义、纯理性主义、浪漫主义、感 伤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十四行诗体、古典主义悲剧、浪漫派戏剧、田园小说及其他形式,这都是西方的。而韦勒克在讨论“总体文学”时,多次强调冲破民族文学的 樊篱仅仅使西方文化形成了一个统一体,“而且,在不低估东方影响的重要性、特别是圣经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包括整个欧洲、俄国、美国以及拉丁美洲文学在内 的紧密整体”。另一位美国比较文学界的权威韦斯坦因在一本比较文学的教科书中更明确地反对总体文学研究。显然,在这些学者看来,西方文学是“总体文学”或者说世界文学 的代表,是集大成的中心,比较文学家的使命便是研究西方文学的复杂演变。不难看出,在真正的“总体文学”观尚未建立以前,人们所理解的“总体文学”或“世界文学”只能

是自成系统的“欧洲——西方文学”、“美洲——犹太文学”、“非洲——黑人文学”以及“亚洲——东方文学”等相对跨越了国界的区域性文学,且“欧洲——西方文学”处于 核心地位。

32. 如何界定异质性,如何认识异质性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所谓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这种彼此相异的特性在不同文明的文学中都可得 以体现,例如中西文论之间的异质性。任何一种文明都会有自身独特的品格,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自然也各有特色,表现出鲜明的异质性来。面对这种异质性,面对异质文学之间 彼此激荡的局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异质性他者存在的重要价值,在对话中达成互识、互证和互补,进而促发文学新质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

在当今时代,体认不同文明间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不可规避的题域;在跨文明的视野中进行异质性研究,是中国学者立足于国际文化 的当下语境,审时度势而采取的一种文化策略;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的主要内容,但研究异质性的最终目的在于达成不同文明和文学间的互补, 将不同文明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结合起来,以求得不同文明系统的文学之间相互融会、整合和共同发展。

33. 探讨文学的跨文明互补与融会可以从那些具体研究途径入手?

查看答案

我们要在异质性的基础上求得互补,进而达到某种总体性,将不同文明的文学共冶一炉,融会贯通,探索异质文化与文学的共同文学现象与规律,并进而建构起具有更大阐释 能力的世界性和全球性理论框架。异质文明间的互补和融会,是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比较文学在新的发展阶段注重异质性研究的必然结果。对于不同文学 之间的这种互补和融会,跨文明研究提供了以下几种具体的研究途径:归类法、附录法、引证法、混用法和融合法。具体如下:

归类法:在文学的比较研究中采取归类的方法,即站在总体文学的高度,将异质文明中的文学现象加以类分,并归结为若干理论问题,加以对比研究,进而达到特定的融合。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一书就是采取这一方法进行研究的成功范例。

附录法:我国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在《文心雕龙创作论》中就很典型地采用了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在研究某种文明体系的文学问题时,以“附录”的形式将不同文化背景中可 以与此问题相类比的对应文学观念列出,以进行对比辨析。通过“附录法”,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观念一并呈现出来,在一个宏阔的视野中,正文部分对特定问题的论述详尽深入 ,附录所列内容全面而清晰,这为我们比照不同文明文学提供了便利,也利于我们在较高层面上探寻共通的文学规律。

引证法: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中所采用的“引证法”也是文学在研究异质文明之间互补与融会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研究文论时,“引证法”要求我们以某种 文论的研究为主,而在研究过程中,将不同文明体系与此相关的例证和理论论述加以引证,从而把异质文明中的文论融为一体。

混用法:将不同文学的各种观念、范畴、术语等汇于一处,熔铸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这种异质融会的途径打通了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之间的“隔”,它不分古今与中外, 将各种文学观念和理论融会到一个体系之中。朱光潜先生在其《诗论》中就大胆地尝试了这种方法。

融合法: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将诗、画、书法、音乐和建筑等各种艺术门类融为一体,从具体作品欣赏和分析入手,杂糅中西而又以中国诗学精神的剖析为主,揭示出 文艺审美活动中具有本质特征的东西,也成为观照异质文明互补和融会的一种有效途径。

34. 何谓跨文明阐发研究?

查看答案

跨文明阐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或者反过来 ,用生成于乙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甲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当然,这种研究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

35. 跨文明阐发研究有哪些主要研究方式?

查看答案

我们依据阐发过程中相关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跨文明阐发研究分为四种主要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所谓作品阐发,实质上就是一种跨越文明界限 借用文学理论的文学批评活动。所谓理论阐发,主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镜鉴、相互发明 ;跨文明科际阐发,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学科研究略有不同,它指的是跨越 文明界限地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来展开对于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分析、阐发;综合阐发,主要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文明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 不加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

36.跨文明阐发研究有哪些学术功能?

查看答案

首先,跨文明阐发研究具有一种文化、文学新因素的促生功能,从而可以刺激原有文化、文学的新发展,使我们渐趋委顿的文化传统被激活、更新、再生,逐渐又繁荣发展。

其次,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铺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通途。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打通文明间的壁垒,开启文化交流的通道,从而能够把中国丰富的文学资源引入到 世界文学的宏大视野 中,使其能够参与到世界文学的活动中来。

37.跨文明阐发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跨文明原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递进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强调阐发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必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问题;第二层含义则是强调在研究当中必须要有自觉的跨文 明意识、差异意识。

对等互动原则,与跨文明意识、文化差异意识密切相关。它要求坚持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立场,强调不同文明文学之间的平等地位,反对一方理论对另一方文学的垄断与独白 。具体说来,就是要求阐发的对等性和互为主体性。

有效性原则,针对的是阐发研究过程当中理论与对象之间的契合性问题。在进行阐发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论是用本国的理论模式去阐发西方的文学,还是运用西方的理论 模式来阐发本国的文学,都必须小心谨慎,都必须对所要采用的理论模式,对所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细致的分析,以确保阐发的可行性、有效性。

38. 什么跨文明对话研究,其特征是什么?

查看答案

所谓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立足多元文化立场,探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文学和文论的互相理解与互相沟通,实现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以异质性话语进行平等对话。因此,其特征表现为异质性、平等性。

39. 什么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

查看答案

如何展开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这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又可细分为对话前提问题、对话途径问题与对话原则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跨文明研究的其他方 法(如跨文明阐发研究等)都从不同层面触及到这些问题。但围绕这些问题,并只以这些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跨文明对话研究,其主导研究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 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发的对话等五种

40. 比较诗学与诗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查看答案

比较诗学和诗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来看,诗学和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诗学 和比较诗学研究的对象不同。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通过研究总结文学的经验,而后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做出阐释,建立一套话语体系。而比较诗学则是以各文明的诗学为对象 。在世界各文明中形成了各有千秋的种种诗学体系,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文学做出了探讨,但这其中的差异也或大或小。怎样沟通呢?这就是比较 诗学的任务,让各种诗学互识、互解、互补,以期在将来能够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一般诗学(共同诗学)。其次,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范围不同。诗学一般是在一个文化 内部进行的,而比较诗学必须要求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与文明中展开。如西方的诗学体系是在欧洲文化和北美文化内进行,这两种文化实际上也是属于同一种文化。比较诗学 就必须在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进行,当前广泛引起学界重视的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就属于比较诗学的范围。最后,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方法不同。诗学常常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的 方法,而比较诗学则更多的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比较诗学的“比较”,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的比较。

41. 简要说说比较诗学的发展状况。 查看答案

目前学界一般认定比较文学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法国学派阶段、美国学派阶段和跨文明化阶段。

早期的法国学派以实证主义作为本学科方法论的基础,把比较文学仅仅局限在寻找不同文学之间影响的事实联系,排除比较文学研究中综合的方法,也就是排除文学的美学内 涵,在这样的观念的支配下,比较诗学自然不可能产生。1958年,美国学派要求拓宽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无事实联系的多种文学现象之间,甚至可以将文学 与其他知识领域加以比较研究。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比较诗学的产生成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诗学成为西方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点,这 种学术潮流也影响着全世界各地的一大批学者从事这一领域。

我国的比较诗学溯源应该从清末的王国维算起。王国维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可以算是中国比较诗学的开端。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借鉴了西方的主客观相分的方法 研究中国传统诗学。继而鲁迅的《摩罗诗力说》(1908年)也是一篇重要的中西比较诗学论文。1942年朱光潜的《诗论》在会通中西学理和整合中西诗学理论的基础上,寻求中西 美学和诗学的共同规律。此书在中西比较诗学史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海外华裔学者刘若愚的《中国的文学理论》(197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是海外第一部中西比较诗学的代表作。他继承改造了阿布拉姆斯(M.H.Abrams)《镜与灯》(The Mirror and The Lamp)中所提出的艺术四要素理论,建立了一个分析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概念结构和理论框架。叶维廉的《比较诗学》1983年在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叶维

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刘若愚类似,主张比较诗学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寻求跨文化、跨国家的“共同文学规律”、“共同的美学据点”。

1949年到1979年,由于各种原因,学比较研究在中国大陆一片沉寂。1979年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再度兴起,以钱锺书的《管锥编》的出版为 标志。

80年代中国大陆第一本较为系统的中西文论比较研究专著是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1988年)。本书注重中西比较诗学的文化探源,绪论中从中西文化背景中探寻中西诗 学差异的根源,并在各章中都有追索。90年代初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是黄药眠、童庆炳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该书比较了中西文论的文化背景,并辨析了中西诗 学的理论形态的差异。由文化背景比较进展到“范畴”比较,力图揭示中西诗学诸范畴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或相互发明之处。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西诗学比较研究涌现了 大量的论文和专著。

42.跨文明的语境下怎样开展比较诗学的研究?

查看答案

比较诗学的研究途径是多层次的,根据比较诗学的学术实践,主要的比较方法有: (1)诗学术语、概念、范畴研究

中西诗学在中国的现代之前基本是两个完全独立而封闭运行的理论体系,很少相互影响,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和话语方式,各有不同的概念、范畴作为其理论的基石。通 过术语、概念、范畴比较,我们才能看出它们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发掘出它们的含义。比较中西诗学的术语、概念、范畴,可以研究某个术语、概念、范畴 ,也可以研究范畴群;相似的范畴可以比较,相反的范畴更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2)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

中西的文艺理论史上的诗学著作在思维方式和论说话语上有很大差异,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只要找到对话的平台,就会发现它们讨论的对象有许多联系之处。这样看来 ,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就是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可以就中西的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也可以一部中国古代的著作为依据广泛地和西方其他的理论进行比较,也可 以以从总体上对多部著作进行系统的比较,从宏观上把握不同诗学体系的特点和实质。 (3)诗学文类比较研究

通过文类来开展诗学的比较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西方诗学是亚里士多德根据戏剧定义文学而建立起来的,由于戏剧主要是人的生活的再现,所以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总结 出,文学是对人类行为和生活的一种摹仿,因而形成了影响西方两千多年的“模仿说”。除了西方诗学是建立在戏剧文类之上外,其他各文明的诗学都是建立在抒情诗的文类之上 ,形成了“情感——表现”的诗学。由于东西方原创性诗学所依赖的文类不同,我们通过跨文化与文明的比较,才能够看出二者在整个体系上存在着的差异。从这一点上看,西方 的诗学也不是超时空的绝对标准,我们需要改变那种以西方诗学为中心的偏见,把世界各文明的诗学都看作是我们所追求的一般诗学所必需的理论资源。 (4)诗学话语比较研究

所谓话语就是人类在把握世界时用以表述自己的情感、观念或理论的一种抽象的观念性的物质媒介。话语和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所关注的是“说什么”,而话语关注的则是 “怎么说”和“如何叙述”。话语系统是特定话语的不同的构成模式。无论是一个理论家还是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其各自独特的话语系统。也就是说,话语系统是区别一种学说、一 个学派或一个文化体系的最为关键标志性的特征。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体系就迥异于西方诗学话语体系,具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气质,是难于用西方那种诗学话语系统简单对接或传述 的。一般地说,中国古代诗学是一种诗性的诗学话语,西方诗学是理性话语。 (5)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

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是基于文化精神分析的方法,它把诗学比较放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背景中,追求的是返本开新、融贯中外的理论超越。诗学比较如果仅限于狭义的 文本而不顾及广义的历史文化背景,单就个别学说或概念范畴进行比较,难免失之偏颇。这就需要把研究放在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具体的语境中去操作,真正的做到沟通和相互理解 ,互识、互证、互补,全面地探求它们本源性的理论内核,从而实现比较诗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人类的共同“诗心”,也就是通过诗学的比较,发现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共 同规律,进而建立具有国际意义的、现代形态的一般诗学。

43. 文学人类学的定义是什么,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包括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文学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文学和人类学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具体而言,它体现为自觉运用和借鉴人类学的视野和模式,对各时代、各地区、各族群的各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人类文学普遍的内在模式、结构、规律,并在本体论层面上进一步追问和反思“文学”的含义。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一般从媒介的角度区分,可分为文字文本和口头文本(包括仪式文本)。文字文本,顾名思义是指由文字符号组成的文本,包括传统文学研究关注的 作家作品,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字印刷品。口头文本一般指不依赖文字传递由一个族群文化集体流传下来的史诗、歌谣、仪式、舞蹈等;同时,它还必须包括史诗、歌谣、仪式、舞 蹈等在展演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即时间、环境、人物身份、仪态……也就是说,口头文本是一个文化事项被表演出来的动态过程。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原型批评”对书面文学的总体研究、“三重证据法”对书面文学的跨文明研究以及口头理论对口头文本的立体研究等。

第11篇: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第一章 发展论 .................................................................................................................................1

第一章 发展论

第一节 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 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2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第三节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

1、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与外来文化相接触和具备通识的眼光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先天优势。包括《史记·大宛列传》、晋代佛经翻译、历代文论,诗与画的比较研究、诗与禅的比较研究等。内容十分丰富,但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2、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与西方学术大量传入以及深受西方学术影响的专门人才大量出现有密切的关系。梁启超“政治小说”、林纾翻译小说;王国维利用叔本华系统分析《红楼梦》;鲁迅中西诗歌比较研究;胡适、冰心、许地山中西戏剧研究;茅盾中外神话比较研究;严复、苏曼殊译介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的正式兴起: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最突出的标志是比较文学讲座与课程的开设。1924年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的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第二个标志是一批研究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与论文也相继出现。1931年,傅东华翻译了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这是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译著,1935年,吴康的《比较文学绪论》一

3 文发表,这是中国学者第一篇关于比较文学理论的论文。

朱光潜《诗论》,钱钟书《谈艺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谈艺录》是杰出的古典诗话作品,也是钱锺书除了《管锥编》以外最为重要的学术著作。主要对中国近体诗进行广泛批评。钱锺书既继承了传统诗话的长处,同时又广泛汲取欧美文艺思想,行文优美,引文繁富,多所创见,其中类似“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打通精神;

3、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

(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

(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

(3)出现了大量研究比较文学的成果,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日趋强烈。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21世纪文学研究中的发展走向

1、21世纪文学研究的发展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并具有开阔视野的研究,比较文学正是以其开放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恰逢其时地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所以,比较文学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与历史的必然。

2、比较文学的快速发展与当前全球文化的发展态势有关。一方面要努力从他种文化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又要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认识和克服自己的弱点,尽量将自己的特长贡献于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因此,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热点(乐黛云《跨文化之桥》)。

3、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碰撞、文化交流过程、都在作自觉或不自觉的比较、鉴别,而比较文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以其自身独特的方法与

4 思路,让人们既认识了自己——本国本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又认识了“他者”——他国他民族的文学与文化,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共同走向与共同规律,这是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研究无法企及的。

第五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1、文化研究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步兴起,尔后扩展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知识传统。文化研究提倡跨学科、超学科、反科学的态度,没有一种明确的、属于它自己的方法论。文化研究把文化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本分析相结合,并加以批判地使用。

一般而言,文化研究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研究,而指的是当代非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研究:基于生产、文本、活生生的文化的研究,具体如种族研究、性别研究、区域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它关注边缘性的研究领域。

文化研究主要描述“文本”和“话语”(即文化实践)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构成之内产生、插入和运作的方式,以复制、抗争乃至改造现存的权力结构。

2、对文化研究的辨析与批评:文化研究不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批评,而是重在完成其政治使命,即揭开大众文化形式和实践中意识形态的机制。开放的文化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学科的规定性和自身的一致性,这种流动性和未完成性正是它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地方,可是,目前文化研究的发展越来越以新的方式被商品化和制度化,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场地,它被重新刻上自己一贯反对的那些学术和学科的礼仪。对文化研究一直毁誉参半:一种充满活力、多地区生长的、多学科的场所和一种寄生现象。

3、定位与发展: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伯恩海默报告及其支持者主张比较文学转向文化研究,但反对者认为

5 不能放弃比较文学一向所秉持的对文学的独特关注和其精英立场,而且文化研究也应植根于对文学文本特别是经典文学的解读上。

文化研究包括对文化概念的理论探讨,对文学从文化视角的研究,以及直接指向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批判性分析等等。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对文学现象和其他话语关系的文化学研究,文化研究有助于比较文学在高雅的文学的传统之外把那些未曾注意、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引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将比较文学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比较文学借鉴文化研究,意味着放弃文学研究的自主性,但需以对文学性的优先考虑为出发点。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亦可借用。

最后,文化研究不一定是比较性质的,文化研究不等同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也不会被文化研究吞没。

第二章 本体论

第一节 关于“比较”与“文学”这两个概念的语言分析

1、比较:汉语字面上对“比较”产生误读:症结之一,字面上容易理解成“比较的文学”,是个“有缺陷的词”;症结之二是字面上存在误读可能性:对文学比较。

(法)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

印欧语系下对“比较”产生误读:“文学的比较”

2、文学:

第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两个相关的层面上成立自身的学理意义的,即文学研究层面、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交叉层面。

6 孔子《论语·先进》中,文学指兴办教育分列的四门学科之一,后指“文章博学”。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阅读和写作的知识、铭文或字母表本身、学问、文化的修养等。

“大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流变中作为一个能指,涵盖过文章博学、学科门类、儒家学说、文献典籍、学术性著作、文学作品种种非审美与审美的文化形态。

