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马原历年试题总结

2020-03-02 14:36: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10个单项选择:

1,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可供选项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2,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可逆性,不可逆性,持续性,无限性 3,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特征等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属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等;后面太多了,后人补充吧。^_^

二、5个多选: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三点 3,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4,对马克思的一句话的理解 还有一个记不请了。 选择题还好,不是太难。

三、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唯一理论来源

2、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精神的

3、辩证的否定就是事物渐进过和的中断与发展

4、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四、分析题

1,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一下你对这

一方法论的理解。

2,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一段材料,然后用马克思主义原

理分析段话。

不太全,完全凭的是印象。 个人感觉试题还是很厚道的,考的都是很基本的原理,对于学过高中哲学的人来说还是

比较简单的呵呵。 一 单选题

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 2 时间的一维性体现在

3 时间和认识的关系是(决定与反作用) 4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5 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突出作用体现在

6 唯物辩证法认为要正确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关键是坚持(实践的)观点 7 自然科学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 8 9 10都记不得了 二 多项选择 1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哲,马政经,科社) 2 为什么人的本质性是社会性 剩下三个记不得了 三 辨析

1 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2 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唯一理论来源。 3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渐变过程的中断和发展。 4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精神的。 四 论述

1 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这一方法论的理解。

2 某领导人在某报告中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文化,激发人民的创造性,建设社会

注意先进文化云云。。。

试用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1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 2 时间的一维性是指 3 运动是物质的()

4 西周史伯提出“尚和去同”,这一思想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5 承认绝对真理就是()

A 承认永恒真理 B 绝对主义

C 否认相对真理 D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世界的可知性 6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

7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正确理解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关键是坚持() 8 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

A 属于上层建筑 B 属于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C 属于政治的上层建筑 D 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9 阶级斗争对于阶级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为 10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分析:单选题多是考的书上的概念,如果看过书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说它不是考的

深入的东西,只要有印象应该就没有问题:)

---------------------------------------

多选

1 作为一个理论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2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这是因为() 3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从唯物辩证法来看,科学发展 观是()

4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5 马克思说,人的奔至“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A 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 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D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

分析:多选也是概念为主,还是加有一些分析。主要就是马克思几个理论,辩证法、实践

等等。另外也要多注意它网站上的复习资料,单选9 10,多选2和4都是原题(ms),还有

单选的8也是资料中分析题里面提到的~

---------------------------------------

辨析

1 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惟一的理论来源。 2 自然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精神的。

3 辩证的否定就是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和发展。 4 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

分析:辨析和复习资料上的很像,其中第一个就是由资料上的某一题改过的,而4与3和其

中两道选择题又是扣上了的(由此可见复习资料的重要性~~~)

---------------------------------------

分析

1 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试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谈谈你对这一方法 论的认识。

2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当今世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

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

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请结合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谈对这段话的认识。 ---------------------------------------

这个个人觉得当然就是越多越好。抓好要点之外,能多说就多说= =,说不出来就把原文

抄了再分析@@我就是这样的„„

个人总结:

复习的顺序最好是,先看一遍书,理解(当然是对于我们上课没有听讲过的,完全不懂 ...)然后是看复习资料!这个很重要!因为我发现这次考试很多都跟上面有关~最后则

是再看一遍书,一些很细很细的知识点,不需要太深入,只要有个印象就可以了。

如果根本没什么时间,也需要好好看一下复习资料~个人看法~ 呵呵:)不过个人觉得后面的分析题还是很看人品的= =~ 马原(上),2007年秋试题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成立标志是(c)

A,„„ B,《资本论》 C,《共产主义宣言》 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纲》

2,时间的一维性是指()

A,可逆性 B,无限性 C,不可逆性 D,连续性 ps:其他的不记得了。。。

二,多选题(共5个,共10分)

1,作为一个理论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bc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bc)

A教条主义 B理论脱离实际 C本本主义 D经验论 ps:其他不记得了。。。

三,辨析题(5/个)

1,社会空想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源泉。

答案要点:这个观点不全面。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吸收这三个理

论的积极成果,结合无产阶级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 义。 2,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精神的。 3,辨正的否定是事物的中断和发展。 4,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四,分析题(10/个)

