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2021-02-16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早期阅读心得体会

早期阅读如何教——心得体会

早期阅读活动又是比较枯燥的,他远远比不上玩具、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大,若只是一味单调地强迫幼儿进行阅读,会让幼儿产生厌烦的心理,早期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是通向视野开阔、心灵丰富、头脑发达、聪明灵透的最佳途径,但因幼儿不识字或只能识别少量的简单的文字,只能从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中完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幼儿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来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组织幼儿阅读时,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从各个方面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

1、及时的进行表扬奖励: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我就运用幼儿的这一心理,指导幼儿阅读,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若孩子在阅读活动中语言连贯且紧扣画面主题,声音洪亮,用词恰当等,表现非常出色,问题回答的特别好,我们这时就可及时的给予奖励,如:教师口头表扬,可让小朋友为之鼓掌,可发些小奖品,如:小红花、小卡片或各种动物图片等,幼儿得到的表扬奖励越多,他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

2、教具色彩鲜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喜欢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喜欢拟人、拟物,喜欢给周围的一切都赋予生命和情感,使幼儿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

3、实行点化教学:用录音机分别录下幼儿阅读的声音,让幼儿猜猜这是谁的声音,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4、设置悬念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这要让教师先用语言创设一种好象是不合常规的情景。

二、设计合理的阅读活动

幼儿的阅读活动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逐步进行的,因此,教师是否设计出合理的活动结构,将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效果。

三、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阅读课件,故事视频) 让幼儿自制阅读材料编讲,可发展幼儿动手操作和想象、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在拼图过程中,还可发展幼儿的友好合作能力,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教师可提出适当要求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不时的启发引导,倾听孩子的讲述。

四、投放适宜的图书让幼儿阅读

早期阅读是一项丰富多采的活动,不可按照一种模式进行,我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幼儿与读物的特点进行活动设计,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要求能够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围绕主题编讲。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兴趣,让幼儿从早期阅读尽快地向正规而成熟的阅读过渡。

五、在指导幼儿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好奇感和探索愿望。

随着幼儿阅读能力的增强,可让幼儿从阅读单幅画面过渡到阅读多副画面,在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幼儿进一步观察画面变化,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幼儿根据书面语言——图片较合理的讲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讲述活动,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能够完整连贯的表达阅读内容,还可借助游戏或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把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并消化。

六、园密切配合,共同指导幼儿阅读

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从孩子一出生,家长就不停地用语言与孩子交流,拿画书讲故事给孩子听,孩子就会受到家长的熏陶,家长是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家园一致,指导幼儿阅读,能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可让家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家庭阅读气氛,使孩子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而喜欢读书,还可将幼儿在园阅读的内容告知家长,请家长配合指导。此外还可利用孩子入园、离园的机会进行阅读指导,此时幼儿人数较少,便于教师个别指导。

总之,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幼儿早期阅读的积极性,让幼儿尽快的达到独立正规阅读的水平,拥有一把能打开“书籍”这扇大门的金钥匙,去获得他们所能获得的一切

推荐第2篇:早期阅读心得体会

幼儿园早期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8月下旬,我有幸聆听了关于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培训,感想及收货颇多!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国家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幼儿园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不要求书写),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在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呢?

一、首先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纲要》还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幼儿园与家长应当为幼儿创设并引导幼儿接触一定的阅读环境,并想方设法唤起幼儿阅读兴趣,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发展阅读活动,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早期阅读能力。

(一)要尽力营造一个处处能够见到汉字与实物紧密结合的环境。大门、花园、教室、桌椅、门窗、玩具等凡是能与汉字结合的实物上都尽可能地与汉字挂钩,让孩子们见物的同时就能见到与之对应的汉字。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图象、声音、语义、符号自动地整合到一起,从而逐步实现对汉字的认识。在人际交往中,也要注意营造汉字教育的环境。例如,我们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入“标志”,在毛巾架上、小橱子上、杯子架上都有每个人的“标志”。孩子在与教师、小朋友的交往中,“标志”上的汉字自然就记住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人与人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汉字教育。

(二)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精心设立充满温馨、优雅、适合阅读的图书角,专门以开放的形式、空间,时时吸引着幼儿。他们还把自己家里最喜爱的图书放置在图书角里,与同伴交流,在丰富班级图书内容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由于图书角就在孩子身边,孩子可以在晨间活动、区域活动和饭后的间隙随时翻阅。久而久之,阅读活动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就象他们需要水和食物那样自然,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的阅读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调整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故事内容,并根据不同的故事及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指导技巧。如可以利用故事插图,组织幼儿续编故事活动。这样坚持不懈努力,幼儿的阅读就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动与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的阅读常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同时,应有目的地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有条理、不怕困难、做事有始有终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是和学习的兴趣相关联的,良好学习习惯既是顺利进行早期阅读所必需的,也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准备工作。记住这样一句话“起初是我们养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我园是以红缨教育的《帮我早读书》为主要的语言教材,每天早上幼儿入园之前我会先把所有的书摆在一个固定位置,露出每个孩子的名字,幼儿进教室后会主动取自己的书,跟着磁带指读。晨读完毕,我会放音乐,孩子一个接一个有序地把书送回指定地点,放整齐。等待的孩子可以打拍子、做律动。平时我还注意提醒孩子,阅读要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书要一页一页从前往后轻轻翻;图书角看书时要安静,不能打扰别人,对图书要爱惜,不折损,不撕页,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阅读时我们非常重视幼儿“指认”技能的训练,让幼儿尽可能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使其同时运转,并在每个字上聚焦。可用四句话来概括:手指着这个字,眼看着这个字,嘴里念着这个字,脑子记着这个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气,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具体操作可由教师或家长握着幼儿的食指,一边读诗歌或故事,一边带领幼儿指字,反复进行,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节奏,区分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的应该语气停顿,但是手不用去指标点符号,应该直接去找下一个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儿换到下一行,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 “拐弯请注意”。中班下学期,我班孩子已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绝大部分幼儿已顺利从“点指”过渡到“划指”。

三、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幼儿早期阅读

1.让幼儿大量感知和积累儿童文学精品

幼儿阶段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记忆占优势,年龄越小越明显,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幼儿有着极强的无意识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当我让孩子们欣赏“抚摸”这首散文诗时,虽然中班的孩子还不太理解散文诗的含义,但听完这首语言优美、节奏轻柔的散文诗,孩子们很自然的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真好听,再放一遍吧。”“我听着很美。”所以,我们应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全面的儿童文学精品,利用餐前饭后让他们进行感知。所谓感知,就是不要求幼儿理解并会说出作品中的每个词、每句话,更不要求他们会复述所听过的每个儿童文学作品,这里只寻求一种熏陶,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对提高幼儿的语言修养和今后的语言创作是极其有利的。

2.根据幼儿智力发展规律,注重因材施教

《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速度都不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方说,有的孩子喜欢阅读,但不擅长拓展,我们可以采取调动孩子生活经验,用动作、感情结合图片帮助幼儿拓展思维;有的想象力极丰富,但表达不够,教师尽可能让孩子多表达,单独开展指导,在日常阅读中指导幼儿讲述。有的孩子阅读习惯差,我们就让能力强的幼儿与他们共同阅读,用好的榜样影响他们校正不良习惯。交流阅读体会。教师要细心观察,注意调动每个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根据幼儿不同能力、不同水平进行指导,比如在学习《小马长大了》后,我们启发幼儿学一学动物的动作、表情,说一说小马、黑狗、山羊、黄牛是什么样子,它们都有什么本领,留有问题让幼儿思考。这样,老师可以从中观察了解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及时发现幼儿理解的差异,适当推敲原因并给予不同指导,这是整体指导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总而言之,针对个体的指导方法不一而定,形式可不拘一格多样化,以推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3.利用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是所有孩子们的喜好,孩子们喜欢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更喜欢从故事中学会做人的准则。于是,我便开始采用睡前小故事的“策略”:在孩子们午饭后组织些安静的游戏(比如:听平静的音乐等)来平静孩子们心潮澎湃的心,让孩子们首先能安静地走进卧室;到卧室后我会告诉孩子们安静后再讲故事,这样孩子们躺到床上的速度就会加快一倍,很快就会躺到床上等待老师讲故事;偶尔有一次一个小朋友说我要讲的故事她也会,于是那天中午我就请她替我讲了。后来发现小朋友讲故事的热情高涨,干脆就请小朋友们轮流讲。就这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孩子讲不同的故事,孩子们非常爱听,而且睡得特别香,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4.正确评价,及时地进行表扬奖励

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我就运用幼儿的这一心理,指导幼儿阅读,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若孩子在阅读活动中语言连贯且紧扣画面主题,声音洪亮,用词恰当等,问题回答的特别好,我们这时就该及时地给予奖励,还可以设置“幼儿进步奖”、“主动学习奖”等。教师可以口头表扬,让小朋友为之鼓掌,也可发些小奖品,如:小红花、小贴画或各种好看的图片等,幼儿得到的表扬奖励越多,他(她)就对这一活动越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

5.注重整合,联系生活实际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该注意整合性原则,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性。如把语言教育活动与其它各科内容进行整合;在选择和编排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把语言学习内容视为一个整体。二是语言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为幼儿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不同交流情境,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还应该注意把语言教育活动渗透到各种游戏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幼儿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如:夏天到了,幼儿园内的各种树木发生了变化,在户外自由活动时,让孩子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幼儿在观察中议论、想象,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观察过程中,很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来不断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及应用能力。如:可以请幼儿创编,也利用零碎时间让幼儿讲讲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进行识字游戏,经常张贴幼儿的“口述日记”等。

推荐第3篇:幼儿早期阅读心得体会

幼儿早期阅读心得体会3篇

早期阅读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和确立,使教师明确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所要达到的要求,使早期阅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幼儿早期阅读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幼儿早期阅读心得体会

给孩子读书,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读书,读了几年,收获颇大,孩子对书的热爱让我感动!先就儿子他们这个年龄段(四至五岁)谈谈我的一些在幼儿阅读方面的感受吧。

随着社会的不段进步和发展,生活节奏也日益的加快,通过语言解决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要,有位教育家说过:“人类有两种语言 , 一种是听觉语言 , 一种是视觉语言。”根据教育家们长期的科学早教证明 , 儿童期不仅是学习听觉语言的最佳期 , 也是学习视觉语言的黄金期。如果儿童在学习发音说话的同时 , 早期学习识字、朗诵、阅读 , 使视听语言能够与之并驾齐驱 , 那么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就会突飞猛进的提高。

非常庆幸儿子刚好赶上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课题时间,面对日新月异,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大家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幼儿期也是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期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将影响其一生。在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和谐、美好关系,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关爱与敬畏的情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质,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的能力,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从而对理想与末来的向往追求,积极 ......

推荐第4篇:早期阅读的教学特征

早期阅读的教学特征

颜晓燕

[摘要]作为一项专门的语言教学活动,早期阅读教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儿童的阅读综合素质;教材分析应侧重于教材中包含的阅读符号和对儿童阅读能力的要求;教学准备应着重考虑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环境的创设;语言运用应体现多样性综合化的特点;教学环节安排应侧重于突出阅读活动;教学指导应侧重于培养儿童的基本阅读能力;教学反思应侧重于是否促进了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言教育;阅读教学;早期阅读教学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把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和技能作为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在落实《纲要》这一指导精神的过程中,早期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常规性内容。将早期阅读作为一项专门的语言教学活动,如何全面把握其教学的基本特征,其教学的着眼点在何处,仍是教师深感困惑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期阅读教学作用的整体发挥。为此,有必要探讨早期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本文尝试就是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初步探讨。

一、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儿童的阅读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总指导方向。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确定教学策略,并以教学目标来衡量和评价教学效果。因此,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定位教学目标。

早期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体现为早期阅读的价值取向和所期望达到的教育目的,它应依据早期阅读的内容、教育功能和幼儿的学习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确立。从教学的一般原则看,教学活动的目标应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应体现情感、认知及能力等三大维度的要求,根据《纲要》的精神,教学目标应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依此思考早期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在情感态度方面,教师要引发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使幼儿热爱书籍,爱护图书,喜欢观察书面语言信息(包括以印刷材料呈现的各种色彩、图像、符号及文字等),能自觉自主地参与阅读活动:在认知习惯方面,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认识图书的结构,懂得按顺序逐页翻阅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在技能能力方面,教师要培养幼儿对书面阅读信息的观察模拟、预期猜测、自我调适以及连贯表述等技能和能力。

与其他类别的语言教学活动相比较,谈话活动侧重培养幼儿交谈兴趣、倾听习惯及对话能力,讲述活动侧重培养幼儿讲述兴趣和独白语言运用能力,文学活动侧重培养幼儿欣赏兴趣及学习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这些教学活动的目标具有单向明确的特点,而早期阅读的目标呈多维复合的特点,涉及的要素多,目标内容较为复杂,它虽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但却涉及诸多阅读要素,如融合多方面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涉及观察、理解、表达,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等综合素质的内容。因此,早期阅读教学目标整体体现定位于培养幼儿阅读综合素质的教学特征。

二、教材分析应侧重于教材中包含的阅读符号和对儿童阅读能力的要求

教材是幼儿早期阅读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包括阅读读本、材料,幼儿文学作品等。它是教学活动赖以展开的依据,是幼儿学习和师幼有效互动的媒介。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早期阅读是着重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行为的活动。这里的书面语言绝非简单等同于书面文字,它应该指以印刷材料呈现的信息,包括图像、色彩、线条、符号以及文字信息等。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更多倾向于画面符号信息和少量的文字信息。所以,在分析阅读读本和材料时,教师要着重分析这些阅读符号和相关观察猜测、思考联想、理解表达的阅读能力。如以图画书为阅读内容时,教师需要着重分析图书装帧特色,美术语言符号特点。图书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内容情节特点,需要对图书的封面、环衬、扉页及封底等各部分设计装饰特点,对图像的造型构图特点,画面的色彩细节特点以及图画书体现的风格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分析它们对儿童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

在其他语言活动中,拿文学活动为例,教师侧重分析作品内容的文学特点和欣赏表现的要求,教师“要理解作品内涵及表现手法,并通过反复探寻、细心品味,发现和阐释作品的深层底蕴,进而受到心灵的撞击”。同样把文学作品作为教材,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则是读本的阅读符号和阅读能力要求。两相对比,可以发现,在文学活动中,作品是直接欣赏的对象,是教学的焦点内容,成为幼儿直接关注和学习的内容:而在早期阅读中,作品成为阅读的背景或媒介,成为幼儿通过阅读符号进而自然理解的内容。由此可见,在早期阅读中的教材分析应侧重于教材中包含的阅读符号和对儿童阅读能力要求。

三、教学准备应着重考虑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环境的创设

无论组织哪种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要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做好环境、教具材料、幼儿知识经验以及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准备。但对于早期阅读教学而言,其教学准备应考虑的核心问题则是阅读材料和阅读环境,

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考虑阅读材料问题。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来看,阅读是大脑接受外界视觉符号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对于学前儿童而言,除了图书、报刊、杂志等文字材料以外,凡是摄入儿童视觉器官中的一切外界刺激材料均是视觉符号,,包括电子媒体、电视、网络、客观世界等构成的丰富而又复杂的视觉文化。因此,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时,教师就不仅要考虑选择哪种阅读材料,而且也要考虑如何呈现读本,即考虑读本的数量、大小和摆放位置,设置阅读区并创设安静舒适和快乐阅读氛围。

四、语言运用应体现多样性综合化的特点

当前语言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是更加注重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语言教育的重点,在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中都需要运用语言,发展语言。都需要落实“培养幼儿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目标,但在不同类型的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方式有所不同。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谈话活动的语言方式主要是对话语言,讲述活动的语言方式主要是独白语言,文学活动的语言方式主要是精炼、优美和成熟的文学语言。与上述语言活动不同,早期阅读往往运用到多种语言方式,其语言运用因而是多样性和综合化的。在阅读路标、招牌、广告、说明书、电话本或菜单时,运用的是自由简短的对话语言;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运用的是优美的文学语言;在阅读娱乐性内容是,运用的是宽松自由的情境性语言;在阅读科学常识时,运用的则是清楚完整的连贯性语言。简而言之,对话语言、独白语言、文学语言、情境性语言、连贯性语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等各种语言方式在阅读中是共存的,在早期阅读中,教师指导幼儿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方式,将会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对于早期阅读而言,幼儿的语言运用应体现出多样性和综合化的特点。

五、教学环节安排应侧重于突出阅读活动

教学环节的安排指教学过程具体展开的步骤,往往以一定的教学程序来体现,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展开的师幼之间积极交往互动的过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有一般的教学程序,但对于不同类别的具体教育活动,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类别特征、学习特点和教学开展的一定逻辑顺序来安排不同的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的环节安排既符合教师教的逻辑,遵循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又符合幼儿学的特点,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和知识经验的建构过程相吻合。

另外,教学环节的安排应围绕重点,突出重点,解决重点问题。例如,讲述活动教学环节安排的一般程序为:出示讲述对象——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自由讲述——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学习运用新的讲述经验进行讲述——通过扩展延伸迁移新的讲述经验。这样的教学安排也突出语言表述运用的重点。

基于以上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早期阅读教学的环节安排为:第一环节借助阅读材料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第二环节引导幼儿观察阅读材料,猜测设疑,了解阅读的内容:第三环节提出阅读的要求,幼儿自己阅读,教师观察了解,个别指导;第四环节师幼共同阅读,教师围绕重点,启发提问:第五环节讨论、小结阅读的主题;第六环节延伸扩展阅读的内容,如围绕阅读的主题开展朗读、讲述、扩编、续编、讨论、游戏、表演、制作等活动。这种思路集中体现这样的一般程序:接触阅读材料——幼儿自主阅读——师幼共同阅读——围绕阅读主题扩展延伸,从而突出阅读活动的重点,体现了对阅读活动重点的突破。

六、教学指导应侧重于培养儿童的基本阅读能力

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什么,怎么指导直接决定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的指导重点往往取决于教学目标,大凡目标中所制定的要求就是教师指导的重点。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是幼儿语言的促进和发展。

早期阅读的指导重点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研究发现,人的阅读学习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获得阅读能力的学习,二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的学习。8岁以前应当掌握的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可见,阅读能力是个体的基本学习能力,是其终身学习的基础。对于学前儿童,首先要掌握的是阅读能力,其次才是学习各科知识,开阔学习领域的基本能力。如在接触图画书时,首要的任务不是通过阅读了解作品内容,而是以其内容和画面为媒介来学习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早期阅读的指导重点应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其中应该自然融合阅读兴趣、习惯和方法等核心要素。

七、教学反思应侧重于是否促进了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作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自从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的公式后,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入人心,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及时反思成为一项重要而必须自觉进行的教学工作,

教师应对教学工作进行持续不断地思考,不仅仅要“回忆”或“回顾”已有的教学活动,而且要探究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找到其中的“问题答案”。换言之,教师应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在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为了富有实效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增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在早期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伴随着教师逐步深入的教学反思。

在早期阅读中,教师反思的基点是促进幼儿的自主阅读。“学前儿童的口头语言发展速度惊人,同时开始认识符号、声音与意义的关联性,学习如何看待一张纸、一本书:尝试用自己所学的语言解释周围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惟有成为自主阅读者,儿童才算真正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自主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的核心目标,教师要将反思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时时反思是否制定了具体明确的自主阅读培养目标:是否提供利于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阅读材料和真实环境:是否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增进幼儿的自主阅读:是否随着阅读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阅读日益充满热情和渴望,并能有效地进行阅读等等。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这些问题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使幼儿具有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有效地进行阅读活动。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明确早期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不仅在观念上对其有正确认识,而且应该将其落实在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只有准确把握早期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才能有效地实施早期阅读教学并达到早期教学的目的,从而真正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作者:颜晓燕

推荐第5篇: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地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实践证明,早期阅读在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开启其智慧、丰富其知识、发展其个性、提高其语言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研究表明,3~8岁是人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幼儿期科学地组织和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可为幼儿进入小学后的书面语言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幼儿园如何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呢?

