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2020-03-02 08:26: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从而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两句含义深刻的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出“幸福” 生:(学生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忘记了同情?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师: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

师:面对这一个个“为什么”,我相信,你们也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要问。

生:为什么,人们放弃了怜悯?

生:谁的爸爸不爱自己女儿?为什么,爸爸要打她? 生:为什么?连大年夜,她竟然连烤鹅也吃不上? 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生: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体?这是为什么?! 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出示幻灯片)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的不幸,可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

生:她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另一个世界其实就是死了,为什么死对女孩来说就是幸福的呢?

生:在我们看来,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 师:所以,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地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

二、解读“幸福”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5-10自然段中描写幻象的语句,这些语句给你的感受怎样?用一个词来说说。(板书:美好)

2.(出示幻灯片)多美的幻象啊!我看到许多同学都幸福地笑了,在这些幻象中,你对哪次幻象感兴趣?找出来,读给我们听。谁愿意先读?注意读出“美好”的感受。

(1)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是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让我们再来读读吧!(女生读第一句话,老师读中间的部分,男生读最后一句话,师生合作完成。) 师:在小女孩眼里,这只火炉就是这样温暖。

(2)出示:“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更妙的是,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蹒跚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师:小女孩那么饥饿,可烤鹅是主动走上来的。那可是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啊,该怎么从盘子里跳下来,怎么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们的朗读告诉我吧!

师:如果几个关键词再强调一下就更好了,比如“更妙的是”“跳”“蹒跚”“一直”谁还想把这种美妙读一读?

师:你看,多么诱人啊,有感情的朗读就应该抓住关键词作出语气上的处理。

(3)出示:”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在向她眨眼。”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那是怎么个大,怎么个美呢?用你们的读让我再感受一次,好吗?

(4)师: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 生:“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这一次小女孩看到了慈爱的奶奶。

师:饱受苦难的小女孩,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奶奶,她又惊又喜,她会怎么呼喊? 生:“奶奶!”(学生带着惊喜的语气朗读。)

师:她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既快乐又兴奋,她又会怎样呼喊? 生:“奶奶!”(学生带着快乐的语气。)

师: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她又会怎么呼喊? 生:“奶奶!”(学生兴奋地呼喊。)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学生恳切地读。) 师:她必须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这是小女孩内心的呼唤,她恳求奶奶带她走,不仅因为她知道火柴一灭,奶奶就会不见的,更因为她此刻艰难的处境和痛苦的心情。四个感叹号加重了小女孩内心强烈的渴望。

师:此刻她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 生:(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小女孩好不容易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难道她仅仅说了这几句话吗?除了说这些,她可能还有更多的话儿想讲给奶奶听,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生:奶奶,在这个世界上,我充满了寒冷、饥饿,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请把我带走吧,我不想要饥饿,也不想要寒冷。

生:奶奶,我知道只有您才能给我温暖,给我慈爱,所以,您就把我带走吧。 生:奶奶,请您把我带走吧。把我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恐惧、没有孤独、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无论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的幸福快乐,那就让我们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 (配乐静听,课件显示这段文字)“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5)师:就这样,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生:“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有感情朗读)

三、感悟现实

1.读到这儿,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小女孩的眼前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美好的幻象呢?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再次回到课文,读一读,想一想。

生:因为小女孩……她渴望得到……所以她会想到………

师: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寒冷、饥饿、孤独和痛苦,她渴望得到温暖、食物、快乐和幸福,所以当她擦然火柴,在幻象中,看到了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然而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啊,火柴一灭,小女孩渴望的东西得到了没有?结果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写的?找找相关的句子。

(幻灯片出示这三句话)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师:这三句都是写火柴灭了以后,小女孩回到现实,轻声读一读,想想你读懂了哪一句?

2.可怜的小女孩明知道火柴会熄灭,美丽的幻象会消失,可她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擦然火柴呢?

生:她渴望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生:她对美好的生活有着强烈的追求和向往

师:残酷的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的犹豫到最后的果断,只为了幻象永不消逝。

3.师:伴随着火柴的熄灭,美好的幻象转瞬即逝,小女孩就在这幸福的天堂和黑暗的地狱之间轮回着,巨大的反差给她带来的是更大的失望与痛苦。我们来对比朗读课文的5-7自然段,老师读擦火柴部分,女同学来读幻象部分,注意读出幻象的美好幸福;男同学来读现实部分,注意读出现实的冷酷无情。

四、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感情 1.可怜的小女孩,又冷又饿,孤独无助,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可安徒生为什么还用两个“幸福”来结尾?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幸福 ”?

第一: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

第二:小女孩死了,就再也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 师:死是小女孩追求的幸福吗?是谁夺走了她的幸福? 师: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得到的只有寒冷、饥饿、痛苦,要想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就只有死亡,多么残酷的社会,多么让人憎恶的社会制度。

2.想像一下,安徒生爷爷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两个“幸福”的?

(谴责、愤怒、同情、祝福……)

师:作者怀着对劳苦人民深切的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3.小女孩追求的渴望得到的幸福无非就是吃饱穿暖,有亲人的疼爱,这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可这样的幸福她能得到吗?火柴一灭,温暖的大火炉不见了,温暖没有了(教师相机擦掉“大火炉”“温暖”);喷香的烤鹅不见了,食物没有了„„其实自始至终我们知道等待她的只有一个字----死,童话大师安徒生就是用这样凄美的语言告诉我们小女孩的悲惨结局。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可怜的小女孩深切的同情与祝福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1.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是这样痛苦,幻想是这样美好,而结局是这样悲惨。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六、作业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可见,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安徒生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再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愿同学们的一生都能有安徒生的作品相伴。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doc》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