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详案范文

2022-09-1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幼儿园小班详案)

小班五大领域语言教案——小鱼游啊游

一、设计意图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一条、两条、三条可爱的小鱼在水里游时所产生的情感变化。听了这个故事幼儿会更好的掌握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运用故事鼓励幼儿积极与其他幼儿自由结伴、自由交往,感受集体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小鱼游》的内容。

2、能够使幼儿喜欢儿歌、喜欢说儿歌、表演儿歌。

3、感受大家一起玩的乐趣,提升交往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大挂图。

2、儿歌挂图。

四、活动过程

(一)结合挂图创编故事:《小鱼游啊游》引出儿歌《小鱼游》。

1、师:“今天的天气非常的好,有一条小鱼在水中游。你们看她多漂亮?可是我们发现这只小鱼怎么看起来闷闷不乐呢?我来听听她说了些什么?她说:“我在找朋友”可是小朋友帮助他们看看可是她的身边没有朋友。所以啊她游来游去的在发愁。

总结儿歌第一句:一条小鱼水里游,游来游去在发愁。”

2、师:“一条小鱼发愁了,现在我们看看现在有几条小鱼水里游?幼:两条小鱼。师:“那么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呀正摇着尾巴互相的点着头呢。”

总结儿歌第二句: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师:“第一条小鱼和这两条小鱼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在一起快快乐乐做上了朋友。” 总结儿歌第三句:三条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二)学说儿歌

(1)师:“听过了故事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儿歌《小鱼游》。”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请幼儿欣赏。

(2)师:“听过了儿歌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回想一下了一条小鱼水里游?它在做什么?两条小鱼水里游?三条小鱼水里游?我需要小朋友和老师玩一个复读机的游戏,老师说什么小朋友就说什么。”

引导幼儿回想故事内容来并重复老师的话复读儿歌内容:一条小鱼水里游,游来游去在发愁,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三条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三)传递小鱼

师:“小朋友做的非常好,现在老师将我的小鱼们都送给小朋友,但是小朋友要说出通关密码,将—条小鱼送给一位小朋友;将两条小鱼送给两位小朋友;将三条小鱼送给三位小朋友。”

幼儿说出通关密码“一条小鱼水里游,游来游去在发愁;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三条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四)游戏

师:“鱼要生活在水里,小朋友们手中的鱼需要送回到大海中去”

教师边说小儿歌边引导小朋友将小鱼贴到带有蓝色卡纸的黑板上。

师:“小鱼的小嘴巴还会吐泡泡,现在老师想让小朋友看我可以将卫生纸取下来,它的纸筒天成望远镜看看小朋友,我的望远镜是圆形的纸筒,我可以将它放在印泥上帮助小鱼将它们的小泡泡变出来。”

教师通过演示废旧的卫生纸直通变成工具通过印泥来为每条小鱼印上小圆圈成为它们的泡泡。

五、结束课程——表演儿歌

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助了这么多条小鱼吐出了泡泡,现在我们都站起来加上我们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小儿歌吧。”

新抚一校幼儿园王丹

2013年10月21日

推荐第2篇:详案

《微笑—心灵之花》主题班会教案

设计理念:

微笑教育在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舒心的微笑,一个得体的举止,有了这些,别人就会感到你是个有修养的人,仅仅一个微笑,就能树立一个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微笑是一个人,一个学校,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挂在脸上甜甜的微笑更是绽放的礼仪之花。它是人与人交流的通行证,传达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对于初中生来说,微笑是友谊之桥,能使同学们更加团结友好。这一时期的同学关系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因此同学、朋友间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矛盾甚至打架等现象,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微笑是一种好方法。微笑的作用是神秘的。就算孩子们现在还不知道微笑在他们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但让孩子们从小知道做一个微笑的人,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课力图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知道微笑是一种重要的礼仪,感受到微笑在交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学会自觉改变自己,微笑面对困难、面对人生。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微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微笑的意义及作用很大。

行为目标:通过微笑教育,使学生能与同学微笑交往。通过微笑,传达文明与礼仪,传递友好和热情。

情感目标:通过微笑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微笑面对自己,微笑待人,微笑面对困难、面对人生。

教育重难点:

重点:认识微笑,学会微笑;用微笑传达文明与礼仪,传递友好和热情。

难点:用微笑解决矛盾;微笑面对人生。

准备工作:视频、图片、笑脸卡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主题。

1.展示班上同学的照片,请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同学脸上都带着哪一种相同的表情。(请同学回答:微笑)

1 师: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它会使你得到快乐,满足的感觉。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微笑开始今天的心灵之旅吧!(出示主题:微笑-心灵之花)

二、认识微笑 1.微笑是什么?

师:微笑是什么?有人说,他是能打动人们的最好语言。

也有人说她是自信的表现,是一种无法抵挡的魅力。 同学们,你们说,微笑是什么?(自由发言)

师:是的,微笑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的钥匙,当你的心中装有他人,就会充满爱心与关怀,你的脸上就会自然地流露出那一份喜悦之情,无需外人教会,这种微笑就是天下最美的微笑。接下来,请听同学的诗朗诵

《微笑是什么》

A微笑是什么?

B 微笑是什么?

微笑是朵朵鲜花,

微笑是春天那柔和的风, 它给人们带来清香的味道,

它让人们感到阵阵温暖, 使人们觉得清爽。

让人们久久难忘。

C微笑是什么?

D微笑是什么?

微笑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微笑是酸、甜、苦、辣的味道, 它使我们感到快乐,

让我们知道人生的辛苦和快乐, 因为得到了最大的收获。

我们会更加坚强的生活。 合:

微笑是一把大伞,为我把人生路上的风雨遮挡。

微笑是烈火, 融化我满脸的冰霜。

微笑是良药, 给我受创的心灵疗伤。

2 微笑是花开的茉莉,让我时刻感受她那悠远绵长的清香。微笑,一个多么简单的动作, 只须将嘴角轻轻地上扬,却能让人从中获取到无限的力量。

2.微笑的作用(说故事,感受微笑的力量。

(1)、情景剧

片段一:

廖耀:哼着歌边走边扔纸。

王耀(值日生):凶狠的说:“你,捡起来。” 廖耀:“我为什么要捡?”

王耀(值日生):“你丢的,当然你捡。”

廖耀:“你不是环保卫士吗?你捡起来不就行了吗?” 王耀(值日生):“你捡不捡?”

廖耀:“不捡,不捡。你敢怎么样?”(说着就推值日生,两人打了起来)

片段二:

廖耀:哼着歌边走边扔纸。

王耀(值日生):微笑着说:“这位同学,请把你的纸捡起来,好吗? 廖耀:“哦,对不起,对不起,我马上捡。”(说着就弯腰捡起来) 老师: 你更喜欢哪个值日生?为什么?

的确,有时候生活中只要一枚淡淡的微笑,就能化解所有矛盾。 幻灯片出示:(微笑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淡淡的微笑使冰雪消融 ) (2) 微笑的故事。

师: 微笑是和谐的音符,善意的微笑鼓舞人心;满意的微笑,自信人心;你的微笑,感动人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微笑的故事。老师展示图片,说故事。 a、播放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片段,大屏幕出示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笑脸

伴随着深情的歌曲,我们又回到了奥运会的开幕式上,2008名白衣少女打开手中的伞,将五大洲孩子的笑脸呈现在鸟巢上空,展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那是从一万张笑脸中选出来的2008张笑脸,中华“礼仪之邦”的美称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体现。那是北京对全世界的祝福。意思是北京热诚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让所有的朋友能把这

3 微笑带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充满欢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这一温馨场景却感动了全场,也温暖了全世界。

b.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中的“微笑女孩”故事

师:微笑是宽容,微笑是坚强,微笑是自信,微笑带给别人的是美丽,留给自己的是快乐。生活中处处需要微笑,希望大家能微笑着走向生活,微笑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成功和失败。

三、体验微笑

师:微笑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中黑暗的道路;微笑是一股暖流,温暖受伤者冰冷的心田:微笑是一把钥匙,打开迷途中理想的大门,文明礼仪在心里,微笑就在脸上,让我们微笑迎接幸福的瞬间!

1、对同学,对老师微笑。

老师:我们不仅同学之间要微笑,对待老师,对待我们认识的人,我们也要献上我们最甜、最热情的微笑。

老师:“请对同桌微笑着说:“你好”; 老师:“转过身对后排同学微笑着说:“你好”;

老师:这就是微笑的魅力。当你送给别人一个微笑时,别人就会感到你是个有修养的人,一个微笑,就能树立一个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

2.创设情境 讨论明理

师:是呀!一个简简单单的话,一个淡淡的微笑,都会带给人们意象不到的温暖。同学们,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时,你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情景一:在教室里,做清洁的时候,有个同学不小心把拖把上的水溅到你的裤子上,你会„„

情景二:在校运动场上正在进行着紧张的800米跑步比赛,你的同学小伟气喘吁吁的跑着,他快坚持不住了,这时你会„„结果他没有得到名次,这时你又会„„

自由发言。

的确,宽容的微笑会使你更加可爱,热情的微笑更是一种鼓励。

4.观看一段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最深的一副画面,并说说带给你的启示。

四、传递微笑

1、写微笑的格言。

4 微笑是最美的花朵,绽放在你、我、他的脸上,微笑是最近的沟通,搭起友谊的桥梁,微笑也是我们最好的表达,微笑还是最基本的语言。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微笑天使”。请同学们拿出笑脸卡,写写你收集的或你自己创作的微笑格言,并画上你们最美丽的笑脸。

2、把笑脸卡送给同学或老师。

五、老师小结,在齐诵中结束主题班会。

老师总结: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最动听的语言。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给悲伤者一个微笑,那是安慰;给悔恨者一个微笑,那是原谅;给麻木者一个微笑,那是支持;给失望者一个微笑,那是动力;给迷茫者一个微笑,那是向往;给懦弱者一个微笑,那是勇气;给快乐者一个微笑,那是分享。 学生齐读:

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表情,无论你经历着风雨,还是沐浴着阳光,无论你攀上了耸立的顶峰,还是被困于峡谷深渊,美丽的微笑都会感化潮湿的心情,正如雨果所说:“微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不妨笑一下,用你天真的笑容,用你天使般的笑容,笑对生活。

推荐第3篇:幼儿园半日活动详案

半日活动设计详案

时间: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上午(7:50—14:50) 班级:中一班 执教人:向娇梅

