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监装岗位职责

2021-07-31 来源:岗位职责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物资监装管理制度

青岛海汇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文件

青汇字[2009]016号

物资监装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财产安全,加强物资监装管理,杜绝偷盗、夹带公司财务事件发生,监督保卫人员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应范围

公司的全体保卫人员。

三、实施办法及要求

(一)车辆、人员出入公司时必须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包括进入生产、仓储区域的公司车辆)。公司物资出门时应开具“出门证”,保安应对“出门证”上所列物品明细和所载物品进行物单核对,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放行。携带包裹或物资出公司人员,特别是外来施工人员保安应主动上前检查,看看有无夹带公司财物问题。

(二)检查要求:

1、出门证必须一车一单,且有具有“出门证”签批权和相关人员签字后方可放行;

2、检查出门证时应核对签批人笔迹,检查是否存在代签、冒签;

3、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只能签批本部门分管业务或本部门“出门证”, 1

对其他部门的签字无效。

4、如出门物资较多的情况下,保安有权要求在“出门证”后附物资明细或出库单。

(三)、注意事项:

1、相关签批人员不在且发货紧急的,可事先开好“出门证”,等相关负责人回来后补签,但需联系办公室负责人,并由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放行;

2、检查发现物证不符,相关手续不全的,保安不得放行,发现可疑之处时,应将出门车辆扣留并向保安主管或部门负责人汇报,由部门专人进行处理;

3、员工携带个人物品出入公司,保安要主动上前询问并进行检查,带进公司物品应由接待部门负责核对和登记,登记表一份由施工人员留存,一份由警卫室留存,出公司时要进行检查核对,无误时方可放行;

4、外来施工人员携带设备、工具和材料进出公司时保安应主动检查,带进公司物品应由接待部门负责核对和登记,登记表一份由施工人员留存,一份由警卫室留存,出公司要进行检查核对,无误时方可放行;

5、对于出门时无法进行清点的物资,如各种无法拆卸的包装箱柜、各种称重物资,保安必须提前介入;

5.1发货部门对物资进行装箱时必须提前通知警卫室,警卫室安排保安进行监督装箱,保安必须核对实物的规格、品种和数量与装箱单一致;

5.2需地磅称重物资出门,保安必须进行全程监装,并有权对装运车

辆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称重,事前车辆称重一般少1月不少于1次,事中称重要求每车必查,事后称重一般由保安队长或保安主管进行不定期核查;

5.3废旧物资处理时,保安应严格进行管理,防止装车时出现差错。对于违纪事件必须及时处置并向部门领导汇报;

6、出门物资检查完毕后,检查人员应在“出门证”下方签字确认,为后期核对提供依据;

7、各园区警卫室应保存好“出门证”,每天整理检查无误后装订,每月对“出门证”进行存档,便于日后备查。

8、废弃物处理由公司办公室进行确认,当班保安负责监督装运,检查无误后方可放行。

四、考核办法:

1、出公司人员携带包裹、物资不主动检查的,考核扣5分;

2、不认真核对“出门证”,不对车辆进行认真检查的,考核扣5分;

3、发现问题没有及时上报的,考核扣10分;

4、保安监装不认真的,考核扣10分;

5、出门车辆和人员,保安未进行检查或私自放行的,考核扣20分,如存在合谋盗窃等问题的,除开除外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五、附则

1、本规定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青岛海汇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二○○九年十二月八日

推荐第2篇:双汇

班级:工商102

姓名:张晶云

学号:1095074

公关危机——————双汇“瘦肉精”问题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目前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产肉量300万吨,年屠宰生猪能力2000万头,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0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家熟知的企业,在近年频频成为各大报纸网站的头版头条,双汇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在近年的央视3·15打假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中,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被曝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什么是“瘦肉精”呢?它其实不是什么特定的物质,而是一类药物。它能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的生长。由于这种药物对人体危害极大,消费者食用后,轻则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颊、四肢肌肉颤动,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重则细胞发生癌变、猝死等症状。所以在全球已经禁用了。但是这些吃了瘦肉精的所谓的“健美猪”却流向了双汇集团。

然而面对广大的消费者,3月15日,双汇集团副总经理却表示,双汇集团对瘦肉精有着严格的管理和检测规定,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不过,第二天也就是3月16日,双汇发布官方声明,就瘦肉精事件向消费者道歉。2011年3月,双汇因收购食用过瘦肉精的肉猪,3月16日被停牌调查,股票以77.94元报跌停板,产量不可逆转的下降,品牌形象受到重创。“瘦肉精”事件不仅对双汇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对整个肉制品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波动,作为行业老大出了事故,很多消费者都表示“双汇都不放心了,还有什么肉放心呢?”

双汇集团对于突如其来的打击,为了扭转被动局势赶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惜成本对生猪屠宰实施“瘦肉精”在线逐头检测,确保生猪100%全检。并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召开“万人职工大会”,再次致歉并公布整顿举措。

面对这次公关危机,双汇的处理方法却让消费者寒心。

三次万人道歉大会: 双汇领导者向消费者致歉,同时称双汇因“瘦肉精”事件损失121亿元,半个月影响销售额15亿。虽然从表面看这次道歉迎合了大众要求,然而这种道歉的方式并没有看到双汇集团给消费者什么交代,而只是一味的说自己损失的多少,很多人避重就轻,完全不谈正事,把会议的核心内容一笔带过甚至一个字不提,反而揪住“万隆讲121亿元损失”不放,大肆贬低双汇道歉的诚意。试问一两个小时的大会,万隆谈损失用了几分钟,这种行为只会让大众更愤怒。

在这次大会上有一幕却让人哭笑不得,经销商高喊“双汇万岁,万隆万岁”,这不经会让人怀疑这究竟是道歉大会还是宣传大会。原本道歉大会,面对的应该是广大消费者,而它却成了内部大会,并且连个消费者代表都没有请,与消费者关系貌似不大。 双汇的道歉大会看上去规模浩大,但种种迹象表明,双汇的道歉诚意不足,私心太重了,好像就是做给大家看一样,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再就是拿一些花边新闻大做文章,什么四呼万岁、拼音写错之类,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

双汇的危机公关根源,表面上看仅仅是瘦肉精引起的,但从双汇的发展历程看,危机公关的问题很早就存在了。

1.没有确定完善的危机公关系统

不仅仅是双汇,中国肉食品加工行业都缺少完善的危机公关系统。制定完善的危机公关系统已经迫在眉睫了,只有完善的危机公关系统才能在面对公关危机时自如应对。

2.没有积极引导舆论向导

在道歉这个问题上,双汇只是走了个形式,道歉诚意与民意期待有着很大的距离,道歉的诚意明显不够。道歉原本是个很严肃的事情,但在双汇的道歉会上,它居然变成了娱乐大会,缺少认真的态度,让消费者更寒心,更让消费者愤怒。

3.没有积极承担责任

只是一味的道歉,并没有对消费者有个交代,没有提出一系列的反馈措施,没有实际的行动,消费者对双汇更加失去信心。

4.滥用危机公关手段,相反起到反作用

针对双汇集团对于“瘦肉精”事件所做的危机公关及所存在的问题,给双汇危机公关制定相应的危机公关措施。

1.加强全局意识做好整体战略策划

当危机事件爆发时,许多企业一下子处于混乱中,此时受挫企业保持镇定是至关重要,要有全局统筹意识,做好整体的危机公关战略规则。对于危机事件的前中后期,都应该做到总体的规划,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危机爆发前应及时做好各项手段,在危机爆发中形成系统规则,在危机公关后期加强维护企业形象,将危机减少到最低。

2.处事速度原则

坏消息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很快,因此公司必须当机立断,快速的反应,果决行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危机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的范围,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双汇集团应该在第一时间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及时作出危机公关策略,迅速对公司面临的状况进行全面周密的调查研究。迅速调查危机根源,发起根源,波及范围,评估在一定时期内的可能影响效果范围。

3.承担责任,真诚沟通原则 危机发生后,公众会更加关注企业的回应,不管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双汇虽发表申明,但没有主动承担责任,双汇集团应公布专项售后热线,妥善处理消费者权益受损补偿。企业处于危机中时,是公众和媒介的焦点,因此不要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应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惑不安。双汇应低调处理,客观反映事实,对召开记者招待会,表明态度。公开承认问题真实性。停止问题猪的生产及销售,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调查。

4.运用市场营销原理加强危机公关

(1)产品:将问题食品第一时间下架,问题分点停业整顿,同时加强质量检测,将十八道检测十八个放心做到实处,为经检测猪肉不得进厂。

(2)价格:推行差别定价策略低价扩大购买力,将济源生产的双汇产品,但不是含有瘦肉精的食品低价销售,因为还是有些消费者以价格取向为先导,愿意去买,这样可以回笼一部分资金。同时,高价树立品牌形象,将其他产品高价销售,打出绿色放心肉的口号,而消费者会认为高价产品质量一定会严格把关,从心里上消费者的不信任思想,促使消费者购买,可以挽回企业形象,同时可以弥补一些损失。

(3)渠道:彻查供应商,杜绝问题猪肉,提高一定的健康猪肉的收购成本,对推动绿色有机养殖的大环境。同时,集团必须与各大商场超市保持良好关系,维系供应链的稳定。

(4)促销:在产品促销方面,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通过人员、广告、报纸、网络等手段,加强促销及品牌宣传。增加推广人员,宣传企业形象,与消费者拉近距离。在广告投放方面加强公益广告的宣传。

结语:

危机一旦出现,邀请专业公关机构参与应对,组织公关活动,这本身不是问题。但危机公关有一个前提,就是以诚恳、诚实的态度面向公众,不回避问题和错误,而不是通过拙劣的表演欺骗公众。仅靠公关手段,绝不可能代替危机的真正化解。那些只会“捂盖子”、花钱“删帖子”,而不是忙着解决问题、舒缓公众情绪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事实证明,“秀”出来的危机公关不是、也成不了真正的“丑闻消音器”。只有真诚地道歉、及时地弥补、积极地查处、主动地改进,才能及时挽回形象;也只有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同情理解,重新找回公众的信任尊重。

双汇“瘦肉精”事件对于双汇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面对危机,双汇也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只是其危机策略有待提高而已。双汇事件再次告诉我们,产品质量永远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成功的基石。

推荐第3篇:监装站终总结

监装站2011年年终总结

二O一一年,xx监装站在中心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司年度下达生产外运计划,严格贯彻执行公司下发各项规章制度和洗选中心外购煤管理实施细则展开工作,站领导和全体员工上下齐心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简要回顾如下:

一、生产外运完成情况:

2011年我站全年计划外运量为xx万吨。其中xx机库为xx万,xx货场为xx万吨。全年我站共完成了xx吨,完成全年计划的xx。未完成计划的原因主要是天隆货场今年计划xx万吨xx月只装了一列车,另外xx机库车皮较少也是未完成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装车质和量的管理:

监装站现场监装车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监装站的基础管理工作如何,所以我站特别重视,通过定标准、定责任人和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等手段,以确保装好每一列车。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再煤质管控方面:严格执行洗选中心下达的各种煤质指令和煤质处化验室提供的煤质指标。站里制定全年煤质学习计划组织职工认真学习煤质知识和做好煤质的宣传工作利用每天的碰头会及时将文件的精神向各个供煤商及煤质处等相关单位进行传达,加强煤源点的巡查次数,加大对供煤商场场管理的力度, 要求监装员对供煤单位煤场及站台倒跺进行严密监控,以防在倒跺过程中掺假,造假,或将超粒度、高温、高灰、高水分、含杂等不合格煤上入煤场。另外要求供煤

商派足捡杂除杂人员(每家供煤商必须安排2名以上捡杂除杂人员),捡出的杂物必须经确认后才能销毁,如有高危杂物监装人员要记录拍照并保存。

2、在装车方面:要求监装员要熟知本站点不同煤种比重、不同车型的检尺画线标准,严格按照检尺画线标准装车。装完车要及时上车检查装车情况,对于装车质量差,出现堆、坑、少装、超载、偏载要求供煤商及时进行处理。要求监装员对装车情况进行写实拍照,以方便与港口相关单位进行比照核对,装车完毕监装人员要上车检查,每5节车拍一次照(要将划线部位与车皮整体高度情况进行对比拍照),一列车至少要照10节车皮、5节车号和一张写实表,经与运销公司、供煤商三方签字确认后方可发车并对写实表每日一装订月底归档保存。另外、站领导对当月所有相片、写实表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对照员工考核评分标准进行扣分,工作上有突出表现的给予奖励并与当月绩效考核挂钩。

3、在票据公章管理方面:要求票据专用章当班班长保管。监装员要将每日车板交货的供煤单位、车次、列数、吨位、煤种、流向及外购煤上站数量、煤种、供煤商,按台账格式制做报表,然后将车板交货的出库单月底提前一天将审核无误的数据汇总,由分管站长签字确认后上报中心外购煤管理部。

三、在安全方面:

加强安全监管,完善制度建设。安全生产重在落实,为此我们从站领导到职工进行了工作分工, 职责分工尽可能具体,监装站人员既

有“千里马”,又有“老黄牛”,合理搭配使人员各尽所长,做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一切靠制度管人管事,健全了各类岗位职责和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使我们在抓具体工作上有要标准有时限,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一年来,我站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狠抓监装站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并做出隐患公示,及时进行整改,利用班前会对职工进行危害因素辨识,业务流程的学习,使职工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站内还成立了领导考核小组,每月20日考核小组对站内内业资料和工作现场文明生产情况进行自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涉及到班组和个人的要与当月绩效考核挂钩。一年来,我站共查出一般隐患xx条,并已全部整改落实。

四、基础建设方面:

由于我站煤场分散,办公、住宿及开会场所不在一个地方,人员也由最初的几人增加到现在的xx人,这给管理和职工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不便,在中心领导的大力帮助和我站站领导的合理安排下解决了职工的吃、住等生活方面的难题。另外我站完善了班组建设和内业资料,党务工作和本安体系框架已经建立正在逐步完善。

五、下一年的打算:

1、继续对供煤商上站、发运过程中的煤数量、质量、数据统计等工作进行闭合管理。

2、根据公司下达的月度作业计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确保完成上站外运计划。

3、组织利用好每天和相关单位所开的碰头会,对上煤或装车过

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做好和公司、外购办、生产指挥中心、煤质处、供煤商、运销公司和铁路等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

4、继续完善站内基础建设,特别是班组建设、本安体系、党务、内业等工作。

5、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学习,特别是安全和业务方面的学习,制定全年学习计划,培训内容每月落实到人。

总之,站里通过制度的完善,站务的公开,站领导的坦诚,站里所有人员从上到下够团结一致,分工不分心,补台不拆台,诚实配合不推诿,真情尊重不发难,互相鼓气,遇到难题诚心协助,共同搭台唱“大戏”,我们全站上下一定会继续努力,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使我站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xx监装站

xx年xx月xx日

推荐第4篇:关于双汇

(一)分析

双汇作为全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其产品质量安全予否事关国家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最重要的是在食品生产企业中,产品质量问题事关企业自身的生命,先有三鹿三聚氰胺假奶粉的前车之鉴,后有双汇火腿“瘦肉精”危机,这些轰动全国的食品安全事件都表明,在一个组织庞大,系统繁杂的大企业中,一个“偶然性”事件的爆发都会转化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危机。但是这些“偶然性事件”的发生有其必然性,正是由于企业经营过程中不懂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甚至逃避法律的监管,才造成了食品安全的漏洞,经媒体曝光之后进一步引发连锁反应,从而引起社会大众的恐慌和企业信誉的危机。

双汇企业内部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过分追求瘦肉率。对大部分肉制品来说,肥肉都是负累,双汇亦不例外。一般的猪瘦肉率是30%~40%,而所谓\"健美猪\"却满身的瘦肉,瘦肉率达85%以上,和普通的猪肉相比,这种猪肉几乎没有什么肥肉,且能多卖几十元钱,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利润,受到利益的驱使,双汇的一些下属工厂就规定瘦肉率在80%以上才收购猪农的猪,这为养猪的农户在猪饲料的选择上创造了瘦肉精的使用条件。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被顺利地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生猪养殖环节违禁使用“瘦肉精”在当地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对此,双汇的管理人员并非不知道瘦肉精的存在,但是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抱着侥幸心理漠视法律规定,致使有毒猪肉流入生产线。

2.违规检测,抽检漏洞。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但明文禁用的7种\"瘦肉精\"通常只检测1种,盐酸克仑特罗由于毒性较大,各地都会检测,但是其余六种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纳入常规的检测,一方面是因为人体服用后反应微弱,一方面是其检测成本很高。为节约生产成本,双汇的一些下属工厂在检疫程序上没有严格把关,双汇之前有宣称的“十八道检验”名过其实,原来的抽检程序不能保证100%合格,抽检风险很大。

