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论文

2020-03-01 18:59: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双汇:拿什么拯救你

摘 要:继三鹿奶粉事件后,占中国火腿市场主角地位的双汇也爆料出了“瘦肉精”事件,令广大群众震惊,中国政府开始对双汇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查出双汇公司确实使用了超标的瘦肉精。“瘦肉精”事件不仅使双汇多年信誉毁于一旦,公司严重受损,更是牵连甚广,兴业全球、诺安股票、易方达价值成长、博时主题行业、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国泰金鼎价值精选等都随之损失大量资本。现今,双汇仍在努力挽回声誉和损失。 关键字:双汇

瘦肉精

损失

反应

3月16日凌晨,双汇董事长万隆从北京匆忙赶回河南漯河,管理层也全部被召回总部,紧急会议一直持续到凌晨5点,气氛凝重。

34天之前,双汇举行销售超500亿元大型庆典。然而,34天之后,央企315晚会曝光了双汇济源厂瘦肉精事件,双汇顿时从事业的顶峰被拉到了地狱。

济源双汇2009年8月建成,2010年屠宰生猪101万头,占双汇集团整体产量的7%左右,其董事长甚至有“中国第一屠夫长”之称誉。3月15日被央视曝光“瘦肉精”事件之后,济源市畜牧局对济源双汇公司库存的689头生猪进行尿液检测,17头被检出瘦肉精。

从3月15日起,当地畜牧局已全员出动开始拉网式检测。多地区超市开始下架双汇产品;同时,双汇集团则不断的在其网站更新某某地区未发现瘦肉精的消息。

3月18日,网易财经在已停产两天的双汇济源厂看到,这家工厂大门紧闭,仅留出两米左右宽度,三名保安仔细查看着每一个出入者的证件。另外济源雅士达酒店,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进出出,他们不断的将从下属区域带来的检测报告、资料汇集起来以备向上汇报,希望证明瘦肉精事件仅是企业个案。此前,有报道称双汇集团已下达封口令,违者扣发年终奖。

至3月20日,河南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济源市政府在全市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封存猪肉1878公斤,抽样46个,其中6个被检出瘦肉精,6个正等待结果,其余合格。

46个样品中已有6个被查出有瘦肉精,占了样品总量的13%,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骇人的比例,试想双汇出产的火腿肠中要有多少含有瘦肉精,以双汇的巨大销量每天又得有多少人吃下了它,对于某些双汇火腿肠爱好者来说,有可能天天都在无意识的吃下瘦肉精,这又会产生怎样的危害呢?人们禁不住产生了危机意识中······

下面看看“瘦肉精”对双汇总公司产生的影响吧。

之前,在双汇总部为庆祝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00亿举行的晚会上,双汇管理层如此评价济源项目公司:“2009年8月投产,2010年利润超亿元,这就是双汇的速度与效益。”而利润过亿元的分公司中,济源是最成立时间最短的一家。按照双汇内部规定的业绩奖励条件:项目公司首次利润超过1亿,会被重点奖励一次;以后增加1亿再奖励一次。2月庆典中被奖励的项目公司有18家,济源厂成立最晚,投产仅仅1年半。济源厂总经理曹连友和三位副总获此奖励。

如今,正是这个成立最晚的公司最先出现了问题,而且是极为严重的问题,使得双汇总公司不断受损。近一年来,双汇屡遭重创。2010年3月,双汇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放弃受让的10家参控股公司的优质资产,以10多家基金公司为代表的股东在大会上投出超过1亿股的反对票,业界一片哗然。关联交易、实际控制人股权发生变化未及时披露信息,这些公司治理方面的严重问题逐一暴露出来。3月起,双汇发展开始了漫长的停牌期,整体上市方案数次推迟公布,直到8个月后。 在央视曝光“瘦肉精”事件过去10天后,各地下架双汇产品的消息依然不绝于耳。万隆表示,受央视报道的影响,双汇的市场受到冲击,部分地区产品下架,企业的市场、品牌信誉和经济效益包括资本市场都遭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他说:“3月15日双汇股票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3月15日起到25日,10天时间即影响销售10多亿元。”也就是说,双汇销售额每天损失超1亿元。此外,万隆估算,济源双汇处理肉制品和鲜冻品直接损失预计将达3000多万元;预计全年增加瘦肉精检测费用3亿多元。

停牌逾一个月的双汇发展4月19日复牌,该股开盘即被巨额卖单封死跌停,持有其2.16亿股的169只基金继3月15日账面损失18.7亿元后,再度损失16.67亿元。

那么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双汇又是如何反应,如何挽救的呢?