执教课程:半日活动组织 流程:

一、晨间活动(8:00——8:20) 目标:

1、热情、微笑地接待幼儿及其家长。

2、提醒幼儿放好书包、毛巾、杯子,适当喝水。

3、提醒幼儿主动与人问好并与家长再见。

4、组织幼儿进行晨间锻炼,重点关注不爱动的幼儿,争取让其达到运动量。

二、早餐(8:20——8:50)

1、督促幼儿如厕,提醒幼儿洗手,并帮助穿得多的幼儿挽袖子。

2、提醒洗完手的幼儿回到座位上等候开餐。

3、请幼儿自己抬早餐,老师介绍餐点,并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整洁,不洒饭,不挑食,安静进餐。如有洒落的情况及时清理到残渣碗。

4、巡视幼儿进餐情况,关注并鼓励进餐情况较弱的幼儿。

5、提醒进餐结束的幼儿擦嘴、收拾餐具、漱口,把物品摆放整齐。

三、自由活动(8:50——9:00)

1、进餐结束的幼儿可在美工区的桌子上进行桌面游戏或自由交流,等待编的幼儿进餐结束。

2、提醒值日生选择当天值日内容。

四、班级区域活动(9:00——9:30)

1、开放区域: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图书区、表演区。

美工区:学习用团、捏、压、镶嵌的方法塑造出各种实物的特征。同时也要小心使用各类工具;

建构区:鼓励幼儿选择小型今天进行建筑物搭建,如小路,栅栏,城堡等,同时会将积木收回原来的位置,不混在一起;

益智区:了解跳棋的不同走法,同时做到不乱丢玩具;

图书区:能用较为完整的语句讲述图书的主要内容。同时做到不乱丢书,不大声说话;

表演区:指导幼儿能根据打击乐(三角铁、响板、木鱼,串铃)的音质特点和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乐器进行表演,同时要做到鞋子摆放整齐,表演服不乱丢。

2、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自由进区并把自己的进区卡带到相应的区域贴好。

3、强调各区域规则和要求。

4、活动结束后,播放音乐提醒幼儿把物品整理整齐才可以离开区域。

五、间操(9:30——9:50)

1、活动前提醒幼儿如厕,洗手,喝水。

2、提醒幼儿拉上衣服的拉链。

3、随着音乐进行间操运动,关注幼儿做操情况,提醒不认真的幼儿。

六、喝牛奶(10:00——10:20)

1、提醒幼儿如厕、洗手,为穿得多的幼儿挽袖子。

2、洗好手的幼儿自己取杯子在位置上等待,待教师发出指令后可按顺序依次到牛奶。

3、提醒幼儿右手拿牛奶分装壶柄,左手扶住壶口,慢慢的倒牛奶,做到不洒牛奶。如有洒落情况,提醒幼儿用毛巾清理。

七、共同性活动(10:20——11:00) 活动名称:恐龙大探秘 活动目标:

1、知道4种恐龙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

2、看到认识的恐龙能准确的说出名称并能区分其是肉食恐龙还是素食恐龙。

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活动重点:知道4种恐龙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看到认识的恐龙能准确的说出名称并能区分其是肉食恐龙还是素食恐龙。 活动准备:PPT课件(恐龙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恐龙化石图片,请幼儿说这是什么?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恐龙蛋化石,当时的恐龙蛋被掩埋,经过几百万年地地质挤压而形成的恐龙蛋化石。

2、说起恐龙,它有很多种类,主要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你们都知道那些恐龙?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恐龙图片,能帮我确认一下这些都是什么恐龙?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霸王龙的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恐龙?它是肉食恐龙还是素食恐龙呀?”请幼儿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霸王龙又名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强的食肉动物。

2、出示腕龙的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恐龙?它是肉食恐龙还是素食恐龙呀?”请幼儿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腕龙是最重的恐龙。高有五六层楼,是草食动物,它吃树梢处的叶子,尾巴短粗,头部能抬得很高。

3、出示巨齿龙的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恐龙?有小朋友认识它吗?它是肉食恐龙还是素食恐龙呀?”请幼儿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巨齿龙最早的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龙,约两层楼高,巨齿龙的大脑是最大的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

4、出示剑龙的图片并提问“有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恐龙吗?它的食物是肉还是草?”请幼儿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剑龙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耸起的两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着尖棘。剑龙是草食性的恐龙,行动缓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龙最好的防卫了。

5、提问幼儿“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呢?”

6、引导幼儿观察肉食恐龙、草食恐龙的牙齿、脖子、体型的不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结束部分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1、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却一起消失了,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请你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

2、幼儿自由想象、猜测并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就像你们的猜测一样,我们的科学家也作了各种猜测,但却都没有根据,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小朋友,你们觉得恐龙神秘吗?希望我们小朋友努力学习,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恐龙,早日找到答案。 活动延伸:

将课件打印下来投放在阅读区让幼儿自行阅读,巩固知识。

八、户外活动(11:00——11:40)

1、组织幼儿如厕、喝水、排队,带入操场。

2、请配班老师摆放活动器材。

3、提醒幼儿增减衣服。

4、带领幼儿进行活动前的热身操,讲述活动规则。

5、幼儿自主选择户外活动。

6、听到音乐后,整理器材,组织幼儿排队回班。

九、餐前准备(11:40——12:00)

1、回班后,帮助幼儿挽袖子,提醒幼儿洗手、饮水。

2、幼儿听音乐过渡。

3、音乐响,带领幼儿做手指操,保育老师准备餐点。

4、手指操结束后,请值日生抬餐。

十、午餐(12:00——12:30)

1、提醒幼儿安静进餐,向幼儿介绍餐点,并巡视幼儿进餐情况。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清洁,不洒饭。

3、提醒幼儿饭后擦嘴、漱口。

4、提醒吃完午餐的幼儿抬小椅子到睡房,选择玩具安静的进行游戏。

十一、睡前活动(12:30——12:50)

1、提醒幼儿收玩具,排队。

2、提醒幼儿散步时不奔跑,不推拉其他幼儿,跟上队伍不掉队。

3、提醒幼儿如厕、洗手,拿拖鞋。

二、午睡(12:50——14:50)

1、安静的进入睡房。

2、提醒女生小朋友把头上的皮筋等取下来放在安全的地方。

3、指导幼儿脱衣物,并将衣物摆放整齐。

4、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睡姿,不趴着睡、蒙头睡、吸吮手指。

推荐第4篇:晨光幼儿园端午节详案

“弘扬传统文化

浓情端午飘香”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弘扬传统文化

浓情端午飘香 活动时间:2013年6月13日(下周四) 活动地点:晨光幼儿园

活动对象:幼儿、家长配合完成。 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围绕传统节日端午节,利用香包制作加深幼儿对端午节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通过端午节的活动递进家园联系工作。

活动准备:

1、家长须准备制作香包的材料,艾叶和布。布料选材具有复古民族风味儿,香包设计新颖。

2、幼儿园准备展示香包的区域以及奖品。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团体奖1名。

活动流程:

1、活动解说:端午节的由来。

2、亲子互动:动起来。

3、教师PPT展示端午节风俗图片。让孩子们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4、展示教师制作的香包,引导幼儿和家长观察。

5、家长和幼儿共同配合制作香包,教师给予指导。

6、幼儿欣赏作品并相互交流经验。

7、班级活动评奖。

8、全园香包制作展览。

晨光幼儿园 2013.6.7

推荐第5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详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详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详案一

渔夫捕鱼

游戏价值

小鱼是孩子所熟知和喜欢的,扮演小鱼符合小班孩子爱模仿的天性。教师扮演渔夫,在池塘外用渔网捞鱼,孩子们在池塘里扮演小鱼,躲闪渔网的捕捞,游戏情节的设置让孩子在扮演小鱼的过程中既能享受游来游去的快乐,也能体验到被抓住的紧张感。通过师幼互动,还能让孩子感受与教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从中也能联系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感受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渔网一个;在场地上画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大圆圈当池塘,画一个小圆圈当鱼篓;课前学习儿歌《小鱼游》。

游戏过程

1.小鱼是怎么游的?(鼓励幼儿尝试学学小鱼的各种游的动作)

2.教师带领边念儿歌边四处自由学习小鱼游。

1.小鱼们已经学会游泳了,现在要请你们游进小池塘,渔夫要来捕鱼喽!

2.师幼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明确游戏规则:教师扮演渔夫,手持渔网站在池塘边,幼儿扮演小鱼四散站在池塘里。游戏开始,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向上游,向下游,游来游去乐悠悠。”念完后,教师说“捕鱼了”,并在池塘边来回跑动,用渔网捕鱼。“小鱼”在池塘里四散跑着躲闪,被捕到或跑出池塘的“小鱼”离开池塘站到鱼篓里。等捕到三四条“小鱼”后,游戏暂停,大家一起数数捕到几条“小鱼”,游戏重新开始。

3.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结果

刚才这几条小鱼为什么会被渔夫捕到呢?(点评游戏中幼儿的个别行为,通过“小鱼不能游出池塘,否则会渴死的”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玩法1.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大鱼大鱼游游游„„”当教师说到“x人来变鱼儿游时”,幼儿迅速按相应数量组合,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

玩法2.每个幼儿分别头戴红、黄、蓝不同颜色的鱼头饰,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当教师说到“变成大鱼游游游”时,幼儿迅速按头饰相同颜色组合变成大鱼,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或者可以分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渔网捕不同颜色的鱼)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详案二

好玩的水瓶

【活动目标】

1、培养及积极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2、发展越障碍跑能力,提高动作的灵敏度。

3、训练奔跑的速度。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装有彩色颜料水的小矿泉水瓶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一起利用彩色水瓶做准备活动

师:宝贝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水瓶,今天我们就和水瓶一起来做游戏吧!

1、上肢运动:双手上举头顶换瓶。

2、下蹲运动:双手侧平举下蹲于身前、后换瓶。

3、扩胸运动:双手前平举换瓶。

4、环臂运动:分别单手甩瓶。

5、腹背运动:分腿腹背绕双腿换瓶。

6、手腕运动:分别单手转瓶。

7、辅助练习:握瓶原地摆臂、高抬腿。

(二)自由探索活动

1、幼儿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老师带领小宝贝们和水瓶宝宝一起做了这么多的活动,下面请小宝贝们自己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看看还有哪几种有趣的、不同的玩法。

幼:老师,我想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可不可以啊。

师:可以啊,你可以和一个小朋友组合玩,也可以和许多小朋友一起想一想该怎样玩。

2、幼儿分成两列,面对面站立,请不同玩法的幼儿做示范跟大家学。

玩法举例:玩保龄球、抛接瓶子、夹着瓶子跳、头顶瓶子、绕瓶顺跑„„

(三)游戏《摘苹果》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想不想和小伙伴们一起来玩呢?