3.集团公司缺乏对下属公司食品安全的控制力。“瘦肉精”并非整个集团内部普遍现象,仅是由于济源一地加工厂收购“健美猪”,生产有毒香肠,却引发了整个集团的食品安全危机。一个下属公司的严重错误致使集团公司蒙受巨大损失,由此可见集团公司的监管体系的漏洞。另外还缺少一种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割断集团与下属公司、上游公司之间联系的机制,将集团公司的风险降到最低。

4.反馈机制失灵。在公司外部,消费者做出维权选择时一般都是面向超市和厂商,走投无路才会选择向媒体求助,双汇没能足够重视消费者的投诉,没有合理的应对举措,在媒体曝光之后疲于应付;在公司内部,下属公司管理人员欺上瞒下,甚至和政府人员勾结,知情不报,事发之后又掩盖真相、推脱责任,严重败坏了双汇20年来创下的“百姓放心肉”的商誉。

(二)原因

“瘦肉精”事件不是个案,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在中国一再发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在社会层面,市场经济缺乏制度(法律)保障,法律监管经济行为无作为,类似事件就是市场经济在缺乏监管之下畸形发展的结果;在公司层面,企业管理人员缺乏最基本的法律意识,为追求短期利润不择手段,有法不遵,有令不守,公然违反国家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双汇的经营行为明显缺乏对法律风险考量,经营理念上没有明白“守法就是信誉和效益、守法就是权益和保障”,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而守法是对诚信最稳定的表达。

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是一种明显违法的行为,采购“健美猪”就意味着企业走向了欺骗消费者的对立面,走向了逃避政府监管的对立面,企业人员面对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而有恃无恐,在双汇这样的品牌企业,这无异于自毁长城。浅短地看,采购“健美猪”的确有利于公司节约成本,给公司带来了一些利润,但是却忽略了践踏法律、忽略消费者利益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事实上因该事件导致双汇产品下架造成的直接损失就在20亿,还不包括品牌受损,外来品牌抢占的市场份额,与某几个工厂节约的利润比起来,规避这些法律风险才是最大程度地位公司创造效益。在食品生产领域,只有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充分尊重、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才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三)对策

“瘦肉精”的直接来源,是由于上游产业链中养殖环节出现问题,双汇企业要承担猪源在流通环节把关不严流入生产线的责任,其抽检标准存在漏洞。为此事件采取相应对策有:

1.加强对采购供应环节的治理和整顿,和生猪采购供应商、原辅料供应商签订法律协议:供应生猪和原辅料前先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不得供应有“瘦肉精”的猪,凡提供有毒有害等违禁非食品原料的供应商,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2.将生猪头头检验,原辅料批批检查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原则制度化,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确保不收购、不屠宰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凡有内外部举报的人和事及时查处。

3.改革公司用人机制,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监督控制。法律素质必须成为公司管理人员的一项基本条件,以避免公司业务由于人为原因而违法。成立食品安全稽查中心,严查企业在采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违规行为。

企业的经营行为都会表现为相应的法律行为,其经营风险也会以法律风险表现出来。从“瘦肉精”事件可以看出,双汇企业存在法律风险意识淡薄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缺失的问题,为防止类似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双汇应采取以下对策:

1.培养管理人员法律风险意识。要求管理人员在业务流程中遵从程序和规则,对经营行为要做法律审查,发现其他企业、个人做出对企业不利的事,要注意保留证据,以备日后诉讼。比如在“瘦肉精”事件中,瘦肉精本身来源于上游企业,只是在抽检程序中双汇存在过错,对于来源问题,双汇可以保留相关证据

2.建立合同管理制度。通过合同管理,以法律形式确定企业全程的信用管理体系。与上下游企业之间,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合同明确划分责任,严格按照合同内容以及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义务,尤其是在食品行业,避免侵权行为造成消费者的投诉。

3.建立测评监控企业法律风险的指标体系。对于潜在的法律纠纷,评估其可能的影响并作好防范准备,提前化解法律风险。

推荐第5篇:双汇问题

【双汇问题】

多部门将联手启动瘦肉精专项整治 为期一年

近期,针对河南“瘦肉精”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农业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食药局等部门将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整治将出重拳、下狠招,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瘦肉精”的犯罪行为,全程强化“瘦肉精”源头管理、生猪养殖、生猪收购贩运、生猪屠宰、肉品加工、肉品消费餐饮、肉品进出口等环节的监管,细化措施,坚决杜绝“瘦肉精”进入食品产业链,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多部门计划建立健全“瘦肉精”监管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单位为第一责任人、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制定活畜养殖、收购贩运、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办法;落实饲料购销台帐、生猪养殖档案记录、生猪收购贩运信息记录、屠宰企业自检、肉品流通查验记录等制度;加强法制宣传和食品安全教育,建立健全诚信和自律机制;强化政策扶持措施,加快转变生猪养殖方式转变,提高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 万隆称双汇代人受过 学三鹿将责任推给养殖业

反馈整改意见:第一,依法从快从严惩处犯罪分子;第二,严肃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第三,加快建立全程监管机制,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第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双汇集团将一直执行生猪头头检验、原辅料批批检查的制度,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发现有毒有害等违禁非食品原料,除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外,按生猪或商品价值对供应商进行两倍罚款,同时还要通报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国务院派员督察瘦肉精 河南沁阳清查被指走过场

河南省将做到四点:严防“瘦肉精”猪肉及猪肉制成品流入市场;对涉嫌使用“瘦肉精”的猪肉及猪肉制品全部封存;对已发现的违禁添加剂及添加“瘦肉精”的饲料立即销毁;对已查明流入市场的产品立即下架封存。

评论:双汇会不会成三鹿第二

在我看来,这里首先涉及到一个“品牌态度”的问题。所谓“品牌态度”,即企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品牌。因为品牌对企业意味着高额附加值,所以现代企业几乎都不遗余力地予以推进。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企业打下了品牌的天下,须用心经营才行,但此时也是企业最容易放松的时候。

我相信“健美猪”不是双汇总部授意,一定是双汇济源公司“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因局部危机,导致整个企业遭遇重大麻烦。

三鹿曾经是中国奶粉第一品牌,但是因为三聚氰胺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为什么食品类产品更容易出事?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生命安全。

除了品牌态度,我认为还有企业家“道德血液”的问题。当然,也有人说市场监管不力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我认为政府职能部门也需要检讨与反省。

创造安全的品牌环境,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工作。怎么营造健康、安全的品牌环境?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怀疑消费者的智慧就行了。

在成长的路上,中国企业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新京报:双汇真的是在“代人受过”吗

强调别人的责任,并不意味着自己没有责任。知名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共同利益”,这往往让很多地方政府在面对此类事件时,第一反应不是如何维护公共利益,而是如何“保护”涉事企业;不是如何对相关企业严厉整顿,而是如何采取措施“止损”,将事件对企业和地方利益的冲击降低到最小。这也让一些企业,或者百般狡辩,或者对公众虚与委蛇。因此,公众也担心,在“瘦肉精”事件中,当地政府为了保住税收,会不会与涉事企业暗通款曲,最终,大板看起来高高举起,实际上轻轻落下。 期待,这项长达一年的专项整治行动,先从匡正政府、企业以及养猪户各方的责任伦理入手,让责任归位,让监管到位,让这场和“瘦肉精”之间长达十年而未见胜绩的“战争”早日结束。 王石川:会否成第二个三鹿 双汇说了不算

瘦肉精事件是一张充满强烈鞭笞意味的试纸,检测出了一系列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也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各个责任方的丑态和劣迹。梳理该事件,必须明确的是,不能把板子打在一个人身上,从养猪户到猪贩子,从动物检疫检验部门到工商部门等若干监管部门,再到双汇集团,每个环节都难脱干系。每个环节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在此语境中,打量双汇集团高管抛出的“代人受过”论,实在让人感到哑然失笑。试问,双汇集团代谁受过?诚然,瘦肉精事件暴露出生猪养殖业秩序混乱和动物检验检疫标准过于宽松,但也不代表所有的责任都由生猪养殖业和监管部门承担。众所周知,双汇的广告语是 “十八道检验,十八道安全”,而双汇一向以之自矜,为何十八道检验没能检验出瘦肉精?为何十八道安全成了沽名钓誉、蛊惑消费者的口号?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如果自己长了一身毛,还愣说别人是妖怪,岂不是很滑稽?本身就有责任,却俨然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显然令人不齿。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作为一家知名食品企业,守好关、把好门是其基本的职责,无论是本着对消费者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的出发点,企业都应该拥有严格的把关意识,岂能一出事,就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放眼现实,我们悲哀地发现,每当遭遇信任危机,或者自己生产的食品出了问题,相关企业第一时间往往不是反躬自省,而是要么大施“银弹外交”,通过危机公关,以图压制舆论,快速平息事态,要么装聋作哑、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直面实际问题。应该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旦出事了,第一时间应该道歉、赔偿,然后进行制度革新,坚决避免悲剧重演。惟有如此,才能取得公众谅解,从而东山再起。

九部门整治瘦肉精 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

商务部召开全国商务系统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视频会议,研究部署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监管,提高肉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的工作措施。

会议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全面检查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肉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认真排查本地屠宰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要加强对所有定点屠宰企业的现场监督,尤其要督促企业担负起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把生猪进场关、品质检验关和肉品出场关,做好“瘦肉精”按比例抽检工作,不得收购、屠宰生猪产地检疫合格证、运输工具消毒证、非疫区证明等证件不齐全或缺损的生猪,严格记录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去向,严禁出厂未经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

会议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采取现场检查与远程监控相结合,定期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切实发挥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和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始终保持对私屠滥宰、生猪注水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评论:双汇为何重蹈三鹿覆辙?

面对这种“大块头”企业的沦陷,仅仅归咎于监管失职,无助于拨开云雾发现真相。

毫无疑问,以农业产业化的标准来看,这种“公司+农户”的对接模式只是在加工环节实现了“半截子”产业化。而处于整个产业链上游的生产环节,由于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势必难以实现标准化,由此导致在源头就埋下了食品安全的隐患。类似事件的频频发生,正是因为相关行业的产业化进程不够彻底造成的。

从“三鹿”和双汇的案例来看,如果把食品安全视为一个“木桶”的话,企业自我把关不严、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无疑是一块明显的“短板”。但更严重的是,作为整个“木桶”基础的“桶底”——分散的小生产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隐患重重。

找准问题的“靶心”后,除了要继续加强监管力度,补齐“短板”,政府部门还应制定政策引导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走集约化、规模化之路;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更应切实负起社会责任,严格把关,通过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倒逼源头实行标准化生产,为食品安全打造一个坚实的“桶底”。

双汇集团在短短的20多年内,年销售收入从不足1000万元发展至突破500亿元,与大量中小养猪户的低成本对接功不可没。但只满足于继续牟取这种落后产业模式下的利润,而对其间潜伏的危机视而不见,或存在侥幸心理,无异于饮鸩止渴。

只有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痛下决心进行产业模式升级,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避免重蹈“三鹿”与双汇集团的覆辙,“阴沟里翻大船”的食品安全事件才不会重演。 评论:双汇是被猪农坑了吗

三鹿的案例教育我们,长期使用三聚氰胺原料奶的知名奶企,即使不是制造毒奶的“首恶”,至少也是心知肚明的“同谋”。一出事便将缺乏话语权的奶农、猪农拉出来顶罪,却将自己打扮成蒙在鼓里的受害者,这不是一个坦荡企业应有的态度与回应。

而这种心有灵犀的共谋之所以能在行业内公然而行,根本原因还在于行政监管形同虚设。涉及公众健康的猪肉产品,在当地竟然只需每月一次的抽查(2%的比例),而外地来的生猪则“一般不再检验”,进入屠宰环节后“主要依靠企业自检”。这是多么奇怪的事!如此放任自流做甩手掌柜,如此自说自话的“企业自检”、“18道检测程序”,若能落到实处,那才是见鬼。

因此,人们担心,如果上述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谋仍然不能杜绝,如果声色俱厉的行政监管仍然徒有其表,就算双汇们都去“亲自养猪”,恐怕也不能阻止将来瘦肉精及其变种重出江湖、杀个回马枪。而且我们更担心,一旦行业监管缺失、企业自身道德血液变质,就算堵住了瘦肉精的来路,也一定会有“某某精”、“某某红”、“某某绿”等后起之秀“崛起”于其他食品行业。

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之所以疲于奔命、四处救火,关键在于,每每出现问题,往往限于个案处理,点到为止、到此为止,本能地拒绝“扩大化”和“控制影响”。如此举动,表面看是保护企业或行业,善意无比,亦颇显大局观念;实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殊不知,不幸被曝光的双汇、三鹿们,翻船后虽自认倒霉,其实心底并不服气,觉得大家都这样,你干吗偏偏曝光、处理我一个;其他仍然奉行潜规则者则暗自庆幸,仍旧大发昧心财,顶多是在应付监管和媒体上多留了一个心眼。“只打落水狗”的监管惯性,隐瞒了病源、放过了致病病毒,到头来,“伤不起”的,就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而是病毒的大面积蔓延、感染。双汇、三鹿,包括家乐福的“偶然性翻船”,都暴露了一种不健康的监管、监督气候。土壤如是,“恶之花”的迎风怒放便成自然。

当然,双汇宣布将亲自养猪,这极可能只是其在特殊时期的一个危机公关举措,目的是间接转移责任、为未来加分。考虑到双汇遭此灭顶之灾,这种本能的求生欲望不难理解,但作为监管者和公众,却绝不能过于乐观。

推荐第6篇:双汇论文

双汇:拿什么拯救你

摘 要:继三鹿奶粉事件后,占中国火腿市场主角地位的双汇也爆料出了“瘦肉精”事件,令广大群众震惊,中国政府开始对双汇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查出双汇公司确实使用了超标的瘦肉精。“瘦肉精”事件不仅使双汇多年信誉毁于一旦,公司严重受损,更是牵连甚广,兴业全球、诺安股票、易方达价值成长、博时主题行业、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国泰金鼎价值精选等都随之损失大量资本。现今,双汇仍在努力挽回声誉和损失。 关键字:双汇

瘦肉精

损失

反应

3月16日凌晨,双汇董事长万隆从北京匆忙赶回河南漯河,管理层也全部被召回总部,紧急会议一直持续到凌晨5点,气氛凝重。

34天之前,双汇举行销售超500亿元大型庆典。然而,34天之后,央企315晚会曝光了双汇济源厂瘦肉精事件,双汇顿时从事业的顶峰被拉到了地狱。

济源双汇2009年8月建成,2010年屠宰生猪101万头,占双汇集团整体产量的7%左右,其董事长甚至有“中国第一屠夫长”之称誉。3月15日被央视曝光“瘦肉精”事件之后,济源市畜牧局对济源双汇公司库存的689头生猪进行尿液检测,17头被检出瘦肉精。

从3月15日起,当地畜牧局已全员出动开始拉网式检测。多地区超市开始下架双汇产品;同时,双汇集团则不断的在其网站更新某某地区未发现瘦肉精的消息。

3月18日,网易财经在已停产两天的双汇济源厂看到,这家工厂大门紧闭,仅留出两米左右宽度,三名保安仔细查看着每一个出入者的证件。另外济源雅士达酒店,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进出出,他们不断的将从下属区域带来的检测报告、资料汇集起来以备向上汇报,希望证明瘦肉精事件仅是企业个案。此前,有报道称双汇集团已下达封口令,违者扣发年终奖。

至3月20日,河南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济源市政府在全市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封存猪肉1878公斤,抽样46个,其中6个被检出瘦肉精,6个正等待结果,其余合格。

46个样品中已有6个被查出有瘦肉精,占了样品总量的13%,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骇人的比例,试想双汇出产的火腿肠中要有多少含有瘦肉精,以双汇的巨大销量每天又得有多少人吃下了它,对于某些双汇火腿肠爱好者来说,有可能天天都在无意识的吃下瘦肉精,这又会产生怎样的危害呢?人们禁不住产生了危机意识中······

下面看看“瘦肉精”对双汇总公司产生的影响吧。

之前,在双汇总部为庆祝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00亿举行的晚会上,双汇管理层如此评价济源项目公司:“2009年8月投产,2010年利润超亿元,这就是双汇的速度与效益。”而利润过亿元的分公司中,济源是最成立时间最短的一家。按照双汇内部规定的业绩奖励条件:项目公司首次利润超过1亿,会被重点奖励一次;以后增加1亿再奖励一次。2月庆典中被奖励的项目公司有18家,济源厂成立最晚,投产仅仅1年半。济源厂总经理曹连友和三位副总获此奖励。

如今,正是这个成立最晚的公司最先出现了问题,而且是极为严重的问题,使得双汇总公司不断受损。近一年来,双汇屡遭重创。2010年3月,双汇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放弃受让的10家参控股公司的优质资产,以10多家基金公司为代表的股东在大会上投出超过1亿股的反对票,业界一片哗然。关联交易、实际控制人股权发生变化未及时披露信息,这些公司治理方面的严重问题逐一暴露出来。3月起,双汇发展开始了漫长的停牌期,整体上市方案数次推迟公布,直到8个月后。 在央视曝光“瘦肉精”事件过去10天后,各地下架双汇产品的消息依然不绝于耳。万隆表示,受央视报道的影响,双汇的市场受到冲击,部分地区产品下架,企业的市场、品牌信誉和经济效益包括资本市场都遭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他说:“3月15日双汇股票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3月15日起到25日,10天时间即影响销售10多亿元。”也就是说,双汇销售额每天损失超1亿元。此外,万隆估算,济源双汇处理肉制品和鲜冻品直接损失预计将达3000多万元;预计全年增加瘦肉精检测费用3亿多元。

停牌逾一个月的双汇发展4月19日复牌,该股开盘即被巨额卖单封死跌停,持有其2.16亿股的169只基金继3月15日账面损失18.7亿元后,再度损失16.67亿元。

那么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双汇又是如何反应,如何挽救的呢?