欧洲文学发展历程中,litetrature作为能指涵盖过知识、文献、小说、戏剧、传记、诗歌、民间传说、艺术、科学及社会事件之资料内涵,也是具有大文化背景的非常宽泛的概念。

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深层结构中,文学共同经历了一个从大文学(广义的文学)到纯文学(狭义的文学)之专业化的蜕变历程。

第二,准确地讲,比较文学的“文学”既不是指宽泛的“大文学”,也不是指“纯文学”,是指文学研究。

第二节 比较文学生要概念的介绍及其定义分析

1、法国学派: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强调科学涵义,摆脱美学涵义,把没有事实联系的纯粹美学评价排斥在比较文学研究之外;跨语言研究是他把比较文学区别于国别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关键。

伽列: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文学研究在学理上含文学史、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三个层面。)

国际精神关系:指不同语境下作家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文学交流关系。

7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

法国学派的局限性:

第一,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一方面强调了比较文学不同于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其学科的特点在于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在强调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的表述下,潜藏着一种以法国为中心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

第二,从一方面讲,拒绝美学可以表现严谨的学术风格,但也缩小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否定了从美学高度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没有事实关系的作家、作品进行汇通性价值批评的可能性。

2、美国学派: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挑战法国学派。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第一,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史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文献学与考据学;而美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美学与文学批评。

第二,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两种国家文学以上而完成的,因为比较文学“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第三,雷马克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中去,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在比较文学定义方面的争议(P69)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8

1、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主体的介入对双方学理关系的追寻,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这是比较文这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客体定位。

民族文学从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

国别文学是从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

文学研究包含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两个方面。研究主体是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研究客体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所研究的对象。

2、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

梵·第根: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

伽列: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是国际间作家作品的精神与事实关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雷马克:跨学科

韦勒克:平行研究的美学价值关系。

日尔蒙斯基: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

三种学理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从这三种学理关系来理解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界限与学科视域是非常重要的。这三种关系可以转换为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材料事实关系为研究客体,方法论上与其配套是文献学与考据学;以美学价值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理论与批评;以学科交叉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科际整合。

3、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三个规限

首先、与文学做比较研究的这个领域必须是一个与文学相关的独立的学科,并且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系统性。

其次,跨学科研究必须是把双向知识汇通后,在比较研究的视域与思考中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自恰体系,这个自恰的体系最终呈现在研究成果中。

再次,在一个民族范围内,没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研究也属于比较文学。(举例可参考第三章《视域论》的第三节《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的内容)。

在“四个跨越”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最为重要的。

第四节 五种相关学科的概念界分及比较文学的定义

1、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的界分:(P85)

2、总体文学及其两个层面意义的整合:

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随着在空间上的伸展、在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

3、世界文学及其四个层面的理论分析

(1) 总量上的世界文学

(2) 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

(3) 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

10 (4) 歌德理想中世界文学

4、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第五节 比较文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1、本体:万物的本源

本体论:为万物本源、为哲人的精神寻找安身立命基点的设问与回答。

比较文学的本体:比较视域

比较文学的本体论: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即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学科成立所安身立命的基点是什么,对此本源做终级意义上本体论追问。

2、比较视域:

视域在比较文学这里指一种多元观察的、多视点透视的研究视野。

比:(1)亲近、齐同、并列、相连接。这个意义引申的意义链契合“视域”的内在透视。

(2)比较。从这个意义上容易产生对比较文学的误读。

钱钟书:事实上,比较不仅在求其同,也在存其异,即所谓“对比文学”。正是在明辨异同的过程中,我们可能认识中西文学传统各自的特点。

11

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种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因此,“四个跨越”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比较视域的展开,使“三种关系”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

3、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1) 文学比较仅从表面的皮毛对两种文学或其他相关学科进行类比,容易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其结论过于生硬而简单,并且会产生一些学术结论上的笑话。

(2) 文学比较不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工作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无法追寻到东西方文学结构内部的共同规律,因此所推出的结论没有普遍性,缺少说服力,并且文学比较也缺少比较视域对东西方文学进行内在汇通的体系化,表现为一种结论上的武断与零散。

(3) 由于文学比较缺少学理上的科学性,它的随意性太大,不仅没有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扰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常视域。

4、比较文学的内质:

(1)“一个本体”与“两个学贯”

(2)“三个关系”与“四个跨越”

(3)“汇通性”与“体系化”

(4)可比性原则及其要求的相对性

5、可比性原则

12

(1) 要衡量研究主体是否拥有比较视域,是否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一个本体原则)。

(2) 研究主体围绕着他所选定的比较文学研究命题,是否尽可能地拥有相关的古今中外学术知识的积累(两个学贯原则)。

(3)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把握事实材料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而不是把“三个关系”流于表面的比附与拼凑(三个关系原则)。

(4) 主体的研究视域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完成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也不是把“四个跨越”流于表面的类比与拼凑(四个跨越原则)。

(5)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研究视域中把围绕命题所积累的东西方知识进行咀嚼、消化、汇通与重组(汇通性原则)。

(6) 在研究主体比较视域中汇通的东西方知识形成研究文本后,能否在学术思想上相对体系化,从而构建自己的一个自恰的新的学术观点(体系化原则)。

6、可比性原则的相对性:第一,可比性原则是从那些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及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的,对于初涉比较文学研究者和普通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完全满足可比性原则的六个方面。第二,由于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国际性的主流学科,因此对于不同民族语境下和不同学术文化背景下推出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可比性原则也表现出衡量标准的相对性。

7、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而不属于方法论:比较文学的比较确应该是一种汇通的学术视域而不是一种外在的类比方法,但不是说比较文学研究中没有方法论,只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方法论从属于本体论。

人文学科研究的四大论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

13 第三章 视域论

第一节 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特征

1、地理大发现也是世界文化的大发现,文化的大发现使欧洲人有可能在自身文化之外找到一种参照,从而使更多的文学事实通过种种方式而获得了某种联系。

比较文学的学科史使我们确信比较文学研究视域的流动性与联系性,这一特点使它不断打破自身的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

2、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

第一,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超出了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限域。

第二,比较视域不仅要求在不同民族及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对文学现象进行解释与说明,而且运用特定时期的一切可能的知识来对文学进行研究,这体现了特定时代及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兴趣。这是比较文学开放性的重要体现。

第三,比较视域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它走出了欧洲中心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解释的时代。

4、比较视域的自觉性

第一、一般文学研究中对比较视域的运用,通常是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出现的,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视域则是作为这一学科安身立命的基本——本体出现的。

第二、比较视域的自觉性除了为文学研究提供多种角度和立场外,它还重视对自身的审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可比性机制的检视,通过这种检视,比较视域有力地排除了人们对它的误解和滥用。

14

第二,比较视域的自觉性还体现在它并不固守文学研究。

5、比较视域对于当今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比较视域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基本的文学研究立场。

其次,有鉴于第一点,今天的任何一种文学研究深感有必要从比较视域去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文学,以便在世界文学的整体背景下正确地评估本民族的文学,也以此更有效地推动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再次,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向人们说明了世界各国文学间相互借鉴与相互利用的历史事实。

第二节 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对话

1、对话平台:文学对话得以进行的某种空间或方式,在日常对话中,对话的平台就是指人们对话的共同话题。

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文化研究都包含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都是一种文学及文化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另一种文学及文化资源来为自身服务。比较视域中的文学研究就在这些共同的平台上进行。

2、对话模式研究:互识、互证与互补

互识有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两种含义,其中自我认识是指通过对象而认识自身,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包含着相互认识的意义。

文学的对话既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也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

通过对话中不同文学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实现互补,文化间的共存及相互利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到,特别是文化相对主义的提出,更

15 加明确了这种趋势。

3、对话过程:模仿—过滤—文化阐释—新文化样式的创造

文化的相遇通过战争、宗教活动、商业活动以及正式文化交往,两种文化相遇后,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进行模仿或文化间的互相模仿表明对异己文化的认同,并且希望将异己文化纳入自身,也可以说是接受异己文化。

文化过滤表明的是一种文化依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对另一种文化进行的选择性解释。

文化传播过程中,阐释并不是对原著的对应复述,也不是照阐释者的观点对原著进行随心所欲的论述,而是既有一致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阐释的结果是一个既不同于原著又不同于阐释者的观点的新的作品。

4、文化利用对中西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利用是把世界各种文化作为人类共有的资源,不管其中种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在这种总体文化背景之下,各种文化对之加以利用,以发展自身的文化。文化利用与文化对话是相伴而行的,也经历着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文化的对话与利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对话者双方有了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就会像某种观念一样,驱使并引导对话者不断寻找一切机会,做出一切努力,去参与对话。

欧洲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种随意、想象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文艺复兴时欧洲各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应被视为自觉地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利马窦是较早地自觉地意识到为西方文化提供关于中国文化的第一手资料的人,也是向西方文化提供如何利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策略的人。

古代中国文化对印度文化的利用: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与建构。

第三节 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16

1、混生—交叉互渗与分类—多维意义链

比较文学的学科交叉研究表现为交叉互渗、边缘整合及整体观照三种形态,并以此形成了以文学为中心的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连接的多维意义链。

东西方古代的不同阶段,虽然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这些表述社会行为的话语在某种相对意义上已分立使用,但是,作为学科的独立系统还远远没有走向自觉,所以基本上是混生未分类的,相互之间有着原始互渗及多维意义链的交叉关系。这个为“原始”思维所特有的支配这些关联和前关联的原则叫做“互渗律”。原始思维的互渗律也成为支撑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学术理论。

2、文学与哲学的互渗:

与哲学的理性化与抽象化特点不同的是,文学具有形象化与感性化的特点,文学描述的世界比哲学抽象的世界更贴近现实生活。

柏拉图把理念设定为宇宙的本体,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象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艺术又是对现象界的摹仿,因而艺术世界也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摹仿的摹仿”,是不真实的。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才是真实的,因而对文学持一种肯定的态度,认为文学产生于人们摹仿的本能对摹仿的作品感到的快感。

我们可以把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中的文学与哲学的交叉互渗一直追寻到古希腊哲人那里,在那里哲学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是混生互渗的。

在东方中国汉语文化景观下,中国哲学与文学的交叉互渗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哲学文本既是文学读本又是文学批评的读本,如《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等。在中国传

17 统文化中,儒、道、释是芸芸众生与知识分子生存的三种方式,儒、道、释在哲学思想中提出观念不仅深深地融入历代文学创作中,并且儒、释、道在哲学思想中所提出的许多范畴也转换为古代诗学所操用的术语。这种哲学与文学混生未分类的交叉互渗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背景及汇通性研究的可能性。

3、文学与宗教的互渗:

希腊精神原型与希伯莱精神原型两者一前一后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生成发展的两大源头,希腊精神是哲人的思考,希伯莱精神则是宗教的信仰。欧洲中世纪的哲学就是宗教神学,所以在基督教神学这里,宗教把哲学与文学统一在自身的信仰下发展,宗教、哲学与文学是共生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作家与批评家仍然摆脱不了宗教的影响。教会认为神学是真理,诗是说谎,应该排斥诗;人文主义者在辩护中提出,神本身也就是诗,诗也就是神学,所以不应该为神学而排斥诗,人文主义者还把宗教作为文学的护身符,文学虽然在创作上已经走向表现尘世反抗宗教的旅途,但在意识形态上仍然难以摆脱宗教统治的影响。文学与宗教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悖立,呈现为差异中的混生状态。一方面,许多作品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以其故事及教义为内容;另一方面,许多作品的主题又是宗教之外的内容甚至是反宗教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西方文学发展上文学对宗教无论是接受还是拒斥,这种交互的关系一直延续到现代。

在东方中国,佛教以佛佗所说为“教”,称佛教教义的不同流传为“宗”,两者合称为“宗教”。严格地讲,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并没有在信仰上构想出一个来世,以此设立一个具有位格的上帝,而是据守于现世的道德理性,主张主功、立德、立言。但是我们认为儒家有着从哲学思想中透露出来的相当的宗教性,所以也把儒家思想认同为宗教。儒、道、释除了释放他们的哲学思想外,作为三种宗教文化形态已经在最大的外延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批评两个方面,反思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历程,有许多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批评家及所操用的术语都深受儒、道、释在哲学宗教层面上的影响。从整体的视域来分析,儒、道、释不仅具有哲学因素、又构成了东方中国传统文化上的

18 三大宗教形态。

从学理上讲,一位比较文学研究者如果把自己的研究视域在文学与哲学之间,力图在两者的差异中透视双方的共通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把自己的研究视域跨在文学与宗教之间,或也等于把自己的研究视域跨在文学、哲学与宗教三者之间。

4、文学与心理学的互渗

柏拉图:“迷狂说”和“神灵凭附说”

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孔子:“性习论”

孟子:“性善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作家由于与生俱来的本能要求得不到满足,于是把在幻想中放纵的情欲和愿望通过写作转换为现实,因此诗人都是为社会所认可的白日梦者,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幻想。精神分析理论不仅解释了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因,而且影响了作家的创作活动,潜意识也被运用于文学批评中。

荣格:集体无意识,即积淀并封闭起来的一个民族的以往的记忆,甚至是史前人类的记忆。原型是人类经验那里积淀而来的基本形式,是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原始意象,这种原型作为无意识进入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外化为艺术形象,并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显现在文学艺术的文本中,如“母亲”、“再生”、“精灵”等。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为原型批评理论。它不仅避免了把文学艺术创作看作为满足个人欲望的替代行为,也将文学艺术与整个社会、人类历史联系起来,为比较文学加深和拓宽了研究视域。荣格把艺术阐释为一种天赋的动力,认为艺术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它的工具,艺术家不拥有个人自由意志,不是一位寻求实现其个人目的的人,而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自己实现艺术目的的人。

19

霍兰德把个人反应当作精神分析的主要对象,因而他主要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切入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认为放纵欲望的幻想既存在于作者的潜意识中,也存在于读者的潜意识中,而批评家更应该关注读者的心理。

5、文学与艺术的互渗:

比较文学是把文学放在与艺术同等的学科地位上,使用的狭义的“文学”概念。首先,从某种角度讲,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在文学与艺术的差异性中寻找共同的“文心”与“诗心”。(文学的表现载体为语言文字,这与其它艺术不同,但在主题内容上,它们都可以共同歌颂人类个体的生命力,赞美人世间的真善美,反抗世俗的假丑恶;在审美价值上,都追求内容与形式的自然和谐及独特新颖,不同门类艺术所达到的自身表现的完美境地都会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二,从历史的反思来看,文学与其他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在它们产生的初期就已经存在。(文学与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影视等门类艺术的跨学科研究。)

6、科际整合与比较规限(151)

第四节 比较文学与国外汉学的异同性

1、国外汉学是个综合学科,包括关于中国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科学、艺术等知识范畴的研究。

国学:指我国自己传统的学太研究。

汉学:狭义指关于汉语文献以及相关文物遗存、文化活动的研究;广义是关于整个中华民族文献典籍、文化遗存和文化活动的研究。

20

2、国外汉学的历史蕴涵(157)

3、国外汉学的学术蕴涵(158):译介学、鉴赏与评价、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方法论的创新。

国外汉学研究与国内文学研究相比,有以下特点(160)

4、比较文学如何借鉴和利用国外汉学

我们作为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自然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为重心,而国外汉学在专攻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做中外比较,因此它所提供的借鉴是多方面的,下面仅谈几点:

第一, 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当今国际间文化与文学交流日益频繁,我们置身其间,理应向世界人民介绍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这就需要了解中国文学外播史,而国外汉学本身就蕴涵着大量有关中国文学外播史的原始资料,以及与这一客体有关的文化信息。

第二, 向国外译介中国文学。向外国读者译介中国文学,是在全世界弘扬中华文明的必由之路。外向传播,自然离不开翻译。回顾中国文学外播史,我们不难看到国外汉学家代代耕耘,其译介之功不可磨灭。借鉴西方汉学家的做法——如何翻译传统术语,如何确定翻译方法,乃至如何深化译介学等,会给我们许多启发。

第三, 不断更新文学研究方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译介西方理论演为高潮,为自己的文学研究提供借鉴。西方汉学家得风气之先,率先做了些移植西方文论用来研究中国文学的尝试,在“洋为中用”方面提供了不少范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第四, 积极开展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所谓“阐发研究”的深化,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论研究的深化。比较诗学的深入开展,可以昭示惟洋是从的谬误,截长补短的途径以及激活传统的方策。

第四章 学派论

第一节 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

21

1、法学学派的形成与主要理论主张

法国学派又称“影响研究学派”,戴克斯特第一次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科学地论述文学史上的重大问题,为此后的法国学派树立了榜样。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上升成为系统的理论,同时,他们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承认。

巴尔登斯伯格的学术成就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也为法国学派赢得了世界声誉。

第一个系统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是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一书中,详细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理论。(P165)

继承和发展了梵·第根的理论,确定法国学派体系的是伽列和基亚。

在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法国的比较文学学者一开始就强调影响研究,他们从渊源、借代、模仿、改编等方面去考察作家作品之间的联系,并力图用实际材料证明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

法国学派的局限:首先,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同时,对影响的强调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局限了法国学派的视野——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其次,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并不是总能够明确把握的,法国学派有时会陷入烦琐考证的泥淖。

2、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

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则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的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完整的影响研究就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22 第一, 誉舆学。誉舆学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它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集团对集团的影响。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

二是集团对个体的影响。指一国文学对异国作家的影响。

三是个体对集团的影响。指一个作家对一国众多作家的影响。

四是个体对个体的影响。指个别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

第二, 渊源学。渊源学是从“接受者”出发,去追索“发送者”。渊源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三种。

印象的渊源:指作家旅居国外时所得到的感受。

口头的渊源:是一种不见诸文字的渊源。

书面的渊源:借助于作家的生平、日记、回忆、书信等外部佐证的渊源研究。

第三, 媒介学。可分为三种:

个人媒介又可分为三种:“接受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放送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和第三国中的个人媒介者。这些媒介者都致力于将一国的文学翻译介绍到另一国去。

环境媒介则指文学社团、文学沙龙、国际会议、官方的机构以及开放的城市等,他们在各国的文学交流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

文字媒介史媒介学的研究重点。它主要是指译文。

第二节 美国学派与平行研究

1、美国学派的形成及基本主张:

美国学派及平行研究强调把没有明确的渊源关系的文学、文化现象之间的研究,它突出了对文学的本位意识和审美价值的关注,拓宽了比较文学的领域,但同时也容易导致研究泛化倾向,带上研究者主观印象色彩。

作为一个学科,比较文学在20世纪初叶在美国建立起来,但真正的繁荣是在40年代末。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协会成立。美国学派的

23 主要代表人物是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列文等。他们在批评法国学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概念》、《比较文学的危机》,他认为:艺术品绝不仅仅是来源和影响的总和,它们是一个整体。只有把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综合在一起,比较文学研究才会像艺术本身一样,成为人类最高价值的保存者和创造者。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为比较文学定义(P174),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比较文学是超出国界的文学研究;第二,比较文学是跨越学科门类的文学研究,这是

美国学派和法国学派的根本区别所在。

美国历史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该学派得发建立的现实前提,短暂的历史使得美国文学很难具有像欧洲文学那样巨大的影响,因此美国学者对平行比较的兴趣自然会超过对影响研究的兴趣;美国文化虽然广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但它同时又是多元的、兼容并蓄的,因此也更能够在理论层面上平等地关注“欧洲中心”之外的文化。法国学派是实证主义和唯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产物,而美国学派则基本上是以新批评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的。美国学派实质性的主张在于,使文学研究得以合理地存在的主要依据是文学作品,所有的研究都必须导致对那个作品的更好的理解,而法国学派关注的只是文学的边缘性问题,是对文学文本的忽视。

美国学派的跨学科研究始终以文学为中心,而法国学派关注作品与政治、宗教等门类的外部联系是把文学消融在其他学科中了。

2、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涵、理论根据和具体方法:

内容: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异同,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24平行研究的理论前提是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使文学具有了“可比性”。人类社会虽然千差万别,但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情感、心理和思维结构等等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这就使得反映与表现它们的文学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相似性。

“平行回现论”:人类存在着“共同想象”,它超越时空,使得毫无借贷关系的文学现象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无需在事实联系之上强行寻找根据(日尔蒙斯基)。

平行研究可以是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文体风格、艺术手法及其他形式问题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作品、文学类型、思潮流派等的比较研究(举例见177—179页)。

3、平行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明确契入点,限定问题范围。

第二,透过表面现象,深入辨析同异。

第三,突破认知“模子”,实现超越与汇通。

第四,坚持文学本位,明确学科界限。

第三节 俄国学派与历史诗学研究

1、民族性的种种诉求:俄国比较文学发展历程

通过比较文学的叙述表达民族性诉求,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和用比较视野判断文学问题的传统,最终促成了比较文学在俄国的形成.