幼:好啊,老师我们玩什么游戏啊?

师:这个游戏啊,只有跑得快、有团结精神和聪明的小朋友才会胜利哟!下面老师就来看看,是哪些小朋友最先完成任务。

玩法:组织幼儿站成两列纵队,把瓶子放好,在瓶子的终点放一篮子苹果(沙包)幼儿绕瓶呈“s”行跑,跑到最后一个水瓶,在筐里拿上一个苹果(沙包)从两边的直线跑回起点,拍下一位幼儿的手,下一位幼儿继续。以幼儿全部跑回速度快,用时最少的一组为胜利。

(四)结束活动

师:宝贝们,今天想了这么多矿泉水瓶的玩法,还有很多的玩法小宝贝们没有想到,回家以后也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想一想,废旧的矿泉水瓶还有哪些玩法,下次上课的时候分享出来给大家听。

推荐第6篇:幼儿园期末汇报课详案

主题:去方方家做客

一、导入(古诗部分)

师:Good morning everyone.今天Maggie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我的好朋友它是谁呢,请闭上你们的眼睛。(悄悄拿出方方)睁开眼睛吧,(出示方方)谁来了? 幼:是方方。

师:好的,跟方方打招呼。Good morning方方。方方起了新房子,想要邀请小朋友们去它的家里做客,想不想去啊?(想)可是方方说了,它想要邀请能干的孩子,谁是能干的孩子?(我)好的,我来看看谁最能干,能不能念两首古诗给方方听啊?(能)。好,大家一起来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幼儿念古诗)。小朋友们真棒,方方还想听一首,能不能再来一首啊?(能)好的,《草》预备,起。(幼儿念《草》)

师:嗯,所有的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方方请你们都去它家里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方方的新房子吧。

二、教学内容

(一)参观方方的新房子(认识图形)

师:(展示方方的新房子图)哇,看,方方的新房子怎么样?是不是很漂亮?谁能告诉我方方的房顶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还有什么也是三角形的呢?(单独请几个孩子起来回答)

咦,房顶上的这个圈圈是什么形状?(圆形)还有什么也是圆形的?(单独请几个孩子起来回答)方方的门口是什么形状?(长方形)还有什么也是长方形?(单独请几个孩子起来回答)。

(二)谁送来了礼物(识字和儿歌)

师:哇,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咦,这是什么?(师拿出礼物盒子摆在地上) 幼:是礼物。

师:是谁送来了这么多礼物?我们来看看。(展示贴在礼物盒后面的字卡) 幼:是小鸭。

师:哦,原来是小鸭啊,我们一起来唱小鸭子的歌好吗?(全班齐唱)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礼物是谁送的?(师拿起另外一个礼物盒,展示出字卡) 幼:是蚂蚁。

师:对啦,是蚂蚁,我们请几个小朋友来唱蚂蚁的歌曲。(请5个小朋友上来演唱)

(依次展示剩下了三个礼物盒,并请幼儿指认是谁送的礼物,然后小组唱出歌曲)

(三)水果派对(认识水果和数量)

师:好了,看完了礼物,方方要请大家吃水果了。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啊?(事先在黑板上画出七个盘子,一次放上苹果、梨子、葡萄、桃子、西瓜、菠萝、草莓七种水果,依次让幼儿指认水果的名称及数量)

(四)分享水果(洗手歌)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分享这些水果了,吃东西之前我们先要干嘛呢? 幼:洗手

师:洗手怎么洗?小肥皂,擦擦手……(幼念完《洗手歌》) 师:好了,洗完手了,我们一起来分享水果吧。(将水果分给每一个孩子)

(五)齐唱歌曲《新年好》

师:吃完水果啦,接下来是音乐时间,请小朋友们把水果放到椅子上,然后起立,跟爸爸妈妈一起来唱《新年好》,祝各位家长和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放音乐,齐唱《新年好》,课程结束!)

推荐第7篇:变色龙详案

变色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解决生字词;通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了解奥楚蔑洛夫前后六次判案五次变色的经过,认识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形象。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写作中学会运用“变”中“不变”的方法刻画人物。 【教学重难点】“变”中“不变”的写人方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趣味中揭新课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看完后告诉老师:图片上是什么?你根据什么判断的? 观图片后说说变色龙的特点:变色龙是自然界中一种奇特的动物,它的皮肤的颜色能随着四周的物体的颜色而改变。(师板书课题)

2、俄国作家契诃夫也写了一条变色龙,他的名字很有趣,请同学上黑板写出来,并告诉大家有趣在哪儿?(生上黑板写名字和阐述理由)

一个荒唐的年代,一个善变的警官,一条无辜的小狗,一群无聊的人,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而又使人压抑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

一)听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契诃()夫醋栗()赫()留金胚()子 崽()子戳()到蠢()手指裹()紧 二)分角色读课文,品变色

分角色朗读6---10自然段体会其中人物的善变:饰读奥楚蔑洛夫、赫留金、其它部分和旁白。用一句话说说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投影)

教师小结:狗咬人本是街头巷尾平常小事,但奥楚蔑洛夫却把它看作一件大事。(投影) 三)默读课文,从情节中看变色 请同学们默读6—27小节,思考:奥楚蔑洛夫对案子的双方作出怎样的判定?他每一次判定案子的依据是什么?(投影)请根据表格提示在文本处作相关标记。

教师小结: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时,他的态度是随着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 四)、小组合作交流,从多变中看不变(投影)

1、奥楚蔑洛夫确实善变,可在他身上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小结:

变:对狗的评价和看法,因狗的主人不同而变。

不变:本性,即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多变的态度不变的性格)

你看得起他吗?有些成语似乎就专为这类人准备的,哪些成语?(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关键词:见风使舵媚上欺下)

教师补充说明:就是这样的一群沙皇走狗忠实维护着沙皇的统治,作者契诃夫深感苦闷,用笔来批判着这个黑暗、无聊、腐败的政府、社会。

三、合作交流

四、当堂训练

推荐第8篇:教学详案

《丑小鸭》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欺负、讥笑、羡慕”等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3.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学生交流作者安徒生的有关知识

1.根据学生课下所搜集的资料,找3-5名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生平。补充:[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小时侯很贫穷, 11岁父亲死后, 生活更加贫困。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告别家乡到丹麦首都,下决心要当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1829年,安徒生创作的一部喜剧在皇家影剧院上演的那一天,他静静地坐在大剧院的一个角落里,望着那些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听着观众的喝彩,他的眼里不禁流出一行行热泪。

十年前,他几次想在这个剧院里找到一个小小职位,都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那是一段多么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2.在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后出示课件1: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家。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贫民区。他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代表作:《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二、导入新课

安徒生曾说过:我就是一只丑小鸭。十年前,他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后,他变成了──白天鹅!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出示课件2检查学生识记生词的情况:

暖烘烘 丑陋 讪笑 嫉妒 来势汹汹 欺负 篱笆 讥笑 芦苇 冻僵 木屐

3.出示课件3让学生把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好顺序。4.按照课件3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记叙丑小鸭遇到的不幸遭遇的句子。体会它当时的心情。[失望、胆怯、孤单、可怜等] 2.同学们,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合作一下,每人读一个部分,把丑小鸭悲惨的命运读出来,把我们对丑小鸭的爱与同情读出来吧![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此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细细地体会课文里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3.哪些同学可以用朗读展示丑小鸭可怜的命运?同学们,请你也在心里默默地读吧!

[师相机指导:出生时大家对它的失望;被人欺负的胆怯与孤单;呆在芦苇地里的孤寂无奈;冻僵在冰上的令人心怜。] 4.学生讨论,丑小鸭在这些打击面前,抱着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有什么追求?

[我要飞向它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 然后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白天鹅?

5.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终天来了,丑小鸭也长大了。原来他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如果你也为丑小鸭感到幸福和快乐,那就请你放声朗读课文第39-47自然段。[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丑小鸭惊喜,非常愉快的心情。] 6.学生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深意。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 (2)它感到非常难为情。它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它感到太幸福了,但它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棵好的心是永远不骄傲的。[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棵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五、系生活,小结延伸

(1)这只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同学们,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总要想到些什么,不知道大家读完了这一课,会想些什么呢?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学习不好,或是在一些方面有不足,他们应该怎么做?

推荐第9篇:加速度(详案)

物理教师教育实训案例

讲稿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知道加速度的公式、符号、单位。

(2)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能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值定义法,进一步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通过对速度变化快慢描述的探索过程,体会一个量的变化与变化快慢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用比值定义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加速度的概念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 2.难点

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PPT展示】

表格展示跑车、小轿车、摩托车、子弹的初末速度,运动时间。 分析比较:1.速度大小

2.速度改变大小

3.速度变化快慢

思考:如何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

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的?例如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如下图1—5—1所示.

建立数轴AB,设A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1 为2 m,B点在数轴上的读数x2为

25 7 m,则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大小为多少? ——位移为5m 如果物体从A到B是做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t=10s,怎样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 ——速度,v=0.5m/s 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同样在10s内,速度从A点2 m/s增加到B点7 m/s,对于这种速度变化的运动,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

2、加速度:

如果用符号a表示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v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出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那么用公式如何表达呢? va=(7-2)/10=0.5m/s2 t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往往是不同的,再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1:飞机的速度由O增加到约300 km/h,飞机的速度的变化是多少?若发生这一变化用时约30 s,则物体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 案例2:追击炮射击时,炮弹在炮筒中的速度在O.005 s内就可以由0增加到250 m/s,炮弹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多少? 上述方法就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v本方法.其中的a是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基本定义式。

t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加速度也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3、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当物体加速时,则vv2-v1>O,时间△t是标量,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v0取正值)。为正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加速运动。

当物体是减速时.则vv2-v1

4、从v一t图象看加速度

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一时间图象? ——速度一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一时间图象.

