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

2020-03-03 11:30: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讲 绪论

为什么学习比较文学?

•1,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罗兰/罗伯森:“ 全球化”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

•安东尼/吉登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这

些关系以一种不同方式将不同的地方性联系起来,以致地方性事变的形态受到远距离以外发生的事变的影响。

•马歇尔/麦克卢汉:“地球村”

世界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给生活带来了巨变; •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

•人类思维的新发展开辟了新视野。

文化全球化

•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1、孤立的民族文学研究受到挑战;

2、文学史和文学经典面临重写与重新定义

阐释; •

3、文学研究融入文化研究

4、大众文化崛起,“雅俗合流”

文化同质或文化多元?

•文化全球化——文化同质? •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

2、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将事物和观念放在其自身的文化语境中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赞赏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此应受到尊重。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文化孤立主义

3、和而不同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原则:事物虽各有不同,但决不可能脱离相互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和”的本意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 比较文学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1,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互补

•“互识”是对不同文化间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

•“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相同或不同的解答,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互补”:首先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其次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最后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中得到新的生长和发展。 比较文学走向比较文化

•文学与文化的相因相成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

•以跨文化研究为核心的比较文学将以其丰富的文学文本为不同文化的研究提供大量材料,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又必然为比较文学研究开创崭新的层面。 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

•长期以来,文学研究都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被划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部分: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体、文学的内在规律、文学作品的构成和特征等;文学批评着重研究具体作家作品,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文学史则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作品在历史上的地位。

•总体文学研究强调从多种文化的文学文本来研究某种共同的文学现象,同时又反过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

•1,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2,理解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 •3,掌握文学发展的规律

1,比较文学是什么?

•比较文学=文学+比较?

•1,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 •2,比较文学是一个复杂的名词。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什么是民族文学、国别文学

•民族文学是从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成立期学科身份,如汉族文学,藏族文学,乌克兰文学等

•国别文学是从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如中国文学、美国文学等

3,什么是总体文学

•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的,总体文学研究的是在一段历史短期的横断面上限制于一种命题下的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的共同文学现象,如人文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 4,什么是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被歌德指称为把所有的文学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伟大的综合体的理想。世界文学还可以意旨种种经典著作的伟大宝库,如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歌德等,世界文学成为“名著”的同义词。

5,比较文学的学科特点

•1,材料事实关系 •2,美学价值关系 •3,学科交叉关系

材料事实关系(影响研究)

•材料事实关系是法国学派在影响研究的方法论上所倡导的。主张从文学影响的起点考证放送国的放送者,从文学接受的到达点考证接受国的接受者,然后从两者之间的事实材料考证经过路线,再从经过路线追踪传递者;总之两种国别文学之间与两种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与接受,这种二元关系必须由建立于文献学和考据学之上的材料事实来证明,并且这些事实关系的考证要精细到“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 美学价值关系(平行研究)

•美学价值关系是美国学派在平行研究的方法论上所倡导的。美国学派把在历史上没有材料事实关系的两种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看作是人类审美文化有机整体的价值结构中去,追寻两者之间的共同美学价值关系。 学科交叉关系

•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如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等。

比较文学的萌芽

•比较文学的诞生也非一日之功。在自觉的系统的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以前,文学领域内的非自觉的零散的比较研究一直存在,其历史几乎跟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自身一样长久。一方面,在文学和文化活动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现象,另一方面,“比较”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如:但丁在《论俗语》中,把欧洲文学划分为北、南、东三部分,并比较了各俗语(方言)文学之间的异同。

•如:英国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克莱丽莎》(1747-1748)直接影响了法国卢梭的《新爱洛伊斯》(1762)和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比较文学的诞生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队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纷纷出版:

•187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了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1886-1919);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专著《比较文学》;1897年法国戴克斯特(1865-1900)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尔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历程1 •1,比较文学发展的早期历史 •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伽列和基亚等人为主要代表。其中,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1931)长期以来一直是比较文学唯一的入门书。这些学者专心于从事影响研究,注重“事实联系”和实证方法,反对把比较文学变成没有影响关系的文学之间的比较(相似和相异之处),在他们看来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是建立全面的文学史的必要补充。

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历程2 •2,“比较文学的危机”及其转向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应运而生,

•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全会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以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为代表的学者对比较文学近些年的发展状况提出全面质疑并发起有力挑战, 提出“真正的文学研究关心的不是死板的事实,而是价值和品质”,呼吁学者们必须面对“文学性”问题,使文学研究成为“人类最高价值的保存者和创造者”。

比较文学学科历程发展3 •第三,“跨世纪的比较文学”及其走向

在50-60年代,比较文学暂时走出了危机,在此期间,比较学者们对本学科的界定相对自信了,而且不断强调超民族性和跨学科性。其中,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一文中在比较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它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8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向比较文化方向发展。

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历程2 •1886年,波斯奈特将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引进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并以此为书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 第二讲

比较文学学科史

一、史前史

•古罗马时代

1、贺拉斯:罗马作家要模仿古希腊人。

唯吉尔《埃涅阿斯纪》

普卢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塔西佗《演说家的对话》

•中世纪时期

但丁《论俗语》

•文艺复兴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

“古今之争” 贝洛

布瓦洛

•启蒙主义时期

理查德《克拉丽莎》对卢梭《新爱洛依斯》的影响,及对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 歌德《论史诗》

伏尔泰《中国孤儿》 莱辛《汉堡剧评》 赫尔德《民歌集》

•浪漫主义时期

施莱格尔兄弟

奥/威/施莱格尔《论戏剧艺术和文学》 弗/施来格尔《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论德国》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学科史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建立:

•1、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的专著《比较文学》问世;研究文学的发展演变 •2、1887年德国学者科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史研究》

•3、1897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研究德国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4、1900年巴黎召开国际性文学会议上把“各国文学的比较历史”正式纳入议题并讨论。比较文学的任务:研究不同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民俗之间的关系。 学科史

•5、1900年贝茨编订《比较文学书目》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从地域上看,它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对比较文学早期和中期起决定性影响的是一批法国学者的理论,也是比较文学史上“法国学派”的理论。 法国学派 •巴尔登斯伯格

•1901接替戴克斯特担任里昂大学比较文学讲座的教席; •1910年主持巴黎大学的比较文学讲座; •1921年与阿扎尔共同创办《比较文学杂志》,并主持出版了一套比较文学的丛书; •1930年创建了巴黎大学的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院。

巴尔登斯伯格

•研究法国文学受到外来影响的论述。 •《歌德在法国》 •《文学史研究》

•《1787-1815年间法国流亡贵族中的思想动向》 •《巴尔扎克所受的外来影响》

梵·第根

•梵·第根是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和理论家;法国学派的宗师。

•《比较文学论》

1、比较文学的界定

比较文学应该像一切历史科学一样,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对每一个事实作出充分的解释。

这为法国学派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奠定了基调。

•比较文学的目的:研究作家所受的外来影响与各国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精细和准确的考证。

•欧洲各国文学关系:希腊和拉丁文学之间的关系;中世纪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关系;近代各国文学的关系。

卡雷和基亚

•卡雷和基亚确立了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明确把比较文学规定为文学史的一支,强调研究国际文化与精神的联系,研究不同作家和作品间的各种“事实联系”,探索文学的渊源、媒介、影响等方面。 美国学派

•1899年哥伦比亚大学建立第一个比较文学系;

•1903年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伍德贝利创办了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学报》; •1942年,成立“比较文学委员会”、《比较文学通讯》 •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协会”成立。

韦勒克

•1949年与沃克合著《文学理论》,偏重研究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学术会议。

•1958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学术讨论会。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称为美国学派的宣言。 “比较文学的危机” •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仅仅局限于文学史的研究,把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者人为地分离是错误的。三者之间应该是紧密相关、互相依存的。

1、法国学者的比较文学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外贸” ,这样做不能完整研究艺术品,因为“艺术品决不仅仅是来源和影响的总和”,它们是一个整体。 •2,法国学者的因果关系研究没有多大价值。

