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0-03-02 14:59: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凸显本体,关注表达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联想、推论等阅读策略,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老 汉形象。

3、在阅读感悟中领悟表达方法,并试着迁移练笔。 教学重难点:领悟短句、设置悬念等表达方法并迁移练笔。 教学流程预设:

一、揭题引入,复习旧知。

1、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洪水的句子,一起读一读。(屏幕出示句子) (2)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随机板书:可怕)

(3)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洪水的可怕的?(比喻、拟人)

3、过渡。

《桥》是一篇小小说,因为在表达上很有特色,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那文章在表达上还有那些特色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一起去学习。

二、初识短句,感受作用。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短句的表达效果。

1、出示第一段,抽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 (1)引导学生从“像泼。像倒。”中体会雨大。 (2)引导学生认识短句“像泼。像倒。”

(3)从学生的感受认识中提炼总结短句的表达效果:这两个短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暴雨下得很大,同时写出了当时的紧张气氛。这就是短句的表达效果。

2、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二)连读描写洪水的句子,感受洪水的凶猛可怕,同时初步了解课文是以洪水为线索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三、关注表达,感受形象。

(一)出示要求:

1、默读课文7—23自然段,勾出直接描写老汉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老汉的形象刻画出来的?

2、细读句子,在最有感受的地方做批注。

(二)生自读,勾画句子,写批注。

(三)同方交流。

(四)全班交流。 预设:

1、关注神态描写。

句子: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这幅画面哪儿最让你感动?(设想)联系上文说出理由:A对比 (人们的慌乱以及慌乱的原因)B没先走,(一种责任,无私无畏)

(2)体会老汉的沉着冷静。

①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他是人们的什么山?

②联系上文人们的表现,抓重点词体会:这是一群怎样乱哄哄的人啊?

你拥我挤 疯了似的 跌跌撞撞 (对比揭示老汉的沉着冷静。) ○3“盯”这一神态,告诉人们什么?(冷静)这一盯,仅让慌乱人们全停住了脚。老汉怎样?(很有威信)

○4对比之中还能体会到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沉着冷静、遇事不慌张。)

○5老汉不说话,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他在用这个眼神告诉大家什么呢?

对比想象,仿写语言。学生填空:

老汉是想用这个眼神告诉乱哄哄的人们:( )!( )!( )!(要求学习用短句写,至少填一空。)

⑥交流后小结: 面对慌乱人群,临危不惧,清瘦老汉真是威信如山(女孩子读:读出我们的敬佩。)

2、关注语言描写。

重点句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简短有力的三句话,老汉告诉了人们什么? (提醒:①桥是座窄窄的木桥;②只有排好队,走得更快,而且能保护桥;③党员排在最后。)

(2)从老汉喊话中你发现了什么?(三个感叹号使语气——)一读:读出强烈语气(评:咱们的祖国语言啊,就是这样的奇妙,小小的标点符号,同样也能表情达意。)

(3)这段语言描写中,你体会到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临危不乱、沉着镇定、指挥有方„„)前面就是慌乱的人群,学着老汉喊一喊。(把自己融入其中,身临其境,朗读会更精彩。)

(4)小结,三句话、十五个字,文字简洁,却表达了丰富内容,既符合当时的情形,又符合老汉的特点。

3、关注动作描写。

重点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用眼睛和文字交流,你能读懂什么?(老汉很凶),从哪读出的?(相机圈画动词:冲、揪、吼。)一连串的动作刻画多么生动。请用读把那位凶得像豹子的老汉展现出来。

(2)这一揪,对这小伙子意味着什么?(死的威胁越来越大。)

(3)老汉为什么独独对这位小伙子这么凶?

①他是个党员。(会读书的孩子!)

②老汉与小伙子之间的父子关系(什么作者直到最后才揭示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呢?学生说到,立刻揭示并板书巧设悬念。)

请联系下文理解,你还会有发现,

洪水逼近,死亡袭来,却将自己的儿子揪在队伍最后面,这是怎样一个人啊?(不循私情)不循私情,心怀群众,老汉人格如山!

(4)触摸可歌可泣的父子情。

为救村名老汉和儿子英勇牺牲, 老汉真不爱自己的儿子吗?(出示下张幻灯)圈画动作“推”引导体会:一个截然相反的词语,看到了怎样的老汉?(老汉既是优秀的党员干部,更是一位平凡的父亲。)

桥塌的瞬间老汉想喊:------- 眼见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他想喊:------- 送人上桥,英勇献身,真是精神如山。

(五)小结:如山的老汉在小村庄里竖起不朽的丰碑!作者正是抓住老汉的神态、语言、动作等进行直接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沉着冷静、不循私情、心怀群众的老汉。

(六)同学们发现了吗?文章一边直接描写老汉,一边还对洪水进行了多次描写,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烘托)(随机揭示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四、学习结尾,升华主题。

1、配乐引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单句成段的表达效果。(戛然而止,意味深长,语言洗练,耐人寻味)

2、忽然间我们明白,小伙子竟是老汉的儿子啊!这样的安排,这样的表达,多么令人震撼!这就是作者巧设悬念的效果。此时此刻,老汉一定也让你震撼他在你心中像什么呢?(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像山、像天、像桥„„随机揭示课题的深刻含义。)

3、学生用简短的语句写写这节课的收获。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6.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