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牧民增收(原创).doc

2020-03-03 02:43: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39期:我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发展以日光温室、棉花、制种、草畜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全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逐年提高。2008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4.9亿元,比上年增加3.11亿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5744元,比上年增加616元,增长12%。

一、我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为已任,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按照省委“四抓三支撑”和市委“三化促三市”的战略要求,团结和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大力弘扬金塔精神,积极进取,艰苦创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2、把握市场信息,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各级组织检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切入点,广泛搜集市场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等各种形式将先进、实用的信息及时产地给广大农民,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尤其是农口各部门面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获利较大的实际,采取市场预测、算账对比、科技助推、订单保证的办法,引导广大农民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积极推动农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2008年,全县粮经草比例达到了22:76:2,农业结构实现了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转变。

3、发展重点产业,稳步推进农民增收。按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县各级组织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形成了棉花、肉羊、制种、日光温室四大优势和主导产业,支撑着全县农民持续增收。在棉花产业发展上,主攻品种效益,狠抓超高产栽培和膜下滴灌,棉花栽培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年实现棉花收入近5亿元,农民人均棉花收入4400元;在草畜产业发展上,主攻提质增效,狠抓肉羊品种引进改良和小区建设,已经建成肉羊温精授配点109个,年改良肉羊10万只以上,建成了100万只肉羊生产基地,年实现畜牧业收入2.5亿元,成为全省农区最大的养羊县。在日光温室产业发展上,市、县财政加大扶持,县上各级组织加大工作力度,全县累计日光温室总面积近3000亩,年收入2000万元。在制种产业发展上,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制种生产,建成了中东镇、金塔镇、古城乡、西坝乡等四个制种重点乡(镇)。年制种面积在5万亩左右,年均收入9000万元,成为国内最理想的种子繁育基地之一。

4、推进科教兴农,认真落实重点措施。全县各级组织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紧盯种、养、特、优四个重点,抓住引、繁、育、推四项措施,加快普及名、优、新、特品种,积极推广高、新、精技术,使棉花新品种更新换代、棉花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肉羊温精授配改良、高代肉羊杂交改良等一批关键增收措施得以落实,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08年,全县农业科技覆盖率达97%,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4%,

5、狠抓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全县各级组织坚持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推进农村工业化的重点,继续突出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产品流通促销三大重点,促进了全县农业向低耗、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围绕棉花、粮食、日光温室、制种、肉羊、加工菜等产业,初步形成了30万亩优质棉花、5万亩优质粮食、3万亩制繁种、1万亩加工菜和百万只肉羊生产基地;扶持建立了52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全县7多万人(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户均增收达到400多元。

6、强化农民培训,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农口部门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县乡结合、乡镇组织、集中培训的办法,以重点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为重点内容,利用广播、电视、因特网、印发资料、培训班、科技赶集、宣讲团等多种形式,深入实施“农业科技推广行动”计划,广泛宣传普及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据统计,去冬今春,围绕日光温室、葡萄产业、畜牧业发展、林果业病虫害防控、农民就业技能等内容,共开展各类培训203场次,培训农民4.9万人(次),印发资料2.85万份,组织农民观看科技光盘153场次,受培训农民9770人次.同时,各级组织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思路,大力开展“阳光培训”工程,增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积极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转的质量和成功率,不断壮大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至目前,全县输转农村劳动力3680人,其中有组织输转1460人,实现劳务收入304万元。

二、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起步良好,势头强劲,进展顺利,但也存在许多制约发展和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增收渠道比较单一,特别是依靠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二是畜牧业收入增长缓慢。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较低,辐射带动力不强。四是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速度慢,影响农民增收。五是农资价格上涨使种植业成本增加,使农民收入减少。六是

二、三产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稳定、不明显。七是资金短缺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八是灾害性天气多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棉铃虫的爆发给棉花产业带来了潜在的影响。九是是农村矛盾和问题突出,特别是农村土地、移民纠纷没有彻底解决,影响了农村稳定。

三、今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

(一)优化农业结构,持续推进结构调整

全县各级组织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作为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紧紧围绕市场调结构、围绕价格调结构、围绕供求调结构,通过信息引导、政策激励等措施,逐步增加优质、高效、市场行情好、附加值高、能挣钱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据近期调查,全县42.2万亩耕地,计划种植粮食作物12.6万亩,比上年增加3.3万亩,其中:小麦6.6万亩,玉米6万亩(其中套种孜然4万亩);计划种植经济作物28.5万亩,比上年减少3.4万亩,其中:棉花15万亩,比上年减少7万亩,加工番茄2.1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洋葱9000亩,比上年增加3700亩,瓜菜2.5万亩,比上年增加6200亩,制种5.1万亩,比上年增加2.4万亩;种植饲草2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全县农业种植结构呈现出粮食、瓜菜、加工菜、制种、孜然套种、饲草面积增加,棉花面积减少“六增一减”的趋势。预计,通过结构调整,今年全县“万元田”面积可达到4500亩,占总耕面积的1.2%;“五千元田”面积可达到1万亩,占总耕面积的2.5%;双千元田”面积可达到20万亩,占总耕面积的47%。如果落实以上结构调整数据,按上年农产品价格分析,今年全县农民将增收3166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73元。

