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

2020-03-01 19:15: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华社采访柳州市委书记 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柳房网讯)“城镇化须有产业支撑,不能简单造城,要将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须解决好产业支撑的问题。

郑俊康说:“没有产业支撑简单造城,很可能引发乱上项目、浪费土地、劳民伤财,城镇化最后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现象 。”他认为,一个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就业不足、两极分化严重、出现所谓“贫民窟 ”等问题 。

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是基础,解决好农民利益问题是关键 。郑俊康认为,推进城镇化,要为农民创造融入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做到“三个确保 ”:要确保失地农民的收入比原来高、要确保被拆迁的农民住房比原来好、要确保解 决好养老等相关社会保障问题 。

“实施城镇化,要保持清醒头脑,量力而行,趋利避害,做好风险防范 。”郑俊康建议国家更加严格、更加细致、更加具体地对全国产业化城镇化实行区块化指导、宏观管理,避免各地产业化盲目推进形成重复投资、项目雷同、产能过剩,打乱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

郑俊康认为,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是在财力配置上并不匹配 。“很多地方只能靠‘土地财政’来勉强支撑,而且个别地方财政透支严重 。”他希望国家一方面要优化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权、事权分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城镇化发展的硬性标准,制定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地方科学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避免城镇化演变成为追求政绩、好大喜功的“形象工程 ”。

市委书记李维员:坪石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初见成效

10月29日下午,市委书记李维员到坪石镇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市领导李华伟、华健生、欧阳晓冬、张盛福,市发改、经信、财政、国土、住建、农业、计生、民政、统计等职能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李维员充分肯定了坪石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首先,李维员一行人马不停蹄,不辞辛劳,先后调研了东方锆业乐昌分公司、老坪石农贸市场、恒辉花苑、河西新城、河西湾住宅小区、北岸沿江风光带等项目。李维员每到一处,都详细听取介绍,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李维员对坪石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坪石镇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务实得力的发展举措,工作成效令人振奋,对坪石镇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随后,在坪石镇政府六楼大会议室召开了全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会上,市委常委、坪石镇党委书记欧阳晓冬简要介绍了坪石镇近期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坚定实施“一市两城”、“南延西拓”发展战略,明确了“一主两翼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努力将坪石打造成国内知名、省内首先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美丽城镇。二是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华电坪B、东方锆业、中健行等现有企业,不断拉长上下游产业链。电力建材、新型化工、生物保健等产业初具规模,上海绿地成功收购粤湘仓储物流。三是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以扶贫“双到”工作为抓手,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了10个省定贫困村指标。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帮扶资源,共同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蓝图,破解发展难题。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四是抓好社会稳定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理顺了信访体制,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倾听民意,纾解民怨。有效化解了一些闹访缠访案件,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显著,信访总量大幅下降。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公平、公开、公正选拔任用干部,公开选聘了坪石敬老院院长、相关村(居)干部。通过民主评议,依法终止了百家洞村委会主任职务。坪石镇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

李维员对坪石镇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坪石镇所做的工作兴奋点多,发展变化快,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发展思路清晰。班子有战斗力,有长远眼光,善于把握大局,对政策把握运用到位,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具体,措施得力。实施“一市两城”战略,有利于增强坪石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发展区位优越。随着广乐高速公路明年10月通车,作为广东辐射内陆的节点,坪石镇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三是加快发展的时机成熟,政策空间和潜力大。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坪石镇将可享受一般镇没有的优惠政策。四是成效初现,兴奋点多。坪石镇班子做了大量繁琐的工作,东方锆业、河西新城、西河湾等项目成效显现,发展比预想的快。五是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坪石镇引入“城市综合体”的先进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完善城市功能和布局,城镇化发展成果将逐渐惠及百姓。

李维员对坪石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五点意见:一是坚持规划引导。城市规划不能朝令夕改,要注意保持规划的前瞻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二是“快”字当头。有序推进河西新城等各类项目,善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政策机遇。三是坚持产城融合。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带旺坪石发展。四是坚持民生为重。通过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让人民群众尽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五是坚持内外结合。市直部门要加大对坪石镇的支持力度。坪石镇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争取上级职能部门的支持,善借外力推动坪石发展。