一、提供生动形象的阅读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早期阅读活动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在影响早期阅读教育的诸多因素中,阅读材料的投放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有研究者认为,适合学前幼儿的阅读材料基本以由文字和图画两种符号构成的图书读物为主。美国学者杜京通过研究发现:幼儿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图书读物的优选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为幼儿选择的阅读材料应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画面要清晰,主要感知对象突出;语言要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此外,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分层次地选择和投放图书。例如,小班幼儿的阅读主要是在游戏当中进行的,图书外在形式的趣味性,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可为小班幼儿提供封塑书、翻折书、卡片书、带香味的书等可以活动和操作的图书。相比较而言,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比小班要广泛,接受信息的途径也较多。因此,中班幼儿可为其提供多种内容的图书,包括童话故事、儿歌、科学知识等。随着大班幼儿知识经验和能力的积累,在为他们提供阅读材料时要注重多样化,并引导幼儿参与阅读材料的选择、收集与制作过程。如教师可引导大班幼儿将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交流阅读,或提供工具和材料,启发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图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阅读材料,更有利于幼儿养成爱护图书、喜爱阅读等良好的习惯。

二、创设丰富多元的阅读环境,陶冶幼儿性情

美国教育家霍力斯·曼曾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因此,幼儿园要高度重视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让文字无所不在地环绕在幼儿生活的周围世界,让图书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帮助幼儿从小养成与书为伴的习惯,使他们受益终生。营造良好的幼儿园阅读环境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首先,营造全园性的书香氛围。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陶冶幼儿性情方面的熏陶作用。例如,将绘有《白雪公主》、《拇指姑娘》、《小蝌蚪找妈妈》、《龟兔赛跑》、《狼和小羊》等经典童话故事的装饰画布置在门厅、走廊、楼道两侧的公共部位,并定期更换,让幼儿走进幼儿园即置身于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当中,激发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为他们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其次,创设专门性的阅读区角。从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专门的、光线充足的图书室和阅读区。图书室和阅读区中应合理摆放小桌子、小椅子、地毯和软垫,尽可能布置得舒适而温馨。幼儿可以坐在桌前看书,也可以坐在地毯上或靠在垫子上翻阅图书……实践表明,幼儿在宽松而温馨的环境中阅读,会感到阅读是件很舒服和惬意的事情,很自然地萌发和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第三,构建特色化的班级环境。教师可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及班级的各个活动空间,积极创设蕴含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营造有趣味的阅读情境,努力构建特色化的班级阅读环境。比如,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图书架,提供幼儿随手可取的品质优良的图书读物等。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是他们通向阅读之路最重要的一步,因此,在布置活动室角落的墙饰时,可适当配上文字,诸如“表演角”、“娃娃家”、“游戏区”等文字标签,或者在幼儿物品上做一些

幼儿名字的标志,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文字概念,了解文字的功能和重要意义,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感知和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

三、开展有效多样的阅读活动,积累阅读经验

早期阅读是通过积累各种阅读经验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过程,可通过以下途径开展有效多样的阅读活动:

1.教师参与的阅读活动。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不同于已初具文字阅读能力的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教师可直接介入幼儿早期阅读的全过程。孩子年龄越小,需要教师参与共读的需求就越强烈。教师的言语讲解是儿童理解图书内容的关键因素,教师翻书时从左到右,讲述时从上到下,能让幼儿逐渐了解到阅读的基本程序,掌握阅读的一般方式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幼儿共读一本书,也可以人手一册图书来阅读;教师可采用点画讲解、点读文字等方式帮助幼儿明确阅读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内容等,使幼儿逐步将听到的语句、词与图书上的印刷符号对上号。在此过程中,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的经验,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掌握初步的独立阅读的技能。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同龄幼儿之间共读图书的活动和以大带小的阅读活动,使幼儿逐步了解、掌握阅读活动的规则,并通过相互的交流促进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活动。幼儿只有对阅读活动萌发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比较专注地参与,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为了激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应针对不同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早期阅读活动。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可在餐前或午睡起床之后的过渡环节中,为其重复讲述相同的文学作品,组织幼儿观看有关童话故事的动画片。对于中大班小朋友,则可通过在墙饰和活动区角中自然地呈现文字,激发他们对识字及书面语言的兴趣。还可在各个活动区中提供指导游戏活动的“工具书”,引导大班幼儿通过阅读符号或图例及常见的文字,自主地去完成相关游戏和操作活动,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乐趣。因此,教师应保证幼儿每天阅读的时间,不断更新图书架、图书角的内容,积极鼓励幼儿在来园、自由活动、点心后、离园前等时间段自己主动翻看阅读图书。

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历程。让孩子从小插上阅读的翅膀,培养其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可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阅读区,是设置在幼儿园班级中供幼儿自主阅读图书的专门区域,它是一种典型而有效的早期阅读环境。有专家指出,在幼儿园班级中设置适宜发展的图书角不仅是现代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的板块,它对幼儿的早期阅读、语言表达、社会认知、人际交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利用好阅读区,既可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又可有效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阅读区的布置方面,为幼儿创设一个光线充足、空间适量,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将书的摆放调整至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我们可以为幼儿在阅读区里面提供一些小椅子、干净的泡沫板,让阅读区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舒

适。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坐在小椅子上翻阅图书,或坐在泡沫板上看书。在阅读过程中,阅读区里各种不同材质、形状、内容的书老师们还可以随机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在阅读区材料的设放方面,首先我们的阅读区里不再都是《好孩子好习惯》,更多的是大量适应本班年龄段幼儿阅读材料,如《三只小猪》、《小兔乖乖》、《狼和小羊》及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各种书籍等等,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不同题材的、不同类型的读物。如此之多的花花绿绿的图书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对他们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让孩子快乐地阅读》

幼儿的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培养。因此阅读对孩子们来说是幼儿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那么如何开设好阅读区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

一、选择最适宜于幼儿的图书

为幼儿选择一些好的图书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了解幼儿对书的需求,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书籍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二、给幼儿提供“说、讲、演”的机会

给幼儿提供了一个阅读的场所,也要为其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达到巩固的目的。

三、家园协调互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习惯

在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上,尤其需要家园培养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否则幼儿园激发出的阅读兴趣往往会被家长错误的方法或急功近利的态度扼杀。 《让阅读区动起来》

一、阅读区环境创设

1、创设宁静的阅读环境,帮助其形成放松、舒适的心理氛围,促进幼儿有效阅读。

阅读区位置应根据教室空间合理布局,选择靠近光源、安静的角落,尽量避免和喧闹的音乐区等相邻。

色彩选择,应以蓝、紫、绿等冷色调为主,这类颜色清新淡雅,易使人心绪宁静。

物品提供,应是安全、柔软的。可以提供一些软垫、靠垫,供幼儿坐和靠,挂上可爱的布制图书袋、简易书架,用于摆放书籍。

2、创设有序、方便的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空间布置上,教师悬挂书袋、摆放书架时,要保证幼儿伸手能取到柜中最上层书。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将大书小书分开放,便于幼儿学习区分大小,并养成按序收放的良好习惯。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了区域内宽松、和谐的氛围,受到丰富的图书刺激后,就会自然激发起主动阅读的兴趣。

二、阅读区材料的投放

1、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有声响的图书,可以摆弄的图书。

2、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主,对自己的物品会比较关注。每位幼儿都有自己带来的书,一方面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让幼儿在读书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幼儿自己带书,不仅保证了图书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也让家长了解幼儿读物适宜性的要求。

三、阅读区教师的指导

1、先扶后放

即先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看图书的方法,再慢慢过渡到让幼儿独立看书。

2、创景设疑

根据小班幼儿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观察的目的性较差地特点,创设问题情景非常重要。这里说的“创景设疑”,主要是指教师创设与读物内容相关的情景,同时,在读物内容和幼儿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3、多元体验

阅读是孩子解读->体验->表达的过程。尤其是小班孩子,其思维大多由行动引起。因此在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更是以“体验”为中心,并在阅读过程中呈现“体验中的对话,对话中的体验”这一特点。

4、关注细节

由于小班幼儿观察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而阅读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是通过细节来体现的。因此,帮助幼儿观察画面的细节尤为重要。 《阅读区创设之我见》

环境是一个媒介,是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所以我们要学会让环境讲话。我们阅读角的创设遵循的是“美观、舒适、方便”的原则。远观我们的阅读角,可以看到墙角四周垂了绿绿的柳条,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告诉孩子们阅读角中四季都是春天,“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春天是读书最好的时光,要好好把握机会进行阅读。走进我们的阅读角,一幅“蜜蜂耕耘图”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两只小蜜蜂落在四周垂下的柳条上,告诉孩子们要向小蜜蜂一样勤于学习;柳条上还悬挂着与主题相关的孩子的生活照片以及各种图片,如在“国庆到了”的主题中,我们就就悬挂一些“孩子们去过的地方”的照片,课间让孩子们互相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以此让幼儿相互间认识更多的地方。照片及图片都是

用夹子夹上去的,更换起来很是方便。磁砖四周是用蓝色的彩带装饰的,彩带上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张贴一些图片出来,图片是用回形针别上去的,更换起来很是方便。

这样“美观、舒适、方便”的阅读角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课后都会三五成群的看看柳条上悬挂的照片,说说彩带上更换的新图片,真是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谈对中班阅读区的指导与探讨》

在我们班的阅读区里放了很多好看的书籍,但是在空余时间孩子们宁愿跑来跑去追逐打闹,就是没有人阅读区看看书。也只在区域活动时组织一部分幼儿去阅读区看书,慢慢得我发现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怎么看书,一会儿就没有耐性了。怎样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呢?

一、安排一位老师与幼儿共同阅读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看一本书,从一页一页的翻到理解一页的内容到页与页内容的联系等等。教师还可以适当的提出几个问题,边讲边问,是故事的经验得以分享。

二、通过轮流讲述调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

阅读区是一个小小的区域,我们让几位幼儿共同看一本书,活动结束后让他们每人讲一页,轮流将故事讲完。这样不仅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还促进了幼儿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不过,班里的阅读区材料的种类还不是很多,在下个阶段,我们要尝试阅读图片的投放,像一些照片之类的,还有一些简单的故事的表演,给幼儿提供一些表演的道具素材。希望能够让幼儿能对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语言的发展方面有更加明显的提高。 《阅读区指导策略的探讨》

从以往阅读区开设的情况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会阅读,不知道怎样看懂一本书,书拿起来就是随便翻翻,然后换一本。因此,我认为最首要的工作是解决幼儿不会看书的情况,要对幼儿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这种指导可以先集体指导。为了方便指导幼儿学习看书的方法,我先从指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开始,请幼儿跟着我一起,一页一页地翻看,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顺序;再选择阅读区的图书一本一本跟幼儿集体讲述,幼儿知道了这本书的乐趣后会更喜欢翻看„„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指导幼儿慢慢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对语言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个别掌握得较慢的幼儿,教师可以进区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也可取得家长的配合。 《谈谈阅读区指导活动》

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学习语言的起步阶段。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是孩子们的最爱,为了使幼儿在阅读技能以及视觉、听觉、思维和想象力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在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阅读环境的同时,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阅读区域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了多样化的指导,运用不同的阅读活动形式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1、针对幼儿的阅读的行为表现,制定相应的规则。

如:为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针对幼儿出现影响他人阅读活动的负面行为或者是频繁换书的现象,教师和幼儿共同制定了一系列阅读区的规则,如:进区人员的安排:区域活动时,按幼儿学号顺序,每天有6位幼儿进阅读区,保证全班幼儿一周都能进一次阅读区。其他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可以随时进阅读区。我们还创设了“阅读之星评比栏”:在阅读区能够喜欢阅读、安静阅读、分享阅读的幼儿,通过教师和同伴的评比,评出每月的“阅读之星”。

2、针对一些故事书籍,教师只讲书的开头或中间,鼓励幼儿自己去图书区找这本书看结尾。

3、鼓励幼儿自带书籍,并向其他幼儿介绍。

4、教师组织幼儿观看与图书相关的动画片,以引起幼儿阅读的愿望或组织幼儿听和图书相关的故事磁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5、通过轮流讲述调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参与进来。《分阶段有侧重的引导,提高阅读水平》

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阅读区里,应按照阶段目标和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提问,进行有侧重的引导。第一发展阶段,首先观察指导幼儿,侧重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纠正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接着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第二发展阶段。应注重个别差异。对于讲述能力较弱的幼儿,可允许他们选择较简单的讲述内容,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老师可以轻声鼓励并适当跟讲的方式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对于讲述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幼儿加入想像以及生动的词汇,丰富讲述内容。应注重思维、想像,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思维和想像进行讲述,使讲述跳出 固定的模式,发展幼儿创造力。第三发展阶段。针对幼儿不同的阅读水平指导幼儿归纳阅读内容。要求阅读水平中等以及偏上的幼儿用一句话归纳活动;要求阅读水平中等及偏下的幼儿能用一段话来归纳;要求阅读水平及语言概括能力强的幼儿能用命题来进行归纳。 《指导早期阅读的策略》

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早一些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投放合适的阅读材料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可以选择画面生动、语言简单、内容短小、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图书。教师可以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阅读活动区别于其它游戏活动,教师需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幼儿阅读时的行为、表情、语言,分析幼儿阅读状况,适时地把握介入的时机。比如:幼儿频繁换书,长时间固定看一本书或一页时,又或者影响他人阅读活动等。这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平行阅读。通过师生平等地在一起看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周围幼儿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其实这也是抓住了幼儿好模仿的这一年龄特点。

我们每位教师在创设阅读区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抱怨,就是书坏的太多、太快。原因是幼儿缺乏保护图书的意识和阅读区应有的规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关措施,比如:师生共同制定阅读区的规则,保证幼儿阅读时爱护图书。还可以开设修补角。一张小桌子,一个工具盒,内放胶带等,便于幼儿及时修补。常此以往,幼儿对图书就会非常的爱护,在阅读区的一些良好行为也就会逐渐地养成。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现在幼儿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幼儿的图书阅读。比如,我们幼儿园就为幼儿提供了专门摆放图书的书架,也有专门的阅读区;很多教师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自由阅读的时间,鼓励幼儿阅读;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往往比较关注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关注幼儿对图书的理解,关注幼儿对阅读理解的表达。但是,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发现在指导幼儿阅读图书时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不重视良好阅读环境的营造,选择图书也比较随意;二是图书内容的呈现平铺直叙,无悬念;

三是提问以教师为主,不关注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探究;四是指导幼儿讲述图书内容时方式单一,幼儿缺乏讲述的兴趣; 五是不关注幼儿对图书细节和关键信息的把握。 《大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阅读活动与孩子的视觉、听觉、口语表达密切相关,并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相应提高。而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阅读活动的指导就显得更为重要。下面我来说说大班幼儿有关阅读活动的指导:

首先,我们与幼儿一起平行阅读。通过师生平等地一起看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幼儿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

其次,针对幼儿的阅读行为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我们说大班幼儿对文字有了一定的兴趣,也认识了一些字,但是我们不能抛开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文字教学,而应根据幼儿的需求,创设一种文字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的感染下需求得到满足。

总之,我们在幼儿阅读活动的组织中,参与幼儿的活动,作为指导者,帮助者,让孩子爱上读书,成为我们终身的好伙伴。

推荐第6篇:早期教案

地球的呼吸

朗读欣赏

推荐书目:《地球的呼吸》

●孩子好问,仿佛是带着一大堆问号来到这个世界。

●要回到这些孩子的问题,尤其是这些孩子才四五岁,并不容易。这本《科学图画书》以图为主,配上简短活泼的文字,使孩子爱不释手,是最好的科学启蒙

老师。它以“探究自然科学”作为主题,以此展开各个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图书的内容以故事的情节由浅入深渐渐展开,文字浅显易懂,图书生动活泼。它将引领孩子们去探索色彩斑斓的科学世界。该书现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品导读

●这是一本知识性很强的科学图画书。教师在与孩子朗读欣赏时请参考以下几点:

——抛砖引玉。

在朗读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孩子的已有经验,比如:“你知道人类是怎么呼吸的?”“地球上还有哪些生物也要呼吸的?他们是怎么呼吸的?”当孩子对“呼吸”产生了兴趣之后,再将书中的内容介绍给孩子。

——情景体验。

书中有一个重复提出的问题:“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可以加强语气来进行朗读,让孩子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和老师的语气来感受这部分所要表达的内容。” ——自主阅读。

大班年龄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经验,老师可以朗读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内容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阅读,最后再前后两个部分连起来进行完整阅读。 师生共读 ● 说一说,想一想。

——让小孩子尝试屏气10秒钟,鼓励他说出憋着气的感觉,体验呼吸的重要性。

——我们人类靠“肺”呼吸,那么地球靠什么呼吸呢?(第37页) ——如果你看见有小朋友在草地上乱踩,你会怎么说怎么做?(第

26、27页)

● 动一动,玩一玩。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做“好玩呼吸操”,大家来设计有趣好玩的动作。 ——花开花合,那是花儿在呼吸。

呼——吸——

潮涨潮落,那是大海在呼吸。

呼——吸——

二氧化碳出氧气进,那是小朋友在呼吸。 呼——吸—— 轻轻地呼吸, 呼——吸—— 附

地球的呼吸

我们和许多动物都是用鼻子和肺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

水中的鱼儿用鳃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 许多昆虫用腹部的气孔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 植物用根和叶片上的气孔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 人们燃烧柴草、煤和石油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地球上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我们无法呼吸了!

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

难道人和动物只能戴着防毒面具和氧气罩生活吗?

不用担心。白天,绿色植物除了进行呼吸以外,还能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进行光和作用后,开始吸进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 绿色植物带给我们氧气。 “我们可以畅快地呼吸了。” 有人在砍树,赶快拦住他! 有人在踏小草,赶快拦住他!

来吧,把小树苗种下去,让它们长大后变成一片森林。 来吧,把小草保护好,让它们长成绿油油的一片草地。 小朋友快来动手栽树、种花,把幼儿园打扮得漂漂亮亮。 在公路两旁栽上大树,让绿色的长城伸向远方。 把公园的墙打开,让生机勃勃的绿色透出来。

把我们的城市变成一个大花园,让我们都能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 等到满眼绿色时,别忘了来一次深呼吸。啊,是那么舒畅!

我们依靠鼻子和肺呼吸,我们的地球依靠“绿肺”———绿色植物呼吸。

————岑建强/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第7篇:早期阅读

杜曲街道中心幼儿园 早期阅读特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特色定位:幼儿早期阅读。

二、目标定位:书香润童心,悦读助成长

三、活动重点:

1.激发幼儿从小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规范幼儿的言行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形成,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2.以读书节系列活动为载体,引导师幼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进一步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促进幼儿园书香校园的建设。

3.通过活动提高家长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改善家庭的阅读环境,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实现家园合作。

四、活动措施:

(一)启动阶段

1.召开全园家长会、教工会等向全园教师、幼儿、家长宣传阅读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布置幼儿园环境,营造书香氛围,设适宜幼儿的阅读环境,具体做到“四个一”:

每班设置一个与阅读相关的区域(图书角、绘本创作区、故事表演区等) 每天一次自由阅读(可以是推荐绘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幼儿园课程《幼儿用书》中的内容) 每两周一个经典故事或童谣(内容可参照“幼儿听读经典故事”) 每学年举办一次与阅读相关的亲子活动。

(1)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校园文化。校园指示牌、班名及各班级主题墙逐步过渡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呈现;给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配上图文并茂的警句及标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自我阅读的窗口,用图书文化滋养幼儿心灵,开启幼儿智慧,奠定坚实的终身学习基础。

(2)悬挂阅读主题校园横幅;楼梯间、“亲子阅读角”文化布置 。

(3)各班级教室主题环境创设、区域环境创设(以图书角为重点),营造班级阅读氛围,开展“好书推荐”活动。

4.完善幼儿园硬件内容,如亲子阅读角、教师图书室、绘本内容等。

(二)组织实施阶段

1.教师方面

(1)倡导教师与好书为伴,拜读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与专业成长有关的书记,保持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2)继续开展教师读书心得分享会,并将其作为业务学习进行记录。美文品读 自选一篇立意深刻,结构精致、语言优美的美文(体裁不限),进行诵读,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3)开展“精品书屋”活动,每半个月由园办负责挑选优秀的专业型文章向教师推荐分享。

(4)进一步丰富各班图书角、阅读角、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

2.幼儿方面

(1)我的图书大家读

鼓励幼儿从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带到幼儿园,建立班级幼儿自备图书目录,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图书漂流活动

(2)晨听午谈暮诵

各班利用晨间活动、饭后时间、离园活动等时间开展晨听、午谈、暮诵活动,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周保证两次或以上的语言领域活动。

(3)各年级读书活动系列比赛

各年龄组开展系列读书比赛活动,如小班“颂诗歌”、“念童谣”擂台赛、中班“好书推荐比赛”、大班“故事大王比赛”等,让幼儿分享交流更多的故事,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我表现的热情和自信,还可每班评选出“优秀选手”到各班巡回进行表演。

小班 日常活动:

a.结合语言活动开展集体阅读活动,初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b.结合班级生活常规,保证每天5-10分钟的幼儿自由阅读或听读时间。

c.利用每天幼儿午睡前十分钟,为幼儿讲一个睡前小故事。 中班 日常活动:

a.结合班级生活常规,保证每天10-15分钟的幼儿自由阅读或听读时间。

b.每天要排1-2位幼儿在班内做小小广播员,为全班幼儿讲故事。

c.开展“好书分享”活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鼓励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图书与同伴一起分享。

大班 日常活动:

a.结合班级生活常规,保证每天15-20分钟的幼儿自由阅读时间。

b.开展与阅读相关的绘画、手工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共同绘制图书、编排内容,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c.每星期一安排1名幼儿在国旗下讲话讲故事。

d.利用区域活动或晨间活动时间开展幼儿讲故事,童谣表演等活动。

e.“大手拉小手”:大、中班的小朋友到小班去,把学会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

3.家园合作方面

家长是“早期阅读”特色教育的合作者、协助者。各班家长园地的内容,要突出“早期阅读”的宣传。我们将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致家长一封信、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最大限度地赢得家长对早期阅读教学工作的密切配合。

(1)同阅读,共成长 各班老师每周在班级群与家长分享一个幼儿所学故事或绘本内容,鼓励、引导家长在家与孩子共同阅读,并由家长撰写阅读心得或与孩子共同阅读时发生的小故事,家长自愿参加。每周由班级进行初评,每月各班择优参与园内评选并进行展示。

(2) 故事妈妈进课堂

各班根据本班情况每月安排1名家长,结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来班为幼儿讲故事,内容自选,优秀者可在全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进行展示。

(3)齐动手,享阅读

选择一个主题,由家长与孩子共同通过写、画、剪、贴等多种形式制作书签或图书,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 幼儿自制图书的主要类型有:大图书、口袋书、连页图书、活页图书、特别造型图书(如树叶书、蛋形书)、亲自图书和操作练习书(可供涂色、剪裁、粘贴)等等。

(4)专家引领共成长

通过全园家长会,邀请教育专家详细分析、讲解早期阅读,组织家长与老师共同学习,让教师、家长充分了解早期阅读课程的理念,更好地实现家园合作。

(5)你表演,我快乐

以年级组为单位,教师与保育老师自选绘本或与文明礼仪有关的故事内容共同进行朗诵,可运用辅助道具、图片背景、歌舞表演等丰富朗诵形式,向家长展示教师风采。

(三)总结经验

1.在学期末根据“亲子阅读故事征文”和亲子制作等比赛对优秀家庭颁发证书和奖品。

2.将开展的系列阅读活动精彩瞬间记录并进行展示。

3.家园开放活动后,向家长征集关于早期阅读的活动意见,针对活动进行改进。

4.总结成果,持续推进。

2018杜曲街道中心幼儿园 年4月19日

推荐第8篇: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山丘上的约会

郭悦

目标:

1、

2、

3、准备:

PPT 图画书人手一本 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呢?谁来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2、老师告诉你们啊,有一种朋友是从来没见过面的,他们是靠写信人是对方的,这种朋友就叫做笔友

3、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笔友见面”的故事叫《山丘上的约会》

二、师幼一起看PPT阅读图画故事前半部分,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1、出示图1~3,师讲故事后提问:故事里的瓜瓜的笔友是谁?