(二)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逐步增加农民收入

棉花、肉羊“两白”产业是支撑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支柱产业。棉花产业发展上,要将播种面积调控在20万亩左右,把重点放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上,整体实现品种换代,30%的棉花面积实现2担变3担的目标。肉羊产业发展上,认真落实肉羊品种改良和提质增效的重点措施,新建高杂改良点1000个,改良生产优质肉羊10万只以上,扩大杂交肉羊品种覆盖面,提高肉羊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专业户,发展规模养殖专业户1700户以上,新建高标准养殖小区11个,引导分散养殖农户入驻养殖小区,

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在农牧部门及各乡镇的宣传引导下,肉羊引种任务基本落实,已组织调引基础母羊2200多只;肉羊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今年群众热情很高,目前已落实规模养殖小区14个,落实优质种羊繁育场1个,种羊扩繁厂4个, 20个完善配套设施的养殖小区和10个肉羊纯繁组初步落实。预计全县农民今年将从草畜产业上增加收入1500万元,人均110元。

(三)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田

提高“双千田”,发展“5000元田”,争创“万元田”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今年,我县将发展日光温室设施农业做为重点,采取政策激励、行政助推、部门帮扶等措施,新建温室300座,改造维修原有旧棚,推行“一区一品或一乡一业”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增加亩收入过万元的设施高效农业比重。至目前,新建日光温室已初步落实20个点,363座,大部分乡镇完成了土地调换、流转工作,部分乡镇已定购了建设材料,4月中旬可全面开工建设。同时,加快发展以网式制种为主的高效制种产业、以加工番茄、青红椒为主的蔬菜加工业、以孜然套种为主的特色孜然产业,最大限度挖掘土地的产出效益,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根据测算,今年新增日光温室可增加收入500万元,制种、加工番茄、孜然、瓜菜、洋葱、青红椒等加工菜可实现收入3.56亿元,人均收入2170元。

(四)落实重点科技措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种植业上,继续主抓棉花品种换代和超高产栽培两大重点,提高棉花单产,增加总量,提升效益;大力推广间作套种、粮食带田等高效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单位亩效益;重点建设古城乡日光温室市级标准化栽培示范区、鼎新镇、航天镇棉花优质高产综合示范园区、中东镇高效制种示范园区、金塔镇、东坝镇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等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机无土栽培、节水灌溉、棉花超高产栽培等新技术,为农业提质增效搞好技术装备。同时,由县农技中心负责为全县日光温室小区提供统一育苗,实行工厂化统一育苗、统一供应。三春生产前夕,县农业部门根据上年土样化验结果,制作了3万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免费发放到全县广大农户手中,指导农民开展科学施肥。畜牧业上,继续落实畜禽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等关键措施,全面落实县委、政府提出的“养羊120万只、养鸡120万只、养猪12万头”的“312”畜牧业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东坝镇西盛种羊繁育市级示范区、10个规模养殖小区、4个种羊扩繁厂、20个完善配套设施的养殖小区和10个肉羊纯繁组,逐步提升棉花和肉羊两大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五)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依托绿色证书、阳光工程等,加大农民培训力度,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素质;继续把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增长点,积极宣传劳务输转的政策和信息,教育广大农民破除“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看摊守业”的观念,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劳动力输转渠道,年内引导培训农村劳动力18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500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亿元左右。至目前,全县输转农村劳动力3680人,其中有组织输转1460人,实现劳务收入304万元。

(六)高度重视产业安全,加强动植物疫情防控

认真贯彻省、市苹果蠹蛾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和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认真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在植物疫病防控方面,县植保部门在做好玉米螟、棉花蚜虫、棉花红蜘蛛等常规病虫害监测防治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苹果蠹蛾和棉铃虫的防控。通过开展以农业、物理为主要措施的冬春防控和以化学药剂喷打为主的夏季“百日防控行动”,确保完成年度防控任务目标,保障水果产业和棉花产业发展安全。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县乡动物防疫部门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扎

实工作,年内要完成牛、羊、猪“W”病免疫率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率均达100%的目标,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

如果落实以上关键措施,今年全县种植业总收入将达到79490万元,比上年增加3166元,全县农民人均从种植业增收273元;全县畜牧业收入可增加15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10元,加上因农资价格下降,全县可减少种植成本2500万元,亩均减少60左右,相当于全县农民人均增加收入210元左右,预计2009全县农民人均将从农牧业上增收590元左右。

农牧民增收论文

发展绒山羊产业 促进农牧民增收1综述

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农牧区能人带动农牧民增收

农牧民增收调研报告 论文

农家书屋惠农家 农牧民增收

农村如何建立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

促进农民增收

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促进农牧民增收(原创).doc.doc》
促进农牧民增收(原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