一、万隆口中“瘦肉精”事件的原因

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后,万隆曾为济源双汇的检测手续形同虚设向公众道歉,但是在多个场合,双汇集团高管却强调自己是“代人受过”,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生猪养殖业秩序混乱和动物检验检疫标准过于宽松。

“如果政府坚持治理,遇上瘦肉精就抓,每个月公布一次瘦肉精检测结果,企业就不会有么高成本。”万隆说。

有媒体报道,经过一个星期的实地调研后,国务院联合工作组组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佩智向河南提出了4条反馈整改意见:第一,依法从快从严惩处犯罪分子;第二,严肃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第三,加快建立全程监管机制,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第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上述四条整改意见没有提到要追究双汇集团的责任,”万隆拿着这则报道对记者说:“这证明瘦肉精事件的源头不在双汇,而是养殖业的问题。”

可见,在万隆的说法中,“瘦肉精”事件源于政府管制的软化和养殖人员的饲养方法有问题,而非双汇公司本身的问题

二、双汇的退货政策

3月23日,在双汇集团召开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双汇集团作出说明,生产日期为5月1日之前的所有双汇肉制品,所有发生的退货,双汇100%承担。与原退货政策相比,《通知》中涉及5月1日之前生产的过期滞销品退货政策由原双汇承担50%调整为承担100%,并在退货范围中新增加了临期产品。

公司表示,对滞销品实施退货处理程序是市场正常的操作惯例,本次滞销品退货政策的调整是公司为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是原有的滞销品退货政策的延续、补充和完善。鲜冻品不涉及上述退货政策的调整。

三、双汇的社会责任报告

双汇发展在4月28日发布了2010年年报,与此同时,也发布了一份2010年双汇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称,双汇发展一直以“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双汇品牌与形象高于一切”为经营理念、以“做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为发展目标,公司秉承“市场第

一、客户至上”的理念,将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作为企业存在的最大价值。

公司深刻理解上下游之间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鱼水共生关系,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之基;公司注重物资采购环节的建设,不断完善采购流程与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公司在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存放、产品出厂、产品运输、产品销售各个环节都设立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监控,严把工艺管理,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

这份报告不仅只字未提瘦肉精事件,还称“在原料采购各环节设立关键控制点、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产品”。

记者查阅双汇2008年和2009年的两份社会责任报告发现,除了具体事件和数字有所变化外,其他表述3年来均未做任何调整,全部套用。

这是我不得不怀疑双汇在“瘦肉精”事件上是否有进行过对己身的反思,是否有对公司的体制、诚信等问题进行过反思。在万隆的眼中,难道如此巨大的损失还不能使他警醒,难道只要将过失全部推给他人就能够补救公司的信誉问题了么?

四、双汇复牌

4月19日,双汇发展在复牌之日发布公告称:“目前,本公司鲜冻品的日发货量为1500多吨,已恢复至2011年3月份上半月平均日发货量的89%;肉制品的日发货量为3200多吨,已恢复至2011年3月份上半月平均日发货量的71%;日回收货款9000多万元,已恢复至2011年3月份上半月平均日回收货款的72%。”乍看之下,给人一种危机已过、销售正在恢复的感觉。与此同时,多家券商研究报告纷纷给出了“增持”或“推荐”的评级。看上去,投资者要考虑的似乎是应该在什么价位买进的问题。

事实上,双汇的这一公告中将未来可能遭遇退货的产品都算作销售业绩,才会有如此好转之势。双汇在信息披露中报喜不报忧,不惜误导投资者。瘦肉精事件是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而信息披露中的重大遗漏则是不诚信问题,对于双汇如此的行为,必然会使群众大失所望。

五、对消费者

瘦肉精无疑对广大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然而双汇公司却至今未提出对消费者的补偿问题,仅在口头上发表了歉意。

面对双汇如此的补救措施,我不得不说十分心寒。双汇的广告语是“十八道检验,十八道安全”,在“瘦肉精”事件后,大众无不震惊,可以说这个事件比起三鹿更为令人惊恐,三鹿危害的范围局限在婴儿,而双汇却是整个消费群体,老少皆有。看着双汇的广告语,现在感觉竟是十分虚假。企业出问题,虽然政府等外在因素确实有责任,但更重要的却是企业自身,管理体制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诚信是让消费者放心,安心的喜欢企业产品的根本,无疑在这2点中,双汇都失败了么。并且事件发生后,未反思本身存在的问题,一再的将诚信丢弃,双汇如果继续如此,那么极有可能步上三鹿的后尘。

参考文献:

[1]全景网,成亮,2011年04月22日

[2] 网易财经,黎晓云,4月19日 [3]每经,王砚丹,2011年4月22日

推荐第7篇:双汇事件

“瘦肉精”事件发生后,双汇集团董事长召开万名职工大会并向消费者道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双汇积极的表现,从中我们能看到双汇落实食品安全的姿态。

受“瘦肉精”事件影响,双汇发展3月15日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随后停牌至今,多家基金身陷其中。尽管万隆此前声称,双汇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鹿”,但说双汇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显然不算夸张。种种迹象也表明:不惜一切代价度过这场舆论危机,已是双汇上上下下共同的目标。

事实上,尽管双汇“瘦肉精”事件再一次动摇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但并没有多少人希望双汇因此轰然倒下。一个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不容易,一个民族品牌的建立同样不容易。但归根结底,双汇能否走出“瘦肉精”**,能否重新唤回消费者的信任,并不取决于消费者怎么看,也不取决于舆论如何评价,而取决于双汇如何反省这起事件,以及如何付诸行动。

双汇集团董事长两次向消费者道歉,以及召开万名职工大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双汇积极的表现,从中能看到双汇落实食品安全的姿态。但是万人大会的某些细节和“花絮”,却让人感到意味深长。其一,万隆向消费者道歉,只是微微鞠躬,放缓语速;而此前向经销商道歉,则是深深90度鞠躬。其二,经销商一个接一个发言,大多是“振奋人心”的表态,甚至有某辽宁经销商在发言时高呼“××万岁”,顿时让人感到会议性质在隐隐变味;其三,记者提问环节,一些举手示意的记者没有得到提问机会,而少数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当时是没有举手的。个中况味,让人很难不去揣测,这是不是一场事先有所“安排”的大会?诸多细节背后的疑问则是:双汇召开万人大会,能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决心和诚意?

这是一次豪赌,他的任何言行都将被放在显微镜下考量。还有更大的赌注,双汇准备加快上游建设。

2011年3月31日,上午10点,双汇召开职工大会,到场的除了4000多总部职工外,还有漯河市政府的官员,金融单位、机构投资者以及新闻媒体,再加上参加视频会议的各地分公司员工,一共超过万人。

自3.15之后,双汇的声誉几乎跌到谷底,3月15日当日双汇股票跌停,市值蒸发103亿,截止到开会当日,已经影响销售15个多亿,万隆之前曾说双汇当前一天损失一个亿。

在漯河,双汇的税收占50%以上,关于双汇和万隆的故事,大街小巷俯拾皆是。双汇打喷嚏,漯河就会感冒。在3月份,漯河不到半个月内就因此损失了各类税收8500多万元。

根据双汇的信息,全国61个地区执法部门对双汇的产品进行全面普查核抽检,都未检查出“瘦肉精”。“‘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这句话我讲了十几年了,央视十几分钟的报道,又给双汇全体员工上了一堂代价巨大的安全课。”万隆在讲话中说。

这次大会召开之前,曾有高管建议,将记者见面会单独举行,万隆自己拍板一定要在万人面前召开,在双汇,他的意见通常都是最终决议。这是一次豪赌,他的任何言行都将被放在显微镜下考量。

还有更大的赌注,双汇准备加快上游建设,在每个年屠宰150万头的屠宰厂后面配套建设一个养猪场,规模50万头,占需求量的30%,从社会规模化养猪场购进60%,10%从养猪合作社购进。

过去双汇的最大优势一是先进的屠宰工艺及设备和辅料,二是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但由于养殖不确定性强,成本甚大,其对上游并没有过多投入。

另外,过去对“瘦肉精”的检测限于抽检,自3月16日开始改为100%逐头检测,这在国内同行业中还是首家。仅此一项,每年增加成本超过3亿元。

肉制品和鲜冻品本来就是一个毛利较低的行业,对于增加的巨额成本如何消化,目前尚难看到清晰方案。万隆放出话来,宁可检死,也不要让人骂死。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重创之下,唯有下猛药方有止血的可能。2010年富士康发生连续跳楼事件后,郭台铭一度也束手无策,后来不计成本全员大加薪,才控制住形势,加薪带来的冲击波整个珠三角都为之震动。而双汇的自救措施,也有可能提高行业门槛,加速洗牌。

万隆与郭台铭,虽然产业不同,背景不同,管理风格不同,但两人都有一股“狠劲”和“倔劲”,越是外部担忧看似山穷水尽时,越是放手一搏。创业以来,万隆与体制较量,与资本博弈,甚至在铺渠道时常与黑社会冲突,他从未低头。不过,这一次他遇到了最不想遇到的对手——消费者。一旦这种他一直担忧的局面出现,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案就是将与消费者的矛盾,转化成与自己的“战斗”。

双汇4000余人进场与退场,都不超过15分钟,会议之前无人交头接耳,这是他一手缔造的一支铁军。当然,总有在他意料之外的插曲:一位辽宁营口的经销商发言时,激动的高呼万总万岁,双汇万岁。

事实上,尽管双汇“瘦肉精”事件再一次动摇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但并没有多少人希望双汇因此轰然倒下。一个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不容易,一个民族品牌的建立同样不容易。但归根结底,双汇能否走出“瘦肉精”**,能否重新唤回消费者的信任,并不取决于消费者怎么看,也不取决于舆论如何评价,而取决于双汇如何反省这起事件,以及如何付诸行动。

双汇集团董事长两次向消费者道歉,以及召开万名职工大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双汇积极的表现,从中能看到双汇落实食品安全的姿态。但是万人大会的某些细节和“花絮”,却让人感到意味深长。其一,万隆向消费者道歉,只是微微鞠躬,放缓语速;而此前向经销商道歉,则是深深90度鞠躬。其二,经销商一个接一个发言,大多是“振奋人心”的表态,甚至有某辽宁经销商在发言时高呼“××万岁”,顿时让人感到会议性质在隐隐变味;其三,记者提问环节,一些举手示意的记者没有得到提问机会,而少数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当时是没有举手的。个中况味,让人很难不去揣测,这是不是一场事先有所“安排”的大会?诸多细节背后的疑问则是:双汇召开万人大会,能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决心和诚意?

双汇的万人大会究竟为何而开?是为了落实食品安全。既然是为了食品安全,那么会议的全部基调就应该是务实和坦诚,而不应该“穿插”一些让人生疑的“花絮”———双汇陷入这场**,确因舆论监督而起,但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对食品安全的不重视。“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很多企业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这话讲了这么多年,还屡屡发生“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一系列事件。

“万人大会”是向消费者发难

我们注意到,在这场被媒体称作危机公关的万人大会上,虽然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也再次向消费者表达了歉意,但是,给人的感觉,万隆的“致歉”,更是一种“礼节”性的,具有象征意义,而缺乏应有的诚意。因为,会议现场不仅出现了经销商高呼“双汇万岁”的口号,还出现了高呼“万总万岁”的口号,同时,万隆在轻描淡写地向消费者表达了歉意以后,谈得更多的则是双汇的损失如何如何。我不知道,双汇的“万人大会”,是在向消费者道歉呢,还是在向消费者发难、向舆论发飚?

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损失是毫无疑问的,“三鹿”集团不是因此而破产了吗?双汇现在需要做的,首先是反思,然后是整改,并通过认真的反思和积极的整改,确保不再发生类似问题,从而化解危机,重拾消费者对双汇的信任,而不是山呼“万岁”,用虚张声势的方式向消费者发难、向舆论发飚,迫使消费者“就范”、迫使舆论和公众“就范”,从而达到逃避危机、逃避责任的目的。

显然,在这场危机公关活动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这样的迹象。因为,如果双汇是诚心诚意向消费者道歉,诚心诚意地想进行反思和整改,就应当邀请消费者代表参加会议,与消费者面对面地沟通,甚至可以在全国向消费者征集整改的意见和建议。遗憾的是,双汇的这次危机公关活动,不仅没有邀请消费者代表参加会议,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诚意,反而让经销商与消费者叫板、与舆论叫板。再联想到此前万隆所说的“源头不在双汇,而是养殖业的问题”的说法,就不得不让人产生这样的怀疑,双汇并不买消费者和舆论的账,并不想真心悔改,并有可能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如此,这场危机还如何消除呢?消费者又如何能够满意呢?

市场经济体制下,信誉是企业的最高目标。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信誉,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就等于自掘坟墓。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关键是,出了问题要及时总结、及时整改、及时向消费者作出新的承诺,而不是蒙混过关,更不是与消费者对着干。双汇的行为,已完全超出了消费者心理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围,也超出了市场经济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对双汇这样的企业,像三鹿一样倒下去,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更好,对其他企业产生的警示作用也更大。如果任凭双汇这样与消费者对抗下去,并勉强维持生存,对双汇自身,对整个食品市场和食品安全工作都不是一件好事。

网络调查显示,眼下,多数人都认为对食品安全应当“零容忍”。但是,监管部门和企业似乎并不这样认为,一方面,在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后,监管部门并不急于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解决问题,而经常想通过时间来消磨舆论和消费者对问题的反映和愤怒;另一方面,企业则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导致一些行业、企业、产品问题连续不断地发生。而尤其值得重视和关注的一个现象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和事件,除了三鹿奶粉事件因为特殊条件的影响,下了一次狠手之外,更多的都是以处理几个人而草草了事,没有让企业付出沉重的代价。

反思不能缺少诚意

三鹿的“前车之鉴”不远,双汇的“后车之覆”反倒来得如此之快。双汇若还不好好反思,记取刻骨铭心的教训,就真有可能被“瘦肉精”事件击倒。然而,从双汇反思会透出的信息来看,还带有不小的“代人受过”怨气,甚至带有明显的“反击”味道。这样的反思会把方向弄反了,让人为之焦虑。

其一,只算自己的经济损失账,不买消费者损失账。反思会上,双汇董事长万隆更挂念的还是经济效益:“3月15日双汇股票跌停,市值蒸发了103亿元,从3月15日起到31日,影响销售15亿多元,双汇集团20多年筑就的放心品牌受到质疑,这个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但是“瘦肉精”让消费者蒙受的损失更大,可万隆却只字未提。难道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就不如双汇的经济损失值钱?消费者是无辜的,双汇则是肇事者,消费者为何要成为双汇过错的牺牲品?

其二,反思缺诚意,正剧搞成了闹剧。一个严肃的“万人职工大会”,本应有不尽的悔恨声、自责声、赎罪声。然而,会上竟有人高呼“万总万岁!双汇万岁!”且高呼4次都无人制止,不见主持人纠正。这很难说不是导演的结果,最起码也迎合了一些人的心态。

其三,自定检验机构,存在明显的“概念错误”。会议决定,双汇集团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全方位监督双汇质量安全。要知道,检方与被检方明显是利益诉求相抵触的两方,这两者达成了战略合作,而真正需要参与检验的消费者却被排除在外,其检验的结果能让消费者相信吗?

双汇这样的知名企业,为提升瘦肉率放任“瘦肉精”猪肉流入,全然不顾消费者死活,当然需要认真反思。但是,反思也需动真,不能缺少诚意。动真就该换位反思,站到消费者一方反思自己,用消费者的视角挑剔苛求自己,让产品质量经得起消费者检验,而不能弄反方向,还是只为自己着想。

受“瘦肉精”事件牵连,双汇公司遭受过百亿元的巨额经济损失,确实是沉重的打击。然而,从企业的责任来看,双汇并不值得同情,这是咎由自取的惩罚。

在口头上,消费者往往被企业摆在高高的位置上,被称作企业的“衣食父母”,被视为企业的“上帝”。然而,许多企业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反倒成了“仆人”,不但花钱养活企业,还常常被不良企业忽悠和欺负。此次双汇“瘦肉精”**是一次契机,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企业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道德观?