2、出示图4~5,讲故事

提问:

①瓜瓜把玲玲想成什么样子? ②玲玲又把瓜瓜想成什么样子?

3、出示图6~8, 提问:

①玲玲写信约瓜瓜见面了,瞧,它们都在忙什么? ②请幼儿看图7~8讲故事

三、让幼儿预期故事可能会怎样发展(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来说,但教师对幼儿进行适度引导)

1、小朋友,瓜瓜和玲玲会怎样去见对方?

2、它们最后有没有见到对方?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四、请幼儿独立阅读图书寻找问题答案 理解图画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特点的关系。 简单了解笔友的定义,感受笔友见面的神秘感。 学习理解故事中一些不常用的词汇。

师:现在就请我们的小朋友自己来看图讲讲故事,并且从中看看瓜瓜和玲玲会怎样去见对方?接着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五、教师出示PPT图中故事的后半部分,让幼儿边观察图边讲故事 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内容,讲出瓜瓜和玲玲见面的时间、地点、怎样见面及见面后发生的事。

六、师幼一起看图完整讲述故事

七、迁移部分:

1、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你们看瓜瓜和玲玲最后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了吗?

2、那怎样才算真正的好朋友呢?(不计较外貌的)

3、好朋友间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理解、信任、真诚)

推荐第9篇:早期阅读

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案——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青青幼儿世界芳草园 教学名称: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设计意图: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早期阅读对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家庭如何发挥其指导作用将显得格外重要。早期阅读能够激发 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早期阅读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 经;早期阅读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早期阅读可发展孩子今后学习所需要的阅读预备技巧……总之,早期阅读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因此父母为幼儿提供阅读条件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1.家长形成正确的早期阅读观念。 2.家长能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早期阅读指导,让幼儿喜欢阅读,学会 阅读。 教学准备:PPT——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 教学过程:

一、破冰游戏,让家长熟悉环境: 雨点变奏曲: 搓手——微风;打响指——小雨;鼓掌——大雨;用身体的任意 部分敲击以发出最大的声音(可以边跺脚边鼓掌或拍桌子)——狂风暴雨。 开始前,可让家长利用身体的任意部分碰撞发出声音,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出来,场面一片混乱; 然后让家长认为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发出声音(这时,会发现家长的声音会进行汇合,形成几个主流的声音) 教师慢慢地引导,从微风——小雨——大雨——狂风暴雨,或者再回落,最后在狂风暴雨中结束。

二、进入活动,讨论:

1、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吗?

2、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吗?

二、观看PPT。PPT 讲解——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 阅读的概念、目的概念:早期阅读是指0-6 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 人形象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过程。 目的:早期阅读的最主要目标是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语言 符号和图画符号的对应转换关系,掌握早期阅读的方法,培养幼儿将早期 阅读经验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幼儿观察、想 象和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 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儿的早期阅读与中小学生正规的读写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是在真 实的生活情境中为了真实生活的目的而自然发生的学习活动,是正 式读写学习的准备。调查发现,大约60%的3 岁儿童和80%的4 儿童已经能够阅读周围环境中经常接触的文字,如商店的招牌、门牌号码和自己的名字等。但是,他们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尚处在表层 水平。他们对字词本身的字形和笔画记住得很少,而对其表达的意 思和作用记得最牢。另外,幼儿学习读写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 内发生的,而是有一个在生活中持续萌发的渐进发展过程,而且其 发展遵循着一定的阶段发展规律,但每一个儿童达到特定读写水平的时间和方式是不尽相同的。 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这种说法隐了两个观念。其一是幼儿的潜能开发最为重要,其二是提前读写必然导致潜能的开发。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 代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并不体现在“开发幼儿潜能”上,而体现在使 幼儿通过接触书面语言获得与书面语言有关的态度、期望、情感和 行为,培养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发展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早期阅读对幼儿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生活、学习的范围。

2、建立初步的“读写”自信心。

3、了解书面语言的特点和功能,为正式的阅读作准备。

4、提高儿童的自我调适能力。

5、享受分享阅读的乐趣。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家庭指导策略

1、创建儿童自主阅读的物质环境 (1)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图书。 (2)为儿童创设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文字世界。 (3)为儿童提供必要的书写材料。

2、创设一个宽松的互动阅读氛围 帮助幼儿建立阅读档案。

3、组织专门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 前书写活动。4.尽早发现阅读困难儿童,提供支持性帮助

三、家庭早期阅读的实施方式

1、提问:你的孩子是几岁开始接触阅读的? 家长是怎样指导孩子阅读的?

2、有效地指导实施方式 引导孩子看画面,促进幼儿正确观察父母用手指随故事清节在画面上移动,随时提出一些让幼儿观察的问题:“刚才 是穿这件衣服吗?,什么时候换的?”“这只小猴是刚才的那一只吗?”等等,多提问一 些故事以外的内容有助于幼儿观察力的提高,可以为幼儿独立阅读奠定基础。 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培养幼儿倾听每天都能利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为偶尔朗读故事,父母在朗读时应咬字清 晰,语调抑扬顿挫具有感染力,不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可根据故事适当增添一些 象声词或形容词,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适时停顿,启发幼儿思考当幼儿不理解故事情节时,家长先不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让幼儿充分地想象,再 把故事结果告诉他们,但一定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甚至有时让幼儿认为自己编的 故事结尾要胜于故事本身的,为幼儿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条件。 交流心得,提高辨析能力故事告一段落或讲完一个故事后,应及时与幼儿一起交谈,以幼儿说为主,家 长认真倾听,及时引导幼儿根据故事主题围绕自身周围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想法,交 谈中有意识地引导偶尔语言的条理性,概括性,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 逐渐提高幼儿的辨别分析能力。 鼓励在先,快乐阅读对于幼儿的进步,家长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反馈,如赞扬、点头、微笑、亲切的抚 摩、夸张的拥抱等。这种正面强化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尊、自信,给他们带来精 神上的愉悦、自豪和满足,使阅读变成幼儿内发的喜爱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 专注力,最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实例模拟——《去睡觉》的问题设计 观察主要人物的位置变化并分析心里活动

四、推荐早期阅读书籍 家长给幼儿提供的图书应当是多样化的,即注意图书题材的多样化,从幼儿 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谊、克服困难等不同题材的 读物都可以让幼儿接触;也要注意图书文题的多样性,图书文题可以是儿歌、童 谣、诗歌、故事,也可以是传记、散文和知识性图书;还要注意图书来源的多样 性,既可以是购买的,也可以是家长做的或幼儿共同制作的,这样,幼儿可以体 会到语文的多元风貌。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绘本类的书籍。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 形式的读物,构图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的画面对于幼儿无疑具有莫大的吸 引力,其中富含节奏韵律感,幽默诙谐,拟人夸张的语言符合了幼儿语言的年龄 特点,而绘本中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因此 绘本受到了大多数儿童欢迎和喜爱,如果能将绘本广泛运用到早期阅读教育中, 培育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其认识图与文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的继续阅读活动打 下基础。 《爷爷一定有办法》、《子儿,吐吐》、《母鸡萝丝去散步》、《逃家小兔》、《我是霸王龙》、《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活了100 万次的猫》......

五、教师小结: 上海少儿出版社社长、总编周舜培曾在学前儿童识字教育研讨会上说“我认 为阅读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提出尽早阅读就是一切。因为阅读确实是孩子一切 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人80%以上的知识要通过阅读获得,阅读能力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每一门学 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未 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阅读能力主要依赖于幼儿时期的早期阅读教育,所 以早期教育重在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我们孩子一生 有非凡的意义。社会、家庭、幼儿园都为他们的阅读创造条件和机会,我们要尽 早地、有效地开展孩子的早期阅读,让孩子真正站到人生的起点。

推荐第10篇:早期教育计划

幼儿园早期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我园社区内早期教育的发展,我园将积极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依托家庭、社区,探索0-3岁早期教育模式,开展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本辖区家长的早期教育水平。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家长对0—3早期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2、加强早教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教师设计、组织、开展早教指导工作的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服务活动,增强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高托班年龄段的入园率。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措施

1、了解我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状与发展需求,为开展早教工作奠定基础。

2、成立幼儿园早教小组和早教志愿者服务队,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师资培训,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外出接受早教培训,或早教园本培训,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从事早教指导与服务。

3、开展家长咨询、亲子讲座等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定期向家长发放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育儿指导、教育策略等内容的宣传

材料,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4、召开家长研讨会,家长、教师共同研讨科学的育儿策略。

5、进行亲子园活动室的建设:添置户内、户外铺软地垫、婴幼儿使用内外中小型体育游戏器械及玩具、0--3岁的书籍、光盘、磁带等。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双休日亲子教育活动,为宝宝提供活动与交往的机会,开发其潜能,为家长提供家教指导。

6、开设幼儿园亲子阅览室,制做0—3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及教学内容展示板供家长阅读,以便家长更深入的了解早教的活动内容及教育宗旨。

四、各月重点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早教工作实施方案

2、成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试验研究工作小组。四月份:

1、对适龄婴幼儿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

2、开展幼儿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调查与现状分析。五月份:

1、开展0-3岁儿童早期家教指导讲座。

2、结合幼儿园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小班早操展示、班级教学活动。

3、深入幼儿家庭进行早教宣传和接受家长咨询。

六月份:

1、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亲子教育活动。

2、对本阶段早教工作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与收集。

3、对本学期早教工作进行小结。

第11篇:早期阅读

影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因素及指导策略

摘要:3-8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早期阅读教育对学前儿童培养阅读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开展早期阅读的基础是选择好的阅读材料。经过调查发现,影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父母的、教师的及儿童本身的。其中在观念上、选材的价值取向、具体的选择都存在误区。针对误区,提出帮助其形成科学的选材观念及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进行科学的指导提出了指导策略。

关键字:早期阅读;选材;影响因素;指导策略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活动。有关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早期阅读教育对学前儿童培养阅读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而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则是开展好早期阅读活动的基础,为此,本研究主要从父母、教师、儿童三个方面来谈了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影响因素。

1.阅读能力的价值在新时期日益突显

当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信息、知识成几何级数急剧增长的态势对人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国外学者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阅读的人。同时,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化、学习化已经要求阅读的全民化。早在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就确立了“阅读社会”的这一概念,指全社会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7年1月,我国中宣部等九个国家级部门也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其奋斗目标是实现“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

2.早期阅读教育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随着阅读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和当今社会对终生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人们对阅读能力的关注,逐渐向早期教育延伸。在国际上,美国五十年代开始早期阅读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把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早期阅读的相关理论研究从早期阅读与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系、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阅读的特点、影响早期阅读活动的因素、图画故事书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中如何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等等诸多角度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3.早期阅读材料选择是实施早期阅读活动的前提

由于,对文字符号的陌生和生活经验的有限,学前儿童基本没有自主选择阅读资料的能力,

因此,成人对幼儿阅读材料的选择适当与否,对于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接触阅读的时候。学前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成人包括家长与老师,要开展好早期阅读的关键就是要把教师和家长这两块抓好。阅读材料对儿童的影响是通过父母、教师卷入这些材料的活动而实现的,所以要把早期阅读开展的很好就应该先把材料选择好。

二、主要研究方法介绍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 1.文献法

笔者首先使用文献法,检索和梳理国内外关于早期阅读、亲子共读的已有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家长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结合少量的开放式、半封闭式问题来了解重庆市幼儿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现状。心理学认为,活动是人在与周围现实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其结构要素包括活动主要从事活动的幻、活动对象(活动的环境以及活动所及的物或人)、活动过程(活动主体与活动对象发生接触与使用的过程,由互动主体的动作、操作、语言等构成)。根据影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主体(父母),笔者从父母的自己的阅读经历及对阅读的价值取向,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价值取向,对早期阅读材料体裁、形式的选择等方面设计了问卷试题。问卷编制完成后,在随机选取的调查对象中进行了初侧,回收之后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见附录一)。问卷调查的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

3.访谈法

笔者随机对部分幼儿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所思所想。(访谈提纲见附录二)

三、调查结果

(一) 父母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家长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和态度影响着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是进行一切早期阅读活动的前提。因此,家长对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首先要建立在家长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上。

表1-1父母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与态度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无所谓,可有可无 2 0.8℅ 3-6, 7岁的孩子能读懂什么呀,不过是玩 2 0.8℅ 您认为阅读 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到简单的知识 83 34.3℅ 对幼儿来说 对于孩子智力、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具有启蒙作用 155 64.1℅ 您认为,对于3-6, 7岁的孩子, 需要 234 96.7℅ 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其阅读能力吗? 不需要 8 3.3℅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它影响着人如何去对待事物,并左右着人如何去行动以及取得何种社会效果。父母对早期阅读有积极态度与否,对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有影响。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们普遍肯定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孩子虽小,但对其阅读能力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只有极少数教师父母对早期阅读及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2.家长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它影响着人如何去对待事物,并左右着人如何去行动以及取得何种社会效果。父母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积极态度,能帮助其选择适合幼儿,有利于其发展的阅读材料,最终能有效提高幼儿阅读水平。

表1-2家长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的价值取向

“认为为孩子选择好阅读材料对孩子阅读能力有影响吗?”

140120100806040200没有有一点很重要非常重要系列1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的父母对孩子阅读材料的选择还是比较重视。只有极少的父母认为孩子的阅读能力不重要,大部分则认为有一点重要,对以后的生活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认为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家长,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高。因此,家长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价值取向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3.家长对早期阅读材料体裁、形式的选择 (1)父母对早期阅读内容的选择如表1-3

表1-3父母为幼儿选择阅读的内容

问题 选项 人次 百分比

识字图片、卡片 178 73.6% 儿歌、童谣 155 64.0% 古诗词 121 50.0% 您为孩子阅 图画故事、寓言故事、童话 217 89.7% 读选择的内容 谜语 34 14.0% 科学知识类 95 39.3%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书写材料, 34 14.0% 如信件、账单、说明书、广告宣传单、包装盒等

可见文学类的图画故事、寓言故事、童话、儿歌、童谣、古诗词等,是半数以上幼儿早期阅读的主要内容,如《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三只小猪》、《小猫钓鱼》、《葫芦兄弟》、《天线宝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儿歌汇总》、《童谣300首》、《学前古诗100首》等,有部分父母也和孩子共读科学知识类读物,如《恐龙世界》、《蓝猫淘气三千问》、《幼儿千千问》、《宝宝生活知识》等,还有少部分谜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书写材料。此外,识字图片、卡片是早期阅读主要内容,容易把早期阅读看成为纯粹的识字教学。

(2)父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形式

表1-4父母阅读材料选择的形式

160140120100806040200幼儿图书幼儿杂志多媒体材料以混合为主系列1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幼儿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时,大多数是选择混合型。其中的图书和多媒体资料也占了不少比例。而以文字居多的阅读材料幼儿杂志的选择比例据少。

(二)教师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

总的来说,教师对幼儿开展早期阅读的目的是比较积极的。都知道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其侧重点各不相同。近半数的访谈教师都侧重幼儿阅读情感态度的发展,目的重在阅读活动的本身。而其他教师侧重早期阅读为手段,目的或重在增长孩子的知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或重在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或重在促进孩子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发展。对部分教师的访谈也证实了教师们开展早期阅读所侧重的目的各不相同。以下是三位教师各自对于“您认为开展早期阅读对孩子有什么益处?”的举例回答。

A中班教师(幼儿3岁半):‚我觉得孩子在日常行为上有一些不够好的地方,如吃饭比较慢,小便要人提等等,低幼读物里面有以小动物的故事增强孩子自我服务意识的内容,对教育孩子就比较有用。比如以前孩子小便总要大人带助,要牵着才肯去,或把便盆拿来才肯解,想了些办法教育她,但效果不太好。我们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本图画书里有‘哪个做得对’这样一个内容,四幅图画分别是四个小动物要小便时的不同行为表现,小老鼠要妈妈把便盆拿来,小猴子要妈妈牵着进厕所,小兔子要妈妈陪着去厕所,而小狗自己上的厕所,问谁做得最好。从那以后孩子就说要学习小构自己上厕所,而且也确实做到了,诸如此类的内容吧,对于我引导孩于改变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很有帮助。‛

从这个简短的案例中,教师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行为上出现了问题,在有目的开展阅读活。简而言之,教师在设计、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B大班教师(幼儿6岁):‚我们坚持开展早期阅读的目的让是让他们从小喜欢书籍喜欢阅读。他们在比较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和他呼起阅读图画书,慢漫地他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因为大约几年前的样子,我们就发现他们自己都能看好多图书了,现在我们也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去监督他了。‛

从这个小案例中,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增长孩子的知识面,为以后孩子有一个好的阅读能力有打基础。

C大班教师(幼儿6岁)‚我们比较重视孩子的社会行的展,希望他们有个比较好的性格,主要就是让他们更多的与人交往,多与同伴一起玩。但再过半年他们就要读小学了,我才发现早期阅读这块可能有些忽视了,因为我感觉她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讲故事之类的确实不太好,想通过多开展早期阅读来增强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帮助她更好地适应进入小学之后的学习生活。‛

这位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亲社会性行为。更注重孩子在阅读活动中与小朋友、教师等的交往,为孩子能在以后有好的交际能力奠基石。

2.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态度及价值取向

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一岁期间形成的,幼儿早期阅读经验的获得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而开展好早期阅读的基础是选择好阅读的材料,因此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时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是非常关键的。以下两位教师对是:“您认为幼儿时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好坏对幼儿的发展重要吗?表现在哪里?”的回答

A 早期阅读材料能较好地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扩展幼儿生活、学习的范围,帮助幼儿获得各类信息、认识周围世界。此外,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幼儿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多元选择需求,激起幼儿进行广泛阅读、开展自主阅读的兴趣;也有助于幼儿在与多元阅读材料的互动中逐渐建立起一种自我纠正、自我调适的阅读技巧,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个性。

B 早期阅读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的养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同时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为其选择好阅读材料是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第一步。

3.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具体依据。

教师们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时,选择使用适当的策略对于实现早期阅读的价值,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们在对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面存在这盲目性。以下是教师们就“您对幼儿阅读材料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的回答。

A 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孩子那么小,还没有判断阅读材料好坏的能力,所以大部分的阅读材料是我们教师在为幼儿选择。在具体选择材料的时候,是幼儿园统一去市场上购买一些阅读材料。在购买的过程中我们更多是考虑图书对幼儿认知、记忆、理解能力开发的需要。‛ 在这侧简短的小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幼儿园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的依据主要是注重幼儿认知、技能的发展。这样的价值取向容易陷入把早期阅读活的开展同等于早期识字活动、早期书写活动等。且教师、幼儿园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时,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

B 某幼儿园中班教师‚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阶段有自己喜欢的阅读的图书了,我们在为还是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喜好的,同时我们还结合家长反应幼儿在家里的一些阅读喜好。最后充分结合两者,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

和上面一位教师相比,这位教师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时有好的一方面。她能初步考虑到幼儿的一些喜好,并采纳家长的一些建议。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她只是作为一个“执行者”在机械的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

C 某幼儿园大班教师:‚我们幼儿园在为幼儿园选择材料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阅读材料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为幼儿园选择的阅读材料都为幼儿所喜欢,且最后得到的锻炼幼儿阅读能力的效果也不错。‛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材料时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以及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等。这位教师的做法,值得大家肯定和借鉴的。

(三)儿童对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

1.儿童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

通过家长及教师对儿童对阅读的反应,从中得以看出儿童对早期阅读的态度、看法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成人的影响,他们对阅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也是来自周围的环境。

某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我平时很喜欢阅读报纸、杂志,差不多每天饭后都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我认为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和见识,在我的榜样的带动下,我女儿每天也把她自己的阅读材料拿出来随便看看。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每天不看书,她还觉得不自在。‛从上面的小案例可以看出,儿童在受家长的影响,慢慢的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对以后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某家长(个体经营):‚我平时从来都不看书,我觉得平时看书是在浪费时间。有时间看书还不如多买几件东西。‛从上面的小案例可以看出,在成人这样的态度下孩子也是不爱看书,不喜欢阅读。这样就更不容易让幼儿理解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2.儿童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依据

幼儿对阅读的内容的选择,大多数是根据当下最流行的动画片,或是跟风现象,看见别的小朋友有自己也想要。只有很少的幼儿能主动说出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要求成人提供此类的阅读材料。因此,幼儿在选择自己阅读材料的时候,也是大部分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有来自父母、教师的,有来自同龄小朋友之间的,也有来自网络、电话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