3、法国学者过于强调热衷法国文学的优越,陷入了民族主义与文化扩张主义的泥潭。 韦勒克

•“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

•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按照这一提法,比较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成立同一个概念。它的方法也不仅是一种:除了比较之外,还可以有描写、重点陈述、转述、解释、评价等。比较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历史上的事实联系中,……比较的价值既存在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中,也存在于毫无历史关系的语言现象或类型的平行对比中。 ……比较文学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学史中而把文学批评和当代文学排除在外。 雷马克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教堂山会议的意义

•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

•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引发了国际上历时十多年的辩论。出现了各派学者互相吸收、取长补短的局面。 艾田伯

•《比较不是理由》,提出“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的观点,主张把各民族文学看作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看作是相互依赖的整体,人们应该以世界文学的总体观点来看待各民族文学及其相互关系。 佛克马

•“学派之争是一个历史性错误,传统认为的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已经过时。比较文学研究应以问题的出现为前提,各国学者走到一起来,重要的不是从哪个国家来,而是看出现什么问题,国际比较文学的研究要以问题来确立课题。比较文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开诚的精神去解决。” 中国比较文学

•1981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出版不定期《通讯》,并编辑出版《比较文学研究丛书》。

•1984年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华东师大共同出版了第一本比较文学刊物《中国比较文学》 •1985年在深圳大学召开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比较文学的发展

•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面临着新挑战、新生机。

•1、理论大潮的冲击推动比较文学界的理论化倾向。

•佛克马: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决不限于文本,还应该包括文学信息传递与接受之间的“文学交流情境”和“文学符号系统”等,因此,它与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基本上是一致的。 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面临着 新挑战、新生机 •2、比较文学面临的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中国比较文学复兴显示着东方的崛起。

•1991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3次大会在日本东京举行。这象征着国际比较文学界对东方的关注,象征着东方国家比较文学的崛起。 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面临着 新挑战、新生机

•3、比较文学面临的第三股浪潮是“文化研究”的浪潮。

•比较文学界出现了对文化理论的极大兴趣,在文本研究中引进文化研究的视角,在文化层面上探寻根源,追求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

•14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

•15届“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

实证性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传统的研究方法之一,它探究文学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实证性的影响研究注重的是文学之间影响的“实证性”关系,主要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的研究。

一、流传学(誉舆学)

•定义:

•梵第根:流传学“是一位作家在外国的影响之研究,是和他的评价或他的„际遇‟之研究,有着那么密切的关系,竟至这两者往往是不可能分开的。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研究称为„誉舆学‟(Doxologie)”。

•流传学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流传学的研究范围

•1,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包括其评价、介绍等) •如:卡夫卡研究在中国

英国女性作家研究在中国 •

俄国文学在中国

中国的现代主义研究

•2,接受者受到放送者哪些具体作品的影响及对放送者的评价。

•3,接受者是否模仿放送者,模仿了哪些方面,如文体、风格、思想、情感、主题、背景等。 •4,接受者是直接还是间接接触作品;是直接阅读原文,还是通过译文或评论了解作品;译本在其影响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5,文学界、出版界、读者是怎样接受这些作品的,他们的反应和情感是怎样的。 •6,作品的传播情况如何,哪些阶层受影响最广。 •7,影响的程度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 •8,影响的时间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

•9,是什么帮助人们接受影响并使影响成熟;是什么造成接受者对影响的选择。 •10,是什么影响确立了放送者在接受者眼中的形象和地位。

流传学研究的四种类型

•1,个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果戈理戏剧对鲁迅的影响)

•2,个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奥尼尔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3,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如: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对狄更斯小说的影响) •4,群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如: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二、渊源学

•渊源学(crenology) 定义:

•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较文学视野中,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 渊源学的两大特征

•1,强调对跨国影响渊源的研究。 •如探讨鲁迅如何受到契坷夫的影响

•《西游记》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故事受到《罗摩衍那》神猴哈奴曼故事的影响。 •2,渊源学必须以实证性研究为基础,强调对实证性资料的收集、鉴别、分析和论证。 •如:《密尔顿〈失乐园〉中的加帆车》

渊源学的研究方式

1,从影响方式来看,“印象”对作家自身来说是比较直接的一种体验,这会进而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

•如:异国风光、异国社会人情和艺术文化都能对作家创作产生影响。

•对印象渊源进行的研究可以按照时间的长短大致分为几类:旅行、旅居、游学、留学等。如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老舍《二马》

•2,从影响的方式来说,还包括对口传渊源的研究。即通过研究外国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对作家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和渊源关系。

•如:英国史实《贝奥武甫》根据公元5-6世纪北欧民间传说加工而成

三、媒介学

•媒介学(Mesology)定义:

•媒介学是与渊源学相对的一个与影响研究有关的术语,它是影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外国作品进入本国的方式、途径、手段及其背后的因果规律。 媒介学的理论和方法

•1,个体媒介

•2,团体媒介(指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团体,如沙龙、杂志社等) •3,文字资料媒介(报刊、杂志等)

二、媒介学中的译者和翻译

•研究一作家作品与另一作家作品、一国与另一国文学、一个文学传统与另一个文学传统的关系,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而它们是首先通过翻译的中介作用才能得以进行。

•译者也是媒介者。

第三讲

文化误读与文化过滤

不同文化相遇可能产生的情况

1、征服——文化异端 •(1)教化 •(2)毁灭 •

2、文化掠夺

3、交流——文化相对主义

“误读”

•“误读”是把文化看作“文本”,人们在“阅读”异文化时所产生的误解。 •异文化之间导致“误读”的主要原因: •

1、民族中心主义文化观的影响;

2、将以文化想象的的十分美好,予以理想化的误读,以幻想式抬高异文化为基本特点。

何谓正读

•“正读”:复原性的文学阅读

•“正读”重视吸收和接受,是一种尽量接近文学作品客观内容的阅读方式。也就是说,“正读”相信“正确阅读”的可能性,向往并追求“正确阅读”的境界。在它看来,文学作品作为有意识的审美创作活动的产品,具有相对稳定的意义内容,阅读便是识别和解释这些意义内容。 正读的局限性

•“正读”只能是局部的和不完全的,它所追求的复原从完整的意义上说是不可能达到的。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把“正读”看作文学阅读的一个理想悬设。作为一个理想悬设“正读”标明了文本自身意义要素的客观性和正确阅读的可能性。 何谓误读1 •误读:创造性的文学阅读

•误读是一种强调创造性的文学阅读方式,而且随着二十世纪相对主义思潮的兴起和解构主义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质疑,不少人对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和作者意图持怀疑态度,进而怀疑“正读”的可能性 。

•如:关于《哈姆雷特》的多种角度解读

《红楼梦》的多重视角解读

何谓误读2

•曲解:随意性的文学阅读

•曲解可以说是误读的极端化形式。

•无论是“正读”对文本客观内容的依从,还是误读对读者能动性的强调,都承认文本自身的内容对文学阅读的制约性,把文本所提供的意义要素作为意义解读的起点。曲解则不同,它是“借他人之酒盅,浇胸中之块垒”。文本在它那里只是一个手段,其目的是要表达自己的主张。也就是说,曲解在读者那里“多是心下先有一个意思了,即将他人说话来说自家底意思,其有不合者,则硬穿凿之使合”。

曲解的特征

•1,游离于文本所提供的客体化内容和规定语境之外,对文本意义作毫无根据的随意的解释。

•如: 对《诗经》中“关关雎雎”作后妃之德的解读。

•2,脱离文本的语言建制和审美特征,对文学作品作单纯的历史分析甚至庸俗社会学分析,根据自己的好恶任意肢解文本内容,喜好上纲上线。

•如: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读者、批评家机械搬用新的思想、方法和阐释框架,后者不能有效地与文本的客体化内容和审美特性相匹配,给人以牵强、拼合之感,

