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2020-03-02 20:13: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不进位加法

类别:小学数学 编号:

教学内容:教材31-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计算百以内加法的经验,探索并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并会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引入:在学习新知识前,先通过一些小题目给我们的小脑袋做做操,同时,也观察哪些同学在说的时候最认真,听别人的时候最安静、最仔细,他就是我们班最会发言、倾听的学生。 投影出示:口算题。

30 + 50= 53+3= 400+200= 53+30= 600+ 40= 530+300= 师:在口算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在口算的时候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师表扬用语。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这题吗?

1 投影出示: 35+24= 师:在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投影出示: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指名同学板演,其他学生拿出本子写)

师:你算对了吗?

生:...引导语:通过活动,我们知道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这节课我们将要用这个规律开始学习新的知识。揭示课题: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中涉及到以前学习的加法口算和竖式计算,有助于学生通过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学习本课的铺垫,同时,复习中,重点强调了“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从个位算起”口算和竖式计算关键点,为学生在后面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三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提供了帮助。]

二、新授 1.以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

引导语:这是图书室第七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一年级85本......)

师:根据这些信息,谁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要求:学生提问之后,要说说如何列式,无需解答) 生:...... 2.根据学生交流有先选择地投影出两个题(预设:可能有学生提不出其中的一道问题,就以老师自己的名义提出)

(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2 (2)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引导指出:本节课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余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通过自己提问并列式,也能够让学生体验提出并解决问题过程,激发后续探究新知的动力] 3.解决“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的问题。 (1)自主探索竖式计算。

师: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谁知道怎样列式?

生:143+126 师投影出示:143+126=_____(本)

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同桌之间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一:学生提出用计数器计算。 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演示。

师注意学生拨珠的顺序(从个位拨) 预设二: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

师: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来吗?(让学生到黑板前尝试)

及时提问:你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数位对齐) 师: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想加)

师:也就是把哪些数对齐?计算又从哪一位算起?(6和3对齐,2和4对齐,1和1对齐)(要从个位说起。)

强调并投影出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同学板演,并说说笔算的过程。(全体同学注意板演过程)

3 (如果这个学生到时候算不出来的情况,鼓励其他学生接着尝试) 师最后针对学生的板演,示范竖式计算的过程,并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算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探索,学生能够顺利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或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并且学生在解决自己而非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解决更多问题的欲望。] (2)验算。

引导语:刚才我们已经算出了这两个数相加的和,那如果想知道算的对不对,该怎么办?

师:验算的方法还有很多,通常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板书或投影“验算:”)

学生交流并尝试“143+126”的验算过程。

投影出示:126+143的竖式,要求学生照样子检查自己的验算,看到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得数和第一次算出的得数什么的关系?(一样)假设反问:如果两次算出的得数不一样,那说明了什么?

4.学生独立解决“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问题,并验算。 师巡视,适时指导。 全班交流,订正。

5.小结:笔算要检查加法做的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看是否和第一次一样,这样的检查,我们就叫作验算。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如何验证算的对不对,学生交流中,会有很多的想法。教师引入交换两个加法的位置进行验算的方法,并且让学生自主用这个方法尝试验算。通过体验验算的过程,使学生更加熟练掌 4 握三位数加三位数或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同时,通过验算,也让学生体会到验算的重要性,并且初步养成计算后再验算的习惯。]

三、练习巩固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笔算。

(2)说说笔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按要求完成计算,并提醒学生写竖式时数位要对齐。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表中信息有哪些,要解决问题该怎样计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说说看图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2)列式解答 。 [设计意图:]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要从哪一位算起,又来怎样验算?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二年级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优秀]

不进位加法

不进位加法

《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doc》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