三、影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积极的影响因素

经过调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积极的影响因素。首先父母、教师们普遍肯定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孩子虽小,但对其阅读能力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只有极少数教师父母对早期阅读及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其次,父母、教师在对幼儿早期阅读进行选材时,他们对幼儿阅读选材的重视程度也很高。认为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其提供好的阅读材料是开展好的早期阅读活动的基础。在具体选择阅读材料时,很多家长、教师特别是教师更能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来为儿童选择阅读材料。

再次,成人在为幼儿选择材料时的范围也相对以前有所扩大。以前主要是以图书、连环画为主。现在除了图书、连环画还有杂志、光碟、图片、网上收集的相关阅读的视频等。选材的范围不断扩大,幼儿接受早期阅读的形式也不一样,不同的形式对幼儿各种感官的刺激也不同。这对幼儿个感知觉器官的发展有积极地影响。

最后,成人在为儿童选择阅读材料时,不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更多的是和儿童一起去书店购买阅读材料。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时,以前受到价格影响。现在更多是考虑到阅读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有利程度,售价格的影响在小。在看到早期阅读材料选择中积极的一方面的同时,也看到其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以下是对早期阅读材料选择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二)存在误区

1.观念中的误区影响材料的选择

(1) 完全忽视阅读材料的选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人认为3岁的孩子太小,接触书籍还太早,应该放开了玩,所以根本不进行早期阅读;有的认为3—6, 7岁幼儿不识字的话其实读不懂什么,所以读不读都没有关系。更谈不上考虑为其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2) 把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建立在帮助幼儿早期识字基础上。他们认为幼儿不识字没法阅读,因此要先识字后阅读。这种认识误区反映在共读内容的选择上就是以识字图片、卡片为主,有的父母在访谈中也直接表达出了这种错误观念,而且承认这样的识字教学效果并不好。

(3) 把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建立在开发幼儿智力水平之上。从内容的选择上的直接反应,就是容易以知识类、益智类低幼读物为主,多于让幼儿数数、做简单的算术、辨识图形等所谓的智力训练,多于让幼儿了解科学的动植物知识或社会生活中的常识,却忽视文学类读物对幼儿语言、想象力、审美等能力的发展价值。

(4) 把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建立在帮助其德育说教之上。开展早期阅读的目的主要在于“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成人“总是”或“经常”利用故事中的事件或人物的言行教育孩子。以此为目的开展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倾向他们认为更有“教育意义”的两种内容:一种是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最后能帮助其生化到道德教育之上。

2.行动中的不足影响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

(1)忽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性。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只有53.7%的幼儿完全具有阅读内容的选择权,7%的父母主导决定阅读的内容,其他的父母就时不时地为孩子选择他们认为更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内容进行阅读了。幼儿家庭中的低幼读物原本就多由成人选购,再加上成人所选低幼读物的内容不广泛,那么实际上幼儿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权是非常有限的。

(2) 选择材料过程中的盲目性,大部分的成人只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较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而且在为孩子选择时更多的是从智力开发的需要考虑,范围较小。访谈还发现,还有少部分幼儿成人说不清楚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的依据或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购书欲望。只有很少的幼儿教师在为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时,能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以及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等。

(3)材料选择上很多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更多的是根据别人选择而选择,存在着一种跟风的现象。在选择时,受周围的环境影响很大。某家长说:“别人家的孩子都有这个书,我的孩子也要有这个书”。

(4)材料的选择受到市场的导向,受到阅读材料的价格、出版形式的影响。同时广告、电视、网络都对家长、教师、幼儿选择阅读材料有影响。某教师说:“我们在为幼儿选择阅读资料时,也会考虑到价格是否是我们能承受的起的。是否是当前最新的,为幼儿所喜欢的,其形式是否是更能被幼儿所接受,理解的。

四 影响早期阅读材料选择因素的指导策略

早期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家长、教师,而不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家长、教师育儿观念的转变,其主要形式是家长、教师和婴幼儿的互动。只有提高父母、教师的素质,才能提高早期教育的质量。针对上早期阅读材料选择观念中的误区和行动上的不足,并借鉴国内外实施早期阅读的经验,笔者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帮助教师、父母形成科学的选材观念

1.重视幼儿在早期阅读材料选择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回到最初的目的,我们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是为了孩子以后有个更好的发展,选择好早期阅读材料,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因此,在具体选择过程中我们绝对不可以把选择阅读材料,建立在没有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上面

2.家长、教师要全面科学的认识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价值。选择好阅读材料不仅有利于实现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使幼儿对阅读有着积极的情感态度,具备初步的自主阅读能力,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也有利于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情绪情感、社会性的发展等其他早期教育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建立密切、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因此,早期阅读材料选择,首先要帮助教师、父母消除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教学,或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或等同于德育说教的错误观念。

(二)对教师、父母开展早期阅读材料选择进行科学的指导

举办“幼儿早期阅读材料选择活动指导”专题讲座。从理论上帮助教师、家长树立起正确的选材观念。也只有从观念上转变了,才能选择好适合幼儿阅读的材料;帮助家长、教师提高对早期阅读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更深一步向家长、教师传输早期阅读材料选择好的作用和意义;指导家长、教师为幼儿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的同时,也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编写 《1—6 岁幼儿早期阅读材料选择指导手册》,向家长、教师提供 1—6岁幼儿早期阅读选材的依据; 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实现资源共享。

(三)从小培养幼儿科学的选材能力

儿童的判断能力有限,对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的科学性也不高。因此,儿童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很大部分收到成人、同伴、周围物质环境(电视、网络、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我们在不断提高父母、教师的科学选材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提高他们影响儿童的选材能力。

幼儿科学选材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教师、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在结合幼儿自身发展水平,对阅读的兴趣爱好基础之上。家长、教师对幼儿采用适合儿童接受的方法,或是通过生活中的教育,或是课堂上的教育。最后把科学合理的选材观念和选材方式传授给儿童。

第12篇: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颜色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编辑:爱宝宝 来源: 发表日期:2009-8-22 20:20:00

温州一幼林小冬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一系列游戏,复习汉字红、黄、绿、黑、白、蓝、紫等汉字。

2、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学会大声地齐读、一问一答的方式朗诵儿歌。

3、幼儿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儿歌创编,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

儿歌一首、图案卡片、红、绿等汉字卡片(一面是颜色字体、一面是黑色字体),画有七种颜色的衣服的图片。

三、教学过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今天有许多的朋友来看我们,可是不知道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如果你们还认得它们,它们一定会非常开心。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请出来好吗?(好)(教师逐一出示各色的表示颜色的汉字、贴在黑板上,幼儿可自由读出)。

(二)游戏部分

1、配对

老师:现在,汉字宝宝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叫做配对。这些汉字宝宝来的时候都穿着漂亮的衣服,红字穿着红色的衣服、绿色穿绿色衣服……但后来它们在一起玩时,把衣服混在一起,现在请小朋友帮忙,帮它们把自己的衣服找到,找到后放在相

应的字卡的下面。

2、读一读,猜一猜

老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看一些漂亮的图片,可是我不知道这些卡片到底画了什么,不过别着急,在卡片的背面都写着它们的名字,只要小朋友读一读,就知道上面到底画了什么,请个别幼儿站起来,读出一张卡片上的汉字。读出后教师将卡片翻

过来和全体幼儿一起观看背面的图案,检查读得是否正确。

(三)阅读部分

1、阅读图件并茂的儿歌。

老师:现在,老师要请刚才这些汉字宝宝到我的儿歌里来,这道儿歌的题目叫《颜色歌》,老师先读一次给你们听,等一会儿

请小朋友来念。

教师将写有儿歌的纸展开,并在空白处贴上图片,慢速地范读1次后,请全体幼儿大声朗读1次。

2、阅读纯文字的儿歌。

老师:现在老师要把卡片反过来,请你们注意看,你们会不会念?(教师将图片反过来汉字朝上贴在空白处,幼儿集体齐读1

次,再分成男、女两队边拍手边一问一答的轮读1次)。

(四)、改编儿歌

1、游戏:开火车

老师:我们知道,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自己的颜色,除了儿歌当中的东西,那么还有哪些东西是红的、绿的呢?……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老师问什么?你们答什么?从××小朋友开始,一个接一个轮流下去。(老师问什么红?幼儿

回答“××红”或什么白?“××白”等)。

2、教师示范改编

老师:小朋友真能干,回答的又对又快,老师也想来玩一玩,现在你们问,我来答愿意吗?好,请你们问,我来答吧。(幼儿

根据儿歌顺序来问老师)

老师:你们瞧!老师在边问边答的游戏中,编出了一首新的儿歌,谁愿意来念一念这首新儿歌。

3、幼儿创编

老师:你们想不想编儿歌呢?(想)好,现在请你们自己一个人跟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动动脑筋,把刚才小朋友游戏时讲的、

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东西编进儿歌里,编好了轻轻的念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

老师:谁愿意把自己编好的儿歌大声的念给大家听一听、比一比,谁编的儿歌最棒。(幼儿上前面来大声的念儿歌)

(五)结束

老师:今天颜色汉字宝宝可高兴了,夸小朋友真聪明,帮它们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让我们带它们到外面看看它们的朋友吧。

(幼儿走出教室)

第13篇: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教学反思

幼儿阅读活动教学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反思,我来谈谈对“早期阅读活动”的几点体会:

一、组织幼儿早期阅读时,要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

1、为幼儿创设图书角或图书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并定期更换读物。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读物阅读。

2、创设阅读环境,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所以我们对阅读活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放在“感知角”中;对在生活中遇见的常用汉字,由幼儿放人“探索角”中。幼儿可在空余时间随意翻玩、辩认,以激发幼儿感知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汉字的欲望。

3、创设阅读活动区域角。阅读内容通过看图编故事、木偶表演、画图创编故事等形式表现,在讲评时给幼儿表演的时间,培养幼儿勇于在集体中表演的大胆性格,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组织幼儿阅读活动时,形式要新颖多样。

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它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幼儿身上,促使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开展多类阅读活动。

三、组织幼儿阅读活动时,注重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不是仅仅靠组织1-2个专门的教育活动就能达到的。而是要我们把这一潜能的开发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幼儿的集体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只要有师生互动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我紧紧抓住,时刻把握,使得幼儿的潜能开发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此过程中使我能够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

以上,就是我对早期阅读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与体会,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14篇:大班早期阅读《漏》教学反思

大班早期阅读《漏》教学反思

大班早期阅读《漏》教学反思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王老汉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撞上“漏”。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中国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漏》在与众多国外绘本相比中显得如此珍贵。于是,我将周五的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了《漏》这个幽默诙谐的故事,和孩子们一起共读这个中国民间故事。

《漏》是一本非常有趣味性的故事书,在活动中孩子们边听边看边哈哈大笑,可见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充满这浓厚的兴趣。

在PPT课间的播放下我与孩子们集体阅读,孩子们饶有兴趣的被画面吸引着,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洋溢着中国民间特色的故事之中。“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孩子们迅速进入了故事情境之中。当孩子们看到那头大胖驴时,孩子们开心的笑着,慢慢的孩子们就顺利地理解了大胖驴和老虎、小偷的关系,因为驴子胖胖的,小偷和老虎才会要打它的鬼主意,而小偷和老虎的出现,孩子们显得更加兴奋起来,从画面上小偷和老虎的神情与动作间体味着他们所表达出的心理活动。孩子们更是兴致勃勃地揣摩着故事角色的心理,紧张而又兴奋地期待着在那月黑风高的夜晚上演的一出好戏,畅所欲言、争先恐后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悉悉索索……”当我用不同声音模仿王老汉和老奶奶的对话时,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孩子们有的捂着嘴巴笑,然而却笑的茫然。

我故意又卖了个关子,重复了一遍,随即用老奶奶的声调放慢语速又讲述了一遍,这时一个孩子们反应过来了,“啊,漏是漏雨吧。”“是呀,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可是小偷和老虎明白了吗?”于是我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上小偷和老虎的动作,抓耳挠腮,翻着白眼,看到他们模仿着画面上小偷和老虎的动作的有趣样子,不觉莞尔一笑。“那小偷和老虎心里想的‘漏’是什么呢?”孩子又高举着小手畅所欲言,

经过一番思考,他们很快的就明白小偷和老虎所想的“漏”是个怪物。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孩子们理解了,是老奶奶的一句话引出了一场误会,并演变成后面那富有喜剧性的故事画面。了解了“漏”是什么的孩子们,嘴里说着“小偷和老虎好笨啊!”看着故事中傻傻的老虎和小偷,他们不觉的哈哈大笑,越发感到有趣,也隐约能理解小偷和老虎他们的作为是因为他们理解的“漏”并非是老奶奶嘴里所说的“漏”,而这也是这个诙谐的故事的趣味性所在。

在这次阅读活动时,我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了故事内容,舒展了故事的发展脉络,理顺了故事情节,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活跃而又积极,从中体会了阅读的快乐,直到现在还在津津乐道。

第15篇:《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心得体会 富县高级中学

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心得体会

富县高级中学 谢文娟

我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生物教师,对生物教学上没有多少经验,在学校的新聘教师汇报课上,讲了中图版《分子与细胞》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第三节光能的捕获与利用的第一节内容: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在我感觉这一节课比较难讲,所以讲课时可能有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再搜集了些资料,请教了学校的有经验的老教师,讲一讲对这节课的认识。

对于这一节课的内容,课标上要求,能说出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体验生物科学发现历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材料,理解科学与技术相互支持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所以说,这节课的知识要求并不是很高,主要是要求学生要能够体会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思想,要明白每一个实验能得到的结论,并且尝试自己重现实验,或者设计实验。

这节课很有趣,因为实验很生动而且很吸引,但是要从有趣的实验中获得知识对于平行班的学生可能相对较难,尤其是资料四和资料五。所以对这节课就要很好的处理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材中安排的顺序是按照时间顺序先给出五个资料,并附有相关的图。资料后面给出了五个分析讨论题,如果将三和四互换,讨论题的顺序就与资料的顺序一致。

那么此时就要考虑了,到底应该让学生整个资料看完,然后对这五个分析讨论题进行讨论,还是每看一个资料就讨论题呢?

我认为,对于底子相对薄弱的同学应该选择后者。每看一个资料,就应该分析讨论相应的题。

如果把这五个资料笼统的给学生,让他们吃透,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资料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可能只注重于前两个或者前三个资料,而给后两个较难的资料就只分配了很少的时间。更有甚者,可能有“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感觉。这样,可能课堂讨论就会陷入僵局,造成教学效果较差,或者根本没有效

果。

所以要分开讨论,而且要降低难度,把很难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问题,层层递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达到教学效果。

这里给出我认为较好的几个问题。

[资料1]:1.实验前后柳苗和干土的重量有何变化?实验结论是否支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从海尔蒙特的实验中可得到什么结论? 3.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否科学?为什么?

[资料2]:1.请同学们试着描述该实验过程,并思考实验遵循了什么原则? 2.实验可得到什么结论?

3.当时其他科学家也都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吸引,并重复他的实验,奇怪的是实验有时获得了成功,有时却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4.植物“净化”空气的实质是什么?

5.英格豪斯当时为什么只得出植物在光下更新空气,而没有得出产生了氧气?

[资料3]:1.实验可得到什么结论? 2.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什么?

3.一片叶子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的目的是什么?能体现实验设计的什么原则?

4.为什么不用两片叶子?又能体现实验设计的什么原则? [资料4]:1.简述实验过程。

2.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是否能直接看见?怎样和解决这一问题? 3.为什么要在无氧气的黑暗条件下进行试验?

4.为什么要用极细的光束照射,能体现实验设计的什么原则? [资料5]:鲁宾和卡门的实验是如何设计的?

这样,循序渐进地可以让学生明白实验的设计,然后他们会从中简单的得到应该得到的知识。

至于实验的再现,我们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两个实验让学生做,例如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很经典而且很好做,可以让学生做,而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乐趣。还

有萨克斯的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做。

至于重新设计实验,可以让学生重新设计萨克斯的实验,加上一步用酒精进行脱色,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的来说,面对学生要把复杂的知识和问题简单化,层层递进的把知识点一个个的吃透。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把困难知识简单化,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掌握技能!

参考资料:

张新时 《分子与细胞》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4年版

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心得体会

富 县 高 级 中 学

谢 文 娟

第16篇:早期介入思考题

早期介入在项目的开发建设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与前期物业管理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AD)。

A.服务的对象不同

B.取费方式不同

C.合作方式不同

D.内容作用不同

E.期限不同

答案: AD

【解析】早期介入是指新建物业竣工之前,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开发建设的需要,引入的物业管理的咨询活动。

前期管理是指从物业承接查验开始至业主大会选聘完成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物业管理阶段。

早期介入与前期物业管理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

1内容作用不同

早期介入是建设单位开发建设物业项目阶段引入的物业管理专业技术支持,前期管理是物业服务企业对新物业项目实施的物业管理服务。

2服务的对象不同

早期介入服务的对象是建设单位,并由建设单位根据约定支付早期介入服务费用,前期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全体业主,并按规定向业主收取物业管理服务费用。

A.服务的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开发商;后者针对开发商和业主

B.取费方式不同: 前者执行双方协商价格;后者必须去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备案、核价

D.内容作用不同:前者主要提出意见,以便于以后的物业管理;后者主要是日常管理了

E.期限不同:后者有效期至业委会成立

取费方式的确不同,早期介入的取费方式,一般是通过招投标确定的;而前期物业管理服务的费用,则是物业公司通过对项目的测算,从8大方面进行测算,报物价局核准的

早期介入的截止时间是到项目开始交房,第一个业主入住结束

第17篇:杜甫早期诗

读杜甫早期诗

20104086

梁怀超

我这里所说的早期,是指杜甫三十五岁前的读书壮游时期,时间跨度从公元712年到处745年。就杜甫个人来说,这是他读书游历、蓄积能量的时期,对诗歌的创作已经作了初步的尝试,有一部分诗作带有明显的"杜诗"特色.就诗人生活的现实背景来说,这正是开元盛世时期,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罕见的开放的、气度恢宏的繁盛时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岛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然而,月满则亏,盛极必衰,唐王朝历年积累的弊端也在不断地滋长,并且已初露端倪,如藩镇割据,这是导致唐王朝衰落并最终灭亡的重要原因,各藩首领拥兵自重。朝廷用人不当,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经过姚崇、宋景、张说、张九龄等贤相的先后当政,奸相李林甫开始掌握权柄,并且一掌就是十七年(736—752)。由于李林甫善于逢迎,深得唐玄宗的信任,于是许多大事都决于李林甫,唐玄宗也逐渐地做起了“享乐皇帝”。就在这个辽阔的背景下,年轻的杜甫感受着时代的阳光风雨,开始用诗歌抒写自己的情怀`抱负和时代风云。“往者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疾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闾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芰荷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壮游》)从杜甫自己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从事诗歌创作很早,而且数量也可观。“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韩愈在《调张籍》中说,“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豪芒。”说明在中唐时候,杜诗已开始大量散逸。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时期的二十五首

1 诗,远非杜甫早期诗的全貌。就从这少得可怜却很可贵的二十多首诗中,杜甫已向读者传达了相当多的信息。

由于杜甫的早期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读书壮游,相对来说,衣食无忧,少年心性,容易轻狂,与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接触的机会也不多。因此,这时期他的部分诗作气象宏阔,语调激昂,充满进取精神,具有盛唐诗的典型特点。如他早期的名作《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正是诗人眼大心雄、踌躇满志之作。境象之辽阔,立意之高远,都体现了盛唐气魄。将此诗与晚期的《登高》、《登岳阳楼》相对照,早期的俊朗清奇与晚期的沧桑沈郁立判。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望岳》、《登高》,都是写眼前景,抒心中情,眼前景是具体的,心中情是抽象的,不涉及具体事件。但《望岳》更像是一个少年在放歌,而《登高》则成了一个老者的苍凉叹息。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则明确地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处境,“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以致触景惊心、涕泗横流,“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已荡然无存。《登高》、《登岳阳楼》是老杜“沈郁顿挫”风格作品的典型代表,由此也可见杜甫晚期诗和早期诗的异趣处。此外,此时风格相似的作品还有《房兵曹胡马》、《画鹰》、《重题郑氏东亭》等,都具有笔力俊健、诗风凌厉的盛唐诗特点。

2 李杜交游,向来就是诗歌史上的美谈,闻一多先生更是惊为“太阳与月亮的碰撞”。“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韩愈《调张籍》)李白和杜甫,中国诗史上伟大的双子星座,他们能够相遇、交游,当然会引起后人无尽的想象,想象归想象,事实归事实。如果我们翻开李杜的诗集,寻出二人有关交游的诗作,再结合当时的某些习惯,可能会得出另上种结论。而李杜交游的活动,就发生在杜甫困守长安十年之前的这段壮游时期。

此时的李白,已经名满天下,他刚从长安被“赐金放还”,带着近乎传奇的色彩。杜甫则刚刚起步,对未来充满着热烈的向往,能有机会与“谪仙人”交往,想来杜甫是引以为光荣的。挟名人以自重,藉以揄扬自己,历来就是人们乐意做的事情。对自己的祖先更是如此,即使是李贺那样失意的诗人,也念念不忘先祖侯王的显赫身份。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的一个重要的诗人,杜甫对此也是非常自豪的。他说“吾祖诗冠古”(《宗武生日》),“诗是吾家事”(《赠蜀僧闾丘师兄》)。他在《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中说:

吾祖也,我知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传之以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

总是津津乐道于祖宗的勋业。这是当时社会的普遍风气。它无非是为了要说明自己是如何的“根红苗正”,具有一种天生的优势,这对当时门第观念还相当严重的情况来说,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当然,借名人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也是人们所乐意做的。天宝七年(748),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曾写道,“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因此,我冒昧认为杜甫之所以写了大量的“赠李”、“怀李”诗,与挟李以自重不无关系。

除了这一层关系,杜甫在“赠李”、“怀李”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挚的感情,绝没有玷辱“情圣”(梁启超语)这个称号。

其实,李杜交游时间很短,天宝四年(745)秋,杜甫和李白在鲁郡(兖州)石门一别后,便“怀着对一段共同游历的最美好的回忆和惜别之情,各奔前程,永远地,永远地分开了。”(陈贻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李白《鲁郡东门送杜二甫》)“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在以生漫长的岁月中,杜甫写下了许多“怀李诗”,且多为情深意远之作,《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不见》、《寄李十二白二十二韵等皆是。李白也写过“赠杜”“怀 3 杜”诗,如《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等,当然还有那首众说纷纭的《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这首诗带有揶揄的口气,是不言自明的,也无庸讳言。李白何许人也?狂人也。以他的性格和气质,说这样的话是不奇怪的,他得意时不是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吗?短暂的交游,留下了长久的回忆,可惜李白谪仙气质,浪子心性,其待人的温厚处不及杜甫远矣。

涓涓细流哺育江河湖海,源头之水直接影响着江河的走向与景观。杜诗宝库的源头便是杜甫的早期诗——读书壮游时期的诗。杜甫早期诗是他早年生活经历及其感悟的产品,当然有着相当的局限性,他的最杰出的忧国伤世的作品还没有出现,艺术上也没有完全成熟,他的拿手戏之一——律诗的创作还未大量出现,“晚年渐于诗律细”,道出了其诗歌创作的一个倾向问题。即便如此,杜甫早期诗作的清风豪气、造语炼字还是给他的中后期诗作留下了抹不去的影子。

如他的《房兵曹胡马诗》、《画鹰》:

胡马大宛名,锋梭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以及上文所引的《望岳》诗等,从风格上讲,可谓清风峻骨,造语独特,令人神旺。“胡马大宛名,锋梭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的作品中,也不乏风格类似者,如《天育骠骑歌》、《画鹘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等等。“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 4 久低昂。”与早期一味清峻不同的是,后来的诗作结尾时,往往是“篇终接混茫”,感慨转入苍凉深沉。如前所引诗的结尾分别为,“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

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

缠其身。”“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这也正是杜甫诗从早期转入中后期可供追踪的线索。

第18篇:早期阅读冬天

幼儿园早期阅读试讲教案

教学名称: 小班早期阅读《冬天》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幼儿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2、认识汉字“冬天”、“白”、“雪花”。

3、了解冬天的季节特性。教学重点:认识汉字“冬天”、“白”、“雪花”

教学难点:幼儿对识字感兴趣并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 教学准备:

1.冬天挂图一张、音乐《幸福拍手歌》

2.字卡冬天、白、雪花、春天、夏天、秋天、风、雪、飘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幸福拍手歌》的小律动。

导语:小朋友们上午好!在上课前老师要和我们的小朋友们做一

个小律动,不知道小朋友还记得老师上节课教你们的“幸福拍手

歌”吗?(幼儿回答)那我们一起来和老师复习一下吧!