思考:

图1—5—2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哪个

26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

——我们可以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v,时间间隔△t。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va计算。A直线的倾斜程度比比b厉害,所以a的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大。tb的倾斜程度小,速度变化慢,加速度小。直线的倾斜程度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随堂练习】

1.如1—5—3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上求出各段的速度变化及加速度.

5、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a。需要同学们掌握它的定义式、单位,理解它的物理意义。还需要加速度正负号所代表的意义。根据v-t图像要会求加速度。

27

推荐第10篇:踏雪寻梅详案

踏雪寻梅

一、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全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歌曲短小精练,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尝试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是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踏雪寻梅》的学唱与演唱,产生对冬季大自然的兴趣,不怕寒冷,奔向冰雪的世界,享受无穷的乐趣。

2、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快乐的情绪。有打击乐器来更深一步渲染歌曲的意境。

3、能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进行赏析,在歌唱中将对歌曲的感性认识与乐谱的理性认识统一结合起来。

三、教学重点: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表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四、教学难点:体会歌曲的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的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共同感受冬季的变化)

1.梅花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中有四季,那现在我们是在什么季节呢?

生:冬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天寒地冻、百花凋零的冬天里,唯有一种花却在傲雪怒放、幽香袭人。 能猜一猜,这是什么花吗? 生:梅花

师:大家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欣赏图片) 师:那在你们的印象中梅花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呢?

生:回答(不与百花争时光,不与群芳斗艳丽,不怕天寒地冻,坚强不屈的精神)

师:在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中,你们知道有哪些诗句赞扬了梅花的这种精神吗? 生:回答

师:那今天就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王安石的著名诗歌《梅花》,听听他是怎样赞扬梅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出示ppt) 师读标题,领读一句,生齐读。

师:同学们的朗诵声情并茂非常棒!让我们给自己一点掌声!

(二)新课教学

1.初次欣赏《踏雪寻梅》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接下来请大家来听听老师的演唱,并思考歌曲中描绘了一副怎样的场景? 生:回答

2.第二次欣赏歌曲《踏雪寻梅》 师:梅花不仅可以用诗歌来赞扬,也可以用音乐来歌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踏着雪,去寻找梅花吧! (播放课件标题《踏雪寻梅》)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并思考老师的问题

(1)如果你是歌曲中的小朋友,你骑着驴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歌曲总体的情绪又是如何?可以从力度、速度上来说。 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歌曲中,远处传来了一阵铃铛声,一个小朋友正骑着小毛驴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就是《踏雪寻梅》

3.第三次欣赏《踏雪寻梅》 师:请同学跟着录音轻声哼唱一下 ,并找一找里面有没有你不认识的生词呢?

A、“霁”——雪后放晴。(温和的暖阳使人心情愉悦)

B、“灞桥”——有扶手的石板桥。(灞桥一般修建在城郊或乡村,这样的地理位置烘托出安静的氛围)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如果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那在踏雪寻梅中我们看到了哪些景致呢?让我们边来诵读诗歌,边来寻找答案吧。 生:齐读

4.第四次欣赏《踏雪寻梅》 师:通过朗诵我们知道歌曲中的小朋友正骑着驴,悠闲地在雪地里赏花,驴脖子上系的小铃铛不时发出悦耳的响声,给这寒冷的冬天增添一丝生机,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范唱,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表现铃铛声的一句旋律。(播放录音听范唱) 生:回答 老师弹唱:

35 50︱25 50︱35 50︱11 10︱ 响丁当,响丁当, 响丁当, 响丁当

①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表现这一句呢? 生:活泼的、跳跃的、有弹性的声音。 师:这里我们有断音记号、休止

② 集体练唱这一句(注意休止的停顿及断音的演唱技巧) ③ 师: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如果要表现驴儿从远处慢慢走近的铃声,怎么演唱?(力度作渐强处理)

④ 铃铛声出可以加上摇手的动作按节奏(xx x xx x)

5.学唱简谱 师:让我们一起来跟着小音符来具体学唱下这首歌曲吧!我们先用lu来哼唱一遍

学生学唱时,解决难点:八分音符的休止 第一个休止“骑驴灞桥过”可以用骑驴的动作代替,牵着缰绳提起,强拍落在“驴”上。

第二个休止“好花采得供瓶养”可以用深深闻花香的动作来代替,感叹地唱出“好”字。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帮助学生在形象简单的舞蹈动作的辅助下按节奏、旋律正确演唱。

6.填入歌词完整演唱。师:熟悉了旋律后,我们把歌词填入来完整演唱一遍吧

7.表现歌曲处理 师:请同学们思考,你觉得哪一句应该唱的强一些,为什么? (1) 0 1 3 5 ︱ ì 7 .5 ︱ 3 6 5 ︱

师:“好花采得瓶供养”这一句,发自内心地感叹。抒发作者对梅花由衷的热爱。哪一个字唱得更强些呢?——“花” (力度记号强,用f表示。曲谱中出现记号) 全体试唱一句

再找一找,歌曲中的力度记号还有哪些? Mp 中弱

(三)拓展活动

1.乐器伴奏,出示打击乐器:串铃、碰铃、双响筒 师:我们快乐的歌声像是给寒冷的冬天增加了一份温暖,让我们加入乐器为歌声伴奏,一起跳一跳、唱一唱吧!请同学编创节奏,发挥自己的想象。

分组:乐器伴奏(两组)、骑驴动作(两组)

2.全体表演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跟着伴奏一起来表演一遍吧!

3.词作者及歌曲背景介绍 ① 词作者介绍: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欢快的《踏雪寻梅》,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作者是谁呢? 生:想!

师:这首歌曲的作者是刘雪庵《踏雪寻梅》词作者(1905-1985)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的“四大弟子”之一,代表作品《踏雪寻梅》《红豆词》《长城谣》等等。 (出示课件)

② 歌曲延伸含义: 师:今天的我们一起学唱了《踏雪寻梅》这首歌,其实关于“踏雪寻梅”这个词,每个字都有这样一个深层次的含义: 出示ppt 踏:游赏,用脚轻踩,指代作者轻松惬意的心情。

雪:象征着纯洁美好。指代高洁寻:

寻:初意寻找,也指代寻访。意喻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向往。 梅:腊梅迎着寒风怒放,这种顶风傲雪的精神,让无数的文人墨客感慨不已.常用来表达一种坚强不屈、超拔脱俗的志趣风格。 ③ 最后欣赏美丽的雪景中,听着《踏雪寻梅》结束本课。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是不是更加喜欢冬天了呢? 让我们在美丽的雪景中,听着歌曲去拥抱冬天的吧!(出示ppt冬天的雪景,离开教室)

(四)总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希望同学们像自古以来的人们一样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在探问、追寻中体会到快乐!

六、教学反思

《踏雪寻梅》这首歌曲是一首典型的唱歌教学课,歌曲虽历史久远,但依然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这首歌曲还是存在着许多难点,如歌曲中的休止弱起小节,乐句末尾的休止符,以及强弱呼吸和断音等,都是演唱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用“骑驴”、“闻花香”等一些从形象的律动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趣味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课的最后,我请学生自由发挥想像,为这首《踏雪寻梅》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用打击乐器伴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歌曲的意境以及怡然自得的情绪内涵。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提高的机会,希望能和同仁共勉!

第11篇:月光曲详案

一、揭示课题,了解预习。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伯牙的《高山流水》,它充满了我们东方的神韵。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支充满异国韵味的曲子——《月光曲》。 师:读一读课文的题目,读得响亮。

2、师:《月光曲》既是文章的题目,又是一首乐曲,既然如此,你再把它当做乐曲来读一读。

3、检查生词:通过看同学们的预习本,我发现同学们对文中大部分字词都已经了解了,现在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4、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随机板书:盲姑娘 贝多芬

二、设疑感悟,走进文本

1、师过渡(课件出示):同学们,“是___打动了贝多芬,让他为兄妹俩弹琴,并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呢?”默读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并写写你的体会。

2、交流:你认为是____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读读你标画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师:(课件出示兄妹对话):有人说,弹琴知音,谈话知心。自己再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他们的心情。 师生交流,指导生读。

师:这么难弹的曲子,只听别人谈过几次,盲姑娘多么希望能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呀!这时,一位什么样的盲姑娘在你面前出现了呢? 板书:热爱音乐

3、师:你们像贝多芬一样,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通过读书,看到了一位热爱音乐的盲姑娘。还读懂了什么?

师生交流:哥哥的难过、内疚,妹妹的善解人意,体会兄妹之间的感情。 师随机板书:兄妹情深

师小结:同学们,哥哥爱护妹妹,热爱音乐、善解人意的妹妹又体谅哥哥。同位两个分角色对话,体会一下他们的心情。 指导同位对话。

4、师:同学们,此时,如果你就是站在屋外的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你心中涌动的那种情感叫什么? 随机板书:同情、感动

师总结:所以,如果你是贝多芬,你想怎样做? 生:为盲姑娘弹奏曲子,满足她的愿望。

课件出示贝多芬的名言:“我的音乐应当只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师: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没有阶级之分的,尤其在那个时代,对于富人来说,或许音乐仅仅是一种消遣,一种娱乐,而对于穷人来说,他们连听的机会都很少,而贝多芬就想通过音乐给穷人一种力量,演奏一种众生平等的乐章。

三、情到深处,曲由心生——即兴创作千古名曲

1、师过渡:就正如同学们所说,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了乐曲,并即兴创作了《月光曲》。那是什么给了贝多芬灵感、激情,让他创作了这千古名曲呢? 课件出示:“盲姑娘听得入了神,„„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生自读。

2、师:盲姑娘为什么觉得他就是贝多芬呢?

师生交流盲姑娘听完曲子后的话,体会盲姑娘的激动。 指导生读出盲姑娘的激动。 指名读。 齐读。

3、师:面对盲姑娘的激动,贝多芬此时比盲姑娘还激动,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师生交流体会贝多芬因遇到知音的激动,以及在此情此景下产生的灵感、激情。 师:同学们,德国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国家,盲姑娘在他心中还仅仅是一个盲姑娘吗?此时,贝多芬做想做的是什么?

4、生自读第九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们在读书时,就要把文字变成画面,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说说通过你的朗读,你看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

5、用笔分别画出哥哥、妹妹想象的内容。

生生合作读。

6、师:通过这段文字,你感受到《月光曲》的变化了吗?

生:由弱到强 由平缓到激昂

课件出示:月光、海面的背景图片,《月光曲》的背景音乐。

师范读。

齐读。(背诵)

7、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假如去掉第九自然段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效果会怎样?