最后,李维员对坪石镇党政领导班子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凝心聚力,推动发展。坚持以党委为核心,加强团结,合力攻坚,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统筹抓好征地拆迁、计生工作、信访维稳、社保扩面、森林防火等工作,各项工作都不可掉以轻心,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三是发扬敢打硬战、善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努力克服征地任务重,经费保障不足等困难,攻坚克难,团结拼搏,为推动坪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争当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

——市委书记何雄在全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12月1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经过市委常委会研究,我们用两天时间召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会议。昨天,我们组织有关市级领导和部门的同志到新乡、濮阳两市参观考察,主要是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学习他们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面貌的提升、新型社区建设、土地运作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经验做法。今天上午的会议,主要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建设的标准和进度,明确工作的责任和激励约束的措施,对全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在今天的会上,四个单位作了表态发言,把工作的理念、重点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推进都讲得很清楚,重点片区指挥部办公室向市政府递交了目标责任书,牵头的市级领导也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非常好。王市长对全市城镇化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把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有几个重要节点,济源需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靠什么来支撑,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要求,都讲得很全面、很具体、很清晰、很明确,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以下几点意见:

一、学习十八大精神,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认识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也是当前全党全国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我市已经连续三年召开了城镇化的专题会议,2010年是城镇化工作会议,去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今年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会议,这说明我们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以前搞城镇化,就是把城市做大、城市框架拉大。现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张,还包括人怎么进来,人进来以后怎样实现市民化,人进来以后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产业支撑、生态环境怎样改善,是一个统筹协调的有机体。我们要把对城镇化的认识和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李克强同志在最近《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要靠产业的创新转型、靠城镇化、靠服务业、靠区域发展、靠资源环境的改善,并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新型城镇化与原来所讲的城镇化的区别,新就新在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是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心城市、小城镇和社区相互协调推进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能够形成大量的投资需求;二是能够形成大量的消费需求,能够提高居民收入,能够推动产业集聚升级,能够缩小城乡差别。所以,新型城镇化对济源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加快新型城镇化,要抓住三条主线:一是造城,要统筹规划指引,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拓宽城市的发展空间;二是兴业,就是要培育产业,传统产业做长做强,新兴产业招大引强,同时培育新的业态,比如创意、文化、商贸、休闲、娱乐产业;三是社保,城市的教育、医疗等发展要跟上,城乡的社会保障要接轨,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等要同步。三条线同时展开,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就做好了。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把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内涵和原来城镇化的差别,以及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节点、主要任务都要搞清楚,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抢抓当前的有利时机,努力把我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此来引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 今天会上下发了新型城镇化相关文件、政策的汇编,以及明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台账,王市长对工作任务和要求作了重点部署,下面我再点几个重点:

一是要突出中心城区这个关键。国务院前两天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里把我市定位为大城市。根据现代城市规模的划分,1000万人以上是超大城市,100万人以上是特大城市,50万人以上算做大城市,50万以下、20万以上是中小城市。卢展工书记、郭庚茂省长要求济源要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从目前来看,晋城、运城市区人口50万左右,焦作市区人口80万左右,洛阳市人口120万左右,而济源中心城区的人口只有不到30万,与这些周边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中心城区吸纳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不足,综合配套设施,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是制约中心城区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标准,济源至少要对周边的垣曲、沁水、阳城、泽州、临川、孟州、沁阳、吉利等县市形成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经济、科技、教育、商贸、文化等方面要对周边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引领力,这就对我们的城市承载功能、产业功能、辐射功能、服务功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心城区的规模等级和获取资源的能力是成正比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城市规模,才能更多地吸引各种资源要素集聚。所以,我们一定要突出中心城区这个关键,特别是抓好九大片区的建设。东南片区要承载的是教育的、高端商业的功能,东湖片区是商务中心区,三湖片区是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区,济渎片区要突出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东南西北四个片区都各具功能、各具特色。在城市的中心,北蟒河区域要建成生态、文化、商业长廊,延庆寺区域、建业十八城区域的重点是老城区的改造提升,形成新的商业、住宅中心,健康城要把高端的医疗、优质的教育、比较完备齐全的养老、休闲娱乐的设施搞好。我们要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把九大片区谋划好、建设好,把济源的中心城区真正做成有辐射引领、带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是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一座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公共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上。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根据住建部门提供的各省辖市统计数据对比情况来看,我市的供水普及率达到99.81%,居全省第2位,郑州已经达到了100%;燃气普及率达到83.07%,居全省第9位,安阳已经达到了100%,新乡是96.18%;集中供暖面积覆盖率居全省第12位;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6.24%,居全省第11位,商丘达到了100%。从这些指标来看,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先进省辖市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比如,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集中供暖;污水收集处理率还没做到100%。要建设现代化城市,就要首先把这些基础设施建好。要加快推进路网建设,去年把文昌路、愚公路向南延伸,今年要把东环改造成市区道路,西环要安装下水管道,东、西二环要集中进行绿化,将来要把汤帝路往北打通,黄河路向西延伸到西二环,南环路要打造成市区道路,济源大道要往西延伸到西二环,济渎路、济水大街、北环路也要往西延伸,然后是市区和产业集聚区的连接线,要按照生态走廊的标准进行完善提升。要加快中心城区供排水、强弱电、燃气、热力管网建设,加强垃圾处理场和餐厨垃圾项目建设,加大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提高环卫和城市管理的装备水平,既要重视地上,也要重视地下。要对整个市政管网,包括通讯、有线电视、电力管网进行普查,建立网上数据库,纳入“智慧济源”的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市的信息化水平。