正读、误读、曲解的不同

•“正读”代表了一种重视继承和吸收的阅读观念,在依照文本客观内容及其创作语境的解读中,或针对具有较为确定的内涵的文本而言,这种阅读方法常常是有效的。

•“误读”变以前过份注重继承、吸收和接受的阅读观念为强调变革、更新和创造的阅读观念,具有较强的现代感。

•“曲解”则是背离文本客体属性或思想与方法应用失当所招致的不合理或悖谬解读,创造性的误读应当处于这两者之间

跨文化的误读

•鱼与青蛙的故事

•文化间的误读难以避免。 (文化模子) •如《金瓶梅》中的潘金莲

文化过滤

•文化过滤是研究跨异质文明下的文学文本事实上的把握与接受方式,它是促成文学文本发生变异的关键。

•文化过滤是指文学交流中接收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

文化过滤的三个含义1 •1)接受者的文化构成。

•接受者在特定的文化时空,受其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和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欣赏习惯,这种独特的文化构成必然会影响接受者对外来文学与文化的接受。

•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选择地接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文化过滤的三个含义2 •2)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与选择性

•接受者对交流信息存在着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叛逆和创新的可能性。即使是同一时代的接受者也因为个人不同的兴趣、心理、文化背景等主体因素,对文类、阅读方式、阅读内容进行主动选择。

•如:18世纪西方的中国风。

文化过滤的三个含义3 •3)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

•在文化交流中,影响不仅要通过接受主体发挥作用,并且具有反作用。 •比如:对中国历史(元蒙)的理解

文化过滤的三个作用机制

•1,现实语境、传统文化的过滤作用

•如:中国现代派作家对象征主义文学的偏爱,对未来主义的冷落。 •

浪漫主义思潮进入中国文学的热潮 •2,语言差异的过滤作用

•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文学交流首先是语言交流,所以文化过滤首先受制于语言。 •文学翻译过程中也会发生文化过滤

•3,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 •如:鲁迅对浪漫主义的接受(毁灭-破坏) •

郭沫若对浪漫主义的接受(叛逆) •

郁达夫对浪漫主义的接受(感伤 )

文学误读

•美国文艺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论诗时提出。

•在他看来,任何阅读都是一种“误读”的批评 ,一部文学史即本文间性的关系史,也是前辈的压抑和后辈以“误读”逃避压抑的相互作用史。 误读的有效性

•误读确能产生洞见。

误读的理论阐释

• 1)解释学原理 •2)接受学原理

第四讲

比较文学的形象学研究

一、何谓形象?

• “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热门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

•——《新华字典》

形象学研究?

•对形象的研究。

•具体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其他形象,诸如环境、场面、景物、事态、画面、氛围、意境等。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作家根据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集中、概括、创造出来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的人生图画。” 比较文学的形象学研究 •比较文学形象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它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

•如:《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丁和神灯》的中国形象、波斯形象。

异国形象

•异国形象是形象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这种形象并非异国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

•如:巴尔扎克作品中的西班牙和西班牙人。 •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犹太人形象 •

中国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

民族/国别文学与异国形象

•1)任何民族文学中异国形象都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对异族的了解和认识,也折射出本民族的欲望、需求和心理结构。

•2)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通常并不是现实的客观呈现,而是具有乌托邦或意识形态色彩。

•如: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萌芽

•*与19世纪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同步。 •* 渊源学中含有形象学的因子。 •法国学者路易-保尔·贝茨在1896年就撰写文章指出,比较文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民族和民族是怎样互相观察的;赞赏和指责,接受或抵制,模仿和歪曲,理解或不理解,口陈肝胆与虚与委蛇”。

•20世纪初,法国学者巴尔登斯贝格撰写了《法国文学中的英国和英国人》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历史1 •20世纪40年代,法国学者让-玛丽·卡雷,对传统形象学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

•1)卡雷第一次明确地对形象学进行定义 :在研究事实的联系时,研究重心应当是“各民族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相互诠释。” •2)基亚:“人们眼中的异国”

•形象学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的“一种新观点”,断言它使“比较文学产生了真正的更新,给它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如:卡雷:《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1800-1974》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历史发展2 •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后): •代表人物:巴柔、莫哈等人

•巴柔:形象是制作者按照自己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异国异族的一种解读。

•“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非现实的复制品(或相似物),它是按照注视者文化中的接受程序而重组、重写的,这些模式和程式均先存于形象。”

•如: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巴柔的观点 •巴柔:他者形象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

即:形象学中的形象,是在文学和文化互动关系中生成的形象,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阐释他者的形象,就不能不将其置于被扩展了的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去考察,“新的视阈要求研究者不仅考虑到文学文本,其生产及传播条件,且要考虑到人们写作、思想、生活所使用的一切文化材料。”

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注视者、他者以及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

1,注视者的观看与异国形象

•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受到注视者和他者相遇时的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决定着他者形象的生成方式和呈现形态。 如:美国文学/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2)先见。

•注视者存在于历史与传统之中,历史和传统是注视者不得不接受的东西。

如:18世纪以后西方文学的中国形象。

•3)身份

•个人离不开他人和社会。注视者在注视和建构他者形象时,也总是以一定的身份出现的。 •注视者的身份有些是天赋的,如血缘、种族、性别等,有些则是后天获得的,如职业、社团等。 •4)时间

•注视者作为自然生命是无法舍弃时间的。注视者对他者注视、观看得越久,他者形象表层的东西就会日益剥蚀,而注视者体现在历史文化中的个体反思精神就会越为强劲,他者更为整体化。

•如:老舍笔下的英国人形象 •5)他者

•“他者” 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如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

•6)异国肖像

•在国际交流中,异国绘画、瓷器、挂毯乃至园林等不仅表达民俗,还传达情谊,赋予馈赠、供奉、装饰等功能于一体,从而对注视者及其本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如:

•7)异国地理环境

•研究者关注异国地理环境对异国人的生理特征、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制约作用。 •如: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及日本人形象 •9)异国人

•10)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形象学的研究方法 1,文本外部研究

•1)社会集体想象物:指涉的是作家创作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对异国的看法,这一“研究代表了形象学的历史层面”。

•2)作家:作家的异国知识从何而来,不仅影响着他者形象表现的形态,而且影响形象的性质。 •3)异国形象与真实的异国的关系。 •2,文本内部研究

•即对文学形象产生、传播的文化语境加以研究。 •1)词汇/套话。

•如:“中国佬”、“洋鬼子”

•2)等级关系。表现为我(叙述者、本土文化)与他者(人物、被描述文化)的两组关系的对立。如:人的形态、肤色等。

•3)故事情节。

形象学研究的前景

•1)它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心理学、历史学、文化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结合,构成众多的新的形象学研究领域。 •2)可深入研究他者形象的形成。

•形象学所研究的异国形象是由如异域、异族、异群、异性形象以及比此单位更小的异质形象所构成, 它可逐次向下延伸,深入到较小或最小的他者形象之中,并运用其方法,对此类形象的构成进行研究。亦可向上伸延,进入更大的异类形象领域,对譬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原始部落群的类形象的形成过程进行探讨和研究,比较此类形象之间的差异,探寻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

第五讲

比较文学接受学和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接受学研究

•接受学研究是在跨国界、跨文明/文化的范围内进行的,不同文化/文明圈的接受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对于同一文学作品的意义的理解所产生的差异,是接受学的一大研究内容。

•接受学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异域文学作品的接受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折射出不同民族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

•接受学将不同作家对异域作家作品和思潮的接受,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接受学还研究异域文学进入本土后如何被本土作家改写、再创造而终至发生变异的。

文学他国化定义

•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同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他国化,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就是指这种现象的研究。

•文学的他国化是比译介学、接受学以及形象学更为深刻的变异层面,文学的传播、译介、接受还仅仅是他国化的初步或序曲。

•如:中国诗歌促进了美国诗歌的民族化和现代化

文学在他国的两种情形

1、从接受国来说,本国文学被他国文学所同化。

•如:五四时期的中国诗歌

2、从传播者角度来说,传播国的文学被传播到接受国之后,接受国文学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解读和改造,其中有利于接受国文学发展的因素最终被接受国文学改造后洗手,从而使得传播国文学在话语方式上发生改变,最终完成文学的他国化进程。 •如:

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

•文学的他国化是由长期而深入的文化传播所形成的。 •如:佛教的中国化

文学他国化的可能性

•接受国对文学的改造出于自身的需求。 •

1、文学自身的内需;

