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

2020-03-03 16:52: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比较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

学科分类: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文艺学

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第一节 历史的必然(比较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最早出现在欧洲,19世纪30年代萌芽,七八十年代正式产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迅速发展。在我国,于五四运动前开始发展,30年代曾一度兴旺,后经过一段曲折,直到改革开放的70年代末又复兴,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文学研究领域一门“显学”。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每一种学科都是人类某种实践的总结,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某一领域的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随着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人文的认识水平、能力的提高,学科也在不断更新,历史的发展也不断为新的学科的产生提供条件。与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一、全球意识和学术上的宏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发展

三、文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

第二节 定义之争

究竟什么是比较文学,这是这一学科最基本的问题。而恰恰是这个问题,可以说从这门学科诞生起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而且一直存在争议。这其中的缘由是多方面的,除了它本身还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研究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展、变化以及研究者的思想观点,研究角度和范围各不相同,形成看法不一致外,关键是对这一名称的“名”与“实”的理解,特别是这一名称中“比较”一词的真实含义。

“比较文学”这一名称是由法语译成相应的英语(Comparative Literature)以及其他语言的。无论在西方语言还是在汉语中,这一术语的名与实确实存在着不甚切合之处,并未表达这一学科的真谛,而且容易引起误解。这是由于:

其一,这里的“文学”指的是文学研究,而不是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是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归属和基本属性,也是质的规定;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是“比较”一词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讲限于一般“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与方法”这一词典中的意义,而是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一种观念、一种自觉意识。

通常讲的“比较”本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与人类认识史同样古老而悠久。有比较就有鉴别,人类在具有识别事物的能力是,就已经运营比较大方法了,而且可以说一切研究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比较,“思考就是比较——就是寻找异同点”。在任何严肃的科学研究中,比较是无处不在。同样,自有文学以来,比较就一直是文学研究中最普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认为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文学研究,即比较+文学=比较文学,那就是一种误解,没有抓住比较文学中“比较”的真谛,也就看不出这一学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既然“比较”不是比较文学的独创,也不是比较文学所专有,也就是说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那么什么是比较文学中“比较”一词的真实含义呢?

比较文学中的比较并不是限于一般方法论上的意义,而是一种跨越性文学研究的观念,即文学研究的对象必须具备“跨越性”。从地域观念上,是跨越民族的界限,从学科领域上,跨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这就决定了比较文学的本质在于是一种跨界限的文学研究。

这样的文学研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只有当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感到在民族文学范围或文学本身范围内进行文学研究,不足以说明问题,不足以揭示文学的本质、发展规律,便要求打破这两种界限,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新的探索。

比较文学的名称虽然名不副实,但目前国际上仍在继续使用。这是因为约定俗成,没有必要再去为它寻找什么新的名称。

对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历史上争论曾经相当激烈,由此还形成不同的学派。这种争论并不是毫无意义,反而促进学科的发展。不过这个问题终究是一个应该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本身的理论建设。作为一门课程。我们也应当有自己的看法和结论。

在给比较文学下定义之前,先介绍历来各国学者有代表性的界定。 法国是比较文学的故乡。法国学者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也最早提出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是卡雷1951年在给他的学生基亚所作《比较文学》一书所写的序言中下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瓦尔特·司各特与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卡雷:《比较文学》(基亚著)第一版序言,1951 这一定义说明了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认识:

1.它的归属是“文学史的一支”;

2.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与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它的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这一定义的功绩在于它确定了比较文学的特殊研究领域,从而也就确定了不叫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基亚在他所著的《比较文学》一书中还明确指出,比较文学是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这就突破了文学研究局限于国别的范畴。开拓了一个新领域。另外卡雷在这篇序言中还指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这也就澄清了比较文学与比较方法的关系。