三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的切入点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还是扩大内需的拉动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抓好几点,首先要把规模做大。只有做到1万人以上,小学、幼儿园、卫生室、道路、供水管网、热力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才经济。第二,在布局上,要么靠近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和镇区,要么靠旅游线路、渠马线、阳下路,原则上在山区里不要再建新的社区。第三,在规划上,一定要体现高标准,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要完备。第四,要把政策用好,国家和省里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专项补助资金,要积极争取倒房重建、沿黄地质灾害、扶贫等专项资金,打捆运用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去。此外,进到社区以后,原来的宅基地要进行置换,置换的钱要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市级要专门列出专项资金,涉及到占地的企业也要拿一部分。第五,要宣传好,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峪镇7个村、下冶镇2个村、邵原镇1个村约18000群众目前都在积极要求下山进社区,过去我们在山区实行了村村通饮水、路路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解决了生活问题,解决不了致富问题。所以,我们要顺应群众的需求,加快引导他们进社区、进城。第六,要营造特色、彰显特色。第七,要坚持建新拆旧的原则,建设新社区,一定要把旧房拆掉,为城市的发展真正腾出空间。第八,农民进入社区后,就业要安排,同时山上的地要流转,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老百姓的利益不能受损害。

四是一定要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支撑的问题对济源很重要。我市原来的产业偏重,吸纳的就业比较少。济钢和豫光产值将近200个亿,用工只有2000人;富士康的产值只有100亿,但是却用了将近3万人,这就充分说明重工业解决就业是有限的。所以说,我们现在一方面要将传统产业延长链条,往终端做,往消费者直接使用的环节做,然后做成一个循环的产业链。比如,铅锌行业可以把电池回收后再做“城市矿山”,钢铁行业可以做紧固件、螺丝,只要往下做,把链条拉长,就会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同时,我们要引进更多的新型产业,现在产业的方向更明确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方向就是矿用装备和新材料,也可以招一些电梯行业,其他的产业不要乱放;虎岭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方向就是装备、化工产业园和钢材的下游;玉川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方向就是围绕有色产业搞循环利用,另外还可以做一些新能源。下一步我们的招商引资就要围绕这些产业招龙头企业,周边的镇要套合起来和产业集聚区一起招商。目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中心城区的几个街道和山区的几个镇现在招商的方向还不明确。中心城区一定要围绕着服务业发展去招商。目前,济源的住宿和餐饮业严重滞后,今年省里很多会议安排在济源召开,但雅士达、世纪、济源宾馆等几个主要酒店的接待能力有限,此外,仓储物流业、商贸、文化、休闲产业也都还没有形成规模。我们必须在服务业的发展上加大力度:一是餐饮住宿行业。5个街道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服务业的意识,市里抓五星级酒店,同时对两个四星级酒店进行改造提升,5个街道要引进建设一批特色的餐饮酒店。尤其是济水、沁园、天坛,将来要大力引进商务快捷酒店。如果没有良好的住宿条件,也没有什么特色的饮食,我们还怎么发展旅游业,怎么发展服务业,怎么做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下一步,市政府要对街道办事处压任务、压具体的目标。现在大家决不能抱着“招了也可以,不招就算了”的思想来发展服务业。二是仓储物流业。重点加快煤炭、矿用产品、建材等方面的仓储物流业发展。天坛、北海、克井、轵城、承留等有条件的镇(街道)要结合自身特色搞物流产业。三是商业文化休闲产业。北海街道要抓住济渎区域的改造提升,加快发展济渎商业文化。济水街道要抓住蟒河、宣化街的改造机会,加快发展高端商业,提升商业业态。昨天,我们参观新乡旧城区引进的上海四季青、海宁皮革城等项目,规模大、品位高,而我们济源的商贸业一直是小打小闹,没有招国内顶级的大型商业企业。抓商业发展就是注重长期税源的培育,如果把最好的地段都搞成了房地产开发,城市的造血功能就会枯竭。玉泉街道的产业定位就是要搞苗木花卉,将来我们做休闲之城,在玉泉搞都市农业型的休闲基地很有条件,要抓住机遇,引成产业集群。天坛街道把工业大道改成商贸集聚区,这个思路很对头。关键还是要招大商、招品牌企业,一定不能小打小闹,一条街搞了以后就是一个新的业态,大家要形成这样一个发展理念。山区镇,就是要发展旅游业,搞农业的产业化,搞休闲产业,搞热气球、自行车等体育产业,沿着主要的旅游线路搞“农家乐”。大家一定要有产业发展的紧迫感,思路一定要清晰。