2、社会的内需。

文学他国化需注意的问题

1、文学的他国化是一个文化和文学从对抗、对话到融合的过程。

2、文学的他国化并非在任何文学或文学之间的对话都能够实现。

3、文学的他国化必须参与到接受国文学的更新与在

第六讲

主题学研究

主题学的定义

•主题学研究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主题学既属于实证性影响研究,也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相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它强调的是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母题、情境、意象、题材的不同处理。 主题学的产生

•主题学产生于德国的民俗学研究。民俗学研究最初研究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演变情况。 •如: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中“灰姑娘”故事的演变

主题学的产生

•民俗学研究后扩大研究范围,如友谊、时间、别离、自然、世外桃源、宿命观与神话传说等。 •这些民俗学研究具有了比较文学的性质,开了主题学的先河。

法国的主题学研究(影响研究)

•梵·第根将比较文学研究范畴分类时,把题材、主题、典型的研究类别称为“主题学”,特别强调主题学研究要对对象的渊源性,相互之间的流传、关联和影响进行实证性考察。这段时期的主题学研究主要属于影响研究范畴。

•如:桑丘·潘沙的故事及其涉及的民俗母题。 •

所罗门判断两妇女争夺孩子的母题

主题学的发展

•1929-1937,法国学者保尔·梅克尔编辑了一套主题学丛书。

•1962年,德国学者弗伦泽尔出版了主题学专著《文学史的丛剖面》,1966年出版了《题材与主题史》

•1968年,美国学者哈利·列文发表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

•1968年,韦斯坦因在专著《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中专门辟出一章“主题学”,对主题学历史、内容和形式作全面论述。

中西复仇主题类型(平行研究)

•1,血亲复仇 •如:《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 •2,痴情女子负心汉 •如:《美狄亚》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铡美案》 •3,第三类复仇

•《史记/刺客列传》与《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

中西复仇主题

•尊严维护与伦理实现——仇怨起因及复仇者意志。

•西方重视个体权利、荣誉与尊严,诸神不可轻慢。复仇主体多为自身。偏重肯定个人情欲,注重社会性中的个人性。

•中国则多写为他人,体现侠之自尊而为己血恨较少。较多关注于个体的血亲大怨,亲仇友恨与个体价值实现于社会联系起来,偏重群体性,正教化敦仁伦美风俗。 中西复仇主题的褒贬倾向比较

•中西方复仇文学主题的价值流向、形态不同。 •从历时性角度说:

•西方复仇文学的褒贬倾向是动态性的,明显地显示着文明演变的轨迹。

•中国古代对于复仇的文学表现,则是静态、稳定性的,一以贯之,几乎是众口同词地赞美复仇, 不能对复仇主题整体上的价值观念有什么较大影响。

•从共时性的角度说:

•西方复仇文学较为偏重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展示较为丰富复杂的内心精神世界,由此展开的不少关于复仇的思考,不能不冲击着对复仇的单方面评价; •中国古代复仇文学则较为偏重表现人物即复仇者实施复仇的行动过程及引起的社会反响,将其作为社会教化淳良的正面例证与宣传楷模。 主题学研究范畴

•1)母题研究 •2)情境研究 •3)意象研究

母题研究

•母题是文学研究中最具有特色的范畴 •母题:

•1)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单位。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

•“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 •如:家族母题

战争母题 •

小说母题:

母题与题材分类

•管达如称: “英雄、儿女、鬼神,为中国小说三大原素。凡作小说者,其思想大抵不能外乎此”。 •英雄一类,所以描写人之壮志;儿女一类,所以描写人之柔情,属于情的方面;鬼神一类,所以餍人好奇之性,属于智的方面。

•母题史演变规律

•陈寅恪:“然故事文学之演变,其意义往往由严正而趋于滑稽,由教训而变为讥讽,故观其与前此原文之相异,即知其为后来作者之改

•良,此《西游记》猪八戒高家庄招亲故事之起原也”。

小说母题的跨文化寻踪

•晚清传说关公与周仓比武,突出了关公智服周仓,而德国《格林童话集》也有裁缝智斗巨人故事;北欧与波斯传说也不乏此类,俄国白海半岛还流行某仆智胜巨人故事,中西方普遍关注的这一母题,展示了人们体力竞争中对于智慧的推重。 母题与主题 •母题是具体的 •主题是抽象的 •母题具有客观性 •主题具有主观性 •母题是基本叙事句 •主题是复杂句式

•如:影片〈红日〉与〈珍珠港〉(母题是战争,但主题不一样) •

〈农夫和蛇〉,母题是“农夫被蛇咬„,主题”不能怜惜恶人“”恶人本性难改“

情境研究

•情境指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 •如:“两个朋友或者父与子之间的冲突”

“男女结婚,男方不幸离家生死不明,女方另嫁,结果男人回来的冲突”

情境与母题

•母题是从情境中产生的,是情境的模式化概括

•如“仇敌的儿女相爱”的母题,就是对仇敌儿女相爱情境模式化的概括。

意象研究

•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某一国家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它们在历代文学中都有深层意义。

•主题学中的意象,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是一种动植物,可以是一种想象中的事物,而这些自然现象、动植物及想象的事物,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如:山的意象在中国、爱尔兰的不同 意义 •

四的意象在中国、日本的不同意义 •

龙的意象在中国、西方的不同意义 •

狗的意象在中国、西方的不同意义 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主题学题材研究分类: •1,典型场面的题材 •2,地理题材

•3,描写对象如植物、动物、非生物的题材 •4,世界文学中常见的各类人物形象的题材 •5,传说中的典型构成的一组组独特的题材

中国的主题学研究 •1,发端于民俗学

•如:钟敬文《中国印欧民间故事之相似》 •

赵景深〈中西童话之比较〉 •2,台港地区主题学的发展

•如:台湾陈鹏翔、李达三等〈主题学论文集〉〈中国历史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的关系〉 •3,80年代以来中国主题学的发展 •如:季羡林〈罗摩衍那在中国〉

刘守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

王立〈中国古代文学的十大主题、原型与流变〉、〈中国文学主题学〉

第7讲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 文类学的来源

文类学genology一词来自法语genre,与文学艺术的种类、体裁、风格、态度、趣味、口味相关。

西方的文类

西方文学界公认的文类三分法:叙事类(或史诗类)、抒情类(或诗歌类),戏剧类。最早为亚里士多德提出。 布瓦洛《诗的艺术》,将文学类型分为:田园诗、挽诗、颂诗、讽刺短诗、讽刺文学、悲剧、喜剧和史诗。

歌德《西东胡床集》:讽喻诗、民谣、大合唱、戏剧、挽歌、格言诗、书信、史诗、中篇小说、寓言、英雄传奇、牧歌、说教诗、颂、谐谑诗文、长篇小说、传奇、讽刺诗文。 中国的文类分类

最早《诗经》中“风、雅、颂”分类。 曹丕《典论·论文》中四科八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陆机《文赋》: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 挚虞《文章流别志论》:颂、赋、诗、

七、箴、铭、诔、哀辞、哀策、对问、碑铭。 民族文学视野中的文类学研究对象

在民族文学的视野中,文类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文类的划分问题、划分的标准、文类的自身特点、文类与风格、文类的变化发展及其衍化原因等方面。 什么是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或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的局面,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阈中去考察各种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既包括民族文学视野中的文类学研究,同时还包括某一文类的跨国界流传演变现象和“缺类”现象。具体地说,比较文学的文类学一方面是指在平行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包括“缺类”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 和相异性,另一方面是指在影响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进行溯源式的清理考辨析。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范围

第一,对于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西方文学的三分法。中国现行的三分法和四分法。 第二,对于各种文类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

第三,对于文类与风格的研究。特定的文类往往具有特定的风格要求,所以,一旦掌握了某种文类的特点,也就有助于掌握与之相适应的风格特点,反之亦然。 第十讲

文学与宗教 教学内容

1、文学与宗教的渊源;

2、文学与宗教的互渗;

3、文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文学与宗教的共生关系

目标与分析

①文学与宗教在哪种环境中生成,如何走向了两个不同方向?