比较阅读,体会效果。

师小结: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

四、能力拓展,语言运用。

习作片段:利用本节课的方法,运用想象和联想,对下面一段话加以修改、添加。 原文:秋天悄悄地来了,来到了田野里,小溪边,来到了树林里,山坡上。大地在秋风的督促下,换上了迷人的秋装。

板书设计:

26 月光曲

盲姑娘 热爱音乐

兄妹情深

贝多芬 同情 感动 知音

秋来到了,萧瑟的秋风卷起了枯黄的落叶,轻轻地吹拂着大地,落叶想一只只蝴蝶在空中尽情地飞舞,像是给我们带来秋的消息。落叶像被秋姑娘亲了亲嘴,变成了一枚枚金币,漫天飞舞,秋跟小草亲亲脸,小草害羞地穿上了黄衣裳,真是秋高气爽!

这是,秋雨无声无息地从天而降,细细的秋雨斜织着,像一位少女,笑着向你走来,轻轻地抚摸你的脸,使你感到清凉、快活、而舒适,他随风飘洒着,尽情地展示着自己。

秋悄悄地飞进田野了。看,到处是一片片丰收的景象,一阵阵风吹过,像是掀起了一层层金黄色的波浪,又像蹈海中掀起一片片稻浪。在一望无垠的稻田上,农民伯伯正在收割稻子,一声声镰刀割稻声,打稻机声,组成了一首秋的曲子,悦耳动听。

秋悄悄地来到了果园。它从身边拿出一个口袋,变戏法似的一抛,树上已是桃儿、梨儿。菜园里,蔬菜正举行丰收大会,一个个穿得五颜六色,茄子穿上了紫色的大衣,西红柿穿上了红色的外套。真是一片丰收景象

在看葡萄树上,一串串的像是一串串的铃铛,它为秋天唱着丰收的赞歌。

教 学 反 思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必须精心备课,但检验备课的唯一标准还是课堂,课前无论如何精心设计教案,都不能说备课已经成功,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课前认为自己的课备的很详细,全面,条理清晰,然而课堂却不一定和你想象的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不断反思。而远程研修正给了我们磨练课堂,成长自己,服务学生的机会。在磨课过程中,作为磨课教师的我,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文本,结合新课程标准进行了一次备课。《月光曲》这课,学生要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这课有两个突破点:一是从联想中感受月光曲的美妙体会贝多芬的高超技艺,二是体会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真挚的情感。在备课时,我是这样想的先从第九自然段的联想画面入手,让学生感受联想的好处,从联想中感受乐曲的节奏,从而感受贝多芬高超的技艺。然后再探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原因,从原因中感受贝多对穷人的同情,对遇到知音的激动,从而想象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整个情感变化,这样来突破文章的难点。

可是,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通过上课和教研组内老师们的研讨,我再次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直接抛出问题“是___打动了贝多芬,让他为兄妹俩弹琴,并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呢?”,学生直接进入语言文字的训练学习,课堂始终围绕一个主线进行,扎扎实实,随着语言文字训练的逐步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增强,人物形象更加丰厚。有了前面情感的基垫,学生在感受最后《月光曲》的美丽旋律时,情感才更充分,才有更好地想象训练。

教育的田地是肥沃的土壤,如果老师贫瘠了,怎么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呢?磨课过程中,教研组内老师各抒己见,有时针对一个问题甚至能讨论好久。老师们认真的态度让我感动,更激励着我前行。这次磨课结束了,可未来的教育教学之路上,我会一如既往,不断提高自己,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第12篇:教案详案

教案(详案)模板

教学课题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可以包含以下内容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含知识结构图)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背景分析):数学专业的作用、对后续内容的作用、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对学生智力、品德的作用

3.新旧教材的对比变化 4.编者的设计意图 5.教法结构分析 6.教学者对教材内容思考

以上基于个人对教材对学生的理解,不可面面俱到,抓住主要内容,突出特色与亮点。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知识基础情况——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前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知识,哪些相关知识薄弱;

能力基础情况——学生具备哪些思维能力以及数学能能力,哪些能力不弱,缺乏那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习惯情况: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学风。

三、教学重难点

要求:正确判断难点和重点,并准确描述;选择恰当突破难点的策略,突出重点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太笼统,太空泛,太模糊,不确切,只有知识技能目标,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目标;不要用“教师做什么”的词句陈述教学目标或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应是陈述学生学习后的行为变化;注意包括能力目标与思想方法。

四、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书写首先注意具体,不空洞。

其次,还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要注意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的原则,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注重灵活多样;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注意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第三,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是指如何实施学法指导,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上。如如何创设悬念?学生如何想办法解决疑问?教师如何启发、点拨?学生如何进行阅读、观察、分析、探索、模仿、操作、演示、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要注意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淡化教师作为“传声筒”的角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心理、生理等特征要素。

五、教具准备

要求:准备什么教具,怎样用。

六、教学程序

书写要求:展现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的安排思路;展现师生双边活动安排思路;一般不要写成师生对话。教学程序不要写成过于传统模式,如:复习旧知;讲授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归纳小结,可以参考以下程序

1.讲授型教学程序设计:①铺垫引入,展示目标;②启发诱导,探求新知;③变式练习,反馈校正;④形成测试,评价回授;⑤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本程序的特点是: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研究探索。

2.自学型教学程序设计:①诊断学习,铺垫引入;②出示提纲,引导自学;③提问精讲,设疑解惑;④形成训练,证明评价;⑤归纳小结,发展深化。本程序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培养自学能力。3.研究型教学程序设计:①创设问题,明确目标;②独立思考,互相研究;③提问精讲,设疑解惑;④变式练习,反馈校正;⑤归纳小结,发展深化。

本程序的特点:强化了学生之间的互相研究、探索和争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发现型教学程序设计:①创设问题,引导探研;②产生猜想,指导论证;③运用结论,多方练习;④归纳小结,发展深化。本程序的特点:让学生去观察、探索、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是诱导、点拨和创设问题的情境。

备注:上面只是参考,不同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应灵活叙述。

七、板书设计

书写要求:设计具体板书样式

八、教学反思

讲解后填写,写心得,写体会,写成功之处,失败地方,思考如何改进。

第13篇:背影 详案

《背影》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四次“背影”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感受父爱的伟大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文章精彩片段 教学重点

1、对望父买橘片段的理解与分析

2、深入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达到情感的升华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作家,他踏着春天的脚步而来,给我们带来春花春草图,献上春雨迎春图,然后匆匆而去,带着我们去看梅雨潭那奇异的绿,欣赏荷花潭那上空美丽的月色这位作家是谁呢?(朱自清)今天,在行进的途中,他还会娓娓动听的给我们讲一段他父亲的故事,听听作为儿子的他,是怎样看他的父亲的。

说到儿子眼中的父亲,老师想起了流传甚广的一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展示)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 “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看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答:对爸爸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贵(让学生自由发挥)

小结:确实如此,虽然是父子,但是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板书:标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在学习《春》的时候,相信老师也给同学们介绍了朱自清,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好吗?

(PPT展示)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五岁时去了扬州,在那里时间较长,所以说他是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默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词,不懂的字要标记出来,师生共同解决。(提醒学生做笔记) 注音:

交卸 奔丧 踌躇 迂腐 蹒跚 颓唐 琐屑 差使 狼藉 簌簌 拭 多音多义字:

差:差使 差别 差不多 参差 丧:奔丧 丧失 藉:藉口 狼藉 奔:奔波 投奔

帖:妥帖 请帖 字帖

四、学生讨论思考以下问题:(PPT展示)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本文一共写了哪几次“背影”?(用笔在原文勾画出来)

3、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1、首先,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啊?作者和他的父亲在车站送别(父子二人在车站送别)。那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送别的背景吗?哪里?对,第2自然段。第2自然段怎么说的?“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一方面,祖母死了,另一方面,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也就是说,父亲下岗了。(另外,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事实,那就是,当时刚好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明争暗斗的时期,想要重新找到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朱自清,作为父亲的长子,还在学校读书,还没有能力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于是乎,整个家庭的担子一下子落到了下了岗的父亲的身上,所以,对父亲来说,找工作是最迫切的一件事。课文中的这件事,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发生的。)当时,作者朱自清和父亲一起赶回去奔丧,奔丧结束后,作者也回学校读书,父亲要去找工作,然后,在送孩子去读书和自己找工作之间,父亲是再三踌躇。那最终,父亲有没有亲自送朱自清去上学呢?送了。对,父亲本说定不送──叫茶房陪同──然后再三嘱咐──到那时他心里还是颇踌躇──到最后呢就是自己送去,这整个过程可以看出父亲的内心很什么?对,就是很矛盾,而这种矛盾心理的刻画,恰恰又体现了什么?就是父亲对儿子的那份体贴、那份关爱。

而且,正是因为是父亲亲自送儿子去上学,才有了我们的课文《背影》这个故事。

2、那么看到第二个问题,课文写背影,一共有几次呢?四次。好,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⑴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那说明什么问题?对,就是作者很怀念父亲,很惦记父亲的背影;好,那这次写背影,有什么作用呢?(作者在开头就点到说自己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对,就是开篇点题,还有其他的作用吗?大家读到这里,也许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作者与父亲不想见都二年余了,可是他为什么还是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呢?这样子就引发了读者的——兴趣,从而怎样?对,就是引导我们继续把文章读下去,从而引出了下文。

⑵那我们接着看,第二次是在哪里写到父亲的背影的?对,第6自然段,这次呢,是在浦口车站送别时,写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背影,然后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详细的刻画,至于怎样详细,我们后面再分析。

⑶第三次呢,对,还是第6段,这一段的最后“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是吗?这一次可以说是怎么样?父亲与儿子分手了,彼此都很舍不得,很珍惜。 ⑷最后一次呢,最后一次是在哪里?对,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 (PPT展示四次背影)

那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在分析文章中出现的四次背影时,恰好也就把文章的层次给分了出来,哪位同学来试试,看看文章究竟分为哪几个层次?