“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双汇公司对消费者和公众的许多“欠账”还没结清:混入“瘦肉精”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清;按照国际惯例,急需召回的产品范围不清;对购买、食用“瘦肉精”产品的消费者而言,补偿措施不清;对双汇集团自身而言,对产品混入“瘦肉精”的自我反省不够深刻;甚至,双汇公司连最基本的“良心债”都未还清,即道歉的诚意还远远不够。

3月15日,央视曝光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瘦肉精”猪肉。3月16日,双汇集团曾发布致歉声明,同时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在此次双汇的“万人职工大会”上,双汇再次致歉并公布整顿举措。能够向消费者道歉,固然显示了基本的应有姿态,然而,代表道歉的诚意却有高下之分。所谓道歉,绝不仅仅是一句对不起或者鞠躬,还必须包括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深刻自责,包括对补偿消费者义务的明白承诺,包括失察、失责的深刻反省,包括永绝后患的制度弥补。

在公众视野中,双汇集团也有道歉、部分产品召回和整改措施,却有轻描淡写的意思在内。在**后期的表态中,双汇强调更多的是股票停牌、市值蒸发过百亿元、产品下架、直接经济损失、品牌美誉度下滑等等损失。在这种信息传递的姿态下,受害者的形象更鲜明,而肇事责任者的形象却模糊了。

双汇成长为全国龙头企业,作出过突出的经济贡献,其发展成果值得珍惜,与其经营密切相关的企业和农民利益值得保护。社会应该给双汇一个闯过难关的机会,双汇也应该树立重振繁荣的信心,然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前提:牢记为消费者利益负责的宗旨,从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醒中汲取教训,正视自己的商业道德污点,以一个自我救赎的形象上路。在缺乏足够道歉和反省诚意的姿态下,以利益结盟为出发点,仅仅以高呼“万岁”的市场拼搏勇气站起来,恐怕难以走远。

万人大会致歉了吗?好像是。新闻说,“在3月31日的大会上,万隆代表管理层向消费者再次致歉”。可我们实在不知道万隆究竟是如何致歉、怎样致歉的。而且,参加会议的有双汇集团中层以上代表,供应商、销售商代表,漯河当地相关单位负责人等,但恰恰无消费者代表出席。这样向消费者致歉,又有多大诚意?

其实,从会议的内容看,主要也不是为了致歉,会议的主题是分析形势、制定措施、巩固关系、鼓舞士气。“瘦肉精”事件对双汇能够计算的损失已超过121亿元,当然是“形势严峻”;为了消除影响,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宣读了双汇集团的六项决定,这是“制定措施”;期望继续得到在场的经销商、供应商、投资者以及金融部门的支持,这是“巩固关系”;宣称“双汇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鹿”,属于“鼓舞士气”。而结果现场经销商呼“万总万岁!双汇万岁!,似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可见,这是双汇研究自己的命运,进行自我拯救的一次决策会议,消费者并未感到双汇的歉意。但是,人们认为,双汇又确实需要一次向消费者致歉的会议,不,更需要向消费者致歉的具体行动———仅仅口头上的致歉是不够的。当双汇为自己损失121个亿而悲痛时,难道没有想到消费者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社会诚信的受损又如何计算,为何不同时计算一下含瘦肉精的食品给公众的健康带来的危害?

可惜,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双汇一共卖出了多少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制品,涉及多少消费者;当双汇研究如何消化上游检验产业链增加的成本时,何不制定一下对食用了含瘦肉精食品的消费者的补偿问题?当双汇制定了今后采取的措施时,为什么丢掉了消费者的权利,包括他们的健康权、知情权、监督权?可见,双汇最关心的还是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命运前途,而不是消费者的权利。(国安)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梧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前些天双汇召开万人大会,意在消除瘦肉精事件的影响。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除了被人发现大会横幅上有错别字而受到嘲笑之外,一些经销商大喊“双汇万岁,万总万岁”,更是受到了强烈的批评。而近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透露,“双汇瘦肉精”万人道歉大会,乃是出自公关公司的手笔。双汇不仅没有挽回影响,反而因为态度的不诚恳,形象进一步受损。

对任何一个机构而言,之所以出现公共关系危机,无非是因为其行为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从而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反过来影响了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无论是谁,一旦发生公关危机,要想转危为安,首先不要考虑自己,而要以最大的诚意面对公众,承担责任,对公众表示真诚的道歉,同时尽最大努力赔偿公众的损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重获信任,继续发展。

而更为重要的是,机构要有前瞻性,在日常管理中做足功夫,从根本上预防危机的发生。所有预防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防止公众利益的受损。

但遗憾的是,现实中这样进行公共关系管理、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机构并不多。许多事件中处理危机的动机就很成问题,不是考虑公众利益,也不是为了预防和解决问题,而是处处从自身利益出发,想着如何尽快平安上岸。

如果双汇真的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我想其自我标榜的十八道检验工续,不会检测不到瘦肉精。可惜的是,这种承诺只是出现在了广告上面。而在出了问题之后,第一反应是如何捂盖子,不让公众知情;实在隐瞒不住了,道歉勉强还有,但一提到责任、赔偿,便顾左右而言他,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摆出一副很受伤的样子来。

其实任何一个机构,只要具有社会责任心,并将其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公关危机就不容易发生。但这恰恰是很多企业所缺乏的。更严重的问题是,他们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可以不进行危机公关,可以不道歉,可以不负责任,可以不赔偿,最后可以无视民意,平安渡过危机。这才是最令人感到不安的地方。(周云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原题:公关不是百试百灵

这一内幕的被揭开,无异于火上浇油,使得原本尚未平息的舆情再次被点燃,双汇再次陷入自己设下的陷阱之中。由此,人们不免去猜想:在“瘦肉精”事件发生后,双汇所做的种种措施,会不会同样是公关策略?

企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危机公关是企业正常的商业行为,运用得当,可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但是,企业危机公关,要有一个前提,即要一切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以诚恳、诚实的态度积极面向社会公众,不回避问题和错误,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同情和理解,重拾公众的信任和尊重。

然而遗憾的是,“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在双汇所做出的各种措施中,我们很难体会到企业的诚意,更看不到企业对消费者补偿的迹象,而企业对混入“瘦肉精”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依然模糊不清。而与此相反的,双汇企业负责人却在反复强调企业的损失有多大。所谓的道歉大会由此成了算账大会、万人誓师大会。

在企业危机应对价值排序中,社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应该高于企业利益。双汇则恰恰相反,对消费者所欠下的“经济账”和“良心债”都未算清,却忙于计算自身得失,并意图运用公关手段侥幸过关。这种无视消费者权益的底气从何而来?

双汇的这种姿态,我们又何曾少见?一些企业一旦出事,公关灭火几乎成了涉事方应对舆情的路径依赖,这种缘木求鱼、本末倒置之举,处理不好,反而使原来的问题更加恶化。

态度决定命运。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态度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态度过关,方法就算有所欠缺也会挽回损失;而态度不好,即便再好的方法也难以挽回民心。

推荐第8篇:双汇调查报告

双汇集团调查报告

公司简介:双汇集团主要是经营畜禽屠宰,肉类食品及食品加工,包装,销售,蛋制品,水产品,罐头及方便食品的生产销售,技术咨询服务,化工产品销售,食品行业的投资,销售代理,以及物流及相关经营业务的配套服务,主要产品为食品加工及销售.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达200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

双汇集团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依靠“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企业精神,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80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1990年突破1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10年突破500亿元,2011年达到503亿元。

双汇集团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建有20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配送中心,每天有8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全国各地。双汇集团在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建立办事机构,开拓海外市场,每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

双汇集团坚持用大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类工业,先后投资40多亿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4000多台套,高起点、上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设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养殖业、饲料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

双汇集团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创新型企业。双汇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建立有高素质的产品研发队伍。围绕消费转型和产业升级,进行中式产品的改造、西式产品的引进、屠宰行业的精深加工,做出了200多种冷鲜肉、200多种调理制品、600多种肉制品的产品群,满足消费需求。

企业文化:双汇集团凭着“优质、高效、拼搏、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以“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双汇品牌形象和信誉高于一切”为质量方针,为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率先引入系统管理理念,于1994年引入ISO9000质量体系,建立了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通过了ISO9000、ISO1400

1、ISO22000和HACCP认证,并先后通过了对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出口认证,双汇的质量信誉和品牌价值得以不断提高。

改革与创新是双汇文化的核心,双汇集团通过持续推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使企业发展获得了无限动力。以人为本,善待人才,回报人才,留住人才的用人机制,以及“用数据说话,按标准办事,看业绩评判”的考核机制,造就了大批管理、科研、经营人才,造就了双汇优秀的管理队伍、生产队伍,科研队伍、营销队伍。通过技术创新,有效化解成本竞争、质量竞争、产品品牌形象竞争的市场压力,改进和提高企业的产品技术和赢利水平。通过思维创新,实行“新产品、新包装、新价格、新结构、新形象”的五新策略,实现了新形势下的新突破,成就了行业发展的“双汇奇迹”。

双汇品牌,承载着双汇优秀企业文化的全部,代表着双汇的信誉,代表着双汇的产品品质,发展和弘扬双汇这个中国品牌,是双汇人永远的使命。

20多年来,双汇集团在万隆董事长的带领下,在万隆精神的指引下,坚持走规模化发展、

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联动的创新之路,第一阶段,万总提出“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拼搏”文化,带领企业实现了100亿的跨越;第二阶段,万总提出“按标准做事、用数据说话、看结果评判”的“数字”文化,带领企业实现了500亿的跨越;在未来的第三阶段,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万总高瞻远瞩,提出“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诚信”文化,他将指引企业朝着超千亿的目标迈进,双汇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肉类食品集团,成为支持农业、带动农业、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百年双汇,缔造出世界级肉类品牌。

双汇领航人介绍:

万隆,男,1940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九届、

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高级经济师,双汇集团董事长。

1968,05—-1984,07 漯河肉联厂职工、办公室主任、副厂长 1984,07――1994,08 漯河肉联厂厂长、党委书记

1994,08――2001,11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1,11――2007.07.24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7.07.24――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理事、高级顾问;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食品工业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建国60周年中国食品工业功勋人物、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功勋企业家、中国肉类产业科技创新领军人物。

公司发展历程

1958年7月 集团公司前身—漯河市冷仓成立 1969年4月 变更为漯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 1984年7月 万隆当选厂长

1992年2月 第一支“双汇”牌火腿肠问世 1994年1月 合资成立华懋双汇集团有限公司

1994年8月 以漯河肉联厂为核心组建并成立双汇集团 1996年9月 双汇食品城一期工程全部竣工

1997年7月 双汇集团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

1998年12月 “双汇实业”5000万A股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1999年12月 “双汇”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999年12月 双汇集团被列为国务院512家重点企业 1999年12月 漯河双汇商业连锁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2月 双汇工业园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

2000年12月 双汇集团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企业博士后 科研工作 2001年5月 肉制品车间通过对日出口注册

2001年12月 双汇集团技术中心被评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2002年2月 与日本火腿公司合资成立河南万东牧业有限公司 2002年10月 与杜邦合资成立杜邦双汇漯河蛋白有限公司 2002年12月 唐山双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产

2002年12月 宜昌双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产

2003年2月 与日本吴羽、日本丰田合资成立南通汇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2003年3月 双汇工业园三工程开工建设

2003年9月 浙江金华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2003年10月 上海双汇大昌有限公司、内蒙古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2003年12月 双汇集团通过ISO4001认证 2004年4月 广东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2004年5月 山东德州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2004年7月 阜新双汇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投产 2006年10月 武汉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2007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中国名牌农产品 2007年荣获农业部颁发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08年4月 望奎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2008年7月 哈尔滨北大荒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2008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

2008荣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2008年荣获中国肉类协会颁发的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强势企业 2009年6月 淮安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2009年8月 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宝泉岭双汇北大荒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2010年8月 绵阳双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项目投产 2011年9月 南昌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2011年11月 郑州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投产

企业获得的荣:

企业的标志:

调查者:尼金磊

班级:广告设计与制作一班

推荐第9篇:关于双汇

集团简介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65000人,年产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0位。

双汇集团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业收入由1984年前的不足1000万发展到2010年的500亿元,年均增长35%。

双汇集团坚持用大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类工业,先后投资40多亿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4000多台套,高起点、上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设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养殖业、饲料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集群。

双汇集团率先把冷鲜肉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 实现热鲜肉、冷冻肉向冷鲜肉转变,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改变传统的 “沿街串巷、设摊卖肉”旧模式,结束了中国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双汇产品做到头头检验、系统控制,确保食品安全。

“ 十二五”,双汇集团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做久双汇,使双汇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到“十二五”末,肉类总产量将达到600万吨,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双汇集团将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国际化大型食品企业集团。

双汇集团概要

总 资 产:100多亿元

董 事 长:万 隆

员工人数:6万多名

商 标:双汇——中国驰名商标,在201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品牌价值196.52亿元。

企业精神:优质、高效、拚搏、创新、敬业、诚信

发展战略:专家治厂、科技兴厂

双汇集团(沿革)大事记

1958年 7月 集团公司前身——漯河市冷仓成立 1969年4月 变更为漯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 1984年7月 万隆当选厂长

1992年2月 第一支“双汇“牌火腿肠问世

1994年1月 合资成立华懋双汇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438万美元

1994年8月 以漯河肉联厂为核心组建并成立双汇集团

1995年4月 双汇食品城(现双汇工业园)一期工程开始建设,总投资2.6亿元,共7个项目

1996年9月 双汇食品城一期工程全部竣工

1997年1月 成立“双汇集团股份制改造及股票上市办公室”筹划股票发行事宜 1997年7月 双汇集团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 1997年10月 许昌双汇牧业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9月 “双汇实业”5000万A股股票在深交所上网发行 1998年12月 “双汇实业”5000万A股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1999年3月 商丘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1999年10月 河南双汇实业股份公司变更为“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公司” 1999年11月 双汇食品城二期工程开工,总投资5.6亿元 1999年12月 “双汇”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999年12月 双汇集团被列为国务院512家重点企业 1999年12月 漯河双汇商业连锁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2月 双汇工业园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

2000年12月 双汇集团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企业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 2001年5月 肉制品车间通过对日出口注册

2000年6月 通过ISO9001认证体系升级和HACCP认证 2001年12月 双汇集团技术中心被评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2002年2月 与日本火腿公司合资成立河南万东牧业有限公司 2002年4月 双汇发展5000万股A股增发

2002年10月 与杜邦合资成立杜邦双汇漯河蛋白有限公司

2003年2月 与日本吴羽、日本丰田合资成立南通汇羽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2003年3月 双汇工业园三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 2003年12月双汇集团通过ISO4001认证

2004年9月双汇低温肉制品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5年10月双汇集团屠宰厂通过ISO22000认证

2007年6月29日双汇国有产权重组全面完成,引进战略投资者美国高盛。

2010年11月 双汇集团成功推进整体上市,实现企业的再次重组,股票市值超千亿。

企业理念

愿景

做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做大做强双汇,引领国内肉类行业发展方向;

实施国际化战略,双汇国际化;

实施持续改进,建百年双汇。

使命

开创中国肉类品牌,走出一条“建设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综合利用资源能力强、效益好、污染少,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中国肉类产业升级。

经营方针 企业集团化:以双汇集团为依托,不断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利用国内外两种融资渠道,组建双汇联合舰队,强有力参与市场竞争。

产品名牌化:创造名牌、发展名牌,打造世界级肉类品牌。

管理科学化:不断学习、掌握、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达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效益最佳化。

技术现代化:不断用高科技、新工艺改造肉类工业,整合国内外技术优势,使双汇的工艺技术设备始终保持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发展产业化:围绕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两大主业,向上下游进行产业链延伸,使双汇集团形成核心突出、多业配套的发展格局。

经营国际化: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合理利用国外融资渠道,组建海外公司,实现大外贸、大流通、大市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

质量理念

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核心

价值观 诚信立企,德行天下

做到对职工讲诚信,对政府讲诚信,对股东讲诚信,对客户讲诚信,对消费者讲诚信,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打造企业的软实力。

发展方向

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把双汇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肉类食品集团。

企业文化

双汇集团凭着“优质、高效、拼搏、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以“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双汇品牌形象和信誉高于一切”为质量方针,为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率先引入系统管理理念,于1994年引入ISO9000质量体系,建立了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通过了ISO9000、ISO1400

1、ISO22000和HACCP认证,并先后通过了对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出口认证,双汇的质量信誉和品牌价值得以不断提高。

改革与创新是双汇文化的核心,双汇集团通过持续推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使企业发展获得了无限动力。以人为本,善待人才,回报人才,留住人才的用人机制,以及“用数据说话,按标准办事,看业绩评判”的考核机制,造就了大批管理、科研、经营人才,造就了双汇优秀的管理队伍、生产队伍,科研队伍、营销队伍。通过技术创新,有效化解成本竞争、质量竞争、产品品牌形象竞争的市场压力,改进和提高企业的产品技术和赢利水平。通过思维创新,实行“新产品、新包装、新价格、新结构、新形象”的五新策略,实现了新形势下的新突破,成就了行业发展的“双汇奇迹”。

双汇品牌,承载着双汇优秀企业文化的全部,代表着双汇的信誉,代表着双汇的产品品质,发展和弘扬双汇这个中国品牌,是双汇人永远的使命。

20多年来,双汇集团在万隆董事长的带领下,在万隆精神的指引下,坚持走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联动的创新之路,第一阶段,万总提出“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拼搏”文化,带领企业实现了100亿的跨越;第二阶段,万总提出“按标准做事、用数据说话、看结果评判”的“数字”文化,带领企业实现了500亿的跨越;在未

来的第三阶段,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万总高瞻远瞩,提出“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诚信”文化,他将指引企业朝着超千亿的目标迈进,双汇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肉类食品集团,成为支持农业、带动农业、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百年双汇,缔造出世界级肉类品牌。

汇商业

双汇集团依靠现有的技术、设备、品牌、管理及规模生产等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冷鲜肉产销模式,进入商业区域,开设双汇肉类连锁店,推广“放心肉”工程,在国内率先推行“冷链生产、冷链运输、冷链销售、连锁经营”的新型肉类产销模式。 双汇连锁店实行“统一设计、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管理”,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计算机网络监控管理。连锁店的销售柜台全部采用专用低温冷藏柜,柜内温度始终控制在0-4℃,保持生鲜肉的新鲜、卫生。

从冷鲜肉到连锁店,双汇改变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屠宰、分割、销售模式;双汇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双汇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活品质!