五是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建设生态城市。城市的环境决定城市的形象,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要求,人居环境是体现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生态是我们济源的特色,我市连续搞了几年“3+1”,成效很好,大气、秀气、灵气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十八大提出要建立“美丽中国”,大家觉得现在的济源已经有点美丽了,但是我们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得加把劲。生态建设这条路子已经选准,下一步,我们还要再抓几项重点。一是工业方面要抓清洁生产,要抓产业的集聚布局,项目的联审联批一定要把关;要抓土地的节约利用,去年我们用了7800亩地,分行业、分集聚区、分镇办做个分析,用地的投资比、投资强度、产出强度效益都要作分析,继续走节约节能的路子。二是持续对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投入,“3+1”工作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突出重点区域,突出生态廊道的建设,河道要全部进行治理,河两边要搞成自然的堤岸。三是抓好城市环境的治理,“五小整治”、清洁生产、粉尘废气的排放、污水的排放、农村面的污染、小养殖等要下决心规范整治,使城市天更蓝、水更净、环境更优美。

三、创新理念,破解瓶颈问题

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新型城镇化,既面临有利时机和难得机遇,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敢于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善于搭建平台、破除瓶颈,持续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动力。

一是要创新投融资体制。现在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仅仅依靠地方政府有限的财力是远远不够的,都要靠城市的经营和资本运作。我们的城市发展要不要适度负债,这个问题大家需要认真讨论一下。企业要快速发展壮大,是要负债经营的。只有负债经营,才能扩大生产规模、才能占领市场,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才能回报股东。所以,从企业的角度讲是需要负债经营的。从城市的角度讲,也是需要适度负债经营的。现在济源是几件大事都赶到一块了,第一件事是要培育新兴产业,这是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我市原来的传统产业现在发展受到了影响,钢铁、铅锌、焦化、煤炭等产业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必须要培育新兴产业,这就需要发展产业集聚区,需要招商引资,需要支持企业发展、给企业优惠政策,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第二件事是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就需要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内涵,营造城市特色。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就是这么五到十年的高速发展期。晋城、运城等城市现在就是在跟我们争人口,如果我们再不加快城市发展,就争不过人家,就建不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所以我们这几年要干、要大干、要好好干,这些事也需要花钱。第三件事是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也需要花钱。这三件事都是硬任务,可是我们现在就这么多财力,不负债是不行的,不负债就很有可能会错失很多好的发展机遇。所以,全市上下一定要在这个方面统一思想:一要积极探索适度举债经营,应当根据经济发展趋势,科学预测,确定适度举债的规模。二要积极打开融资思路,要善于运用金融机构的钱,要研究金融机构的政策与资金,要长短结合。要谋划好长期性的、开发性的贷款,回收期长,利率低的贷款;谋划好专业性的金融机构,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濮阳在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积极争取专业性金融机构投融资项目,争取专业性贷款,比如,农开行关于水利沿黄调蓄、生态建设、污水处理等方面都有投融资项目,水利、住建等部门要谋划好项目、加快对接。三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比如,新型农村社区的、扶贫的、倒房重建的,对各级财政资金要整合捆绑、统一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四要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作用。过去我们很多项目的建设资金都是靠在财政上,财政不给资金就不干活,这是不行的。我们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比如,城市的亮化能不能搞合同管理?城市的绿化能不能实行租赁制?“思路一变天地宽”,我们一定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打开融资思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首先要把两个集聚区的融资平台做实,让它运转起来。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高度注意,融资不是高息集资,高息集资是不行的,要以项目为依托、利用政策进行合理融资,算好账再进行融资,要坚决制止高息集资的行为,有关部门要出台文件,所有镇(街道)进行融资必须成立委员会,大的融资项目要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