(二)欣赏图片冬天并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表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个漂亮的地方,(出示冬天挂图)。小朋友看到什么啦?(雪花,说出后出示相应的新字宝宝)小朋友们看到地上,屋顶上还有树上盖着一层什么东西吗,(雪)那它是什么颜色呀?(白)小朋友们说得都对,有雪人,有雪花,小朋友说这是什么季节啊?(冬天)

小结:冬天到了,天上会下起白白的、凉凉的雪,地上、树上、屋顶上都变白了,大家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滑雪,真快乐。冬天天气很冷,小朋友们要记得多穿衣服哦!

2)小朋友说冬天好不好看啊?(好看)那么冬天呀还有一首好听诗歌呢,你们想听吗?(想)那就听老师来念一遍:北风刮,雪花飘,大地白,冬天到!(边念边指字宝宝)你们和老师一起读吧!那位小朋友愿意站起来读给别的小朋友听啊?(请几位幼儿读儿歌)

(三)游戏结束:闪卡游戏

小朋友真棒。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闪卡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啊。那就仔细看老师的字宝宝哦。教师把字宝宝拿在手里,当教师抽出一个字宝宝,幼儿能迅速准确说出这个字宝宝,以此类推,直到今天所学 的字宝宝全部认识完为止。小朋友玩的高不高兴啊?(高兴)那下节课我们在玩好不好?(好)

总结:通过识字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字的记忆。

附:

北风刮,雪花飘,大地白,冬天到.

第19篇:早期家庭教育ABC

早期家庭训练ABC

从一位家长手里借来了这本杨哓铃编辑,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发行的>,觉得挺适合早期孩子的互动游戏,2003年出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本书,在这个网站学到了很多,我愿与大家共享;正在输入成电子版,先贴上来一部分,有需要的可以看看。

A. 交往认知篇

本篇简要介绍一些活动以及亲子游戏来提高儿童与周围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兴趣,同时提高他们认识自己,认识周围事物的基本能力。

1.孤独症是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3岁以前就能发现,他们的行为方式与周围的交往活动方式,语言与兴趣和一般的孩子有明显的不同,而他们的外貌看起来则往往与正常儿童没什么两样,漂亮,聪明又可爱。2.孤独症的孩子与人打交道有困难,他们往往不关心周围发生了什么事,而愿意自己玩,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自娱自乐而从不理会别人对他会有什么看法,甚至当别人对其呵斥,也常不以为然。

3.他们中大多数有语言发育的延迟,有的还十分严重,可能一生缄默而很少讲话,大多数患儿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当他们想要什么的时候不讲话,而常常会去拉父母,让他们去做,好像他们的手是他的工具一样。4.他们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大多会有一些困难,在他们开始学说话时,常常不懂得话的意思,而只是完全重复大人教的话,如同鹦鹉学舌一样,他们常常总是不回答别人向他提出的问题,而是重复别人向他提出的问题,并且有时多次重复一句话。

5.他们自我意识方面的发育迟缓,常常不懂得用“我”表达自己,用“你”表示对方,常常在该用“我”时会用“你”,这种代词使用混乱的现象,有时持续到5,6岁,他们也难以建立“我的”和“你的”概念,不管到什么地方,看见他喜欢的东西便拿,都看成是自己的东西。

6.他们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即使父母找小朋友到家里玩,他们可能避到另一房间或躲到一边玩自己的而不理他们;有的则站在一边看他们玩或跟随他们蹦呀跳呀,这是他们开始对人对伙伴感兴趣,我们不仅不要指责,阻拦他/她,相反要引导他与小朋友一起玩。 7.孤独症儿童好像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叫他们常常不加理睬,同他们讲话常常不看和他们讲话的人,甚至他们去拿什么东西的时候也只是眼斜看,或用“余光”,在看他要拿的那件东西,有时即使双手扶着他的面颊要他看着你,往往他也不看你的目光,而宁可斜眼看别处,父母不要着急,要耐心引导。

8.在大人的指教下,他们可以学会说社会性的问候语“阿姨好”“老师好”,但他们不喜欢使用,所以在父母的要求下,问候人时常常不看人,也常常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甚至背对着被他问候的人。

9.我们可以从日常的或有意安排和设计的活动中,启发他们与社会接踵的动机,并使他们从社会相互交往中获得快乐,安慰,从而进一步刺激他们对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兴趣,以逐步改变他们脱离环境,封闭自我的行为方式。

10.嬉戏活动时父母与婴幼儿可以经常进行的一般交往互动游戏。

有的是我们通常就熟悉的,只是我们并不在意。譬如:把孩子举起来或放下接住,也可以边举起边向他轻柔的谈话,微笑或者发声或者唱,使他不会感到很紧张;可以重复多次,也可以抱着摇晃他。用这种方式不仅增进与人的交往,也是增进皮肤,身体与外界接触的一种训练。

11.为提高他们的社会性接触交往,对友好的身体接触做出适当的反应,可以选择他们喜爱的绒布(毛)玩具,与他们面对面坐在床上或地毯上或任何感觉舒服和放松的地方,用这些玩具放在他们眼前或左右移动(慢动)或用这些东西轻轻地给孩子抓痒,并且微笑地看着他说“痒痒。。。痒痒。。。”,可以反复的进行。用你的目光和微笑不断地寻找他的目光与他对视。

12.对人或对生命物体的兴趣不大,缺乏与人的目光接触是孤独症儿童常见的表现。

“藏猫猫”便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传统的嬉戏活动。玩的方式有多种,如爸爸或妈妈抱着儿童,使儿童的脸朝抱者相反的方向,另一方藏在抱者的后面并且来回移动身体,以使儿童看到面部同时发出\"瞄--瞄--”的声音以吸引儿童;也可以与抱者儿童的母亲对坐,举起一块手绢放在你们中间,这样使他看不到你,然后说:“宝宝在哪里?”再把毛巾放低,直到你能看出他的面孔,捕捉他的目光,同时发出\"瞄--瞄--”的声音吸引他。

13.进一步的藏猫猫的活动。

可以用一块大一点的手绢或毛巾,最好是色彩鲜艳一些的,把毛巾搭在你的头上让它遮住你的眼睛和脸,让儿童看不到你的脸和眼睛,但你可以发出呼唤他的声音,你突然放下毛巾并发出\"瞄--瞄--”的声音,同时以惊喜的神色寻找患儿的目光。也可以反过来玩,即把手绢搭在他的头上遮住他的眼睛,然后说:“宝宝在哪里?”突然把手绢放下,马上看他的脸和眼睛说:“宝宝在这里!”并用惊喜的眼神吸引他。

14.不少患儿不喜欢别人亲他或者接受情感的拥抱和亲吻。

如果我们重复地教他并给他奖励,他是可以学会的,一旦学会亲昵之后再要求他亲“爷爷”“奶奶”等人。开始学习时你发出指令后,让他的嘴贴到你的脸,此时立刻赞扬他,让他离开你一会儿,再呼唤他重复如下的训练。每次重复直到有一天你不必拉他到你身边,你说:“亲亲我”,他便会过来亲,这时你渐渐地把自己的脸放的稍高一点,让他努力一下才可以够着你的脸,这样就由被动地变成主动的。

15.更高一级的“藏猫猫”活动

参加这个活动需3个人,游戏开始时,妈妈找爸爸与患儿在一起,对他说:“爸爸(妈妈)不见了,藏起来了,我们去找他(她),”这时爸爸(妈妈)藏在衣柜里或另一房间里,让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引导孩子找到对方时,装作很惊奇和愉快的样子,叫到“找到了!”当玩了几次以后,孩子熟悉这种游戏方式就要引他藏起来,让爸爸妈妈问“宝宝在哪里?”最好呼唤其名,“XX在哪里?”当寻找时,带着孩子藏起来找爸爸妈妈,大声说:“我在这里!”“XX在这里!”孤独症儿童自我意识的建立比较困难,常常不懂得“我”就是自己。

16.一起来玩的玩具

孤独症儿童往往存在辨认他人的困难。有的2-3岁或更大一些的患儿还分不清“爸爸”“妈妈”“奶奶”„代词的理解或运用十分困难。通过这一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和加速他们的理解和使用能力。爸爸找妈妈与孩子一方,另一人为一方,面对面坐下用孩子最喜欢的小汽车推给对方说:“汽车开到爸爸或妈妈那里!”对方接到后在汽车上面放孩子爱吃的东西退回孩子以方说:“汽车开给你”,孩子接到车得到好吃的东西,妈妈接着教孩子推到爸爸一方同时说:“给我汽车来点好吃的!”多次重复其间使用的代词,称谓,姓名可以变化,替代,但这种变化替代不要太快,要做到孩子已掌握或基本掌握时再变化。

17.给和拿的游戏同样是训练儿童辨识人和学会交往技能的活动。

活动前准备好一大盒子(一篮子)物品,也可以有食品,但不必是孩子最爱玩或最爱吃的,但也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参加者围坐在一起,妈妈拿起一样东西如苹果给孩子说:“把苹果给爸爸”,若不理解可以指一下,孩子把苹果给爸爸时,爸爸要表现得很高兴的样子说:“谢谢”并拥抱孩子。

18.

认识自己和名字

使孩子学会当听到有人叫自己名字时,会回头注视呼唤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进行这一训练,大声地叫他的名字,如果他回头看着你,便立即奖励他;如果他没有反应,你便主动进入他的视线范围并寻找他的目光同时叫他的名字,唤起他的注视。与孩子接近的范围可依其具体情况来调整,很困难的时候甚至可以与其面对面坐着,用双手扶着孩子的头的两侧,用你手的力量来辅助孩子头的转动,同时你的头或身体也活动,还叫他的名字,一旦他回应你,便要立即奖励他。当开始有反应以后,逐渐拉长你们两者之间的距离并反复练习直到叫他十次有八次回应,说明他已经比较好地掌握了。

19.

孩子进一步认识自己

当孩子对自己的名字能做出回应,如回头或用眼光注视你以后,可以给他一面镜子,让他看镜子里面的自己。这时训练者便指着镜子里面的他,同时说出他的名字;还可以带他到穿衣镜前,指给他看他在镜子中的模样,让他走到镜子前摸一摸“自己”,或者在镜子前做一些动作,这样他会看到自己怎么动,镜子里的人就怎么动,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识别能力。这样的活动十分有趣,每天可以重复多次。其间,当然也可以配合用他的照片以及他和家里其他人的照片教他指出自己,或指出别人。

20.

孩子学会听简单指令 如“过来”,“坐下”这种看起来简单但往往孩子不见得能做到的事,也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学会的。这一活动最好有两位大人参加,如爸爸与孩子在一边,妈妈呼唤孩子的名字并叫其“过来”,当孩子作出反应或走过来,妈妈指着身边的椅子或说“坐下”,当孩子听从了便立即奖励他。如果不能全部做到,如只回转身体而不走,或者只走一点而不过来坐下。此时,爸爸应作出辅助,辅助包括将孩子往妈妈那边指,若还不走向妈妈那边,就扶着孩子往妈妈那边送,让他坐下,此时也应立即给予奖励。如此的活动重复多次,直到叫他产生反应并听从“坐下”的指令。训练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即“过来”及“坐下”,听从“过来”是一级反应,“坐下”是二级反应,可视孩子的能力水平来决定这一训练份“一级”做还是“二级”一同进行。

21.

会按照训练者的语言要求执行“走”.“停”,“坐”

训练开始时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走来走去,其间发出“停”的指令便立刻停下来。假如他不理解,便扶住他让他保持站立不动的姿势,当他站住不动时便立即给予奖励。在停止大约3-5秒钟后再发出“走”指令,看他是否自己开始走,假如他还不会自己走,便要扶住他往前走,走几步再发出“停”指令,看他是否懂得“停”下来,假如他自己停了下来便夸他。然后又发出“坐下”的指令,看他是否能听懂或按照指令去做,假如他坐下了,便要立即夸他“真棒!”多次重复以上的训练,直到他在十次训练中做对了八次,才可以认为基本掌握,还要在次日及隔日反复练习。训练中注意不要每次都按“走”,“停”,“坐”这样的顺序来发出指令,以免造成一种刻板的程序化的行为。

22.

学会理解“接”,“给”,“推”,“扔”,“踢”这种经常用于活动的动词并会做这些动

开始你手里拿着一个球并吸引他的注意,对他说:“给你球”或“接着球”,当他和你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时,便说:“接着球,推给你了!”当孩子把球接住后,就对孩子说:“把球推给我!”当孩子把球推给了你,你一定要立即夸奖他:“真棒!”或“谢谢你!”假如你和孩子是面对面地站着,便对他说:“接着球,扔给你了!”这时你把球扔了出去,可能他接着也可能没有接着,但是,只要他做出接球的样子,就要给孩子奖励,说他“真棒”,“真好”,要重复练习。为了避免孩子的挫折感,不致失去参加活动的兴趣,在几次的抛接球活动中都没能接着球时,训练者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面扶住他的双手帮他把球接住。当然这时球就由另外一个人来扔了。尽管这个球是你帮他在接,但是你也一样要为他的参与喝彩。除了学习接球以外,还要教他扔球,踢球。孩子学会一些游戏,活动,对他们融入其他儿童中去,提高他们的交往技能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23.

和孩子一起玩模仿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

这是一种即可单独地与孩子玩,也可以多人一起玩的活动。可以由训练者带领做一些动作,同时让孩子找参加活动的人一起模仿他做的动作,并且边做边说“请你照我这样做!”,“请你照我这样做!”动作可以由受训练者适时变换。开始的时候,受训的孩子可能不会跟着做,甚至连看也不看,这时在一边的辅助人员要手把手地扶着孩子做。训练者做的动作可以多次重复一样的,动作的难度和重复的次数也可随着受训儿童的水平调整。大家一边做一边说唱“请你照我这样做!”即可以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也可在群体游戏中得到快乐,从而渐渐地愿意参与活动。

24.

备红色和绿色的积木各5-6块,和孩子一起玩“搭一座塔”的活动。 开始训练者拿出一块红色的积木,并对孩子说:“你放上一块红的”,若孩子拿上一块绿的,你重复说:“放上一块红的”,若孩子还是没有拿对,很可能他还分不清“红”和“绿”,训练者便要扶着孩子的手拿出一块红的往上搭,并说“红的”。然后可重复往上放也重复说,只要孩子放上红的,就要表示高兴,鼓励,要欢呼着说:“真棒!红的”!当孩子比较熟悉时便可撤出帮助,训练者搭一块,让孩子搭一块地交替进行。在游戏中初步辨色,即锻炼了其交换轮替的游戏规则,同时也是互动的机会。

25.

与孩子玩“找一样的”活动

事前准备好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各两套,训练者和孩子的面前每人一套。训练者可任意出示一种图形放在孩子面前并说:“找一样的”或“找和这块一样的”。当孩子找对时,立刻给予奖励或鼓励,然后再拿出不同形状的另一块,并说出与前面相同的话“找出一样的”或“找和这块一样的”,如此依次拿出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相配,当都配对以后,可以将指导语改成“拿出圆形的”,“拿出方形的”„.依此类推,当你发现孩子还不理解“圆的”,“方的”„.的时候,你便帮她出示圆形,方形的„等等,边拿出配对的图形同时要清晰地说出“圆形”,“方形”„多次呈现多次说出形状名称。

26.

学会辨认各种常吃的水果和蔬菜

你在桌子边的筐里装着苹果,香蕉,梨或其他孩子熟悉的水果和爱吃的蔬菜,如大白菜,胡萝卜,土豆等,让孩子坐在你的对面,逐一呈现以上的水果,在孩子面前引起他的注意同时说:“苹果”,“苹果”,他看到了苹果摸一摸,找一点已切好的小块苹果给他吃,他如能跟你说“苹果”,“苹果”是最好,若不会说也不要紧,反复多次呈现之后,依次改换找其他水果,通过看,摸,尝,让他真正认识各种水果,教他认识蔬菜也可用类似的方法。对于水平相对

高一点的儿童,可能不是单独地认识常见的水果和蔬菜,而是渐渐学会分类。

27.

孩子认识常用的餐具

把孩子用的餐具和茶具,如碗,盘,勺子,筷子和杯子(带柄或不带柄的)分别放在餐桌的左右两侧。开始一件一件地拿起餐具呈现在孩子面前,并对他说出餐具的名称,可重复2-3次,然后放下,再取另一件餐具呈现在他面前,照样同时说出该餐具的名称,如“碗”,“碗”,“碗”,“勺子”,“勺子”,“勺子”,说每一个词语的间隔1-2秒比较合适。每次训练5-10分钟左右,然后可以让孩子起来活动一下,如在房间里转一小圈,以此作为奖励,然后再叫他回来继续以上的方式辨认盘子和筷子,或者杯子和瓶子,所呈现的餐具或茶具前后两件东西的差异最好要大些,如碗和勺子,盘子和筷子;若勺子和筷子都是长形的,而碗和盘子都是圆形的比较相近,便会增加辨认的难度。学习认识杯子和瓶子也与此方式类似,以后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来巩固,准备进餐前和孩子一起摆放餐具,茶具,这样一方面训练其认识日常用品,另一方面训练其听从指令,配合协作以及交往技能。

28.