一、万隆口中“瘦肉精”事件的原因

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后,万隆曾为济源双汇的检测手续形同虚设向公众道歉,但是在多个场合,双汇集团高管却强调自己是“代人受过”,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生猪养殖业秩序混乱和动物检验检疫标准过于宽松。

“如果政府坚持治理,遇上瘦肉精就抓,每个月公布一次瘦肉精检测结果,企业就不会有么高成本。”万隆说。

有媒体报道,经过一个星期的实地调研后,国务院联合工作组组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佩智向河南提出了4条反馈整改意见:第一,依法从快从严惩处犯罪分子;第二,严肃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第三,加快建立全程监管机制,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第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上述四条整改意见没有提到要追究双汇集团的责任,”万隆拿着这则报道对记者说:“这证明瘦肉精事件的源头不在双汇,而是养殖业的问题。”

可见,在万隆的说法中,“瘦肉精”事件源于政府管制的软化和养殖人员的饲养方法有问题,而非双汇公司本身的问题

二、双汇的退货政策

3月23日,在双汇集团召开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双汇集团作出说明,生产日期为5月1日之前的所有双汇肉制品,所有发生的退货,双汇100%承担。与原退货政策相比,《通知》中涉及5月1日之前生产的过期滞销品退货政策由原双汇承担50%调整为承担100%,并在退货范围中新增加了临期产品。

公司表示,对滞销品实施退货处理程序是市场正常的操作惯例,本次滞销品退货政策的调整是公司为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是原有的滞销品退货政策的延续、补充和完善。鲜冻品不涉及上述退货政策的调整。

三、双汇的社会责任报告

双汇发展在4月28日发布了2010年年报,与此同时,也发布了一份2010年双汇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称,双汇发展一直以“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双汇品牌与形象高于一切”为经营理念、以“做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为发展目标,公司秉承“市场第

一、客户至上”的理念,将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作为企业存在的最大价值。

公司深刻理解上下游之间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鱼水共生关系,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之基;公司注重物资采购环节的建设,不断完善采购流程与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公司在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存放、产品出厂、产品运输、产品销售各个环节都设立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监控,严把工艺管理,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

这份报告不仅只字未提瘦肉精事件,还称“在原料采购各环节设立关键控制点、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产品”。

记者查阅双汇2008年和2009年的两份社会责任报告发现,除了具体事件和数字有所变化外,其他表述3年来均未做任何调整,全部套用。

这是我不得不怀疑双汇在“瘦肉精”事件上是否有进行过对己身的反思,是否有对公司的体制、诚信等问题进行过反思。在万隆的眼中,难道如此巨大的损失还不能使他警醒,难道只要将过失全部推给他人就能够补救公司的信誉问题了么?

四、双汇复牌

4月19日,双汇发展在复牌之日发布公告称:“目前,本公司鲜冻品的日发货量为1500多吨,已恢复至2011年3月份上半月平均日发货量的89%;肉制品的日发货量为3200多吨,已恢复至2011年3月份上半月平均日发货量的71%;日回收货款9000多万元,已恢复至2011年3月份上半月平均日回收货款的72%。”乍看之下,给人一种危机已过、销售正在恢复的感觉。与此同时,多家券商研究报告纷纷给出了“增持”或“推荐”的评级。看上去,投资者要考虑的似乎是应该在什么价位买进的问题。

事实上,双汇的这一公告中将未来可能遭遇退货的产品都算作销售业绩,才会有如此好转之势。双汇在信息披露中报喜不报忧,不惜误导投资者。瘦肉精事件是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而信息披露中的重大遗漏则是不诚信问题,对于双汇如此的行为,必然会使群众大失所望。

五、对消费者

瘦肉精无疑对广大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然而双汇公司却至今未提出对消费者的补偿问题,仅在口头上发表了歉意。

面对双汇如此的补救措施,我不得不说十分心寒。双汇的广告语是“十八道检验,十八道安全”,在“瘦肉精”事件后,大众无不震惊,可以说这个事件比起三鹿更为令人惊恐,三鹿危害的范围局限在婴儿,而双汇却是整个消费群体,老少皆有。看着双汇的广告语,现在感觉竟是十分虚假。企业出问题,虽然政府等外在因素确实有责任,但更重要的却是企业自身,管理体制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诚信是让消费者放心,安心的喜欢企业产品的根本,无疑在这2点中,双汇都失败了么。并且事件发生后,未反思本身存在的问题,一再的将诚信丢弃,双汇如果继续如此,那么极有可能步上三鹿的后尘。

参考文献:

[1]全景网,成亮,2011年04月22日

[2] 网易财经,黎晓云,4月19日 [3]每经,王砚丹,2011年4月22日

双汇

关于双汇

双汇问题

双汇事件

双汇调查报告

关于双汇

双汇瘦肉精

双汇整体实力

双汇事件

走进双汇

《双汇论文.doc》
双汇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