二是要创新土地保障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的研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一要探索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增加与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相挂钩的机制。土地问题的核心是人地挂钩,比如山区的群众进到城里定居后,国家有规定“地随人走”,山区的土地指标也要随着到城市里来用,把新型农村社区节约集约的土地指标集中到城镇建设中。二要挖掘旧城和工业老区的土地潜力,加强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闲置土地进行清查,建立土地低效利用处罚机制,要定期对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估,把做得好的镇(街道)、产业集聚区、行业都进行排名,凡是对土地闲置的要加收滞纳金,限期进行处理,仍然闲置的要强制回收。同时,鼓励和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要通过土地的运作,来保证重点片区的土地利用。三要把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十二五”规划结合好,做到“三规合一”,通过规划去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

三是要创新公共服务机制。近年来我们在社会保障方面已经做到了“七个完善统一”,下一步,要加快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户籍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比如在教育方面,近年来我们集中财力建设了一批中小学校,目前城区的中小学总体上能够满足需求,但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农民大量向城区集中,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等方面还需要增加投入。在医疗布局方面,在城区的东部、南部还需要建一些新的医院。人民医院和卫校搬出来后,旧址怎么提升、搞什么项目合适,卫校搬去职教园区要怎么规划,健康城怎么建设,将来在东湖区域还要考虑医院的建设。通过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拉动,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医疗和教育是引导人口方向的最重要的两个条件,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两项建好。在“村改居”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把社区管理摆在城市管理的突出位置,探索“村改居”后的社区管理新机制,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强化市、镇(街道)政府的管理职责,保证街、居两级工作经费。政法委、民政局牵头,结合城中村改造指挥部抓紧推进“村改居”,各镇(街道)在旧城改造选点的同时,也必须加快推进“村改居”进社区这项工作。在社会保障的接续方面,确保农民进城以后能够享受到城市的社会保障。最近人社部出台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人社局等部门要加强对政策研究,结合我市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真正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好、落实好。

四是创新城市管理手段。一是加强城乡规划的管理,完善信息体系建设,把管理的触角延伸、落实到街道、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做到全天候、不留死角、不留空档。我们济源的拆迁补偿标准是全省最高的,每户240平方米还有门面房。有这么高的补偿条件,再管理不好,再出现私搭乱建,就是对我们济源发展极大的不负责任和破坏。所以,我们要严格管理,依法进行。二是规划管理的强制性和规范性。对现行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反映给规委会,通过规委会研究最后决定是否修编。任何人不得私自干涉规划、更改规划。我们要本着对济源历史负责的态度去搞规划,因为对济源的城镇化来讲,今后五到十年是最关键的时期,这也是我们对规划管得很死的原因所在,请大家理解。现在我们在规划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规划观念不超前,这其实是最大的浪费,规划和设计的高标准是最大的节约,这个理念我们的干部一定要有;二是规划不坚持、随意乱改,规划如果变成了“豆腐”规划,济源未来的发展就没有前途,就是失去我们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特色;三是规划执行不力,规划不执行,是最大的渎职和不作为。我们把这个权力下放给规划局,规划局执行不了就交给法院,必要时和公安协作。针对这些问题,我希望在全市再开展一次大讨论,包括老干部在内,有关部门要做好安排。

四、压实责任,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在今天的会上,九大片区都向市政府递交了目标责任书,一些责任单位和部分片区牵头领导也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保持这种好的精神状态,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九大片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们都明确有具体的市级领导负责牵头,相关的责任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敢抓敢管,一抓到底。各镇(街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抓好责任和任务的分解,抓紧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重大问题亲自抓,主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任务亲自督促落实。

