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教学设计

2020-03-02 23:14: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沉郁顿挫杜甫心

——登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诵读感知诗人深沉苦痛之悲。 教学重难点:

体悟作者忧思沉郁之悲。

一、情境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的重阳节,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万木凋零,遍地枯叶,江水滚滚翻腾,孤鸟盘旋,猿猴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他已满身疾病:肺病、疟疾、风痹。右臂偏枯耳半聋。他似乎已走到生命的冬季,而此时,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难以叶落归根,面对万里江天,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合作探究。

1、诵读感知:

学生自读,合读

两次诵读后请同学们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个字。 悲——诗眼(在内容上能提携全文或高度集中地体现主题)

——最精炼传神,富有表现力的实词,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

2、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浓厚的悲情,作者的悲情来自哪里?立足文本,从诗中找出悲之因:

①悲秋 (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中)

②客中悲秋(离家万里,客居他乡,又逢悲秋) ③常客悲秋 (多年漂泊不定)

④ 万里常客悲秋(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十年漂泊,流离失所,其中艰辛一触即发)

⑤独自登台 (无亲无友,独自一人面对多难得国家,坎坷的生活) ⑥多病独自登台 (疾病缠身,无人照顾)

⑦晚年多病登台 (又老又病,人近寿终)

⑧艰难苦恨 (国运衰颓,自己无法力挽狂澜,壮志成空)

⑨新停酒杯(重阳佳节,穷困潦倒,消愁无酒) “登高之意悲九重”!!!

3、宋·罗大经评价颈联:万里,离家之远;秋,时有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个字含八意,千悲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4、立足文本,我们找到了颈联里的悲之九重的原因;那么,当我们驻足于那年那月,驻足于杜甫人生的尽头,我们又能体悟到杜甫寓于诗中什么样的情感呢?

知人论丗: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藩镇势力又趁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之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有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有未酬的壮志,加之好友李白、高适等相继离世。未了派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不料想却愁上加愁,悲上加悲!

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消愁而不得,想叶落归根而不行,一生报复转头空,江山依旧多娇,而他却无力折腰,他不由得悲愁郁结,排遣不得。悲情让杜甫艰于呼吸。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剖析诗眼“悲”,自然梳理出诗人从悲自然之秋到悲人生之秋到悲国家之秋的情感流程,自然体悟到了一个孤独悲愁的杜甫,一个深情伤感的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由此可见,在阅读鉴赏诗歌时,如果碰到诗眼,我们一定要反复玩味,顺着诗眼触摸诗人的心灵世界,仔细体悟诗眼背后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三、作业。

学完《登高》这首诗,留给你最深体会的是什么?可从写景、抒情、对偶、布局谋篇、炼字炼句等方面入手,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鉴赏。

四、板书。

悲————忧思沉郁杜甫心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 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 教学设计.doc》
登高 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