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0-03-02 12:05: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石榴》教材分析:

《石榴》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这一过程。文章语言优美,在描写石榴花与石榴果时,还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的写作手法,对学生阅读、习作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4、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瞧,这是什么?引出《石榴》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走进石榴园去看看美丽的石榴花和可爱的石榴果?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

(二)、研读课文,品读词句,体会写作手法。

1、师:第一自然段,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说明石榴园名声很大吗?

2、师:指导朗读(读出石榴园名声大的感觉) 设计意图:

3、师:打开书,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 什么季节的石榴树是什么样子的?

A春天抽枝长叶(体会春天石榴树抽枝长叶的生机勃勃的样子) 出示: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指导朗读)

B夏天开花

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1)对“郁郁葱葱”和“火红的”石榴花一句进行理解,同时借助图片图文并茂去感受石榴花颜色的美丽和开得旺盛。

(2)指导朗读。

(3)夏天的石榴花你还喜欢哪里呀?

(3)范读引导。从这句话里读出了什么?(从“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就挂满枝头” 从这句话感受到花开得特别多特别茂盛。)

(4)出示: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5)指导美美的读一读,品一品,

师:这段不仅写的美,还写的特别生动有趣那,请找出句子? 大家都喜欢这句话?为什么喜欢?(非常可爱)哪里看出的?

(6)朗读体会把石榴花的样子比成了活泼的小喇叭。这样的打比方多形象啊!“活泼”“鼓着劲”这两个词的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花像小朋友一样的可爱。

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7)(出示图片配乐)指导把石榴花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设计意图: 第二自然段写了春和夏两个季节石榴树抽枝,长叶和开花的景象,重点写出了花。分别写了花的色:“火红”;花的多:“越开越密”、“越开越盛”;花的形:“小喇叭”。写出了石榴的活泼、美丽,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石榴的美。 C秋天结果

1、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小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

大家轻声地读读第三段,边读边想,并在书上划一划表示颜色变化的词。

(“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再找找看哪些词写出了这些颜色的先后变化?

(“先”、“逐渐”、“最后”)

3、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4、孩子们,作者在描写中用上了“先”„„“逐渐”„„“最后”把石榴生长过程写得更加清楚了,这多值得我们学习呀!

5、学会运用,用“先”„„“逐渐”„„“最后”练习说话。 小石榴就是这样一天天长大的!一天天成熟的!那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的?自己快到文章里去读一读,找一找。

(1)熟透的石榴是什么样的?

(2)看图读词句:咧开嘴的石榴。

笑破肚皮的石榴,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3)指导把它们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4)从这些石榴娃娃„„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拟人、可爱、喜爱)这些石榴娃娃在干什么?(急切、扒开、张望、报告)做动作。

(5) 把成熟的石榴当成人来写,写得多生动,多有意思呀!让我们读着读着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们一起来读好吗?(还可以加上动作演演石榴娃娃)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三节,写石榴的成熟过程及它的外形。在处理这一段的时候我思考,让学生找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在此我让学生找出看出颜色变化的连接词:“先„„逐渐„„最后„„” 再通过图片与文字对照,让学生领悟其用词的准确生动,总结出只有平时仔细观察,才能把文章写好。对熟透了的石榴描写特生动。: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作者用了拟人的方法进行描写。在此我设计了一个小练习,让学生通过对比,来体会拟人写法的好。

1、看图,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2、看图理解体会:玛瑙和石榴子的相似之处。

它们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团结、可爱„„)

3、指导读这句话。

4、这句话是写石榴的——(剥开皮的样子)

5、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给学生吃

什么味道哦?

指导读好这一段。

6、师小结:今天咱们学习了枣庄的石榴,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拟人手法,让我们仿佛看到来了春天里生命力极强的石榴树,夏天像小喇叭一样火红的石榴花,秋天满树可爱的石榴娃娃。生动的描写不仅把石榴写得更加可爱,还把自己对石榴的爱对家乡的爱全部都表达了出来

设计意图:体会情感价值观,体会“爱”对石榴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

配乐朗读课文。

(三)、回顾课文,总结写法,动手写写水果。

同学们,作者先是仔细观察石榴子的样子,再写石榴的味道,写的时候还恰当地运用拟人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最后还亲口去尝尝,这样写出来的石榴啊,就非常讨人喜爱。今天咱们每人都带来了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对吗?

(1)水果大拼盘: 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先观察剥开皮时水果的样子。(看到了什么?可运用拟人手法,展开丰富的想像。)再放到嘴里尝尝味道。

(2)生交流。

设计意图:课文第四节,写石榴子粒的形态和它滋味。我是以实物出示让学生直观的进行观察,品尝,从而再来交流,并读好文章中的句子。

(四)布置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16.石榴

春天

抽枝

长叶

夏天

开花

茂密

秋天

结果(颜色 形状 味道)

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石榴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16.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6、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石榴》第二课时

石榴第二课时

石榴第二课时

石榴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石榴》第二课时教案

修改后石榴第二课时

《《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