二要统筹推进、形成合力。现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有一种现象,产业集聚区与所在镇因为划村问题,在项目推进上有时还不协调、不合拍。出现这种情况,有体制上的原因,但是这个时候也是考验干部大局意识、党性意识强不强的关键时刻。推进任何一项工作,九大片区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片区、一个镇(街道)、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各个部门,特别是国土、财政、住建、规划、水利、园林等相关部门的合力推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强化大局观念,严格按照城乡总体规划和工作台账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要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组织人员,定期对重点片区、承担重点任务的单位定期组织观摩,进行评比排名次。组织人大代表、老干部、网友代表,经常去看、提意见。对工作当中进度不力、责任履行不到位的人,随时调整、随时撤换,要形成在一线发现干部、在一线培养,并且从一线提拔干部的用人导向,以此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同志们,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水平,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济源城乡面貌大变样,争取早日把济源建成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市!

吉林四平市委书记刘喜杰:科学推进四平特色城镇化

四平作为全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形势下科学推进城镇化,是摆在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经过深入调研,我们确立了突出内涵式城镇化的发展理念,纵深推进“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城镇承载能力为重点,坚持三化统筹,促进城市和城镇协调推动,城镇和乡村共进互动,有步骤、分层次、有重点、高质量地推进四平特色城镇化。

探索构建四平特色城镇化体系,是全面推进城镇化、追求实效的有益实践。我们树立全域发展理念,按照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发展战略,围绕“南接北融”、区域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专项规划,统筹城市建设、土地、产业、交通、农业等各项规划,形成以“一核”(四平梨树同城化)为中心,以县域中心城市为支撑,以“一核三带”节点镇为骨架,以新型社区为基点的城镇空间结构,构筑串点连线、连线成面、层次分明、分工互补的城镇体系。

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总结典型经验,抓住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四平特色城镇化的科学路径。

一是采取托管、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实现土地大规模流转,集约经营,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基础;二是由村集体利用农业现代化手段集中经营农民流转的土地,实现收益最大化,让农民有固定收入。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既解决农民愿意离开土地再就业再创业的问题,又解决村集体没有凝聚力、感召力的问题。这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核心;三是利用国家对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的政策,引导城镇化建设主体(市县乡三级政府)实施经营城镇战略,将农民宅基地复垦,形成建设用地指标,进而使农民获取进城住宅,放大农民的财产性收益,实现农民住楼梦想,既解决农民愿意进城的问题,又解决城镇化建设主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问题。这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四是通过实施“扩权强镇”政策,提高城镇建设能力,大力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宜业的政策环境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环境,突出“宜居宜业宜游、生产生活生态”,引入高尚元素,提升城镇品位,以此增强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真正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准。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既解决农民进城均等享受公共服务的问题,又解决城镇承载能力问题。这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点;五是产城融合,坚持用工业化的发展反哺农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通过壮大县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增强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能力,既解决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就业问题,又解决提高城镇化率的经济支撑问题。这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六是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使进城的农民与城市居民共享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真正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保证。

坚持规划引领、人本为先、差异发展、协调渐进、统筹可持续原则,是科学推进四平特色城镇化的必然选择。第一,坚持规划引领原则。规划的前瞻性决定着城镇化的方向,决定着城镇化的布局,决定着土地集约使用的效率,决定着经营城镇的效果,也决定着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因此,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产业规划势在必行。第二,坚持人本为先原则。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就是让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以后,能够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第三,坚持差异发展原则。根据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区域比较优势的差异,以及地域文化的不同,打造综合发展型、工业强镇型、商贸服务型、文化旅游型、资源开发型、市场辐射型、高效农业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节点城镇群,使之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转移城镇化等不同方式。第四,坚持协调渐进原则。推进城镇化要先做足农业现代化功课,再做好工业化大文章,还要做实改革创新工作,夯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避免造空城和富裕农民变穷居民现象的发生。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县城或乡镇先行先试,采取典型引领的方式,边推进边总结边提升再推广。第五,坚持统筹可持续原则。城镇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既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又要统筹城乡居民利益分配,全面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和持久活力。要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探索村集体经济如何对农村人口医疗、养老等发挥保障作用;要加大教育投入,均衡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坚持用知识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要结合区域比较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尤其是要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增强财税实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提高城镇吸纳和承载能力。

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专题讲座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农村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

《城镇化建设.doc》
城镇化建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