这一定义也反映了自比较文学诞生以来法国学者研究的实际状况。法国学者主要采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两国之间作家、作品的事实联系,做这种事实联系的考据工作,其成果只能属于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即国际文学关系史。但这种研究排斥了对作品的价值评价,排斥了对作品之间的美学探讨(文学性分析)。关于这一点,法国比较文学一代宗师梵·第根曾明确表示:

“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异变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的”。

——梵•第根《比较文学论》1931年

梵·第根还为两国文学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起点(放送者),终点(接受者),沟通这二者的媒介(传递者),整个比较文学的目的,在于刻画出这条“经过路线”。

这一观点,一直支配了法国学者的研究,但二次大战以后 遭到了美国学者的发难。美国学者对这种审美批评在文学研究之外和实证主义方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对比较文学作出了新的定义,以1962年雷马克的定义最具代表性: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1962)

雷马克和法国卡雷两者定义的相同之处是都强调了跨越,这就抓住了比较文学的真谛。但不同之处非常明显:其一,跨越既包括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的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研究,同时反对法国学者把文学批评排除在比较文学之外;其二,还提出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两点就是两个定义中最重要的区别。

美国学者反对法国学者把比较文学限于只研究两种文学之间相互关系的事实联系,认为这无异于把比较文学研究缩小成研究文学的“外贸”,其结果使比较文学不可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文学研究。

雷马克的定义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张用综合比较和审美批评方法,比较符合比较文学发展现状,但也有不够完善、不够确切,需要修改、补充的地方。

雷马克定义中跨越“国界”的论点,不精确。比较文学原是为了突破民族文学的界限而兴起的,着眼点是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而“国界”主要是一个政治的、地理的概念。一个国家可以由一个民族组成,也可以由多民族组成。在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文学也存在差异。因此国别文学与民族文学不是同一概念。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确切地讲,应该是跨越民族的界限,而不是国家的界限。同时,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又是民族文学的首要特征,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跨越民族界限往往与跨越语言界限相联系。

比较文学跨越民族的界限,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加以区别。民族文学中也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如下列论题:

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比较研究 鲁迅与郭沫若创作思想比较研究 《雷雨》与《日出》比较研究等等

这些只能算是民族文学的研究而不是比较文学,因为研究的对象都局限在同一民族文学范围内,并没有超越民族的界限。而下列论题:

鲁迅与高尔基创作思想比较研究 《雷雨》与《安娜·卡列尼娜》主题比较 莫泊桑与契诃夫短篇小说比较

这类论题就属于比较文学。

应指出,之所以强调“跨民族”的重要,是指是为了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同一民族作家的创作,属于同一文化传统,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后所得的结论,只能说明本文化传统范围内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只有从不同文化传统中发现的规律,才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跨民族”比较 的根本意义在于“跨文化”比较。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第二,既然这种研究是跨越民族界限的,那么,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应该属于比较文学的范围之内。如我国藏族文学与蒙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加拿大文学中英语文学与法语文学比较研究等等。

雷马克的定义中没有明确交代的另一问题是,跨学科研究是否必须同时跨越民族的界限。现在一般认为,跨学科研究不必一定要跨越民族的界限。

苏联学者对比较文学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苏联比较文学的代表人物是日尔蒙斯基。他对比较文学下的定义,代表了苏联学者的观点:

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相应地区分为: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的类似和“文学联系和影响”,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他们混为一谈。

——《苏联(1976)论历史-比较文艺学》

同法国学者一样,日尔蒙斯基也把比较文学看作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不同的是他把研究范围从“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扩展到“研究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又与美国学者观点相仿。另外,他对各民族的文学现象中出现的相同的原因,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两个互相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的原因:一是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二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由于各民族在同一历史时期发展具有相同的社会关系,因而文学就产生了历史-类型学的类似”。针对这一现象,他提出“历史类型学”这样一个新观点,即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任何外来影响都会受到当地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的制约而发生变形,所以影响与接受都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规律的支配的。

日尔蒙斯基强调从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赋予比较文学以历史哲学的那意义。古将比较文学成为“历史-比较文艺学”,对比较文学的界定有其独到之处。