1959年,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会“各民族文学的间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一方面对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危机》和美国的平行研究进行意识形态式和解读,但不是完全拒绝了解西方比较文学进展;另一方面把俄国比较文学实证性的诗学研究传统进一步缩减为文学关系研究。(两位重要人物:康拉德,阿列克谢耶夫)

需要说明的是,苏联比较文学发展历程在相当程度上还是继承了民族

25 学术遗产。

因为学术传统之深厚的影响力,民族身份辨认问题在后冷战时代变得更为重要,因而俄国比较文学在20与21世纪之交超越了经济萧条和政治动荡的局势而持续发展、繁荣。

2、以历史诗学研究表达民族性诉求:俄国比较文学特征

首先,试图通过文学研究确立俄罗斯文化在境内的权威性和作为帝国主体文化的合法性,是俄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目的和开拓性领域所在。俄国打破了比较文学一定要跨国界的限制,而且这种突破不是学者的兴趣所为,而是基于俄国文化生成过程的复杂地理因素和文明结构。

研究俄国(苏联)文学(文化)与斯拉夫各民族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成为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选题。俄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俄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又一重要问题,即使是冷战时期这种研究也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还扩展了研究范围,不限于文学联系,而是扩展到俄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影响与借用,在俄国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拜占廷和东正教、德国文化(包括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和尼采)等重大问题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俄国比较文学切切实实打破了研究空间上的欧洲中心论、研究价值观上的西方中心主义之藩篱,很切实地把东方文学纳入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俄国文明的构成跨欧亚大陆,文化身份兼东西方所致;另一方面为了突出对抗西方文化而有意识加强对东方文化研究,外加自1960年代以来因为美国平行学派试图扩张西方价值观,导致试图成为东方阵营中心的苏联就更加注意东方文学问题,不仅如此,还强烈要求打破西方比较文学限定的时空界限。(P195)

局限:把本土民族文学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放大自己民族价值观的普遍意义;民族性诉求使得该学科具有明显的现实性价值和地域性特征,并且在不少具体问题研究上卓有成就,同时也在整体上限制了其成果能够普遍被融入世界比较文学进程之中。

26

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

(1)俄国比较文学把18世纪以来知识分子透过比较视野印象式判断俄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关系问题具体化、学术化和理论化,从而更严谨地表达着民族性诉求;

(2)系统确定了比较文学研究体系,即对历史上彼此有共同的两种或若干种文学现象的研究、对各国文学中进行比较类型学研究、研究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等;

(3)构建一套极有价值的研究理论,包括确立历史诗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创造了与“影响”并列的“借用”概念、比较类型学作为重要方法、“文学与科学”和“文学与其他艺术”等问题。

第四节 中国学派与阐发研究

1、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跨文化

和西方比较文学显著不同的是,在西方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由于比较文学是从西方传入,这使中国学者具有特殊的国际学术视域,同时,灾难深重的祖国又赋予了中国学者以强烈的民族文学意识,因而中国比较文学从一开始就跨越了中西文化的辽阔地域和复杂多样的文化内涵,在异质文化之间的剧烈冲突与相互交融中展开。

中国在历史上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中国学者的比较文学研究带有另一个鲜明的地缘性特点,即重视东方各国之间的比较研究。

2、中国学派的折衷精神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学派的两个特点:一是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不独承认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优点,并且加以吸收和利用。第二,它不是强调而是淡化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学派差异,使之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自觉意识到各种方法和学派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7 一般说来,在研究直接受西方影响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由于事实上的联系已经发生,所以中国学者更多的是使用了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法。在涉及中西古典文学比较研究领域,由于事实上的联系并没有发生,所以基本上是使用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方法。

3、中国学派的阐发研究

王国维是中国文学研究从古典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红楼梦〉评论》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主流样态而具有标志性的意义。(P201)

内容:是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文学创作实践,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在面临“五四”以后的白话新文学已经失效时,所必然采取的一种补救方法。

4、中国学派的意义与局限

意义: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它带着中国文学独特的自身经验和传统跨入世界比较文学领域,使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走出了过去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囿于同质的西方文化的地域圈子,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使比较文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范围的比较文学,跨文化和阐发法是中国学者对世界比较文学研究范式上做出的重要贡献。

局限:首先,阐发研究实际上乃是在平行研究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超越美国学派所倡导的平行研究的范围。

其次,一个学派是否能够真正成其为学派,不是可以自封的,而是需要学界的广泛公认。中国派尚未得到国外公认。

再次,国内外学界还存在着这种观点,即认为现在已进入全球化阶段,各国之间的文学互动性显著增强,中国已经错过了建立学派的历史阶段,现在提倡建立自己的学派是历史的错位,因而很难再建立自己的学派。

28

第五章 类型论

第一节 文类学与“形式”

1、比较文学的文类学概述

文类学相关意思:文学艺术的种类、体裁;风格、态度;趣味、口味。在文艺理论中,一般把“文类”概念置放在文学的“形式”要素之中。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或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局面,它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域中去考察各种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2、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一方面是指在平行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包括“缺类”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和相异性;另一方面是指在影响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进行追溯的清理考辨。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

一、对于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三分法、四分法)。

二、对于各种文类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

三、对于文类风格的研究。此外,还有对某一体裁形式的跨国界演变的研究,对中西文类观的单向或双向阐发的研究。

3、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个案举要

第一,中西长篇小说文类比较管窥(P212)诞生背景、现实性、自由形式。

第二,中外诗歌文类比较研究简介(P212)

29

第三,戏剧文类的比较研究(P213)

第四,散文的文类研究(P214)

第二节 主题学与“流变”

1、主题:是作家以特定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对生活事件加以倾向性的介入之后产生的一种高度判断。

2、母题:母题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叙事句”的最小基本单位。二是说它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最小的意义单元,当这些最小的意义单元与主题构成了直接而密切的关联之时他们被称为母题。

母题与主题区分:母题是对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是在母题的归纳之上进行的价值判断,因此,一般说来,母题是一种常项,主题则是变量。

3、题材研究的特点:题材研究主要考察一种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流传演变或者某种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表现形态的异同。题材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神话题材的研究;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挪亚方舟的故事都是神话体系中有关大洪水的描述。民间故事也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如季羡林对柳宗元《黔之驴》的研究。

4、典型研究的特点:典型形象大致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型形象,一种是类型形象。原型形象一般是指保存于神话或传说中具有民族特性的人物形象,这种人物形象研究与原型批评紧密联系。如所谓“中介新娘”,指堕落并获救赎的女性形象,她在基督教的文化圈内的文学中都有体现,如法国的包法利夫人、俄国文学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这两种形象中都体现着“堕落-救赎”的结构,但形态和功能却有重大差异。包法利夫人的堕落带有背弃上帝的意味,安娜则带有“爱”的趋向,包法利夫人的救赎行为在功能上未实现救赎,安娜的自杀虽

30 然实现救赎,但方式不是自愿的。这说明不同的民族传统是原型在文学中的呈现发生功能和价值上的偏离。

类型形象一般是指某种性格与个性。像嫉妒者、吝啬者、多余人、进取者等可列入此类。例如多余人,他本身其实就隐含着一个主题和结构,即,个人在与社会的冲突中放弃责任。就此而言,多余人就不仅为俄国文学所特有,其他民族的文学中也存在。如中国鲁迅《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茅盾《幻灭》中的倪焕之等。

5、意象研究的特点:意象就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它存在多种层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文化意象由于初民生存环境的相似而具有相似性,他们在历代的文学中都不同程度的成为具有深层意义的主导意象,如水、火、太阳、月亮、海洋等。意象在民族间也有差异,中国的龙、凤等动物代表权威、吉祥,在西方就是另外的意象了。 个人意象:每个作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意象。如“西风”在雪莱是力量的象征,在杜甫则寄寓无限的乡愁。

6、主题学把文学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一方面,表层结构是我们所看到的差异,而在深层结构上它们存在着同质;另一方面,表层结构是我们所看到的相似,而在深层结构上它们存在着差异;更为常见的是表层结构的差异隐藏着深层结构的差异。主题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表层结构的比较,发现深层结构的意义。

第三节 形象学与“他者”

1、什么是比较文学形象学

比较文学的形象学研究的是“他者”的形象,即“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现象中异国形象的研究”。

31 传统形象学重视研究形象的真实与否,换言之,形象与“他者”的差距。当代形象学更强调对作家主体的研究,研究他是如何塑造“他者”形象的。

休谟:再现式想象;萨特:创造性想象。

形象不仅被看作是作家个人的创作,它更被看作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言说

社会集体想象物: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作的阐释。

2、如何进行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分为两部分。

外部研究:首先必须研究在作家创作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对异国的看法,也就是研究形象是如何社会化的。这一研究基本上在文学文本之外进行,它要求研究者更多地去掌握与文学形象平行的、同时代的证据:报刊、副文学、图片、电影、漫画等,也就是说勾勒出一个“社会集体想象物”,并以此为背景来分析和研究文学形象,看它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背离了社会集体想象。研究内容有:第一,作家有关异国的信息来源,是亲自到过异国还是利用二手材料。第二,作家创作时的感情、想象和心理因素。第三,作家所描写的异国与现实中的异国到底是什么关系?是真实的再现还是不同程度的美化或丑化?

内部研究: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是词汇。它们是构成“他者”形象的原始成分,对此我们应进行鉴别。

第二是等级关系。在对文本做词汇使用情况的统计后,就要进一步检查文本的生产,关注“我”与“他者”的关系怎样转化为一种陈述的意识。

第三是故事情节。在这一阶段,形象是一个“故事”。故事情节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那些具有某种规律性的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2

3、形象学研究的特点:第一,形象学研究的实证性。第二,形象学研究的总体性。

4、形象学研究的前景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文学史上那些在表现和描写异国方面成就较大的作家,都几乎是受到异国文化影响的。全球化语境下,同时受两种文化甚至多种文化影响的作家会越来越多,他们的作品应当成为未来形象学研究的重点。因为这些作品中的“形象”必将是多种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研究这些形象,我们可能对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更好的比较。再者,由于这些作品包含有许多种文化因素,它们对于促进“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类型学与“通律”

1、类型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来自俄国比较文学派所提出的“借用”与“影响”。所谓借用说指的是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中的类似现象,有的因为它们出于同一渊源,由于情节流传而被另一民族采用。所谓影响说,是指有些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存在有间接或直接的、起源上的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某种相同或相似的特点。

2、形成类型说的两种基本途径:首先,每一种文学类型都代表着文学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的出现总是有所开拓,对现实有新的领悟和艺术再现。其次,文学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文学类型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类型学研究者看来,相同或相似文学现象之间更容易发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汇流”。

3、类型学研究的一般理论背景:理论内在实质是运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民族间文学的关系和国际文学的总体现象。它又与一般社会学研

33 究不同,它对文学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自身规律忽视,找到一个独特而统一的角度,即从文学类型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入手,既突出了文学的主体,又扩大了文学研究的容量。

4、类型学研究的目标:通律

(1)全面考虑整个文学以及它的各个方面的特点;(2)运用同一的研究原则。类型学研究的这两个原则基本上体现了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揭示文学的通律。

第六章 范例论

第一节 互动:中国文学与欧美文学的比较研究

1、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与互动研究的意义

“显然,互识—互证—互补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的互动过程,它不仅使得不同文化通过文学的对话和交流而达到“主体间际”的相互认识,还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和更新。比较文学的研究重点这一就在于这种以文学为媒介的文化互动过程。(乐黛云《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主体间际”的跨文化视野使得我们能够在两种文学的碰撞中不仅看到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还能够从被影响者中返观到输出方文化自身所缺失的东西,从而避免任何形式的文化中心主义倾向。

2、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

(1)、中国古典诗学对20世纪初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已经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中国古典诗歌简约的旨趣体现了与夸饰的欧洲浪漫主义完全不同的美学思想,因而是“充分现代化的”,这主要体现在题材和风格两方面。

就题材而言,新诗运动的诗人们早就意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简朴”与西方浪漫主义的“崇高”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古典似的没有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中那些半人半神似的浪漫主义英雄,有的只是友谊、离愁以及日常事物和自然景色,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诗人所追求的是

34 “普通人性”的显现。

在风格方面,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和克制更是使美国新诗有们感到“现代得出奇”。庞德主张现代诗歌应当追求的就是一种像中国诗那样的“超越比喻的语言”。由此可见,中国诗的影响对于新诗运动反抗浪漫主义的滥情主义,从而写出现代诗人的现代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诗运动的现代化追求产生的结果,主要体现在诗歌形式与诗学思想两方面。

在诗歌形式方面,新诗运动为美国现代诗歌全面确立了自由诗的地位并引发了以意想并置为特色的句法结构革命。

在诗学思想方面,就是反象征主义的现代美国诗学。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对于美国新诗运动所致力的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中国诗这个异质因素使得美国现代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症候,从而构建出了一种既反浪漫主义又反象征主义的现代诗学,促进了美国诗歌的现代化。

第二节 接受:中国文学与俄苏文学的比较研究

普希金在中国的接受是中俄文学比较研究中的一个典范个案。这一个案包含着中俄文学接受中的误读现象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中国对普希金的接受有过几次调整,变化中的普希金形象蕴涵着诸多误读的成分。

第一, 普希金是小说家? 在普希金的名字自1897年被译介中国后的将近30年间,人们只是见其小说不断被译介出来而未见诗歌。

原因有三:

首先,是当时中国文学界对小说的重视超过诗歌。晚清的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小说的创作和翻译。当时的社会思潮左右了译者的译介。

其次,是当时中国文学界对富有人道色彩的俄国现实主义作品的重视超过浪漫主义作品。

再次,是当时中国文学界对普希金诗歌的魅力缺乏足够的了解。当时仅把普希金看作一个社会诗人,对他诗歌的丰富思想内涵和卓越艺术

35 价值了解不多。且译介形神兼备的诗歌又具有相当的难度,当时的中国翻译界在总体上不具备这个实力。

第二、革命诗人普希金?

