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

2020-03-02 08:39: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2.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索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动手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课件,每小组一篮积木,每人一把剪刀,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每人6根小棒E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为每一小组准备→篮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的积木) 师:大家以前玩过积木吗? 生:玩过。

师:接下来我们就小组4人一起用积术摆一个东西好不好? (学生分组摆,教师巡视。) 师:谁想说一说你们小组摆的是什么? 生1:我们摆的是机器人。 生2:我们摆的是超级火箭。 生3:我们摆的是幼儿园。

师:大家的想象可真丰富,都摆出了你们喜欢的东西,真聪明。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们摆的机器人、幼儿园、火箭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摆成的?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 师:对,老师也看出来了,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摆成的。挑一块你最喜欢的积木举起来给老师看看。 (生挑积木举起来) 师:(也举起一块)咱们一起来摸一摸它的一个面,有什么感觉? 生1:很平.生2:滑滑的。

师: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有这理样的感觉? 生:是。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情感融为一体,学生在心理放松、心理自由的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利用师生共同玩积木这一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巧妙的把\"体\"和\"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

二、探索新知

1.立体引人,\"画\"图形。

师:如果我们要把这个面的形状画到纸上,想一想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比着画。

师:怎样比着画? 生:就是把积木放到纸上,用手按住,比着边画。

师:小朋友们都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就用这个办法,比着你挑的积木画画试试? (学生比着积木画图形,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画的不错,时间的关系。咱们就画到这儿,现在迅速地把积木收回篮子里。 (学生收积木)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知识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画好后把积木收回篮子里,看似很平常的活动,但反映了教师时时处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苦用。 ] 师:我们挑几个小朋友的作品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挑两个同学的作品展示二(先展示第一个) 师:你先自己评评好吗? 生:我认为画的还可以。 师:挺自信的,谁还想给他评评? 生1:他画的还行,但是那个长方形的边不太直。 生2:他画的有的地方出头了。 师:画的基本上是挺好的。 (再展示第二个同学的作品) 师:你想找谁给你评。

生3:他画的不太好,许多角都画圆了。 师:你认为应该画的怎么样就好了? 生3:应该画的很尖才好。

生4:他画的最上面的正方形不好,都斜了。

师:哦,这一个看起来样子像,但是不规范,如果边再直点、角再尖点就更好了。

师:老师也来画一个,同学们给我评评好吗? 生:好! (教师规范示图,让学生评价) 生1:我认为老师画的很好。 师:谢谢你的夸奖,哪里好呢? 生1:边很直,角很尖。 生2:画的很好,可以得100分。

师:其实老师只不过在下面多练了两遍。同学们好好练练肯定比老师画的还要好! 师小结:老师听明白了,小朋友心目中最漂亮的、最标准的图形应.该是边直直的、角尖尖的、正正的。

师:(指着长方形的图)小朋友们刚才说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 生1:长方形。 生2:长方体。 (学生争论不休)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长方体,有的说是长方形,想一想到底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生3:长方体是有六个面围成的。

生4:长方形是从长方体上画下的一个面的形状。 师小结:所以应该把它叫做长方形。(师板书) 师:(指着正方形的图)这个呢? 生:正方形。(师板书)

[学生在互相争论的过程中明确了\"体\"与\"形\"概念间的区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的学习习惯和争辩识。] 2.动手操作,\"剪\"图表。 师:同学们画的相当认真,评的也很棒,接下来咱们就要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用小剪刀把你认为画的比较好的图形剪下来。 (生剪,师巡视。) 师提醒学生:刚才边画的不直的,现在可要剪直了。

(让生把剪下的图形放到桌子中间的彩纸上)学生剪完后,师及时鼓励:同学们剪的真好,可以称得上是\"小巧手\"了! 3.仔细观察,\"分\"纸片。

师:刚才同学们在剪的时候,老师有一个重大发现,小朋友们剪下的纸片形状不太一样,你们发现了吗?你们能按形状给它们分一分小组吗? (生分,师巡视。!) 分完后,小组展示。

师: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第1小组:我们分了三组,这一组是正方形,这一组是胖点的长方形,这一组是瘦点的长方形。(实物技影展示)

(1)

师:有没有和他们分的不一样的?