以上介绍了三国学者的比较文学的定义,可以看出三国的定义各有不同。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

各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看法虽然不同,但仍有许多共同点,从目前研究实践状况看,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也逐步明确。

第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关于“各种文学关系”从前面对比较文学各种定义的分析,归纳起来,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学关系,大致包括三个不同的方面:

1.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例如,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研究A民族文学中的外来因素,或者从放送者的角度来研究A民族对B民族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影响。这种文学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称之为“事实联系”或“亲缘关系”。

2.在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不存在“事实联系”,却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某些相关之处,其中的相同或相异,都存在比较研究的价值。这种关系可以称之为“价值关系”或“类同关系”。

3.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互相孕育、互相阐发、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等关系。这种关系虽然不同于文学范围内的相互关系,然而,也是了解和研究文学作品、文学规律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种跨越性的文学现象,同样可以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这种关系可以称之为“交叉关系”。

比较文学就是要发掘这三种文学关系,从中引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第二,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前面讲过,比较,作为一种方法,在各种学科研究中都可以使用,并非比较文学所独创,所专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就否定比较文学存在的必要,认为比较文学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不是一个独立学科。

实际上不能把比较方法的运用看成是比较文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种独特性,因为文学比较不等于比较文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比较”在比较文学中确实占有特殊地位以及具有特殊意义。

比较文学之所以称为“比较文学”,仍然因为“比较”与这一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尽管其中的所谓“比较”,不是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的比较,而是一种观念、一种自觉意识,一种研究工作中的基本立场,是指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所以这种比较必须有前提,那就是跨越。离开跨越,就不能祘是比较文学的“比较”。另外,即使是对比较方法的运用,它也与其他学科不同。比较的方法在比较文学中是贯穿始终、必备的方法。也就是说没有比较的观念、比较的方法,也就没有比较文学。

第三,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征。

开放性是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2.他比传统的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3.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 研究的宏观角度是比较文学另一个特征。

传统文学研究多集中在一个民族范围内,而且接触的大多是作家、作品的某些方面。这样的研究视野狭窄、结论难以有普遍价值。而比较文学则从民族文学的范围跳出来,从国际的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特别是跨学科研究,更是从一个新的高度俯察文学。这样的宏观角度是传统文学无可比拟的。

为了更好地认识比较文学的特征,还需要把与比较文学相关联的几个概念加以区别,异变从不同方面对比较文学作进一步界定。

国别文学,指按归家这样的政治、地理概念相区别的文学。如中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等。

民族文学,指一个民族内部具有本民族特色,有着自己的继承关系和独特历史传统的文学。

国别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

1.在单一的民族国家里,民族文学也就是国别文学,如法兰西民族文学就是法国文学,大和民族文学相等于日本文学。但在许多多民族国家中,如中国、美国、印度、苏联等,国别文学的概念大于民族文学,国别文学史国内各民族文学的总和。

2.国家的概念具有历史的具体性,往往随政治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而民族文学相对稳定。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确切地将应该是跨越民族而不是国家的界限,所以前面引用的雷马克对比较文学的定义,现在看来跨国界的提法不是准确的。

另外,语言是民族的首要特征,跨民族必然是跨语言的。还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东西方民族,所以跨民族也意味着跨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较文学的跨越应当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更准确。

总之,比较文学的研究是离不开民族文学的,这是比较文学研究中一条重要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民族文学作为出发点。

世界文学,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文学概念,也是比较文学中常见的一个术语。对这个术语,目前一般有三种理解:

1.歌德提出的看法,指人类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理想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 特点是,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成为“世界文学”这个整体中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较文学就是要增进各民族文学的文化交流,但又不会取消各民族文学独特的个性。

2.指那些经过时间考验,获得世界声誉并具有永久价值的作家作品。如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等作家及其作品。按这种理解,研究“世界文学”不必有明确的比较意识,而比较文学却把重点放在比较上,再者,比较文学也不轻视那些不属于世界文学意义上的

