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之“双汇瘦肉精”

2020-03-01 19:00: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食品安全事件之“双汇瘦肉精”

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报道,事件随即引起广泛关注。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遭曝光后,该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

瘦肉精是啥?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及克伦特罗(Clenbuterol)等。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能使猪提高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猪毛色红润光亮 收腹,卖相好;屠宰后,肉色鲜红,脂肪层极薄,往往是皮贴着瘦肉,瘦肉丰满。肥猪饲喂瘦肉精后,逐渐发生四肢震颤无力,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毒副作用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各国开放使用的标准不一。在中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则是指克伦特罗。它曾经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后发现其能提高猪的瘦肉率,而被应用于饲料中。 早在2002年国家监管部门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西巴特罗、盐酸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

然而,即使实际市场影响并不太大,比三聚氰胺更早出现的瘦肉精之屡禁不止并延绵难绝,再度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沉疴。在一些地方,生猪养殖违禁使用“瘦肉精”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从养殖户、到检疫局、到各省界检查站、最后到定点屠宰场,各个环节均能交少量的钱就各个突破,一路畅通,最后直达消费者餐桌。相比之下,双汇的“十八道检验”简直是个莫大的讽刺。

双汇这个中国最大的肉产品企业,被爆刻意采购添加瘦肉精的所谓精品猪。此事一出,人们就联想到此前的三鹿。两件糗事,何其相似!同为行业巨无霸,同样是在原料采购中弄虚作假,连添加的东西都非常相似,一种貌似可以增加原料品质的有害化学品,一个让牛奶看起来蛋白质含量高,一个让猪的瘦肉比例高。虽然“瘦肉精”事件并未像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人死亡现象,但对于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市场信任感的打击,却不亚于三聚氰胺事件。

其实,食品事件还远不止这些。农药超标的毒豇豆,地沟油事件,苏丹红事件,染色馒头等等。4月中旬,又再次涌现“牛肉膏添加剂”, 一种可让猪肉变“牛肉”的添加剂。一瓶一斤装的牛肉膏可以让50斤猪肉全变成牛肉。以猪肉为例,目前福州市场上,新鲜猪肉的价格为每斤13元左右,卤牛肉每斤35元,羊肉每斤要30元左右。一次腌制50斤猪肉来冒充卤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以致此起彼伏,甚至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似乎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有些人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二是有些职能部门不尽职,不负责,宽纵助长了制售伪劣食品的不法行为。

我想,若要从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既要靠舆论监督、思想教育,更要靠职能部门的监管和处罚。现在,媒体针对食品安全现象的揭露和批评不算少,但监督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职能部门的处罚则有很强的制裁性,他们的处罚是硬性的,关系到处罚对象的物质利益,效果自然比舆论监督来得更大更好。可以说,对于那些道德败坏、丧失良知的人来说,一个实际的处罚要胜于千万声谴责。鉴于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我们的执法部门一定要审时度势,加强监管,使这些危害人民和社会的不法分子无处藏身。

从另一个角度,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要活着,渴望更好的活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更乐于和必须活在自己的土地上。我们必须支持自己政府的良性行动,必须滋养自己国家制品的成长。我们绝大多数人服务于各种社会角色,既是某种“品”的制造者,又是另一“品”的消费者,人人都是“良”品的制造造者和维护者。食品安全是全民之事,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需要从人人做起,从自己做起,无论政府职员,商界人士,还是平民大众。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平安的生活,活出我们的精彩!

双汇瘦肉精事件

双汇瘦肉精事件

双汇瘦肉精事件解决方案

从双汇瘦肉精事件::

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从双汇瘦肉精事件::[版]

双汇瘦肉精事件内控分析

双汇瘦肉精

案例分析——反弹琵琶之双汇瘦肉精事件

《食品安全事件之“双汇瘦肉精”.doc》
食品安全事件之“双汇瘦肉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