②文学与宗教在生成过程中表现了何种共性与异性? 何谓宗教

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唐君毅说:人之能肯定神之存在,乃表现人不私其精神为其个人或人类所有,并能超越感觉以观世界之精神之流露。

 宗教:“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虚幻歪曲的反映,信教的人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虚幻不存在的东西,寄希望于天国或来世,现实中受到的苦难从精神上得到解脱,不敢正视现实。” 何谓文学

文学作为一种对客观现实和主观情感反映或表现的产物,它是以其特定的思维方式去感知世界,以其特定的情感方式去表现世界“而这种特定的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又与文学创造主体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息息相关,这其中也包括宗教信仰、宗教体验和宗教影响。 宗教与文学的共生点:神话

神话是一个古老的词语,它的字面意思是指“古老的故事,通常包括宗教的与巫术的观点,可以解释自然或历史事件” 。

“神话被认为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文学提供某种激动的情节与大量的装饰性想象” 。 弗莱:神话学产生了诸神的谱系,一种以众神的起源与它们个性化的自然起源有相关联系的叙述,还提供了大量的讲述神与其它诸神以及与人之间的通常为谨慎道德等关系的故事章节。这些神话故事证明了地方宗族存在的各种不同的神;认可了赋予神话学神圣起源的法律,为神话学的国王与英雄提供了一个神圣的祖先,因此成为由神话学扩大到人类起源、人类形势、人类命运的相关叙述,一种在形式上仍然保持为一系列故事的叙述,但这些故事又显然具有哲学与道德寓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征。

神话的两个方面

1、一个方面是它的故事结构,把神话同文学相连;

2、另一个方面是它所包含容的知识的社会功能,也就是对于社会来说是重要的知识。(历史和政治的思想发展) 神话

故事神话具有两重意思。

1、某类故事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它们把社会应该知道的重要的事情告诉社会,不管这些事情是有关神的,还是有关历史、法律或是阶级结构的。“神圣”的故事。神圣的故事表达了一种具体的社会关怀。 

圣经是神圣的故事

2、民间故事。只是为了娱乐或者别的次要目的。“世俗”的故事。世俗故事所涉及的社会关怀很少,或者毫无社会关怀。 神话、文学、宗教

文学是神话的直接派生物。文学是神话发展的整体之中不可分割和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神话学是人类存在的事实陈述而不是资料。它属于人所创建而且居住的这个文化与文明的世界。

神话、文学与宗教

文学不变的特性在于它的结构成分的稳定性。这个特性对于各种语境中的神话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社会,即使是已经具备了写作条件的社会,如果不能把他们主要关注的神话不断反复地表现出来,就不可能把神话保留在记忆中。

表现神话的通常方法是把它们同宗教仪式相结合,在举行宗教仪式时中间保留若干间隙,用来进行某些象征性活动,包括表演神话。 《圣经》、文学与宗教

《出埃及记》-解救神话

《圣经》与中世纪日耳曼民族史诗。《尼伯龙根之歌》。《贝奥武甫》。《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记》。《亚瑟王和圆桌骑士》 语言

“一本圣书通常起码会是一个诗歌集,因而,它像诗歌一样与它所用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的发展阶段:

语言的第一阶段:描述性模式

诗性的语言 语言的第二阶段:辩证性模式 隐喻的语言 语言的第三阶段:修辞性模式 转喻的语言 语言的第四阶段:布道式模式 启示的语言

具体的词-隐喻的词-转喻的词-类比的词 《圣经》:语言上的文学性与非文学性

圣经中的词语,包括理念,扎根于语言的隐喻阶段。圣经中的语言的诗体应用显然没有把圣经限制在文学类,但也没有完全陷入转喻的语言中,圣经中没有真正的理性的论证。

圣经中充满着隐喻,尽管它实际上不是文学著作却尽可能做到了诗体化。但圣经与诗歌不同,它并不是隐喻的。它没有应用抽象和类比的超验语言,它对客观的和描述的语言的应用完全是很偶然的。

《圣经》与文学

如果有历史事实写进了圣经,那并不因为它是历史事实,而有其他原因。这些原因可能都与精神的深度或意义有关。而历史的真实与精神的深度是没有关联的,除非把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 如:《出埃及记》《力士参孙》

《列王纪/亚哈》 古老中国的众神谱系及宗教信仰 中国:盘古、女娲、伏羲等。

盘古神话是第一个神话故事时代,说的是宇宙起源;女娲神话是第二个,讲述着先民繁衍;伏羲神话则是第三个,标志着文明初创。这以后,炎帝黄帝、帝喾颛顼、唐尧舜禹,则进入故事复合而接轨现实的阶段。

古希腊的众神谱系及宗教信仰

古希腊:十二大神:众神之主宙斯,其妻赫拉,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与月神阿耳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工匠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农神得墨忒斯,灶神赫斯提亚。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現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奧林匹斯神统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奧林匹斯神统体系。

宗教与文学的相同点

1宗教与文学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具有内在的联系。宗教与文学就本质而言,它们都是人本精神的体现。

 宗教是人在现实威逼中实现人自身价值的一种途径,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赎罪心理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如:基督教、道教的产生

文学是人学,人的生活与情感及理想是文学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文学产生的前提。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宗教与文学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以通过想象的形式出现的。

宗教是人类以想象构拟出的至善的世界,这一世界是现实世界中所无法企及的,而想象则是沟通此岸与彼岸的桥梁;(如天堂、地狱、仙界、净土、末日审判等想象)

文学不是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的实录,而是基于想象的艺术创造。文学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想象是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方法,文学艺术通过想象将现实的人生,现实的世界诗化、审美化,从而使作品寄寓了作家的审美理想。

3神启与灵感作家的创作行为与造物主创世、创作过程与宗教修行有内在贯通之处。  如:柏拉图: 创作灵感来自神灵恩赐。

刘勰: “神思” (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弗洛伊德:文学和宗教在人格心理的深层无意识层面也是相通的。(文学艺术是性本能的升华,宗教起源于人类精神的压抑和冲突。) 4 宗教与文学的合流现象

维多利亚时期“宗教摇身一变而为诗,而诗也变成一种宗教” 现代派文学呈宗教回归趋势,美学趣味上重超验、抽象。 欣赏

天真的预示(英国诗人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5 宗教与文学的社会作用

1)寻求解脱的倾诉:忏悔和写作生活中遭遇到的挫折和烦恼。 如:宗教的忏悔功能 

创作的宣泄功能 韩愈“不平则鸣” 金圣叹“怨毒著书”

2)拯救与逍遥的双重变奏

基督教:拯救世人、博爱、宣扬关心他人即自救

作家:以作品唤醒、启蒙民众或美刺现实、改良现实、文学与宗教的差异性

1宗教与文学都以情感与体验为中介,但宗教以信仰为基础,而文学则是通过艺术形象本身的感染力,通过审美愉悦而实现的。

功能差异性

宗教将人引向虚无和幻想,迷失人的本性 文学审美给人以积极意义 进程二:文学与宗教的互渗 目标与分析:

①文学与宗教以何种方式互渗?②文学与宗教互渗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文学与宗教的互渗

1 ①宗教经书充满着文学特质; 如:《圣经》中的雅歌

②文学是另一种宗教力量(文学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 如:西方文学与基督教传统

2宗教通过文学将理想审美化,使宗教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 1,通过宗教经典本身的文学性得以传播 如《圣经》的文学语言

2,文学家们创造出艺术形象传播宗教的教义 如但丁《神曲》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3宗教丰富了文学的内容

宗教不但影响了作家的心理、审美趣味,而且宗教故事、宗教教义都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

中国诗歌受禅学的影响 进程三:文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

目标与分析:①探讨文学对宗教的影响作用;②探讨宗教对文学的影响作用。 ①文学对宗教的影响:

文学表现宗教意识形态(如宗教文学);文学深入刻画宗教形象(如众神的形象);文学表现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如天堂的意象) ②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A、宗教为文学提供题材和内容 B、宗教影响创作者的精神和创作 C、宗教引导文学的想象 探讨《力士参孙》《失乐园》中的文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关系

专题六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 文体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是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体学的来源