二、三流作家。

3.指人类有史以来所产生的世界各民族文学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比较文学相近,但仍与比较文学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不强调从比较的角度去研究。

总体文学,又译一般文学,原指文学问题、原则、源流、运动,是诗学、美学的总称,实际上就是文学理论的别称。它与比较文学也有明显的区别,即它本身并不具备有比较性,而比较文学不仅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始终强调自觉的比较意识。

弄清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以及与上述概念的区别,可以给比较文学作出我们的界定,即回答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以及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这一定义的表述指出了比较文学的基本属性是“文学研究”,而本质特征是“跨越性”,明确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但还须作进一步说明:

1.比较文学跨越的四个界限,是就学科总体而言,而不是指具体研究实践。在具体研究中,并不是每一个课题和每一项研究都必须同时跨越这四个界限,只要涉及其中一个跨越,就进入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

2.这四个“跨”的含义广泛,既指研究视野,也指研究对象的一个必备的特征,还指特殊的视角和方法,以及研究者的心态。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它把各种跨越性的文学现象,放在世界文学的平台上,用一种世界眼光,宽容的胸怀,平等的陶都,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评价它们的价值和特点。

3.在四个跨越中,民族、语言、文化具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在内容上有所重叠,但各有所指。语言是民族第一要素,跨语言与跨民族之间存在同一性,而不同的民族也可能有同一种语言,如英国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语言使用的范围有时要大于民族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跨民族与跨语言又并不相等。

4.跨文化之的是跨越文化体系。民族文学之间,特别是东西方民族之间,之所以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往往是由于它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跨民族的比较研究离不开跨文化,但又不能以跨文化来代替跨民族。如果说“跨文化”制度是跨越不同的文化体系,那么跨民族就不一定跨文化。如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同属于基督教文化体系,而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跨越了民族、语言,也属于比较文学。

5.跨学科的界限,就是把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联系起来。从文学的外围领域来研究文学本身。文学与其他学科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在产生的文化现象,它们之间存在互相孕育、互相阐发、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有可能把握文学的本质。但这种研究必须与文学研究构成一个整体,以文学研究为中心。跨学科研究的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不必一定要跨民族的界限。

如何才具有比较文学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

第四节 可比性

并不是所有具备跨越性的文学现象都可以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的,因为在所有具备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中,只有那些具有比较研究可能和比较研究价值的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才是比较文学的对象,也就是说,首先要确定这些文学现象是否具有可比性。

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对象的关键,也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根基,它是关系到这一学科能否建立,能不能生存的大问题。再者,在肯定了上述这些跨界限的文学现象具有可比性之后,如何认识和发掘这种可比性,也非常重要。如果对于可比性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对付,发掘,比较研究便无法进入实际操作,而且容易误入歧途。由此可见。可比性又是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大问题。

总之,可比性是指能够被比较研究对象的特点、特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跨界限的文学现象怎样才是可比的;其二,怎样才能发掘它们的可比性。

可比性从何而来?应该明确,可比性来自客观存在,不是人为的,外加的。前面讲过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包括事实联系(亲缘关系)、价值关系(类同关系)和交叉关系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也就是可比性的客观基础。

1.事实联系(亲缘关系) 2.价值关系(类同关系) 3.交叉关系 另一方面,可比性的上述客观存在如果没有研究者的发掘,尤其没有研究者以一种超越性的眼光和胸怀进行透视,可能永远成不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必须靠研究者主体去激发,必然是主客观的统一。 总的说来,可比性就是从进入比较文学领域这三个方面的文学关系来发掘。这是因为可比性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如果没有研究者的发掘,永远成不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因此,可比性是主客观的统一,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成分。

第五节 比较文学的目的和功能及学科要求

一、目的和功能

比较文学打破了民族、学科的界限,这比任何文学研究都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的目的和功能在于:

1.更科学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考察文学作品。认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发展的动因。 2.探索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3.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学发展。

二、学科要求

1.要有明确的学科意识。

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对象意识、文学意识三方面。

主体意识即研究者应具备的一种特定的学科观念。

对象意识即要求研究者自觉遵循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的限定,明确研究客体,并受客体的牵制。

文学意识即要求研究者始终以文学为中心。 2.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

致力于比较文学研究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这决定了比较文学比其他学科更具严格要求,需更高的学术素养和多方面的训练。对于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要立足于中国文学与外域其他民族文学比较研究,首先要有坚实的中国文学根底,还要熟悉与之比较的另一种民族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还要求研究者应随学科发展主义对学科原理的探讨,吸纳文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使自身建设不断完善。

3.要有平等对话和问题意识。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共存的时代,文化交流遍及全球,而且成为影响各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比较文学顺应了这种历史趋势,并随着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小结,将研究的中心转向不同文化体系的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致力于全球化语境下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倡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宽容,主张与异己、异质的文化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来探讨人类文学的宫廷问题。这正显示了比较文学的活力和生命力。

对话主要是在文学理论上围绕着人类在文学领域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文化体系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解答和看法。对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在于达到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的相互理解,推动文学发展。东西方不同文化体系的对话就必须寻求一种双方都能接受而又能互相解读的话语,双方都以对方为参照系来重新认识,发现共同规律,发现各自的差异,并使这种差异为对方所用,促成其新的发展。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在平等对话中讨论,排除妄自尊大和唯我中心。这样,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准确揭示不同民族文学间,文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而且主要在文化系统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平等与有效的对话关系,大肠不同文化与不同文学之间互相确认,互相了解,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面对人类所关注的共同问题,为人类文化和文学交流与合作作出贡献。

平等对话不仅是比较文学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理论界定,也是比较文学发展的方法论基点。比较不是理由,比较中达成直接或间接的对话,才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应有之义。这也是学科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进行中西比较文学研究,平等对话更是必备条件。

对话以不同回答拓展了人类对文学领域诸多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这也就要求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中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对跨民族的文学现象进行追问。问题意识是学术创新的前提,同样是比较文学的学科要求。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期的欧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 2.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 3.70年代以后。

对这门学科,学术界一开始就有分歧,有争论。一百多年来它就不断在探索和争论中发展,每个阶段都表现不同形态。这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吸收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不断进行自我更新。

第一节 诞生与确立

在学科形成之前,比较文学经过了长久的孕育过程,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罗马。一直到19世纪初欧洲,由于各国文化交流,比较文学性质的研究。

19世纪初斯塔尔夫人的《论文学》(1800)《论德国》(1809),对法国比较文学起了开拓性作用。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名称是两个法国教师。

1827—1830年,法国学者维尔曼在巴黎大学开设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讲授“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并于1829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比较文学研究》的著作。由于维尔曼在比较文学学科形成过程中贡献,他被法国人誉为“比较文学之父”。

1830年安贝尔继维尔曼之后,继续开设“各国比较文学史”讲座,“比较文学”这一名称开始广为转播。但这时的比较文学还缺乏自觉的理论,祘不上一门独立学科,却为比较文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到19世纪70年代至90年底,比较文学才正式形成,这种形成是以下了事件为标志的:

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

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进入大学课堂;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

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经过长期酝酿,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形成,但并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断受到误解,遇到阻力,只是在法国找到了最适宜的土壤,有一批热心这门学科的学者,使这门学科在法国蓬勃发展起来。

所以,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心在法国。为法国比较文学学科的确立作出贡献的学者,继戴克斯特与贝茨以后,重要人物有巴尔斯登贝格。他1921年创办了法国最重要的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评论》,1830年在巴黎大学创立了比较文学研究所,主持了贝茨的《比较文学书目》的扩充,个人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他的研究主张严格的实证方法,主要考察文学影响的事实依据。这种观点和方法使法国比较文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特色,被成为“法国学派”。