1,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请结合你的生活实践,说明这一方法论的实际 意义。

2.“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

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

貌更加昂扬向上。”(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一段引文)结合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ps:不好意思,选择题不记得了~~~总之不难:)

课程版上已经发了更全的试题,这里只有我目前还记得的~做点小贡献

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三章背得各种昏,结果真是考察了弱项啊„„无语„„

机缘巧合卷子拿回来了~第一次发考题~回馈course版~各位ddmm马原加油哦~:)

不定项选择:(1’×10)

1、马义三个组成部分

2、马义核心()马义哲学、政经学、科学社会主义、马义人学(不知啥东西)

2、马义精髓()实事求是、对立统一„„

4、二元论错误()挺简单滴~

5、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范畴的关系()普遍特殊、本质现象、同一差异、

整体部分„„

6、“人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变化而不单是自然界本身”说明

()认识的涵义问题,有个bt选项认识内容和模式是由课题提供的„„嗯嗯,不知道„„

7、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总合~

8、辩证法观点()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不知咋回事儿„„)

10、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简答:(6‘)

1、简述马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学说”

2、简述意识能动性表现(考场上彻底忘光„„)

3、简述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辨析(6’)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可以归结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和“天不变,道亦 不变”

2、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却决于它是否能有效的为经济基础服务

论述(10‘)

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集合体,是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和意义

2、结合改革开放30年实践经验,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据说我们试场没交试题卷。。。嗯。。。

一、不定项选择题 1\'*10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人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E、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马克思主义人学 E、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3、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以人为本 C、阶级斗争 D、共同富裕 E、对立统一

4、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 B、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E、主张精神第一性

5、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范畴之间是____关系 A、普遍和特殊 B、本质和现象 C、整体与部分 D、多数与少数 E、同一与差异

6、恩格斯曾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而不单是自然界本身”,这句话反映了: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认识是主体的自我反映

C、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认识的内容和模式是由客体提供的 E、认识与主题的认识结构无关

7、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理性、意志、情感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类的共同性 E、生物性

8、辩证法认为

A、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B、哲学上的肯定和否定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赞同和反对 C、质变就是事物的发展

D、扬弃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E、矛盾双方中一方是同一性,一方是斗争性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应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D、事物的前后相继的联系 E、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0、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A、真理中包含着错误的认识 B、任何真理都是对物质世界一部分的正确认识 C、任何真理都是对物质世界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 D、真理是不完全的正确认识 E、真理是不确定的认识

二、简答题 6\'*3

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

2、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简述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三、辨析题 6\'*2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可以归结为“世变则事变,事变则备异”和“天不变,道亦不变 ”的对立。

2、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主要取决于它能否较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四、论述题 10\'*2

1、试论述“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及其意义。

2、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试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辩证关心原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10年1.4 选择题不记得啦。 简答题

1.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2.简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3.简述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辨析题

1.每一次质变都是否定

2.唯心史观的缺陷在与肯定了人们活动中的精神和思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论述题

1.前面有段材料

运用矛盾学说分析我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合理性和片面性,并说明在今天的形势下如何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联系实际阐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宋国兴老师班

1、劳动二重性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如何用劳动二重性来分析剩余价值的形成?

2、什么资本可被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区分的意义为何

试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关系辨析.

题目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一、不定项

1、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

2、马克思主义核心——科学社会主义

3、意识实质

4、„„

10、人

二、简答:

为什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真理与谬误关系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三、辨析: 每一次质变都是否定

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认为精神或思想对社会历史发展有作用

四、论述:

古代和谐思想与当前国内矛盾的处理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简答题

1.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辨析题

1.劳动力商品的买卖符合价值规律 2.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三.论述题(三选二)

1.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为什么?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他的实质是什么? 3.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有什么联系? 四.材料题

第一个材料,鸦片XX史,马克思,1858 第二个材料,共产党宣言,马克思,1848 题目: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与不发达国家的命运

北京大学马原历年试题 汇总版

宪法历年试题(北大)

北大美学历年试题

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

北大社会学理论历年试题

马原分析题总结

马原复习资料总结

《[北大]马原历年试题总结.doc》
[北大]马原历年试题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