文体学genology一词来自法语genre,与文学艺术的种类、体裁、风格、态度、趣味、口味相关。

民族文学视野中的文体学研究对象

在民族文学的视野中,文类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文类的划分问题、划分的标准、文类的自身特点、文类与风格、文类的变化发展及其衍化原因等方面。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研究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或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的局面,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阈中去考察各种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研究既包括民族文学视野中的文体学研究,同时还包括某一文体的跨国界流传演变现象和“缺类”现象。具体地说,比较文学的文体学一方面是指在平行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包括“缺类”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体之间的相通性 和相异性,另一方面是指在影响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进行溯源式的清理考辨析。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研究范围

第一,对于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西方文学的三分法。中国现行的三分法和四分法。 第二,对于各种文体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

第三,对于文体与风格的研究。特定的文类往往具有特定的风格要求,所以,一旦掌握了某种文类的特点,也就有助于掌握与之相适应的风格特点,反之亦然。

1、文体分类比较

1、比较中西文体分类标准 西方的文体

西方文学界公认的文类三分法:叙事类(或史诗类)、抒情类(或诗歌类),戏剧类。最早为亚里士多德提出。 布瓦洛《诗的艺术》,将文学类型分为:田园诗、挽诗、颂诗、讽刺短诗、讽刺文学、悲剧、喜剧和史诗。

歌德《西东胡床集》:讽喻诗、民谣、大合唱、戏剧、挽歌、格言诗、书信、史诗、中篇小说、寓言、英雄传奇、牧歌、说教诗、颂、谐谑诗文、长篇小说、传奇、讽刺诗文。 中国的文体分类

最早《诗经》中“风、雅、颂”分类。 曹丕《典论·论文》中四科八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陆机《文赋》: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 挚虞《文章流别志论》:颂、赋、诗、

七、箴、铭、诔、哀辞、哀策、对问、碑铭。

2、文体缺类研究

缺类现象指的是一种文体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 如:中国古代有赋,为什么西方没有?

中国古代有没有大规模的叙事诗传统? 

中国有没有西方那样的史诗? 

中国有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悲剧?

3、文体的平行研究

1、诗歌文体比较

中西诗歌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中西诗歌在情趣上的追求 

2、戏剧文体比较

在文化中的受重视程度比较 体裁异同的比较 

3、小说体裁比较 文体的影响研究

1、佛教对中国志怪小说的影响、传奇小说的影响

2、西方十四行诗的演变

专题八

文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传统心理学研究(实验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精神分析学) 精神分析学的成果

•首先,是对无意识的发现和开掘。

•其次,是对人格二重性的完整理解和精辟分析。

•第三,是对社会文化因素的高度重视。 •第四,是对个人存在及其特殊心理问题的真诚关注。

•第五,是敢于正视人生的悲剧性和人性的阴暗面。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代表

•1,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最原始最基本的因素 ,是任何一种意识的最初的胚芽和种子,正如遗传基因包含了有机体日后发育的一切特征。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代表

•本我(ID),超我(SUPER EGO),自我(EGO) •“本我”即无意识的冲动。

•“超我”是制约无意识这种原始本能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责任的。 •“自我” 是依据“趋利避害”的现实原则 ,联合“超我”与“本我”的力量,权衡轻重,采取行动。“自我”既受到“本我”的无止境地满足欲望的冲击,又为“超我”所压制,既顾及社会、道德的谴责,又为现实世界的客观条件所阻挠,不能不考虑现实性和可能性,因此经常生活在痛苦的矛盾和挣扎之中。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代表

•情结(complex)概念

•所谓“情结”就是一种“无意识复合体”,是无意识丛集而多次表现出来的集结。

•俄狄浦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 ,对兄长的爱慕依恋被称为是“安提戈涅情结” ,自恋倾向为那咯索斯倾向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代表

•白日梦说

•《释梦》中弗洛伊德把梦分为“显在的梦”和“潜在的梦”两类.“显在的梦” 是无意识梦想的化装物, “潜在的梦”则深藏在无意识中.•“通过梦的分析,我们已经发现无意识常用一种象征物,尤其是以性的情结的面目出现,这种象征物有一部分因人而异,也有一部分则有固定的形态,似乎和神话、传奇背后的象征意味不同”

文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1文学故事成为心理学分析的题材。

•神话或戏剧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借鉴方法 •如弗洛伊德运用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阿加门农》、《安提戈涅》),安提戈涅 等)提出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安提戈涅情结论.2文学作品或神话传说成为论证心理学研究成果的证据。

•如: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卡门·门宁格尔在论及人的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时 引述的神话.•《圣经》中参孙的故事说明爱可以软化和削弱人的攻击性 力士参孙

3文学成为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和反证对象

•如弗洛伊德用对俄底普斯情结阐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作品.•弗洛伊德对莎士比亚作品《李尔王》 《威尼斯商人》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对莎士比亚作品《麦克白》的分析

莎士比亚作品

心理学(弗洛伊德)对文学的影响 1创作的动因——力比多。

•力比多是一种“性的能量”.•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文学创作的动因就是力比多,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因为要满足他们“本能的欲望”,而这些欲望中最强烈的就是性欲,即力比多。他们由于的欲望长期压制而得不到满足,通过 文艺创作来满足这样的欲望,因此他们的创作动因就产生于这种“性欲的冲动”。

2创作活动——无意识或自由联想。

•无意识是一个黑暗的王国。艺术家的任务不仅是要表现人的意识活动,而且还要深入到无意识中去,探索心灵的奥秘,以揭示人的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达到心理上的真实。

•弗洛伊德的这一贡献为文学艺术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表现领域,从而把文学创作中的心理分析手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人物的塑造——升华说。

•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实际上就开始把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加以升华了,而升华作用最终取得的效果就是“把内心的冲突塑造成外部的形象”,

4创作主题和批评方法——俄底浦斯情结。

5文艺创作与梦。

•弗洛伊德认为,创作性作家无异于一个白日梦者.•根据弗洛伊德的划分,作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现成的材料,例如古代史诗的作者,另一种则是“富于创造性”的作家,即在“光天化日下”做着白日梦、凭着主观想象和才气创造出艺术材料的作家。他本人比较喜欢后者,因为这些作家将自己的白日梦诉诸于艺术形式,然后转达给读者,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6精神分析学表现在文学方面,首先就是超现实主义的兴起 .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超现实是纯粹的、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认为理智、道德、宗教都束缚了人的精神和本能需要,只有梦幻和精神错乱,真正摆脱理性的控制和监督,才能进行真正的创作。他们的诗歌 多半表现“无理性认识”,实行“无意识书写”,即快速地录下脑子里涌现的杂乱无章的一切,躲开无意识的监视,追求梦的压缩。

7由于弗洛伊德学说刷新了对人的评价和认识,它对现代派小说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如意识流的手法 •伍尔夫《到灯塔去》《墙上的斑点》 •乔伊斯《尤利西斯》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8对鉴赏心理的探索

•心理学对文学艺术的兴趣,不仅集中在神话和文学作品方面,而且也涉及鉴赏心理过程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就悲剧何以给人以快感这一文艺心理学问题,进行过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他认为悲剧能够给人以快感是因为:(1)悲剧是一种模仿,模仿的作品总能给人以快感;(2)悲剧有完整的结构和优美的布局,能够给人以审美的享受;(3)悲剧能产生惊奇的效果,惊奇能给人以快感;(4)最重要的是 ,悲剧通过情节的突转和人物的苦难,能唤起人的怜悯与恐惧并使之得以净化,从而能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快感。 专题十二中西比较诗学

一、“诗学”在中西文化语境中的含义

“诗学”指文艺理论,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原指“诗”和“技艺”

古代中国“诗学”一指《诗经》研究,二泛指一般诗歌的创作技巧和其他理论问题研究。 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就是通过对各种文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去发现全人类对文学规律的共同认识。

刘若愚:中西文学理论“第一个也是终极的目的在于通过描述各式各样从源远流长、而基本上是独自发展的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中派生的文学理论,并进一步使它们与源于其他传统理论的比较成为可能,从而对一个最后可能的普遍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的形成有所贡献。” 比较诗学和诗学

二者都是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 差异性:

1、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比较诗学是以各文化(文明)的诗学为对象。

2、诗学一般是在一个文化内部进行的,而比较诗学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与文明中展开。