1831年,巴黎大学教授梵·第根出版了一部专著《比较文学论》,全面、系统阐述了法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原理。他把比较文学视同历史科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关系,找出文学影响的途径,还主张以一国文学的作品作为解释另一国作品的出发点,进行事实联系的考证:

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的。

梵·第根还把文学研究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这就初步明确了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

这种学科范围划定为两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研究的目的规定为发现作品之间的影响和假借及其“经过路线”。这就成了后来的所谓“影响研究”。

为法国比较文学学科作出贡献的还有卡雷和基亚。

卡雷在理论上继承了前人的观点,但在具体实践上有所突破。他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虽然仍把国际间文学上的事实联系作为你比较文学的研究目标,但它更重视的是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他注重研究作品的成就、作家的相互理解,各民族之间各种游记、幻想、看法相互诠释,由此扩大了法国学派的研究范围,开创了“形象学”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

基亚是卡雷的学生。他于1951年出版的《比较文学》是一本很有影响的教科书。书中,他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可以说代表了法国学派的基本主张:

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

总之,在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以法国学派为代表,研究特征就是要用确凿的事实,严谨的考证和有根据的思考,来揭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和影响。

法国学派使比较文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而也就确立了比较文学在学术界的地位。

第二节 新领域的开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交往日趋活跃,比较文学也在长足发展。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成立,1955年在意大利召开了第一届比较文学大会。从此,比较文学有了自己的组织,交流学科问题的场所,但各国学者的理论并不一致。

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年会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的发言《比较文学的危机》批评法国学派,强调比较文学“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导致了比较文学研究方向的全面调整。

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次会议之后。比较文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也从法国转移到了美国,也标志着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美国学派的形成。

美国比较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由于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学者难以接受法国学派限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而主张进行无事实联系的各国文学之间的平行研究。这种研究的理论基础源于活跃于四五十年代美国的“新批评”理论。它强调文学作品的独立价值,主张对文本进行细读与审美评价把传统批评所重视的社会背景、作家生平、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归为外部研究。

美国学派的观点集中体现在雷马克的定义中。其定义强调:

其一,比较文学是超出国界的文学研究(与法国学派有实际的不同,主张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反对法国学派把文学批评排除在比较文学之外)。

其二,是关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美国把文学与人类知识和活动的 领域联系起来,开展“跨学科研究”。

此外,哈佛大学教授哈瑞·列文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和“主题学”研究系统。 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奥尔德里奇具体探讨了平行研究的两个方面:“类同”和“对比”。还提出“环宇文学”与文化多元主义观点,提倡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

通过这些学者的发展,美国学派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于此同时,美国学者也对这场争论进行了认真的反省,认识到不应把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对立起来,两者实际上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没有法国学者的努力,也就不可能有比较文学的蓬勃发展。与之相应,法国学者也检讨和修正了自己的观点,采取开放的态度,不再偏执于影响研究。1982年,法国学者布吕奈尔、毕修瓦和卢梭三人在其合著的《何谓比较文学》一书中,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十分宽泛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通过相似关系、亲缘关系和影响关系的研究,对文学和表达以及认识的其他领域进行比较,或者在时间和空间中相隔或不相隔的,只要属于同一传统的几种语言或几种文化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作品之间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描述、理解和欣赏它们的一门自成系统的艺术。……比较文学:分析性描述,系统的和有差异的比较,通过历史、批评和哲学综合阐述语言间或文化间的文学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作为人类精神的特殊功能的文学。

可以说,这个定义是两个学派之间相互吸收、融合的产物。它反映比较文学界在新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苏联比较文学的“复苏”。

苏联比较文学历史也比较早。19世纪70年代。俄国学者在彼得堡大学就开设了总体文学课程。俄国学者在研究中力图克服当时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欧洲中心论”,侧重研究各国文学的关系史,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异同现象,并在19世纪末形成自己的特色,被称为“历史比较学派”,其领袖人物是维谢洛夫斯基。他被称为苏联“比较文学之父”。