(一)1:点出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那我们简略一下,就用四个字概括:惦记背影。而且作者运用的手法是什么?对,就是开篇点题,从而引出下文。

(二)2—6:浦口车站送别,刻画父亲的背影,珍惜别时父亲的背影,那能不能再简略一下呢?对,就是刻画背影,惜别背影。

(三)7:那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一段,很明显,最后一段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对,就是想念父亲的背影,脑海中又浮现了父亲的背影,简言之就是再现背影。那同学们想想,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点到自己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在最后一段又提到父亲的背影,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对,就是首尾呼应,收束全文(收尾结束全文)。(PPT展示文章层次,提醒学生做笔记)

3、那到底在给儿子送行的过程中,父亲都为儿子做了些什么事呢?

答: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从这些事情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父亲细心关照儿子,周到入微。

六、总结:好,那这节课呢,我们了解了《背影》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回忆或者看一下自己的笔记,这篇散文主要讲了什么?对,就是父子二人车站送别。我们还检查了生字词、多音多义字,还找出了作者四次描写背影的地方,划分了层次等等,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现在老师给同学们留几个问题课后思考,下节课我们再分析。(PPT展示)

1、在描写四次“背影”中,哪次背影描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2、第二次描写“背影”时,作者对父亲的穿着及动作描写十分恰当到位,请分析第二次背影中对父亲穿着及动作描写好在哪里?

3、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琐碎细小的事情以外,还用什么方式表达了这种关爱?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节课内容:上一节课我们给《背影》分了层次,同学们回顾一下,文章三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首先,第一部分:惦记(父亲的)背影,点出自己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第二部分:在浦口车站送别,刻画父亲的背影,惜别背影。第三部分:表达自己内心对父亲背影的想念,再现背影。

二、那么上一节课老师给大家提出了几个问题,大家课后有没有讨论并解决问题呢?(PPT展示问题)

三、逐一解决问题

1、在描写四次“背影”中,哪次背影描写得最具体、最感人?为什么要把这一次背影描写得那么具体感人?

答:第二次,即第六自然段,因为这一部分最能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既然大家都说对父亲第二次背影的描写最感人,那下面同学们就试着读一读,看怎样能读出那种深挚的爱子之情来。大家可从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来考虑。

2、第二次描写“背影”时,作者对父亲的穿着及动作描写十分恰当到位,请分析第二次背影中对父亲穿着及动作描写好在哪里?

答:刚才大家读了第6自然段,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段的动作描写是十分详细恰当的,那大家看到第二个问题,思考讨论,究竟对父亲的穿着和父亲去买橘子这一过程的动作描写好在哪里?

父亲的穿着:黑、深青——穿着朴素,心情沉重

(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所以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父亲的动作:

走路的姿势:蹒跚——父亲走路为什么会蹒跚?因为父亲年纪较大,腿脚已经不是那么灵活了。(所以说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父亲为什么要把脚缩起来?因为月台那里没有可以让父亲蹬脚的地方,所以只能把双脚缩起来,同时,这个“缩”字也把父亲怎样爬上月台描写得更细致;“倾”,虽然爬上月台十分艰难,父亲的身子又有些肥胖,在爬上月台的时候平衡就不是特别好,但是父亲还是十分的努力。(所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PPT展示)

那么总的来说,作者对父亲穿着和动作的描写,主要就是为了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那同学们想一想,既然买橘子这么艰难,那父亲为什么还要坚持去买这橘子呢?

1、橘,有吉的谐音,里面包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够平平安安。

2、橘子可以解渴,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所以就为儿子买了橘子备着。不管怎么说,父亲买橘子,都是为了儿子,都是因为他疼爱自己的儿子。

3、接着大家看到第三个问题,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琐碎细小的事情以外,还用什么方式表达了这种关爱?

(注意引导学生)在第六段当中,我们分析了父亲去给儿子买橘子的场景,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来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疼爱,那除了动作描写,还有哪些描写也可以表现这种疼爱?(一般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除了动作描写,还有什么描写?对,就是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那在文章中,主要表现出来的就是语言描写。)那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句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甘愿承受家庭重负,但愿儿子能轻松愉快的享受其天真生活。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不放心,怕别人照顾不周到,劳碌费神,在所不计。这表明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③“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对儿子的关怀体贴十分周到。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是否旅途平安,反映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惦念和细心的关照。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怕儿子离开座位丢失行李,反映父亲对儿子细心的关照。

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语言都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和怜惜。

四、那朱自清他的父亲对他那么好,他理解父亲对他的关心与疼爱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答:理解,在文章中,作者的四次流泪就说明了一切,泪水它就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感激。儿子的两次自责也表明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感动、思念父亲。

五、好,那《背影》这篇课文我们就上完了,大家学习了这篇文章,心里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什么感触感想,都可以写下来,然后以课外练笔的形式交上来。

第14篇:背影详案

背影详案

[教学目标]

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体会选择“背影”作为表现主体的美学意义。

一、导入课文

放《背影》歌动画。(以此为背景音乐开始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最近我发现,有作曲家把它写成了一首的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下。

二、作者介绍

这首歌所表现的就是父子分别的情形。那我们就一起来看课文,先了解一下《背影》的作者。放作者介绍,同学读。《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这是一篇记实的作品,作者曾说,他完全是写实,把当时的所见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家庭变故。这篇课文当时中国社会处在军阀混战的时期,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江泽民同志曾在朱自清逝世四十周年时为他题词,放题词。这可以说是对朱自清一生的品格和学识的高度概括。下面我们就一起体会一下。

三、课文欣赏

思考问题: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放全文朗读动画。

四、思考讨论

㈠整体感知:两个问题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幺?

回答:父子浦口送别。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它以背影为线索,

主要内容是父子浦口送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回答:四写背影。分别为:

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艰难的步履,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

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

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板书:父子情深)

(二)、重点分析第二次“背影”

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答:第二次 (望父买橘见背影)

3、朗读,分析这一部分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穿着朴素,心情沉重(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

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4、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幺多细小繁琐的事,进行了外貌和动作描写以外,还用什么描写方式表达这种关爱?

答:父亲的语言。

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⑵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⑶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⑷进去吧,里面没人.体现:怜惜体贴,依依不舍(朴实而简洁的语言,表现出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挚的关爱,怜惜体贴儿子,依依不舍,语言朴实,感情深沉。)

㈢思考讨论二:子爱父

1、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理解。三次流泪,两次自责:

A.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B.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C.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D.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后悔自责 儿子对父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 打出:真切理解,真诚感激

㈣研究探讨

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

普通。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读二三段,总结:

特定的环境:家境惨淡,祸不单行

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变卖典质,父亲失业。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其实,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胜任的,如过铁道买桔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为照顾儿子,什

么灾祸,什么劳累,他都臵之度外。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总结:饱经忧患的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

所以说:父爱如山

确实,父疼子,子爱父,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父子情深的片段。放影片。

五、拓展迁移

其实何止是父爱,所有的亲情都是无价的。打出齐读: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些可贵的爱中间,但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

六、感受深情

放《懂你》歌,说: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懂你这首歌里所唱的: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全给了我。让我们都能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们,我理解了你们。

今天我们要布臵的是一个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好吗?

第15篇:打印详案

中班语言教案《猜猜我有多爱你》

设计意图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两只兔子朴素而真诚的话语令人感动。它们用形象的动作、通俗的语言诠释和表达了相互之间的爱,其中蕴含的爱的意义更是震撼人心。教学目的在于引发孩子对身边人的关爱之情。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可爱的小兔和妈妈之间的爱。

2、通过妈妈和小朋友面对面的表演和对话交流,体验母子和母女之情。

3、围绕爱,来学习爱的表达方式。“„„有多,我就有多爱你!” 活动准备:

1、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课件,抒情音乐。

2、大海、太阳、月亮、星星、凤凰苑幼儿园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表达爱的欲望

认识书名。这本书叫什么名字?这本书里的爱字在哪里?其他的字可以不认识,可是这个爱字你一定要认识.

二、欣赏作品,感受爱的氛围

1.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爱的故事? 2.我们一起听一听这个爱的故事

(1) 晚上,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拉着妈妈的耳朵不放,要他听自己说话,他对妈妈说,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说:这我可猜不出来。小兔子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妈妈一看,也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小兔子一看,哦,真多啊?

提问:小兔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说明对妈妈的爱呀?用了一个张开的动作,嘴里说:我爱你有这么多?谁来和妈妈比比谁的爱多。小兔子为什么要把手张开?

(2)小兔子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妈妈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小兔子一看阿,真高啊!小兔又在原地拼命地跳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妈妈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提问:小兔子又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对妈妈爱的? (3) 小兔子说着说着来到了哪里? 他们看到了什么?花、山、树、小河、竹子„„

小兔子看到那么多的东西又说出了对妈妈的爱:妈妈,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师:你能把看到的东西比成对妈妈的爱吗?

三、谈话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星星、太阳、房子、围巾、苹果、凤凰苑幼儿园、提问:你能用什么来说说看对妈妈的爱!

(4)说着说着:小兔子累了,看着月亮说,妈妈,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里,说着,睡着了,妈妈说:傻孩子,妈妈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里,又从月亮那里回到这里。

提问:这里的爱多吗?请把你的爱告诉你爱的人,你最爱谁呢?

四、请幼儿欣赏完整的配乐故事

五、总结,拓展思维。

第16篇:植树造林详案

教学设计:

本课从感性入手,通过听《苗岭的早晨》和看环境破坏的画面给学生的感官造成强烈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懂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教学中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巧妙的设置了发声训练和音乐知识学习的环节,改变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结合。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采用分层次的诱导教学法,有效地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少先队员植树造林过程中的愉快心情,并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歌曲中附点和连音线的歌词的演唱。

教学准备:

1、钢琴、录音机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发声练习

1、师:伴着音乐的节拍,踏着欢快的舞步,咱们今天的音乐旅程又要开始了。孩子们,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生:春天!

师:春天啊,阳光灿烂,绿树成荫,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听着音乐 ,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吧,听!(播放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生:美丽的大自然,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大自然,天蓝,水绿,花香。

师: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大自然,那儿的天那么的蓝,水那样的绿,多美的世界啊!可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伴随着咱们人类的乱开滥伐,毁林开荒,咱们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来看看这几组图片。(播放图片)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的想法都非常好,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绿化,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植树造林这项活动中来,树木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固沙防风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一个自求人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植树造林,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今天呢,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些爱护环境的朋友,他们是谁?在做什么?就让我们从歌曲中找到答案吧~(播放歌曲录音)

师:你听出来了么?他们是谁?在做些什么呢?

