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杨彦朋)

2020-03-02 18:51: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将相和》教学设计

杨彦朋

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十一册教材第六组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的第一篇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 学生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高、最后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本组课文在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方谬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方面内容也比较感兴趣。通过体会,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廉颇、璧、侮辱”等7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品味“完璧归赵、绝口不提、理亏、示弱、能耐”等重点词语的意思;三是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四是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五是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六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它语文能力。

2、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

2、搞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借助课件、投影仪、课本剧等辅助教学。 学具准备:课本剧、稿纸 设计思想: 基本理念:《大纲》指出:讲解课文要讲求实效,不同的年级要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据此,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抓重点一课一得,抓特点一课一法”的探索。根据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把抓人物特点,抓故事线索,搞清联系做为本课教学重点,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尤其是在搞清联系的训练上,这篇课文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就由我来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将相和》。都说“课题是文章的一扇窗户”,看到课题,你对于文章的内容一定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将军(廉颇)与丞相(蔺相如)和好的事情”。 (板书:廉颇 蔺相如,并适当讲解蔺的写法)

2、背景介绍。了解了历史背景会有利于我们来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在咱们的中国历史上,继周朝以后有一个时期叫做春秋战国。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中国有一百多个国.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不断地发展,一些小的国家合并,只剩下了十几个国家,而在这十几个国家中有七个国家最为强大,被称作“战国七雄”,分别是“秦、楚、齐、赵、燕、魏、韩”这个韩并非现在的韩国。“将相和”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战国时期。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和”的手势,体会和之前必定有一个分(不和)的阶段;

这样我们就大致的了解了这篇文章的过程那就是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的过程。那他们为什么会产生不和,最后又为什么和好了呢?现在就来默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2.师: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有点难,但只要你完成了这道填空题,难题也便迎刃而解了。

出示填空题——学生思考——指名口填——师引说(将相不和是因为„„;将相和好了,是因为„„)

填空题: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封为(上大夫);在(渑池会见)又立了功,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所以将相不和。后来,廉颇听蔺相如说,他所以避着自己,为的是(自己的国家),很受感动,就(负荆请罪),两人又和好了。

三、研读“完璧归赵”。

1、文章是两个人从不和到和过程,那文章当中哪一段文字描写了两个人的不和呢?(浏览读)

生读第16自然段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说这话时,廉颇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不服气)请你把这滋味送进句子中来读一读。(个说个读)指导学生朗读。

2.过渡:那么,蔺相如真的如廉颇说的那样,没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吗?(„„)

让我们先走进文章的第一个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历史回顾吧!(播放视频动画)

故事就放到这里了,看了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有什么印象?

3.师小结过渡:影片可以给我们留下大致的印象,但要想深刻了解人物,还得用心潜读书本。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的找出文章当中那些自然段是在讲述“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

4.师:这个故事的起因源自一块叫“和氏璧”的宝玉。(出示课件和氏璧) 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呢?——理解“无价之宝”——和氏璧如此珍贵,难怪秦王要以十五座城来换和氏壁。

5.然而,面对秦王要以城换璧的信,赵王和大臣们都怎么了?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心急如焚„„)

这时候,有人举荐了蔺相如出来。那人举荐蔺相如的理由是什么?板书:勇敢机智 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勇敢机智?(是)。在第一个故事中,哪个自然段最能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机智?(第8自然段) 6.学习第8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这一段,读的时候拿起笔,找一找、划一划:在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突出蔺相如的勇敢?开始! (1)学生读、找、划。 (2)指名说。(出示课件)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开始! 你读出了什么?

谁再来试试读读这句话?(个别读——师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突出蔺相如的那份勇敢?(撞)板书:撞 对于蔺相如的这一撞,你想问些什么? ——重点理解:

A.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板书:真?假?

——边默读,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重点看第8自然段。 ——指名说。(分两种情况去分析) 观点1——假撞吓唬秦王。

凭什么认为蔺相如这一撞,可以吓唬秦王呢?(知道秦王喜欢璧)你从哪看出来的?