为适应消费转型,双汇集团先后投入40多亿元,按照欧盟标准建设工业基地,进行中式产品的改造、西式产品的引进、屠宰行业的精深加工,做出了200多种冷鲜肉、200多种调理制品、600多种肉制品的产品群,满足消费需求。大工业支持了肉类连锁商业的发展。

为把基地产品、门店需求、店面库存、物流配送结合起来,双汇集团把信息化引入连锁业态,建立了连锁商业软件系统,实现了全国所有门店订单的实时响应,门店销售情况的实时掌控,实现了商业连锁流程的再造。

双汇连锁商业在2000年成立当年,就跻身中国连锁行业百强,先后获得了“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国商业名牌企业”、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先进企业、“全国名优产品售后服务名优企业”、“全国商业服务业安全放心消费场所”、“ 全国构建和谐商业杰出贡献企业”、“ 河南连锁业10强”、“河南商业企业突出贡献奖”、“双百市场工程”农产品流通企业等荣誉称号。

推荐第10篇:双汇瘦肉精

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08-2班姓名:孙献策 学号:200801030230

双汇“瘦肉精”事件

通过对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更加关注一些时事,特别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由于6月2日济源双汇公司全面恢复生产,我特别关注并跟进了双汇公司瘦肉精事件,央视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在养殖、贩运、屠宰等多个监管环节一路绿灯,这些用瘦肉精喂出来的“健美猪”在南京市场上大面积泛滥,还流入了双汇这样以质量把关严格著称的知名肉制品企业。

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影响正不断升级。3月21日,国务院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促案件查办,要求彻查“瘦肉精”案件,追究事故责任。“瘦肉精”最初发明者——两位美国科学家在30年前一定没有想到,他们为提高猪的瘦肉率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竟然在遥远的中国散布开来。据不完全统计,从1999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共有2455人因食用“瘦肉精”猪肉中毒。其中包括2001年l月浙江余杭市59人“瘦肉精”中毒,2001年11月广东河源市484人“瘦肉精”中毒等重大事件。万幸的是,目前尚无因“瘦肉精”中毒致死的报道。然而,一名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针对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瘦肉精”中最普遍的一种)中毒的特效治疗方法。从起初中国农业部支持研发,到后来成为违禁品遭禁用——克伦特罗这种治疗哮喘的药物,为何变成了猪的饲料添加剂?而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后,“瘦肉精”为何仍然屡禁不绝?

河南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最新通报显示,截至目前,该省已对此前遭媒体曝光、涉嫌使用“瘦肉精”的9个饲养场(户)逐一进行了核查登记。这些饲养场(户)共有存栏生猪1512头,检测出含有“瘦肉精”阳性的52头生猪,已无害化销毁32头。其他已全部封存,适时再进行集中销毁。

3月18日,河南省济源市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在双汇专柜前摆放非猪肉的制品,猪肉制品全部下架。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有毒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事件经相关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

目前,事件还在进一步发酵或逐渐平息中。我大胆预测,双汇不会是2008年的三鹿,轰然倒掉。但双汇一定会成为2005年的光明,在回锅奶后让位蒙牛伊利,从此退出行业老大的地位一样,成为行业第二阵营品牌,让贤雨润金锣得利斯甚至更多的弟兄。

双汇一直在广告中自称“开创中国肉类品牌”,一直强调“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平时说得多高兴,此时摔得多可怜。双汇照旧食品安全的示范单位,是行业诚信的标杆企业。不仅打了本身企业的脸,还和三鹿一样,打了有关主管部门的脸。

道歉大会上,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坦承“瘦肉精”事件对双汇集团影响巨大:3月15日双汇发展股价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3月15日至今已影响销售额15亿元;济源双汇处理肉制品和鲜冻品的直接损失预计达3000多万元;由于“瘦肉精”抽检改为每头猪都检查,全年预计增加检测费3亿多元;双汇的品牌美誉度更是受到巨大伤害。按照万隆公布的数字,双汇能够计算的损失已经超过121亿元。

瘦肉精被舆论声讨多年仍旧蔓延不绝,实在可作为观察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典型案例。它的最大特点有两个:一是只要没成“毒奶粉”那样轰动的案例,哪怕是央视曝光,最多也只对被曝光的地方在短期内有效。换言之,对其他地方是没有效果的,你还得去一个个地曝光,而且就是被曝光过的地方,时间稍长也很可能一切如旧。二是看上去法律规定的监管环节很严密,从养殖、贩运到屠宰,每一个环节都能轻松查出是否使用瘦肉精,化验一泡猪尿就足以解决问题;可是,再严密的法律规定,也架不住监管者的失职渎职,人家非但明知而不管,而且要用足那点权力去寻租于是,多一道检测程序不过是多给了一些人吃饭的饭碗,以及借此饭碗去搞潜规则发财的机会。

有很多人在谴责养猪户,确实,瘦肉精是他们喂的,但对“加精猪”的需求不是他们能决定的。倘若有一个正常的体制,不加精的猪能卖一样的钱,或者加精的猪根本卖不掉,谁会犯傻去加瘦肉精呢?可现在的情况却是,加精猪价格要高很多,很多买主专要加精猪,不加精的猪甚至很难卖得掉。我们国家对猪肉实行的是定点屠宰,其实这也是一种相对垄断机制,这决定了在一个瘦肉精泛滥的环境里,不加精的养猪户只能被“劣币驱逐良币”。

消费者都喜欢吃瘦肉,瘦肉能卖更高的价格,此外还有双汇那样的知名企业“名义上不要加精猪,实际却要加精猪”瘦肉精之所以有市场,应该也是需求决定供给。但是,正如大家都想发财却绝少人去抢银行那样,瘦肉精有暴利空间是一回事,加精猪泛滥市场又是另一回事。真正为瘦肉精提供市场的不是别的,正是养殖、贩运、屠宰等环节的多个监管部门。国家一个又一个严禁使用瘦肉精的明文规定,原本正要依赖这些部门去落实执行,可是他们明知违法事实而不予阻拦,相反却以收取钱的方式为之提供保护伞。

瘦肉精也许算不上毒品,但非法添加瘦肉精其实就是一种投毒,就是在以投毒的方式危害公共安全。这些监管部门的行为,不只是寻租腐败,不只是失职渎职,而且涉嫌触犯了危害公共安全罪。有什么样的质量监管部门就会有什么样的食品安全现况,保障食品安全的重拳必须先向监管部门击出,这是一个绝对的真理。为什么瘦肉精这类有毒有害的物质,总是不能从百姓餐桌上绝迹呢?吃的喝的这么多,哪一样如果都要防,百姓又怎么防得过来,怎么可能不着道呢?

生活还有更多的防不胜防。你吃过饭店,却无法知道饭店采购猪肉是否也会这么细心辨别。孩子们包括我的孩子在内,是双汇火腿肠这个知名品牌的忠实消费者。尽管有“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标语、条例、要求,但“瘦肉精”不在检测之列;而且采购人员专挑那种被瘦肉精喂养出来的“健美猪”。

为什么瘦肉精这类有毒有害的物质,总是不能从百姓餐桌上绝迹呢?吃的喝的这么多,哪一样如果都要防,百姓又怎么防得过来,怎么可能不着道呢?食品安全的网谁来织、怎么织才能真正让百姓放心、安心、不胆战心惊呢?

在食品链条上,尽管环节众多、各有不同,但大体分为生产、监管、消费三个层面。生产者是放心食品的源头,必须严格监管和惩处,才可能不致为恶。但实事求是地说,对它们的监管多有不易。就以养猪为例,生产企业和个人放不放瘦肉精,你就是24小时盯着也未必能发现。在这个意义上,确保食品安全的重任,就更多地落在监管和消费层面上。

原本只要监管机制正常,就很容易查出瘦肉精。遗憾的是,监管部门失职,甚至变成了一种坐地收银的关卡。有的监管人员只管收钱,根本不检测,甚至帮着作假,用人尿代替猪尿检测。收了钱,盖上合格大印,瘦肉精猪便流向了消费层面的各个毛细血管。监管这个最重要的关隘一失,百姓食品安全的最重要屏障就没有了。

失去监管屏障,我们原本还可以靠消费终端的企业自律、个人提防。但客观地说,普通消费者不是专家、行家,这种提防太有限。把消费者逼成专家、行家,是一种悲哀。对消费者来说,企业自律,便是放心食品的最后一道屏障。就猪肉而言,就是批发、零售企业和再加工、深加工企业重品牌、讲信誉,把瘦肉精拒之门外,卖给顾客的都是信得过的肉。这就是为什么消费者买肉一般不上小摊而进大超市、不买无名品牌而挑大品牌买的缘故。然而,双汇这样的大品牌也不可信,消费者还敢信谁?

监管虚设、企业无良,瘦肉精焉能不流毒?如果连吃的东西,都这不能放心,那不能放心,还谈什么幸福。三聚氰胺给中国乳业的阴影还未散去,“瘦肉精”又将中国肉业第一大品牌“双汇”推上风口浪尖。

以我之见,当务之急不是惩办违法经营者,而是拷问监管道德血液问题:国家监管得了什么病?病根在哪里?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无割瘤去毒的勇气和决心,以彻底净化监管道德血液,否则难以走出这种穷于应对、疲于奔命的整治,再到“按下葫芦起来个瓢”的宿命循环。

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迫在眉睫。实际上,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曾经实施了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运动员的食品从生产基地到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再到奥运村的全过程控制。像这样行之有效的制度我觉得应该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在更大范围内逐步进行推广。当然,中国的食品监管难度客观上来说是非常大的,中国食品生产加工单位44.8万家,相当于美国FDA监管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总数的9倍。而且中国的食品企业80%为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监管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要让卫星上天,也要让老百姓的菜篮子安全。我注意到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部署的2011年8项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全程监管机制”。

我们应该呼吁,再难,也要加快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步伐,因为食品安全是民众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本文是我对双汇事件的关注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最后,感谢老师本学期滔滔不绝的讲课,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老师无穷的教课魅力所深深陶醉。

第11篇:双汇整体实力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达200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

双汇集团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依靠“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企业精神,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80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1990年突破1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10年突破500亿元,2011年达到503亿元。

双汇集团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建有20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有8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全国各地。双汇集团在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建立办事机构,开拓海外市场,每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

双汇集团坚持用大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类工业,先后投资40多亿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4000多台套,高起点、上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设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养殖业、饲料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

双汇集团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创新型企业。双汇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建立有高素质的产品研发队伍。围绕消费转型和产业升级,进行中式产品的改造、西式产品的引进、屠宰行业的精深加工,做出了200多种冷鲜肉、200多种调理制品、600多种肉制品的产品群,满足消费需求。

双汇集团坚持用现代物流业改造传统的屠宰业,率先把冷鲜肉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实现热鲜肉、冷冻肉向冷鲜肉转变,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

品牌的历史,引导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双汇开创中国肉类品牌。双汇产品做到头头检验、系统控制,确保食品安全。

双汇集团实施集团化管控模式,按照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建立鲜冻品事业部、肉制品事业部、化工包装事业部、养殖事业部等,推行目标管理、预算管理、标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和企业的信息化。企业先后通过ISO9000、ISO1400

1、HACCP等体系认证,实施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信息化控制。

“十二五”,双汇集团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久双汇,使双汇集团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到“十二五”末,肉类总产量将达到600万吨,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双汇将成为世界最有竞争力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

第12篇:双汇事件

公关关系学

评双汇“瘦肉精”事件应对策略

新闻系 田亮 091050059

一、双汇简介

双汇集团(1958——)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60多亿元,员工50000人,年屠宰生猪1500万头,年产肉制品1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54位。“十八道检验”是双汇广告中,让消费者印象最深的语言。无论是公众形象还是产品的覆盖率,双汇都是一等一。但今年的3·15 晚会上,\"瘦肉精\"生猪流入双汇旗下济源分厂事件曝光,让双汇遭遇了近年来最严酷的考验。

二、双汇瘦肉精事件发展脉络

3月15日,《每周质量报告》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拉开了事件序幕; 3月16日,双汇集团发布道歉声明,同时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

3月17日,双汇集团再就“瘦肉精”事件发布声明,称将召回济源双汇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

3月23日,双汇紧急召开4000多人规模的全国经销商视频会议,以应对下架危机,希望能重新启动市场;

3月25日,双汇集团再次召开了全国供应商视频会议,试图安抚处境艰难的供应商,随后双汇的产品才慢慢的开始回到了市场上;

3月31日:双汇在漯河市体育馆召开“万人道歉大会”——双汇集团所有管理层、漯河本部职工、经销商、部分新闻媒体等万人——双汇再次致歉并公布整顿举措;

4月6日:双汇集团重庆区域马姓经理为让市民相信重新上架的双汇产品是安全放心食品,带着促销人员现场大吃双汇火腿肠;

4月18日:双汇公告公布了\"瘦肉精\"事件调查结果,一些很可疑的数据也出现在4月18日发布的公告中。

5月23日:双汇集团的董事长万隆带领两岸记者参观生产车间。

三、双汇危机公关“四错”

但对双汇此次的危机公关大家普遍不看好,各方都是骂声一遍,双汇的此次危机公关到底错在哪里?

公关关系学

费者食品安全负责的自觉。很显然,这种踢皮球,推责任的方法是说不过去的,只会引来上游猪农更愤怒。紧接着,万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语出惊人:“这一次对我们来说是教训,什么教训?我们抽检的比例太低。对于‘瘦肉精’,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按照1%、3%、5%的比例抽检,现在看起来是有漏洞的。”剑锋直指政府部门,指责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定存有漏洞。4月18日,双汇又发布公告,称“瘦肉精”事件起源于旗下子公司济源双汇个别员工在采购环节没有尽责,致使少量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注入济源工厂。死咬“瘦肉精”属个人失职,将责任推给给别员工。

双汇在大量事实面前依然推卸责任,无论是将责任推卸给养猪户也好,还是把皮球踢给政府部门、个别员工也罢,双汇面对危机时的表现均错得离谱。一点没有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胆识,这不是一个坦荡企业应有的态度与回应,这是其危机公关活动失败的首要因素。

公关关系学

放心食品,带着促销人员现场大吃双汇火腿肠,还是5月23日,董事长万隆接见两岸记者,参观生产车间,表示出向台湾发展的意向。都把注意力紧紧放在了事上,缺少对消费者感受的认知。这种做法容易让人想到是在作秀,让人想到企业在故意转移民众和媒体的视线。

总之这种过于关注事的做法太急功近利了。别说表演式的吃几根火腿肠,就算双汇人把现存产品全部自己吃完,也只能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证明现存产品可能没有问题而已。再者,危机事件都还没有平息,就大谈与台湾企业的合作,谈自己今后的发展,给人的感觉是企业对此次危机时间漠不关心,关心的只是企业自身的利益,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做法。

第13篇:走进双汇

3.15消费权益日“食品与安全”特别节目

走进“双汇”

导 视:经过狂风暴雨式的洗礼后,双汇集团是以怎样的方法来恢复消费者的信心?

又是以怎样的坚定和顽强,屹然于消费者的心中?