翻译界提供给中国读者的是小说家普希金的形象,而评论界对普希金的诗人身份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在“五四”时期,李大钊、田汉都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到过普希金诗歌的思想和艺术。在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接受普希金进入活跃期,先后举办三次大规模的纪念活动。“革命诗人”的形象开始凸现出来。译介了《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致恰达耶夫》《自由颂》的反暴政、争自由的诗篇。中国左翼文坛过于浓厚的政治倾向和功利色彩,阻碍了对这位诗人更为全面的、客观的了解和接受。也由于这一点,60到70年代政治风向逆转,普希金在中国的地位才会一落千丈,成为“反动诗人”。

这一案例表明,一方面文学接受中的误读现象与时代的变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在跨文化的接受中所战胜的误读现象,与两个民族、文化、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

第三节 影响: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比较研究

1、从日本汉文学看中国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日本汉文学是指日本人在本土语境下用汉语或汉字创作的文学作品,

日本神话受道家思想影响;《怀风藻》是现存的日本最早的汉诗集;平安时期(中国唐朝时)是日本汉文学的昌盛期,也是中国文学影响日本文学的第一个高峰期;五山文学(1191—1620)是承继散体文学;江户时期(1600—1867)日本汉文学的复兴与袁宏道诗文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一个民族成熟地接受外来影响,首先要适应本民族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变化,取它山之石而为己用的。

2、从物语文学看中国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其一是《源氏物语》有时原封不动地引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诗文;其二是援引典故;其三是运用当时的俗谚俚语。

36 《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的关系;《八犬传》与《水浒传》的关系。

3、影响的积淀:中国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影响

明治维新之后,中日上千年的文化交往在日本文化中形成的中国文化、文学影响的丰厚积淀已深入到人的精神领域,世代相传,在深层次上发挥着强韧的影响力。

(1)、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日本近代作家身上的沉淀已积淀成一种“乡愁”。

(2)、许多日本近代作家从小就有浓厚的汉学底功,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积淀,但是,他们的中国文化观都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进入现代以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断裂,现实的中国与他们头脑中的中国文化观形成了一种反差,产生失落感。

3、改革开放后,两国文学的双向交流逐渐繁盛,中国许多作家作品被译介到日本,对日本作家产生影响。

第四节 身份: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母体文化的比较研究

1、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身份与比较文学研究

海外华文文学是指栖居海外的华裔在异域民族语境与异质文化景观下的汉语文学创作。

海外华文文学由东西两大板块构成,东方板块以东南亚华文文学为主体,其中包括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华文文学;西方板块则以北美华文文学为主体,包括欧洲华文文学、澳洲华文文学,南美洲华文文学等。

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是中国文化与海外异域文化的汇通性整合。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是华裔持用汉语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国界的条件下完成的。他们在文化身份上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移民海外,二是从小生活在海外,在血缘的民族身份上他们是中国人。

37

在我域民族语境和异质文化景观下,华文文学这一大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身份的宣告和张扬。

2、比较:海外华文文学内部的文化差异性

东南亚华文文学:马华文学、新华文学、泰华文学、越华文学、菲华文学、印华文学等。

北美华文文学:美国华文文学、加拿大华文文学

3、比较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多种研究角度

切入点:

第一, 海外华文文学反映了中外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过程,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在外域的延伸,同时又蕴涵着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固有的文化因素,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在国际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延展和渗透,而且是与异域民族、异质文化碰撞最敏感的部分。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主体把中国文化传统带向世界各华侨栖居地,这种走出中国本土的汉语文学创作在外域把中国文化传统与华侨栖居地的本土文化整合在一起的关系,更应该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

第二, 20世纪上半叶,移民于海外尤其是移民于欧美的老一代华侨为了融入主流社会,努力接受欧美强势文化,这一时期的海外华文文学侧重于书写移民如何适应、融入西方主流文化,同时对母体民族文化又流露出依依难舍的情怀。关于海外华文文学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接受及对母体弱势文化依依难舍的恋情关系,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课题。

第三, 从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来看,海外华文文学的东西方两大板块在中国文化的承传和延伸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他们的一些作品显示出整合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胸襟。这也是我们研究的很好课题。

第四, 我们还可以从个案研究的角度,把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带入比较文学中进行有效的研究。(白先勇《安乐乡的一日》)

38

第七章 译介论

第一节 文化范式与译介学研究范式的历史形成

比较文学的译介论主要是指对文学翻译、翻译文学(译品)和翻译理论(译论)所进行的理论研究,由于翻译是沟通源语文化与宿语文化的中介,故译介学又被称作译介学。

译介学当代形态的主要内涵是指从文化层面对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交流实践所进行的跨文化研究。

一般说来,范式是指一个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精神信念和研究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

文化范式与译介学范式密切,可以说第一个译者或译介学研究者都基于某个特定的文化范式而延伸出相应的译介学范式,并在其中从事文化创造活动。

文化模式之于译介学的关系十分重大,译者本人的才情禀赋、对原作所持的态度、本人的人生——美学——形而上学价值观以及本人矜熟或欠缺的文体意识等息息相关。

翻译其本质并不是文化传播活动的表层单向迁移,它首先必须植根于某一种文化范式,每一个译者都基于这种特定的文化范式而延伸出相应的译介学范式并在其中从事文化创造活动。

范式便是译介学共同体的共享资源,历代译家学人可以据此进行理论定位,进而创造出一个时代堪称典范的译介学成就,并促使后人重新思考既往译介学观念及其理论体系,为译介学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框架和思想养料,这对相关研究无疑大有裨益。

39 第二节 西方译介学的范式变革:传统与演进

1、学术范式通常指一个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精神信念和研究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

西方译介学的三种范式:

第一、古典译介学范式.

第二、近代译介学语言学范式。

第三、当代译介学文化整合范式。

意译说源自西方古典译论范式的“因义对译说”,其实质是所谓“散译”,其理论基础是当时流行的“翻译原创说”,认为翻译作为一种职业应该具有创造性,不应该将其仅仅当作工具看待。

2、西方当代译介学研究:文化整合范式的新探索

第一,分层理论与译介学研究:佐哈的贡献

第二,翻译规范与文化限制:图瑞对传统语言学与文学藩篱的超越。

第三,描写模式系统的应用与拓展;拉姆伯特等人的贡献。

第三节 译介学范式的文化转向及其理论诘难

译介学研究从语词文本向文化语域转向,成了当今学术界天经地义的事。

直译说在传统意义上原是相对于意译说而言,但形式主义者却从形音义的层面过分强调其中的语言要素,忽略了“直译说”在文化层面的合理与合法性(共享,共通与共同)。

40 第四节 西方与中国译介学研究范式的现状与未来

1、西方译介学研究范式的现状与未来

自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西方译介学便已开始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西方译介学在近20年所经历的范式革命顺应国际学术潮流,坚持以文化转向为中轴,在重返历史深度的同时,既使学科定义得以深化,又使近现代语言学范式得以升华。它以文化相对主义实施渗透,遂使译本语言载着异质文化交汇的结晶建构当代文明,又时时建构着翻译活动的主体——人自身。它以“文化迁移转换观”颠覆了古典及近现代译介学的“宿语文化本位论”,通过翻译的文化整合力量击碎传统译介学,建构未来的文化世界。

2、译介学在中国学术界现阶段发展的趋向:

一是思想上强化理论创新意识,着力进行学术范式的建构;

二是学术上提高学术境界,努力培养卓然独立的学时品格;

三是知识上丰富学术资源,推进学术研究和学科知识的持续增长,重事实概括,亦重理论探索和创新

本章从范式的角度切入,基于西方译介学范式反思中国译介学的现状和发展,旨在促使新世纪的中国比较文学及其译介学研究能从大处着眼致力于学科建设,在保护与继承既有学术成就的时候,也精心地培育自身的学术品格,同时注意思想、学术与知识三者的整合提高,根据国际学术主流,适时调整我们的精神信念,改造我们的学术传统,努力建构相应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通过学术共同体共享价值的实现和深具原创性的研究实绩,促进我国学术研究在新世纪的更大发展,为国际比较文学或译介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八章 诗学论

第一节 比较诗学崛起的中西方学术背景

1.“诗学”一词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基本蕴含

41

诗学一词已被广泛地用来指称文艺理论,它一方面也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原理、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另一方面也包括当代新文论。比较文学所谈论的诗学问题,指的是比较诗学,也即从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或跨学科的视角来研究不同诗学之间的异同关系及其具体表现。

诗学一词最早使用,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包括“诗”和“技艺”。他的诗学论断:诗作为个别,既可以蕴含着也可能揭示出作为实体或本质的一般,与诗艺切身相关的天性包括摹仿和音调感、节奏感。在此类天性的表现或抒发中,人们能够得到快感。诗学理论以戏剧为主要的诗的基型,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有关诗本身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其内涵绝不仅限于如何做诗的创作论。同时,它的重要性也不仅体现在它对这些问题的实际解答,而且恰恰体现在这些问题本身及其所蕴含的以多重解答或重新思考的可能。

柏拉图认为是诗歌是“影子的影子”,不仅远离真理,而且还因其常常具有妨碍人们通向真理,所以他要为理想国的青少年编写诗歌教材,删除史诗中不敬神的诗句,同时也坚持要把说谎话的诗人赶出理想国。

从12世纪开始,中世纪后期一方面由于世俗精神日益侵入了宗教领域,另一方面由于阿拉伯和亚里士多德之影响的推动,探讨作诗这门技艺的诗学或诗学著述不断涌现,蔚然成风。

西方文化中的诗学一词,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指文学理论;到中世纪则主要指诗歌的创作技艺和技巧;本世纪以后,由于形式主义文论家的努力,它被用于指称广义的文艺理论,包括对一切文艺体裁的理论总结和研究。

2.诗学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基本蕴含

在中国古代,诗学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专指诗经,二是泛指一般诗歌的创作技巧和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第二重意义的诗学一词包含下

42 述几层意思:一是指一段时期内诗歌创作的总称,二是指诗歌的创作实践和技巧,三是指对诗歌自身的理论研究。

20世纪以来由于西学大量涌入,诗学一词也包含了更多的内容,但还仅限于诗歌,仍属于狭义的诗学范畴。

比较文学学科进入中国以后,诗学是指广义的文艺理论。

3.比较诗学崛起的中西方学术背景

西方:构成这一背景的第一要素是16世纪开其端绪的世界化潮流。19世纪是一个以实证主义(一种基于科学主义和唯事实主义的哲学思想与方法论)和历史主义为其时代学术精神之根本特征的时代,可否实证是衡量一门学科是否科学的主要依据,而历史往往又是其他学科的主要目的,故比较文学在早期被视为通向民族文学史的一门辅助学科,是后者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之所以向法国学派发难,是为了在比较文学领域内替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或美学品格赢得合法性,而后者是符合新的学术精神的。在法国学者看来,比较诗学无法实证,是不可靠的。如果说,19世纪是历史的世纪的话,那么,20世纪是理论的世纪,理论的天性就需要综合,雷马克说:我们必须综合,除非我们甘愿让文学研究永远处于可憎的支离破碎的状态(《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艾田伯认为,通过对全世界文学(或东西方文学)中思想和形式的平行研究,人们可能会发现全人类所共有的、在文学上的一致性、文学类型或原型;通过努力对无数混乱的具体资料进行连贯、明晰的分类,可以满足人类多样化中求取一致性的不可抑止的要求。美学上的比较研究必须基于审慎的历史探求或细致的本质思索,方能避免武断的教条和无用的虚论。

第二节 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必要性方法论

1、可比性:中西比较诗学的学理依据

比较诗学的可比性是指比较诗学研究得以展开的逻辑基础与学理依据,其具体内涵就是存在于比较诗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同异关系。同与异是比较诗学研究赖以展开的前提,缺一不可。就比较诗学而言,有

43 三层同异关系的表现形态值得我们把握:

第一 事物之“同”(或说共相、普遍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因事物本身性质的差别而有不同。

第二 由于事物之间的同异关系是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方式存在的,故与异并非仅仅是某一事物所机械包含的两个方面,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的性质、功用、表现等一切方面都因为从属同一个生命肌体,所以其间之一切方面都相互取决于对方的性质、功用和表现。

第三 事物之间的同异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之下可以相互转化

影响研究由于自身的特点而关注不同文学之间的“同”。平行研究所牵涉到的异同关系,其实存在着“显”与“隐”两种情形,可以直接看到和潜藏在深层。

2、必要性:中西比较诗学的价值依据

具体而论,比较诗学的价值与意义可再呈现于“于同”和“别异”两方面。

求同:一是认为比较诗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寻求跨文化、跨语言、跨时空的共通规律,另一是寻求中西诗学之“同”的具体形态。在我国诗学界,诗学之同的比较研究有以下几个侧面:一有关于不同诗学的普遍性问题;二有关于不同诗学的本质问题,即各种诗学均含有借形象来“言志”或“抒情”的本质内涵;三有关于不同诗学的共同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其四有关于不同诗学之中具有类似蕴含的诗学范畴的比较。

别异:一是关于不同诗学之哲学依据的比较,二是关于不同诗学范畴的比较。

3、方法论:对话诗学的建构

建构对话诗学的具体内涵。

44 第一, 在诠释学中不存在主客对峙的关系,诠释者与文本(传统)之间是互为主体的存在论关系,问答双方均为生命整体,故不可以分析、切割的方式去“认识”对方,而是要以同情的态度去体验,这是一种生存的体验,而不是把对方仅仅视为对象的“认知”活动。

第二, 诠释学具有谈话的性质,这是一种“我”“你”关系,谈话的双方或多方持有平等的发言权,其结构形式即“问与答”。

第三, 问题本身具有某种意义,而意义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提问本身规定了回答的内容——规定了意义的生长方向,偏离了此方向就是答非所问。

第四, 问题具有开放性,其前提则在于“回答”的非确定性,问与答之间构成开放性循环。

第五, 问题的开放性并非没有边际,它受制于问题视域的局限性。

第六, 诠释者与文本双方的问题均有约束性,故有的问题是该问的,而另一些问题是不该问的,诠释学意识的真正力量是我们看出何者该问的能力,提问比回答更难,也更重要。

第七, 问与答总是在语言之中展开,这同时即一种意义交往,它往往表现为:问与答、予与取、相互争论、达成一致等等。

第八, 通过问与答踏上正的意义生成之路。

4、在学理上应该注意的具体问题:

第一, 对话方法论的性质不是凝固静止的,恰恰相反,这种方法所始终强调的正是对话双方或多方应在彼此互动之中来了解对方的真精神、真面目、真价值。

第二, 应注意的是比较诗学研究中究竟以谁为“体”(本位)的问题。

第三, 如何避免“标准的谬误”问题。

第四, 应该注意不同诗学中类似概念的非对应性。

第五, 要正本清源地清理跨文化的诗学概念,就必须深入到各自的文化语境,这就关涉到比较诗学之双语境的必要性问题。

第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如何摆脱比较诗学的信用危机。

信用问题指法国学派指责平行研究蹈虚,不可靠,不给学科设限,无边无际,最终也只能是毫无意义。(如何打破这种危机,P336)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语境下的比较诗学研究

45

1、现代汉语语境下的比较诗学研究概述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1904)、鲁讯《摩罗诗力说》(1908)、朱光潜《诗论》(1943)、陈铨《文学批评的历史动向》、钱钟书《谈艺录》(1948)、《管锥篇》(1979)

近年来,比较诗学的突破:一是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二是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日益丰富,三是研究层次不断提高,其主要表现就是有些学者的诗学比较研究显示了哲学的深度,其中,又以本体论的研究为特别突出。

港台及美籍华裔学者的研究成果: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叶维廉《比较诗学》(1983)

2、中西诗学的理论品格和理论形态

中西诗学在关于艺术起源与艺术本质的比较。

在关于艺术起源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模仿说,内容其一,他明确地将模仿归之于天性,不仅最初的知识来源于此,而且人们能够从模仿中获取快感。

其二,《诗学》给予着重讨论的是戏剧的模仿,亚里士多德特别钟情的是悲剧。对诗的界定及其性质的认识偏重在情节、性格等叙事品格方面。

先秦时期得到了理论关注的是文类是“文”。其类型主要是《诗》、《书》、《礼》、《乐》、《易》等几种早期经典。关于起源有三:一是“诗言志”;二是出于王者“作”;三是出于“物感”。

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思潮兴起“表现说”成为文学起源问题的又一种解答。他们认为艺术产生人的心灵,强调热情的倾诉,还强调“天才”“自由”“崇高”“意志”“灵感”“想象”“理想”等。在我国古代,与表现说相类似的艺术起源论是“缘情说”,它最先出自陆机的《文赋》,而主要原因仍在于“物感”。同时强调情感的抒发,西方诗学偏重于宣泄换来陶冶与净化,而中国诗学讲究礼义的节制,即所谓“发乎情,止

46 乎礼义”,反对情感的过度宣泄。

在关于艺术本质方面,中西诗学之间仍然是差异与相似共存。艺术的本质在于以形象抒发情感或揭示义理,对于文学的艺术而言,便是借助语言塑造形象来达到这一目的。形象是具体的、个别的、有限的,而情感与义理却具有共通性、无限性、普遍性或必然性。艺术形象便是将具体与普遍融为一体的“具体的普遍性”。亚里士多德把诗置于哲学之下、历史之上的中间位置的做法,已经隐含了诗通过个别、具体来揭示普遍、必然的诗学主张。在歌德看,这个观点蕴涵了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一种是为了一般而寻找个别;一种是在个别中表现一般。在他看来只有后者才符合诗的本性或艺术的规律。二者在西方诗学语境都显示了试图使个别与一般、主体与客体完美结合起来的理论诉求,只是一者偏重于对生活真实的艺术再现,一者偏重于对内心情感的精妙抒发。 在克罗齐艺术即表现的命题里,“表现”尚未抵达“概念”,因而是对于情感世界的整体直观,可以说,艺术作品恰恰是因为尚未抵达概念而实现了在艺术领域对概念体系的超越。我国古代宋人严羽表述为“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可见西方语境中“表现”一词最与中国诗学之“意境”诗心相契。“意境”一词首先出现在王昌龄《诗格》一书,而“言外之义”等核心内涵到唐代末年才陆续出现,但此前刘勰、刘禹锡的词句中可明晰地辨出这一诗学思想的早期形态。

第四节 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及其可能性

1、何谓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

现代人不管以何种方式来研究古代诗学文本,总是会整体性受制于现代的汉语语境,所以,在现代汉语境中所进行的一切古代诗学研究都是一种现代诠释,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个命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指我们把这个命题置于比较文学与比较文诗学的论域之中来审视,以了解它所具有的独特内涵。

有一种看法认为:现代学者对传统诗学的研究,阐述,由于完全采用了西方诗学的话题(概念术语、理论架构),故这种研究、阐述实际上是传统诗学“缺席”的诠释,或者说是传统“失语”和西学“独白”的诠释。

47

另一种看法比较乐观,认为现代学者对古代诗学的研究不仅不存在“失语”的问题,而且完全能够实现对古代诗学文本之原意的获取。

2、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如何可能?

