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

2020-03-01 17:29: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风情和作者的感情。

【能力目标】:

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概括,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朗读品味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有许多传统节日,你们能说说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学生自由发言)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你的家乡过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知道吗?根据学生的发言顺势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二、作者简介:(幻灯片展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检查预习:读准加点字的读音(幻灯展示图片)

汪曾祺系百索子倘若咂摸城隍拧成小绳门楣用酒和苋菜 籍贯硝药腌腊 络子大襟车胤熏

课内探究,走进文本:

一、整体感知课文(幻灯展示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可以分成三部分,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大声朗读课文,通过找关键句子的方式来进行概括。)

家乡端午节风俗端午的鸭蛋挂鸭蛋络子

2、作者的家乡过端午,有哪些习俗?(注意关键词的把握)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3、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以“这是_________的鸭蛋,因为_________________(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小组合作,发言人发言)

围绕着“出名”“多” “奇” “好”并结合课本上的原句回答即可。

4、阅读课文二三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蛋什么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小组合作,班内交流)

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热爱和因家乡而自豪之情溢于言

表。

5、说起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最难忘的要属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

四、五两段了。这两段写什么?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学生展示,老师进行小结。)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二、揣摩语言

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

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讨论明确)(此处老师可以举一两个例子,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

三、拓展延伸:

家乡的鸭蛋确实很好,但童年的生活更让人怀念。故乡的水土更难以忘怀,端午的风情更让人留念。汪曾祺正是写下了这种对传统节日,传统民俗,传统文化,既往生活刻骨铭心的记忆。可惜的是许多民俗风情已经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那么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这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现象的呢?

(幻灯展示)补充资料:“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你对此有何看法?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国该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老师小结)

课后提升:

一、课后谈谈你喜欢的节日风俗,并用简洁的文字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二、比较阅读:

端午日

沈从文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

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阅读思考:这篇文章介绍了端午日的什么风俗,它的写作风格和《端午鸭蛋》有什么不同?

课堂小结:

《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而整篇文章却浑然一体。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学会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更能够用自己的风格表达生活。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doc》
端午的鸭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