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

2020-03-02 19:55: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端午的鸭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文章,了解文章脉络

2..体会文章语言上的平淡自然的风格,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3.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了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操,并且形成自己对民俗的理解,珍惜热爱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导入:以端午的风俗导入

二、介绍作者:作者汪曾祺(PPT呈现):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小说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汪曾祺散文注重表现“凡人小事”,能做到“以小见大”。

三、疏通字词

腌(yān)门楣(méi)练囊(náng)袁枚(méi) 苋(xiàn) 菜

lào络子拧(nǐng)车胤(yìn) 门槛(kǎn)籍贯(jí)硝药(xiāo)大襟(jīn)

四、初读感知,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文章题目为“端午的鸭蛋”,那作者是不是开篇就写到了端午的鸭蛋呢?从哪里开始写端午的鸭蛋的呢?前面又写了什么? 明确:端午的习俗,家乡的鸭蛋 根据内容给课文分段 端午的习俗 家乡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讨论: 文章开篇用大量的笔墨写了端午节的习俗,那么文中都介绍了端午那些习俗,请同学们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七种(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

文章题目为,端午的鸭蛋,那为什开始用这么长的篇幅写端午的习俗呢? 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为下文的\"鸭蛋\"的出现做了铺垫。使文章语言显得过渡自然。

五、品读体味

1、还记得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百草园的时候用了一个句式,不知道到家还记得吗?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鲁迅,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汪曾祺家乡的端午节。 为什么大家把端午的鸭蛋放在最后呢? 因为它有趣!

2、那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咸鸭蛋呢? 阅读2-3段,一起来说说

试着用这样的句子来说:这是一的鸭蛋,因为

参考:提示:①用句式说话要注意寻找文中表现高邮鸭蛋“声名远扬、与众不同、历史悠久、质细而油多”等特点的语句;

3、一说起家乡的鸭蛋,汪曾祺字里行间,充满一种怎样的情感?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明确情感:热爱、赞美、自豪之情。

提示:①“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汪曾祺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这种绘声绘色,这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问题探究:“——”的作用是什么?(声音的延长)“一„„就„„”表明了什么,能否去掉?(不能。表明了油多,冒得快,令人欣喜。)将“冒”改为“挤”、“流”可以吗?(“冒”能更好地表现鸭蛋被扎后红油溢出的情态)请同学绘声绘色地读出来。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强幽默意味。以他乡比故乡,褒贬之情十分突出。③“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有点爱屋及乌了吧! ④“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浓浓的深情,超越事实的评价。⑤“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象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有些嗔怒,也有淡淡的幽默。实际上认为高邮不仅出鸭蛋,还有那么多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的高邮百姓,自豪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对家乡的赞美,饱含自豪之情。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对童年美好记忆的深切怀念。(板书:热爱家乡

怀念童年)在这里,作者写鸭蛋——而实际上是抒发热爱故乡、

那端午的鸭蛋有什么好玩的的呢?故乡的孩子们在端午节是怎么吃鸭蛋,玩鸭蛋的呢? 抓住关键动词来概括一下家乡的孩子们玩鸭蛋的程序 挑鸭蛋——挂鸭蛋——吃鸭蛋——装萤火虫 你觉得最好玩的是哪个环节? 预设:

挑:淡青壳的;秀气的

装 挂:没有什么好看的,可是是孩子们心爱的饰物 吃:敲去空头;一高兴 玩:捉萤火虫装进去 (多媒体播放鸭蛋的玩法)

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显得别样温馨,富有童心童趣。

明确:赏读本文段的“童趣”,体味日常生活中富含的生活情趣、人生意味。寓教于玩,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完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感悟平凡生活中的趣味。

六、拓展延伸

汪曾祺的生活滋味就是捻起凡人小事,油盐醋茶,花鸟虫鱼,瓜果食物,写风景,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写“一地鸡毛”。

到了马铃薯逐渐成熟──马铃薯的花一落,薯块就成熟了,我就开始画薯块。那就更好画了,想画得不像都不大容易。画完一种薯块,我就把它放进牛粪火里烤烤,然后吃掉。全国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种马铃薯的人,大概不多!马铃薯的薯块之间的区别比花、叶要明显。最大的要数“男爵”,一个可以当一顿饭。有一种味极甜脆,可以当水果生吃。最好的是“紫土豆”,外皮乌紫,薯肉黄如蒸栗,味道也像蒸栗,入口更为细腻。我曾经扛回一袋,带到北京。春节前后,一家大小,吃了好几天。我很奇怪:“紫土豆”为什么不在全国推广呢?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的背后。由此看来,人们除了被\"忙\"包裹、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汪曾祺的散文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用眼睛观察生活, 用心灵感悟生活, 在平凡中寻找美丽, 在平凡中发现诗意。

作者选择了咸鸭蛋做为自己家乡的荣誉,亲爱的同学,你会选择什么来代表你的家乡?写一写,与我们一起分享其中的趣味?

四、很多人跟随汪曾祺去感受了这次民俗之旅,并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评价认为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汪曾祺自己也说“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可以说,这个评价和汪曾祺的自评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同学们,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

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语言学习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

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男生朗读)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这一点在本文中体现得不太明显,但也有所体现。例如,“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女生朗读)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齐读)

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1.口语色彩浓厚。

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汪曾祺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板书:故乡情结)

6.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写作拓展

文章从作者家乡端午的习俗出发,引出高邮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特产--咸鸭蛋。在对此的介绍中,洋溢着作者的喜爱和自豪。如文中的\"哦!你们那儿出咸鸭蛋!\"以人们的惊讶和熟知的语气来体现咸鸭蛋的名气。\"必用纸条特别标明\"中的\"特别\"二字,可见咸鸭蛋在外人心中的地位,\"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中的\"完全不能\",作者用全盘否定的语气突出家乡特产的优点,在不知不觉的夸耀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的喜爱和自豪:对咸鸭蛋的喜爱,对身为高邮人的自豪。

高邮的咸鸭蛋之所以如此的出彩,我想与端午节中\"吃十二红\"还是有联系的吧,红是红火,咸鸭蛋越红,人们就更愿意把它当做十二红之一;反过来,人们愿意把它当做十二红之一,咸鸭蛋就会越红。两者相辅相成。同样,咸鸭蛋越出名,就越能代表高邮,越能代表高邮,咸鸭蛋就会越好!水涨船高。

这也许就是民俗!作者选择了咸鸭蛋做为自己家乡的荣誉,亲爱的同学,你会选择什么来代表你的家乡? 一代大师汪曾祺。方言俗语也入文,平淡有味写真意,幽默风趣抒真情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doc》
端午的鸭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