现代诠释的目标主要不是寻求跨文化的诗学“共相”(文心,诗心),而是要把更切合于现代中国人之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审美方式的古代中国诗学之相异性价值发掘出来。

道家所开启的是由“知识”入“美”的言路,儒家所开启则是由“德性”入“美”的言路。

3、现代诠释是实现古代诗学之现代转换的必由之途

古代诗学的现代转换是西方诗学话语在现代中国诗学界占据了垄断状况的一种策略,其中多少带有一些民族主义的焦虑情绪。

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有着割不断的历史传承性,它的所有构成要素总要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在不同时代共时地展示出来,发挥其独特作用。诗学也不例外,它如果不是以诗学的外貌直接(显性)地展现自己,那就一定会汇通过浸润在现代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美学趣味、创作实践之中间接(隐性)地展现自己,不是肯定式的显现,就是否定式的显现,因此之故,严格意义上的“诗学失语”是不能成立的。

现代诠释是实现古代诗学之现代转换的必由之途。

真正的转换,以超越对中“体”或“西”体的偏执为前提,而代之以一种心态更加开放,视野更加远阔、方法更加丰赡、学理更加稳固的对话诗学。这种对话诗学,在现阶段必然是比较诗学,具体而言,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和现代转换必然要以西方诗学的运用或参照作为前提,这样一来,如何评价西方诗学便成为了如何实现中国古代诗学之现代诠释与现代转换的内在组成部分。

48 第九章 思潮论

第一节 接受与过滤: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

1.现代主义的概念界说: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是一个总称,包括形形色色的各种主义,诸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等。象征主义代表人物有叶芝,瓦雷里、里尔克、艾略特等;表现主义流派的卡夫卡、奥尼尔等;未来主义流派的马利内蒂、阿拉贡、艾吕雅等;意识流的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伍尔芙等。

现代主义诸流派依据的哲学理论,都是非理性哲学,它们首先在世界观上,都强调世界本质的非理性特征,其次,在认识论上,它们都认为人类依靠理性或逻辑思维是不可能认识世界本质的,只有意志.本能和直觉才是认识世界的正确途径。

一方面,现代主义文学极力挖掘人的非理性潜意识因素,突出人物内心的孤独迷惘、动物性和疯狂性;另一方面,现代主义文学又以艺术表现论为内容,衍化出许多审美原则和表现方法,如非理性的生命感悟、直觉、唯美主义的形式感,语言的非逻辑性和非规则性。

2.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接受的动因与实质

中国现代作家处于一个现状与历史和未来断裂的时期,面临着同样是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后的历史文化废墟,使他们充满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怀疑精神,与西方现代主义发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为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提供了心理背景。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也源于一种现实需要。

此外,中国现代主义作家之所以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也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运动有关。西方现代主义的“新”切合了东方中国现代文学的自我转换、自我更新的要求,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才得以在

49 双方共求的美学价值层面上进入东方中国现代作家的期待视域。

中国现代文学对西方现实主义的接受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年代以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等为代表的现代派对西方的接受;第二次高潮是30年代以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为代表的现代派对西方的接受;第三次是40年代以九叶诗人为代表的“新生代“对西方的接受。

首先是对文学观念的接受带来的转换和革命;其次是对文学母题的接受带来的转换和革命,飘泊、本能、死亡成为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不断反复采用的母题(P359)。

3.中国现代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接受的过滤机制。

中国现代作家筛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第一个方面的文化过滤机制,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第二个机制是时代的文化审美需求,第三个机制是浪漫主义精神。

在经历了30多年的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接受影响历程之后,中国现代文学不仅实现了在文学观念与文学母题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的革命和转型,从而使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现代化的文学思潮成功进行了汇合;而且,它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进行了改造,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现代的内涵和外延,开启了一条开放性与内生性相融合的,无限敞开的现代性意义生成之路。

第二节 影响与重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1.建构后现代主义:中国的视角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影响与重构的学术背景(P367,六条)

2.中国当代的诸种后现代变体:先锋派、新写实小说、消费文化和议价文学、以后结构主义理论为武器以及解构主义为特征的理论批评。

50

第12篇:比较文学

汉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自19世纪诞生以来,一直是一门开放性的 充满生机的学科。最早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是法国学派。他们提 倡研究两国文学在思想、感情、主题、题材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 交流,研究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关系,因此被称为“影响 研究”。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比较文学研究界又出现了“平行研 究”理论为标志的美国学派。这派学者认为在任何有可比性的层面上 都可以展开比较研究,从而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跨国度、跨学科、跨 语言的研究。

最近二三十年,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迅速崛起,并逐步建立起自 己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中国学者以“跨文化研究”为基本特色,主 张在跨越中西异质文化中探讨中西文学的碰撞、浸润和文学的变异, 寻求这种跨越异质文化的文学特色以及文学对话、文学沟通、文学观 念的整合与重建。中国学者卓有成效的努力,打破了比较文学以西方 为中心的格局,对于推动中国的学术进步无疑是一大贡献。不过,值 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大多数学者都把精力放在 了不同文化圈的中西文学的对比上,而忽视了东方文学、尤其是同处 于汉字文化圈的中日、中朝、中越文学的比较研究。至少可以说,这 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渊源流长。两千年来,两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由于古代日本列岛的文化远远落后于中国,所以在长期的中日交往中,汉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千多年来,中日之间一直有着广泛的联系,由于古代日本列岛的文化远远落后于中国,所以在长期的中日交往中,汉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虽然提倡欧化,努力向西方学习,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已扎根于日本民族的土壤,即使在现代日本文学中,也不难找出中国文化的印迹。可能主要是因为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诗词等,以及鉴真渡日,尤其是大唐鼎盛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向中国学习,这些都为日本文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得后人创作的时候学习先人必定会有汉文化的影响。所以日本文学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影响比较大。

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和文学的影响是异常深刻的:一是促进了日本书面文学的萌发和诞生。日本最初没有文字,只有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等。中国典籍东传之后,日本人才借用汉字创作了日本本民族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中国典籍的东传,日本书面文学的诞生肯定要推迟许多年。 二是丰富了日本古代文学的体裁和创作技巧。日本古代歌谣的音拍是不规则的,从两音到九音,长短不一。日本古人似乎从

五、七言汉诗的音律中,找到了和歌的最佳途径,最终使和歌得以以五七五七七音相间的形式构成。也就是说,中国的汉诗对日本和歌的定型发挥了一定作用。第三,中国古代文学影响了日本文学的风格。例如:日本《源氏物语》的作者从白居易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诗《长恨歌》中,汲取了大量的滋养。江户时代,中国的志怪、传奇小说的怪诞离奇、飘逸而富有想象的文风,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长篇巨制中的人物形象、创作技巧等,有效地促进了日本的假名草子、浮世草子、读本等通俗小说的流行,使日本这类作品更具有魅力。

第四,中国古代文学促进了日本文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日本首部歌论《歌经标式》为日本文学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这部歌论从批评标准到和歌创作的方法、论歌病、歌体等理论体系,基本上都以中国的诗论为依归。至江户时代,我国明、清时期的诗论“格调说”、“性灵说”、“神韵说”等,对丰富日本文学理论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第

五、中国古代文学为日本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如日本《古声记》《日本书纪》里的神话以及《今昔物语》等书中的佛教故事,有不少取自中国典籍。日本传奇故事《竹取物语》的情节,与我国的民间传说《斑竹姑娘》十分相似等等。第六,中国文学的东传,丰富了日本文学的思想内涵。

日本是一个比较开放而且能够吸收各个方面文化的国家,他们不仅吸收东方的文化,同时将汉文化进行研究以及与本土文化西方文化相互融合。

以上是文学方面。众所周知,日本的茶道是非常有名的。其实茶道也是从中国传入,原来只有从中国引入茶叶的僧侣才喝茶,不久就作为武士阶级的修养爱好和社交手段而盛行起来。现在专属女性的修养爱好,很多时候都看成是一种技艺练习,而这曾经是粗俗的武士竟相参与的活动。

泡茶和饮茶、茶会上特定的礼法尚未形成时,千利休确立了茶道。利休的茶称“闲寂茶”,简朴且追求精神性的高尚。在装饰受到极度抑制的小空间里,静静地品茶,追求个人修养的提高,这就是茶道。日本人吸收了中国的茶道之后将其发挥及完善的淋漓精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阴阳五行对日本皇家祭典的影响 日本天皇的国家祭祀典礼之一的(伊势神宫祭祀.大尝祭>即是祭北极星、北斗七星以及南斗星。自古以来,日本的为政者都学习中国的阴阳五行,对于一年四季的推移,并不只任其自然发展,大都顺着五行的法则,为使四季能够获得顺利推移,而加上人为的催促。因此日本各地的种种节目、祭祀、时节习俗等,大都寻得出和阴阳五行的关系。同时对防止灾害的咒术、法宝等,也都到处循着五行的法则施行的。 首先从宇宙的诞生说起。中国的《淮南子》(淮南王刘安撰,纪元前一四零年)的(天文训>里说,天地未成形时,冯冯翼翼,洞洞浊浊,清阳的薄靡而成天,重浊的凝滞而成地,而清妙的合专容易,重浊的凝谒难,所以,天先成,而后地定。反观日本的《日本书记》(七二零年)也有如下记述:古时.天地未刮,阴阳不分时.浑沌如鸡子,溟律含牙。其清阳薄靡者为天.重浊者淹滞及地,精妙易合搏,重浊难凝谒。天先成,地后定。然后神圣生其中 《日本书记》和《古事记》是日本的古典双壁,而开关一文便和中国的《淮南子》几乎完全一样,可看做是从《淮南子》借用来的。由此可知,日本古代文化,完全尊崇中国,不仅借用了文字,其思想、哲学、医学、天文等也是尊崇万分。

除了以上一些文化之外,想必还有许许多多的日本文化是由于中国文化而产生或者带动的。这里就不做深入,只是做一个浅层的研究而已。但是综上所述,可以见得日本这个国家吸收了多少中国的文化并且善加利用。不仅仅是文学,甚至渗透到了日本人的生活之中。

第13篇:比较文学

= =大三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完畢

爲了感謝網路上那些不知名的先輩們。。給我幾個科目的考試及論文不小的幫助。。 我步你們的後塵。。。

1比较文学定义-- 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自觉的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2传统文学研究途径--文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实践)

3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接受研究、阐发研究 4跨学科研究--不光文学之内现象关系外,还研究文学和社会科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关系。 特点:①趋向理论化 ? 吸收,利用了别的学科的很多新理论,如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自然科学中的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理论。

②有更加宽厚的文化大背景 更倾向于“比较文化”,而不是“比较文学”讨论“泛文化

5第一个全面阐述比文法国学派是谁?——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戴望舒译。 6世界文学概念——歌德最早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也提到世界文学的概念。 7比较文学誕生,第一次用比较文学命名的专着是——1886 英 波斯奈特

8比较文学作用——比较文学致力于不同文学文化的互相理解、提倡之间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它讲究平等的态度、它主张把文化冲突引向沟通和理解。 1.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文学发展的本质规律 2.比较文学可以拓宽人民的知识视野 3.比较文学可以打磨人们的立体眼光 4.比较文学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 5.比较文学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

6.比较文学可以帮助人们从后者的角度反观自身 9苏联学派

19C出现,彼得堡大学,奠基人日尔蒙斯基 10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发展

①五四运动前后出现 20C 20-30S 出现这一学科

代表人物:鲁迅1907年《摩罗诗例说》《文化偏志论》 ②30-40S 我国比较文学研究趋于成熟,出现小高潮。 代表人物:朱光潜《文艺心理学》钱钟书《谈艺录》 ③70-80S在大陆复兴

标志: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四册问世,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复兴

1985年 深圳大学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 辨析

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

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有可能是多个民族文学组成的,具有历史的限定性。

民族文学:在民族基础上长期形成的文学,具有历史的稳定性,自己的独特性。

比较文学是跨越民族界限的。民族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大多数文学都是立足于民族文学,也有作为一个第三者研究其他两民族文学。 主题与主题学

区别:1.一般的主题研究研究探讨的是一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和题旨,是个别主题的呈现,研究的是一部作品,是一个点

2.主题学探讨的相同的主题以及主题相关的题材,母材,意象,人物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中的处理,研究两部或两部以上的作品,是一个面的研究。

3.从研究历史来看,主题学直到十九世纪才发端,主题研究则早就存在。 对主题学探讨离不开对每一部具体作品主题的探讨 主题与母题

主题 ⑴ 含义 :①作品中提出的人生基本问题

②作品中通过具体人物,情节等因素表现出来的观念和思想。 ③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作家根据某人生观价值观对某一 共同的人生基本问题会表现各自的态度

⑵ 主题学中的研究则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文化语境中的作家的不同处理,以前者为切入点,考察不同作家对这同一基本问题的态度。主题学中的主题研究当然不能脱离对具体作品的主题探讨《伊利亚特》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只用勇敢定义英雄。 母题 主题学研究最具有特色的范畴

⑴定义:是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最基本行为实际的概括,是构成作品主题的基本单位。母题通过作家的有机组合便能提升为一定的主题。

⑵主题与母题的关系:一个作品可分为很多母题《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的命运,神谕,逃避厄运(人类最基本的行为事件)乱伦,神谕应验,自我惩罚。

⑶母题与人物类型密切联系:某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已成为某母题的具体化身;母题生发出来的人物形象;

母题是最小的叙事单位,是客观的;主题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有很强的倾向性。

母题是人类最基本行为实际的概括,数量有限的;主题由母题组合而成,从理论上说数量是无限的。

总体文学和比较文学之间联系

“总体文学”的原意是指文学的问题、原则、源流、运动,是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是文学理论的别称。在这个意义上,它显然与“比较文学”有区别,因为比较文学虽然十分重视文学理论,但它的范围却远远大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况且,总体文学并没有规定一种比较的研究方法,而比较文学不仅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始终强调自觉的比较意识,因此,二者不可能混同。比较文学是通向总体文学的桥梁。

********************************************************************************************** 名词解释

1流传学——两个民族文学产生联系影响必须经过的路线研究一个民族文学在另一个国家情况为流传学。从“放送者”的立场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作家、文体、一个思潮、一种文学现象或一个民族的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影响及成就

2渊源学——从接受者立场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作家、问题、思潮、文学现象、民族文学在思想、艺术、主题、题材等方面接受了哪些外国文学的影响。即影响的根源是什么。

3文类学——研究文学的种类和类型,也就是研究文学的体裁,它可以研究无事实联系的同一体裁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的规律和特点;也可以研究某些文学类型产生于某种民族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它民族文学的历史轨迹,以及变迁演化的过程。

4媒介学——媒介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居间和中介者。媒介学的媒介是指那些超越了语言民族文化界限的文学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起传递作用的人和事物 从传递着的立场出发,专门研究民族之间的文艺思潮、文艺现象、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影响是如何发生,是采用什么样的手段,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发生,这就是媒介学。

5缺类——文学上的缺类是具体表现为某一国或某一民族的民族的文学中所具有的某种文类,在另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却没有。某一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中所有的某种文学虽然在另外的国家或民族中存在,但其表现的形式或内在的实质却存在着巨大差异。

6母题——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事件的概括,构成作品主题基本单位。母题通过作家的有机结合便能提升为一定的主题。 7世界文学

①??? 歌德最先提出这一概念,各个民族文学发展到一个理想化阶段。各民族文学充分发展,相互交流。

②??? 获得了世界声誉的作家作品,名家名作的荟萃。 ③??? 各国文学的总和 简答

1同一个国家内比较算不算比较文学?为何 略 ,利用比文的定義自己理解答吧

2法国学派 巴尔登斯贝格在比较文学中的贡献

①??? 1910年以后,他主持巴黎大学的比较文学讲座 ②??? 1921年,和阿扎尔教授共同创办《比较文学杂志》,同时出版了系列丛书。《比较文学杂志》不断刊登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比较文学者的论文,成为法国学派的重要理论工具。 ③??? 1930年,在梵蒂根的帮助下创建了巴黎大学的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院,使巴黎大学日后成为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 ④??? 著述不少《文学史研究》,《歌德在法国》等,还提出应该重视二三流作家作品的观点。这点见解在世纪初二三十年间对法国的比较文学产生重大的影响。 ⑤??? 曾经到美国讲学,对美国比较文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⑥??? 把贝茨的数目扩编出版

3中国比较文学的史前史 简单介绍 1)、第一阶段,即比较文学的渊源,它的萌芽阶段是在佛教传入中土之后的西晋时期,格义法,其特点是:在此期间各种研究都有了萌生的迹象,但这些迹象是零散的、微弱的、不易察觉的、相关的内容及文字不易理解。 2)、第二阶段: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此阶段是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a:在翻译西学极为繁荣的情况下,关于翻译理论的讨论,继承第一阶段的传统,有了较大的发展。B:在中学西学孰优孰劣的讨论热潮中,文学研究中平行研究的文章增加。C:比较研究的范围较前扩大,出现了像王国维、梁启超等博古通今、融汇中西的学者,以及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 3)、第三阶段:中国比较文学趋向成熟期—五四前至1949年,这一时期的特点为:a:五四前后,随着国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学西学孰优孰劣的讨论发展为一场关于东西方文化的深入、持久的论战,这场论战不能不对中国社会的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的成熟也必然与这思想运动息息相关。B:这一时期的文学研究者都曾游学欧美和东洋,对他人的优劣长短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和透彻的认识,如果不是国内政局的动荡和连年的烽火,他们一定会在当时把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建立起来。 4《管锥编》主要内容?意义? 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

围绕十部古籍来阐发钱锺书的读书心得。为了论述一个观点,要广征博引,大量事例证明。自觉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打破时空界限和学科界限。不论是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都有自己的独创,尤其是中西文学和中西文论的阐发研究方面,独到见解。《管锥编》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5美国学派,含教堂山会议

美国的比较文学二战后迅速发展

①雷马克提出准确定义《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②1958年9月,“国际比较协会”在美北卡罗来纳教堂山举行会议,美国学者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以严密的逻辑雄辩的说理,对法国学派进行了言词尖刻的批评,揭开了十年论争。美反对狭隘性,要求突破,他的 成就在于“破”后三位在于“立”。 ③美国学者的观点:A?? 。认为比较文学是跨越文化,政治,语言,民族的文学研究。B。比较文学不单研究文学史,也要研究当代文学C。比较文学不能只单纯运用考据比较的方法,综合分析的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应多运用。指出从国际角度建立全球文学史,展望未来。 ************************************************************** 论述

1比较文学的价值(理解自身,阐述观点) 1)、比较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发展的动因。比较文学的兴起是文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它的跨越性特省使他能够生发出武强的潜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文学研究的新发展开拓道路。2)、比较文学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讨论文学规律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进行比较,使我们站得更高,看的更广泛,因而能得到更全面的也就是更科学的结论。3)、在生个世界文学的格局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场合中,它更具有深远的意义,比较文学史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通途和桥梁,是一种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的新型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致力于不同文化的文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倡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他讲究平等的态度,主张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来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 2文学和电影(不可观,想象空间大 可观,想象空间小) 略 自我发挥题