生:少先队员在植树造林„„

师:哦,原来是正在植树造林的少先队员啊!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出示课题 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介绍作者

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边听边来感受这首歌德情绪和速度。(播放音乐)

师:谁能说说看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

生:欢快、活泼„„

中速„„

2、接下来,跟着老师的琴声熟悉一下歌曲的旋律。(屏幕出示歌谱)

用“la”轻声模唱旋律,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跟琴唱)

师:歌曲的旋律同学们掌握的好极了,让我们一块儿来学唱歌词吧!请你仔细听一听歌中少先队员都种了哪些树呢?把小数都种在了哪里?

(出示歌谱、歌词)

师:谁来说说。少先队员都种了哪些树呢?把小数都种在了哪里?

生:小松树,小柏树„„种到了平原、山岗、祖国的土地上„„

师:说得好,少先队员把小树种在了祖国的土地上!那下面呢,我们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的把歌词念一遍。

A、分小节试读节奏

B、完整读节奏

3、师:同学们对节奏掌握的非常好,接下来咱们跟着录音学唱一遍这首歌,唱完之后请你告诉我,哪个地方你觉得不会唱,你认为比较难

(跟录音学唱歌曲)

A、学生提出难点,老师教唱

B、大部分同学掌握不好的地方跟琴齐唱

在你对这首歌越来越熟练的过程中,你一定注意到了,歌中运用了很多的附点和连线,咱们来做个小实验,试着把这些附点和连线去掉,你来听一听有没有附点的演唱带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找一位同学唱出带有附点和连线的一句,教师唱去掉附点和连线的最后一句)

师:说说看,带给你怎样不同的感觉?

生:没有附点演唱太平淡、没有生气;有了附点演唱更生动流畅;有连线的地方更圆滑,连贯。

师:是啊,小小的附点和连线就能把相同的旋律展现给大家完全不同的感觉,所以我们在演唱的时候,附点的地方要唱的流畅,有弹性,有生气 有连音线的歌词应唱得圆滑、连贯,更能突出少先队员想用自己双手改变环境的迫切心情。

4、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难点解决了,相信接下来你们的演唱会更精彩,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带上你的信心,跟着老师的琴一起试试把!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唱得不好的地方再仔细讲一讲,再唱一遍)

5、师:请大家跟老师的琴再来唱一唱,相信这一次你能把少先队员种树时的快乐和想用自己双手改变环境的迫切心情表现得更到位。对不对?(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6、分四小组随音乐分别演唱四段歌词,比一比哪一组的歌声最动听。

师:唱的都非常好,现在呢,老师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给我们的歌曲加一些动作

三、创编歌曲的律动:

1、第

1、2小节拉手原地点踏步。

2、第

3、4小节双手上举摆动。

3、第

5、6小节一人蹲一人站立。

4、第

7、8小节拉手双人转圈。

四、师:孩子们,在我们的欢歌笑语中,今天的音乐课又接近尾声了。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呼吁更多的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载歌载舞,共同体验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快乐吧!

结束。师:同学们,让我们伴着欢快的音乐走出课堂,争做一名爱树护林,保护环境的绿色小卫士吧!

第17篇:满江红详案

《满江红》教案

一、歌曲导入,渲染气氛

师:同学们,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播放歌曲《精忠报国》。 歌曲听完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精忠报国唱的是哪位民族英雄吗?(岳飞)

师:对,这位民族英雄就是岳飞。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岳飞,了解他,亲身感受他的伟大情怀。(板书题目、作者)

(教学理念:美好的情景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优美的音乐能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古诗文的情景,感受宋词的意境美。)

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

1、师: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这首词,首先让我们走近作者,了解岳飞,了解他的写作背景。谁来谈一谈对岳飞的了解?(岳飞是一位民族英雄、孝子、爱国……)

哪些同学预习的时候搜集了岳飞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教师相机展示岳飞的图片。

2、教师出示课件,总结。

三、反复吟诵,品读宋词的语言美

1.听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把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2.教师提示以下字的读音。

发(fà)冠(guān) 犹(yóu) 虏(lǔ) 阙(què) 3.划分朗读节奏 。

4.请大家模仿老师的语气,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词。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词?(2名同学)

1

四、理解诗句,赏析诗句 ,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师:同学们刚才读的真不错,你们是最棒的!下面咱们结合注释,结合具体情境,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岳飞这首《满江红》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照着课件介绍词的意思)(出示课件,一句句解释)

全词一气呵成,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所以广为传诵,它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五、有感情地诵读《满江红》,通过诵读表达感情

师:我们已经了解完这首词的意思了,下面请大家继续看着课件,来听朗读。

听完后,请大家模仿朗读者的语气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1、小组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2、小组推荐读得好的同学表演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3个左右)

3、师生共同放声齐读。(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岳飞很爱国。

生:岳飞想杀敌报国,豪情满怀。

师:同学们,你们这种认真探究的精神真让老师感动。

2

六、小结

今天我们读岳飞,读他的傲然脊梁,民族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本词充满了对敌人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全词风格粗犷,感情奔放,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我们要学习岳飞从小立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立志报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七、温馨点击:

《满江红》这首词,在几百年前就被谱上曲了。让我们欣赏歌曲《满江红》,再次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九、布置作业

翻到课本42页,请大家课下认真写写你对岳飞的留言。以及成长阶梯中你还知道哪些英雄的名字?回去查查资料写在书上,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满 {解释完前两句} 杀敌报国(悲愤) 上阙 精 江 {第三句} 建功立业(悲伤{最后一句}) 忠 红 {第一句}深仇大恨(国耻) 下阙 报

{最后一句 }重整乾坤(追求) 国

第18篇:恐龙详案

《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浦东实验学校 冯明芳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呢? (两亿年以前,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年代久远,数量大,范围广)

那时恐龙住在森林,沼泽地里感觉如何?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现在把你想象成一只恐龙,把这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感觉用声音表达出来好吗?

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在两亿年前,有一种动物是地球上高傲的主人,他们是目前为止地球上出现的最大的动物,让我们走近它。

二、播放视频《恐龙》

能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吗?我觉得好像来到了恐龙世界。 我觉得恐龙世界真的很奇妙!我觉得恐龙千奇百怪,种类繁多! 过渡: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呢?请你们读2—4自然段,在恐龙的名称下画“——”。

三、学习新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4自然段。

2、学生回答,出示: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学雷龙。

板书:雷龙。(出示雷龙图片)这就是雷龙,书中是怎样写雷龙的,谁来读?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概括雷龙的特点?

2、你从哪儿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这句是拿雷龙和大象——?(作比较)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这句把雷龙的脚步声比作——?(想象雷声的震耳欲聋)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写的。

你能通过朗读,用你的声音把雷龙是个庞然大物给读出来吗?

3、小结学法,学习迁移。

刚才我们学习了“雷龙”,首先找出最能说明雷龙特点的词“庞然大物”,然后通过讨论知道了课文是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方法把雷龙这个特点写具体的,最后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它的特点给读出来。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上述步骤学习剩下的几种恐龙,看看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想想课文是怎样写具体的?再读一读。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交流。

(1)板书:梁龙(出示梁龙图片)师:这就是“梁龙”,它的特点是——(很长)怎么长?你从哪儿读出了它的长?

谁能把梁龙的长给读出来?

(2)课文第三个向我们介绍的是——(板书:剑龙)(出示剑龙图片)课文写了剑龙的什么呢?(剑板、尾刺)

“两排三角形”这是告诉我们剑板的(数量和形状)。“四支利剑一样”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尾刺的锋利。

我们再来读一读写剑龙的句子。

(3)第二自然段还向我们介绍了——(板书:三角龙)(出示三角龙)这就是“三角龙”。

一看见三角龙你就有什么感觉?这就叫——(望而生畏)课文用“望而生畏”概括出了三角龙的特点。这句话是怎样写三角龙让人“望而生畏”的?

读出三角龙望而生畏的特点。

5、齐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四种恐龙的特点。读后问: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6、分角色读。老师读总起句,请四名学生读四种龙,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这句话写具体的?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课文除了介绍这四种恐龙,还介绍了哪种恐龙,它又有什么特点?

2、指名回答。板书:霸王龙。(出示霸王龙静态图片。)

3、那么霸王龙又有什么特点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这也是——(打比方)

4、同学们再看一看这段文字中哪一个词最能表现霸王龙的特点。(“非常凶猛”)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感受一下霸王龙“非常凶猛”的特点。

(播放一段霸王龙捕食的动画,感受霸王龙生性之猛)

5、哪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霸王龙非常凶猛的特点。

6、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后问:这一自然段最主要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恐龙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恐龙家族的亲戚。 出示: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

1、为什么样说鱼龙和翼龙属于恐龙的亲戚呢?因为它们虽然都生活在同一时期,有很多生活习性相同,但恐龙只是陆地上的霸主,而鱼龙和翼龙分别是水中和空中的霸主,所以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

2、出示:鱼龙图片,这就是“鱼龙”。书中是怎样写的?谁来读?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什么?指名说。齐读这句话

3、出示:翼龙图片,这就是“翼龙”,“翼”就是翅膀。为什么叫它翼龙?谁来读?这句话把翼龙比作什么?

4、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七、练说“我是xx龙”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课文2——4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恐龙及其两个亲戚的特点。现在请各小组在再准备一下,然后选择一种你们最喜欢的恐龙,以“我是xx龙”为开头,向大家介绍这种龙的特点。

八、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课文(2——4)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种类,恐龙的亲戚,以及恐龙吃什么,接下去课文又介绍了什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2、女生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一段文字告诉我们恐龙是如何生育后代的。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4、出示小恐龙破壳的图片,帮助理解“卵生”和“破壳而出”的意思。

九、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两亿多年前,恐龙曾是地球上主人,同学们今年也看到了许多种恐龙,可是今天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恐龙的身影呢?

2、请同学们读第六自然段。

3、指名说一说恐龙神秘消失的原因。

4、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有的科学家推测是地壳在6500万年前发生剧烈运动,改变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恐龙不能适应这种新环境就灭绝了;还有的科学家推测那是因为有颗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导致大气中聚集着厚厚的灰层,遮住了太阳,地球上变得寒冷无比,从而导致恐龙灭绝。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有待我们同学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

十、总结课文

1、出示小结练习题

2、出示课外收集的恐龙图片。

一、作业

课后继续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文字资料以及音像资料,布置一块“恐龙展板”。

第19篇:《每逢佳节倍思亲》详案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本课生字词。

2、能有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二:技能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2、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让学生在读文悟诗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三:情感目标: 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1、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

2、注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

五: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文。

1、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你最喜欢过什么节,为什么?这么美好的节日,我们把它称为:佳节。(板书佳节)

2、看来大家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代有位诗人却非常悲伤,难过。因为在大家高高兴兴过节时,他却一个人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孤孤单单,于是他只能将对亲人的思念写在诗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师:听,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1、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范读。师:同学们觉得老师读得怎样?