十月革命之后,在苏联,比较文学被当做资产阶级学科受到批判。直到1955年,文艺政策的“解冻”,比较文学开始复苏,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召开和参与了国际会议。 由于原有的俄国比较文学传统,复苏后,苏联比较文学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成功突出的研究队伍,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形成三足鼎立、独具特色的苏联学派。但不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学科。

总之,战后的比较文学实现了全球性的拓展,向着国际性科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第三节 当前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比较文学进入了自身发展的第三阶段,各国比较文学研究空前活跃,同时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既面临新挑战,又遇新生机,促使比较文学界进行反思和探索,推动比较文学向更高更新的阶段前进。

三股大潮是:

1.比较文学的“理论化”(理论大潮)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文学研究上,西方各国出现了理论的热潮,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符号学、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等,各种新的文化和文学理论不断涌现。一向对新理论敏感的比较文学也很快做出反应,投入了理论的热潮。这种理论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从传统的课题(如接受、影响、作品之间的比较)转向了理论性课题,转向了对于文学的共同规律的探讨。

其二,关注的重点从文学转向了理论,转向了了对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和理论架构的探讨。

这种理论化在比较文学界引起不同看法。如何看待?

如果过分强调理论的重要而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就脱离了比较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但只要理论研究保持一定的度,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意对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 并把新的理论运用到文学研究呢中去,这种理论化应该说又是有益的。

2.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 比较文学产生之初,“欧洲中心论”盛行。这种状况不符合比较文学的根本精神。因为,其一,比较文学既然是苦熬民族的文学研究,就理应将东方文学包括进来。其二,比较文学的目的是加强各民族文学的交流,排斥了东方文学的比较文学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学者对东方文学的重要性认识的加深,特别是东方国家国际地位的加强,以及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的迅速发展,比较文学从西方扩展到了东方,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迅速发展。

70年代,港、台的学者开始介入比较文学,就把东方文学,尤其是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放在中心地位,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华大地的比较文学也出现了振兴。进一步把中西比较文学研究推向世界,形成一股国际性大潮。

实际上,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正式形成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顿,直到80年代逐渐走向繁荣,影响也越来越大。探讨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的呼声也随之出现。

中国的比较文学特点是; 其一,把东西方文学特别是中外文学的比较放在中心地位。 其二,从台湾学者提出的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考、阐释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阐发法”,修正补充为“双向阐发法”,即以平等的立场看待中西文化和文学,提倡东西方文学之间的对话与比较,既从西方文论的角度研究中国的文论与文学,也从中国的文论阐释西方的文论与文学,同时通过对中国文学的特质的发现与阐释,为国际比较文学提供新的视野。

不过,如何建立中国学派,以及能否建立中国学派,至今存在不同的看法。 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对东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无疑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预示了比较文学发展的美好前景和重心的转移。

1991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3次大会在日本召开,这就标志着国际比较文学对东方的关注,东方比较文学的兴起。

3.比较文化的兴起(“文化研究”热潮)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文学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文学研究离不开文化研究。70年代以前,比较文学研究也常常探讨文化问题,但一方面,这种探讨是以文学为中心,对文化是很自然的涉及;由于当时的新批评理论强调文学的内部研究,文化研究始终处于次要地位。然而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理论界对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也步步升温,把文化研究放在主要的位置。

但是,比较文学毕竟应该是以“文学”为主,如果让文化取代了文学,那么,比较文学也就失去了自己作为一个学科的安身立命的基础,而比较文化可以无所不包,也很难成为一个确定、规范的学科。因此,妥善处理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关系,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以上三股潮流,把比较文学带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的领域,也使他面临许多新的难题,新的探索,而作为一门新学科,它必然会在解决难题,不断探索中获得新的生命、新的发展。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doc》
比较文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