今天就让我们解密,双汇是如何打造质量品牌的。

主持人导语:视角看天下,中原大不同。欢迎收看本期的《视角中原》3.15消费权益日“消费与安全”特别节目。我是主持人***,对于行业龙头双汇集团来说,双汇品牌,承载着双汇优秀企业文化的全部,代表着双汇的信誉,代表着双汇的产品品质,发展和弘扬双汇这个中国品牌,是双汇人永远的使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是双汇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请看今天的报道。

口 播:食品安全工作要天天抓、才能让消费者吃的放心!双汇集团连续推出确保食品安全的诸多创新性举措:除改“瘦肉精”抽检为在线逐头检验、出台实施四项食品安全内控制度外,还积极探索全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引进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以其专业、科学的检测和监督,为双汇产品质量与安全保驾护航。

在2011年3月31日召开的万人职工大会上,双汇集团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食品安全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后者将作为独立的监督机构,对双汇集团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内控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第三方监督审核和检测检验,并定期向企业和社会反馈结果,以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确保产品安全。

(负责人同期声:谈双汇的检验、检测,如何确保双汇食品的安全措施。) 口 播:对外引进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的同时,双汇集团对内部技术、品管等垂直管理部门进行了全面整顿,把企业的“安全控制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技术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检验标准,加大贯彻执行力度,确保标准覆盖生产全过程;对内控体系文件重新规范、整理,并组织培训、考试,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质量控制水平;品管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做好各种检验、检测,对各工厂、各部门落实安全控制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宁可不生产、不销售,也不准任何单位、任何环节违规操作。

不仅如此,集团稽查中心、审计监察部按照各自的分工,督促各工厂、各部门落实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把对企业食品安全的稽查,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对采购质量、采购索证及合同书、质量承诺书的稽查,加强对生产加工环节工艺执行、库房管理、出厂检验的稽查,加强对市场流通、储藏、运输过程不安全因素的稽查;建立企业安全举报制度,在集团网站上公布举报电话,凡有举报,不论涉及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哪个人,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都将严厉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负责人同期声:谈企业采取的严格食品安全制度和取得的成效。) 口 播:在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近几年来,双汇集团提出了“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诚信”文化,将诚信作为双汇的核心价值观,做到对职工讲诚信,对政府讲诚信,对股东讲诚信,对客户讲诚信,对消费者讲诚信,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打造企业的软实力。

(负责人同期声:谈双汇的诚信文化。)

双汇集团将秉承“诚信”文化,朝着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迈进,力争创造一个世界级的肉类加工企业,成为全球肉类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大型食品集团,推动企业做大做久,打造百年老店。

主持人结语:双汇集团坚持“汇集世界高科技、汇集世界新工艺”理念,通过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努力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做好从农业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经营,提高订单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水平,履行好农产品工业保障供给和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出《视角中原》模板

主持人导语:每天喝一杯牛奶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然而,让消费者始料不及的是,他们喝的“纯牛奶”、“营养牛奶”中,很可能有些是没有生产日期,或者喝到了过期牛奶。今天李大妈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让我们前去探个究竟。

出标题:

《3.15消费权益日“食品与安全”特别节目:这样的“牛奶”谁敢喝?》

李大妈同期声:今天早上我到市场上买了几袋“花花牛”巧克力牛奶,打开一看,袋装的牛奶上面没有生产日期,也不知道啥时候生产的,也不敢喝。

口 播:李大妈是花花牛牌牛奶的老顾客,家里一直买这个品牌的牛奶。今天她拿出一袋准备喝时无意发现:包装袋上竟然没有任何生产日期,于是她又看看剩下的几袋牛奶,结果还是没有标注任何生产日期。她非常困惑,认为鲜奶生产企业有欺诈的嫌疑。

记者发现,这袋由河南省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花花牛”巧克力牛奶包装袋上根本找不到任何生产日期,甚至连英文和数字组成的暗码都找不到。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我们带着这袋牛奶走访了郑州市工商局食品安全科和郑州市质监局食品安全检验所相关人士。 (采访工商人员) (采访质监局人员)

口 播:据了解,一般牛奶包装上应该会有一个数字组成的生产日期。同时,还有一个英文和数字组成的暗码,这组暗码才是真正的牛奶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所生产的牛奶往往保存时间较短,再加上储存和运输及商场调配的时间,如果把生产日期写真实了,可能刚摆上货架就要到达失效期了,那就要取下扔掉!写上假的生产日期或者干脆不写上生产日期,就保护了牛奶生产厂家的经济利益,难道他们就置消费者的消费安全于不顾吗?为此,记者对市场上销售的“花花牛”牛奶进行了深入调查。 (采访顾客1) (采访顾客2)

口 播:针对市场上出现的“花花牛”系列牛奶出现没有生产日期的现象,记者希望奶业生产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要忘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在外包装上将生产日期予以明示,将商品真实的详细信息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确保消费者食品的安全。 主持人结语:在这里我们也提醒广大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也应根据需求,看清核实后再购买,保证自己能够买到放心、安全的食品。好了,见证中原崛起,彰显榜样的力量,我们下期节目继续报道3.15特别节目。

第14篇:双汇火腿

双汇火腿肠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60多亿元,员工40000人,年屠宰生猪1500万头,年产肉制品1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54位。

双汇集团,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从第一支火腿肠走出厂门红遍全国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以肉类加工为主、多业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新格局。在肉类加工方面,初步形成了八大系列近五百个品种,分别是:以普通火腿肠、“王中王”特制火腿肠、力博肠、鱼肉肠、清真肠等为代表的高温灌肠系列;以精制火腿、汉堡火腿等为代表的高温火腿系列;以三明治火腿、香菇火腿、牛肉方腿、啤酒火腿、烟熏里脊、熏烤牛肉、熏烤圆火腿为代表的西式肉制品系列;以台式香肠、麻辣香肠、原味香肠、波兰熏香肠、哈尔滨香肠、上海大红肠、蒜蓉大红肠、啤酒肠为代表的低温灌肠系列;以广式香肠、迷你肉枣、双汇腊肠、水晶肴肉、肘花、五香卤猪蹄、双汇香肚为代表的中式特色肉制品系列;以汉堡肉饼、肉丸及鸡块为代表的速冻肉制品系列;以清蒸肉类罐头、清真类罐头、蔬菜、水果为代表的鲜冻制品系列等。

加工方式

原料冻猪肉→解冻→绞碎→搅拌→腌制→斩拌→灌肠→蒸煮杀菌→冷却→成品检验→贴标→入库保存

双汇火腿肠销售途径

目前双汇集团主要销售于各大超市、卖场。 目标顾客

双汇火腿肠具有中西兼顾、高低温结合、生熟互补、品种繁多、档次分明等特色,更大范围的满足了各个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2009年双汇集团被爆‘“瘦肉精”事件 自从双汇火腿肠曝质量问题,双汇誓言将系统化的保障食品安全,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其各种不大不小的质量问题仍频见报端,虽然不排除有经销环节方面的原因,但双汇在生产过程中,有没有真正做到其承诺的严把质量关,值得深究。

行动之一:从3月16日起,双汇集团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旨在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双汇行动之二: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 公开透明接受监督集团引入独立监督机构,建立产品安全第三方检测机制。目前,双汇集团与产品安全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了食品安全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行动之三:建立索赔机制 把好上游关

近日,双汇集团向广大供应商重申了旨在强化源头控制的索赔制度。制度规定,双汇集团生猪收购头头检验,原辅料进厂批批检查。供应商供应的生猪和原辅料要确保安全,供应前要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保证不采购有“瘦肉精”的生猪,不交售有“瘦肉精”的生猪,凡提供有毒、有害等非食品原料的供应商,除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外,还要按“问题生猪”或“问题商品”价值的两倍进行索赔;供应商供应的各类物资,必须证件齐全、真实、有效,如弄虚作假,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企业职工,都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决不让一头“问题猪”和“问题原料”流入双汇任何一个工厂。

行动之四:警钟长鸣 设立企业安全日

牢记教训,警钟长鸣。双汇集团将今后每年的3月15日设为“双汇食品安全日”,同时成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邀请肉类行业、食品行业、公共媒体、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专家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奖励基金,并于每年3月15日“双汇食品安全日”期间,对坚守食品安全的供应商、销售商进行公开表彰、奖励;设立举报制度,彻查、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和责任者。以此让“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的企业理念,深深植根于双汇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脑海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确保食品安全长治久安。

行动之五:发展养殖业,上下游联动保安全

“双汇集团将加快发展养殖业,进一步完善双汇产业链。屠宰加工厂建到哪里,养殖场就跟到哪里。围绕工厂配套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养殖基地,并配套建设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以此来保证对上游生猪资源的安全控制。”万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言之凿凿。

在大力发展自有养殖业的同时,双汇集团宣布还将进一步调整采购渠道。采购重点要向规模化养殖场转移,与其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同时签订生猪交售承诺书,保证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在原辅物资采购方面,与实力强、质量好、讲信誉的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签订质量安全保证书,并由集团公司“技术、品管、采购、生产、管理”等部门组成认证小组,到供应工厂进行供方评审,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等符合双汇的产品质量要求,确保进厂原辅料安全可靠。

毫无疑问,上述措施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提高双汇集团对上游产业链安全的控制力,把食品安全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推动双汇集团实现更稳定、更健康的发展

第15篇:监装监卸先进班组材料

监装监卸班组先进材料

口号:安全意识在心中 安全生产在手中

黄花机场空港实业货运分公司货站监装监卸室成立于2008年8月,目前人员编制有38人,分两个小组,其中监装监卸员30人,信息员4人,值班主任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3人,大专毕业生17人,中专毕业生6人,高中学历4人;是一支有文化、有思想的高素质团队。

监装监卸部门从小变大、从弱变强,各种规章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过程。目前监装监卸室有制度如下:《监装监卸室操作细则2011版》、《货运规范化手册货运保障部分册》、《监装监卸室工作制度总汇》、《监装监卸室员工培训制度》等各种详细的规章制度。

伴随着黄花国际机场规模的不断壮大,监装监卸班室也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向前迈进。在过去的一年中,监装监卸室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以公司发展为契机,立足岗位,细化管理,务实创新,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一. 深化班组安全建设,夯实班组安全基础。

首先,把班组安全建设与岗位特性相结合。安全是空港的命门,而空港实业公司的安全压力主要来自货运。监装监卸作为整个货运现场操作运行的指挥中心,不仅是货运各个部门衔接的枢纽,更是航空货物运输安全的最有力的保障。监装监卸室作为货运公司的下属机构,多走货物、增加效益是我们最直接的动力,同时在有限的操作时间里及时、有效地安全生产也是我们天生的命题。面对自身背

负的双重压力,监装监卸室的所有人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积极地迎难而上。

(一)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和持续改进工作流程,监装监卸室实行值班主任现场巡视制度,实现了现场指导工作和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对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和突发事件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力的保证监装监卸全天侯安全、有效地保障航班进出黄花机场。

(二) 在本行业创新性的实施“一人一个航班,全程监装监卸 ”制度。规定一名监装监卸员在同一时间段只能监控一架飞机,必须全程在岗在位,中途不能擅自离岗,直至飞机准时、安全出港后才能撤离。“一人一个航班”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针对机坪现场运行信息量大且错综复杂的特性,监装监卸室专门设立值班信息员岗,详细记录收发各路信息,并时刻保持与各部门信息沟通的准确与畅通。

2011年9月西南民航局对黄花机场的现场运行工作进行了安全审计,其中涉及货运的的审计项目有28项,在对货运各部门的现场审计工作中,审计组成员对监装监卸室实施的“航班全程监装监卸”、“始发行李装机单张贴小标签”、“完整详细的现场工作记录单”三个亮点制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并表示将在全国机场介绍这种好的工作方法。

其次,把班组安全建设与细化管理相结合。企业安全责任的落实在班组,而班组安全责任落实在岗位。监装监卸班组设立了明确的岗位制度与岗位职责,每天通过《航班操作排班表》使每一个航班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班组通过总结工作经验,从实际实效出发,自行设计制作了新的《监装监卸现场工作记录单》和《行李装卸机单》,不但使航班操作更完善更明确,同时也有效减少了错装漏装事

件的发生。在现场运行工作中,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坚持每个航班操作的双审核制度。

(一)配载室与监装监卸室双方审核出港业务文件

(二)出港室与监装监卸室双方审核出港货物

(三)行李结载室与监装监卸室双方审核出港行李

(四)搬运队与监装监卸室双方复核装载舱位

2010年全年监装监卸室不仅杜绝了上工序发生的不安全事件22起,而且也堵住前方站的差错36起。为航空安全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再次, 把班组安全建设与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安全教育活动作为班组安全建设的载体,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检验与总结,更是进一步夯实班组安全基础,提升班组安全建设水平的平台。今年以来,监装监卸室在货运分公司开展的各种保安全、促生产活动不断获得各种荣誉。

(一) 2011年2月20日至5月31日货运公司开展的“保安全,创优质”百日安全活动,监装监卸室被公司授予“最大进步班组”的称号。

(二) 2011年6月货运分公司开展的“保畅通、促生产”月活动中监装监卸室被授予“优秀班组”称号。

(三) 2011年9月监装监卸室被空港实业公司授予“T2转场优秀班组”。

(四) 2011年7月10日—10月18日黄花机场开展的“抗高温,保安全,创优质,增效益”百日安全竞赛活动中,监装监卸室共安全保障航班13565架次,做到接送航班零差错,航班正点率达到100%。又被货运分公司授予“优秀班组”称号。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充分激发了班组成员的工作热情,同时在班组内部也

行成了良好的“学、比、拼”的工作氛围,为我们的班组建设工作向更高台阶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加强班组制度建设,注重班组文化建设

第一 设立班组建设计划,明确班组职责。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企业前进和发展的基石,因此班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内务工作环境,一部完善的岗位规章制度是衡量一个班组是否优秀,是否有能力打硬仗的先决条件。监装监卸班组从加强班组成员自身业务水平和修养开始,以创建“安全质量好,经济效益好,思想作风好,业务素质好,民主管理好”“五好班组”为目标,制定了创建计划、活动规划和班组安全活动计划,明确了安全责任的划分。在班组生产工作中,做到了月有计划,日有安排,每天有记录,每月有工作总结。根据《货运手册》和《监装监卸岗位手册》,班组针对主任、信息员和监装监卸员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设立了明确的奖惩制度,还制定卫生责任制和责任区,让员工的工作更轻松更明确。

第二 以班组为基点,全面推行岗前班后会及双向签到制度。

每天例行的岗前班后会议制度,不仅有利于传达公司相关工作精神;同时也能对本班组工作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同时签到制度的全面执行,对班组长和员工劳动纪律的加强起到了督促作用,对后续工作的开展也打下了好的基础。

第三 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

文化建设的好坏是衡量一个班组有没有凝聚力和竞争力最直观的体现。

(一)监装监卸室制作的“货站分公司-监装监装宣传栏” 每月定期更新,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月优秀员工的评选以及差错问题的公布很好的提高了员工工作

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通过组织员工参加集体跳绳比赛和知识抢答赛让大家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可贵,班组自发组织的爬山、K歌比赛,在让大家放松心情的同时,也增加员工的默契和凝聚力。

(三)2011年公司组织了“执行力专题讲座”、“台帐记录”和“公文写作”三高水准的专题培训极大提高了监装监卸室成员的业务执行能力和公文写作能力。

(四)2011年7月开始的T2转场工作中,监装监卸班组团结一心,凭借着“任务多少一个样,任务轻重一个样,环境好坏一个样”的艰苦奋斗精神,连续奋斗20多个日日夜夜,圆满的完成了T2航站楼转场工作,并被实业公司授予“T2转场优秀班组织”称号。

三. 通过绩效提品质,透过培训提技能

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监装监卸班组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在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以前更多的是和航班量挂钩,使人员在做量的同时弱化了质的保障。为此我们班组配合货站领导进行了细化调整,在量的基础上更多的对质的考察,通过纵评估、横评价,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航班保障也有了质的飞跃。

随着机场规模的日益壮大,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政治思想素质,增强队伍业务水平,班组定期组织员工对《监装监卸岗位手册》、《货运员技能知识》、《危险品业务知识》、《各航空公司不同机型操作细则》等知识文件进行定期培训及考核,使班组成员能及时把握各种安全操纵规程、安全生产法规;具备较高的安全素质,增强岗位应变能力,让组员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上的转变;使监装监卸的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 积极探索培训制度改革,教学培训前移至工作一线

为了使员工能够适应机场的迅猛发展和监装监卸工作日益面临的严峻考验。监装监卸室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并及时向组员传授新的操作模式和方法,并制定了针对老员工和新员工的不同培训模式。老员工有工作经验、懂操作流程,因而只需要对老员工做相应的新模式、新方法的培训和新问题的解决方式的传达。而新员工就需要做系统、全面的业务培训和制度学习。同时把培训现场前移至工作现场,理论加实践的培训使员工的业务知识掌握的尤为牢固。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能力方可代表将来。困难可能会随时出现,肩上的重担也会与日俱增。监装监卸班组将从头做起,从零开始,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克服畏难情绪、厌战情绪、自满情绪。“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我们化零为整,我们与时俱进,以更先进的思想,更广阔的视野,更科学的管理方式,更高的安全素质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我坚信在监装监卸班组全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会做得越来越好,监装监卸的工作会更上一层楼。