会帮助别人

孤独症儿童对社会性意识,社会性情感发育水平比较低。比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缺乏与他人分享快乐并从中获得快乐的感受。这种行为和社会性情感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这种训练不需要准备特别的东西,结合日常生活来进行就可以。如对孩子说:“帮妈妈把包拿过来”,或“帮妈妈把书拿过来”,当完成后立即拥抱亲吻他说:“谢谢你!”同时夸他“真棒”或拥抱他,重复这一过程,如帮爷爷,奶奶做„„等,孩子每次做完后都要说“谢谢!”并夸他让他知道大家都非常欢迎他的这种行为表现。

29.“洋娃娃”,“过家家”的游戏

帮助孩子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以及“伪装”角色的活动,特别是孤独症儿童对“伪装”“扮演”常常不理解。这一活动帮助他理解并增强社会情感和发展思维想象力。活动前准备洋娃娃和洋娃娃用的“小被子”“小毛巾”“梳子”“小碗”“小杯子”等。训练者先给孩子示范或领着他的手说:“来,我们帮助洋娃娃盖被子”。这时训练者带着孩子给洋娃娃盖上。过一会儿说:“他起床了,我们帮他洗脸”。这时训练者握住孩子的手拿起“小毛巾”做给洋娃娃洗脸的动作,可重复以上活动方式进行下去。如给洋娃娃梳头,喝水,吃饭等,每做完一个动作便立即表扬,奖励孩子,举起你的大拇指,对她说:“真棒!真能干”或为他欢呼,让孩子经常玩这种游戏,内容也可变化,并且从你带领示范让孩子独立做,可以从简单的“盖被子”“梳头”到脱衣,穿衣,这样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

30.假装开汽车的游戏

可以把一排椅子摆好成一直线,让最前面的一张椅子倒换过来成反方向,让孩子坐在第一张椅子上面,手扶椅背,假装是司机在开车,爸爸,妈妈依次坐在后面假装是乘客,然后说:“开车了”,“嘀嘀嘀”“请大家坐好”。假如孩子的年龄小或功能水平还是不够,那么建议训练者可以紧挨着孩子坐,扶住他的手搭在椅子背上,嘴里发出开汽车的声音,过一会儿后可发出刹车到站的声音,说:“到了,请下车”,或“开车了,请大家买票”,准备好小长条纸片,假装是“车票”,其间可也假装对司机或售票员发问“到哪里了?”可辅助回答“到动物园”,“到XX公园了”等等,有条件时还邀请他的小朋友一起来玩。这样不仅引导孩子发展其想象力,也锻炼了他的语言以及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

31.区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

拿三个盒或篮子分别装上有明显特征的妈妈的物品,爸爸的物品,孩子自己的物品(包括玩具,用品等),例如一个大盒子里放着妈妈的小化妆箱,小钱包,装饰头夹;一个大盒子里放着爸爸用的剃须刀,眼镜,钢笔;一个大盒子里放着孩子的玩具汽车,小蜡笔,小画书。训练开始时先向孩子一个盒子,一个盒子的展示,说:“这是妈妈装东西的盒子”,“这是爸爸装东西的盒子”,“这是宝宝装东西的盒子”,然后把盒子依次打开,一件件物品呈现在孩子面前说:“这是妈妈的化妆盒,这是妈妈的„„”“这是爸爸的眼镜,这是爸爸的„„”,“这是宝宝的小汽车,这是宝宝的„„”。每件物品在给孩子看完之后,就放回原来的盒子里,目的是让孩子懂得区别个人的私有物品,若需要别人的东西要通过别人的同意方才可以拿取。到时,教他说:“妈妈,我可以看你的头夹吗?”妈妈说:“可以”,于是打开妈妈的盒子拿出头夹给孩子看。要是妈妈说:“不可以”,那么就不能让孩子拿妈妈的东西。

B.交流语言篇

本篇简要介绍一些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儿童认知能力,语言的理解及沟通能力。运用的方法和训练的用具都很简单,因此十分适合家庭训练的需要。

1.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缺乏眼光对视,叫其名字好似没听见,无何反应。我们可以将小孩子放在大人腿上,大人坐在椅子上,使孩子和大人面对面,然后大人可以在自己的面部戴上不同的面具,以引起孩子的注视,开始可以是瞬间的注视,只要孩子去注视你,就给予食物的强化,这样不断刺激,以使孩子注视你的时间从开始的几秒钟渐渐延长至几分钟,增强孩子与你眼光对视的时间,以给接下来的对视交往训练打下基础。

2.

铃儿响叮当:可以准备几个彩色的氢气球,在每个气球的下面拴上小铃铛,把其中一个氢气球用彩色丝线系着,拴在孩子的手腕上或脚腕上,妈妈轻轻碰一下气球,气球就会左右摆动,引起小铃铛叮叮当当地响,彩色气球的视觉刺激和铃铛的听觉刺激都可以引起宝宝的注意,这样宝宝就会注视气球,并且高兴得手舞足蹈,宝宝的手和脚动一动气球就会随之飘动,引起铃铛叮叮当当地响,清脆悦耳的声音加上彩色飘动的气球,会使宝宝感到新鲜和愉快,不断发出高兴得笑声叫声。

3.

训练孩子对声音的分辩能力。首先练习让孩子能分辩出妈妈的声音,当你叫孩子的名字时,要让他有所反应,开始一定是近距离的,而且一定要让孩子能够看到你。如面对面坐着或者面对面站着,叫孩子名字让他回答“哎”,但若他不回答也要让他看你的面部,只要孩子答应了,或看你了,就给他鼓励(给他食物或者亲吻他)。对于不回答的或根本不看的孩子要用两手托起孩子的面颊两侧即能看到你,这样多次重复,每次时间可为几秒钟,渐渐加长至几分钟,并在身体的辅助下,随着多次训练不断强化,可以将距离拉远,如隔一房间或在室外等等,若10次中孩子有8次是有反应的,便渐渐减少强化物的出现,但要在次日或隔2-3天还要再反复练习,直到每次叫他均能看你,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反复的训练已基本达到目的。

4.

呼吸练习:首先要训练呼吸器官,在此基础上使孩子能够更好的使用呼吸器官来控制说话时的气息。如我们教孩子吹蜡烛。如点燃一支小红蜡烛,放在孩子面前,开始让孩子去模仿大人吹的动作,将蜡烛适当离孩子近一点,大约20公分左右,当他在使劲吹气时,可能会夹杂一些声带的杂音,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做出夸大的动作,让孩子去模仿,可以把

嘴巴张得大大的,并且使声带振动,发出啊(a)„„扑(p)的声音,再将难度加大,距离拉远。训练中,不断辅以强化物及语言提示。既训练了呼吸又可以过渡到简单的发音。(还可以让孩子吹口琴,吹哨子,吹纸片,吹气球和吹热水等等)

5.

发音训练:孩子从不开口不发音到开口发出一个毫无意义的单音,是要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如给孩子创造一些情景,在游戏中刺激孩子大声地笑或跟孩子玩挠痒痒,逗孩子发出笑声。也可以故意让孩子不高兴或大声地哭,这些都可以增加孩子的胸肌,膈肌及腹肌的运动,有意识地使他呼吸加快,刺激声带振动并让其咳嗽,清喉咙,还可以在大人讲话时,有意识让孩子去摸我们的声带部位,让他去感受我们在发音时的声带振动,并作出一些夸张的动作,大声发音使他能清楚地触摸感受发音时的振动。

6.

口,唇,舌,鼻的训练:与孩子面对面坐着或面对面站着,手里可以拿着孩子爱吃的小食品,如棒棒糖,手指饼干或糖葫芦等等,让孩子张大嘴,发“阿”音。练习唇部运动,用手打“哇哇”让其张口,闭口,唇部运动可圆可扁,可大可小,可开可关,用牙齿咬上下唇,呲牙咧嘴噘嘴鼓腮,用手敲打两侧腮部发出扑扑的声音。教给孩子伸舌,缩舌,卷舌,用舌尖去顶上下齿,用力舔左右腮部,去舔鼻尖,还可以将上下左右唇边抹上果汁,吸引孩子用舌尖去舔,将舌尖由平变卷,由卷变平的反复多次练习,发出连续不断的“啦--”的声音。再将嘴捂住让孩子用鼻子呼吸,感觉气流从鼻腔通过是由于鼻子的扇动,锻炼用鼻腔发“嗯”音

6.口,唇,色,鼻的训练:与孩子面对面坐着或面对面站着,手里可以拿着孩子爱吃的小食品,如棒棒糖,手指饼干或糖葫芦等等,让孩子张大嘴,发“阿”音。练习唇部运动,用手打“哇哇”让其张口,闭口,唇部运动可圆可扁,可大可小,可开可关,用牙齿咬上下唇,呲牙咧嘴鼓腮,用手敲打两侧腮部发出扑扑的声音。教给孩子伸舌,缩舌,卷舌,用舌尖去顶上下齿,用力舔左右腮部,去舔鼻尖,还可以将上下左右唇边抹上果汁,吸引孩子用舌尖去舔,将舌尖由平变卷,由卷变平的反复多次练习,发出连续不断的“啦---”的声音。再将嘴捂住让孩子用鼻子呼吸,感觉气流从鼻腔通过是由于鼻子的扇动,锻炼用鼻腔发“嗯”音,模拟发出动物的叫声,如老牛的叫声“ ----”,还可以将鼻子捏住,让孩子用嘴呼吸,向外吹气,哈气等,这些训练开始每次时间不要过长,要在轻松愉快中,在游戏中,边玩边教边模仿,在玩中教,玩中学,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使孩子产生厌倦,逆反情绪,同时还要辅助配合适当的强化物。

7.模仿大人的动作,如张大嘴发“阿---”的声音,让孩子模仿漱口的动作,把水含在嘴里,头上仰,在靠近喉部的地方使水在口腔中转动。给孩子吃一点坚硬耐磨的食物,如牛肉干,红薯干,牛皮糖等等,加强孩子的咀嚼及口腔,颊部的功能运动。

8.模仿各种生活中能听见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火车鸣笛声,敲鼓声,上课的铃声,下雨的打雷声,刮风声,哭声,笑声或者各种动物的叫声,如乌鸦的叫声,狗猫牛等等的叫声,有条件的时候可以把这些不同的声音转录下来,让孩子多听多学多练,促进学会模仿声音的能力。如模仿汽车声—嘀嘀嘀,火车声---呜呜呜,打鼓声---咚咚咚。

9.游戏互动。与孩子一起玩挠痒痒的游戏。让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或躺在床上,一边与孩子说儿歌刺激语言,一边辅以动作,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使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分享快乐,并让孩子不断发出大声的笑。同孩子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孩子围在鸡妈妈的后面,当小鸡,爸爸来当老鹰去抓小鸡,一会儿往左跑,一会

儿往右跑,孩子会发出天真的笑声,而且通过运动让孩子活跃起来,促进生理性呼吸,气流顺畅,增进孩子与人的感情交流,提高孩子对游戏的兴趣,从而达到孩子的发声训练。

10.自我欣赏模仿发音训练。训练发音过程中,一方面让孩子注意模仿口形,还可以将训练人的声音以及孩子的模仿声音录制下来,做成录音带或录像带,让孩子多听,熟悉的声音孩子听起来有亲切感。听到看到自己的声音会很高兴,也很有兴趣,这时再去教孩子的口形模仿,孩子就会慢慢注意别人的口型,去体验自己的模仿。

11.发声训练。在教孩子练习发声的时候,可以辅以实物图片提示,一方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用手托住孩子的下颚进行一些辅助动作,如教孩子发“阿---”的声音,可以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压于下巴的前下方,然后让孩子看你口型发“阿----”的声音开始声音可能不够准确,但切记不要过急,时间可以控制1-2分钟,因时间过长孩子会产生不耐烦,厌倦的情绪。训练同时要给予食物强化,特别是孩子发出声音时,给予食物强化的同时,还要有语言和动作的提示,如告诉孩子“对了!”“真好!”“妈妈亲亲!”“抱抱”等等。

12.教孩子正确模仿六个元音的发音,同时配有磁带发音及卡片:

1)张大嘴巴发“阿----”“a”,再拐一个弯,加上“姨”发出“阿姨”。

2)把嘴撅起,将小手卷起,放在嘴边形成一个小圆圈,发出“喔----o”的声音

3)把嘴张大,下颚往下咧,将手指放在上下齿中间,模仿大白鹅“e”的叫声。

4)把孩子的衣服放在旁边,边指衣服边发出“i”的声音,上下齿轻轻分开一个小缝,舌尖顶住牙齿,或教孩子认识数字“1”。

5)把嘴撅起往外吹气,模仿火车“呜呜----u”的声音。

6)把嘴撅起不断往外送气,使嘴巴渐渐变小,发出小鱼的“鱼u”音,边发音边让孩子看小鱼在鱼缸中游动。

在游戏互动中加深孩子的记忆,将六个不同元音字母用卡片分别贴在黑板上或墙上,边指边认,与孩子互动,让孩子模仿。

13.在模仿发音过程中,孩子发出的音可以是汉语中的语言,也可以是非汉语中的音。即我们所说的孩子有时说个不停,但大人就是听不懂,这时候父母可以顺着孩子在发出某个声音或音节时,去模仿孩子的发音,在语气,语调声音的高低快慢上,要与孩子保持一致,这样会使他感到很高兴,就会去注意模仿发音人的口型,这时候可以再继续模仿这些音,让孩子多听几次自己发过的音,即熟悉,又很有意思,慢慢就可能注意自己是如何发出这些音的。 希望早点整理出来好让大家针对性的排好计划,帮助孩子们远离孤独!!

14.单音的训练,要多以生活情景,生活常识内容为主,让孩子尽量在学习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如模仿“喝”,“吃”,同时一定要辅以水杯及水,或吃的食物,边吃边做口型模仿加动作提示,一旦对简单的指令听懂,理解,并有发音的欲望,可跟随模仿时,将已掌握的感性认识内容过渡到图片上的抽象理解。

如拿着喝水,吃饭的图片来问孩子,让其选择哪张是喝?哪张是吃?并让其模仿“喝”和“吃”的口形及动作。以后再模仿其他内容,如用手指着图片上的公鸡,来问孩子大公鸡怎么样叫?和孩子一起发出“喔---喔---”“o”的叫声,可以配以录音磁带及童谣“大公鸡喔喔叫,天天叫我早早起”,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跟随大人的口形及动作模仿。以后再去模仿小猫“瞄--瞄--瞄”,小羊“咩--咩--咩”,小狗“汪--汪--汪”的叫声。起初训练口型模仿,

最好先选定几个好发的音节,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一天之中尽量多重复多强化,从开始的偶尔发声,到频率的不断增多,再到最后的渐渐巩固,可以脱口而出。这中间的过程,往往孩子进步很慢,发出一个音后,要沉默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有新音节的出现,但只要坚持,相信一定会成功。

15.学会洗脸,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五官名称,并且知道洗脸过程所用的物品。每天同孩子洗脸时先拿来毛巾,香皂,并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出来,再让孩子摸一摸水是烫的还是凉的或温的,并通过表情,动作让孩子理解语言,把香皂抹一抹,双手搓一搓,用水冲一冲,让孩子能逐渐听懂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最后用毛巾擦干手,用毛巾擦擦脸,擦擦眼睛,鼻子,嘴及耳朵等等,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洗干净的脸,洗干净的手,并通过高兴的表情以及口形的不断变化,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如毛巾,香皂,及脸,鼻子,嘴,手,镜子,边拿实物边发音,边指五官边发音,天天巩固,天天强化。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附儿歌: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嘴巴在哪里?嘴巴在这里,用手指出来。耳朵在哪里?耳朵在这里,用手指出来。鼻子在哪里?鼻子在这里,用手指出来。天天指认,天天理解,天天有声音的刺激,天长日久音节总会出现。

16.教给孩子辨别不同的味道,以帮助,巩固对不同食物,水果及饮料名称的理解。如通过游戏将一些常吃的水果准备好,然后用布条蒙上孩子的眼睛,分别给孩子吃不同的水果,如吃苹果,让孩子摸一摸苹果是圆的,有一个柄,咬一口,吃起来是甜的,边吃边问孩子是甜的?还是苦的?并让孩子辅以表示动作,点头表示甜,摇头表示苦,边吃边训练发音,tian甜,ku苦等等,逐渐举一反三,让孩子接触酸的,咸的,辣的食物,以提高对不同味道的理解。

17.提高孩子的触摸能力,并通过触摸不同物体,认识理解物品的特征,名称等。如把几件不同的物品放在一个布口袋中,通过孩子的触摸,手感,分辨不同的物品,并逐渐发出不同的音节,如布口袋中放入一小瓶娃哈哈,一个乒乓球,一把小牙刷,一元硬币让孩子先去摸一摸,再分别看一看实物,然后分别拿出不同的物品,发出不同的单音,如娃,球,钱等名称。要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当他想到户外玩的时候,一边是爸爸,一边是妈妈,让孩子选择对象并发出单音,做出相应动作,如拉着爸爸的手发“爸”,并将爸爸拉出户外方向,说明孩子已经掌握了相关单音。再比如一边是妈妈抱抱的声音,一边是爸爸举高高的声音,这时也一定让孩子发出“高”的音再去满足。

18.叠音的训练。我会叫爸爸和妈妈:分别准备一张爸爸和妈妈的照片,让孩子与爸爸或妈妈面对面,或让孩子坐在爸爸或妈妈的腿上,逗引他看着爸爸或者妈妈的脸,双唇紧闭,然后发出辅音“b”或者“m”的声音,然后辅以“a”的声音,分别组成爸爸或妈妈,要反复练习,快速读连续读,读正确时要亲吻爱抚孩子,以加深对叠音的理解。大量的生活物品配对,对物品进行分类训练,如妈妈,爸爸,宝宝的生活用品分类:毛巾,牙刷,服装用品分类:衣服,裤子,袜子,鞋,以及书包等等,边分类边教孩子认读,仿说,以提高对物品的认识理解,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

19.在孩子学会某些单音以后,要不断巩固这些已掌握的音节,同时还要辅助孩子使用简单的动作,如用眼光或用手指表达自己的要求,因为在没有足够的口语能力之前,他要表达自己的要求,想要做某些事情或要某种物品,需要配合手势语言完成,这时父母要切记,孩子有需要拉你时,首先要提醒孩子先注视你,再用手去指出他所要的东西,然后口型模仿发音,

千万不要凭你的经验看出孩子的要求,或孩子一哭一闹就满足,孩子有要求正好是训练发音的好机会,你要用孩子已掌握的音节去问孩子是要?还是不要?是这个还是那个?让孩子选择,并给予一定的手势或身体辅助,然后强化已掌握的音节,再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即让孩子发出某种声音,有时这种声音能够保留下来。

20.单词训练。先以名词训练为主而且一定是孩子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如让孩子边指边认,可能开始发音不够准确,但不要操之过急,如教孩子指认家庭成员,可以是照片上的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等等,再以后辨认常见的生活用品,如电视,钟表,桌子,椅子,暖气,空调,衣服,裤子,毛巾等等,只要是孩子指对就一定要给予食物或语言的强化奖励。

选择物品:从三个常见物品中选择其一,并讲出正确的名称,尽量给孩子创造情景氛围,如:要带孩子外出,拿出三个 物品让孩子选择,一是毛巾,一是枕头,一是鞋,让孩子选择外出怎样才能去?如孩子选择正确,外出需要穿鞋,并能准确叫出名称,说明孩子已经将物品与外出建立了联系,以后进行多项选择,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

21.训练孩子的应答反应,多数孤独症儿童叫其名字没反应,不理也不看,更不会答应,所以要让孩子有反应,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如观察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有的孩子爱吃糖,妈妈叫他名字前先告诉他“我这儿有糖”让他知道,说糖他一定看,而且会跑过来,还要回答“哎”这时再去满足,这样往返训练多次,可能中间训练5次有一次没糖,但他这次过来,同时答应“哎”,可以换成是他感兴趣的玩具,再以后喊他过来以后,给他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如让他看着妈妈的脸,回答“哎”然后再给他吃糖,往返多次孩子会形成一种定式,妈妈叫名字并且回答“哎”就会有糖,看了妈妈回答“ 哎”也会有糖,在看妈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等待过程,以后叫他,他就会先过来---再看妈妈---然后回答“哎”----得到糖,其中包括了听到指令,先做出反应,然后执行,最后达到目的。

22.训练孩子对动词的理解。最好在游戏中进行,如和孩子一起玩些感兴趣的游戏,玩水,玩沙,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大自然中,在家中放一大盆水,里面放上平时孩子喜欢的玩具,有小塑料瓶或各种用过的化妆瓶以及塑料小玩具等等,让孩子把大瓶中的水倒入小瓶中,再把喜欢的各色塑料珠子放进瓶子中,让孩子去观察,其中要重点突出“倒”“放”等动词,一方面让孩子理解,一方面让孩子按照指令去做并同时训练发音,做的对给予物质强化,还可以把上述动词用到其他活动中,使孩子逐渐理解,掌握,运用。以后动词的内容可以随孩子认知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可以将爸爸,妈妈或孩子熟悉人的照片以及生活中的内容如妈妈吃饭,妈妈开车,宝宝笑中的动词“吃”,“开”,“笑”重点突出,让孩子理解。还可将妈妈,爸爸及宝宝的物品如衣服,书包,鞋,牙刷,毛巾等摆出(也包括孩子自己)分别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进行配对语言的双词训练,如看妈妈的照片,让孩子找出妈妈用的毛巾,牙刷或者上衣,鞋,书包,围巾,手套等等,边让孩子找,边问孩子“这是妈妈的什么?”以加深孩子对物品的认知理解及反问句的表达。如将照片和物品做成活页图片,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问他:“这是谁的鞋?”请孩子去与照片上的人物一一对应,并回答出“妈妈的鞋”或“宝宝的鞋”等等,以此类推。

23.训练孩子对动宾词组的理解,以及发音的模仿。一定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强化,如孩子要喝水,一定训练发音,“喝”(动词)和“水”(名词)要让孩子会联系,在孩子最需要也是最渴的时候再出现,这时,千万不要再让孩子用手语代替。开始阶段孩子会哭闹,对于会模仿发音的孩子,会讲单词的孩子,要训练使用语言表达,开始阶段会很难,但只要努力坚

持,我们的孩子是一定会做到的,只要孩子模仿发出“喝水”,就一定要给水喝,记住,一次不要太多,当孩子喝完还要时,又是一次语言的强化机会,万万不可错过良机,一定抓住每一次的训练机会。让孩子边做动作边与词配对,如喝水去找杯子,写字去找笔和纸,切西瓜去找刀,让孩子即可以做出动作,又可以去与名词配对,并能发出动宾词组,还可以进行反问句训练,如问孩子“喝水用什么?切西瓜用什么?写字用什么?”让孩子一一对应回答,然后再反过来问“杯子是做什么用的?刀或笔是做什么用的?”让孩子学会理解,加深记忆表达。