二、比较诗学崛起的中西方学术 背景

1,16世纪开端的世界化潮流,在19世纪催生出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诗学尚未产生) 2,20世纪美国学派对法国学派的非难,即比较文学从影响研究向平行研究发展,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或美学品格获得合法性,并将研究扩大到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之间,比较诗学之门开始开启。

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诗学热潮。西方学者普遍研究文学理论,并开始关注和重视中国诗学。

中国的比较诗学

开始于清末的王国维。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可算是中国比较诗学的开端。《人间词话》借鉴了西方的主客观相分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诗学。

朱光潜 《诗论》在会通中西学理和整合中西诗学理论的基础上,寻求中西美学和诗学的共同规律。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 叶维廉《比较诗学》

黄药眠、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

三、中西诗学的可比性

1,事物之“同”(普遍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因事物本身性质的差别而又不同。

2,由于事物之同异关系是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方式存在的,所以同与异并非只是事物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性质、功用、表现等一切方面因从属于同一生命肌体,所以取决于双方的性质、功用和表现。

3,事物之间的同异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中西比较诗学的必要性

1,进行跨文化的文学与诗学之比较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和意义。比较诗学具体表现为“求同”和“别异”两个方面。

2,“求同”表现为:1)比较诗学的终极目标是寻求跨文化、跨语言、跨时空的共通规律。2)寻求中西诗学之“同”的具体形态。

3,“别异”表现为:1)关于不同诗学之哲学依据的比较。2)关于不同诗学范畴的比较

五、比较诗学方法论: 建立对话诗学

中西比较诗学也是一种问与答的诠释学,其方法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话。以对话的逻辑来统摄、贯穿和规划中西诗学比较的实践,从而进一步建构对话的诗学,是当今比较诗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六、中西比较诗学实践1 1,中西诗学产生的环境

西方古代海边城邦,工商业+海上贸易经济, 中国农耕社会,农业+家庭手工业作坊经济, 2,不同环境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古代以叙事文学为主(探险、奇遇、史诗等故事),文论讲模仿、情节和典型。 中国古代以抒情文学为主(人与自然和谐,情景交融,感物抒怀),中国古代文论大讲抒情言志,大讲意境神韵 。 七,中西诗学比较实践1 西方社会的商业性特征和中国社会的农业性特征,都对其社会政治及文化心理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西方商业社会-民主制度--崇尚个人的自由平等和人性的发展--歌颂个人英雄--文学理论的创新。

中国农业社会--宗法制--强调天子的尊严,国家的统一,血亲家族的融洽,尊卑等级的神圣,品德修养的重要-歌颂忠臣义士,讴歌气节品格---文学理论保守。 八,中西比较诗学实践2 中西宗教、科学与伦理特征及其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1)走向宗教,诗学中有“迷狂说”、“美本身”、“理念论”等;2)走向科学,从生物有机体中发现了史诗与悲剧的结构原则 。

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学中形成节制情感的“中和说”,要求抒情不要过分,要有节制,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九、中西诗学比较实践3 中西思维、语言特征及其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外向型思辨---注重外在形象的模仿,偏重分析的逻辑思维 。

中国:内向型思辨---“吾日三省吾身”,文艺上表现为注重作品的气质、神韵,追求直观中的感悟。

十、中西诗学比较实践4 艺术的起源问题

西方:亚里士多德“模仿说” 

柏拉图“理念说” 中国:文道说、宗经说、六艺说 十,中西比较诗学实践4 中西灵感论

“灵感”出自古希腊,原指神的灵气,即神灵附在艺术家和诗人身上,使他们在创作时有一种超凡的艺术创造力 。

西方:柏拉图的“迷狂说”---多强调灵感闪现时那种暴风骤雨式的情感狂热

中国:钟嵘的“神助说”,严羽的“妙思”“悟入”说---注重灵感的生发,要诗人在虚静中自然悟入,即在静中诱发灵感的闪现

十一、中西比较诗学实践5 文学的观念属性模式

文学的观念属性模式指从理论抽象层面去探讨“文学是什么”的命题。 西方:“灵感说”—“模仿说”—“反映说”---“表现说”

中国:1)道家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中国式的最高“理念”和“绝对精神”。

2)儒家的“道”。“仁者爱人”,“中和”之道,“和而不同”,“克己复礼为仁”。“无邪”就是要求合乎理性、规范纯正。

3)佛教的“道”:讲究“顿悟”“造化” 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 及其可能性 两种观念:

1、完全采用西方诗学话语(概念术语、理论架构等)对传统诗学进行“缺席”诠释。

2、现代学者对古代诗学的研究不存在失语问题,而且能够完全实现对古代诗学文本之原意的获取。 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是“现代”与“传统”的对话。

诠释中国古代诗学

1、在西方诗学的参照之下,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价值仍然遵循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同异辩证规律。

2、在古今、中西诗学之间,一切具体的构成要素(概念、范畴、问题)均具有相通性和相异性,在各自的文化语境之中成为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生命整体。

第十一讲

译介学

译介学(Medio-translatology) •译介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研究,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的是从 比较文化的角度 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

•严格而言,译介学研究的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或者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译介学的兴起

•译介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但比较文学诞生于十九世纪末,而译介学则晚的多,大约开始与20世纪三十年代。而真正取得重要的地位,则已经是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比较文学中译介学研究的兴起

•比较文学论著中论述文学翻译问题

•梵/第根是最早关注比较文学翻译研究问题的学者之一。 •他在《比较文学论》(1931)的第七章“媒介”中,讨论了“译本和译者”问题,对如何研究译本和译者提出了富有启迪性的意见。他认为,译本研究有两个方面:

一、将译文与原作比较,看是否有增删,以“看出译本所给与的原文之思想和作风的面貌,是逼真到什么程度,、、、”;

二、将同一作品不同时代译本进行比较,以“逐代地研究趣味之变化 ,以及同一位作家对于各时代发生的影响之不同。”

•基亚《比较文学》(1951)中,也提出了译本和译者研究问题,并认为,译本无论好坏,都有文学研究敬爱之,因为“水平最差的译者也能反映一个集团或一个时代的审美观,最忠实的译者则可能为人们了解外国文化的情况作出贡献;而那些真正的创造者则在移植和改写他们认为需要的作品。”

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关系 •国际:

•1977年5月,国际译联在蒙特利尔召开会议期间,通过一项特别的决议,鼓励一些比较文学家把翻译的艺术和理论正式作为他们课程的一部分。

•在西方国际的许多大学里,都设有以“比较文学与翻译”命名的系或者专业,有的学校虽然单独命名为比较文学系,但在比较文学系里必定开设翻译课(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讲授翻译理论)。 •此外,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也历来把翻译视为它的主要研究之一,它的机构中不但设有翻译委员会,而且每次会议都把翻译作为主要的议题之一加以讨论。 •国内:

•张隆溪在《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一文中提到“钱先生在谈到翻译问题时,认为我们不仅应当重视翻译,努力提高译文质量,而且应当注意研究翻译史和翻译理论。…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对翻译重视还不够,高质量的译文并不是很多,翻译理论的探讨也还不够深入,这种种方面的问题,也学我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会有助于逐步解决。” 传统的翻译研究

•传统的翻译研究大致可分为这样三类: •第一类属于翻译技巧与翻译艺术范畴,旨在探讨外语的理解与表达,如对英语中某些特殊举行如何理解、如何翻译成中文的探讨,或是研究翻译的修辞艺术,诸如外译中时长句的处理,某些外语结构的汉译分析,等等。

•第二类属于翻译理论范畴,多结合现代语言学、交际学、符号学等各种理论,或结合民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翻译现象作理论性的阐发,或从理论上进行归纳和提高,总结出能翻译实践的理论,如等值论、等效翻译论,等等。