那为什么要吓唬秦王? (秦王不肯交城)

他怎么看出秦王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的?(绝口不提)

是啊,秦王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璧却在他的手里,蔺相如的心里是多么着急啊。他着急,但他却表现得很平静。读!(出示课件)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看。”

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把璧拿回自己手里。) 在紧急的时刻突然想到办法,这叫“急中(生智)”。蔺相如的机智在这里显而易见。

连接观点2:

壁好不容易拿回到自己手里边了,这秦王要是能被蔺相如这一撞吓唬住,倒也保住璧了。可万一,秦王要是真的来硬的,抢呢?(真撞) B.蔺相如为什么要撞? 同样可以从真假两方面来讲。

如果是假撞,是为了„„?(吓唬吓唬秦王,让他不敢抢璧。)

如果是真撞,是为了„„?(不让秦国得到和错璧,维护赵国的尊严。)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个“撞”,你觉得它还仅仅是体现了蔺相如的勇敢吗?(„„)它还体现了什么?(不畏惧生死和机智)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学生齐读)

7.是的,蔺相如真的是具有大智大勇,面对他,秦王也只好退步,不仅答应要给城,还答应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蔺相如真的是想要举行典礼吗?(拖延时间,让手下人化装带和氏璧回赵国。)

从36计的角度来讲,他用的是什么计?(“缓兵之计”、“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8.蔺相如的计谋成功了,可这蔺相如自己却没一起逃走,读。(出示课件)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蔺相如此时有没有害怕?你从哪个词读出来的?你知道他为什么不害怕吗?(自信秦王不敢杀他,怕失信天下。) 9.是啊,秦王虽然非常生气,可是面对理直气壮的蔺相如,他毫无办法。最后,秦王还是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这个故事就叫做„„(学生答)师板书:完璧归赵一边写一边问各个字的意思,并问璧的写法。

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这就叫„„(学生答)。现在通常用来形容物归原主。 四.回顾小结:

1.回顾: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廉颇对蔺相如的评价,读!(„„)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2.小结:是啊,蔺相如很有能耐,不是光靠一张嘴。他勇敢机智,就连秦王也拿他没办法。

3.结课:同学们,你们说,秦王没有得到这块和氏璧,他会不会善罢甘休?(„„)

接下来秦赵两国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布置作业:

把“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讲给爸妈货同学听。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下湾小学五年级:周 明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意。

3.领悟3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重 点: 1.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 点: 1.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思路:

前景回顾:首先第二课时是建立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第一课时中,我们对生字词,加以理解,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第二课时,我们开始进入课文,投入到那悠悠动人的历史经典之中„„

第二课时,我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精读每一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并适度总结、拓展。

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由回忆名言,引发学生对课前资料的汇报,顺势进入课题。 1.教师大声吟诵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学们,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有的可能说是毛泽东,有的说是司马迁)对回答对的同学以鼓励,你的记忆力真好。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吗?教师在学生介绍完以后,重复学生汇报中的某些关键句子,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通过其中的一个故事来体会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吧。教师板书课题:18.将相和。

2.读题、破题:题目中的“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教师过渡:同学们,下面我们就一同穿越时空,走到古人身边,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样故事?

1.鼓励学生快速自读课文,读时注意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让学生汇报,并在黑板上板书。

2.分组接力读三个故事,看看每个故事在课文中各是哪几个段落?请每组派个代表来汇报。(分段)

三、分组合作学习课文。

1.分组。全班分成六组,每四个学生一组。全文共三个故事,

1、2组学习故事一“完璧归赵”,

3、4组学习故事二“渑池之会”,

5、6组学习故事三“负荆请罪”。

2.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①小组内通读故事,读出人物的感情。

②找一找,画一画:你比较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地方?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每组在合作研讨的基础上,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④共同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3.小组派代表汇报。

①在一组汇报同时,其他组要学会倾听。

汇报过程中,通过学生对感情的把握,教师组织组内学生来朗读,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②教师结合课文,对学生汇报内容做必要的总结指导。

4.教师对各组汇报的加以总结。对合作学习取得好的组加以表扬。

同学们通过我们自主合作学习,我们组内同学对自己研习的故事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听了其他组的汇报,我们对整篇文章也有了清晰地认识。我们知道了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廉颇虽然在认识上曾犯了错,但他能知错就改,这种精神十分难能可贵。他们最后能和睦相处,归根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四、拓展提升。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各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两个故事,写由于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后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来写。也就是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原因。

3.说一说,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五、作业

1.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课外阅读《史记》中的其他故事。

板书一:

知错就改

精神可嘉

18.将相和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失和

将(廉颇) 和 负荆请罪

相(蔺相如)

以国为重品德高尚

王彦朋个人简历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 教学设计

将相和 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杨彦朋).doc》
《将相和》教学设计(杨彦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