3媒介学研究(定义 种类 渊源)

定义:媒介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居间和中介者。媒介学的媒介是指那些超越了语言民族文化界限的文学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起传递作用的人和事物

从传递着的立场出发,专门研究民族之间的文艺思潮、文艺现象、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影响是如何发生,是采用什么样的手段,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发生,这就是媒介学。 种类:1个人媒介:(1)被影响国家的接受者,往往旅居寄居国外,除了作家文人,還有教徒、傳教士、旅遊者少人等(2)输出影响国家的放送者(3)置身之外的第三者 2团体媒介,环境媒介,文学团体沙龙?? 3文字媒介,最重要的一種媒介,尤其是譯本,可以說是所有媒介中作用最大的一種。 渊源:

4缺类(文类学概念 界定 研究意义 从独特角度发现文学特点)

文学上的缺类是具体表现为某一国或某一民族的民族的文学中所具有的某种文类,在另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却没有。某一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中所有的某种文学虽然在另外的国家或民族中存在,但其表现的形式或内在的实质却存在着巨大差异。

例如:古希臘(荷馬史詩)古羅馬()古印度都有史詩(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而中國沒有

通过对两个缺类现象的探讨、分析,来挖掘缺类现象背后的文化差异,以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来审视,深入研究该文学的本质,源流及其各自的特点.注重文化和诗学理论的相互阐发。特别适用于缺类研究。使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的戏剧,就会得出中国没有悲剧这种戏剧样式的结论。但我们将《窦娥冤》《赵氏孤儿》等戏剧与中国其他戏剧作比较,会发现这类戏剧体现了有别于其他戏剧的特点。中国文化特点和传统审美心理决定了中国悲剧的外在表现形态和戏剧结构,对中国悲剧问题的探讨从“缺类”推断开始而以平行研究为终结,就是运用文化和诗学理论进行诗学理论进行双向阐发。

第14篇:比较文学

辜鸿铭1883年10月31日和11月7日发表在《字林西报》上的《中国学(二)》一文是中国近代比较文学兴起的标志。他将中国西汉时代的散文和英国作家培根的散文进行了对比。认为这两者有相似之处。随后,他又将六朝时代的诗与济慈、丁尼生的诗进行比较, 认为六朝诗用词夸张、粗糙如同济慈早期诗作的冗漫和不成熟,而丁尼生的诗则表现为刚健、清晰和色彩适中。

辜鸿铭认识到,判断不同民族文学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是对不同民族文学的整体准确的把握,他提出了研究不同民族文学的基本方法:一个民族的文学,如果要研究,一定要将其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去系统的研究.辜鸿铭是第一位提出要用有机的、系统的和有计划的科学方法去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学的中国作家和中国文艺理论专家。这是他对中国文学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辜鸿铭还痛斥了西方一些所谓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学所发出的种种奇谈怪论。这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经典都是:/功利的和饶舌的、世俗的。辜鸿铭引用孟子的话进行反驳。辜鸿铭同时也指出了, 以孔子名义合成的那些早期的作品,并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他们之所以被视为经典作品,并不是因为其文体的优美或文字的完善,而是以其所包含的内容的价值为准绳的。辜鸿铭的评论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是正确的。

1915年他用英文发表了他一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中国人的精神》,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关于国民性问题研究的专著。他指出:文如其人,要了解中国的文, 就必须了解中国人。不了解中国人,就不可能准确了解中国文。他试图通过阐述中国人的精神,来表现中国文明的价值之所在,来表现中国文学价值之所在。

辜鸿铭将中国的国民性与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的国民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他认为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深沉, 博大, 却不纯朴。辜鸿铭认为在西方列强之中,只有法国人才能比较好地理解中国人和中华文明。因为法国人的国民性中一种美、英、德各民族都缺乏的一种性格特质,那就是所谓的灵敏,特制的民族才能认识中国人和中华文明。辜鸿铭通过对中、美、德这几个民族国民性的对比分析之后得出结论: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是世界上各民族之中最美好最优的。在这里,辜鸿铭将中国文学的地位提高到无可比拟的高位,竟然成了解决英、美、德各民族国民性问题的一副独一无二的良药,显然是过分的和不切实际的。

总之, 辜鸿铭的文学观有一些是值得称道的。比如他对比较文学的一些提法, 对文学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手段,还是比较科学的、超前的,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填补了一些空白。但是, 他反对新文学、无根据、无原则地将中国国民性人为地拔高到惊人的高度等方面都是反现实、反历史的,是应该值得我们反思的。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语,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20年.主要职资是“通译” 。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教导人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1 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 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的妙语。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一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172则( 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15年《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员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他独到地指出, “要性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

中西古代诗教

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中西古代诗歌理论的创立者, 都十分强调诗歌的功用和价值, 他们不是就诗论诗, 而是把诗放在较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 放在它与政治、道德伦理等的相互关系中进行考察, 得出了许多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结论。中西古代诗教有同有异, 总体来说, 同大于异; 各有优劣, 相对来说, 优多于劣。

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中西古代诗歌理论各有特点, 各有优劣。就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言, 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之上、以伦理道德为纽带的制度, 始终支撑着中国几千年的奴隶制和封建制; 而古希腊进入奴隶制社会, 是建立在原始氏族社会解体的基础之上, 它的主权在民、轮番为治的政治体制, 显然有着不同于我国春秋时代,世卿政治的特色。在此基础上,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创立的诗歌理论都十分强调美与善相联系, 他们的理论也因此被称为诗教。但不同背景下的思考必然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

在强调诗歌的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同时, 中西还有一个共同的美善统一的原则。不管是净化还是陶冶, 其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使情感适度。与孔子一样, 亚里士多德也是借助伦理学来考察文艺, 从而提出他的中庸之道。稍有不同的是, 中国由中庸发展出了温柔敦厚, 偏重于内容; 而在古希腊, 注重和谐美, 内容和形式同等重要, 有时甚至更偏重于形式。孔子推重美与善的统一.孔子虽然已注意到诗的独立的审美作用, 但往往刚迈出一小步, 又赶紧退了回去他所说的美总是被善制约着, 缺乏独立的品格。西方则不同。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诗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研究的门类诗学, 从其它学科中分离出来。

中西古典文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整体风格各有所异.中国古典文学受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影响,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温柔典雅含蓄的中和之美,而西方古典文学一般具有那种酒 神式的迷狂,狂怒,狂喜,直白,宣泄,表现的是一种酒神精神或酒神之美,两者情感宣泄的程度和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源于各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质.这种差异给我们带来了风格各异的中西古典文学.文学是由经济基础支撑的上层建筑之一,不可能脱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独立存在.中国这 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农业大国,一直尊奉农业社会奉行的宗法制度强调伦理道德人情的统一 。而西方则是开放变化的社会,自希腊神话起就不断地否定传统的束缚 ,追求自由和创新, 这些造就了中西方迥然不同的人文观念从而向我们呈现了不同风格的古典作品在文艺美学上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景。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同时又是一座高峰。一方面,鲁迅的文学价值是由他的创作动因决定的。他不仅仅是为了文学而创作,他的文学创作是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是为了重塑和振兴民族精神,是为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他将文学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途径,他的创作是真正的为人生而艺术。另一方面,鲁迅决不只是一个作家,从根本上更是一个思想家,这就决定了他作品的思想深度与众不同。这种深度来自他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浓厚的文化修养。少年时代的鲁迅经历了家道中落,使他饱尝世间的冷脸白眼,体悟到人生真相。青年时代的他广为接纳中外文化,弃医从文,确立人生志向。他背负巨大的传统负担,对传统历史和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亲身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对现实有清晰的认识,这些都决定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不同于和远远高于其他作家。

毛泽东同志对他的光辉的科学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我们认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的鲁迅,是通过他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来实现的,呈通过他所参与的文学运动和所从事的创作实践来实现的。鲁迅不是空头思想家.更不是空t失革命家。他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以其战斗的文学历程和光辉的文学业绩作为具休内容的。

鲁迅(1881—1936)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思想和创作不仅显示了五四新文化革命的重要成就,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首先,鲁迅的全部创作及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显示出一种现实战斗精神,一种现代反抗意识。这是鲁迅对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鲁迅以对文学的执着和杰出的艺术手段去反映和表现社会人生,传达出一个觉醒的现代个体生存意识和现代反抗意识。鲁迅的文学与思想情感是与变革现实紧密连在一起的。鲁迅的全部创作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即立人思想。为改造民族精神,传达启蒙思想,鲁迅以其不朽的著作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提出“立人”主张。他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批判人性的残缺,反思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解放出活生生的个人的生命能量。鲁迅这种正视现实人生,并带有革命血气的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健康的、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文学主潮,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最可宝贵的精神内涵。

其次,鲁迅在多种文体样式上进行了积极而卓越的探索,创造了多种文学样式,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的小说,广泛吸收借鉴了果戈理、契诃夫、等外国作家、思想家的思想艺术养分,将其融合于中国艺术传统之中。以现实主义为主,汲取融合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及表现主义艺术元素,开辟了现代小说创作的广阔道路,形成了崇高刚健、清峻警拔而又老辣苍劲的美学风范。鲁迅根据中国古代的历史、神话、传说撰写的《故事新编》,想像奇诡,诙谐风趣,寄托遥深,被称为现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为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创作树立了典范,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思想艺术营养泽被诸多作家和文学流派。

鲁迅最早尝试现代杂文,并且经过他成就了杂文的辉煌。鲁迅通过16部杂文集确立了杂文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独立而崇高的地位。其杂文最大特色是随手拈来皆生妙趣,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且目光犀利、批驳有利。鲁迅杂文充分表现了他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傲岸的精神、强烈的忧愤、崇高的情怀、渊博的知识和深湛的艺术才华。

鲁迅还创造了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作品《野草》。《野草》构思奇巧、想象奇崛、意境深远,是鲁迅最富有个性化和独创性特征的作品,它既是鲁迅对旧世界进行犀利批判的武器,也是解剖自我的产物。

再次,鲁迅一方面热情呼唤现代化,另一方面又对现代化有着自己真正独立的思考和不同凡响的见解,并着力揭示、批判现代化冲击下国民畸形的心态和落后的国民性。他认为文化的转型,除了对传统的批判和继承、发扬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这是鲁迅对待外来文化的根本原则。同时,他对西方传入的自由、平等、民主和科学思想,有着独特而清醒的思考。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以清室遗老自居。

1913年起转治经史之学,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先后致力于历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释研究,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界有开一代学风的影响。

王国维在清华大学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时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 鲁迅先生认为“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热风·不懂的音译》)。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

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论,强调小说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实际上提出了文艺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主张。在当时,这是一种崭新的、带有革命性的观点,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并且促成了一批揭露社会积弊,宣传维新和革命思想的作品的产生。梁启超对小说的社会作用和艺术魅力进行正面的概括的论述,也改变了以序跋、评点、笔记等为主要体裁的传统小说理论形式,带有一定的开创性。在戏剧创作方面,梁启超的贡献同在小说方面一样,主要在于开新,而不在于有成。特别是他的《新罗马传奇》的前六出,作者在其中满腔义愤、痛快淋漓地揭露了独裁者的罪恶、卖国者的丑行,满怀激情、笔酣墨饱地表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思想、壮烈情怀。在小说创作方面,梁启超算不上有什么成就,但他的《新中国未来记》是我国的第一部政治小说,是他关于小说界革命理论的一个试验品。当时人还把戏剧视同于小说,因此,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论中也包含着对戏剧革命的呼唤。

于晚清翻译之勃兴有大贡献者尚有梁启超。梁启超的贡献首先在理论鼓吹上。主张“凡译书者,于华文西文及其所译书中所言专门之学三者具通,斯为上才,通二者次之,仅通一则不能以才称矣。……三者之中,又以通学为上,而通文乃其次也。”这种见解,至今仍有实际意义。毫无疑问,梁启超的翻译理论对晚清翻译事业的勃兴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最有影响的新闻理论家。他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农会报序》、《萃报叙》、《蒙学报演义报合叙》、《知新报叙例》、《清议报叙例》、《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等,集早期资产阶级新闻理论之大成,开后起资产阶级报刊之新风,实为我国新闻学史之重要文献。

总之,梁启超于近代报刊的发展有大贡献,近代报刊的发展又于近代文学的发展有大关系。郑振铎云:梁启超“在文艺上,鼓荡了一支像生力军似的散文作家,将所谓恹恹无生气的桐城文坛打得个粉碎。他在政治上,也造成了一种风气,引导了一大群的人同走。他在学问上,也有了很大的劳绩;他的劳绩未必由于深湛的研究,却是因为他的将学问通俗化了,普遍化了。他在新闻界上也创造了不少的模式;至少他还是中国近代最好的、最伟大的一位新闻记者。”可以说,梁启超的这些劳绩,大多是通过报刊实现的。

1979年,钱锺书《管锥编》前四册问世,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与此同时,一批比较研究中外文学、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的文章也出现了,并引起了学界的瞩目。1981年1月,北京大学正式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由季羡林任会长,李赋宁任副会长,钱锺书任顾问,决定出版不定期的《通讯》,并编辑出版《比较文学研究丛书》,

1钱钟书的《谈艺录》(1948)采用诗话的体式, 以中国传统文论为母题,从大量具体的文学现象的鉴赏和比较入手,中西诗学互证互补互释,总结出了中西诗学在创作心理、接受心理、艺术方法、风格意境等方面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诗学规律,从而赋予中国传统文论以现代意义和世界意义。《谈艺录》本身就是一本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专著。

2、1979年,钱钟书又出版了巨著《管锥编》,在中西理论双向比较方面作出了更令人瞩目的成就,被视为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该书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中国10部重要典籍,引用800多位外国学者的1400多种著作,结合3000多位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该书以寻求中西共同的“诗心”和“文心”为旨归,资料的旁征博引不仅突破了中西之界限,而且突破了学科界限,以探索那些“隐于针锋粟颗,放而成河山大地”的文艺规律。

3、80年代《七缀集》是比较文学论集,其中,《中国诗与中国画》借助西方文艺理论,阐明中国传统批评对于诗和画的比较估价,同时纠正外国人对中国诗与中国画的许多误解,与此成为对照,《读<拉奥孔>》是通过考究中国古代美学来阐发西方文艺中关于诗歌与绘画的功能区别的理论。《通感》提出并探讨了一种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都没有理解或认识的中国诗文描写手法。《林纾的翻译》则是借以探讨翻译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

几乎所有的关于比较文学方面的论著都将《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视为比较文学的经典之作,将钱锺书视为中国比较文学举足轻重的大家。比较文学只是钱锺书所借鉴的理论立场之一,并且已经与其它现代西学融为一体。它不仅是跨文化跨语言的比较文学研究,更是打通古今、旁及百科的比较研究,这或许就是钱锺书所谓的“并非一般意义”的真正含义。

尽管钱锺书自述他的方法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比较文学,但是比较文学又是所有现代西学中他直接论述最多的一种。他不仅对比较文学提出了大量的精见卓识,而且他的全部著作也呈现出强烈的比较文学的特征,可以说,钱锺书从理论到实践,从具体的个案研究到比较诗学、比较文化以至翻译研究,都作出了超迈前贤的巨大贡献。钱锺书就将中国古代小说与外国小说加以比较,或平行类比,或追溯渊源,这些论述与精见,显示了钱锺书对比较文学的深入理解与精见卓识,对当时的知识界与学术界来说,无疑也是疏瀹心胸、开张耳目之见。

应该说钱锺书从理论层面对比较文学所作的论述,并不足以说明比较文学在钱锺书理论立场中的特殊地位,真正代表钱锺书对比较文学巨大贡献的是他所作的大量精彩而经典的比较文学研究个案。这些俯拾即是的研究个案散落于《谈艺录》、《管锥编》等论著中,充分体现了钱锺书打通中西文化、跨越学科话语的理论立场。

钱锺书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所体现的“打通”的文化追求,与比较文学的根本精神高度一致。他所进行的比较文学研究,无论是文学现象之间的事实联系,还是文学观念之间平行存在的内在联系,抑或是不同文学理论之间的互相阐释,都是为了创辟与重建一种独特的话语空间,在不同文化背景与文化系统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平等与有效的对话关系,为异质文化间的互识、互证和互补,也为人类的交流与合作作出努力。

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正是钱锺书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之一。诞生于四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谈艺录》与《管锥编》,在中西比较诗学方面所作的杰出实践,既领先于国际比较文学界,又超越于国际比较文学界,这使人不得不再次感叹钱锺书的卓识先见。钱锺书认为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即所谓的比较诗学 “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如何把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术语和西方的术语加以比较和互相阐发,是比较诗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钱锺书在中西文论互释互补中所寻求的,是最终可能达到的跨文化的创造与建构。这种跨文化的创造与建构,其实就是总结不同文论语境中长期积累的诗学经验,通过对话来解决人类在文学方面遭遇的共同问题。对于钱锺书的中西比较诗学来说,中国传统文论显然是当然的母体,他始终由中国传统诗学出发,去与西方诗学相证相补相释,努力使中国传统文论在这种相证相补相释中产生出具有现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的新的诗学意义,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化。

钱锺书的比较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化研究是融为一体、须臾不可分割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话语交错、互动与融合,本身就构成了钱锺书话语空间的显著特点。钱锺书在对具体文本的研究与阐释中,总是既从文本自身出发而又超越于文本自身的局限,上升到文本所处身其中的文化语境,使文本自身的意义与文本外的文化语境始终处于相互运动又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之中。

在一个多元文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杂交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基本特色,一种绝对本真的文化认同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与杂交中,找到钱锺书所说的对自我文化的回家的感觉,才有可能在多元文化时代找到自己合适的文化身份认同,采取钱锺书所倡扬的“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场,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空前频繁的文化对话与文化交流之中。这或许就是钱锺书比较文化研究的现代意义之所在。