•第三类属于翻译史范畴,这一类研究出了对翻译活动和翻译事件的历时描述外,还有大量的对翻译家、文学社团、翻译流派的翻译主张、成就得失的探讨,对同一原作的不同译本的比较、钩沉、溯源,等等。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其实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它并不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和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它把翻译中涉及的语言现象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加以考察 。 如:比较文学学者对误译的研究,对庞德英译唐诗的研究,等等。庞德的英译唐诗充满误译,许多句子的英文语法都不通,对一般的外语教学和翻译自然不足为训,但庞德的英译唐诗却引发了二十世纪美国的一场新诗运动,具有明显的文学史上的意义。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是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理解翻译的。它认为文学作品创作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翻译——作家对现实、生活、自然的翻译,而一部文学作品一旦问世,它还得接受读者对它的形形色色的、无休无止的翻译——各种读者的不同理解、接受和阐释。因此,译者对另一民族或国家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就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它还是译者对反映在作品里的另一民族、国家的现实生活和自然的翻译(理解、接受和阐释),翻译研究因此具有了文学研究的性质。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

和传统翻译研究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研究视角的不同。 其次,是研究的重点不同。 再次,也是最根本的区别,是目的不同。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翻译实践表明,人们赋予文学翻译的目标与文学翻译实际达到的结果之间始终是存在差距的。 •另一方面,则是文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文学是唯一局限于语言框架之内的艺术。而语言之所以能产生艺术所要求的形象性、生动性,这是与语言本身的历史文学积淀、与该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使用者本人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定语言环境内的历史的文化的积淀和语言使用者的生活经验,使该语言的使用者在使用某一特定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与原作的创造性性质相比,翻译的创造性性质还是有所不同,它属于二度创造,再创造。 从译介学的渊源看其研究性质

•“译介学”原是“媒介学”(mediology)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

•文学传播的媒介中,翻译家、文学社团和译作是外国文学传播、交流的主要媒介。随着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翻译研究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国内出版教材专设媒介学章节。 译介学的性质

•译介学的学科归属是比较文学,其性质也是比较文学研究。

•具体来说,译介学是文学关系研究:它以文学译介为基本研究对象,由此展开文学传播、接受、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译介学关注的是译语文化对文学译介的操纵,以及由此建构起的文学、文化关系。

译介学的理论与方法

•“多元系统论”(由以色列文化理论价伊塔尔/埃文-佐哈尔提出) •多元系统论“将翻译研究直接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活动领域”,“将翻译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实践和过程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更激动人心的研究对象。”

•多元系统论促进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译介学的研究内容

一、外国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在译语国家的译介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除了细致梳理译介情况外,还需要对译介的原因、译介的接受和影响进行分析。

二、文学翻译选择研究。文学翻译选择决定了外国文学在译语国家的精神面貌。在20世纪中国的不同时期,由于时代语境不同,文学翻译选择规范也就不同。

三、译本研究。以译本为中心,通过译本增删、改写、有意误译等现象,分析意识形态、文学观念、赞助人对文学翻译的操纵。 译介学的研究内容

四、译本序跋研究。译本序跋是翻译文本之外文化操纵的主要形式。 •

五、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形态、身份、翻译策略研究。

六、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研究。

•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有两个层面,一是学科层面,外国文学翻译(包括研究)界与中国文学创作(包括评论)界的相互鼓励、相互促进;二是文本层面,翻译文学与创作文学在文学观念、思想主题、创作(翻译)题材、文学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启迪。

译介学的研究内容

七、翻译文学经典研究

•翻译经典研究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研究译语主流意识形态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某些作品推至经典位置,以达到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目的;第二个层面,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读者的“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

八、外国作家在译语文化中的形象研究。

九、文学期刊的外国文学译介研究。

第七讲

类型学

类型学:在世界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或虽有所接触而并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 和契合点。类型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类比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类型

•类型学中的“类型”:具有某种通约性特征的文学要素,多数无事实联系。

•如:追求自由爱情的类型,如《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中林黛玉、安娜 •

抛弃门第观念的爱情类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

类型学的产生

•俄国比较文学研究实践

•“比较文学可以理解为对民族国家中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类型研究。”

•日尔蒙斯基:“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把社会历史过程的同一阶段上发生的类似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不必考虑这些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直接的相互关系。” 类型学的基本理论:“借用”与“影响”

•“借用”指的是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中的类似现象,有的因为它们出于同一渊源,由于情节流传而被另一民族采用(接受与影响的产物)。

•“影响”指的是有些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存在着间接或者直接的、起源上的依存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某种相同或相似的特点。 形成类型的两种基本途径

1、一定的文学类型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进程相联系,按人类历史进步的规律,世界上所有民族大致都要经历相同或相似的发展阶段。不同民族在其发展的相同或相似阶段,便形成了一定的文学类型。这是文学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及主要方式。

2、文学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文学类型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所包含的社会动机。

类型学研究的理论背景

•类型学研究的理论背景就是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民族间文学的关系和国际文学的总体现象。 •但类型学研究与一般社会学对文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类型学从文学类型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入手,既突出文学的主体,又扩大文学研究的容量。 类型学

• 一个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义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故事。当然它也可能偶然地与另一个故事合在一起讲,但它能够单独出现这个事实,是它的独立性的证明。组成它的可能仅仅是一个母题,也可以是多个母题(一系列顺序和组合相对固定的母题)。——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 产生类型的原因

• 学界对故事类型的构成原理作过多种解释,有的认为是一元发生,文化遗传;有的认为是社会发展条件的相似所促成,还有的认为是人类深层心理结构相通的外在表现等,它既能跨越广大时空而存活,又是一件完整而独立的作品,这实在是有待学人破解的一个人类文化之谜。 故事类型是由若干异文构成的

• 异文是指主题和基本情节相同的同一个故事,在细节上有不同的说法,或不同讲述者的讲述。在一个故事的若干异文中一般选取思想艺术水平最高的一篇作为正文排印,其他各篇中如有水平与正文不相上下,也比较重要而且在某些方面较有特色者,可以作为异文排列在正文之后。 •

这里要严格掌握方法,必须是同一故事的不同讲法才能作为异文处理;作品关联的对象物(地方风物、地方特产等)相同而故事情节要素根本不同,不属于异文范围。

•“一个类型是以一个核心母题为中心构成的故事”。 •核心母题则是股市主角的一个行为。

类型学的产生和发展

•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因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

•找出相似点更有价值,因为相似点代表某种共通的、重复出现的东西,更能体现出文学演进的规律性和实质性。

类型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1,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 •2,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 •3,表现手法的类型学相似 •4,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

•“二母共争一儿”的题材 •“变形记” 的题材

•“夺妻败露型”题材(中国“水泡作证型”、德国“太阳揭露真相”) •“斗阎王”型故事

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

•文学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生平遭遇的相类似 •如:龙女、蛇郎,天鹅处女型

表现手法的类型学相似

•相似点:如背景的设置,

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如:“巴洛克”式的类型学(西班牙的贡拉戈风格,英国的夸饰风格、法国的典雅文学、德国的夸张风格等)

•英国与德国的浪漫主义比较

•法国古典主义与德国古典主义比较

形成类型的两种基本途径

•1,每一种文学类型都代表着文学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的出现总是有所开拓,对现实有新的领悟和艺术再现。

•2,文学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文学类型形成的重要形式之一。

类型学研究的一般理论背景

•类型学研究的总体情况向人们显示出,其理论的内在实质实际上是运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民族间文学的关系和国际文学的总体现象。 类型学研究与文学的社会学研究

•类型学研究方法与一般的社会学对文学研究的方法不同。

•1,一般的文学社会学研究往往从作者、作品、时代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入手,对文学现象进行传记性的、近乎于索引似的研究,而且这种研究往往是作为社会学研究的补充出现的。在这种类型的研究中,对文学独特的审美特性的研究,对文学的自身规律性的研究被忽视了。

•2,类型学研究有一个独特的且统一的角度,即从文学类型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入手。这种研究方法既突出了文学的主体,又扩大了文学研究的容量。 类型学研究的目标:通律

•类型学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寻找文学的共同规律。追求对文学理解的普遍有效性,而不是只针对某一个单独的作品。

文学的类型学研究 与文学史比较研究

•文学的类型学研究与文学史的比较研究不同。

•文学的类型学研究要求弄清的不是文学现象的个人独特性,不单纯是它们的相似特点,也不是联系本身,而要求揭示哪些能够使人们谈论某种能够使人们谈论某种文学的和审美的共同体,谈论某一现象属于一定类型和种类的原则和因素。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doc》
比较文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