监装监卸室

2011年11月2日

第16篇:监装监卸员工作标准

监装监卸员工作标准

为了实现集团公司对班组建设的“五化”目标,也为了使监装监卸班组的工作能更上一个台阶,特制订监装监卸员工作标准。 一 着装标准:

1、监装监卸员进入控制区必须穿带反光条的工作服、佩戴工作牌。

2、监装监卸员穿不带反光条的工作服就必须穿黄马甲。二 工作标准:

1、监装监卸员每天必须提前15分钟进入工作岗位做好航班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交接班当天接班监装监卸员必须08:30之前全部签到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和召开早班会。

(2)第二天正常班早班监装监卸员必须在自己操作的航班预计起飞时间前75分钟进入工作岗位并签到。中班和晚班人员必须在08:30之前签到。

2、监装监卸员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文件夹、工作单据、对讲机、拿取卸机信息、查看过站装舱信息和始发货邮信息、签取装机单 (1)文件夹必须是完好有效的以保证文件夹里的单据不会跌落和散失。各种单据必须固定在文件夹里防止散失跌落造成FOD隐患。 (2)对照各种机型准备好相应的各种单据。

(3)测试对讲机是否正常工作;监装监卸员在操作航班时必须保证对讲机保持畅通或保持手机通讯方式畅通。

(4)监装监卸必须在航班预计到达前15分钟内及时到信息室拿取打印的卸机信息和查看过站装舱信息。

(5)监装监卸员必须在航班预计到达前15分钟内通过货运系统查看始发货邮的信息。

(6)监装监卸员必须在航班预计到达前10分钟内去结算签取装机单和了解是否调舱、载量是否足够、飞机重心在哪里等始发装载信息。 (7)去结算拿取业务袋和签取装机单时必须核对始发业务袋里货邮舱单上的货邮件数、重量、目的站与装机单上的件数、重量、目的站是否一致。

3、航班停靠廊桥时,负责该航班的监装监卸员必须到位: (1)到位时监装监卸员必须报告信息室:XX航班到位。

(2)记录飞机停靠廊桥的时间、车队到位时间、搬运队到位时间;飞机靠桥5分钟后车队、搬运队还未到达就用对讲机呼叫车队和搬运队及时到位,并记录好好呼叫时间和车队、搬运队到达时间。 (3)指挥车队将始发货物拖至准确的舱位门口,并与搬运队航班责任人交接卸机区位和装机区位。

4、先监督卸载行李:

(1)监督搬运队卸载行李时,监装监卸员必须站立在舱门口以便每件卸载的行李在监装监卸员的视线范围。如果前后舱都有行李同时卸载,监装监卸员必须站立在可以同时监控前后舱的合适位臵以保证卸载的行李在可控的视线范围内。监督搬运队卸载人员装斗,行李装斗不允许超过拖斗平面1.5米。

(2)行李卸载完毕后立即与搬运队卸载人员核对到达行李件数,交接必须是面对面口头交接,不允许打手势防止出错。到达件数如果与应卸件数不符督促搬运队卸机人员进入货舱查找,并把这一异常情况通知信息室,由信息员通知客运行李查询。

(3)监装监卸员根据打印的离港信息开具行李装卸机单给搬运队押运人员,并要求押运员在行李装卸机单上押运人员栏签名确认。 (4)监督搬运队人员给到达行李加盖雨布和网绳,督促搬运队雨布和网绳必须悬挂结实防止行李散落。

(5)督促车队和搬运队必须在航班到达后15分钟内将到达行李拖往行李转盘,以保证第一件到达行李上转盘在20分钟之内。监装监卸员必须掌控好行李的操作时间,如果无法保证就必须提前通知给信息室,由信息员通知客运行李查询人员。记录到达行李卸载完毕的时间和拖往行李转盘的时间。

(6)到达行李有破损,监装监卸员负责做好破损记录并通知信息室,由信息员通知客运行李查询人员。

(7)检查过站行李装舱位臵是否准确。如发现异常立即通报结算和值班主任,由结算负责联系前方站确定正确的装载舱位。在《监装监卸现场操作记录单》上备注栏内将这一异常情况做好记录。

4、行李卸载完毕后再上飞机与机组交接业务文件:

(1)到达行李拖走后监装监卸员再上飞机拿取到达业务袋和与乘务员交接始发业务袋,拿取业务袋后核对到达货邮舱单和平衡舱单货邮重量是否一致。如有出入立即联系吨控查看是否有拉货电报,没有拉货电报的要求吨控人员联系前方站确认实际的到达件数。 (2)对照货邮舱单开具卸机单,应卸件数全部为到达货邮舱单上的货邮件数。到达货邮卸载完毕后再由搬运队责任人填写实际卸载件数。

5、监督到达货邮的卸载

(1)监装监卸员监督搬运队员卸载到达货邮也必须保证卸载的货邮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卸载完毕后立即与搬运队卸载人员核对到达件数,交接必须是面对面口头交接,不允许打手势防止出错。实卸件数与应卸件数一致就要求搬运队责任人在卸机单上写上实卸件数并签名确认。到达实卸件数与应卸件数不符时,督促搬运队卸机人员进入货舱继续寻找,并要求吨控查看有无拉货电报,没有拉货电报的要求其立即联系前方站确认正确的卸机件数。将这一异常情况通报给值班主任并记录在《监装监卸员现场操作记录单》上。

(2)到达有特殊货物(特殊货物包括:贵重物品、活体、海鲜、医用同位素、禽苗类等)的航班监装监卸员必须引起重视,必须确保特殊货物的到达件数与货单上一致,有异常的必须督促搬运队进入货舱仔细查找或要求搬运队责任人对到达货物重新点件。将这一异常情况通报给值班主任听从值班主任的指令后进行清仓并记录在《监装监卸员现场操作记录单》上。

(3)到达活体、禽苗类货物出现死亡、包装破损导致活体逃逸等不正常现象第一时间通知值班主任。遵照值班主任的指令行事(启动相应的紧急预案、给死亡的活体拍照、做好事故记录等等)。 (4)到达贵重物品货物出现包装破损,监装监卸严禁在交接单上签字并给破损的货物拍照存证,做好事故记录、立即通知信息室由信息员将这一异常情况通知进港工作人员并做好电话记录。

(5)到达医用同位素发生外包装破损,监装监卸需要确认其内包装是否也发生破损;如果只是外包装破损拍照存证后,将这一异常情况报告值班主任并在到达货邮舱单上注明该票货物破损。做好破损记录,操作完航班后电话通知进港工作人员。如果内包装也发生破损就需要立即报告值班主任,值班主任请示值班经理,然后报告现场指挥中心立即启动《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应急预案》。

(6)到达货邮卸载完毕后监装监卸需要立即核对过站货邮装舱位臵是否准确。如发现异常立即通报结算和值班主任,由结算负责联系前方站确定正确的装载舱位。在《监装监卸现场操作记录单》上备注栏内将这一异常情况做好记录。

6、监督始发货邮的装载:

(1)到达卸载完毕后监装监卸员需要立即核对始发货邮的航班号、总件数、总重量、目的站是否正确,这一过程需要在10分钟之内完成。监装监卸员需要将每个斗上悬挂的吊牌取下一一核对目的站和航班号。然后计算总件数和总重量是否与装机单一致,如果相一致就指挥搬运队按正确的舱位、各区所装载的重量依次装载。如果不一致就需要立即联系出港,与其出仓人员仔细核对始发货邮,直到找出问题所在,斗上始发货邮的总件数、总重量与始发装机单完全一致后才能指挥搬运队员进行装载。

(2)始发货邮中有特殊货物(特殊货物包括:贵重物品、活体、海鲜、医用同位素、禽苗类等)的航班监装监卸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做到装载上飞机的实际件数与始发货单的件数完全一致,如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吨控或出港工作人员,直至找出问题所在并在得到吨控值班主任对此种情况的处理决定后才决定后续工作程序。将这一异常情况报告给监装监卸室值班主任。

(3)如出现贵重物品件数与装机单不符或贵重物品包装不符合要求,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特种货物机长通知单》得不到机长的签字认可。此种情况不需要询问吨空值班主任的处理意见直接将货物拉下,但是需要将此事报告监装监卸值班主任并将拉货信息通报给吨控和出港工作人员,做好事件记录。

(4)如出现活体动物件数与装机单不符或包装不符合要求,立即与吨空值班主任取得联系,询问其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或改善包装,或以实际件数装载等)。在得到吨控值班主任对此的明确指令后才决定装载或拉下。做好事件记录。《特种货物机长通知单》注明件数修改或包装改善等情况后找机长签字确认。将这一异常情况报告给监装监卸值班主任。

(5)如出现海鲜货物件数与装机单不符或包装破损漏水,立即与吨空值班主任取得联系,询问其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或改善包装,或以实际件数装载等)。在得到吨控值班主任对此事的明确指令后才决定装载或拉下。做好事件记录。将这一异常情况报告给监装监卸值班主任。

(6)如出现医用同位素件数与装机单不符或包装破损,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特种货物机长通知单》得不到机长的签字认可。此种情况不需要询问吨空值班主任的处理意见直接将货物拉下,但是需要将此事报告监装监卸值班主任并将拉货信息通报给吨控和出港工作人员,做好事件记录。

(7)如出现禽苗类货物件数与装机单不符或包装破损,立即与吨空值班主任取得联系,询问其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或改善包装,或以实际件数装载等)。在得到吨控值班主任对此事的明确指令后才决定装载或拉下。做好事件记录。将这一异常情况报告给监装监卸值班主任。 (8)始发货邮装载舱位不够时立即与吨空值班主任取得联系,询问其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是否拉货、拉始发货邮还是拉过站货邮、拉货顺序等)。在得到吨控值班主任对此事的明确指令后才决定后续工作内容。

(9)如果出现始发货邮无法准时到达机位的情况时,监装监卸员要掌控好等待始发货邮的等待时间,在航班起飞前25分钟始发货邮还没有到达机位或还有部分没有到达的,监装监卸员需要将这一异常情况报告监装监卸值班主任,由其决定是否继续等待还是拉货。监装监卸值班主任需要立即与吨控值班主任或出港人员取得联系,询问货物的出仓情况。监装监卸值班主任在请示值班经理后做出拉货决定并指示监装监卸员拉货。此过程需要在5分钟之内完成。

(10)始发货邮装载完毕后需要与搬运队装载人员再次核对是否遵照装机单的要求正确装载,如果一致就要求搬运队责任人在装机单搬运队员签字栏上签名确认。将装机单黄联交由搬运队责任人保存。如果核对后发现有出入立即要求搬运队装载人员作出调整。

(11)始发货邮装载时监装监卸员必须询问信息室始发行李的预计件数和重量并留够足够的舱位装载始发行李。

7、监督始发行李的装载:

(1)监装监卸员需要掌控好始发行李的等待时间,始发行李必须在航班起飞前15分钟全部到达机位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装载。所以监装监卸员必须在飞机起飞前20分钟就必须询问车队始发行李在什么位臵。催促车队、搬运队争取在飞机起飞前15分钟将始发行李拖到机位。

(2)如果出现无法保证在飞机起飞前15分钟将始发行李拖至机位的情况时,监装监卸员需要立即报告给监装监卸值班主任。由监装监卸值班主任报告值班经理和现场指挥中心。监装监卸值班主任要求搬运队值班队长增派人手,加快保障进度。

(3)始发行李到达机位后,监装监卸员需要立即核对《行李装卸机单》与始发行李拖斗上的吊牌上的航班号、行李件数、目的站是否一致。并核对实际装斗的行李标签上的航班号、目的站是否与装机单一致。核对完毕后提取两个小标签黏贴在行李装机单上。监装监卸员在行李装机单上记录始发行李交接时间并签名确认。将装机单红联交由搬运队责任人留存。

(4)如出现始发行李实际装斗的行李与装机单不符,监装监卸立即询问行李分拣,由其做出解释后确认无误后才继续装载。做好事件记录。 (5)如出现拖出的始发行李与所操作的航班目的站不一致时;立即要求车队吧始发行李拖回行李房,并通知行李分拣立即做出改正将正确的始发行李拖出。监装监卸需要立即将这一异常情况报告监装值班主任,由其报告值班经理。做好事故记录。

(6)始发行李装载完毕后,监装监卸员需要再次核对装载舱位是否准确。如出现异常立即督促搬运队装载人员做出调整。

8、监督舱门关闭和机坪FOD检查:

(1)始发行李装载完毕后督促搬运队装载人员挂好货舱内的网绳和正确的关闭货舱门。监装监卸员要求搬运队航班责任人在《监装监卸现场操作记录单》上签名确认。

(2)检查机坪是否有残留物或网绳、轮档等等造成FOD事件的物品, 确认机坪没有残留物或网绳、轮档后人员、车辆撤离。监装监卸员报告信息室:XX航班操作完毕。

(3)如机坪出现残留物或其他能够造成FOD事件的物质,监装监卸员必须要求搬运队员清理干净后才能撤离,并做好事件记录。 (4)监装监卸员将到达业务带交由车队司机并在《内场车队操作记录单》上签名确认。车队司机在《监装监卸现场操作单》上签名确认。 三 其他标准:

1、监装监卸员使用对讲机通话必须使用文明语言和专业术语,并且通话时做到吐字清晰、简洁明了,如果发生对讲歧义时必须反复核对直至对讲双方确认。严禁使用对讲机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监装监卸填写各种单据必须做到字迹工整,装机单严禁涂改和填描。《监装监卸现场操作记录单》必须做到时间记录准确真实,严禁造假敷衍了事。

3、监装监卸员在机坪驾驶非机动车辆时严禁超速行驶或超车,严禁非机动车载人行驶,严禁监装监卸员酒后驾驶非机动车辆,严禁监装监卸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单手扶把。

4、监装监卸员在机坪操作航班遇到任何异常情况不能私自做主处理,必须报告值班主任或值班领导,在得到值班领导的明确指令后才能继续操作。

监装监卸

2013年7月25日

第17篇:双汇市场营销调查报告

双汇市场营销调查报告、

一、双汇集团的现状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目前总资产约60多亿元,员工4万多人,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建有二十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年屠宰生猪能力1500万头、年销售冷鲜肉及肉制品2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2011年3月被曝收购“有毒”肉,并被停牌调查。

二、双汇集团的机遇及危机双汇集团是从一个资不抵债的地方小型肉联厂发展起来的。80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

1990年突破1亿元,1995年突破20亿元,2000年突破60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20亿元,成为中国肉类加工企业和河南省首批超百亿的企业集团,2005年双汇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再次成为食品行业第一家、河南省首批销售超200亿元的企业,在中国大型企业500强中列131食品行业第一位。

双汇集团是农业部等八部委认定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双汇肉制品是“中国名牌产品”、“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双汇冷鲜肉及肉制品是“国家安全食品”。

双汇集团坚持用现代物流业改造传统的屠宰业,率先把冷鲜肉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实现热鲜肉、冷冻肉向冷鲜肉转变,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改变传统的“沿街串巷、设摊卖肉”旧模式,结束了中国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引导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双汇开创中国肉类品牌。双汇集团实施集团化管控模式,按照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建立鲜冻品事业部、肉制品事业部、化工包装事业部、养殖事业部等,推行目标管理、预算管理、标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和企业的信息化。企业先后通过ISO900

1、ISO1400

1、HACCP等体系认证,实施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信息化控制。

双汇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每年消化3000万头生猪、50万头活牛、20多万吨鸡肉、5万吨鸡蛋、5万吨植物蛋白,通过养殖业年转化粮食800多万吨,带动周边养殖业、饲料业、屠宰加工业实现产值400多亿元,间接为150多万农民提供了就业。

危机、

2011年 3月15日上午9时许,央视新闻频道播出《》3·15特别行动——《“健美猪”真相》,节目曝光了“养猪户添加违禁药„瘦肉精‟,监管部门收钱放行,经纪人联络其中,下游厂家有意收购”的乱象。

3月16日午时,双汇发布官方声明,推翻了前一日“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的

说法。声明称,“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汇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对此事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双汇集团深表歉意。”这意味着双汇官方承认了“健美猪”流入的事实。但声明中双汇官方的解决举措并不尽如人意,“双汇集团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并派出集团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及相关人员进驻济源工厂进行整顿和处理。”这种含糊其辞的声明,并未能起到挽回企业形象的作用。

三、双汇集团未来的发展、

虽然在“瘦肉精”事件后双汇发展(000895.SZ)很快就宣称销量已企稳,但该事件对公司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

双汇发展在昨日收盘后发布201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0%~90%。熟悉双汇发展情况的人士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表示,除了“瘦肉精”事件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急剧上升,也是造成双汇成本大增,业绩出现较大变化的重要原因。