24.让孩子做选择回答,如一边是爸爸,妈妈,宝宝的照片,一边是一本书,一把梳子,一个球让孩子随意选择,如爸爸看书,妈妈梳头,宝宝玩球,三种物品之间无任何联系,只是让孩子从不同方面进行选择,以不断扩充孩子的知识面并提高孩子的语言组合能力。

25.方位词训练,上下里外等等。让孩子讲出不同人物及物体的不同方位词,如妈妈的书包在桌子上,宝宝的鞋在地上,爸爸的书在书架上,宝宝的玩具在盒子里,金鱼在鱼缸里,小鸟在笼子里突出“上”,“里”字等等,以后逐渐抽象到图书里,如问画书中的苹果是在树上还是在地上,还是在筐里?让孩子依据图中的内容选择答案,再不断扩大范围,小鸟是在树上?还是落在房子上?还是在窝里等等。此阶段训练要注意孩子早期先学会能理解掌握日常名词,然后再加上不同的动词及动作,加深孩子对双词的掌握和理解,不要刻意强调名词在前还是动词在前,也不要过分强调音准,以及句式上的前后颠倒等等。

26.不断扩充对形容词的理解及表达,如教会孩子认识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胖瘦,薄厚,粗细等等,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按照一定规律相互配对,让孩子边学语言边加深记忆理解,如:将食物,玩具按大小分类或配对,对于大和小的概念,可以将二者形成鲜明对照,如给孩子一个大篮球,妈妈拿一个小皮球,将二者放在一起比较,告诉孩子哪个大哪个小;再拿两个苹果一大一小,让孩子选择要大的还是要小的;给孩子喝娃哈哈,一大瓶和一小瓶,让孩子去拿大瓶的给妈妈,把小瓶的留给自己喝。总之二者之间开始一定要有明显的差距,以便很容易区分,这样孩子掌握起来和分辨的时候易于区别。将孩子常吃的小食品,糖块,葡萄干按多少分类,将绳子按长短,粗细分类,以此类推。

27.学会提出简单的要求。如大家围坐在餐桌前进餐,每人面前都有一个杯子,大家顺序选择自己要喝的饮料,也让孩子用语言选择是喝可乐?还是矿泉水?是否放冰块等等。如孩子用手指但不讲话,就不要给,一定要他用语言表达后再去满足。吃饭时,故意给他碗里盛一点饭,在他吃完需要再盛时,辅助他用语言提出要求,再去满足,以此类推。在孩子最需要你帮助他时,如进餐时只给他碗,不给他勺子,等待他说“要勺子”,喝矿泉水时,故意给他瓶子,但不给他打开,等待他说“打开”时,再去帮助他,如他要画画,只给他纸,不给他笔,等待他向你要笔时,再把笔递给他,总之创造一定的情境,同时也让孩子学会等待,会用简单语言提出要求。

28.简单句训练。孩子在双词训练突破后,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加上连词和助词,以及形容词,介词,就会形成简单句,尤其是要围绕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强调儿童对句子的理解并做表达。

如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商场,超市,餐厅以及游乐场,动物园等等,问孩子“要去哪里?”“干什么?”如孩子可以选择,去超市买棒棒糖,去麦当劳吃薯条,去动物园看大象,然后再让孩子回答先去什么地方?“是谁去或者和谁一起去”等等,可以充分利用图片,也可以

让孩子亲自体验不同场所对他的需要以及满足感。注意不要过分指责孩子,或哄骗孩子,吓唬孩子,如孩子要去动物园看大象,妈妈没时间,就告诉孩子“动物园有老虎,会咬人”,孩子要去超市买棒棒糖,妈妈就告诉孩子“没有钱,不能去”,因为有时候孩子刚刚开始理解语言,还不能分辨出钱的概念和用途,所以让孩子做出选择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包括物品的名称,人物,时间,地点以及环境等等),多多鼓励孩子做一些有益处的事,多给孩子一些参与的机会。例如有些父母与同事,朋友聚会时不愿带孩子,嫌弃孩子碍事,不懂事,也很少让孩子参加,使孩子无形中失去了一些参与的机会,尤其是公共环境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孩子一点不懂,也难以遵守,所以要告诫我们的父母,孩子的语言训练离不开情境中的教学,一定要给孩子参与群体及社会活动的机会,力求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29.给孩子选择较丰富的语言刺激场所,而且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可用询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把有关的目标句子讲出,如带孩子外出,先问他要去哪里啊?如选择去公园,接下来问“我们怎样去,是走着还是乘车?”如果乘车是几路车?到了公园门口,再问孩子是看花还是玩碰碰车,也可随身带上公园,汽车,花草,碰碰车的卡片,边选择边挑选卡片,边进行语言训练,还可以每做一件事,将孩子的选择留下录像或照片,以便日后让孩子看看自己的录像及照片,回忆自己有意义的一日生活,帮助孩子提高语言的表达。

30.利用儿歌游戏配上适当的动作,帮助记忆,增加趣味。如认识自己身体部位的儿歌:头,肩膀,膝盖,脚,眼睛,鼻子,耳朵,嘴,边唱儿歌边做动作。有关天气,小动物,人物的儿歌,这些儿歌都有不同的伴奏带,初期节奏较缓慢,可以以适当的表情,语调及动作,先让孩子多听几遍再逐渐跟着模仿,逐渐跟着一起唱。

31.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如:角色分工,让孩子给爸爸,妈妈及家庭成员分发食品,给爸爸,妈妈上课,让孩子充当老师,医生,售货员,售票员等不同的角色,活动内容即简单又生动,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参与,会分享快乐,会观察别人的表情,会去体验生活,寻求帮助,不断丰富语言的词汇量。

32.教给孩子的一日生活,起床:早上叫醒孩子起床后,告诉孩子今天天气特别好,穿一件单衣就可以,将上衣,裤子分别拿给孩子,让他自己穿,告诉他扣好扣子,再让孩子自己去拿袜子穿好,边穿衣服边问孩子,这件上衣是什么颜色的?上边的图案是什么?共有几个扣子?袜子是什么颜色的等等,边提问题边让孩子回答。刷牙洗脸:洗漱之前先上卫生间,帮助孩子料理好,然后教其刷牙,洗脸,按不同程序分别进行,进餐前分别摆好桌子,椅子,让他把筷子,碗从柜子里拿出来,按人口摆好,并数清楚人数,随着不同的食物端上餐桌,边进餐边让孩子指认不同的食物(主食,副食),要让他学会选择食物,提出要求,如“我吃面包,不吃馒头”“我要夹肠,不夹鸡蛋”“我要喝粥,不喝牛奶”等等,会说粥烫晾晾再喝等等。总之学习语言离不开生活,我们在教孩子学习语言中,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针对每一个阶段孩子掌握词汇的多少,来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

33.学会打招呼。教给孩子学会礼貌用语,能够先从自己家的成员做起,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主动和孩子打招呼,也教给孩子主动问爸爸,妈妈好。不小心碰到孩子要主动说“对不起”,家里来客人,教给孩子主动叫阿姨,叔叔,伯伯等,客人离开时要主动讲“再见”,出门看见邻居的爷爷,奶奶要主动问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到公共场所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些日常行为规范,礼貌用语,要从小做起,从小养成爱干净,讲卫生,懂礼貌,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34.培养孩子学会看内容浅显的画书,并能将主要内容复述。如下雨了兔妈妈没带雨伞,兔宝宝拿雨伞去接兔妈妈。先给孩子多讲几遍,然后让孩子看书做简要复述,以后一边复述一边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后来可以加进好多的修饰词,如:天阴沉沉的,快下雨了,兔宝宝有些着急了,妈妈外出采蘑菇没拿雨伞,兔宝宝着急的都要哭了,突然他想起来了,穿上雨衣拿着雨伞去接妈妈了,兔妈妈看见宝宝送来雨伞,心里可高兴了,夸宝宝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通过看书,学习书中的语言,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将不同的单句组合成复句。

35.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每天早饭前的点名活动,增加孩子们的相互认识,在游戏中教会孩子认识同伴,并能叫出名字,如组织孩子们拉成一圆圈每人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老师开始弹琴,小朋友开始传球,自报姓名,对其他小朋友加深认识和了解,这样经常性的游戏,可以引导孩子们之间沟通,自我介绍,互相接纳,建立友谊,促进交流。

36.增进交往的游戏:(1)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2)洗手歌:哗啦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伸出手儿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边听音乐边动作,促进孩子的语言,增进孩子的交流,使孩子感到集体的温暖,逐渐热爱集体环境。

C.行为发展篇

本篇介绍的内容包括帮助儿童正常的行为发展的方法以及几种常见缺陷行为的矫治。 1.

孤独症儿童存在哪些行为方面的异常?

孤独症儿童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及各方面能力发展的缺陷,常常会出现一些行为及情绪方面的异常,具体包括:

(1)

缺陷行为:即正常同龄儿童会,但患儿却不会的行为。如:不会穿衣,不会自行进食等。

(2)

过度行为:即正常儿童不存在,但患儿却存在的行为。如:自伤行为,刻板行为,自我刺激行为等。

(3)

情绪方面的异常:如: 发脾气等。

这些行为及情绪方面的问题不仅使患儿有别于其他正常儿童,而且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社会适应,因此必须及时干预。

2.

如何干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情绪异常? 对于孤独症患儿出现的行为情绪异常,应选用适当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矫正。对于缺陷行为,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进行训练非常重要。对于过度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应首先予以行为矫正治疗,如果行为矫正治疗并未能取得较好疗效,则应合并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过度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则应同时运用药物治疗和行为矫正治疗,如此才能使患儿的症状尽快地得以控制。

3.

常用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矫正方法有哪些? 可用于儿童行为矫正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矫正方法包括:正性强化法,负性强化法,隔离法,消退法,塑形法,锁链法,系统脱敏法等。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对于缺陷行为,可选用塑形法,锁链法和正性强化法;对于过度行为,则可选用负性强化法,消退法等。应熟悉各种行为矫正方法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如

此才能做到合理的选择和运用。

4.

进行行为情绪问题矫正的大体步骤是什么?

对于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情绪问题的矫正时,要遵从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目标行为:目标行为是通过行为矫正希望建立的行为,或通过行为矫正希望消除的行为,是行为矫正治疗希望达到的目标。应通过对患儿病情的全面观察和评定确定目标行为。

(2)

确定行为基线:在确定目标行为后,应对患儿目前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如此才可确定比较合理的小目标,循序渐进地建立或消除目标行为。

(3)

选择适当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矫正:对于患儿的行为情绪问题,应仔细地分析该问题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于该问题矫正的具体的行为矫正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患儿的情绪行为问题进行矫正。

(4)

做好记录,及时发现行为矫正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 5.

什么是正性强化法?

正性强化法是一种常用于建立目标行为时的行为矫正方法,是在一种行为之后继之于正性强化法,即奖励来增加患儿这种行为的出现频率,从而逐渐建立起符合要求的行为,即目标行为的方法。行为之后的正性强化法或奖励称为强化物。在运用该方法对患儿进行行为矫正时,首先必须确定目标行为,之后应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在目标行为出现时,应及时予以强化。 6.

怎样选择和使用强化物?

强化物包括自然强化物和特设强化物。自然强化物为即使不在训练情景中也会伴随某行为而自然出现的增强物,如:穿上鞋子外出;特设强化物为并不伴随某行为而自然出现的强化物,如:穿上鞋子就给块饼干。强化物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消费性强化物(如:糖果,饼干等),活动性强化物(如:看电视,外出活动等)。操作性强化物(如:为儿童提供玩耍的玩具等),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定时间内,患儿可以拥有和享受的东西,如: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等),社会性强化物(点头,微笑,拥抱,口头赞扬等)。

在选择强化物时,首先应注意所选择的强化物患儿是否感兴趣,是否喜欢,如果患儿对所选择的强化物根本没有兴趣,那么无论给他多少,也起不到正性强化物的作用。其次应注意,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所选择的强化物应该是易用的,能够立即呈现的,多次使用不至于引起饱厌现象,而且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

当在正性强化物中具体使用强化物时,要向患儿说明所强化的是哪个行为,要在该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强化,每次强化只给少量强化物,并应同时给予社会性强化。

当所期望的目标行为逐渐建立后,则应逐渐减少可见的强化物,而以社会性强化物继续维持这个目标行为。

7.

什么是负性强化法?

负性强化法是指儿童一旦出现一种所希望建立的良好行为,则立即减少或去除他正在经历的厌恶刺激或情景,从而提高该行为的出现率,逐渐建立起良好行为的方法。如:患儿因为哭闹而被限制外出玩耍,这种被限制即为一种令患儿厌恶的刺激。当他不再哭闹时,则消除这种厌恶刺激,允许患儿外出玩耍,如此便强化了他的不吵闹行为。如此不仅矫正了患儿的哭闹行为,也帮助患儿建立了新的,良好的行为----不吵闹。

8.

什么是消退法?

消退法是一种用于消除某一不适宜行为的行为矫正方法,是当患儿出现某种不适宜行为,如要求得不到满足即哭闹时,通过漠视,不予理睬等方法,逐渐消退该行为的方法。消退法之

所以可以消除患儿的不适宜行为,关键在于不存在使患儿行为继续存在的强化。如:患儿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时,如果父母不予理睬,则这个行为将逐渐消退;如父母因患儿哭闹而满足了他的要求,则这个行为必将继续存在。在使用该方法对患儿进行行为情绪问题的矫正时,应特别注意父母间必须保持一致,同时因该方法矫正患儿行为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必须注意持之以恒。

9.

什么是隔离法?

隔离法是常用于非孤独症儿童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是当患儿出现不适宜行为,如:一点要求得不到满足即大发脾气,哭闹时,将患儿隔离于强化物较少的地方,如:小房间或角落,从而逐渐减少患儿不适宜行为的方法。一般来说,隔离时间为一岁一分钟。如: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隔离时间为3分钟。隔离地点也应该是安全的,可以观察到的地方。虽然,对于非孤独症儿童来说,该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行为矫正方法,但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该方法可能并不太适于使用,因孤独症患儿本身就不在乎,甚至喜欢独自呆着,因此,用这种方法可能起不到行为矫正的目的。但是,对于那些并不喜欢独自呆在小房间或者角落的孤独症患儿,该方法则有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此时,则可选择该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患儿的不适宜行为进行矫正治疗。

10.

为什么要少用惩罚法 ? 惩罚法是在某个不适宜行为之后,附加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或减少或消除患儿正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从而逐渐减少和消除不适宜行为的方法。附加的令人厌恶的刺激可以是言语上的批评,指责,也可以是暂时的隔离或体罚等。在具体运用时,应选择比较温和的方法,如:批评,减少或消除患儿正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隔离法等,不宜采用体罚的方法。该方法有其缺点,即:1)难以建立新的适宜的行为。表面上看严厉的斥责,体罚可能能够较其他方法更快地终止患儿的行为情绪异常,但因该方法的结果是不愉快的,因此,难以建立新的适宜的行为;2)可能使患儿产生逆反或恐惧心理;3)可能使患儿学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其他人;4)孤独症儿童常常更喜欢独处,因此隔离法也可能不适合于孤独症儿童。因此,不应广泛地使用。

11.

什么是锁链法?

锁链法是帮助儿童学习新技能时常用的方法,是将目标行为分解为许多小的步骤,训练患儿学会每一个小步骤,从而掌握整个目标行为的方法。锁链法又常分为顺向锁链和逆向锁链法。顺向锁链法是从整个行为的第一步开始训练。具体操作时,首先训练患儿学习第一步,并帮助患儿完成第一步以后的其他步骤。待第一步掌握较好后,再训练第二步,并把第二步与第一步连起来做,并帮助患儿完成第二步以后的其它步骤。如此继续,直至学会整个行为。 逆向锁链法是从整个行为的最后一步开始训练,具体步骤与顺向锁链法相似。逆向锁链法较顺向锁链法更易使患儿产生成就感。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均应同时配合使用正性强化法。目标行为分为多少个步骤?应根据患儿的能力水平去决定,能力水平较高者,步骤可少些,否则则应分得细致一些。

12.

塑形法怎样做?

塑形法也是训练儿童学会一个新技能时常用的方法。运用该方法时,首先是强化患儿已经能做的,与目标行为有关或接近的一个行为。待该行为掌握较好后,再强化另一个与目标行为更近的行为,从而使患儿逐渐学会目标行为。如:训练患儿用细线穿小珠时,首先训练患儿用粗线穿大孔大珠,待患儿掌握之后,再训练患儿用中粗线穿中等大小的珠子,最后逐渐过

渡到用细线穿小珠。应用该方法时,也应同时配合使用正性强化法。

13.

在学习新技能时如何进行辅助和提示?

无论运用何种方法对患儿进行训练,如:用锁链法训练患儿穿衣服,或用塑形法训练患儿串珠子,都存在辅助和提示的问题。如何去做?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去决定。一般来说,最开始要进行全部的身体辅助,也称为身体提示,即手把手地帮助患儿完成所训练的步骤。待患儿略微掌握后,可进行部分的身体辅助,也称为部分身体提示,即手把手地帮助患儿完成部分所训练的步骤。待患儿掌握一定的新技能后,可改为手势提示或示范提示,最后,再改为语音提示,直到患儿进行辅助和提示时必须遵守上述步骤,如此患儿才有可能逐渐学会一个新的技能。

14.

什么是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将患儿逐级暴露于他/她所恐惧和害怕的事物或情景中,并使患儿放松,使患儿逐渐消除对该事物或情景恐惧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消除患儿对某些事物或情景的恐惧和害怕。正规操作时,应首先根据恐惧的程度将患儿害怕的事物或情景进行分级,并教会患儿放松,然后利用想象和暴露逐级进行治疗。但在孤独症患儿中,由于智力,表达等能力的有限,使患儿不能或不能够很好地予以配合。此时,则需仔细地观察患儿,根据观察结果对患儿害怕的事物或情景进行分级,之后再将患儿逐级暴露于所恐惧的事物或情景之中,同时应尽可能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使患儿放松,从而逐渐消除患儿对该事物或情景的恐惧。

15.

孩子不会脱衣服,脱袜或脱鞋怎么办? 脱衣,脱裤,脱鞋袜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之一,但孤独症患儿较大了还不会脱衣,脱裤,脱鞋袜。对于这些缺陷行为,应采用锁链法进行训练。为此,首先应将要达到的目标行为进行分解,将其分为一些小的步骤,然后,采用顺向锁链或逆向锁链进行训练,直至患儿掌握整个目标行为。如训练患儿脱鞋时,可将脱鞋这个行为分解为解鞋带和脱掉鞋两个步骤。可先帮助患儿解开鞋带,训练患儿脱鞋。待患儿会脱鞋后,再训练患儿解鞋带,然后脱鞋。直至患儿独立完成整个过程。训练脱衣,脱裤,脱袜均可采用类似的方法,但要注意,在训练过程中,无论哪个动作,开始时都需要手把手地教患儿,然后逐渐减少对患儿的辅助和提示,并且都一定要配合正性强化。

16.

孩子不会穿衣,穿裤子怎么办?

穿衣,穿裤子是一个较脱衣服更为复杂的行为,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更难以掌握,因此需要耐心地进行训练。训练这些技能,也应选用锁链法。具体操作时,首先应将目标行为分为各个小的步骤,然后从第一步或最后一步开始训练。待第一步或最后一步掌握后,再训练第二步或倒数第二步,并与第一步结合起来,直至掌握整个目标行为。如:训练患儿穿裤子时,首先将此行为分解为分清裤子前后,伸一个裤腿,伸两个裤腿,提裤子,将裤子整理好等步骤,然后从第一步或最后一步开始训练,并帮助患儿完成其他步骤。待患儿能够独立完成第一步或最后一步后,再训练患儿第二步或倒数第二步,并与第一步或最后一步连起来,直至掌握整个过程。穿衣服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予以训练。与脱衣服相类似,在训练患儿穿衣服时也要注意,无论哪个动作,开始时都需要手把手地教患儿,然后逐渐减少对患儿的辅助和提示,并且都一定要配合正性强化。

17.

怎样训练孩子系扣子?

系扣子是穿衣服的步骤之一,可选用塑形法进行训练。首先,用一块布挖上大扣眼,缝上大

扣子,手把手地教患儿,并逐渐减少大人的辅助,直到患儿能够独立系上扣子为止。然后,换一块布,挖上中等大小的扣眼,缝上中等大小的扣子,用上述方法予以训练,直到患儿能够独立系上。此后,再换一块布,挖上小扣眼,缝上小扣子,用上述相同的方法予以训练,直到患儿能够独立完成。待患儿能够完成以上过程后,再训练患儿系衣服上的扣子,此时,也应首先给予患儿一定辅助,然后逐渐减少对患儿的辅助和提示,直到患儿能够独立完成为止。在以上过程中,均要注意配合正性强化。

18.

怎样对孩子进行饮食技能的训练?

孤独症患儿在饮食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不会自己用勺或筷子吃饭等,此时,应对患儿进行饮食技能的训练。在具体训练时,首先,应创造一些情景让患儿自发地去模仿,如:把一些他特别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他的面前,确保他正在观察你的时候,用勺把食物舀起,放在你的嘴中,并装出非常好吃的样子。然后,观察患儿是否在努力模仿你。可能患儿根本不模仿,此时,则应该手把手地训练患儿。首先先让他握着勺,然后你再握着他的手,在你的手的引导下,舀取食物,并把食物轻轻地放在嘴里。在他每次吃完一勺子食物后,都立即表扬和称赞他。在反复多次训练后,应逐渐减少辅助的力量和提示,直至患儿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为止。 19.

孩子用手抓饭吃怎么办?