第15篇:比较文学

民族传统文化对郁达夫的影响

郁达夫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在这西方新思想、新文化、新风潮不断冲击中国知识分子的时期,郁达夫也同样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在饱受西学熏染的同时,郁达夫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深地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小县城里的书香世家”。早在少年时代,他就熟读了不少古代书经,后又泛览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有深厚的旧学根基和古典文学修养。他自己说:从《沧浪诗话》、《白香词谱》学做诗词;《西湖佳话》中的每一篇短篇,总读了两遍以上;另外又读了一些传奇杂剧。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传统家庭中,不仅接受了传统的启蒙教育,而且长期的受中国古典文学、历史典籍的熏陶,他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深厚的传统思想文化的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传统知识分子的部分思想观念,对郁达夫以及其文学创作有着深刻和浓重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有一个从“潜在”到“外在”,“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这种影响存在的本身,就出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关系。

一、以情为主的审美情趣

郁达夫作为一个五四时期的中国作家,我们必须知道他是从我国的传统文学开始起步的。

民族文化在长期发展、沉积、变异、更新中,我国的传统文学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审美情趣,而主情是我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一直下来,中国的传统文学一直以抒情为主,可以说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文心雕龙》认为“吐纳英华,莫非性情”;《毛诗序》指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明代公安派标举“独抒性灵”之原则;清代袁枚又强调缘情为诗的宗旨,这些都指出了情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重要性。

郁达夫强调“文学的情感因素,是‘艺术的第二要素’,而这要素是内在的。”⑴这是郁达夫自觉的审美追求,使他的文学有独特的抒情效果。郁达夫是以诗歌作为文学创作的开端的,旧诗更是郁达夫的最爱。诗歌的创作自然是以情为主的,如他的《临安道上野景诗》:“泥壁茅蓬四五家,山茶初茁两三芽。天晴男女忙农去,闲煞门前一树花。”整首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把作者的欢快之情、欣羡之情、赞佩之情都流露其中。

郁达夫的散文创作也表现出了“诗化”的特点。有人在论及郁达夫的创作时,就曾说过“他的小说和散文,就其内在本质而言,也是‘诗的’”,“至于他的散文,更是诗的。”⑵他的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 郁达夫的小说更是追求“诗味”,他是用小说形式写的抒情诗。中国古代文论强调释愤抒情的传统,中国古代诗文中绝大部分也是悲愤愁怨之作。五四时期,身处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中的郁达夫,是具有浓郁的苦闷哀伤的生命体验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体生命卑微的感怀,让他充满了要向外界宣泄的情感。他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极其突出它的主观情感抒发,这种情感是外露的、颓废的,是汪洋恣肆的个人主观情感的宣泄。然后他再勇敢的去欣赏这些外露的颓废。郁达夫选择了感伤主义的文学,在他的许多小说中体现了这一感伤的情怀。在他的小说中充满着苦闷和无限的压抑,可同时精神又感到无比的空虚。死亡在这些小说中导演了一切,结束了一切,使感伤得到更进一步地提升。郁达夫对这感伤的文学情有独衷,认为“悲哀之感染,比快乐当然来的速而切。”⑶同时他又断言“„„把古今的艺术总体积加起来,从中间删去了感伤主义,那么所余的还有点什么?”⑷郁达夫虽然接受了英国世纪末作家和左藤春夫等日本作家的影响,但是与作者在颓废的后面有欣赏颓废的审美心理相比,支撑郁达夫的颓废的,正是传统的“感伤悲哀”的审美观念。郁达夫的感伤情绪主导着他的小说等文学作品,从而成就了一个“感伤的世界”。

二、感伤的世界

郁达夫的古典文学的造诣很深,唐宋的许多大诗人都对他有一定的影响。但他自言最爱的是晚唐的诗歌,认为“盛唐不及中唐,中唐不及晚唐。”⑸而在晚唐的诗人中他却偏又最喜欢李商隐,直言“晚唐诗人以李义山为佳,试取《无题》诸作而读之,神韵悠扬,有欲仙去之概。”⑹虽隔千年,文字留下的内心的情感世界却紧紧的联系住了这两个文人的气质风格。李商隐深深地影响了郁达夫。

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中时时透露出那种忧虑、愁苦、悲哀的千年感伤。他的那种“沉博绝丽”⑺的艺术特色,更使他的感伤色彩达到了及至。“阶下青苔和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端居》)“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等诗句中的那种以“艳丽写悲情”的手法更渲染和透露出了诗人的那种感伤寂寞的情怀。

郁达夫消融在了李诗的感伤中,在其许多的诗歌中无不流淌出胜于李商隐百倍的感伤情绪。“昨夜梦中逢母别,可怜枕上有红冰。”(《自序诗十八首》)这是郁达夫在异地求学之时的那种思乡之情。少小离家,没有了母亲温暖的怀抱,一切的陌生让郁达夫尝到了思乡之苦。在日留学时“相思清泪知多少,染得罗衿尔许红。”(《梦醒枕上作,翌日寄荃君五首》)更寄予了其久别于妻,对妻子的相思之情。这无限的艳色中更折射出了郁达夫的无限感伤。

相聚时想到分离,动情时想到失去,情绪的陡然变化让伤感的情绪更为剧烈,使人生更接近于悲苦。李商隐的情绪是这样,郁达夫也没有逃出这种病态情感的怪圈。他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昔人诗句意何深。广平自赋梅花后,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一首诗,特别是其中借用李商隐“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一句寄托对失去的遗憾和追悔,而那遗憾和追悔又让他痛苦不堪。“好事如花总有磨”的这种早年时对人间聚散无常的悲凉感叹,却让他忘却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人间常道。恋爱进入佳境,达到爱情高潮时,他又忧心忡忡的怕失去这一切。满足中,却又恐惧一个痛苦、失败的结果。“好事只愁天妒我”(《寄映霞两首》)这一句送给恋人王映霞的诗中极度的表现了郁达夫情绪跌宕的病态感伤。

李商隐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安平公诗》)的诗句对孤独与无助的感叹,却又引出了郁达夫“人生终竟是悲苦的结晶,我不信世界上有快乐的两字,人家骂我是颓废派,是享乐主义者,然而他们哪里知道我何以去追求酒色的原因?„„我的哀愁,我的悲叹,比自称道德家的人,还要沉痛数倍。我岂是甘心堕落者?我岂是无灵魂的人?不过看定了人生的命运,不得不如此自遣耳。”⑻寂寞、无助、孤独的感伤。郁达夫喜欢李商隐,学习李商隐,却造就了另一个悲剧的李商隐。满含这种心理的他们在热闹时却感到人生的悲凉,感到自己的寂寞、孤独和痛苦。因此,他们追求安静,在宁静中感受感伤,把自己包裹在一个感伤的世界之中。

郁达夫的感伤,感伤在自己的人生,也感伤在自己的文学之中。诗歌中有感伤,小说中有感伤,散文中也有感伤。《沉沦》中的主人公在感伤中跳入了大海。《归航》中“数行冰冷的清泪”把酸、甜、苦、辣凝结成愤恨和悲哀的感伤。这样的感伤与郁达夫的性格有关,而与李商隐感情的交融,更让郁达夫在感伤的世界中难以自拔。

三、传统道德的固守:摩拟的颓废派,本质的清教徒

郁达夫的行为被当时的许多人认知为放荡不羁、颓废,认为他是与传统知识分子、文人相背离的人物。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对于性与肉的描写,与传统道德观念背道而驰。但我们却不能留于表面的这些粗俗与下流,而停留在他的反传统,我们更应该细细地分析和推敲他所蕴涵的民族特色,他对传统道德文化的遵守和维护。李初梨说过“郁达夫是摩拟的颓废派,本质的清教徒。”⑼

郁达夫表面生活非常的浪漫,一生醇酒妇人,一句“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钓台题壁》)的诗句,把郁达夫刻画的淋漓尽致。然而表面的一切,不可能改变他根子上的传统。他虽然在爱情的魔力下与王映霞结合,但他依然对老家的妻儿照顾有加。他也曾劝戒郭沫若“回到上海去不要为流俗所污,而且不要忘记抛别在海外的妻子。”⑽他虽然与一些舞女演员交往,但从来不做肌肤之亲,更自认为自己“好色不好淫”⑾曾经与郁达夫一同在新加坡的刘海粟也惊奇的发现郁达夫“竟然不会跳舞”,“只是一面品酒,一面观察酒绿灯红中的人们。”⑿郁达夫依然在传统的道德文化泥潭中游移。

传统道德文化无形的牵引,更加重了郁达夫性的苦闷,留学时的极度自卑使他病态地断了与少女女隆子的恋情。在郁达夫的小说中对性的苦闷,对传统道德的遵守有许多的描写。《沉沦》、《过去》、《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是表现灵与肉冲突的代表性作品。主人公们精神上的欲望,行为的荒唐,一切爱欲的冲动,让他们无不真诚的自责。他们内心有着无限的矛盾,一边是欲望的催唤,而另一边却是道德的诅咒。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对性的扼杀和恐惧,让主人公们感到强烈的不洁感和犯罪感。行为那是事物的表象,内心的过程却解释了传统道德对他们精神思想上产生巨大阴影的实质,当然这种影响也对着郁达夫本人。《沉沦》主人公的“性”在接受基督教和儒教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接受了道教和性科学等多种观念的影响,这些因素既是浑然一体的,又是相乘地让他产生了“犯罪意识”。当他们强烈的感到这种不洁感和犯罪感时,传统的道德观又让他们产生了忏悔情结,使自己在更深的层次上产生精神痛苦。“除了他自家的良心以外,并没有人在那里责备他。”(《银灰色的死》),而《茫茫夜》中的于质夫总是处于“向善的焦躁与贪厄苦闷”的夹缝之中,矛盾的内心几乎让他们精神分裂。传统道德文化的无孔不入,让这一些人一次次的在精神上折磨自己。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董仲舒的伦纲纪与五常之道,都是我们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伦理之道,它在我们的社会中根深蒂固。郁达夫也摆脱不了这些的束缚,在孝道、妇德、礼仁等道德上有更多的考虑。《茑萝行》中表现的家庭血缘关系;《银灰色的死》中的夫妻梳离;《沉沦》中的兄弟决裂;《在寒风里》中的母子冷淡等等,都阐释了他对伦理道德的遵从和他的伦理价值观念。日本的伊藤虎丸指出,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典型性,也充分说明了郁达夫的传统性。郁达夫的女性观始终没有超越自虐和加害性这两种形象所象征的感官认识。这种女性观也在说明郁达夫的世界观停留在传统的阶段。 郁达夫不可能抹灭传统道德文化对他的影响,在东西方文化、思想融合的时候,他只能站在一个民族者的立场上,在一个新的道德层面上加以开拓。

四、与自然的亲近:人与万物调和,与宇宙合一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儒、道、佛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而盘古开天辟地,身体化为世界万物的传说,更深刻的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道理。在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天地万物都是“气”所化,万物莫不相通的自然态度深深地印刻在中国人的内心,“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师,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陶渊明、谢灵运、王维等对自然山水的追求,更是中国文人对自然亲近的直接佐证。郁达夫也深受这“天人合一”思想地影响。

郁达夫喜欢亲近自然。他出生在自然山水秀美如画的富春江畔,在这素有“富春山水甲天下”之称的自然美景中生长,更加陶冶了其对自然热爱之性情。郁达夫曾经说过“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人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和作用。”⒀对自然的亲近是郁达夫的梦,是他的青春。当你把自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时,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大自然的伟大,从而放松自己紧张的情绪,感到无比的安详,清静和舒畅。自然会给你心灵的安慰,让你摆脱尘世的束缚,回归自然的自由、逍遥,甚至淡泊名利。自然就像太极,刚柔并济,阴阳并存,完美而又和谐。亲近自然可以让你忘却尘世的喧嚣和明争暗斗,回归平静和安宁。饱经世事沧桑的郁达夫,在这纷繁杂乱、喧嚣的社会中,承受着无比大的精神压力,而大自然却给了他调节自我,净化心灵的机会,去摆脱那物欲横流、勾心斗角、烧杀劫掠的野蛮社会。他陶醉于大自然中,他在《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中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他又说“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⒁他感受到了自然的一切美好。

郁达夫对自然的亲近还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之中,他把他对自然的真切感受流露在他的小说、散文中。在自然中宣泄他对社会,对人生的不满和苦闷。他在小说《迟桂花》中写到“屋前屋后,一段一段的山坡上,都长着些不大知名的杂树,三株两株夹在这些杂树中间,树叶短狭,叶与细枝之间,满撒着锯末似的黄点,却是木犀花树。前一刻在半山空亭里闻到的香气,源头原来就系出在这一块地方的。太阳似乎已下山,澄明的光里,已经看不见日轮的金箭,而山脚下的树梢头,也早有一带晚烟笼上了。山上的空气,真静的可怜,老远老远的山脚下的村里,小儿呼唤的声音,也清晰的听得出来。”⒂翁家山这西湖边的山村景色,在郁达夫的笔下,被写的千姿百态。他还以情衬景,寄景于情,情景交融,造成一种深融的氛围和境界,净化了自己的灵魂。在他的游记散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不遗余力,构成了一幅幅自然山水画,别有一番韵味。

五、心系国家: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传》的“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杜甫的“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展现了我国传统知识份子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的拴在一起,同时希望国家安定繁荣。郁达夫也有一颗爱国之心,他关注国家的命运,继承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并努力寻求救国之真理。当亲爱的祖国受到列强欺凌的时候,他积极的投身到斗争中去。面对国家自身的弊病,他大呼“国事弟意当由根本问题着想,欲整顿颓政,非改革社会不可。”⒃并亲书“哑者能言,聋者能听,中国无废人矣。”希望中国改革弊政,实行民主,富强中华。

郁达夫小说中对“零余者”的描写,却也是忧国忧民的一种体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一格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郁达夫为自己曾走过的曲折之路感到不安,他就用小说的形式去劝慰和告诫那些迷茫中的青年,让他们走出歧途,强健自身。郁达夫深知“青年强则国强”。《沉沦》中主人公的最后呼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强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很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更直接倾诉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注。《沉沦》中的自我暴露并不是郁达夫内在思想斗争的结果,对于郁达夫来讲,反抗社会和颓废告白是反过来的自我主张。在这里“颓废的告白”反而成为对于“让本来高尚的自己陷于颓废处境的外在压力”的抗议。这也就是《沉沦》的“颓废”直接联系到对社会和祖国的控诉的原因。他关注国家的命运,希望国家强大。

郁达夫在西方新思想的冲击下,接受了许许多多的新思想、新文化。可作为民族的郁达夫,他不可能完全的脱离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西方现代性的东西让郁达夫更为成熟、更为先进、更为全面,而民族传统的文化,更让郁达夫保持了民族的特点和色彩,内涵更为的丰富,意义更为的深远,使之永远不会褪色。郁达夫的人文精神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光环下会更加夺目,他的文学艺术也会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滋润下永保青春。

第16篇:比较文学名词解释

影响研究: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影响研究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那些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在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集中在作品上

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

平行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比较文学包括两个方面。一它是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二它是有关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美国学者强调的是超越事实联系的平等研究,而法国学者强调的是依靠事实凭据来解决问题的影响研究,并且将文学批评排除在比较文学领域之外;第二点更是法国学者所激烈反对的,雷马克认为应该将文学同人类的知识、人类的其他活动领域联系起来,开展“跨学科研究”,还十分强调综合研究。美国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关注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学科联系,注重作品的美学比较,理论基础是新批评等。平行研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大的扩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并使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此期是以美国学者重视平等研究建设为中心的阶段。

阐发研究:阐发研究作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之外的第三种比较研究的类型,是有台湾学者首先提出的,所谓阐发研究就是指综合运用西方有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进行重新的审视和阐释。并在此过程中对西方的理论进行验证,调整和改造。以期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规律方面有所发现。

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是近来科学方法讨论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一大批使用跨学科方法或从事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科学家陆续获得诺贝尔奖,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就其深刻性而言,跨学科研究本身也体现了当代科学探索的一种新范型。 跨文明研究: 在全球化文明冲突时代,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面临着重大的调整与转折。从“‘文明的冲突’与跨文明对话”、“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以及“‘汉语性’研究与异质文 化探源”等三个角度,论述了跨文明研究作为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特征 和实践指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主题学:主题学与主题研究:在探讨主题学的内涵之前,必须将主题与主题学加以区分。(台湾)陈鹏翔在《主题学研究与中国文学》一文中说:

1、主题是在任何文学作品层面中一个层次研究。

2、主题学研究的是相同主题(包含套语、意象与母题等)

3、一般的主题研究探讨的是个别主题的陈列。

4、而主题学研究则可朔自柏拉图“理念观”与儒家的诗教观。

(二)主题学的定义 目前定义较多:

1、梵·第根观点

2、弗里德里希与马隆观点

3、法国《拉罗斯百科全书》观点

4、乐黛云先生观点

5、杨乃乔的观点

总体文学: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化过滤:指在跨文化文学交流,对话中,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审美习惯等不同,接受主体有意无意的对交流信息进行选择,变形,改造,渗透,创新,从而造成交流信息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异现象

文学误读:文学误读:是读者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和主观评价。是因为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主观管情感不可能和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完全一样造成的。

第17篇:比较文学作业

比较文学作业

一、著作

1.《〈红楼梦〉评论》(王国维) 2.《摩罗诗力说》(鲁迅) 3.《人间词话》(王国维)

4.《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梁宗岱) 5.《谈艺录》(钱钟书著)

6.《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古添洪、陈慧桦编) 7.《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李达三) 8.《美学散步》(宗白华)

9.《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季羡林)

10.《比较诗学:理论架构的探讨》(叶维廉)

二、问题

1.比较文学是否需要一个“精神基础”——对比较文学“精神基础”的思考

2.“比较视域”是否可以作为比较文学的本体?——对比较文学“视域本体”论的思考

3.比较文学的“比较”是否“无助于划定一种研究领域的界限”?——再次回应克罗齐对比较文学中“比较”性质的质疑

4.“比较”不是比较文学的理由吗?——从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之书名说起 5.放弃比较文学的“文学性”是否可能?一一对伯恩海姆报告的再思考

6.比较文学之可比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对比较文学可比性本质的思考

7.“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作为方法是否“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