双汇发展在公告中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净利润约0.56亿~1.1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6007万元相比,下降80%~90%;预计基本每股收益0.092元~0.186元,与去年同期的0.924元相比,下降80%~90%。

总结:我认为双汇此次瘦肉精事件的危机公关存在问题,在其发布的报告中仅着重于此次事件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危害,而没有对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提出一个合理的赔偿方案,这样的报告自然得不到广大消费者的谅解。经过此次事件,双汇应该更加重视食品安全。

第18篇:双汇集团简介

双汇集团简介

企业品牌简介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60多亿元,员工40000人,年屠宰生猪1500万头,年产肉制品1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54位。

双汇集团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依靠“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企业精神,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80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1990年突破1亿元,2000年突破60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5年突破200亿元,2006年达到230亿元。双汇集团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在全国12个省市建有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有6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全国各地。双汇集团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建立办事机构,开拓海外市场,每年进出口贸易额2亿美元。

双汇集团坚持用大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类工业,先后投资40多亿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3000多台套,高起点、上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设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养殖业、饲料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

双汇集团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创新型企业,双汇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建立有高素质的产品研发队伍。围绕消费转型和产业升级,进行中式产品的改造、西式产品的引进、屠宰行业的精深加工,做出了200多种冷鲜肉、400多种调理制品、600多种肉制品的产品群,满足消费需求。双汇肉制品是“中国名牌”,双汇集团是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

双汇集团坚持用现代物流业改造传统的屠宰业,率先把冷鲜肉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实现热鲜肉、冷冻肉向冷鲜肉转变,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改变传统的“沿街串巷、设摊卖肉”旧模式,结束了中国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引导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双汇开创中国肉类品牌。

双汇集团实施集团化管控模式,按照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建立鲜冻品事业部、肉制品事业部、化工包装事业部、养殖事业部等,推行目标管理、预算管理、标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和企业的信息化。企业先后通过ISO9000、ISO1400

1、HACCP等体系认证,实施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信息化控制。

双汇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每年消化3000万头生猪、50万头活牛、20多万吨鸡肉、5万吨鸡蛋、5万吨植物蛋白,通过养殖业年转化粮食800多万吨,带动周边养殖业、饲料业、屠宰加工业实现产值400多亿元,间接为150多万农民提供了就业。“十一五”,双汇集团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久双汇,使双汇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到“十一五”末屠宰生猪达到2500万头,肉制品150万吨,肉类产量进入世界行业前三强,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为“十二五”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打下基础。

双汇集团概要

总 资 产:60多亿元

董 事 长:万 隆

员工人数:4万多名

商 标:双汇——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106.36亿元

企业精神:优质、高效、拚搏、创新、敬业、诚信

发展战略:专家治厂、科技兴厂

双汇集团大事记

1958年 7月 集团公司前身——漯河市冷仓成立

1969年4月 变更为漯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

1984年7月 万隆当选厂长

1992年2月 第一支“双汇“牌火腿肠问世

1994年1月 合资成立华懋双汇集团有限公司,注

册资金4438万美元

1994年8月 以漯河肉联厂为核心组建并成立双汇集团

1995年4月 双汇食品城(现双汇工业园)一期工程开始建设,总投

资2.6亿元,共7个项目

1996年9月 双汇食品城一期工程全部竣工

1997年1月 成立“双汇集团股份制改造及股票

上市办公室”筹划股票发行事宜

1997年7月 双汇集团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

1997年10月 许昌双汇牧业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9月 “双汇实业”5000万A股股票在深交

所上网发行

1998年12月 “双汇实业”5000万A股股票在深交

所成功上市

1999年3月 商丘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1999年10月 河南双汇实业股份公司变更为“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公司”1999年11月 双汇食品城二期工程开工,总投资5.6亿元1999年12月 “双汇”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999年12月 双汇集团被列为国务院512家重点企业

1999年12月 漯河双汇商业连锁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2月 双汇工业园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

2000年12月 双汇集团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企业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

2001年5月 肉制品车间通过对日出口注册

2000年6月 通过ISO9001认证体系升级和HACCP认证

2001年12月 双汇集团技术中心被评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2002年2月 与日本火腿公司合资成立河南万东牧业有限公司

2002年4月 双汇发展5000万股A股增发。

2002年10月 与杜邦合资成立杜邦双汇漯河蛋白有限公司

2003年2月 与日本吴羽、日本丰田合资成立南通汇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2003年3月 双汇工业园三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

双汇工业

十几年来,双汇集团坚持“汇集世界高科技、汇集世界新工艺”指导思想,先后投资20多亿元,从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1000多台套,按照国际标准,建设肉类制品加工基地20多家,在漯河通过双汇食品城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现名为双汇工业园),形成了屠宰、肉制品加工、物流、冷藏以及相关配套的化工包装、彩色印刷、能源供应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双汇工业园位于双汇集团总部所在地——中国河南省漯河高新技术开发区,总投资20多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占地1300多亩。以生猪屠宰及低温肉制品加工为主,以彩色

印刷、化工包装、香辅料等为辅的现代化综合性肉制品生产加工和科研开发基地。一期工程始建于1995年,总投资2.6亿元,设有肉制品生产线、PVDC生产线、彩色印刷生产线、生物工程以及能源供应等7个项目,工程于1996年竣工。

二期工程始建于1999年,总投资8.3亿元,建设有国际一流的生猪屠宰及冷分割生产线(日双班屠宰生猪1万头,并通过了对日本、新加坡、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出口注册)、物流配送、肉制品、化工包装、国家级技术中心、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工程于2000年12月全部竣工。三期工程于2003年开始建设,总投资10亿元,建设有大豆分离蛋白、PVDC、物流配送中心、生化制药、红曲米、饲料、粮食深加工等项目,已于2004年全部竣工投产。根据双汇“十五”发展规划,目前,双汇集团已通过合资、兼并等形式在四川、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建设了18个加工基地,形成了年屠宰生猪1000万头,生鲜肉及肉制品18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

双汇商业

双汇连锁商业是以经营双汇冷鲜肉和肉制品为主,采用“冷链生产、冷链运输、冷链销售、连锁经营”的肉类营销模式,集工业、商业、物流业于一体的“横向一体化,纵向一条龙”的新型肉类经营业态。目前在国内建有近400家双汇连锁店,年实现营业额近20亿元,是河南连锁十强、全国连锁百强企业。

双汇连锁店实行“统一形象、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实现热鲜肉、冷冻肉向冷鲜肉转变,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改变传统的“沿街串巷、设摊卖肉”旧模式,结束了中国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引导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双汇开创中国肉类品牌,双汇连锁店成为“放心店”、“民心店”和“民生店”。

为适应消费转型,双汇集团先后投入40多亿元,按照欧盟标准建设工业基地,进行中式产品的改造、西式产品的引进、屠宰行业的精深加工,做出了200多种冷鲜肉、200多种调理制品、600多种肉制品的产品群,满足消费需求。大工业支持了肉类连锁商业的发展。为把基地产品、门店需求、店面库存、物流配送结合起来,双汇集团把信息化引入连锁业态,建立了连锁商业软件系统,实现了全国所有门店订单的实时响应,门店销售情况的实时掌控,实现了商业连锁流程的再造。

双汇连锁商业在2000年成立当年,就跻身中国连锁行业百强,先后获得了“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国商业名牌企业”、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先进企业、“全国名优产品售后服务名优企业”、“全国商业服务业安全放心消费场所”、“ 全国构建和谐商业杰出贡献企业”、“ 河南连锁业10强”、“河南商业企业突出贡献奖”、“双百市场工程”农产品流通企业等荣誉称号。

企业品牌荣誉

商业公司成立以来被授予的主要荣誉2000年名列“中国连锁百强”第88位授奖单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1年名列

“中国连锁百强”第69位

授奖单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02年6月被授予“国家经贸委重点联系企业”

授奖单位: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

2002年10月被授予“诚信经营单位”

授奖单位: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

2002年名列中国连锁百强”第76位

授奖单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03年3月被授予全国商业服务业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授奖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2003年10月被授予“2002年中国商业名牌企业”授奖单位:中国商业名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03年12月被授予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先进企业授奖单位: 中央宣传部 共青团中央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工商业行政管理总局 商务部 全国总工会 中央文明办

2003年12月被授予“全国名优产品售后服务名优企业”

授奖单位: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3年12月被授予“青年文明号”

授奖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

2003年12月被授予“全国商业服务业安全放心消费场所”

授奖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2003年名列中国连锁百强”第67位

授奖单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04年2月被授予“中国商业联合会会单位”

授奖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2005年2月被授予“河南省商业服务业先进企业”

授奖单位:河南省商务厅

2005年3月被授予“河南省商业服务业诚信先进单位”

授奖单位: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河南商报社

2006年2月被授予“2005年度河南连锁业10强单位”

授奖单位: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河南省商报社2006年5月被授予“首届全国构建和谐商业杰出贡献企业”授奖单位: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2006年11月被授予“河南商业企业突出贡献奖”

授奖单位: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河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2007年4月被授予全省“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

授奖单位:河南省委宣传部、文明办、发改委、商务厅、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年4月被授予“双百市场工程”农产品流通企业

授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第19篇:双汇集团声明

双汇集团声明

3月16日,双汇集团通过本网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的报道发表声明。

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报道,双汇集团就此事作出如下声明:

一、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汇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对此事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双汇集团深表歉意。

二、双汇集团对媒体的报道高度重视,立即召开高层会议,研究部署调查处理工作,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并派出集团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及相关人员进驻济源工厂进行整顿和处理。

三、双汇集团要求下属所有工厂,进一步加强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

四、双汇集团将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对此次事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全面检查。

五、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双汇集团将进一步强化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确保食品安全。

六、双汇集团对关注肉类行业食品安全、关注双汇健康发展的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第20篇:双汇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双汇食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摘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来分析双汇的营销环境,首先分析双汇集团在整个肉类行业中的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等宏观环境,再分析其在行业内的供应商、竞争者等微观环境。最后根据双汇在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方面所面临的环境威胁提出解决环境威胁的对策,使其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 威胁 对策 引言

双汇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在发生欧债危机、经济危机、瘦肉精事件后,它在行业中的领头羊位置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其营销环境,并对环境威胁做出相应的对策十分有必要。

一、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

中国有14亿人口,8亿在农村。从市场分布来看,冷鲜肉总产量的60%以上是在城镇被消费的,只有不足40%在农村市场消费。考虑目前农村居民肉类消费仅城镇居民的2/3,而且最低收入家庭肉类花费不到最高收入家庭肉类消费的1/4,猪肉消费市场还有扩大的空间,预计未来我国肉类产量增速能够维持在2-3%左右。双汇作为带动我国肉食品加工业迅速发展的企业,其前景应该说是乐观的。 2.经济环境

现如今,中国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控制着市场的通货膨胀率,使得中国市场是一个稳定、巨大的消费市场。2012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 美元,随着社会购买力的增强,肉类消费需求正处在稳步增长阶段,特别是农村的肉类消费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最近几年,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肉类价格波动较大。但是近两年其他因素影响也比较明显,比如饲料价格上涨,人工费用高。 3.政治—法律环境

农牧业政策环境较为有利。为解决肉类工业的原料供应问题,国家在发展农牧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继续实施动物防疫补贴政策;继续扶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生物育种,促进品种改良等多种专项措施,为保障肉类工业的原料供应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在“瘦肉精”事件发生后,国家监管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大力整顿肉类加工企业,全面清理生产过程中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加快建立健全产品召回及退市制度。 4.社会-文化环境

我国这样一个肉类消费大国,中国具有生产和消费肉类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人的肉类消费讲究原汁原味,鲜食、馅食比重大,区域特色强,已形成独特的肉类消费文化。肉类消费本质上就是追求营养,但中国人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注重口味,南淡北咸、东甜西酸,肉类消费的区域性差别比较大,标准化生产有难度。当然,随着人口流动和自由迁移,口味都在调适,中餐的复杂工艺也处在继承和改进之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更注重营养健康,讲究荤素搭配。另外中国城市冷鲜肉、冷却肉的消费增长相当迅速。

5.技术环境

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工艺和技术,我国部分肉类工业龙头企业的装备已经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产肉类加工机械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自主研发的装备水平与国际差距缩小;屠宰自动化生产线、肉类食品冷加工等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重大跨越,从长期依赖进口转变为基本实现自主化并成套出口,为肉类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二)微观环境分析 1.顾客需求分析

肉类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同时需求差异性也很大,当然,大多数客户也有共同的需求,安全、方便、实惠,这就为双汇的生产、研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质量过硬,又要成本低廉,由此可见规模效应的重要性,也是双汇赖以生存的关键。同时,不同的族群对于产品的口感和包装有不同的偏好,同样,购买力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双汇集团需要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研发相对应的产品种类,使得每个层次的消费者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个自己中意的品牌。 2.竞争对手分析

双汇集团的肉类产品正在面临着的竞争对手主要以金锣、雨润等为主。他们基本占领着除双汇之外的肉类产品市场。在冻品行业金锣是龙头老大(包括冷鲜肉),而双汇排名第二;在火腿肠行业双汇遥遥领先,金锣位居第二;在低温肉制品行业,雨润市场占有率处于全国第一,双汇紧随其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冷鲜肉领域中,双汇通过卖概念来培育品牌,而金锣则相对低调的追求销售量。作为双汇最主要竞争对手的雨润,为避免与高温肉制品领域内已存在市场领先者的激烈竞争,2000年以前,雨润主要集中在低温肉制品品牌雨润的打造上。 3.供应商分析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成功的企业更是离不开合作者的支持。双汇集团对于这一点 有着充分的了解,因此,在发展的路上,不断培育合作者,更快的壮大自身。

供应商:良好的肉源是产品成功的关键,双汇通过合作,和自行建设养殖场等方式确保肉源供应。分销商:双汇主要采用自营专卖店、连锁加盟专卖店、连锁超市柜台等方式进行销售,因此与加盟商连锁超市的合作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意见与建议

1.“以人为本”做品牌,持续创新强品牌,走品牌战略发展道路。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特征日益凸显,利润大部分被名牌企业瓜分了,品牌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双汇集团应该进一步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强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走品牌战略发展道路,这是双汇集团在肉类行业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的保障。

2.以主营业务为核心,采取多样化发展策略。

双汇集团在主要生产肉制品同时,还应不断地从事经营其它的产业,比如:生物工程、双汇医药和双汇软件。这些产业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双汇集团产品单一的劣势,也间接的支持了双汇集团的主业务。因此,双汇应采取多样化发展战略,并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诚信经营,注重食品安全,严把质量关。

瘦肉精事件给双汇企业带来惨痛的教训,也警醒双汇企业对食品安全应有更加严格的控制。双汇集团应对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旨在从源头上确保100%安全。建立索赔机制 把好上游关,强化源头控制的索赔制度。警钟长鸣,设立企业安全日。邀请肉类行业、食品行业、公共媒体、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专家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以此让“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的企业理念,植根于广大职工的脑海中,确保食品安全长治久安。 4.产品结构调整,顺应世界肉制品消费趋势。

双汇集团应从高温肉制品向低温肉制品发展;围绕“开创中国肉类品牌”,实施品牌营销,产品创新能力强,不断通过推出新产品提升盈利能力。

低温肉制品与高温肉制品相比有其明显优势:低温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最大化保有肉蛋白质的原性,肉质鲜嫩适口;低温杀菌保证了营养成分和原有的风味;肉类原料与多种调料和辅料的充分结合,从而产生多种受人喜爱的风味;低温肉制品品种非常丰富,适应各种饮食习惯人群的需求。因此,低温肉制品代表了肉制品的发展主流,是国内外肉制品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5.积极实施品牌营销、不断通过创新新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

双汇集团应一如既往关注公益事业,用爱心回馈社会,为社会做贡献,负担起一个大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成为一个受社会尊重并获得跨越式发展的上市公司,提高企业形象。 双汇应利用其研发能力强的优势,使产品结构不断向高端发展。未来双汇对于肉制品发展战略应是调结构,增盈利,提高三高产品开发力度,即肉含量高、创利高、销价高。

同时,双汇还应快推出高附加值产品,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仍然保持盈利。肉制品盈利能力受成本影响不大,因为公司内部消化能力较强,公司可以保持产品价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为消费者带来实惠。进而保持消费者对公司的忠诚,提高公司品牌的美誉度,为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动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双汇集团的发展路线应该是:以质量为前提,把肉类产品加工和屠宰作为主导产业,同时,还要抓住机会,扩大产业链条。更重要的是,双汇集团还应该努力的发现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创造需求,不断的进行市场细分,努力争取更多的市场和忠实顾客。

另外,双汇集团还应该在成本上做文章,引进世界先进的信息系统,不断的降低成本,因为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成本的竞争,谁能够在成本上达到最优,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最后,双汇集团还应该注重文化和品牌的建设,我们市场上有句很有名的话,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市场,四流的企业做产品。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的,双汇集团应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双汇监装岗位职责.doc》
双汇监装岗位职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