(2)

(3)

第2小组:我们分了两组,长方形一组,正方形一组。 师:大家同意哪组的意见? 生:第2小组。

师:对,胖点的长方形和瘦点的长方形都叫长方形,我们可不可以合成一组呢? 生:可以。

(实物投影演示把两组长方形合为一组的过程。)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把剪下的

纸片分成了长方形一组、正方形一组,分得很好。

[教师把枯燥抽象的知识教学变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剪\"的过程是对新知的再认识。通过\"分\"达到区别特征的目的。] 4.突出重点,\"说\"特征 (1)发现特征。

师:谁能给老师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同桌可以先小声的说一说,再汇报。

生汇报:①长方形长长的,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也一样长。 ②正方形正正方方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2)验证特征。

师:同学们都说的特别精彩,老师都很佩服,但是你们是怎么知道长方形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

条边也一样长,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的? 生I:看出来的。

生2:可以用尺子量出来。

师:说的挺好,谁能用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想想办法,让老师一眼就能看明白? (学生分组研究) 生1:我是把长方形对折,这样就能看出两条边一样长了。再这样对折,这两条边也一样长。

师:真聪明,这个办法很好,正方形呢?

生2:也是把正方形纸片对折,就看出来了。

师:你这样只能证明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怎样让老师一眼就看出4条边一样长? 生3:先把正方形这样折(对角折),再折一次,这样4条边就到一起了,能看出来一样长。

师:这个小朋友办法真巧妙,说的好极了,老师奖励他一个\"小灵通\"的小奖杯,同学们向他表示祝贺!(学生鼓掌) 师: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验证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同学们表现的可真不错! [学生善于用最纯真的儿童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方面说明学生是真正理解了知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说\",学生才有了初步的敢说、想说、会说的能力。 ]

三、应用拓展 1.说一说。

师:在我们的身边和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呢,谁能举例说一说? 生1:门是长方形的。

师:哦,门的一个面是长方形的。 生2: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3:橡皮的面是长方形的。

师:说的都很好,我们再举几个正方形的例子? 生1:魔方的一个面是正方形的。。 生2:投影幕的一个面是正方形的。 师:很接近,但好象不是正方形的。 生3:地板砖的一个面是正方形的。

师:小朋友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这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长方形-和正方形。 2.摆一摆。

师:你们能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吗? (学生动手摆,找→个同学上台演示。) 师:同学们和他摆的一样吗? 生:我是竖着摆的,他是横着摆的。

师:不论是竖着摆还是横着摆,都是长方形的吗? 生:都是。

师:你们能把这个长方形用最快的速度变成一个正方形吗?(生想办法摆正方形) 提问:你们用了几根小棒摆的正方形?为什么? 生:我用了4根小棒,因为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师:说的对极了! 3.找一找、涂一涂。

师:看到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棒,有一位新朋友忍不住要出来见大家了,瞧,它来了!(出示课件\"机器狗\") 师:是谁呀? 生:机器狗。

师:老师觉得这只机器狗特别奇怪?奇怪在哪儿? 生:它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

师:对,你们能说说它哪部分是长方形、哪部分是正方形的吗? (生一边说,教师一边课件演示。) 师:说的完全正确,\"机器狗\"表扬你们呢:(课件演示)\"小朋友们棒极了!真高兴认识你们,祝你们学习进步,再见!\" 师:同学们知道机器狗跑到哪去了吗?在每个小朋友的抽屉里呢?拿出来给机器狗上的长方形涂一种你喜欢的颜色,给正方形也涂一种喜欢的颜色c

四、课堂小结(略) 附:板书设计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正方形教学反思

正方形教学设计

正方形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

《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doc》
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