一一对梵·第根关于比较文学中“比较”方法性质界定的思考 8.比较文学的基础方法是否能够“从‘求同’思维中走出来”? —对变异学“可以从‘求同’思维中走出来”的思考

9.比较文学对文学经典回归的意义是什么?——关于比较文学对建构文学经典的意义的思考 10.比较文学是否面临“危机”或者“死亡”——对比较文学危机论的思考

三、学者

钱穆、钱钟书、朱光潜、杨乃乔、季羡林、宗白华、韦斯坦因、乐黛云、刘介民、勃兰兑斯

四、论文

1.比较文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程培英

2.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

苏珊·巴斯奈特; 黄德先

中国比较文学

3.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

曹顺庆

中国比较文学

4.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查明建

中国比较文学

5.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曹顺庆; 李卫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曹顺庆

中国比较文学

7.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

曹顺庆

外国文学研究

8.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刘象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

谢天振

中国比较文学

9.论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

谢天振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8篇:比较文学论文

天津理工大学比较文学结课论文 姓名:韦丽

学号:20112478 年级:2011级

浅析《饮酒》和《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 摘要

《饮酒》的作者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陶渊明,这首诗是诗人以酒为题,写出其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喜爱向往。可以说,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而另一首《茵纳斯弗利岛》的作者则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威廉·巴特勒·叶芝。这首诗被称为叶芝早期唯美主义浪漫风格最具代表的名作,全诗以朴素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渴望去过真正的生活。两首诗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自保持其特点,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魅力。 关键词:《饮酒》《茵纳斯弗利岛》文笔特色中西文化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叶芝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茵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在他的饮酒诗中大多是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我们今天所要比较的这首《饮酒》则是表达作者对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更是对所过的闲适隐居生活的喜爱。该诗以比喻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晋王朝的覆灭流露的无限的哀惋之情。虽然他已隐居多年,但诗中依然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而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对于《茵纳斯弗利岛》这首诗,叶芝在其《自传》里有过这样批评:“我已开始放松节奏,以避免雕饰及其所引起的俗众感情,但我仅仅偶尔且模糊地理解到我必须只用普通句法为我特殊的目的服务。要是这首诗再晚两三年写,我就不会在第一行用‘我就要动身走了’。”诗的结尾运用倒装句,以自然舒缓的抒情节奏,融情于景,使意象与情感水乳交融,显示了他就精湛的写作艺术。

本文我们要比较两位诗人的两篇诗作的异同及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 第一章浅析《饮酒》与《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的不同 1.1 两首诗作者所受文学影响不同

隐居躬耕最接近于其理想生活。两晋以来,诗歌往往带有显著的道家色彩,特别是玄言诗更是玄理之境的象征。“南亩”人迹罕至正是适于遁世隐居之所,陶渊明在此体会到了“荷蓧丈人”悠然自得之心,这更使其隐逸躬耕之心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证,他在自然与现实中建立了联系,因此田园、隐居也就成了其归隐之想的实践方式,他在其中保全了其真淳朴素的本性。因此,陶渊明的诗歌就与魏晋以来玄学思潮有密切的关系,与田园隐居躬耕的生活相融合,具有真实的现实体验。 而叶芝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诗风,所做的诗也尝试营造梦幻般的氛围。在许多诗中叶芝尝试将诗歌和宗教观念、情感结合起来。其诗作通常取材于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语言风格则受到拉斐尔前派散文的影响。在该诗中,叶芝凭着他那能创造神话的想象力,将生活中许多平凡事件化为美妙的诗句,创造出具有叶芝风格的象征主义。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在叶芝的这首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现。 1.2 两首诗各自的描述不尽相同

陶渊明的这首诗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从而让我们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而叶芝诗的前两节是诗人对茵纳斯弗利岛的景物以及他在那居住后的生活的设想性的描写,他构想自己在那个岛上的生活必定是宁静舒适的,必定能给他的心灵带来安宁,从这些构想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在茵纳斯弗利岛的渴求。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将内心的渴求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甚至听到茵纳斯弗利岛对他的召唤,感受到水声拍打湖滨的声音对诗人到来的盼望。 1.3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善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加之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因而走上了归隐之路。 而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处于一个动荡的年代,苦难的爱尔兰民族挣扎在贫穷失地的边缘。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民族运动风起云涌。在这样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下,出现了著名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以叶芝为代表的文学家们通过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多种表现形式,借助神秘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等多种表现手法,以爱尔兰的本土题材为表现内容,旨在深层次地挖掘爱尔兰的民族传统,从而弘扬爱尔兰民族精神,振兴爱尔兰民族文化。 第二章《饮酒》与《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的相同点 2.1 两首诗所体现的语言风格相同

《饮酒》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景、情、理交融于一体。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茵纳斯弗利岛》全诗风格与《饮酒》一样朴实,精确。将隐居地描述得真实可感、生动具体。同时对不同时辰的美景的描写,展示诗人心灵的静美,使诗的整体结构跌宕起伏,于严整中又有变化。

总的来说,两首诗以自然舒缓的抒情节奏,融情于景,使意象与情感水乳交融,从音、形、意多方面体现出诗人精湛的艺术功力。。 2.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同

两首诗共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陶渊明所作将其归隐生活的一些场景和生活的自然环境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来,充分反映了他酷爱宁静和自由的田园生活,厌恶官场的的虚饰和诈伪的思想。 叶芝所作也没有直接赞美茵纳斯弗利岛的诗句,但描绘岛上的景物以及诗人在岛上的生活图景,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茵纳斯弗利岛的钟爱。诗的结尾,诗人写自己感受到岛对自己的召唤,更是体现诗人这种钟爱之情的深切和真挚。

第19篇:比较文学试题

二、填空题

1、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家是( 布吕纳介 )

2、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时期复兴的重要标志,钱钟书的比较文学巨著( 《管锥编》 )

于1979年出版。

3、整体的放送者可以是一国文学的整体,也可以是一个时代的文学,还可以是一个文学流派和( 某种思潮 )。

4、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从法国比较文学家(卡雷)开始的。

5、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观点,诗学发达的一共有三个大的地区,一个是中国,一 个是( 印度 ),还有一个就是今天欧洲的广大地区。

6、每一篇艺术作品都有( 主题 ),但是不一定都能纳入某个母题。

7、影响研究又可分为三个类型,即誉舆学、渊源学、媒介学,这是把影响当作一个( 输送过程 )来进行分类的。

8、自发性质的比较文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古罗马 )。

9、鲁迅的长篇论文( 《摩罗诗力说》)亦是中国近代一篇重要的比较文学论文。

10、个别的放送者可以是一个作家,也可以是一个作家的( 某部作品 )。

三、判断题

1、比较文学既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也研究其他人文学科和 自然科学对文学的影响。( 对

2、中国元代的戏剧《赵氏孤儿》在欧洲流传的过程十分复杂,要弄清这一过程需 要收集大量的实证材料。( 对 )

3、作家接受影响往往都是有意识的。( 错 )

4、“形象学”就是研究一国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外国人的形象的学问。( 错 )

5、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所谓“气”的概念,其含意很复杂,它有时候指人的主观才 情,有时候指作品的风格,有时候指一种似乎先天存在的神秘的本体。(对)

6、文学翻译中的“归化”现象,就是尽量地用译语国的文化和审美习惯将原作国的 文化和审美习惯“吞没”。( 对 )

7、作为美国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既要研究文学之内的相互 影响和关系,也要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和知识对文学的影响。( 对 )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形象保尔在中国家喻户晓,类似的情形属于内 容放送的一种。( 对 )

9、在欧洲文学中,不同时代的作家,有很多借用圣经中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 事来进行创作,而在中国则很少这样的情形。( 对 )

10、“套话”和“一般表述”总是反映了外国和外国人的客观实际。( 错 )

四、名词解释 1.“母题”

所谓“母题”指的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它好比是主题中的“基因”,能够从中生发出许多主题。

2.“缺类研究”

缺类研究是文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它研究在其他民族、国家中有的一种或某几种文学体裁为什么在有的民族、国家的文学中没有或缺乏,从而找出背后隐藏的原因。

3.世界文学

所谓“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

4、“信达雅”

“信达雅”最早是严复提出来的一个翻译标准。所谓“信”即是要求翻译外国的作品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意。“达”是指要尽可能地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把外国原著的意思晓畅地表达出来。“雅”是指翻译的语言不仅要能把原意传达出来,而且要“美”。

5.“亲缘关系”

比较文学中的亲缘关系是指在两个民族或多个民族之间,它们的文学有过交往,并且对它们的文学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6.阐释学 阐释学是中西比较诗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对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进行阐释。

7.“套话”

“套话”是形象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习用的称呼来指代外国或外国人。这种称呼往往表示了人们对外国的一般看法。

8、“期待视野”

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先就已存在的一种“意向”,这种预先就存在的意向会决定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判断和取舍。

9.节译

节译就是翻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时加以删削。这种删削往往体现了译语国与原作国之间在审美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读者对译作的接受比对本国文学的接受具有更大的“叛逆性”?

答: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往往受到其主观的意向或者说其“期待视野”的影响,而其主观的意向和期待视野又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等因素的制约,读者在接受译作时,由于其主观意向和期待视野与原作产生更大的差异,因此,他接受译作会比接受本民族的文学作品产生更大的“叛逆”。

2、对外国的想象本身虽然往往荒诞不经,但为什么对形象学研究来说,它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答:这是因为形象学的研究并不关心一国民众的想象是不是准确地反映了外国的实际,而是主要研究在一国民众对外国的想象中所反映出来的他们的文化、心理、愿望等。因此,有些对外国的想象虽然荒诞不经,但它们仍然揭示了民众的心理和文化习俗、愿望等,所以它们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3、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有哪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答: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领域,一是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关系的研究。

4、誉舆学与渊源学有什么区别?

答:影响研究中的誉舆学(流传学)是从影响的放送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它主要研究放送者是谁、放送内容是什么?以及接受国对它们的反映。而渊源学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研究接受者接受了国外文学的哪些因素,对他的创作、作品产生了什么实际影响。

5、什么是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

答: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是指外国文学作品中一种整体的环境描写方法和整体的环境氛围对接受者的影响。在这方面,愈是奇异的环境对接受者的影响就愈大。

6、什么是“文体化”仿效?

所谓“文体化”仿效,指的是渊源学中作家接受外来影响的这样一种情形:即作家仿效他喜爱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调来进行创作。他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他接受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貌和情调,但不能具体判断他模仿了谁。

7、什么是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

答:所谓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是指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必须是超越一个民族、国家的几个或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关系。另外,学科的跨越也包括在“跨越性”之内。所谓学科“跨越”指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

8、为什么“母题“具有很强的滋生主题的能力?

母题之所以具有很强的主题滋生力,是因为母题反映的都是人类的一些基本问题,基本人性。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任何时代都会面临的,我们的人性也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的往往只是形式,而本质则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通常说,母题是主题中的基因,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就是说它是最基本的、最恒定的主题因素。从这些基本因素出发,往往能产生很多的互有差异的主题。

六、分析题

1、运用文学的“四要素”的理论,分析下面曹丕的《典论论文》的一段话中“气”的含意。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 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在上面曹丕的一段话中,在好几处运用了“气”这个概念,根据文学的“四要素”的理论,这些有关“气”的概念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第一处的“气”中,“气”是针对作品而言的,它指的是作品的一种整体的风格、气韵。而在第二处中,“气”指的则是作家的一种创作个性或者说作家的某种气质。而在“引气不齐”中,“引气”指的是作家运用这种天然的创作个性和才气的能力。它与第二处的“气”相近,但仍然有细微的差别。

2、运用“文类学”的理论,分析中西悲剧的主要区别。

中西悲剧由于受到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的影响,呈现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一,表现在悲剧的结局上。西方悲剧为了唤起一种崇高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悲剧的结局往往是以主人公的毁灭而告终;而中国的悲剧为了给人以心灵的安慰,则往往将悲剧的结局处理为“大团圆”式的结局。第二,表现在悲剧人物的处理上。西方悲剧的人物往往十分丰满,他们既有着美德、又有着个性与过失、还有着强烈的内心冲突;而中国悲剧的人物则相对显得单调,他们往往缺少个性和内心冲突,悲剧的产生往往只是由于善恶冲突的结果。第三,表现在悲剧的内心上。西方悲剧类型十分丰富,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伦理悲剧等。而中国的悲剧则差不多都可以纳入伦理悲剧的范畴中。

3、请分析《蕾米亚》和《白蛇传》在母题、主题、情节、人物几方面的相似和差异及其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母题的相似,这两个故事的母题都是写一种奇异的爱情(人兽、人妖、人狐、人蛇等等都属于这一母题)。另外,它们的主题都表现了青年男女对浪漫爱情的向往以及社会传统道德对这种爱情的扼杀。在情节、人物上,它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人和蛇化成的女子邂逅相爱,都是在相爱后被社会传统道德的化身发现而遭到扼杀。当然,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差异,例如在中国故事中,有青蛇这一形象,这一形象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红娘”形象的变种和化身,极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另外,在中国,尽管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但最后还有一个虚幻的美好的结局(即所谓“白状元祭塔”和天帝惩罚法海和尚等),但在西方确实一个地道的悲剧结局。这表明了中西对于悲剧的不同态度。另外,人物也有不同,除了上面提到的“青蛇”以外,在中国充当道德化身的是“和尚”,而在西方则是“哲学家”,在中国男主人公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生”,而在西方则是一个哲学家的弟子。这种人物安排的不同,结局的不同,表现了中西对于人生的理想、对于社会的认识,以及审美心理和习惯等方面的不同。

第20篇:比较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比较文学:比较文学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期,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溶、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从而为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作出贡献的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也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的新兴学科。

2、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它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相互渗透、影响的史实的研究类型,以影响的超国界存在说、影响的事实联系论、影响的历史意识论、影响研究即对创作的理解论为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影响的具体内容、影响的方式和影响的过程等。其价值在于发掘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的史实,还文学发展的本来面目;帮助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文学现象,但受制于“事实联系”,研究对象有限;考据费时费力且其成果没有理论价值、普遍意义。

3、流传学:流传学是以放送者为研究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终点,探求一件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者一国文学在国外的成就、声誉、反响的学问。这种研究范围广泛,但是研究的核心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4、渊源学:渊源学也称源流学,从影响接受的角度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外民族来源,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语言、风格及艺术技巧等。

5、媒介学:媒介学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一个作家对另一民族、国家文学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包括个人媒介、团体媒介、环境媒介、文字媒介、现代传媒五个方面的内容。

6、译介学:译介学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学翻译,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造成的原文信息的失落、增加、变形现象、翻译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两个方面,指将外国文学译介到本国译本及评介文字。在比较文学中是指对文学交流中翻译的研究,以前是从媒介学出发,而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

7、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探讨没有明确的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同异关系的研究类型。美国学派推崇的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以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没有事实联系,也会存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造成“可比性”的理论为基础,采用逻辑分析、审美批评的方法,研究比较研究对象内容或形式方面的 “同”与 “异”,进行文学、文化“寻根”工作,探讨文学规律,开拓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但也存在主观臆断性问题的问题。

8、接受研究:接受研究是影响研究的延伸,是研究某民族的文学作品被外民族读者理解、接受情况的研究类型,以康斯坦茨学派开创的接受理论为基础,采用逻辑分析、审美批评、考据统计、心理研究等方法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接受研究帮助人们在新的视野中认识民族审美观念、文化文学传统及其发展变化,认识接受者的文学个性。

9、阐发研究:阐发研究是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理论话语互释文学现象的比较文学研究类型,以中国古代的阐释学为基础。在1976年由我国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最先在《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中提出,以跨文化、有效性、双向性、开放性为原则,包括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阐发、文学理论对文学理论的阐发、用其他学科的理论阐发文学现象三个方面,有助于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民族文学之间的互补。

1

10、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阐发研究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11、文类学:文类学也叫文体学、体裁学,属于文学范畴内的比较研究。它指对各民族文学的分类标准、各种文类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演变及其手法、特征风格以及缺类等现象的比较研究,探讨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背景中各种文类超越国界、语言界线的流传、影响、变异等。

12、主题学:主题学是十九世纪德国民俗学者在研究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题学指对不同民族的文学处理同一主题及其相关因素(题材、情境、母题等)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手中的处理和演变和其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学中的各种表现形态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过程、规律和特点的情况的研究,属于文学范畴内的比较研究。它主要包括了题材研究、情境研究、意象研究、母题研究、主题研究五个方面的内容。

13、情境:“情境”有时是作品情节中的一部分,有时是整个情节的浓缩,指特定时刻的人际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它是一种典型的人生境遇,在这种境遇之中蕴含着一定的戏剧性冲突因素和审美规律。包括三个因素:第一,特定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第二,特定的情况——事件;第三,特定的人物关系。

14、母题:母题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未经抽象并具客观性的最小故事因素、不能再分的最小叙事单元或一般话题)。作为素材的核心单元,它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如“复仇”、“叛逆\")、精神现象(如\"爱\"、\"恨\")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如“高山”、“流水”),其中包含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在文学史上被完整保存并不断复制。在文学作品中,母题是较小的单位,主题是较大的单位(若干母题组合起来才能表达主题,如复仇、忧郁、延宕、乱伦、篡位等多个母题组合形成了《哈姆莱特》的主题);母题是客观的,主题是主观的;母题相对有限,主题无限(作者从不同的创作意图出发对母题进行不同的组合、具体化,形成不同的主题)。主题研究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对同一主题(包括主题人物、主题意象)的处理情况。

15、比较诗学: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指对不同民族的文学理论进行的比较研究。它以跨文化体系的诗学的可比性、跨文化体系的诗学的差异性为理论基础,对概念、范畴、命题的比较研究以及整体的比较研究。相对于传统的个民族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比较诗学更关注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本质规律的探索,并在这种跨越中阐述不同文学理论各自所具有的特征。

16、意象:意象是不同民族文学中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和文学意味的物象,分为集体意象(原型意象、文化意象)与个人意象。它可以是视觉形象,也可以是听觉、嗅觉、触觉、通感形象;可以是客观存在物如日月星辰、山石云泉等,也可以是想象物,如妖魔鬼怪,神灯宝石。

《中西比较文学范文.doc》
中西比较文学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