当你思念你的亲人,却无法相见时,你会有什么感受?(难过、悲伤),

2、借助拼音,学生练习读古诗。

3、指名读,及时评价。

师:同学们能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读顺,真能干。

老师在这里也要告诉同学们读好古诗的秘诀。就是先要了解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高兴,一起悲伤,所以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背后感人的故事:课文23《每逢佳节倍思亲》。

4、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5、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吗?

假设问题:“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是谁写的, 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6、接下来同学们就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多少。

7、检查自学效果: (1)、完成填空。

一年一度的(

)节又到了,(

)代诗人(

)独自生活在他乡,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

)家乡的亲人。于是他写下了《

》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读准生字词。

出示:重阳

佳节

倍思亲

独自

思念

忆兄弟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天各一方

思绪万千

(指名读、齐读)

师: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是谁?独自思念回忆兄弟的是谁?当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的去登高游玩时,王维却与亲人

_,于是他_。

其实这些词语连起来读就是文中的故事,同学们再读一读,感受一下这个故事说了什么。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一)、感受“思念”。

1、介绍王维。

说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王维,这可是位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画成就都很高,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留给后人的诗有400多首。

2、指导朗读:“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当王维还是个孩子时,15岁便孤身一人来到千里之外的长安求学,家乡与长安有万水千山阻隔着,(画图)此时王维已经离开家乡多少年了?一年多少天?两年有多少天?对呀,七百多天没有见到亲人了,心里是多么的思念啊,(板书思念)心情是多么难过啊,所以王维看着:(你来读)

3、字理解析“思念”。

师:同学们来看看“思念”一词: a、出示“思”字的字理图,

“思”的原意是想,由田和心组成,从古人造的篆书来看,上面的田是脑袋的形象,古人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所以许多带有心字部的字都与人的思维情绪有关。其实,脑袋才是人的思维器官。 b、出示“念”字的字理图。

“念”有恋的意思,上面的今表示时间,有现在的意思,现在心想就是念。 c、两个字合起来:“思念” 有想念,怀念的意思。往往是在亲人,家人,朋友,分离一段时间后产生的牵挂之感,指精神上在想着人或物。

4、回归文本,感受“思念”。

师:王维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可谓是日思夜想,此时的王维一定很?

(生答:难过、悲伤) 你能读出这种悲伤吗?再读“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指名读)

评价:

1、老师听出了王维思念亲人时的悲伤。

2、老师听得出王维是多么难过。

3、老师听出了王维是多么深切地思念着亲人。

(二)、感受“兴高采烈”

1、师:王维到底在长安看到了什么,让他如此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呢? (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读课文的句子)

2、人们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扶老携幼、登高游玩)

(板书)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扶老携幼”吗?(动作表演)

师:你们有过全家人扶老携幼去公园游玩的时候吗?(很多学生说“有” )

那我采访你,你们全家扶老携幼去游玩时,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觉得很开心,很高兴。 师:说得真好,很开心,“很”字用得好,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十分开心;特别开心;非常高兴。

师:对,这就是这句话中的一个词语—(生接:兴高采烈)

(板书)

咱们来读这个词, 读得还不够高兴,再读。

3、你们还有什么时候是“兴高采烈”的? (指名说)

4、师:你能用高兴的语气来读出重阳佳节热闹的大街上,人们的喜悦之情吗?

指导有感情朗读:“一年一度——登高游玩。”

(三)、感受孤“独”。

师: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当别人兴高采烈时,王维却?当别人全家团圆时,王维却?

1、从古诗的哪个字可以看出王维一个人?(独)

2、字理解析:独,形声字,反犬旁表意,蜀表声。因为犬好斗,多独居,所以独表示单独,单一。

3、我们给独字组词,孤独、单独。

4、古诗中哪一句说王维独自一个人生活在他乡?(独在异乡为异客) (板书独在异乡)

5、是呀,王维是多么孤单,多么难过,那么这句诗我们应该怎样读? (指名读)

(四)、回归文本,感受情感碰撞。

师:是呀,当人们兴高采烈的过节时,王维却孤孤单单,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让我们再次拿起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人们的喜悦,以及王维的悲伤。

(五)、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

1、师:当王维独身一人在他乡求学时,却偏偏遇上了全家团圆的重阳节,于是他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此时此刻你最想吟诵古诗中的哪一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2、你能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的吗?(引导指名说后出示课件解释)

3、诗中的“倍”字我们可以理解为?(加倍、更加)

师:是呀,一个“倍”字让我们感受到王维思乡之情更浓了。

4、让我们也带着思念的心情再次读好这句古诗。(指名读)

5、师:我们说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透过一个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然而,一首诗也有它的眼睛,叫诗眼。透过这句诗眼我们就能感受到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这首古诗的诗眼。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

四、深情吟诵,情融诗中。

1、师:让我们也做一回大诗人王维,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一起吟诵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师:王维呀,你的古诗深深地打动了我,就让我送你一双有力的翅膀,让你飞越万水千山,让你早日回到家乡与亲人相聚。(画图)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静静地走进了诗人王维的心灵深处,深深地体会到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思。还学会了根据文中人物的情感来读好课文,感受文字的美妙。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世界,与他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回忆往事。

第20篇:节日详案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铅山县实验小学 范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目标:能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几个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来历。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习俗和风格的民族艺术.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学生: 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 教师:

1、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课前准备:

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但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由此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你是哪个民族的?我是汉族人,那你知道咱们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

同学记得这么清楚,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相信,这节课大家也一定学得很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还有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节日。少数民族的节日有本民族的新年,有庆丰收的佳节,还有纪念本民族英雄人物的节日等。每逢节日,人们盛装打扮,置办酒席,歌舞欢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参加这样的节日呀?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课件出示课题),去感受少数民族朋友的节日快乐!

二、新课

(一)泼水节介绍

师: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丰富的民族节日的资料,老师想先出个题考考你们。出示傣族泼水节图片。)

师:边看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个民族?过的什么节日?

2、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什么?

3、为什么人们的衣服淋湿了还十分高兴呢?

(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传统的新年节日,时间在清明节前后。每逢此时,人们互相泼水,表示祝福。)

师:你知道泼水节的来历吗?请把你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学生讲解)

1 教师用下面的录音解说泼水节的来历。

传说,古时候在双版纳有个魔王他抢来七个姑娘做妻子。其中一个叫侬香,她趁魔王酒醉时,用头发把恶魔的头勒掉了。可是魔王的头变成一只火球,四处滚动,滚到哪里,哪里就大火成灾。于是七个姑娘轮流抱起魔王的头,边跑边泼水,直到将魔头投入江中。这样,魔王就再也不能危害百姓了。从此,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走上街头互相泼水嬉戏,用清水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未来吉祥。

教师随机介绍傣族的“文泼”和“武泼”

师:1961年的泼水节对于傣族人民来说特别难忘。这是为什么呢?(课件出示“周总理与泼水节”的图片。)认识图片中间的人吗?(是周总理。)

师:周总理穿着傣族人民的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他用这种实际行动表示了什么?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再做回答。

学生读书第72页,并思考刚才的问题。 (他对傣族同胞的关心与尊重。)

小结:近些年来泼水节一年比一年热闹,汉族、兄弟民族和五大洲宾客纷纷和傣族人民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二)火把节介绍

师问:(出示图片)刚才,我们了解了傣族的节日习俗,现在向大家展示的又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特色?

(火把节是哈尼、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佳节之前,白天举行斗牛、摔跤等娱乐活动;入夜则点燃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人们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

播放2009年凉山国际火把节开幕式。 1.学生观看。

2.学生汇报学后所知,谈感受。(从中了解民族文化,了解习俗) 师:从片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欢快,壮观„„)

师:街道上的火把数量很多很多,犹如一条条火龙蜿蜒、游走于城市的街道上,整个场面壮观极了!这就是火把节。

(三)那达慕大会的介绍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个具有北方特色的少数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这是草原人民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影视资料:那达慕大会)

师:(真想亲眼看一看!)看了刚才的场面,你对那达慕大会哪些比赛项目印象比较深刻呢?

每逢

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会上有骑马、射箭、摔跤三项活动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摔跤手上身穿牛皮背心、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脚登蒙古靴,他们高唱摔跤歌,跳跃出场,每个参加者都有奖励。其中最有成就的将被授予“达

2 尔罕”的终身荣誉称号。这种斗志斗勇的比赛培养了蒙古族剽悍的气质和乐观豪迈的精神,除摔跤之外,那达慕上还举行射箭、赛马、马术、赛骆驼比赛和歌舞比赛。蒙古族人民可好客了,不管是哪个民族的男女老少报名参加,他们都热情欢迎。

(四)壮族:三月三歌墟

( 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简单了解歌墟节日,欣赏电影刘三姐的插曲。谈谈你的感受。

三、民族歌舞表演。

盛大的民族节日,各民族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民族歌舞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

你会唱哪些民族歌曲?会跳哪些民族舞蹈?会演奏哪个民族的乐器?你能给大家表演表演吗?

同学们的表演都很精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民族歌舞。请欣赏并想一想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歌舞。(课件播放少数民族歌舞视频。

四、拓展延伸、交流中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刚才我们学习、汇报的一些民族外,其他民族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同学们,你们还对哪个民族的节日感兴趣?学生自由列举。

1、电脑演示网上收集资料的方法。

教师演示用“百度”搜索、收集、选取、归纳资料的方法。

2、欣赏其他民族的节日图片。

小结: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不胜枚举,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节日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惯和别具风格的民族艺术。我们应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的民族,这么灿烂的文化。56个民族,56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祖国才会更加强大。让我们在《爱我中华》这首欢快的歌曲结束今天这堂课吧!(音乐)

五、歌唱祖国,升华感情。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后下课。 板书设计: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傣族

泼水节

哈尼族

火把节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壮族

三月三歌墟

。。。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幼儿园详案范文.doc》
幼儿园详案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