对于一个用手抓饭吃的患儿,应首先训练患儿用勺子吃饭。如果患儿会用勺子吃饭后,仍用手抓饭吃,此时,在每次进餐时,则应只给他一盘或一碗食物,你先做用勺吃饭的示范,然后反复说:“我们用勺子吃饭”,并把勺子给他,握着他的手,辅助他用勺吃几口,然后让他自己吃。如果在你不辅助时,患儿仍用手去抓,此时,则应该把食物推到桌子中间,让患儿够不到,然后说:“我们用勺子吃饭”,并再次给他示范用勺子吃饭的过程,然后把饭推到患儿面前,把勺子放在患儿手中,让患儿自行用勺子进食。如此反复训练,直到患儿不再抓饭,能够自行用勺子进食为止。

20.

怎样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

偏食是孤独症患儿经常存在的一个问题,既影响患儿的社会适应,又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应及时予以矫正。矫正时可用以下方法:1)严格控制零食,使患儿在正餐时有饥饿感;2)部分患儿只吃固定的食物,是因为他们畏惧新的刺激,不敢尝试新的食品,此时,要告诉患儿“好吃极了”,并想办法让患儿吃进第一口,以后患儿就可能吃了;3)可将患儿不吃的食物分成几份,每次给患儿少许,只有患儿吃了他不爱吃的食物,才能给他吃他喜爱的食物。如此反复去做,并逐渐增加患儿不爱吃的食物的量,逐渐减少患儿喜欢吃的食物的量,直到患儿能够较好地适应新食品为止,每当患儿吃一口他不喜欢吃的食物时,一定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21.

孩子吃饭时坐不住怎么办?

孤独症患儿吃饭时常常坐不住,到处跑,此时,1)可让患儿坐在靠钱或家具的坐位,你坐在孩子的外面,给孩子造成一定的物理屏障,使患儿出不去;2)在孩子将要站起的瞬间,对他说:“坐下!吃饭!”并辅助患儿坐下继续吃饭,对他坐下继续吃饭的行为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3)逐渐地延长患儿坐着吃饭的时间;4)为避免患儿看到饭多而无耐心,可将饭分成几份,分次给患儿,每当患儿吃完一份饭时,都要及时地予以称赞;5)如果患儿站起次数超过3次,则让他坐下,并说:“你吃好了?”并不再给患儿饭吃,两餐间也不再给患儿零食,使患儿逐渐把没吃完饭与生理饥饿联系起来,从而改善进食习惯。

22.

怎样训练孩子的大小便?

孤独症患儿有大小便时,常常既不会表达,也不会自行去厕所大小便,因此,应尽力予以训练。在训练时,首先应训练患儿对大小便的表达,为此,要特别注意患儿想要大小便时的种种迹象,如用手摸裤子或拉裤子,当患儿有此迹象时,马上问患儿“想做什么”然后示范回答“上厕所”,再把患儿带到厕所。每当患儿想大小便时即如此训练,患儿必将把厕所与大小便联系在一起,想大小便时也就自行去厕所了。但是,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说,仅仅训练他们知道有大小便应该上厕所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训练他们学会自行解大小便,此时,应将大小便的程序予以分解,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步骤,如:解裤扣,脱裤子,蹲下或坐在马桶上,大小便,用卫生纸擦肛门,提裤子,系裤扣,用水冲马桶,洗手等,对于以上步骤,应该运用锁链法予以训练,并配合正性强化法,直到患儿掌握整个过程为止。

23.

怎样纠正不良的大小便习惯?

孤独症患儿常常有一些不良的大小便习惯,如:随地大小便,大便很无规律,只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等。对于随地大小便的患儿,应参照怎样训练大小便的方法进行训练。对于不想入厕或对厕所恐惧的患儿,则大人应先陪同患儿进厕所,然后逐渐延长患儿蹲厕所或坐马桶的时间,逐渐缩短大人陪同的时间。如此反复训练,配合正性强化,直到患儿能够自行入厕为止。对于大便很无规律的患儿,则应选择固定的时间让患儿蹲厕所。这个时间对于父母来说,应该是较充裕的,如晚上,每到晚上固定的时间,都要求患儿去蹲厕所,并配合揉肚子,让其用力等。虽然开始阶段患儿可能并不能在此时间大便,但只要坚持下去,患儿定能养成在该时间大便的习惯。对于只在不合适的固定地点大小便的患儿,要训练患儿定时蹲厕所,患儿开始可能很拒绝,但只要坚持,并及时给予正性强化,逐渐延长蹲厕所的时间,如:最开始几秒钟,逐渐延长到几份钟,同时逐渐减少在不合适的固定地点大小便的次数,患儿必将改变只在不合适的固定地点大小便的习惯。

24.

怎样训练洗漱技能?

对于一个4,5岁以上的孤独症患儿,应逐渐开始洗漱技能的训练。这些技能包括:洗手,洗脸,刷牙,漱口等。对于这些技能,应选用锁链法进行训练。如:训练患儿刷牙时,可将整个刷牙过程分解为:拿出牙刷,拿出牙膏,拧开牙膏盖,把牙膏挤到牙刷上,用水杯接水,将牙刷沾湿,刷牙,用水杯水漱口等过程。然后,再从最后一个步骤或第一个步骤开始,手把手地对患儿进行训练,逐渐减少大人的辅助和提示,直到患儿掌握整个行为为止。在这里需要注意,因患儿可能不习惯牙膏的味道,因此,在训练开始前,可先在大人的手指尖放一点牙膏,轻轻地按摩牙床,使患儿习惯牙膏的味道。训练中还应配合正性强化。洗手,洗脸的训练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

25.

怎样改善孩子的睡眠?

部分孤独症患儿在睡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睡得很晚,半夜醒来玩,睡得少等。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不仅对患儿的健康可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会使家长感到疲倦,烦躁,因此,还是应该予以矫正。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呢?

对于睡得很晚的孩子,原则上应该制定一个计划,每隔几天晚上提前十分钟睡,早上提前十分钟起。为了使计划能够较顺利进行,白天可帮助患儿多安排一些体育活动,使患儿有一定的疲劳感;中午不要让患儿有较长时间的午睡;早上按计划叫孩子起。只要能够按照计划去认真实施,患儿的睡眠时间必将能够调整到较为合适的时间。

对于半夜起来玩的孩子,常常会有这样的习惯:晚上睡得太早,早上起得很晚,或白天睡得很多。因此,要想使孩子半夜能够踏实睡,很重要的是要帮助患儿改正上述不良的睡眠习惯。为此,也应制定一定的计划,并努力去实施,从而使患儿逐渐把睡觉和起床固定在适当的时

间。同时,也应该逐渐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使白天的睡眠时间固定在中午,并且时间不宜过长。

对于精力很充沛,睡眠需要少的孩子,不一定非要进行矫正。如果睡眠偏少较明显,可通过白天多安排活动来帮助他。感觉统合治疗和听力统合治疗,对部分患儿也有一定帮助。

26.

孩子经常哭闹,发脾气怎么办? 当孤独症患儿哭闹,发脾气时,作为父母,应首先分析患儿哭闹,发脾气的原因。患儿哭闹,发脾气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生理上的原因(困倦,饥饿,躯体不适),表达不出来,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要求他做某件事而不随心意等等,父母对此应仔细观察,精心体会。

对于生理原因导致的哭闹,发脾气,父母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策咯,为此,应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起居,使患儿生活有规律。当患儿困倦,饥饿或躯体不适时,应及时予以相应的帮助。

对于表达不出着急而出现的哭闹,发脾气,则重点在于帮助患儿学会表达,此时要在患儿现有的基础上训练他用可能学会的方式进行表达。当患儿表达出来时,应对他提出的愿望或要求及时地予以满足,并对他不哭闹发脾气予以表扬。

对于由于要求未得到满足或不随意而出现的哭闹,发脾气,则应采取消退法予以矫正,即只要患儿没有明显的破坏,自伤或攻击行为,即不要理会患儿,父母该做什么做什么,待患儿不哭闹,发脾气后,再帮助他擦干眼泪,并对他停止哭闹予以称赞,渐渐地患儿即了解到哭闹发脾气并没有用,哭闹发脾气也就日渐减少了。如经过以上处理,患儿情绪仍然很不稳定的话,合并一定的药物治疗可能很有必要。

27.

怎样处理孩子的自伤行为?

孤独症患儿有时会出现一些自伤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打自己,咬手,撞头等。患儿之所以出现这些行为,可能与患儿本身情绪不稳定,要求得不到满足,希望吸引他人的注意或本身就是一种刻板行为有关。

对于危险的自伤行为,如撞墙,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制止,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对患儿产生伤害,如戴上安全帽,同时予以一定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和缓解症状。

对于其他的自伤行为,则应首先采用消退法予以矫正,如果患儿自伤,则不去注意他,如果他停止了自伤,则予以关注和表扬。如果经过多次漠视,自伤行为并没有明显改变,此时,则应采取一些积极的方法予以矫正,如:阻止患儿继续打自己,要求患儿把手放在桌子上或膝盖上,要求他,帮助他用手做或学做一些新的事情等。如果患儿的自伤行为经以上方法矫正都未能取得较好效果,可选择适当的药物予以治疗。

28.

怎样处理孩子的攻击行为?

孤独症患儿可能会出现一些攻击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拍别人,拽别人头发,掐人,吐口水凳。患儿出现这些行为,原因很复杂,可能是患儿与他人交往或希望引起他人关注的一种方式,也可能是患儿遇到挫折或有不满时的表达方法,也可能是一种刻板行为等。对此家长应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对于将攻击行为作为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患儿,仅仅告诉患儿这样做不对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对患儿的攻击行为采用漠视法进行消退,同时还必须加强交往技能的训练,尚应配合正性强化,如此可使患儿逐渐学会以适当的方法与他人交往。

对于希望通过这些行为引起他人关注的患儿,则可采用消退法或隔离法予以矫正,即当他拍打他人时,他人不予以理会,而当他停止拍打时,则对他予以关注,并对他停止拍打的行为予以表扬;或当他拍打他人时,立即将他拉开,让他独自在远处或房间里静坐。但隔离时间不宜过长,大约一岁一分钟。与此同时,还要教给患儿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引起他人注意。

如此,患儿的攻击行为将会逐渐减少,并逐渐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引起他人的关注。

对于受挫折或遇不满即以攻击行为为表达方式的患儿,可用消退法或隔离法进行矫正,此外,还要训练他以适当的方式表达他的情感。

如果患儿冲别人吐口水,则可在他每次吐口水后,在他嘴里抹少许他不喜欢的味道,如辣醋。反复如此做后,患儿会将吐口水和辣醋联系在一起,他的吐口水行为就可能逐渐减少。

如果经上述方法进行矫正,患儿的攻击行为改善并不明显,予以一定的药物治疗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29.

如何减少患儿的自我刺激行为?

孤独症患儿会有各种各样的自我刺激行为,如:手指的扑动,怪异的跳动,独自傻笑,拍手,发怪音等。这些行为的产生没有特定的环境诱因,并让他人感到很奇怪,但对于患儿来说,却似乎让他很快乐。在矫正这种行为时,应特别注意:单纯的制止难以产生效果,获使一种自我刺激行为转变成另一种自我刺激行为。而正确的方法应该加强患儿的教育训练,用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填充患儿的时间,并增强患儿交往等各方面能力。与此同时,还可用一些具体的方法矫正患儿的自我刺激行为,如:对于扑动手指的患儿,让他把手放在桌子上,或学做一些手部的动作或游戏;对于大声尖叫的患儿,可在他每次发出大声时,在他上下牙之间放一个缠好纱布的压舌板,同时说:“不许叫!”。如果一个患儿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这些自我刺激行为,同时他有更多的能力去做其它事,而且每次自我刺激行为之后,都有一些令患儿感到不愉快的后果,患儿的自我刺激行为必定会逐渐减少。 30.

孩子过分依恋某一物品怎么办?

孤独症患儿有时会过分依恋某些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一个商标,一个螺丝,一本书,一个小瓶等,有时甚至依恋每时每刻都要随身携带这些物品的程度。对于对物品过分依恋以致影响日常生活的患儿,应尽力予以矫正。在进行矫正时,最好安排患儿做一些有意义的患儿感兴趣的活动。在患儿做这些活动时,把患儿依恋的物品放在他做事的桌子上,在他做事的同时,逐渐地把所依恋的物品移远。而患儿做完事后,再把他所依恋的物品放回到他手可以够得到的地方。如此,不仅使患儿知道他所喜欢的物品在哪,而且也让他知道他也将被允许再次得到它,因此,患儿可能反而会放下心,专心地做别的事了。 31.

孩子过分好动坐不住怎么办?

孤独症患儿常常较为好动,他们坐不住,到处跑,不能安静地学习和玩耍。对于这些孩子怎么办?

1)

加强教育训练:这种教育训练不是单纯针对患儿坐不住的,而是应该把该内容融合到对认知等的训练之中。如:训练患儿认识水果,开始时患儿肯定不坐也不看,此时,大人应予以辅助,当患儿坐下看,并把图片拿给大人时,要立即给予正性强化。如此反复,患儿不仅在认知方面会有所进步,而且也渐渐地能坐住了。

2)

给患儿多安排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包括训练活动,体育活动等,并帮助患儿去完成,从而使患儿的多动变成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3)

可进行感觉统合治疗,该治疗对减轻患儿多动会有一定帮助。

4)

如果患儿的多动非常突出,或经上述帮助效果并不明显,可予以一定的药物治疗。选择何种药物,则需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全面考虑。 32.

孩子招惹人怎么办?

某些孤独症患儿存在招惹人现象,比如:推别的小朋友,拽别的小朋友的头发等。对于这些行为,单纯的制止往往难以起到作用,有时还会加重孩子的这种行为,因此,运用正确的方法予以矫正非常重要。如何矫正呢?

首先,要分析患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些患儿是因为交往能力比较差,不会用正确的

方式与人交往,因此,出现这些行为;有些患儿则是想以此行为引起他人的关注。

对于交往能力比较差,不会用正确方式与他人交往的孩子,重点在于对他们进行交往方面的训练,当他们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式与他人交往时,这些不适当的行为自然会减少。对于想以此行为引起他人关注的孩子,则可采用漠视法进行矫正。如果患儿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强化,渐渐地即会消失。

33.

孩子对声音感到紧张害怕怎么办? 部分孤独症儿童存在对声音紧张害怕的现象,这些儿童听到某一种声音时,会表现出特别的反感,他们可能会尖叫,会哭闹,会捂耳朵,会逃跑。。。。。对于这些儿童应该怎么办? 首先,应分析患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原因可能在于:有些患儿对声音过度敏感,别人听起来很小的声音,他听得却会很大;有些患儿在听到某一声音时,受到其他惊吓,转而对该声音也产生恐惧。

对于对声音过度敏感的患儿,重要的是选择听觉统合训练进行治疗。该方法能够减轻患儿对声音的超敏现象,从而改善患儿对声音的紧张害怕。

对于听到某一声音时,受到其他惊吓,转而对该声音也产生恐惧的患儿,应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予以治疗。具体操作时,可让患儿从小到大,从远到近的聆听这一声音,同时让患儿放松,消除他的紧张害怕,直至听到大声也不紧张害怕为止。

34.

孩子对某些事物特别恐惧怎么办?

与正常孩子一样,孤独症儿童对某些事物也可能产生特殊的恐惧,比如:某种动物,某个环境等。孩子在接触这些事物时会感到特别的害怕,并且会躲开,尽力地回避这些事物。如何帮助这些患儿?

系统脱敏疗法是改善患儿该类症状的重要方法,具体操作时,由于患儿难以配合,因此,难以像矫正正常儿童那样去操作。此时,父母可通过仔细的观察确定恐惧的等级,然后逐级予以治疗。如难以确定恐惧的等级,则可先给患儿看他所恐惧的事物的照片,先从远距离看,局部看,如患儿感到恐惧害怕,则帮助患儿放松,直到患儿不恐惧害怕为止。之后,再让患儿从近距离看,从整体看,同时帮助患儿放松,直到患儿看照片不恐惧害怕为止。然后,可让患儿接触实际的事物,具体操作方法同看照片,同时帮助患儿放松,直到患儿接触实际事物也不害怕为止。因整个治疗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家长不可过于着急,并需要一定的耐心,而且在整个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正性强化。

第20篇: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起止时间: 1046——前771 建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 灭亡: 公元前771 犬戎攻破镐京, 灭亡:

2.西周分封制 (前1046—前221年) ⑴概念: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⑵目的:巩固统治 ⑶对象: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⑷权利: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军赋、力役、朝贡、朝觐

影响: 前:稳定政治秩序;传播文化。 后:诸侯争霸,周天子权威削弱

3.宗法制:

⑴含义: 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⑵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⑶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⑷内容: 周王称“天子” 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②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 ,在本国为大宗。 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 为卿大夫; 卿大夫;④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小宗关系。⑤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士”宗法等级

⑸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社会影响很大。

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①积极: 重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 家庭本位,重人情关系,分远近尊卑, 违背现代 的平等和法制意识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任人唯亲、唯上是从

③中性的影响 如儿女都随父姓,而不随母姓等等。

对宗法制的认识

一、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大宗、小宗在亲缘 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二、与分封制相辅相成

三、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继承原则是“有嫡立嫡, 无嫡立长”

四、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五、族权与王权统一,家与国同构,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至尊地位

六、形成多层次宝塔式等级秩序:周天子 诸侯 卿大 夫---士

三.分封制和宗法制比较

相同点:1)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集团利益。2)盛行于西周时期, 以周天子为核心。3)施行前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了社 会发展,4)影响以后中国社会发展。

不同点:分封制:①直接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②作用:前期巩固和扩大统治,促进边疆开发,形成交通网络;后期引起割据混战。

宗法制:①直接目的:是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以保 证王权的稳固。 ②作用:防止了贵族内部的争斗,宗法观念巩固了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联 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相辅相成: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⑴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⑵以血缘作为维持政治秩序和文化的核心手段 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⑷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一.含义:

“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权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命令,受制于中央

认识: 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③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形成:秦统一后,首创皇帝制, 中央建立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由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这套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二.原因

1、经济根源: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2、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3、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⑴来源及建立:三皇五帝,秦王嬴政首创、自称始皇帝

⑵特点:

A.皇帝至尊 -----集行政权 司法权 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B.皇权至上(核心) ---国家的法律 政策、都决定皇帝一人的意志,君主主宰国家政治,没有任何制约 C.皇位世袭 ⑶君臣关系:主子与奴才关系

2.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太尉:主掌军事

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②九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⑶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三权分立 皇帝任命 相互牵制 分工协作 不得世袭 皇帝集权

3.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

⑴形成演变: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 ⑵目的:巩固全国统治

⑶组织系统: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

⑷特点: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⑸性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⑹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利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 维护国家统一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标志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影响后世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从秦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度

汉朝:汉武帝: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是决策机构)和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布衣为相,是执行机构) 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结构:皇帝、政事堂、三省: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

门下省(审核政令)

尚书省 (执行命令)、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①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 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加强了皇权: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影响深远: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为以后历朝沿袭

宋朝:二府制(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力,最高军政机构】和枢密院)、参知政事(副相,分割行政权)、三司使(副相,分割财权) 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物、管辖西藏地区)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性质: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始终不是明朝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一个咨询机构;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清朝:中枢分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承旨办事,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影响: 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从秦至清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朝 :郡县制

汉朝: 西汉初:郡国并行制

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州、县两级制

唐朝:道、州、县三级制

宋朝:路、州、县三级制

元朝: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目的: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内容:①行中书省(最高地方行政区)-路-府-州-县 ②腹里(中书省直辖,元大都周围地区)③宣政院(辖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清朝: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内蒙古等 盟旗)、道、府、县

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 比较点

盛行 时代:分封制:奴隶社会行政制度,盛行西周

郡县制: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 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和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权利世袭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其长官直接皇帝直接任免

中书省的派出机关,对中书省负责

相同点:性质: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朝代

特点

中央

地方 秦

开创建立

皇帝、三公九卿

郡县制

承秦巩固

中朝 外朝 尚书台

郡国 州郡县 唐

发展完善

三省六部制

道州县三级 宋

进一步加强

二府 参知 三司使

文臣 路州县

有新发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省路府州县 明

空前加强

废相,设内阁

废行省设三司 使司府县 清

发展顶峰

康设南书房,雍设军机处

省道府县 辛亥革命

结束

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趋势一:中央--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趋势二: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中

趋势三:思想控制文化专制不断加强(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作用: (2)积极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 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③奠定了两千多年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⑶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

①政治:君主专权易造成暴政,激化社会矛盾; ②经济: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③思想: 独尊一家,抑制了思想 阻碍了科学文化发展 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加强君主权力:(2)加强思想控制: (3)改革中央机构:(4)注重选拔官吏:(5)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实行时间:西周至春秋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北宋明清 依据:

世袭

才、德 到门第

考试成绩

特点:

官职世袭

从社会基 层选用

择优录取 仕途开放 局限: 被限定在 贵族范围

以官举士 权操于上

八股取士 束缚思想

科举制沿革

①创立------隋朝

隋文帝: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

隋炀帝: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②完善----- 唐朝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 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开元年间 提高科考地位,用高官主考,并成为定制。

③发展-----北宋

变革和调整: 严格考试程序 严密考试方法;扩大录取名额 简化考试科目

王安石改革科举: 废明经科设明法科;进士科考经义和时务策

④僵化-八股取土 明清

内容: 四书、五经中命题, 形式: 文体有严格限制-八股文

观点:程朱理学

⑤废除----(20世纪初):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早期阅读教学心得体会.doc》
早期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